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全球醫療誤診率最高達4成 二次判讀才安心!

全球醫療誤診率最高達4成 二次判讀才安心!

(撰文/Megan Chen) (專業諮詢/影像診斷專科池永昌醫師) (圖片來源/優活健康網)   很誇張!據日前報導,美國一名女子因醫師誤診為腦性痲痺,竟在病床上躺了30年,經歷大大小小痛苦的手術!後來經過另一位醫師治療後,過沒多久就在無人協助的情況下站了起來。影像診斷專科醫師池永昌表示,誤診的情況在台灣也時有耳聞,且經常讓患者陷入無盡的恐懼與焦慮中,為了確保治療的正確性,建議要二次判讀才安心! 全球醫療最高達40%誤診率 「醫師誤診機率有多高?」池醫師說,很多人將醫師當成神,以為醫師絕對不可能出錯,但事實上,醫師也是人,也有注意力不集中、醫療專業不夠,甚至是錯誤的時候,曾有一項統計顯示,全球的醫學診斷高達7~40%的誤診率,其誤診率之高是令我們很難想像的。 池醫師接著說明,自己在1989年開始執醫,剛好是64天安門事件的那一年,當時醫師大都選擇熱門的四大科,即內科、外科、婦科、兒科,而影像診斷專科是相當不被重視的,其人力的成長趕不上醫學檢查儀器的進步。也就是說,具有影像判讀專業的專科醫師在人力上是有斷層的,「在這種專科醫師分配如此不均的情況下,許多醫師都是從一開始的醫學檢查、影像判讀,到最後的切片病理檢查,整個過程全包,在這種情況下,醫師難道不會有疏失嗎?」他說。 健保制度下 短短醫病時間容易有誤診 「光是影像判讀這個專科,下頭還分很多次專科。」池醫師表示,醫師的知識也是從書上看來、從經驗得來,不可能了解所有的疾病,就拿影像醫學專科來說,有的醫師專門只看胸部、有的醫師只看小兒、有的醫師專門只看腦部,這麼廣泛的專業領域,怎麼可能在一個醫師的腦袋裡通通能了解? 「尤其在台灣的健保制度下,每位病患看醫師的時間都僅有短短的3到5分鐘。」池醫師分享,有時候光要判讀一個腦部腫瘤,就得看上百張的影像,翻閱許多國內外的期刊及病歷,光一個案例下來,起碼就要花上一小時,池醫師拋出疑問給大家思考:「在現在的健保體制下,短短的醫病時間裡,請問你的醫師有可能幫你看得那麼仔細嗎?」池醫師回答,「真的很困難!」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全球誤診率會如此高的原因了。 二次判讀避免二次恐懼 影像判讀5天結果即出爐 當我們在一家醫院檢查報告出來後,醫師告訴你影像可能有問題,建議你開刀拿掉,我們也許會非常緊張,但又不太相信第一位醫師的診斷,大部分的人會選擇再給第二位醫師檢查,如此又反覆的掛號、排隊、檢查等種種繁瑣的步驟,又再一次經歷一顆心懸在空中的不安感,前前後後,大約要2個月後檢查報告才能揭曉。 「其實只要申請影像光碟,請影像診斷專科醫師重新判讀即可。」池醫師說,以上的經驗是許多患者共同的心聲,患者為了確保第一位醫師的意見正確,往往會尋求第二方意見,但其實民眾大可不必如此奔波,只要將影像申請出來,交給影像判讀的專科醫師進行「二次判讀」,就能避免這些狀況。 目前台灣對於「二次判讀」的觀念尚不足,但池醫師表示,希望在網路上建立完善的系統,讓民眾能透過上網,將需要判讀的影像資料傳送到國外給專科醫師判讀,在5天內就能得到我們想要的答案,不必再到醫院人擠人,也可以儘早放下心中的恐懼,並能享有第二方中立且客觀的意見。 哪些人需要影像二次判讀? 「只要你對你的醫學檢查有任何疑慮,都應該進行二次判讀。」池醫師說,每個醫師的專業認知都有限,只要你覺得可能看錯科、治療過程需要下重大決定時,或者是不相信第一方醫師的看法時,都應該進行影像的二次判讀,避免醫師錯誤的診斷及錯誤的治療。 更多二次判讀資訊:http://goo.gl/UlFPCw

