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眼神上吊、狂抽蓄!女童竟因喝水 造成「水中毒」

眼神上吊、狂抽蓄!女童竟因喝水 造成「水中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每當寶寶感冒、拉肚子時,家長往往因擔心脫水、水攝取量不足,都會猛灌水,但若是過度補充,恐會引發水中毒!日前,一名1歲7個月的女童,因罹患腸胃炎,狂拉肚子,家長擔心她拉到脫水,所以,額外為她補充大量水分,在短短2天內,就喝了將近3公升的水。使得她突然出現全身抽蓄、眼神上吊快30分鐘,嚇得家長趕緊將她送醫檢查,結果就醫時,已出現低血鈉、低滲透壓的症狀,經詢問後才發現,她是因在短時間內攝取大量的水分,所引起的水中毒,所幸及早就醫治療,目前她恢復良好,且並無留下任何後遺症。昏睡、痙攣要注意 恐是水中毒徵兆三軍總醫院小兒部徐萬夫醫師表示,對於腎臟不成熟的嬰幼兒來說,若在短時間內給予大量水分,造成腎臟無法將水分排出,即可能會造成血液中電解質被稀釋,進而發生低血鈉、低血清滲透壓的情形,且嚴重時,甚至會導致細胞水腫,引發一連串神經學方面的症狀。既然如此,到底該如何知道水分是否補充足夠?一般來說脫水的表現,會有黏膜皮膚乾燥、尿量減少等情況,如果發現尿量跟平時差不多,甚至更多,但嬰幼兒依然沒有精神、昏睡、痙攣時,就可能是發生水中毒了。為避免補充過多水分,醫師建議應以體重來做計算,10公斤以下的嬰幼兒,每公斤應給予100C.C.即可,而10公斤以上者,則是每公斤給予50C.C.。成人的保健觀念 並不適合套用於兒童上最後,徐萬夫醫師提醒民眾,兒童不是成人的縮影,所以,成年人的衛生保健、疾病照護觀念並不適合用於兒童身上,在發生脫水時,水分的補充與電解質平衡都須全面評估,太多太少都不好,因此,當兒童發生任何症狀時,應盡速就醫檢查。

癢癢癢!冬季熱水狂開 雙腳恐抓成大爛腿

癢癢癢!冬季熱水狂開 雙腳恐抓成大爛腿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你是冬天一來,熱水就會猛開,沖了又沖,總是捨不得離開浴室的人嗎?當心罹患冬季溼疹!皮膚科醫師表示,老年人或是皮膚本身就較為乾燥的人,若冬季熱水澡猛沖,恐怕會因水溫太高,讓皮膚更為乾燥,導致嚴重搔癢,除了有抓破皮流血的風險,傷口更可能因此遭細菌感染,民眾不可不慎!冬季溼疹好發於下肢 異位性體質為主要發作族群南投醫院皮膚科醫師李瑜芬表示,天氣開始入冬以後,隨著一波波寒流來襲,很多原本皮膚較不好、較乾燥的人,或是年紀較大的老年人便開始渾身發癢、搔抓,尤其是雙下肢特別嚴重,這就是俗稱的冬季癢或冬季濕疹。冬季濕疹的正式名稱是缺脂性皮膚炎,顧名思義就是皮膚表面缺乏油脂所造成的皮膚發炎,好發在老年人、乾性肌膚的人、異位性體質的人,以及到較乾燥寒冷國家去旅遊的人。冬季溼疹先脫屑 再紅腫搔癢冬季濕疹的表現一開始為皮膚乾燥缺水有皺紋,慢慢出現脫屑、龜裂等現象,之後皮膚會開始發炎發紅,甚至有組織液滲出,好發部位為四肢,尤其是小腿前側,另外在容易摩擦的部位也會,當然症狀嚴重時,全身都有可能。她說,治療上,會使用外用油性藥膏,保濕軟膏塗抹,搔抓嚴重的話,會另外搭配口服抗組織胺止癢,以免因搔抓破皮流血,造成續發性細菌感染的情形。李瑜芬提醒,要預防冬季濕疹,會建議平常洗澡水溫度不要過高,不要用太熱的水持續沖洗容易乾燥的部位,不要用沖熱水來止癢,因為太熱的水反而會使皮膚更為乾燥,造成惡性循環,另外平日應減少使用肥皂或沐浴乳等身體清潔劑,可以考慮只用溫水洗,二至三天才用一次清潔用品,洗澡完可以將身體擦乾後,須在皮膚還略有濕度時,立即塗抹身體保濕乳液或凡士林來保養,才能避免濕疹持續惡化。

