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乳房X光檢查揪癌 南市15人就有1人確診

乳房X光檢查揪癌 南市15人就有1人確診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臺南市推動45至未滿70歲乳房X光攝影檢查雖然表現亮眼,檢查率截至目前五都第一,但仍有超過13萬人不曾接受篩檢。婦女常因為聽說檢查時需擠壓乳房異常疼痛、太忙、自覺身體健康不需要、年紀大了不用做等迷思而未接受篩檢。腫塊要2公分才摸得到 就醫恐已晚期但根據台南市乳房攝影檢查資料統計分析,乳癌陽性預測值為6.85%,即每發現15位異常個案,就可發現1名乳癌患者,因此婦女朋友們不得不提高警覺,務必要接受篩檢,更要每二年一次定期篩檢,以利早期發現異常。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林聖哲局長指出,大部分民眾認為乳房自我檢查即可達到篩檢乳癌的效果,但腫塊約要長到2公分或以上民眾才可自我檢查摸到,經就醫大多為晚期癌而錯失黃金治療時機。而乳房攝影檢查可以找出許多婦女摸不到的腫塊或讓微小鈣化點無所遁形,這些病變前的徵兆,可協助大多數婦女因而早期發現、及時處理而獲得治療及康復。

起床發現手指、頸椎痛 小明明竟罹類風濕關節炎

起床發現手指、頸椎痛 小明明竟罹類風濕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手指突然疼痛、身體關節痠痛,若有這些症狀的民眾,可要當心自己是否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一手創辦明霞歌戲館,持續將傳統戲曲精隨,一代傳一代,熱愛歌仔戲的巫明霞,就是因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差點讓她與最愛的歌仔戲永遠訣別。罹類風濕關節炎 歌仔戲生涯一度停擺巫明霞為台灣知名的歌仔戲明星,同時也是施易男的母親,在舞台上無論扮演何種腳色,一舉一動總能十足到位,這名在歌仔戲圈佔有舉足輕重地位的要角,多年前竟然遭診斷出類風濕性關節炎,關節的疼痛,從手指,開始蔓延到全身關節,使她的歌仔戲生涯,一度停擺,盪到谷底。巫明霞指出,有一年某日起床時,手指關節麻木且疼痛,以為是在戲館教學生,不小心所造成的傷,但沒想到,關節疼痛並沒有好轉,反而日趨嚴重,進一步蔓延到身體其他關節。流浪骨科、神經外科一年 才終於確診連基本的抬手動作都顯得困難,更遑論其他戲曲的手勢與姿勢,感覺情況不對勁的巫明霞,雖積極就醫,卻花了整整一年才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她語帶凝重的表示,一開始是去看骨科,骨科沒用再去看神經外科。這一來一往的時間,竟然就長達一年,當然,病況也持續惡化,直到神經外科醫師花了好些時間,發覺情況不對,才建議她轉診至免疫風濕科門診,經血液的抽檢,確診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對於熱愛歌仔戲的巫明霞,得知罹患可能讓關節發炎一輩子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無疑遭到五雷轟頂,確診初期,選擇拒絕治療,幸好經過家人苦苦勸說,才讓她就診治療。然而病情並沒有因為乖乖就醫而出現戲劇性的翻轉,反而使她體重一夕之間暴增。巫明霞說,剛開始醫師開立類固醇服用,雖關節疼痛的確好轉,但也讓她的體重直直飆升了十多公斤,腳也腫、臉也腫,苦不堪言。直到與醫生溝通使用生物製劑的治療後,病情才終於獲得控制,目前持續教授無數學生,傳承歌仔戲的傳統精隨。她也呼籲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友要積極治療,並且詢問醫生了解病情,才能找出最適合的治療方法。

