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肥胖有害身體健康 謹記5原則防變胖

肥胖有害身體健康 謹記5原則防變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全球肥胖人口正逐漸增加中,且世界衛生組織已把「肥胖」這個有害健康的疾病,於1996年時正式列入慢性病排行之一,而目前全世界體重過重的成人約有十多億,小朋友則有四千多萬,由此可見,肥胖問題不可忽視。此外,台灣除了是個美食王國外,也是個喜好進補的國家,更有多種外來的美食,使得有多數民眾,經常在不知不覺中多攝取了許多熱量,所以,肥胖目前是台灣較嚴重的公共衛生議題。全台有38%的成人 有過重或肥胖相關問題的困擾根據台灣肥胖狀況調查指出,約38%的成人有體重過重或肥胖相關問題。雖然與前幾年相比,有明顯的改善,但目前台灣的肥胖人口仍繼續增加中,平均每5人中就有1人有肥胖問題。而肥胖主要導致的因素在於吃下熱量比身體用掉的熱量少,所以,會容易造成體內脂肪囤積,也變成肥胖。因此,國健署長期宣導對肥胖防治的第一步,就是大家都能聰明吃、快樂動。所以,台南市衛生局提供5大原則,幫助民眾控制體重、預防肥胖:1)從小做起/少油、少甜、少鹽、儘量吃食物的原味。2)熱量要限 營養要夠/少油炸、天天三份蔬菜二份水果。3)動起來!動起來!動起來!/每週至少運動五天,每次至少30分鐘以上。4)定時定量 勿暴飲暴食/早上吃的飽、中午吃的好、晚上吃的少、不要吃消夜、腸胃才健康。5)減重需持之以恆/須長期持之以恆,不然減重成功,卻放縱自己,使體重再度上升,而長期反覆減肥的結果,會使身材形成溜溜球效應,對身體的傷害非常大。最後,衛生局表示,減重目的在於幫助身體重新獲得健康與喜悅,不要操之過急,長期健康減重下來,一定可以讓身體得到最好最健康的身材,也不易再復胖。

「腰」注意!肥胖者癌症、高血壓風險多2倍

「腰」注意!肥胖者癌症、高血壓風險多2倍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天氣漸冷、美食當前,多數人都難以抵擋得住誘惑,不僅愛吃火鍋等高熱量食物,就連運動都變得懶惰,這讓「粗腰」的比率愈來愈高!但是 腰圍能反映身體肥胖的程度,也可以反映內臟脂肪堆積的嚴重度,也是判斷罹患代謝症候群及心血管疾病風險的一種測量方式。8疾病皆與肥胖有關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肥胖者相較健康體重者罹患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及血脂異常之相對危險性高達3倍以上,而癌症、高血壓也有2倍的風險;而國人10大死因中,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壓、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慢性腎臟病等8項死因皆與肥胖有關。而依據國民健康署成人腰圍測量,理想的腰圍分別:女性為80公分以內、男性90公分以內,若超過除了表示「腹部肥胖」,還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代謝症候群、乳癌及大腸癌的風險。因此,基隆市衛生局提醒民眾,應定期測量體重及腰圍,維持健康體重、規律運動,避免攝取過多的熱量,才能擁有理想的腰圍,消除腹部多餘脂肪,遠離「大肚量」所帶來的疾病因子。 

