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發燒、肌肉酸痛!登革熱初期症狀與感冒類似

發燒、肌肉酸痛!登革熱初期症狀與感冒類似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據疾管署統計資料顯示,今年截至11月20日止,登革熱確定病例12,534例,病例主要來自南部地區。為防止登革熱,嘉義市衛生局呼籲民眾前往登革熱流行地區探親、旅遊或工作,務必做好防蚊措施,包括穿著淺色長袖衣褲,身體裸露部位塗抹防蚊液,避免感染登革熱。加強清除積水容器由於患者在發病前1天及後5天期間,血液中會有登革熱病毒存在,此時若受到斑蚊的叮咬,經8~12天後,斑蚊將具有傳染登革病毒的能力,可能造成本土病例的發生。且登革熱初期症狀與感冒很類似,必須仰賴醫師對登革熱疑似病例的警覺性,如發現有發燒、頭痛、肌肉酸痛、後眼窩痛、皮膚紅疹等疑似症狀的患者,應詢問旅遊史或接觸史,對於曾前往登革熱流行國家或地區的民眾,需特別提高警覺儘速依法落實通報,降低本土疫情流行風險。

台灣愛滋感染者日增6人 年輕化趨勢

台灣愛滋感染者日增6人 年輕化趨勢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據疾病管制署資料,國內愛滋傳播多數為不安全性行為造成,並以年輕族群及男男間性行為者為主。全國通報統計資料103年1至10月止新愛滋病毒感染者計1,896人,平均一天約有6位新增的感染者,其中15-24歲者有471人。因此,宜蘭縣衛生局有感於愛滋病感染的年輕化,積極透過學校教育紮根,辦理各項校園宣導活動及在大專院校設置保險套自動販賣機。愛滋感染者  掌握72小時投藥黃金期青少年朋友應謹慎交友,並且要避免參加轟趴、性派對等危險性行為。而每年的12月1日為世界愛滋病日,衛生局為營造一個友善的同志族群交誼環境,並提供多元講座、衛教諮詢、門診醫療與愛滋篩檢等服務空間。衛生局也呼籲,預防愛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性行為時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及水性潤滑液。若發生未使用「保險套」且伴隨不安全的性行為時,可於72小時內至全國42家提供「非職業暴露愛滋病毒後預防性投藥」之指定醫院,經醫師評估後,接受自費的抗愛滋病毒預防性投藥,並應每3個月或每半年進行愛滋病毒篩檢。

皮膚老化快!吸菸女性皺紋多5倍

皮膚老化快!吸菸女性皺紋多5倍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女性吸菸的動機主要是生活壓力大、情緒憂鬱,以及減肥迷思。然而吸菸對人體的傷害將衍生出包括肺癌、心血管疾病等。對女性來說,吸菸更會影響外貌,且更容易產生皺紋,相較於不吸菸的女性,皺紋多出5倍,提醒應及早戒菸。別再以為戒菸會復胖暴肥苗栗縣衛生局指出,據研究顯示,女性戒菸遇到的困難比男性大,最大阻力是「自以為」戒菸後體重會暴增,平均會增3至4公斤。但發胖是暫時的,戒菸後消化吸收會變好、食慾增加,只要持續保持運動習慣,1至2公斤的體重很快就可以減掉,並不會有持續增胖的現象。目前全國已經有超過2,200家醫療院所提供戒菸治療,且健保已經給付多數戒菸用藥,民眾自付的部分僅約200元,透過戒菸門診,平均1.3個月就能成功戒除菸癮。而對戒菸者而言,戒菸與減重是雙重壓力,建議先戒菸,接著再做減重治療。若無法一次戒菸成功也不要灰心,可藉由多次戒菸,逐步減低菸量,最後就能成功戒菸,不僅能減少皺紋、身體也會更健康。

