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DDT難分解! 醫:殘留體內恐慢性中毒

DDT難分解! 醫:殘留體內恐慢性中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 近日報導指出知名連鎖飲料店所販售的玫瑰冰茶,被驗出含有禁藥殺蟲劑DDT,消息一出引起民眾恐慌。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腎臟科莊宗芳醫師表示,DDT雖然對人類或其他高等溫血動物毒性不高,急性症狀不明顯,但因不易分解,會殘存在生物體內,代謝不易,有慢性中毒的可能性。莊宗芳醫師表示,DDT是化學合成物雙對氯苯基三氯乙烷的簡稱,對昆蟲具有毒性,曾經是最著名的合成農藥和殺蟲劑。後來發現DDT不易分解於1972年在美國及其他先進國家已被禁止使用,但由於價格便宜在有些第三世界國家仍持續在使用。長期殘留 有神經毒性、致癌性DDT為脂溶性,不易分解,會殘存於生物體內特別是脂肪組織,代謝不易。莊宗芳醫師也說,對環境及生物鏈造成長期毒性,會影響魚類或鳥類的繁殖,破壞生態平衡。長期殘留人體內則需考慮慢性中毒的可能性,如內分泌干擾作用、神經毒性、致癌性等,不可不慎。 

【免費講座】癌症病患食慾不振的對策

【免費講座】癌症病患食慾不振的對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癌症病人常常因為治療造成食慾不振,體重大幅減輕,然而對抗疾病卻需要大量的養分來幫忙,營養可以說是對抗癌症的後援部隊,那在這個時候,該怎麼幫助病人補充足夠的營養,成了患者及家屬最大的考驗。為此,亞東醫院特邀吳佳穎營養師主講「癌症病患食慾不振的對策」,教導病人攝取足夠營養,提升生活品質,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參加。名稱:癌症病患食慾不振的對策時間:4月16日(四)10:00~11:00地點:亞東醫院(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 新院區一樓思源一廳洽詢:02-7728-1001

【活動訊息】體重控制班

【活動訊息】體重控制班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在現在豐衣足食的年代,以及現代人忙碌生活、高壓力環境再加上精緻化飲食,使得國人體重漸漸不再理想,體重越來越重,腰圍越來越寬,引發了代謝症候群和罹患慢性病的危機。有鑑於此,為幫民眾建立正確減重觀念、落實健康有氧運動,凱旋醫院即將舉辦免費的體重控制班,歡迎符合以下條件者加入,讓我們一起為健康加油!名稱:體重控制班時間:4月20日至6月1日每週一上午9:00~11:00參加對象:1)18~64歲BMI≧24kg/m2之成人。2)6~17歲兒童及青少年,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佈「兒童及青少年生長身體質量指數(BMI)建議值」,屬於過重或肥胖者。3)孕婦、BMI<24kg/m2者,或經醫師診斷不適合減重,不得參加。地點:高雄市立凱旋醫院B1F體適能廣場洽詢:(07)751-3171分機2035、2036、2037 黃小姐

手腳麻非老化 恐是糖尿病神經病變徵兆

手腳麻非老化 恐是糖尿病神經病變徵兆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手腳發麻可別掉以輕心,以為年紀大都會這樣,當心是糖尿病神經病變引起。還記得令人印象深刻的廣告台詞,「阿嬤被孫女騎腳踏車壓過也不知道痛」、「都火災了阿伯因為腳麻而走不了」,這些都是典型的糖尿病神經病變症狀。斗六成大醫院糖尿病內分泌科陳沛吟醫師表示,超過一半的糖尿病患在罹病10年時就已經有神經的病變,經常會有刺痛、麻木或燒灼感,而有些人的症狀則是對冷熱、震動、位置的感覺消失或減弱。定量閾值測定 即早發現小神經病變而神經內科簡崇曜醫師也說,周邊神經可大致分為大神經與小神經,而糖尿病神經病變往往先影響小神經,導致輕微感覺遲鈍,一段時間後連大神經都壞死,主要感覺都會喪失,甚至出現如燒灼、觸電般的疼痛。而傳統的神經電生理檢查是測試大神經,因此患者還在小神經病變階段時可能無法驗出異常。所以近來有別於傳統神經傳導檢查,透過「定量閾值」測定可更早檢驗出糖尿病神經病變。因為此測定是針對小神經檢查,項目包括冷熱感覺、震動覺、壓覺及觸覺,能更早診斷出糖尿病神經病變,患者更有機會即早積極控制治療血糖。