研究:憂鬱症恐與腦部發炎有關

研究:憂鬱症恐與腦部發炎有關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現代人生活緊湊,必須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因此,罹患憂鬱症的人越來越多,而日前在加拿大有項最新研究指出,憂鬱症的成因,可能與腦部發炎所產生的結果有關,對此,精神科醫師也表示,陷入憂鬱症的患者,大腦可能已有嚴重發炎的反應。憂鬱症患者 腦中的發炎蛋白質數量較多根據《每日郵報》指出,該研究主要是由多倫多成癮症與心理健康中心,針對20名憂鬱症患者與20名健康者的腦部進行掃描,結果發現,憂鬱症患者腦部的一種已知發炎標記蛋白質數量,比一般健康者高出3分之1,且隨著憂鬱程度越嚴重者,發炎情狀也會變得更加嚴重。對此,研究人員表示,前扣帶皮質區的發炎情況,似乎與憂鬱症的嚴重程度最有關聯,只不過,就目前研究來看,無法直接確定發炎是否與造成憂鬱症間有直接原因,但過去已有其他的研究證明,發炎與憂鬱症的症狀有關,例如:情緒低落、沒有食慾、無法入睡等,因此,未來將針對這部分進行更深入的研究,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美國醫學會精神病學期刊》。 

年節不鬧腸胃 少吃高脂肪刺激性食物

年節不鬧腸胃 少吃高脂肪刺激性食物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年節假期將至,許多民眾因為難得的年假想要好好放鬆,釋放壓力的同時飲食不忌,零食、宵夜、油炸品通通都來,鬆了心情的同時也鬆了自己的肚皮,更糟的是腸胃不適還找上門。醫師提醒,健康吃、正確吃,才能無負擔的過好年。過年許多人大魚大肉,如果再加上酒精飲料的助興下,很容易就會造成腸胃的負擔。聖馬爾定腸胃肝膽科羅清池醫師表示,不管是油炸、燒烤、火鍋或是酒,短時間內吃太多,就可能會引起消化不良,如果胃承受的壓力超過下食道括約肌負荷,就會引發腸胃痛、灼熱疼痛感、喉嚨異物感等胃食道逆流症狀。建議維持正常的三餐習慣並且只吃七、八分飽、減少高脂肪刺激性食物的過量攝取、睡前兩小時勿進食,都可避免造成腸胃的不適症狀。蔬菜菇覃類增加飽足感  助消化另外,高脂高膽固醇的食物如五花肉、蹄膀、蟹黃、蝦卵、內臟類;加工食品如豬肉乾、肉脯、香腸、肉丸、火鍋料等,烹調方式多屬高熱量,提醒限量品嚐即可。也可多攝取各類蔬菜菇覃類,增加膳食纖維、維生素與礦物質,並可增加飽足感食物如當季蔬菜、各式菇類、木耳、蒟蒻等。此外滿桌年菜美食佳餚,對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病友來說,卻是一大考驗。羅醫師建議遵守健康、均衡飲食等飲食原則,採用低糖、低油、低鹽、高纖為主,既可控制熱量又可促進腸胃消化。