男子咳嗽、全身疼痛 竟是日本腦炎在作祟

男子咳嗽、全身疼痛 竟是日本腦炎在作祟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疾病管制署公布新增1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為屏東31歲男性,10月15日因出現咳嗽、流鼻水等上呼吸道症狀,及全身肌肉關節疼痛、局部無力等不適症狀就醫,隔日因症狀未改善再度就醫,並收治住院,經2度採集血清檢驗抗體,於11月22日確認感染,目前已出院。經調查個案近期無出國史,同住家人無不適症狀,住家附近約100至200公尺內有水稻田,約500公尺有豬舍,因此,衛生局已進行個案住家及活動地周邊環境調查,同時加強附近民眾衛教宣導及適齡兒童疫苗催種工作。水稻田、池塘 為病媒蚊主要孳生地今年截至目前為止,累計共18例日本腦炎病例,其中1例死亡,病例分布為彰化縣、屏東縣、臺南市、嘉義市、高雄市、新竹縣、臺中市及宜蘭縣。疾管署表示,日本腦炎病媒蚊主要孳生於水稻田、池塘及灌溉溝渠等處、吸血高峰為黃昏與黎明時段,而豬為病毒的主要增幅宿主,請民眾儘量避免於病媒蚊吸血高峰時段,在豬舍、其他動物畜舍或病媒蚊孳生地點等高風險環境附近活動。若無法避免則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於身體裸露處使用衛生福利部核可的防蚊藥劑,避免被病媒蚊叮咬而感染。感染腦炎易留後遺症 未接種疫苗者應速完成感染日本腦炎容易遺留嚴重的神經性或精神性後遺症,請民眾務必做好預防措施。家中如有未完成疫苗接種之適齡嬰幼兒,請照顧者儘速帶往轄區衛生所或指定醫療機構完成接種。另民眾住家或工作場所,鄰近豬舍或水田等高風險環境且自覺有感染風險,可前往衛生福利部醫院或分院自費接種疫苗。

返鄉投票要當心!恐增登革熱感染機率

返鄉投票要當心!恐增登革熱感染機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日前,疾管署公布上週高雄市新增9例登革出血熱病例,其中造成1名女性死亡,且全台上週共新增1,074例登革熱本土病例,其中高雄市佔了1,037例,病例增幅稍緩,但截至目前為止,累計共13,030例登革熱病例,創下新高。其中今年入夏後本土病例為12,800例,而境外移入病例感染來源分別為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中國大陸、新加坡、泰國、緬甸、越南、印度、柬埔寨、諾魯、孟加拉、日本、法屬玻里尼西亞、沙烏地阿拉伯及吐瓦魯各。發燒、出疹要注意 恐是登革熱警訊最後,疾管署提醒,本週末為民眾返鄉選舉,南來北往交流機會增加,恐增加感染登革熱機率,因此,民眾應勿輕忽登革熱威脅,做好個人防蚊措施,包括穿著淺色長袖衣褲、身體裸露部位塗抹防蚊藥劑,才可以降低感染率。另民眾應務必澈底清除戶內外孳生源,落實「巡、倒、清、刷」四步驟,返回原居住(工作)地後,如有發燒、頭痛、出疹、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出疹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活動史等相關資訊,以利醫師診療及通報。

孕婦吸毒 胎兒透過臍帶恐也吸收

孕婦吸毒 胎兒透過臍帶恐也吸收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依據文獻報告,懷孕婦女濫用藥物可能對胎兒造成神經系統損傷及心智發展遲緩,甚至在未來有較高犯罪及濫用藥物的傾向。衛生局表示,嬰幼兒濫用藥物中毒原因,主要為婦女在懷孕期間吸毒,導致嬰幼兒出現藥物戒斷症狀;或家中有人吸毒,導致幼兒誤食毒品而中毒。而且像海洛因、安非他命及搖頭丸這些經常被使用的毒品,分子小且脂溶性高,極易通過胎盤、臍帶被胎兒吸收,除會對胎兒造成神經系統損傷及心智發展遲緩等傷害外,嬰兒出生後常出現藥物戒斷症狀。也可能垂直感染C肝、愛滋臨床毒物科醫師也說,臨床案例除了出現嬰兒藥物戒斷症候群外,有多位孩童因出現神智不清、躁動不安、脈搏加速、全身抽搐等症狀,被送至醫院求診,經篩檢後發現有毒品反應。有些孩童經過治療後已恢復正常;但仍有不幸的孩童因為垂直感染C型肝炎、愛滋病或一出生即患有腦性麻痺,造成無法挽回的遺憾。 衛生局也呼籲為人父母者,請給孩子一個乾淨無毒的成長環境。並請多關心身邊的人,倘發現有使用毒品情形請撥打24小時不打烊免付費電話,協助遠離毒害,迎接光明人生。  

研究:高跟鞋魅力無法檔 男性較易主動幫忙

研究:高跟鞋魅力無法檔 男性較易主動幫忙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穿高跟鞋除了會使人腿部線條更加漂亮,增加自信心外,就連男性也抗拒不了穿高跟鞋的女人,根據法國一項最新研究指出,男性較容易被穿高跟鞋的女性說服,且更願意主動幫忙。高跟鞋代表性感 男性較容易被說服該研究主要是由法國雷恩省南不列塔尼大學社會行為系Nicolas Guéguen教授,利用穿著一模一樣的女性,只是鞋子高度不同,在街上要求路人填寫問卷,結果發現當她穿著平底鞋時,只有42%的男性願意停下來填寫資料,但若是穿上5公分的高跟鞋時,比例將提升至60%,而穿著9公分的高跟鞋時,更有多達82%的男性願意填寫,只不過對於其他女性路人則毫無影響。此外,研究人員還有做一項測試,就是當穿著高跟鞋的女性,將手套弄掉時,有93%的男性願意主動幫忙撿起,反之,穿著平底鞋時,只有62%的男性願意幫忙。對此,Nicolas Guéguen教授表示,高跟鞋代表著性感,可以使女性的身體比例更加完美,並散發出吸引力,進而使男性容易被說服,且更願意提供幫忙,而此研究目前刊登於《性行為檔案期刊》。