眼壓偷偷飆你不知!青光眼也可能無症狀

眼壓偷偷飆你不知!青光眼也可能無症狀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並非所有青光眼都會有明顯眼痛、頭痛的症狀。一位75歲的婦人,因為視力模糊到眼科求診,才赫然發現眼壓高達35毫米汞柱,原來是白內障併有慢性隅角閉鎖型青光眼。她感到奇怪的問:「25年前看診懷疑有青光眼,追蹤了十幾年都沒問題,我想應該就沒事了吧,就沒再看診,怎麼知道現在老了還會出現問題?而且我也沒有眼睛紅痛、頭痛想吐。」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陳子儀醫師說,青光眼分類有隅角開放性、隅角閉鎖性及先天性3種,而且青光眼病因相異,因此治療方針也不同。其中,隅角閉鎖性青光眼在東方人、遠視患者比例較高,主要是因為角膜與虹膜之間的空間較狹窄,房水蓄積,造成眼壓上升壓迫視神經,造成視神經萎縮,此型的青光眼較會以急性發作表現,特別是昏暗環境或晚上時段,臨床上稱之為急性隅角閉鎖性青光眼。並非皆會視力模糊、眼紅痛 恐難查覺陳子儀表示,急性發作時,病人會視力模糊,看燈光周圍有彩虹光暈、眼睛紅痛、頭痛、噁心嘔吐,只要能盡早處理,通常眼壓都可控制。另外,隅角閉鎖性青光眼也可能間歇性發作,或是以無症狀的慢性青光眼表現,而且眼壓的緩慢上升,病人往往不自覺,偶然在門診才被發現而診斷。對於隅角閉鎖性青光眼的治療,目前採用的方法是雷射或雷射加藥物治療;若眼壓無法控制穩定,視神經持續惡化,則必須手術治療。陳子儀醫師也提醒,任何種類的青光眼,都需定期檢查,以免惡化而不自知,因為青光眼造成的視神經損壞不可逆。

長期吸食大麻 恐造成記憶力減退、不孕

長期吸食大麻 恐造成記憶力減退、不孕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日前影視新聞知名影星吸食大麻佔了相當大的篇幅,讓人不勝唏噓!然而新新人類認為吸食大麻並無健康危害,這樣錯誤的認知,令人擔心。基隆市衛生局指出,大麻是屬第二級毒品,主要活性成分是四氫大麻酚,俗名:草、飯、麻仔、老鼠尾,濫用方式以口服、較常見的型態為將大麻葉乾燥後,混雜煙草捲成香煙吸食。吸食後會產生心跳加快、妄想、幻覺、口乾、眼睛發紅等現象。厭食、憂鬱、睡眠障礙  戒斷症狀多長期使用會造成記憶、學習及認知能力減退、體重增加、免疫力降低、不孕症、精子減少、精子活動減退及對周遭事務漠不關心之「動機缺乏症候群 」。一旦產生依賴性,突然停用會產生厭食、焦慮、不安、躁動、憂鬱、睡眠障礙等戒斷症狀。遠離「麻」煩的方法,就是千萬別碰「大麻」。基隆市衛生局呼籲,千萬別誤信網路及媒體上流傳大麻無害的謠言,許許多多毒犯的經驗告訴我們,大麻其實是吸毒的入門款藥,會讓人在不知不覺中身陷墜入毒品的黑洞漩渦裡! 

大隻雞慢啼?若雞大隻還不會啼孩子恐是遲緩兒

大隻雞慢啼?若雞大隻還不會啼孩子恐是遲緩兒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大隻雞慢啼?許多老一輩的家長,若是遇到嬰兒快滿一歲,連坐都做不起來,到了該會說話的年齡還不會說話,可能會搬出老祖宗的「大隻雞」理論出來,要自己別慌張,但是小孩子遇到這樣的情況,很有可能是所謂的遲緩兒,如果繼續大隻雞理論,恐怕會延誤治療黃金時間,進而影響孩子長大後的生活作息!大隻雞理論作祟 遲緩兒通報率低根據統計,台灣目前發展遲緩的發生率約為學齡前人口的5~10%,也就是說台灣目前約有六萬名左右六歲以下的發展遲緩兒童。然而,比較讓人擔憂的是,根據主管機關的資料顯示,目前只有少於三萬名的發展遲緩兒童列為通報管理個案,換句話說目前台灣發展遲緩兒童的通報率不到50%。這對現今「出生率降低」與「人口迅速老化」的台灣而言,很可能造成二十年後另外一項社會經濟與醫療成本的重大負擔。因此醫學上,特別強調遲緩兒必須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郭綜合醫院就提出兩個早療的必要理由:1)六歲前若未治療,成人日常生活恐受影響:從醫學的觀點來看,新生兒大腦約重400公克,一歲時重900公克,六歲時為1200公克(成人約為1500公克),也就是說人類腦部與腦神經功能的發育,在六歲以前已經差不多完成。在此關鍵期,若嬰幼兒未受到良好的照顧及教育,腦部發展將會受到阻礙。一個不健全的腦部結構對孩子日後在認知、語言、情緒等各方面的學習能力均有影響。2)遲緩兒若未治療,往後將浪費許多資源:從社會經濟學的觀點來看,研究顯示三歲以前投注1元的早期療育費用,將可以節省日後3元的特殊教育費用;三歲以前投注1元的早期療育費用,將可以減少患者27歲以後7元的社會成本。更有研究指出,三歲以前進行的早期療育效果,將十倍於三歲以後的療效!郭綜合醫院呼籲,父母親不要再抱持著「大隻雞慢啼」的觀念,拿小朋友未來的發展做賭注!