家有癌末病患 照護者心理健康易遭忽視

家有癌末病患 照護者心理健康易遭忽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癌症海嘯來襲,在台灣,每年新增近十萬個癌症病患,影響所及,除了患者照料問題須要煩心,一同處在屋簷下的家人,更是陷入一片愁雲慘霧,然而,近年來因為癌症病患的增加,對於患者心靈照護的議題聲量,也跟著高漲許多,但身為照護者的心理健康,卻顯得較無人過問。癌症病例激增 癌症家庭都在你我身邊書田診所精神科醫師施佳佐指出,國內癌症盛行率高,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出爐的癌症登記報告,101年癌症新發生人數為9萬6,694人,發生年齡中位數為62歲,但發生人數卻較100年增加4,012人,且癌症時鐘持續快轉,101年每5分鐘26秒就有1人罹癌,比前一年快了14秒。因此罹癌家庭可能出現在你我身邊的任何人。施佳佐進一步說明,照顧者憂鬱症在臨床上很常見,卻很容易被忽略,目前臨床上較常被提及的多是失智症照顧者的憂鬱,但癌症患者愈來愈多,面臨近親家屬癌末的情形不罕見,如何幫助這些癌末照顧者心理調適及接受面臨近親臨終是重要的課題。罹癌患者憂鬱 家人心理更憂鬱施佳佐指出,癌末照顧者常面臨的問題如,照顧壓力,如照顧人力、面對醫療決策、疾病不確定性等。家庭生活壓力如同時發生家庭的其他壓力、承接新的責任、重組家庭的責任等。心理壓力如強烈複雜的情緒、家庭糾葛、悲傷被剝奪等。癌末照顧者如何調適?她建議照顧者給自己喘息的空間,飲食要正常,規律運動舒壓才能長期抗戰。此外,要適時開口求助,尋求旁人支持,並願意接受實質的幫助,對於家人要經常保持正向溝通彼此打氣,並與癌末親人完成未完成事宜,即四道人生,道謝、道愛、道歉、道別。施佳佐叮嚀,癌末照顧者憂鬱症是臨床上很常見,卻容易忽略的精神疾病,需給予重視及協助憂鬱症篩檢及預防治療。癌末照顧者需要正面自我調適才能面對接下來的問題,身旁親友的支持絕對是照顧者的最大動力及力量,當照顧者出現有憂鬱症的症狀時一定要接受專業醫師的諮詢及治療才不會讓症狀加劇,避免走不出悲慟的陰影。