超級蔬菜!每天吃花椰菜預防癌症、心臟病

超級蔬菜!每天吃花椰菜預防癌症、心臟病

大家都知道花椰菜(青花菜)對身體很好,即使你可能不是那麼喜歡它的味道,也會每週吃個幾次。過去,我一直都不愛吃青花菜,但是讀到愈多關於它對健康的好處,我就愈來愈常吃。現在,我每天都會吃一小份花椰菜,可能是切碎拌進沙拉裡,或加入豆泥醬當成零食,也可能是蒸熟後當成晚餐的前菜。也許每天一顆蘋果,能讓醫生遠離我;不過每天吃花椰菜,帶來的好處更多。新的研究結果建議,吃花椰菜能改變基因,可預防癌症及心臟病。有一項針對488位乳癌患者的研究結果顯示,吃蔬菜最多的前1/4女性患者,其死亡率較其他患者降低了62%。在目前所有買得到的常用食材中,沒有一種所富含的益處能超過花椰菜。它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維生素及纖維質。研究發現它能產生強大的抗癌作用,有益心臟健康,可預防關節炎和氣喘,保護視力、增強免疫系統。人們終於發現並開始重視它了。我已經很久沒有讀到如此令人振奮的消息,美國人的花椰菜攝取量,在過去30年間已經成長了三倍之多。想辦法在每天的飲食中加入花椰菜,或其他十字花科蔬菜,例如白色花椰菜。把青花菜切碎,混進沙拉或燉菜中。烹煮時,加入醬或香料以增添香味。用中火蒸約三至四分鐘,擠些檸檬汁、撒些胡椒粉也是一項簡單的選擇。若你真的不喜歡花椰菜,試試甘藍菜、大白菜、芥藍或瑞士甜菜。有數不清的綠色蔬菜可供你加入飲食,你需要做的,只是想辦法發揮創意,將它們融入每道菜就可以了。(本文摘自/你的生活只能這樣嗎?/本事文化)

大字型睡姿最健康!有助自律神經均衡、安定

大字型睡姿最健康!有助自律神經均衡、安定

有人睡覺的時候,會選擇讓自己感覺舒服的方式,像橫躺或伏臥。雖然有些人只是基於習慣,也有人是因為很自然地感覺到,這樣的睡姿讓自己的身體感到舒緩。例如罹患胰腺炎或腰椎管狹窄症狀的人,往前彎曲的姿勢可以減輕疼痛和不舒服,因此很多人自然就會採取側躺、抱著肚子的姿勢睡覺。相反的,如果罹患腰部椎間盤脫出症,往前彎曲身體會讓疼痛更劇烈,因此大多會採取伏臥的趴睡姿勢。人類本來以仰躺、身體呈現一個「大字」的型態睡覺,才是最自然的姿勢。不用枕頭,手掌心向上,兩腳往外張開呈現一個大字,這也是瑜伽的基本姿勢之一。因為我們平常走路或坐著的時候膝蓋都是彎著,在工作時手肘必然也是彎著。再者讀書或用電腦時,頸部都是往前傾。能夠舒緩因為以上因素造成的膝、肘、頸關節彎曲所造成的肌肉緊張的姿勢,就是大字形的姿勢了。採大字形的睡姿,無需用力也會因為身體的重力,讓關節自然伸展,血管自然伸直,動脈的血液也自然能夠輸送到手腳的末端,靜脈的血液也不會停滯、順利流動。想要讓自律神經達到均衡、安定,就採取大字形的仰睡吧!如果睡覺時覺得身體某些部位不舒服,請理解這是因為身體某些地方有歪曲或肌肉緊張引起的不平衡、僵硬的異常狀況引起的緣故。(本文摘自/活絡副交感神經,調和身體/天下雜誌)