頻尿、經痛不理會 她養出一顆8公分子宮肌瘤

頻尿、經痛不理會 她養出一顆8公分子宮肌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一名30多歲的周小姐,日前因參加公司的健康檢查,結果發現子宮內竟長了一顆8公分,且重達400公克的子宮肌瘤,且在醫師問診之下,她才驚覺原來頻尿、劇烈經痛等都是前兆,只是自己皆認為是正常現象,所以置之不理,而目前透過達文西手術,已順利將肌瘤切除,並將傷口縫密,保住將來的生育功能。子宮肌瘤發生率高 未婚輕熟女最該注意亞東醫院婦產部莊乙真醫師表示,子宮肌瘤的發生率高達25%,尤其是30~45歲的女性,只不過對於較早生小孩、生較多胎的民眾而言,較無這方面困擾。且大部分的子宮肌瘤都屬於良性,僅有萬分之一的機率為惡性腫瘤,且隨著子宮肌瘤的位置、大小不同,所造成的症狀也不一。譬如肌瘤的生長位置偏子宮深處,就可能會出現經血過多、血塊、貧血等症狀;偏外面則容易造成壓迫,出現頻尿、夜尿等;若偏於較後方,則可能會壓到直腸,進而造成大便不順、不乾淨等問題。手術仍可保留生育能力 並非皆要切除子宮雖然大多子宮肌瘤不會危及生命,但是一旦生活品質受到影響時,就需要切除了,輕者會留下疤痕,重者則需要切除子宮,且隨著現代社會的趨勢,有越來越多輕熟女未婚、未孕,所以,如果因為子宮肌瘤便要切除子宮,對於想保留生育能力的女性而言,無異是重大打擊。而目前在治療方面,莊乙真醫師表示有3種方式,會根據患者的臨床症狀、身體狀況、肌瘤位置去做選擇,第一傳統開腹手術,可處理巨大的肌瘤,但術後較為疼痛、傷口大;第二傳統腹腔鏡手術,是現在臨床上普遍運用的方式,但因受限於機器,子宮較不易縫合緊密;第三則是達文西機器手臂,可紮實的縫合子宮,留下較少傷口,且減少疼痛感。貧血找不到原因 恐是肌瘤在作祟最後醫師提醒,在門診上其實滿多病患,是因貧血找不到原因,後來才發現子宮肌瘤作祟所致,因此,建議民眾若有下腹悶痛、腰酸背痛、貧血、出血等情況時,應提高警覺,盡速就醫檢查,只要透過超音波就可得知到底是否為子宮肌瘤。

冬季防乾燥!多吃秋葵、木耳

冬季防乾燥!多吃秋葵、木耳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冷冷冬季,約個三五好友前去大啖麻辣鍋、薑母鴨,實在是在冷冷寒風中,最為過癮的盛事,不過有中醫師指出,冬季因為氣候乾燥,且民眾特愛大補特補,讓這個季節因乾眼症而求醫的病患,暴增三成之多,提醒民眾平日應要多多補充水分,或多吃富含膠質的食物,例如,秋葵、木耳,才能減少秋燥症的發生!秋燥症 當心全身又乾又癢中醫開業醫師李深浦表示,所謂「秋燥」之說,是因為秋天天氣逐漸乾燥,引起身體出現不舒服症狀,最容易發生在需要水分的粘膜組織,例如眼睛乾、嘴角炎、皮膚癢及便秘等問題。從中醫角度來看,秋季早晚溫度低,空氣也漸轉乾燥,燥氣易導致身體缺水而上火,產生發炎、乾燥等不適。秋季保養注重以「潤燥」為主,此時不宜大補,應以「和」為貴,選用藥材則以滋陰潤肺、益胃生津調理為上。麻辣鍋吃太多 乾燥症恐怕加重李深浦指出,隨著國人使用電腦、手機的頻率愈來愈高,又喜歡在天氣冷時大補特補,尤其是常吃燒烤或麻辣鍋等燥熱食物,對於平常就有熬夜、應酬等不良生活習慣者,就會加重秋燥的病症。人體本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順著自然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規律,以保養身體,儲備精力,但長期熬夜或睡不著覺就會消耗體力,加速體內發炎反應,造成百病叢生。李深浦建議,秋天保養應從調整生活習慣做起,首先就是多補充水份,多吃如白木耳、秋葵等富含黏液或膠質食物,另外要「早睡早起」,可以達到早睡以避其寒,早起以受秋爽效果。另外打電腦或是看電視時,注意記得要眨眼,避免長時間用眼、過度疲勞,讓眼睛充分休息。最後也要安排適當的戶外活動,對心情、體力都有幫助。

入秋以來 中國新增八例禽流感案例

入秋以來 中國新增八例禽流感案例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疾病管制署昨日晚間與中國大陸衛生單位確認,浙江省及廣東省各新增1例H7N9流感病例,分別為嘉興市60多歲女性及東莞市31歲女性,現均住院治療。浙江、廣東 過去為禽流感最嚴峻地區疾管署指出,今年入秋以來,中國大陸共8例確診病例,分別為江蘇省3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2例、北京市、浙江省及廣東省各1例,浙江省及廣東省均為今年入秋後首次發生病例,該兩省自2013年以來累積分別有140例及110例病例,為中國大陸地區疫情最嚴峻前兩大省分。全球自去年至今共461例確診病例,包括中國大陸446例、香港10例、我國4例、馬來西亞1例,WHO於11月18日更新177例死亡。疾管署提醒,民眾前往中國大陸,應避免接觸禽鳥類,尤其切勿撿拾禽鳥屍體;食用雞、鴨、鵝及蛋類要熟食;並應落實洗手等個人衛生措施,以避免感染。返國時如出現發燒或類似流感症狀,應告知航空公司人員及機場港口之檢疫人員;返國後如出現上述症狀,應戴上口罩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接觸史及旅遊史。

