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網路謠言滿天飛!食藥署設網站破解

網路謠言滿天飛!食藥署設網站破解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網路謠言偏方滿天飛,眾多駭人聽聞的迷思充斥其中,弄得不少網友跟著心驚膽跳,而食品藥物管理署為了幫助民眾釐清迷思,撥雲見日,特別設置「食藥闢謠專區」,包括,「水果罐頭遭血液汙染,會染愛滋病?」亦或「烤土司不能吃,恐有致癌風險?」眾多近來網路最夯的話題,一一替民眾好好破解。蒐集各種網路謠言 闢謠專區還有專家進駐倘若又出現網路謠言,在相信之前,不妨能先動動手指,到食藥署闢謠專區,好好查詢!食藥署指出,為了避免民眾被網路傳言誤導,造成錯誤認知,食藥署特別於官網首頁開設『食藥闢謠專區』,蒐集Line、FB、網路論壇上有關食品、藥品、醫療器材及化粧品安全的不實謠言,以一則一回應的方式破解迷思,同時也將邀請醫學、藥學、毒理學、風險評估、營養學、食品科學等各領域專家,提供專業諮詢與相關正確內容進行回應。食藥署建議,民眾若想知道到底有多少不實謠言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可上食藥署官網『食藥闢謠專區』進行瞭解,同時呼籲民眾應養成正確的食安知識、用藥知識,食品衛生觀念、用藥素養,才能遠離各種謠言偏方。 

健康食品能護肝?醫師:根本無效

健康食品能護肝?醫師:根本無效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為了搶食醫療保健市場大餅,不少業者均積極替產品申請健康食品認證標章,以求「合法」宣稱能護肝、降低血脂肪等功效,其中,瓶身若又貼上「小綠人標章」,再平凡的產品,也能宛若黃袍加身,金光熠熠,身價也同時翻漲了好幾倍。然而,當政府大開方便之門,允許廠商能使用曖昧不清的關鍵字,大打廣告,這難道真是國民健康之福?進一步探討,肝病患者就是健康食品猖獗的今日,最大的受害者之一!一堆患者寧願吃健康食品 也不願相信醫生!「門診上許多病患寧願吃健康食品,卻不願意接受治療,」長庚紀念醫院肝臟科醫師林俊彥感嘆,不少門診病患因害怕治療BC肝,寧願跑去購買宣稱能護肝的健康食品,但健康食品對肝病而言,幾乎沒有任何幫助,導致有些病患因此延誤治療。他說,台灣C肝的患者,莫約落在五十萬人左右,而選擇積極治療的病患,僅僅只有一成五,使得C肝彷彿是一把銳利的刀,無時無刻都架在患者的脖子上,若把時間延長二十到三十年來看,演變成肝硬化的比例,高達三成以上,而進一步惡化成肝癌的風險,也達百分之五左右,這就是台灣肝癌患者總是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拒絕治療四大原因 C肝惡化主因不過,既然C肝如此事態嚴重,為什麼願意治療的人卻是少之又少?林俊彥指出,原因主要有四,第一,過去C肝的治療方式,副作用較高,許多患者因此深深懼怕,退避三舍。第二,肝病總是無聲無息,讓病患警覺心大幅降低,但直到有症狀後,通常以為時已晚。第三,則是偏方迷思太多,更甚者反而會把治療肝病的希望,擺放在健康食品身上,認為有吃有保佑,然而健康食品卻對肝並沒有太大幫助。第四,因國人對於C肝認知不足,誤認此病不能治癒,所以只好「放著不管」,能過一天算一天。林俊彥強調,其實C肝在目前的醫療進步之下,不僅能有效控制,更能完全被治癒,尤其是近年來更有治療C肝的口服藥問世,其作用又較傳統療法來得輕微,提醒C肝應積極追蹤治療,切莫相信迷思偏方、健康食品能治好肝病,才能免除肝癌的威脅!