神經內分泌腫瘤免驚!藥物治療重拾生活品質

神經內分泌腫瘤免驚!藥物治療重拾生活品質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40多歲的美籍外商,罹患神經內分泌腫瘤已長達20年,常出現腹瀉、臉部潮紅等臨床症狀,抽血檢查也發現CgA數值偏高,且合併有肝臟轉移。經使用長效型體抑素治療後,幫助控制臨床症狀及腫瘤生長,此個案是目前國內施打長效型體抑素最久的患者,也是長期與癌共存的最佳案例。定期健檢+生物標記檢測 有助於早期診斷神經內分泌腫瘤神經內分泌腫瘤(neuroendocrine tumor,簡稱NET)為罕見的消化道腫瘤,好發部位包括腸胃道及胰臟,其次為肺部。根據2013年國家衛生研究院所發表的全國癌登資料分析,預估每年新增400例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暨基隆長庚醫院癌症中心主任王正旭表示,許多民眾在健檢時會發現疑似有神經內分泌腫瘤,建議可找對醫師進行內視鏡檢查,並搭配生物標記檢測CgA及腫瘤惡性度分期(G1~G3)評估,有利輔助診斷及追蹤疾病。治療方式以手術切除為主 但若無法切除可先以藥物治療神經內分泌腫瘤治療目標是將腫瘤切除乾淨,因此,治療方式以手術切除為主;對於無法完全切除或是發生轉移的患者,則會先施以長效型體抑素,除了控制腫瘤增生所引起的不適外,還包括減輕荷爾蒙分泌所引起之功能性症狀。王正旭醫師表示,根據研究證實使用長效型體抑素治療,除了可緩解功能性臨床症狀外,不論患者有無功能性症狀發生,都可延緩疾病惡化時間,控制腫瘤生長。長效型體抑素治療 助控制臨床症狀提升生活品質王正旭醫師表示,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一個特殊的癌症,除了腫瘤生長會引起疾病負擔外,還會因腫瘤分泌的荷爾蒙造成患者發生臨床症狀(如腹瀉、消化性潰瘍等)而引起身心不適。臨床經驗中,曾遇到一名洗腎患者,同時罹患神經內分泌腫瘤,當時除了須承受洗腎的心理壓力外,也因心悸症狀,讓他生活品質嚴重受影響,但在透過長效型體抑素治療後,症狀穩定控制,目前持續追蹤治療中。神經內分泌腫瘤與其他的罕見癌症一樣,具有慢性化的發展特質,王醫師呼籲,病人及家屬須學習與此癌有長存的鬥志,面對疾病越「小心」,就能越「放心」,也能讓家屬「安心」。若民眾欲取得更多衛教資訊及實體身心靈輔導協助,可至神經內分泌腫瘤資訊網查詢。

癡肥宅男變運動型男 他狂減32公斤登台中甩肉冠軍

癡肥宅男變運動型男 他狂減32公斤登台中甩肉冠軍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根據統計,我國肥胖人口大約佔三成,走在街上幾乎每三個人,就有一人過胖,雖衛生單位持續奮力宣導減重的重要性,然而雖人人皆知需忌口減肥不能太胖,但美食當前,擋都擋不住,極為容易半途而廢,而為了表揚那些意志力堅強,減重成功的民眾,台中市衛生局日前舉辦減重成果發表會,最高紀錄則是順利減掉三十二公斤,從癡肥宅男,搖身變成運動型男。大學後體重狂飆 最高破百公斤這名減重成功的青年,就是23歲的吳羿穎,從小就是個可愛的小胖子,頗得長輩歡心,國、高中時常因身材被同學取笑,也不以為意。上了大學到外地讀書,到處嚐遍了美食,體重不斷增加。大一時出了一場車禍造成左腳韌帶受傷,行動不便、無法運動的情況下,體重更是直線飆升至105公斤。當時他的復健師就提醒,以他170公分的身高來說,體重105公斤造成膝蓋相當大的負擔,這讓熱愛籃球運動的他,得到了很大的警惕,因而下決心開始減重。一開始他單純以節食方式減重,但總因受不了吃了更多體重不減反升,後來在衛生所上班的姑姑提醒及指導下,開始自己煮飯帶便當,逐漸養成少油少鹽、多蔬少肉的飲食習慣,烹調食物也改以水煮或蒸的方式替代。天天運動低油飲食 十個月減重成功原來就對運動有興趣的他,也強迫自己養成每天運動至少30分鐘的習慣,透過慢跑、籃球、有氧運動的方式,偶爾輔以重量訓練避免因枯燥而無法持續。經過10個多月的努力,今年9月體重已經從105公斤降至73.5公斤。在持續的健康飲食、規律運動習慣維持下,目前更已成功減至73公斤,讓他明顯感受到身體負擔變輕,以往只敢穿黑色衣服的他開始勇於嘗試鮮豔、亮色系的衣服,整個人更有自信,身體也更健康。衛生局局長黃美娜表示,今年台中透過30區衛生所及各職場、社區、醫院及學校領域的努力,截至11月21日止,共計91,297人參加,減重143.6噸。期盼能有更多市民繼續加入減重計畫,一起擁有健康的身心。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