蛀牙比例高!北市7~12歲學童寒假可免費塗氟

蛀牙比例高!北市7~12歲學童寒假可免費塗氟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一般小朋友約65%有蛀牙,尤其是寒假期間,兒童容易攝取過多甜食,此時若疏於口腔照護,更易罹患蛀牙。因此,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口腔醫學部也表示,寒假期間凡設籍台北市的7-12歲學齡兒童皆可免費塗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口腔醫學部ㄧ般牙醫科馬魁醫師指出,塗氟可以增加牙齒對酸的抵抗力,並可抑制細菌生長和新陳代謝,達到預防蛀牙。當然正確的刷牙及保持口腔衛生的良好習慣,仍是最重要的。局部塗氟有效預防蛀牙氟化物施用方式繁多,包含有飲水加氟、局部塗氟、含氟漱口水、含氟牙膏使用等。而局部塗氟經評估是目前最有效、經濟的預防蛀牙方法。且台北市引進先進氟膠,只需一分鐘即可完成。為使塗氟達到最好的效果,建議要塗氟的兒童,應在塗氟前請先將牙齒清潔乾淨;若尚未洗淨,則必須在塗氟前再刷一次;若有蛀牙,則應先治療完畢再塗氟,以免效果不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口腔醫學部也提醒,活動時間為寒假104年1月28日至2月17日止,週一至週五上午09:00~12:00下午01:30~04:30各院區(中興、陽明、和平、忠孝、婦幼)同步實行,囿於人力仁愛院區週一至週五上午9至12點,需掛號但不需掛號費並帶家長私章、戶口名簿及兒童牙刷。

乾癢、脫屑、臉容易紅 小心敏感肌膚找上你!

乾癢、脫屑、臉容易紅 小心敏感肌膚找上你!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臉容易紅、乾癢、脫屑?小心,你可能是敏感肌膚喔!一名上班族女性小敏(化名)平時肌膚容易乾癢,尤其到秋冬季節,乾癢脫屑的症狀更是明顯,最近因為工作常加班、熬夜,也常和朋友聚會,大魚大肉加上酒精助興,某天醒來,竟發現自己的臉上異常紅腫,脫屑問題也越來越嚴重,當保養品擦在臉上時,感到又癢又刺痛,趕緊求助皮膚科醫師才得以緩解。肌膚敏感症狀:發炎、乾、癢、紅腫、脫屑長庚醫院皮膚科及美容中心李華恩醫師表示,只要發現自己的肌膚狀況不穩定,如:長痘痘、發炎、乾、癢、紅、腫,甚至脫屑等問題時,就表示你的肌膚正處於敏感脆弱時刻,這時要更加注意保養品的挑選,可別再過度清潔、去角質、使用含酒精,或是美白成分保養品,否則膚況恐怕會愈來越嚴重。擺脫敏感肌 遵循「先舒緩、後保濕」等5大原則「保濕做了,但皮膚還是不斷脫屑!到底是為什麼?」事實上,當肌膚處於敏感狀態時,應遵循「先舒緩、後保濕」步驟,同時也應該謹記以下5大保養原則:1)避免過度清潔/肌膚敏感時,若再使用去角質、深層清潔等洗面乳清潔時,會使角質層吸水的能力更弱,肌膚容易更敏感。2)避免使用含酒精及美白成分/含有酒精或美白成分的保養品,可能引起肌膚刺痛紅腫的狀況。3)不用酸類保養品/酸類保養品雖可幫助代謝肌膚老廢角質,但當肌膚敏感時就不建議使用,否則一樣會使敏感狀況加重。4)加強保濕及防曬/保濕產品一定要挑選成分簡單、不添加額外的香料,避免產生肌膚的負擔;同時要避免紫外線的照射,外出時塗抹防曬品,可緩和肌膚敏感狀況。5)慎選溫和成分保養品/如:含「硒」的溫泉水、甘油、雪亞脂及神經胜肽等,溫和且貼近肌膚構造的成分,幫助舒緩敏感不適。研究:含「硒」溫泉水助舒緩泛紅、乾癢膚況李華恩醫師強調,「先舒緩」除了緩解泛紅、乾燥不適外,同時幫助修復受損的肌膚,並藉由緩解刺激,減少敏感的機會,進而提升肌膚本身的保護力。常見的保養品成分中,如微量元素「硒」,除了是人體維持生理平衡的必備元素,也可緩和泛紅、乾癢的膚況。國外研究也證實,含「硒」溫泉水除了可幫助舒緩皮膚發炎刺激反應,同時幫助提升肌膚的保濕度。不過度清潔 注意保濕及生活作息正常為首要此外,其他像是「甘油」能夠幫助肌膚吸水、「雪亞脂」則好比肌膚的皮脂膜,避免水分的散失;再加上神經胜肽的作用,可提升肌膚的防禦力,讓肌膚對外界的環境不那麼敏感。醫師提醒,冬天是敏感肌最容易乾癢脫屑的時期,不應過度清潔,同時應維持生活作息正常,不熬夜、不抽菸、不喝酒、避免刺激性飲食;外出防曬,必要時可多攝取中富含維生素B群的食物,幫助肌膚的修復及代謝。