小心成為癌症候選人!十大危險致癌因子報你知

小心成為癌症候選人!十大危險致癌因子報你知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現今醫學對癌症的共識是:一種多重因子造成的疾病結果。以下我選出較為公認的十個致癌因子稍做簡介,並說明其致癌性:1)病屋症候群/與居住環境有關的另一因素,最初是從德國開始受到關注的。二次大戰後,德國用合成建材蓋了很多房子,居民在居住一段時間後開始出現病症,這就是病屋症候群的由來。只要聞得到的新屋味道,便代表有化學物質存在,很可能是刺鼻的甲醛或其他化學物質,而甲醛有致癌性,與香菸以及炒菜產生之油煙無關的肺癌,便可能是建材的化毒所致。2)游離性輻射/游離性輻射不僅存在於自然環境,也廣用於醫學上,然而,我們發現隨著游離性輻射使用時間的增長,其風險也變得愈來愈大!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分子與細胞生物系的退休榮譽教授約翰‧高夫曼醫生暨博士(John Kauffman)在研究游離性輻射30年後下了結論說:「輻射暴露時間愈久,所需的致病劑量就愈小。」他認為所有的癌症皆會受影響,過去人們對高劑量輻射的安全性低估了十倍─連乳房X光攝影術也不例外,雖然醫師口口聲聲說此種檢測只會讓病人暴露於低劑量輻射,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避免的方法無二,就是不暴露,也就是不做乳房X光攝影術,改做無輻射暴露的溫度顯影術,此法用紅外線做異常體溫的顯現,比乳房攝影術還敏感,病人有初期感染與溫度異常的現象,在腫瘤未出現前即可測得,所以也有預防的效果。此外,家中的輻射線多半來自磁磚上的釉或花瓶上的釉,因為釉土容易具高輻射性。3)核子輻射/即使是低度暴露,也被發現會提高致癌風險。居住在核能發電廠80公里內的婦女有乳癌增加的風險,美國紐約長島區鄰近四座核能發電廠,是全國乳癌最高的地方。美國前環保署工作人員節‧古德(Jay Good)進一步的研究發現,1/3的美國土地處於核能發電廠一百八十公里內,這些地區的乳癌發生率占了全國的一半。從1950到1989年,鄰近最舊型七座核子反應爐的14個縣中,乳癌死亡成長率是37%,是全國平均成長率(1%)的37倍。此外,在長期追蹤下,我們也發現核子反應爐的相關工作人員,在各種癌症發生率上或多或少都有增加的風險。核子衰退後的輻射性產物─特別是碘與鍶,可能是主要的致癌因素。研究機構對臺灣南北核子發電廠所導致的癌症增加率,也應該估算一下了吧!4)有機磷農藥與殺蟲劑(環境荷爾蒙)/環境荷爾蒙又叫荷爾蒙阻斷物,某些具有仿荷爾蒙的作用,另一些卻有阻斷荷爾蒙的作用。以色列的一項乳癌研究證明了這項危害,表示乳癌組織裡的DDT與PCBs(多氯聯苯)比正常的乳房組織及鄰近的其他組織高出很多,一旦禁止這些農藥後,母奶中的毒素濃度隨即顯著下降,之後十年,乳癌死亡率下降了30%,此數據甚至發生在其他致癌風險因子有升無降的情況下!不僅如此,農業上使用的除草劑同樣有致癌風險,而給寵物帶的除蟲環也含有高度致癌性的殺蟲劑,對小孩子的傷害更大。許多這類毒素都具雌性荷爾蒙的活性,被認為是臺灣婦女比歐美提早十年得乳癌的原因之一。最近的食安連三爆顯示,臺灣食用油受反式脂肪酸與致癌重金屬的汙染,可能會同時提高乳癌、子宮頸癌與卵巢癌的風險。主要的前十種殺蟲劑是:異辛酯(2,4,5-T ester)、阿特拉津(Atrazin)、艾氏劑(Aldrin)、DDT、Dichlorvos(獸用驅蟲劑)、狄氏殺蟲劑(Dieldrin)、硫丹(Endosulfan)、六氯酚(Hexachlorophen)、馬拉松(Malathion/Metothrax)、巴拉松(Parathion)。5)工業汙染毒素/化合物與重金屬毒也會隨著工業汙染進入人體。