打擊太大!他22歲半身癱瘓 長達十六年足不出戶

打擊太大!他22歲半身癱瘓 長達十六年足不出戶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每一次排尿,都是人生的大事。」一般人對於脊椎損傷,長年須坐在輪椅上的身障者,所能想像到的生活阻礙,多半僅止於行動不便、洗澡困難等問題,但實際上,最令身障者所痛苦的事情,其實是,排尿困難。根據統計,在台灣大約有兩萬三千名的脊椎損傷患者,其中高達近七成的比例,年齡都落在二十到四十九歲之間,當青春正好,體力旺盛的年紀,卻因遭逢重大事故,而宣告一輩子都須坐在輪椅,任誰都無法接受此種打擊。二十二歲就癱瘓 尿失禁讓他苦不堪言今年六十四歲的身障者張先生,一路走來,十足辛苦。時間倒轉,在二十出頭歲時,因為脊髓腫瘤開刀影響中樞神經,造成下半身癱瘓,而最大的困擾,就是脊椎受損所引起的膀胱過動症。這樣的症狀,讓他小便老是解不乾淨,一天甚至要跑好幾次廁所,經常性的尿失禁更是讓他周身,都充滿著難聞的尿騷味,他回憶,癱瘓的前十六年,因為尿失禁,幾乎不敢出門,日日過著行屍走肉的日子。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郭漢崇表示, 脊髓損傷造成的「膀胱過動症」隨著神經損傷部位不同,分為「痙攣性」、「鬆弛性」兩大類。「痙攣性」患者膀胱容量常小於300ml,會有不自主排尿、尿失禁症狀,也因膀胱內壓力較高,會有尿解不乾淨、餘尿等問題。高雄長庚醫院泌尿科醫師莊燿吉說,脊髓受損造成的「膀胱過動症」除了造成患者解尿困擾外,更會使陰部皮膚產生病變和感染,增加照顧上的困難,若無定期追蹤檢查、使用適當藥物治療,長期下來恐會引起許多併發症。包括,尿液逆流造成的腎水腫、腎臟功能損傷和結石,甚至有腎臟萎縮的可能,而長期的收縮不良也會造成膀胱萎縮,儲尿功能受到影響,尿路感染甚至會造成敗血症、尿毒症,使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脅。肉毒桿菌不只打臉 還能治療膀胱過動症過去,針對「痙攣性」的膀胱過動症,除統的治療方法,多半都使用口服藥物可讓膀胱內的逼尿肌放鬆,但效果並不理想,產生的副作用,像是生口乾,甚至有便秘,對行動不便的脊髓損傷患者,更是一大煎熬,也因此導致部分患者私自停藥,導致併發症風險大增。但這樣的情況,可望因肉毒桿菌獲健保給付,能運用在膀胱過動症上,而露出曙光。莊燿吉指出,衛福部已於前年核准使用A型肉毒桿菌素注射於膀胱內,以解決病人的尿失禁問題。且於今年5月1日正式給付此種治療可用於治療脊髓病變引發的膀胱過動症導致尿失禁的患者,這項福音可望為許多患者減輕身心靈之苦及經濟負,預計萬餘人能夠因此受惠。

中國實施最強禁菸令 台灣卻是28年未調菸稅

中國實施最強禁菸令 台灣卻是28年未調菸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中國大陸近期打擊貪腐的舉動,一直以來都緊抓各國媒體焦點,但十天前,北京實施堪稱全球最為嚴格的禁菸令,更是撼動菸市!號稱「最嚴禁菸令」的「北京市控菸條例」,是北京市政府依照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菸草控制框架公約(FCTC)無菸環境政策所制訂,自6月1日起有頂或加蓋的公共場所百分百全面禁菸,戶外排隊區亦禁菸。有屋頂全戒菸 菸商也不得廣告宣傳除此之外,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三十多個吸菸室全取消。違規吸菸者處人民幣50至200元罰款,對場所經營者和管理者處人民幣5千至1萬元;此外,人民大會4月表決通過的「廣告法」修訂案,規定全面禁止菸品廣告、促銷及贊助,菸草產業亦不得以名稱或標誌進行贊助,亦將9月1日起正式實施。根據統計,全球約有百分之三十,高達三億的人吸菸人口,全都集中在中國大陸,而此次嚴格的禁菸令,被視為與現代版的鴉片宣戰,我國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指出,相較於中國的魄力,台灣政府更要加把勁。台灣政府聞風不動 菸價創全球最低他說,台灣政府應積極推動符合FCTC規範的修法,儘速達到「室內公共及工作場所全面禁菸」、「菸品容器印製80%警示圖文」、「禁止菸品陳列展示」、「將電子菸納入菸害防制法管制」等目標。同時修訂「菸酒稅法」,使28年來未調漲的菸稅,每包至少先加徵30元,讓平均菸價達每包100元,先向已開發國家的最低標準靠近,且每兩年應調漲一次。唯有如此,台灣才有可能勉強應付菸商無所不用其極的行銷,並為人民健康提供基本的保障。