缺乏警覺性!他帶孫打預防針 竟意外發現腸瘜肉

缺乏警覺性!他帶孫打預防針 竟意外發現腸瘜肉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現代人生活習慣與飲食習慣的改變,使得罹患大腸癌人數不斷爆增,也因此它成為了好發率高的癌症之一!日前,一名李姓老翁,前陣子帶孫子到衛生所打預防針,因護士邀約,做了糞便潛血檢查,結果篩檢為陽性,但起初他認為只是痔瘡,而拒絕轉介就醫,直到後來在護士的勸說下,接受了大腸鏡檢查,結果發現是瘜肉,所幸他即早發現,在治療後已無大礙。大腸癌及早發現治療 治癒率達9成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資料指出,102年在台灣地區有5,265人因大腸癌死亡,且呈每年快速增加的趨勢,現已居所有癌症發生及死亡的第三位,然而,大腸癌是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治癒率高,且存活率高達90%以上。基隆市衛生局吳澤誠局長表示,目前各區衛生所及醫療院所,皆有提供50~69歲民眾,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大腸癌篩檢服務,大腸內的腫瘤或瘜肉,受到糞便摩擦而出血,血液因而附在糞便表面排出,經採集表面糞便送至檢驗室檢驗,就可測出是否含血液,為避免糞便中血紅素受熱破壞,檢體請放在含保存液之採便管冷藏保存,並儘速送回各醫療院所檢驗。

當心!過敏兒常聞二手菸 易發展成氣喘

當心!過敏兒常聞二手菸 易發展成氣喘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18歲以下的兒童及青少年時常暴露在二手菸的環境當中。據國健署調查,在家庭二手菸暴露方面,102年高中職學生家庭二手菸暴露率為44.9%;國中生家庭二手菸暴露率為44.3%,顯示幾乎半數以上的青少年都有二手菸暴露的風險。 南投縣衛生局表示,兒童因為體型嬌小,呼吸速率也較成人快些,聞到二手菸的量反而比成年人更多,對健康的影響更具威脅。值得注意的事,二手菸中涵蓋超過七千種以上的化學成分,其中93多種甚至會致癌。家中若有氣喘的孩童聞到二手菸,較容易誘發氣喘急性發作,有過敏體質的小孩從小常聞到二手菸也易發展成氣喘。孩子吸二手菸也易感冒、肺炎懷孕的媽媽若抽菸也會讓小孩將來容易患氣喘,據研究指出,即使懷孕媽媽不抽菸,但暴露在二手菸的環境下,也會讓小孩在學齡時氣喘的機會大增。除誘發過敏氣喘之外,吸二手菸的小孩還易感冒、中耳炎,甚至肺炎,當然對鼻子、眼睛等外在的器官刺激造成眼睛癢、鼻塞也是常見影響。 孩童處在被動的情況下接受二手菸,主控權還是在家長及成人,所以不要在孩童面前抽菸,衛生局也提醒,即使在陽台或在其他房間抽菸,開上了空氣清淨機,還是會暴露在二、三手菸的環境下。  