不論是臺灣或美國,鄰近工業區及工業區下游河川地附近的居民致癌率往往都偏高,臺灣的癌症地圖顯示,汙染河川的下游是癌症病患的集中地區;美國佛羅里達州工業毒理學家史丹寧鳩博士(Steininger)實驗分析後發現,癌症病人的癌細胞往往含大量毒素,而在過去一百年,單單重金屬的環境汙染便已增加了一千倍。南韓的三星公司近幾年飽受指控,直指其為員工罹患癌症、各種疾病的元凶,更有報導指出,已有超過兩百位生產線員工死於癌症。三星原本矢口否認,直到《華盛頓郵報》的深入追蹤及各個國際媒體的跟進,才在輿論壓力下,於2014年5月由副總裁出面道歉,賠償員工。之後《赫芬頓郵報》和《韓民族日報》合作,以系列報導揭露出,三星公司充滿毒素的工廠作業環境除了致使作業員生病,甚至可能會讓他們生出來的小孩產生各種先天性疾病。有些員工要負責灌注化學物質到儀器中,再用三聚氰胺洗晶片,而在加熱過程中,會接觸到苯、甲醛等致癌物,這些毒素也會隨懷孕而流往胎兒,造成先天缺陷或疾病。臺灣也應正視國內幾個電子園區的毒素汙染問題。6)水源汙染/許多地表與地下水源已經受到汙染。水源不僅有農業與工業汙染物,也會受過度繁殖的藻類所產生的毒素汙染。美國地質調查發現,農業區的3300多個地下水井中,將近一成有亞硝酸鹽的汙染─空氣與水源汙染是類環境毒素散播的主要兩大途徑。來自雲林縣烏腳病地區的李秋涼老師已無親人,皆死於砷引致的癌症,唯獨她搬到埔里居住,並且吃野菜、力行生機飲食,因此得以存活許多年,迄今無恙。7)抽菸、咀嚼菸草/這是最強的單一致癌物,與它有關的癌症包括肺癌、頭頸癌、口腔與鼻咽癌、膀胱癌、腎癌、胃癌、子宮頸癌、胰臟癌與白血病。香菸燃燒會產生超過兩千種化合物,許多都具毒性,所以吸二手菸也會有致癌風險,與苯、氡氣及石棉同屬已知的人類致癌物。更要注意的是,加糖的香菸更毒,英國的香菸糖分為全球最高,致肺癌率也最高;法國香菸無添加糖,致肺癌率最低,美國香菸的糖分與致肺癌率則介於英法之間。香菸會壓抑自然殺手細胞與免疫球蛋白IGA的生產─抵抗病毒與細菌的第一道防線,而糖與其他有機化合物焦化時,會產生壓抑免疫系統的致癌物。此外,咀嚼菸草會讓口腔接觸大量的毒物,容易導致口腔癌症。8)荷爾蒙療法/服用避孕藥改變荷爾蒙會增加罹癌的風險,避孕藥有增加乳癌與子宮頸癌的風險;服用合成的各式雌激素以避免停經徵狀者,則會增加子宮內膜癌與乳癌的風險。此外,使用生長激素來促進乳牛產奶的行為也應該歸類於此風險因子,因為生長激素會促進胰島素生長激(IGF)的生產,IGF為惡名昭彰的癌症助長物。9)食品添加物/已有一些食品添加物被證實會促使癌症生長,其中最直接的,是防腐的硝酸鹽及亞硝酸鹽。不過,更可怕的其實是我們每天有心無心攝取、多種安全劑量內的食品添加物─沒有人知道合併累積量是否有增強作用。主要的前十種食品添加物是:苯酸混合物(Benzoic acids)、山梨酸及山梨酸酯(Sorbic acids and Sorbates)、奎寧(Quinine)、三多食子酸鹽(Gallates)、味精(MSG, monosodium glutamate)、亞硝酸鹽(Nitrites)、苯甲酸酯(PHBs, esters of benzoic acids)、磷酸鹽(phosphates)、水楊酸鹽(Salicylates)、(亞)硫酸鹽(Sulphites, sulphates)與二氧化硫(SO2)。10)長期熬夜不睡/早、中、晚三班制是追求工業效率的極致表現,卻也造成很多免疫失調的健康問題,癌症便在其內。不論原因是工作還是失眠,晚上不睡覺會減少褪黑激素的產生,褪黑激素是對人體的復原最具影響力的單一荷爾蒙─連空姐因長途飛行而改變睡眠習慣,都有升高乳癌罹患率的風險(當然,頻繁的飛行也讓空姐暴露於大量的輻射線)。任何會造成褪黑激素減產的因素,對癌症患者皆無益。(本文摘自/別讓癌症醫療殺死你/柿子文化出版)