小學生葉酸不足比例高 恐影響學習、發育

小學生葉酸不足比例高 恐影響學習、發育

我們都知道每個人因為不同的遺傳基因、家族病史,天生就帶了不同的好牌或壞牌,但是拿到壞牌的人也不須要沮喪,因為有一種營養素,它能鎖住開啟壞基因的大門,讓壞基因不能施展,它就是神奇的「葉酸」。葉酸就藏在含葉的蔬菜中,例如地瓜葉、菠菜、空心菜、花椰菜、芥藍菜、莧菜(杏菜)等等,但是因為它怕熱(以100℃加熱超過15分鐘,將破壞一半以上的葉酸),因此中式烹調很容易破壞其營養成分而影響吸收,加上現代人蔬菜吃的少,更難以攝取足夠的葉酸。根據衛生署2001~2002年進行的「台灣國小學童營養健康狀況調查」顯示,小學生葉酸不足(缺乏與瀕臨缺乏)的比例,男女生各高達 32.3%和 26.4%。尤其是男生在12歲、女生在11歲的葉酸不足比例高達43%,有研究指出葉酸缺乏,除了影響學童的生長發育,也會影響學童與青少年的認知學習。足夠的葉酸除了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能降低癌症、阿茲海默症等疾病的風險。懷孕婦女也需要補充葉酸以降低胎兒神經管缺陷,因此葉酸是人一生中都不可或缺的重要營養素,注重飲食中的葉酸攝取,就是延緩老化的開始!大家不妨利用假日,準備一些蔬果的餐點,以利平日食用,讓自己能更健康並減緩老化的進展。(本文摘自/一個人的早午餐/大是文化)