結核病非絕症 治癒率極高免驚慌

結核病非絕症 治癒率極高免驚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長期久咳不癒,不少民眾便會慌慌張張,懷疑自己罹肺癌或是肺結核,而匆匆趕往醫院看診,但醫師指出,尤其是肺結核,雖台灣醫療進步,防疫得當,但每年還是約有一萬餘名的肺結核新增個案,當民眾得知罹患肺結核的當下,還是會怕遭受異樣眼光對待,不過,肺結核其實沒那麼可怕,更可以完全治癒,提醒民眾若見肺結核可別驚慌失措,積極治療才是上策。不少患者害怕吃藥太久 他人投射異樣眼光苗栗醫院胸腔內科呂實梧醫師指出,結核病是一種經由口沫漙染的慢性慱染病,根據WHO之統計至2012年為止,全世界還有860萬結核病個案,每年因結核病死亡者有130萬人,台灣在2012年還有12,338個新案即每十萬人口有53人得到結核病。結核病在目前醫療技術上不算是難治療之疾病,服藥二週就沒有傳染力,規律服藥,治癒率極高。呂實梧強調,到目前為止,結核病仍是全球公共衛生上一個大問題,除了早期病人多半無任何自覺症狀,容易因此忽略,另因一旦得到結核病,需要持續治療時間較長,很多人因為怕吃那麼久的藥,也怕引起異樣眼光,選擇以逃避來面對,反而延誤了病情。他建議民眾,應該以正確的態度,看待結核病,並定期體檢,尤其如果有慢性咳嗽超過三週以上時,要主動就醫,找有經驗的胸腔醫師做詳細檢查,以確保健康。

香水就像墮胎藥!久噴恐不孕

香水就像墮胎藥!久噴恐不孕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你!你如此狠毒,竟然想用麝香害我流產。」近年來宮廷劇正夯,其中麝香就成了後庭嬪妃中,勾心鬥角意圖使人流產的墮胎香水,但事實上,現今由化學原料所調製的香水,比起麝香,恐怕還更毒上數倍,倘若大量噴在身上,很可能因此不孕!女子猛噴香水 慘成七年不孕台中市一名三十七歲的婦女,與老公結婚七年,肚皮始終未有任何動靜,雖到婦產科做了三次人工受孕,仍失望而歸,直到醫師建議她別再噴香水後,第四次人工受孕竟然成功懷孕,讓她喜上眉梢,終於卸下多年不孕的重擔。「每次她來看診,身上就有一股濃濃的香水味,」治療這位婦女的婦產科醫師蔡鋒博深刻的回憶,只要她一進來診間,香水味就會直衝腦門,當時見她多次人工受孕都宣告失敗,便建議她把身上的香水先停用,果真第四次試管嬰兒,就如願以償!不只會不孕 連帶胎兒也會受影響蔡鋒博說,過去就有一篇來自於英國愛丁堡大學所做的研究,他們利用老鼠作為實驗對象,發現懷孕的老鼠若大量的吸入香水氣味,所生下來的老鼠就會因此不孕,進一步追究,是因香水內的化學物質過多,對於健康有很大的影響。以下列出五大香水危機,若要求得好孕,可別在亂噴:1) 甲醛/可造成腎臟損害,刺激眼睛和皮膚,腸胃問題。2) 乙酸芐酯/可導致呼吸困難,與肺腺癌有關。3) 各種形式的酒精/這可能會導致噁心,嘔吐,血壓問題,在極端情況下,甚至死亡。4) 樟腦/可引起頭暈,精神錯亂及抽搐。5) 類似女性荷爾蒙的物質/女性使用後會導致內分泌紊亂,更影響排卵而導致不容易懷孕!蔡鋒博準備懷孕或懷孕中的婦女,要謹慎選擇香水,或停用香水,以免有不易受孕,更嚴重還可能導致新生兒猝死。