減少傷害、呼吸順暢!抬頭挺胸跑步4好處

減少傷害、呼吸順暢!抬頭挺胸跑步4好處

1)避免傷害產生/用不良的姿勢跑步,就等於讓自己隨時處於可能受傷的危險中。尤其當跑得越遠,身體越疲憊時,姿勢更容易頹萎下來。脊椎如果彎曲,就可能使下背與肩膀肌肉扭傷,同時讓身體重心前移,增加膝蓋、脛肌(小腿前側)與腳跟承受的壓力。如果跑步時不看向前方,而是低頭看著腳或路面的話,情況會更加不利。2)步伐更輕快/一般來說,人的頭部重量平均約4.5公斤。如果脊椎彎曲、頭部前傾,那麼不只頸部和上背部的肌肉會變得緊繃,腳步也會變得緩慢而沉重,步伐還會變小。如果你跑步時能明顯聽到自己的腳步聲,就表示你的姿勢不夠正確。此時,要重新校準身體中線,頭部應該在肩膀上方,而肩膀在臀部上方。如此一來,腳步會更輕盈、速度也能加快。3)呼吸更深長/駝背拱起的肩膀會讓彎曲的脊椎壓迫到身體前側,使跑者無法做深長而完整的呼吸,偏偏行進時是身體肌肉最迫切需要氧氣的時候。你只需試試下面這個簡單的測試,就能看出彎腰駝背對呼吸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首先,做出駝背的姿勢、頭部往下放低,然後呼吸幾次。此時你應該感覺吸吐受到限制、呼吸也變得短促。接著,把頭抬起、肩膀放鬆、直視前方,再呼吸幾次。這時你會發現,腹腔與胸腔都能自由擴張了。跑者在賽程的最後,姿勢常常會頹靡下來,但對疲勞的肌肉來說,如果能得到多點氧氣,表現絕對會有所不同。4)增添自信/抬頭挺胸也有相當正面的心理激勵作用。當身體因長跑而疲憊,很自然地就會出現負面的想法,開始質疑自己的能力與訓練狀況。這些負面的想法又會使得頭部往前倒、心情也跟著低落。這時,抬頭挺胸的姿勢可以打破這樣的負面循環,彷彿用你的全身在說:「我一定能辦到!」(本文摘自/跑者瑜珈/大是文化出版)

基改標示急上路 是救民?還是擾民?