便祕、肥胖、大腸癌剋星!牛蒡的17種健康力量

便祕、肥胖、大腸癌剋星!牛蒡的17種健康力量

抗氧化作用1)抑止肌膚老化/去除被視為老化因子的活性氧。2)預防腦中風和心臟病/血管內側長出來的髒東西會使動脈硬化。透過抗氧化作用,可以使血管變年輕。抗菌防蟲作用3)預防及治療感冒:如同在土壤中為了保護自己而和細菌、害蟲奮戰一樣,在我們體內也會發揮同樣的功效。也可加快復原的時間。4)改善過敏:擊退皮膚、黏膜上的病菌,改善過敏、蕁麻疹、哮喘、花粉症。5)改善青春痘和狐臭:靠著抗菌作用擊退面皰菌和狐臭菌。修復創傷作用6)改善肌膚粗糙和黑斑/隨著年齡增加而惡化的肌膚粗糙問題如果置之不理,就會惡化成斑點、皺紋。皂素可以改善肌膚粗糙的狀況、減少皮脂分泌過剩、縮小毛孔。細緻而光滑的美麗肌膚不再是夢想!7)預防癌症/黏膜產生的慢性傷口或發炎症狀是癌症的成因。因此儘早修復是很重要的。皂素可以提升修復力。8)改善高血壓/可以改善動脈硬化的現象,加速血液循環,血壓也會跟著穩定下來。9)改善手腳冰冷/可以抑制讓血液凝固的血小板的作用,使血液循環變好,體溫上升。10)淨化血液/牛蒡本來就是一帖漢藥。可以抑制血小板的作用,讓血液循環變好。11)滋養健身/皂素和韓國人參一樣,具有滋養健身的作用。另外,只要改善血液循環、手腳冰冷的現象,身體就會變溫暖,提升身體的潛力。即使在土壤中受了傷也可以立刻治療修復吸收和排出水分12)改善浮腫/屬於吸水性聚合物的菊糖有利於排出多餘的水分,更有利尿效果。整腸13)改善便秘/水溶性的食物纖維菊糖可以軟化糞便,促進排便。14)預防糖尿病/菊糖和木質素(lignin)、纖維素(cellulose)都可以延緩葡萄糖的吸收速度,預防血糖值上升。界面活性作用15)分解、排出脂肪和膽固醇/將腸道內的脂肪、血液中多餘的膽固醇清洗乾淨。16)瘦身/將脂肪和膽固醇排出體外就等於是減肥,讓我們接近健康適當的體重。另外還有這些成分……不可溶性的食物纖維:木質素、纖維素相對於水溶性的菊糖,這兩種成分是不溶於水的食物纖維。17)預防大腸疾病/抑制壞球菌的繁殖,預防致癌物二次膽汁酸的產生。可以改善腸道內的環境,預防大腸癌的發生等。(本文摘自/牛蒡力/天下雜誌)

半夜痛醒!7旬老翁皮蛇併神經痛數年難解

半夜痛醒!7旬老翁皮蛇併神經痛數年難解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70歲老先生幾年前皮蛇(帶狀疱疹)發作,胸、背部長了一個多禮拜的紅疹,然而,令他痛苦的不是紅疹,而是皮蛇帶來的神經痛,一痛就是許多年,曾經半夜痛醒、還曾因為外出時痛到受不了,再也不敢出遠門。收治這名患者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林文元表示,起初老先生到門診時愁容滿面,表示自己多年來吃許多藥、看遍皮膚、內科、神經科等,還試過民俗療法、偏方,依舊無法擺脫神經痛。經過藥物治療以及心理輔導,老先生疼痛逐漸減輕,才展露多年未見的笑容。每個人一生有3成機率得到帶狀疱疹根據國內外統計顯示,人一生約有32.2%的機率會得到帶狀疱疹,在台灣,有6成的患者是40歲以上發作,尤其是年紀大、免疫力低下、癌症、長期使用高劑量類固醇等患者。更令患者痛苦的是,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症狀,從數個月到幾年都有可能,不但時間漫長難熬,也讓患者生活、工作品質大打折扣,還得花上不少醫藥費。林文元進一步解釋,國外統計指出,60歲以上患者有3~4成,神經痛可達一年以上、70歲以上高達5成;以台灣來推估,帶狀疱疹後神經痛比率約15%左右,顯示皮蛇併發的神經痛不容忽視。 事實上,治療帶狀疱疹的抗病毒藥物,除了長在頭頸部、眼睛周圍、薦椎、生殖器、角膜受傷、癌症患者等有健保給付外,其餘腰、胸、背部等部位仍需自費,以10天療程來說,可能就要花上2千到3千元藥費,若像老先生長期神經痛,使用治療神經痛的藥物或止痛藥,不但花錢,且長期忍受疼痛也嚴重影響生活及工作,損失的經濟成本無法估算。研究:50~59歲施打疫苗 可減少約70%發生率林文元醫師說:「好消息是,現在已有帶狀疱疹疫苗可預防皮蛇。」根據國外大型臨床研究顯示,50~59歲施打疫苗者,可減少約70%發生率;60歲以上減少38%~64%發生率;且急性期不舒服症狀,可下降至5成以上,至於帶狀疱疹後神經痛更可下降6成,對於患者來說可是一大福音。至於患者擔心的副作用問題,林醫師解釋,主要是施打部位會有局部紅腫、熱痛,約3~4天可以緩解;而有1.4%的人會出現頭痛症狀,症狀均不嚴重,因此,50歲以上者也可以考慮施打疫苗。呼籲民眾,一旦發現不明原因神經痛、且找不到痛點,痛起來像是被電到、麻麻的,或皮膚紅疹,均應立即就醫,若能在紅疹出現3天內使用抗病毒藥物,仍可以避免病灶範圍繼續擴大。

男子罹口腔癌初期怕治療 短短半年竟轉移成末期!