小綠人標章都發假的?發酵乳含糖量竟比可樂高

小綠人標章都發假的?發酵乳含糖量竟比可樂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國家認證,俗稱小綠人標章的健康食品標章,已淪為替廠商背書的工具?相信不少民眾,在購買各種食品時,瓶身上的小綠人標章,往往成為選購的第一順位,然而,根據董氏基金會針對市面上高達二十款的發酵乳進行糖份調查,竟赫然發現,幾乎所有的發酵乳含糖量都高的嚇人,甚至能與可樂汽水平起平坐!當民眾在喝下一瓶瓶發酵乳時,恐怕只是在喝糖水。發酵乳含糖量爆高 一瓶就超過建議糖份攝取量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喝下過多含糖量超標的發酵乳,不僅不會促進腸道健康,還會增加肥胖、齲齒、代謝症候群、高血脂及癌症發生率,也會導致內分泌失調及憂鬱、躁鬱等負面情緒。此外,糖也會刺激體內胰臟分泌大量胰島素,久了會造成胰臟的負擔、高血糖及罹患糖尿病的機率增加,大量的糖也易刺激肝內脂肪的合成,進而形成脂肪肝,還會加速細胞的老化。董氏基金會林彥廷營養師說,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15年3月4日在最新公布的「糖攝取指南」中建議,每日糖攝取建議量應可由總熱量的10%進一步下修為5%,呼籲各國應將糖攝取量「減半」。然而,這次調查的結果發現,其中高達十二支產品,光喝下一瓶就已超過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量。含糖量那麼高 政府竟然還發小綠人標章他說,像是某產品一瓶100c.c.含糖量約為13.3克,約3顆方糖,居然還獲得健康食品標章!細看成分原料依序為,水、砂糖液糖、果糖液糖、生乳、脫脂奶粉、天然香料等,發現砂糖液糖和果糖液糖的含量多於生乳和脫脂奶粉,飲用此類產品增加腸內益生菌的同時,卻也吃進更多糖!董氏基金會表呼籲,想吃出健康,飲食就要多樣化,才能吃到各種營養素。別再迷信發酵乳飲料,想要「腸道健康」、「體內環保」、「新纖順暢」、「調整體質」,與其喝發酵乳飲料,不如多攝取高纖維的蔬果、全榖,如,牛蒡、木耳、香菇、海菜類、香蕉等,可營造腸內益菌的生長環境、減少壞菌;並且攝取到多種營養素,才是一勞永逸的做法。

減肥好難「瘦」!專家:少吃效果勝於運動

減肥好難「瘦」!專家:少吃效果勝於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編譯)全球肥胖人口正逐漸增加中,尤其國人10大死因中,就有多項與肥胖有關,包括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慢性肝病、慢性腎臟病等。因此減重成為當今社會的重要課題,但多數人想到對抗肥胖的方式就是多運動,不過近期英國的醫學專家指出,控制好飲食才是減肥良方,而且效果勝於運動。據英國報導指出,3名國際學者在《運動醫學》期刊打翻了大眾對運動的迷思,他們認為運動雖能夠降低罹患糖尿病、心臟疾病等風險,但是對於肥胖實在效果有限。 當中的一名專家Aseem Malhotra更跳出來批評,食品業者只一昧強調運動就可以預防過胖,而刻意忽視吃不健康食物才是導致肥胖的重點,也就是攝取過多的糖類和碳水化合物才是致胖關鍵。控制飲食是減重關鍵  運動為輔專家說,一個肥胖者不需要做過量運動就能減肥,他們只需要少吃一點及避免垃圾食物、加工食品,並再搭配適量的運動即可;因為有許多人在減重的人認為:「反正我有運動,想吃就吃什麼」,飲食毫不忌口!但專家們指出,體重標準的人群中,也有4成身上帶有與肥胖有關的代謝不正常循環。因此他們也提醒,不健康食物所導致的不健康問題,比沒運動、飲酒、吸菸所造成的問題加起來還嚴重。