拿好康!食藥署出化妝品考題 有機會拿手機、平板

拿好康!食藥署出化妝品考題 有機會拿手機、平板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你缺手機與平板電腦嗎?為了增加民眾對於化妝品的了解,食品藥物管理署至12月17日為止,舉辦「化粧品是非大會考 全民一起動動腦!」有獎徵答活動,測驗你對化粧品選購及使用的小常識,只要完全答對6題化粧品相關趣味小題目,最大獎將拿得平板電腦與手機等贈品。簡單填題拿手機 清楚了解化妝品知識食藥署指出,活動前10天(至12月7日)參加的民眾,還可以加抽「悠遊卡套組+200元超商禮券」。若有興趣參與活動,請搜尋「徵的好美 化粧品正確選購及安全使用」活動網頁(http://www.tfdacosevent.com.tw/index.php),點選有獎徵答區,參加「化粧品是非大會考 全民一起動動腦!」有獎徵答活動回答問題,填寫完整個人資料後,即可參加抽獎。食藥署也提醒民眾,選用化粧品時,要把握「知規定、識標示、正確用」的原則,並避免購買來路不明、標示不清或過期產品,使用時應保留原外包裝或說明書,若發現有不良品或發生不良反應,可通報食藥署建置的「全國化粧品不良事件通報系統」。

別當職場濫好人!5招助你遠離憂鬱

別當職場濫好人!5招助你遠離憂鬱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投入工作、做事一絲不苟的人,憂鬱特別容易找上門。因為這類型的人普遍有個不好的習性,就是不會開口說出「我不要」、「我做不到」,結果最後變成什麼工作都往自己身上攬。在職場上或許有些狀況確實容不得我們拒絕,但百般忍耐,作繭自縛的結果,卻惹來憂鬱纏身,反而會成為周遭親友的負擔。不輕易對人承諾、別太過在意周圍目光,找出自己的能力範圍,凡事不要過於勉強。這樣的生活態度,能有助保護自己遠離憂鬱。1)問題請在當日內解決/終日對某個問題一直耿耿於懷到晚上,最先受影響的就是當天的睡眠。因為腦海裡不斷重複想著同一個問題,遲遲無法入睡,苦惱一整夜的結果,只是讓早上更難起床,並影響接下來一天的生活。請銘記俗話說「知難行易」(原本很擔心的事, 一旦做了才發現,其實出乎意料的簡單),別讓問題繼續拖下去,當天的事當天內就把它解決完畢吧!2)把問題分擔出去/別試著要自己一個人解決問題,找家人、同事商量,聽取他人建議,從這之中很有可能會得到自己從未想過的點子、方法。如果不習慣這樣做,也請試著找顧問諮詢。有時光是有個人聽你說話,問題就已經解決一大半了。不要將自己封閉起來,坦率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或情緒,這對於遠離憂鬱是相當重要的態度。3)暫時跳脫日常框架/整天繞著問題打轉,只會徒然增加壓力。請試著轉換一下心情,譬如下定決心暫時離開日常生活,嘗試一趟輕旅行,或特意避開通勤的固定路線,繞去別的地方散散步等。不單是本人會因此受益,可能就連家人也跟著恢復以往的開朗,讓氣氛為之一變。4)找到自己的興趣/這一點應該也算是一種跳脫日常框架的方式,即使是大聲宣告「我的興趣就是工作」的人,也不可能一輩子賴在職場上不走。擁有至少一個讓自己熱衷的興趣,這種人比較不容易驕傲自負,並能自然學會以有彈性的態度去面對各種事物。這裡所謂的興趣並非指的是能帶來實質利益的興趣,而是能解放自我的興趣,如此一來能有助於使自己從憂鬱的狀態中得到解脫。但要注意的是,不要因此與同伴之間產生過多的競爭意識,這反而會本末倒置成為憂鬱的新源頭。就讓一切順其自然吧。5)喝酒無法解除憂鬱/「有酒作伴,便是忘掉淚水、嘆息和鬱悶的好所在」正如這首日文歌歌詞中所唱出的,人們的愁煩(憂鬱感)似乎全都能借助酒精的一臂之力獲得抒解。事實若果真是如此,我們也不得不認同酒精的效用,但問題並非這麼簡單。靠這種方式排解憂鬱,大部分恐怕都只是當下短暫的解脫罷了。這不過是將問題往後拖延,因壓力尋找酒精慰藉也可能出現飲酒過量的情況,只會更加傷身。(本文摘自/活到100歲,抗加齡健康密碼/原水文化)