男子罹口腔癌初期怕治療 短短半年竟轉移成末期!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若得知自己罹患癌症,可別逃避治療,當心癌症快速惡化!台中一名五十八歲的許姓男子,於今年六月確診罹患口腔癌初期,雖初期配合醫院治療,不料九月追蹤時又發現腫瘤復發,須再手術,但男子因害怕口腔癌手術會使得顏面受損與變形,遂逃避治療,至十一月,癌細胞竟大舉擴散,轉移至周邊淋巴,從原先的第一期,快速惡化到第四期,速度之快令人錯愕。男子怕顏面受損 機器手臂微創治療童綜合醫院耳鼻喉科醫師蔡青劭指出,該名患者的治療計畫著實不易,因之前曾在其他醫院治療,造成舌頭黏住下顎,而且因此堵住唾液腺,唾液無法流出形成唾液腺囊腫,也產生吞嚥障礙及咬字不清等後遺症,加上患者本身肝功能不好,血小板過低,術前輸血補充血小板又發生過敏反應,顧及患者在意的外觀與凝血功能的問題,遂採用達文西手術治療,臉上無外傷且可減少出血。蔡青劭說,傳統手術對口腔癌患者而言,除了需承受癌症治療的身心煎熬,還要面對顏面受損的心理創傷,該名患者的腫瘤位於舌頭下方齒顎處,而且腫瘤已轉移至左邊頸部淋巴,病兆在更深處,一般傳統手術方式必須從下巴直接切開下顎骨至頸部,才能徹底清除,術後在臉上勢必留下明顯的疤痕。所幸男子經過機器手臂的治療後,目前情況大致穩定仍須觀察。蔡青劭提醒,口腔癌與各種癌症都一樣,越早發現越早治療,癒後越好,因抽菸、嚼檳榔為口腔癌的危險因子,凡三十歲以上曾抽菸或嚼檳榔的民眾,每兩年都可享一次免費的口腔癌篩檢,符合資格的民眾皆可至醫院進行口腔癌篩檢。

出國買藥不安全 民眾可別輕易嘗試

出國買藥不安全 民眾可別輕易嘗試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時序進入冬季,又是民眾大量進補的時刻,但根據統計指出,台灣高達九成的藥材都是從國外進口,為了保護民眾的用藥安全,食品藥物管理署針對市售中藥進行抽差,結果大多合格,民眾只要不買來路不明的中藥,大致上都安全無虞。國內中藥品抽檢 皆安全合格  為提升中藥製劑品質,保障民眾健康及消費權益,衛生福利部針對中藥濃縮製劑已全面實施「中藥濃縮製劑含異常物質之限量標準」,本年度進行市售品抽驗,已完成40種中藥濃縮製劑檢驗,檢驗結果皆屬合格。100年至102年間共計抽驗市售384件中藥製劑產品,檢驗合格381件,合格率為99.2%。102年進行市售中藥製劑進行馬兜鈴酸檢驗,針對風險性高產品抽驗30件,合格率為100%。衛生福利部特別提醒民眾,不要亂服來源不明藥品,看病應找合格中醫師,使用藥品前應詳細閱讀藥品包裝及仿單資料,避免錯誤使用方式導致不良反應發生;國內的中藥廠也全面實施GMP制度,臺灣的中藥已經政府嚴格的藥證審查把關後,才可上市販售,呼籲民眾在國外旅遊,請勿自行攜帶來路不明的藥品服用。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