腸胃炎流行季 6歲以下幼童易中標

腸胃炎流行季 6歲以下幼童易中標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冬季除了要防範流感外,就連腸胃炎也不能忽視,國內近期急診與門診腹瀉就診率,均較去年同期上升,因此提醒民眾,病毒性腸胃炎傳染力極強,應落實勤洗手及注意飲食衛生,才遠離病毒找上門。輪狀病毒、諾羅病毒 好發春、冬季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今年急診腹瀉就診和門診腹瀉就診百分比,均較去年同期高,且多數為6歲以下幼童,另疾管署也針對去年5歲以下,因急性腸胃炎住院的幼童進行監測與病原分析,結果顯示春、冬季檢出的病毒以輪狀病毒、諾羅病毒為主。由此可知,輪狀病毒與諾羅病毒好發於春、冬季,且學齡前幼童為易受感染的族群,大多數的人感染病毒性腸胃炎之後都可以康復,但對於嬰兒、幼童等因免疫力較差,感染後可能出現脫水、電解質不足,進而抽搐甚至死亡,因此,家長應多加留意。飲食汙染、吸手指 皆可能會引起腸胃炎輪狀病毒及諾羅病毒為病毒性腸胃炎常見的病毒,傳染力極強,然而,輪狀病毒好發於嬰兒和6歲以下的幼童,諾羅病毒則是任何年齡層皆可能被感染,主要透過糞口傳播,可能經由排泄物、嘔吐物污染的水或食物、與病人密切接觸等而受到感染。其中,諾羅病毒又與飲食暴露關係密切,尤其是共同食用受污染的水產品,另輪狀病毒除了可能藉由飲食傳播外,也可能附著在玩具、器皿、門把、馬桶等長達10天甚至更久,容易透過吸手指、啃玩具等行為造成感染,所以,建議家中如有腹瀉患者,應加強環境、用物、玩具等清潔與消毒,以防病毒傳播。水瀉、嘔吐為症狀 民眾應提高警覺病毒性腸胃炎的症狀為水瀉、嘔吐、頭痛、發燒、腹部痙攣、胃痛、噁心、肌肉酸痛等,只不過,諾羅病毒感染病患嘔吐的症狀較為明顯,而輪狀病毒感染則以水瀉及發燒症狀為主,且病程時間較長。因此,疾管署表示,目前市面上已有輪狀病毒疫苗,民眾如有需求可自費接種,但諾羅病毒及大部分的腹瀉病毒尚無疫苗可施打,所以提醒民眾,落實洗手,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不生飲、生食,與他人共食使用公筷母匙,才能有效降低感染風險。

薄荷醇對嬰幼兒彷彿毒藥!用多恐呼吸停止

薄荷醇對嬰幼兒彷彿毒藥!用多恐呼吸停止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寶寶莫名原因放聲大哭,腹部明顯鼓脹,觀念較為傳統的家長,拿著含有薄荷醇成分的外用藥膏,在肚子上塗一途、抹一抹,就成了安撫小孩顧腸胃的基準守則,不過,你知道,事實上含有薄荷醇的產品,對於小寶寶而言,彷彿就像毒藥般,會傷害健康嗎?薄荷醇會抑制中樞神經 影響健康 薄荷醇塗在嬰兒肚子上,正常情況下,哭鬧往往都會慢慢消散,然而,這停止哭鬧的原因,很可能不是腹脹或胃絞痛被改善,而是薄荷醇有抑制中樞神經的效果,進而讓嬰兒類似於「催眠」狀態,變得安安靜靜,但如果嬰兒的中樞神經長期被抑制,很容易影響孩子未來的成長發育,也因此,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早已禁止嬰幼兒使用含有薄荷醇的吸入劑、擦劑及滴鼻劑。台灣兒科醫學會指出,薄荷醇與類似物質在未滿2歲嬰幼兒的嚴重不良反應報告較多,文獻上曾有葡萄糖-6-酸鹽去氫酶缺乏症,俗稱蠶豆症者使用後出現溶血性貧血的報告。薄荷醇引起嬰幼兒不良反應案例多此外,如果使用過量薄荷醇與類似物質,可能引起嬰幼兒癲癇、意識障礙、呼吸抑制等神經不良反應,尤其內服或塗抹於鼻孔、臉部、胸部。反觀台灣的眾多家長,卻時常拿著薄荷醇在嬰幼兒的身體上塗塗抹抹。兒科醫學會呼籲,薄荷醇用於嬰兒胃絞痛、腹脹上並沒有任何的實驗證實,建議嬰幼兒出現莫名腹痛,應請兒科專科醫師診視原因,不宜使用沒有實證療效的藥物。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