躲避手搖茶風暴 3大招教你自保

躲避手搖茶風暴 3大招教你自保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手搖飲料在台灣可說是所有人的最愛,很多人每天至少都要喝上一杯以上才行,但近期食安風暴卻席捲手搖茶飲業,出現問題的店家,一間接著一間陸續被揭露出來,使得民眾充滿疑慮,不知到底該如何選擇?亦或者要做好哪些因應措施?對此,安南醫院家庭醫學科蔡忠紘醫師表示,其實茶本身的健康價值很高,且在過去已有許多臨床研究也都證實,綠茶的成分對心血管或動脈硬化有保護效果,只是,手搖飲料礙於成本考量,往往使用劣質茶葉,加上產地來源不明、為了增添茶香加入的添加物等,都可能讓它成為健康的隱形殺手。自己泡、喝加鹽的水 都能減少疑慮為了讓愛喝茶的民眾,能夠安然度過手搖茶飲的食安風暴,醫師提供了三個替代方案,幫助民眾在喝茶之餘,也能安心又放心:1)選擇優質茶農自製茶飲/手搖茶飲最大的問題,就是因成本考量,而使用國外進口的劣質茶飲,像是越南茶葉最大的問題是有落葉劑汙染疑慮,再者就是各式農藥的殘留,因此,為了避免喝進這些有害物,建議民眾可選擇本土優質的茶商自製茶飲,品管與成分較有保障。2)改喝自己泡的冷泡茶/若對茶商製作的茶飲還是有疑慮,可改喝自己製作的冷泡茶,選用農委會認可的茶農產品,將茶葉於前一天放置冰箱,約冷藏四到五小時後,茶葉完全舒張開,即可製作出風味絕佳的冷泡茶,此外,自製的冷泡茶比起茶商製作的茶飲,少了添加的茶精或果糖,飲用更健康。3)改喝加鹽白開水/若對本土的茶葉還是沒有信心,建議民眾不如就單純喝白開水解渴,但因夏天流汗較多時電解質也會跟著流失,記得在白開水中加入少許鹽巴,可同時補充水分與電解質。

大腸癌走到末期 五年存活率剩一成

大腸癌走到末期 五年存活率剩一成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隨著國人健康,遭癌症海嘯一波波拍打,罹癌人數因此不斷攀升,也因此近年來國民健康署,不斷呼籲國人能定期施作四癌篩檢,以利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除了增加病患五年存活率之外,對於國家健保財政負擔,更能隨之減輕。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乳癌五年存活率逼近百分百早期診斷治療,與末期癌症,其五年存活率差多少呢?根據統計指出,以乳癌、大腸癌、口腔癌與子宮頸癌為例,第0期的五年存活率分別為97.7%、85.5%、76.7%及96.9%,但若是第4期的五年存活率,則大幅滑落至25.7%、11.4%、33.2%及18.1%,顯見若癌症走到末期,五年存活率將大幅驟降。中國附醫癌症中心葉聯舜醫師指出,歷來在篩檢成果的表現上,以大腸癌、口腔癌、乳癌及子宮頸癌具有成本效益、陽性預測率較佳、早晚期存活率差異大等特點,幾年下來例如子宮頸癌標準化的發生率已呈下降趨勢,更於今年公布的國人常見癌症排行中,脫離十大癌症之列。中國附醫去年共篩檢39,079人,經篩檢發現癌前病變數共816人,確診癌症數共217人,即每篩檢1,000人就有近6人確診癌症,葉聯舜呼籲,罹癌高危險族群,包括有家族病史、抽菸、飲酒,年齡步入五十歲以上者,都應定期接受四癌篩檢,才能遠離癌症威脅。