基改標示急上路 是救民?還是擾民?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研究指出,到2050年,全球人口將超過90億,而糧食產量卻供應不及,面對糧食短缺困擾,基因改造科技將有助改善。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余淑美指出,近年極端氣候,導致糧食作物面臨日趨惡化的生長環境,如何利用高科技生產安全糧食以及制定完善政策,將是各國必須重視的課題。基改標示倉促立法 恐衝擊產業及民生事實上,基改科技有助於促進糧食安全、減少使用農藥與環保,但一般民眾仍對基改食品抱持疑慮。有鑑於此,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於2月份預告修正的基改食品標示規定,包裝食品只要含有3%以上的基改原料,就必須標示「基因改造」或「含基因改造」,且將在6月實施。然而,尚未評估基改相關法規就倉促立法,恐將衝擊國內食品產業、造成民眾消費支出增加。台灣食品保護協會及台灣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日前舉辦「恐懼或是希望?從科學與經濟觀點剖析基改」的基因改造論壇,由台灣食品保護協會理事長沈立言與台灣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秘書長施坤河主持,邀請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余淑美、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講座教授葉錫東、台大生化科技學系特聘教授潘子明、科學月刊社前理事長林基興、台灣經濟研究院生物科技產業研究中心組長余祁暐等,以中立角度並基於科學論據的看法,探討民眾對於基改議題認知,以及食品標示制度可能帶來的衝擊。加工品需標示 成本增加恐轉嫁消費者余祁暐指出,所有的食品(包括基改食品與非基改食品)以及有機食品等,皆具有食品安全與風險性的問題。在民眾不了解基改食品標示與食品安全無關的情況下,若基改高層次加工品皆需標示說明,食品供應鏈業者需面對原料改用非基改或有機原料、設備變更、供應合約變更等問題,甚至造成成本推升;如無完善配套,業者成本恐將轉嫁至消費者。依據台經院估計,標示制度實施後預期未來全台每年食品支出與價格將會上漲。潘子明也認為,國內較為嚴格的標準甚至會造成貿易屏障,至於高層次加工食品標示查驗,也會引發國內廠商的不公平競爭。事實上,基改食品上市前均通過衛福部嚴格檢驗,安全無虞才能供國人食用,林基興指出,美國科學促進學會(AAAS)稱基改食品標示是「荒謬的警訊與誤導消費者」,他建議,國人「知的權利」需運用在學習基改知識與傳統育種的內涵。基改協助緩解糧食需求壓力余淑美指出,從農業發展來看,基改作物能降低農藥使用、對抗旱澇等惡劣環境。然而,台灣有3/4的水用於農業,加上地勢及暖化問題,常面對到缺水或留不住水的情況,而提高作物耐乾旱或少用水的能力,將是協助緩解糧食需求壓力的方法,但政府對此仍持保留態度。此外,限縮農業生技技術將使台灣落後他國水準,產業發展堪憂,且從糧食安全角度觀察,目前糧食自給率僅3成,一旦國際糧價波動,或全球發生糧荒,國內食品必定跟著漲價,甚至有錢也買不到,因此,余淑美主張「抗逆境」的基改作物研究不應被摒除。