每日1~2杯奶製品 有助維持體重、預防高血壓

每日1~2杯奶製品 有助維持體重、預防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根據2011~2014年的法國、韓國、美國的一些研究指出,增加奶製品(牛奶、起司、優格、酸奶)的攝取量,會與新陳代謝症候群成負相關,意指當奶製品增加時,腰圍、體重、血壓、血糖反而保持在正常範圍內。據推測可能是因為奶製品富含鈣質,而鈣質又能調節血漿中維生素D的濃度,因此能降低活化合成脂肪酸的基因,並增加脂肪分解。此外,牛奶中的胜肽具有抑制血管收縮素轉化酶(讓血管放鬆)的功效。因此,預防高血壓的得舒飲食法1中,也建議每日要適量攝取奶製品,才有利於預防高血壓。而牛奶中的支鏈氨基酸,可以增加餐後胰島素分泌,以降低血漿中的葡萄糖量。提了這麼多奶製品的好處,主要是因為有感於多數國人的鈣質攝取不夠。每日1~2杯的奶製品有益於降低新陳代謝症候群發生率,而一杯是指240c.c左右的牛奶、優酪乳等奶製品。但亞洲人也普遍具有乳糖不耐的現象,因此喝牛奶容易拉肚子。建議有乳糖不耐症狀的人,可採取每日漸進的方式,增加奶製品的攝取量,以增進對牛奶乳糖的耐受度。若實在沒辦法,亦可選擇發酵過後乳糖較少的優酪乳來代替。另外,對牛奶有急性或慢性過敏的人,可以選擇含有鈣質的食物:如南瓜、豆漿、芝麻、秋葵、堅果、洋蔥來代替。例如早餐來杯杏仁芝麻飲,午、晚餐簡單一杯南瓜湯,都能提供不錯的鈣質來源,更遠離新陳代謝症候群!(本文摘自/一個人的早午餐/大是文化)

20歲男3個月暴肥19公斤 竟罹腦下垂體腫瘤:庫欣氏病

20歲男3個月暴肥19公斤 竟罹腦下垂體腫瘤:庫欣氏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年20歲的黃小弟弟,最近因不正常的肥胖,3個月竟爆肥19公斤,外觀出現月亮臉、水牛肩,也因為賀爾蒙分泌失調使臉部出現青春痘,造成自信心大受打擊。黃小弟弟看診時,曾沮喪地說,「媽媽,我不要活了…」經醫師診斷後,發現黃小弟弟罹患罕見的腦下垂體腫瘤:庫欣氏病,透過手術治療切除腫瘤,所幸,手術後臨床症狀緩解許多,1個月內體重減少17公斤,恢復以往外觀。莫名肥胖致月亮臉 庫欣氏病患者『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外科張承能醫師表示,庫欣氏病是一種罕見的腦下垂體腫瘤,因過度分泌促腎上腺皮質素(ACTH)刺激腎上腺,促使分泌出過量的腎上腺皮質素,而產生的疾病。其臨床特徵大多為腹部肥胖、月亮臉、後頸部、肩膀變厚及腹部出現紫色條等;加上賀爾蒙分泌失調,患者也常感到焦躁不安,有憂鬱症的傾向,因患者生理及心理反應無法控制,易伴隨全身性併發症如高血壓、糖尿病、骨質疏鬆等。張醫師說,罹患庫欣氏病的患者,常有「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痛苦。因為庫欣氏病早期不易發現,診斷有其困難性,加上疾病不好控制,許多患者常沒有耐性,遊走於各科尋求治療。庫欣氏病以手術治療為主 第二線為放射治療+注射針劑為輔針對庫欣氏病患者的治療目標,第一線以手術將腫瘤切除,通常預後效果好,反應快速,併發症比率低。不過,約有2至3成患者在第一線手術治療後會復發,此時可考慮再度進行手術。若遇到較大的腦下垂體瘤無法進行手術時,則施以放射治療或內科藥物治療。另外,健保署於2014年7月,給付皮下注射針劑治療,適用無法接受腦下垂體手術或術後無法治癒的庫欣氏病患者,可減輕患者身心靈及經濟負擔。張承能醫師表示,當出現不明原因快速肥胖、皮膚大量青春痘等症狀時,建議可選擇有相關治療個案的醫療院所就診,如林口長庚醫院或部份其他大型醫療院所,能提供完整的內分泌科及神經外科醫療團隊,可及早診斷及早治療。當確診為庫欣氏病的患者,每年也應定期檢測過度分泌的ACTH、皮質醇和其他腦下垂體荷爾蒙,以利監控病情。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