老菸槍喘不過氣 慢性阻塞性肺病上身

老菸槍喘不過氣 慢性阻塞性肺病上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70歲的王老伯是老菸槍,仗著過去身體硬朗,家人要他戒菸卻總是屢勸不聽,但是從三個月前開始,發現走路或爬樓梯容易喘不過氣,本來他以為是年紀大體力變差,結果想不到這兩天愈發嚴重,稍微活動便感覺到呼吸困難,甚至出現了明顯的哮鳴聲,到醫院經檢查發現不是氣喘,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急性發作。成大醫院重症加護科許家輔醫師指出,慢性阻塞性肺病(簡稱COPD)雖然沒有根本的治癒方法,但是可預防且可控制的常見疾病,所以設法維持既有的呼吸功能,避免或減緩病情惡化是最大目標。久咳、呼吸困難為徵兆 戒菸防止肺功能惡化慢性阻塞性肺病乃是由阻塞性細支氣管炎和肺氣腫共同導致。許家輔醫師說,典型症狀為慢性且漸進性的呼吸困難、咳嗽及咳痰,有時伴有哮鳴、疲倦、和嗜睡,嚴重時會有意識不清、發紺與心臟功能不全合併下肢水腫。併發症則包含:呼吸衰竭、慢性肺心症、營養不良、氣胸、還有肺炎等。吸菸是最常見的危險因子,另外空氣污染、過敏與老化等也都是可能致病原因。在治療方面,藥物種類包含支氣管擴張劑、類固醇、袪痰劑、與抗生素等。非藥物治療則有氧氣、呼吸與痰液清除之訓練、飲食調整、以及居家生活保健。醫師也提醒,戒煙才是防止肺功能繼續迅速惡化最重要的根本方法。

歡慶母親節三妙招!可喝酒、吃蛋糕媽媽血糖不飆高

歡慶母親節三妙招!可喝酒、吃蛋糕媽媽血糖不飆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母親節將至,子女準備豐盛大餐,外加一顆精心挑選的蛋糕來慶祝,好犒賞辛苦的媽媽,成為一年一度不可少的節目,然而,早已罹患糖尿病的媽媽,若在此時此刻似無忌憚的所有食物全都入口,血糖恐怕因此狂飆,危害健康! 然而,母親節當天,媽媽為大,若要限制這些不行吃,那個不能碰,顯然會有些掃興,以下由台中慈濟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徐盛邦建議的過節撇步,讓媽媽於歡慶之時,也能兼顧血糖控制:1) 吃完蛋糕,正餐記得少吃半碗飯/坊間有些標榜無糖或低糖的蛋糕,脂肪的量上升很多,購買時要特別留意成份,如果單寫無糖就要看是不是脂肪相對高,最好是無糖、低脂肪。他強調,糖尿病人不是不能吃蛋糕,只是一片重量110克的蛋糕,就有30到50克的醣份,等於媽媽吃一塊蛋糕,就要少吃半碗飯,如此進行醣份代換後,血糖仍可以穩定。2) 選擇無糖蛋糕較健康/很多人擔心阿斯巴甜、糖精對人體負擔。徐盛邦醫師表示,所謂「無糖」,是指無人類好吸收的糖份,如人工甘味劑。美國的建議是每人每公斤吃50毫克的阿斯巴甜以上才會有害人體,相當於一天喝20瓶健怡可樂,偶爾吃人工代糖食物,人體不太吸收,影響脂肪的狀況不明顯,且血糖也會相對穩定,年節時吃一點沒有任何關係。3) 酒可以喝,但切記要適量/酒不會造成高血糖,平時血糖穩定的糖尿病人喝點小酒並沒有大問題,所謂「小酒」指的是一天喝不要超過15克酒精,以濃度58度的高梁酒計算,約為30到40cc,啤酒則是4、5百cc。但酒精會讓低血糖風險上升,容易低血糖的患者就儘量不要飲酒。徐盛邦說,有些病人非常焦慮血糖升高,平時控制得好,偶爾聚會升高到200多,就緊張的直問會不會有傷害,他說,糖尿病長期預後心血管死亡等的風險,是看長期穩定的控制,人生9成的時間控制得很好,10%的時間偶爾小放鬆,有助心情舒緩,不必為一次血糖升高而過度緊張,但如連續數天血糖降不下來,還是應該就診檢查。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