輕熟女怕初老 蓮耳湯找回好氣色

輕熟女怕初老 蓮耳湯找回好氣色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俗語說女人30一枝花,但中醫師說,在臨床門診裡卻常看到只照顧到面子卻失去裏子的女性,以前的女性大約四十歲或五十歲會出現這種現象,但現在初老、「早衰」的年齡似乎提早了5年左右,許多輕熟女已開始出現皮膚粗糙,控制不住脾氣,月經紊亂,性趣缺缺等症狀。  針灸中藥幫助僅6成      生活習慣才是關鍵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師黃??說明,有些患者會因工作忙等原因難以長期服用中藥,或是仰賴針灸改善症狀,但這樣只能治標不能治本,如果本身生活作息不改變,醫療僅能改善到6-7成,其餘的還需要自己的努力。其實調整作息才是首要,他也建議女性要避免早衰上門,可先由調整以下4個生活習慣著手:1)攝取均衡飲食/跟加工食物說再見,只吃全食物,不因怕胖而不吃五花肉、豬腳、雞皮,其實這些食物皆含天然的膠原蛋白,只要搭配相同比例的蔬菜、少量水果與五穀類即可。2)規律運動/每週三次,一次三十分鐘,運動強度可彈性。3)足夠水份/每日飲水身體體重x 33c.c.(例如:50公斤者每日飲水量為1650c.c.)。4)睡眠/充足的睡眠,不僅會影響健康也會影醒情緒,建議每日睡足7小時。食補滋養補氣    抗早衰   因此黃醫師也提供蓮藕排骨湯,銀耳蓮子湯、烏骨雞湯等多道藥膳供民眾參考,都是有滋陰美容、補氣等效果。而滋陰蓮耳湯的作法為:蓮子與木耳分開煮,3/4杯的蓮子與1/4杯的枸杞大火滾後,小火滾約十分鐘即可。木耳泡開10分鐘去黃色蒂頭,再加數顆紅棗煮40分鐘即可。再加適量冰糖就是美味的甜湯了。

家長工作忙忘記 2成兒童沒定期健檢

家長工作忙忘記 2成兒童沒定期健檢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照護兒童的健康是父母及政府的責任,但據衛生福利部統計顯示,約有2成的家長可能因工作忙碌、忽略或忘記帶兒童定期健康檢查,臺北市衛生局提醒家中如有7歲以下的兒童,請記得定期帶兒童做預防保健服務,設籍臺北市6歲以下兒童於特約醫療院所出示「兒童醫療補助證」還可減免掛號費用新臺幣50元整。為守護兒童健康,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7歲以下兒童7次兒童免費健康檢查,補助時程為出生至2個月、2-4個月、4-10個月、10個月至1歲半、1歲半至2歲、2-3歲、3至未滿7歲。兒童免費健康檢查主要包身高、體重、聽力、眼睛、口腔檢查等、發展評估,各年齡細項略有差異。高危險群健檢更不可少   以利及早發現治療衛生局再次提醒,家中兒童如為早產、出生體重未滿2,500公克、先天性異常疾病、家族史等發展遲緩高危險群,請務必定期帶兒童至醫療院所進行檢查,早期發現異常或遲緩問題及早治療,以減輕後續龐大醫療成本支出。

限水不怕腸病毒 3桶水防疫小撇步

限水不怕腸病毒 3桶水防疫小撇步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水情吃緊影響,第三階段限水措施已於4月8日啟動,但腸病毒流行季節來臨,為防止病毒,桃園市衛生局呼籲,洗手防疫仍不可少,學校應提前儲備用水,如轉開水龍頭有水時,優先以「濕、搓、沖、捧、擦」步驟洗手;若無自來水時,務必事先準備三桶水,提供學童手部消毒衛生、正確搓洗使用。落實勤洗手、環境清潔 降低感染衛生局指出,第1桶裝清水:洗淨雙手塵土,第2桶:接洗手水沖廁所,第3桶裝5ppm含氯稀釋漂白水;依照第一步驟舀起清水洗淨雙手、第二步驟於含氯漂白水桶中正確搓洗20秒、第三步驟舀起清水洗淨殘留於雙手的漂白水,正確洗淨雙手,對抗腸病毒。 而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衛生局也呼籲幼教托育機構,應落實腸病毒通報及防疫措施,家庭有5歲以下嬰幼兒的家長,務必注意個人及幼童衛生習慣,落實正確勤洗手,並定期進行環境清潔及消毒,以降低感染腸病毒的機會。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