婦人小腹變大不理會 卵巢腫瘤如西瓜大

婦人小腹變大不理會 卵巢腫瘤如西瓜大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中年發福不是福,小心卵巢腫瘤!就有一名王女士停經十多年,近兩三年小腹一直變大,原以為是停經後所致,一直沒有多加留意,直到突然腹部劇烈疼痛無法入眠至南投醫院急診就醫,經婦產科醫師檢查,發現其腹部內有一顆30公分宛如小玉西瓜大小的良性卵巢腫瘤,立即安排手術切除。當心!腫瘤大於5公分惡性機率高收治此病患的南投醫院婦產科高惠芬醫師表示,卵巢癌多見於停經婦女,很多婦女在停經任後荷爾蒙減少,會使卵巢逐漸萎縮由3.5公分變成1.5公分左右,一般內診是不容易被發現,而現超音波儀器十分進步,若檢查時發現「停經後看的見的卵巢」時,就要懷疑為腫瘤。而且有研究發現,若腫瘤小於5公分多為良性;大於5公分惡性的機率較高,而像此案例則是屬於比較幸運。醫師也提醒,30歲以上的女性,每年可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及骨盆腔內診檢查,或經由醫師評估後安排婦產科超音波檢查。除了要定期的健康檢查外,更應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態,若發現有異常時應盡速就醫做詳細的檢查,才能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為自己的健康狀況把關。

上海新增一例H7N9 旅疫警報升級為警示

上海新增一例H7N9 旅疫警報升級為警示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日前,上海新增1例H7N9流感確定病例,為61歲男性,現在正積極救治中。疾管署也宣布上海市之旅遊疫情建議,再度提升至警示(Alert),提醒中國大陸台商及計劃前往該地區的民眾,務必保持良好衛生習慣,返國後如出現呼吸道症狀,應戴上口罩儘速就醫。H7N9累積至今 大陸疫情仍占最大宗自去年入秋以來,已累計208例H7N9流感病例;全球自2013年迄今累計,也661例,包含中國大陸641例、香港13例、台灣4例、加拿大2例、馬來西亞1例,WHO於5月1日更新261例死亡。目前針對人類禽流感旅遊疫情建議,中國大陸江蘇省、浙江省、福建省、上海市旅遊疫情建議為警示(Alert),其他省市(不含港澳)列為注意(Watch)。落實衛生措施 助降低感染率疾管署呼籲,民眾前往中國大陸應落實洗手等個人衛生措施,並避免接觸禽鳥類與出入活禽市場;食用雞、鴨、鵝及蛋類要熟食以避免感染。返國時如出現發燒或類流感症狀,應告知航空公司人員及機場港口檢疫人員;返國後如出現上述症狀,應戴上口罩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接觸史及旅遊史。

老交不到女友?6種男生類型最令女生反感

老交不到女友?6種男生類型最令女生反感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至少要有「不要成為女生最討厭的男生類型」的決心,這樣就算成功一半了。女生最討厭什麼樣的男生呢?列舉六種讓你參考:1)像豬(ET 身材)一樣的男生。2)禿頭大叔型的男生。3)身材矮小、肩膀很窄、頭很大的男生。4)穿著打扮像個大叔。5)不愛洗澡、衣服骯髒、行為雜亂無章的男生。6)自我感覺過度良好的男生。第一到第四點都是針對外表,應該馬上就能明白是什麼意思,如果你反問我「天生就長這樣就沒救了嗎?」,我也無話可說了。這個時代男生也需要裝扮外表,萬一真的頂著禿頭,至少也要努力讓自己「不要看起來像個大叔」。儘管柏納.韋柏(Bernard Werber)或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都是禿頭,但依然具有自己的魅力,看起來就完全不像大叔。我想說的是,只要有好身材、自我時尚風格及知識才華的話,多少都能夠掩蓋你禿頭這件事。身材矮小、肩膀很窄、頭很大的男生也是一樣。可以穿有跟的皮鞋增加高度,藉由運動鍛鍊身材,利用穿著打扮修飾,多少也可以掩蓋一些缺點。再追加說明第五點,喜歡用鼻子發出聲音的男生也算在其中。雖然如同字面所說,衛生習慣不好的男生就是不常洗澡、身上常有臭味之類,但那種習慣性用鼻子發出聲音的男生,非好感的程度也不輸給骯髒男。如果問為什麼,他們通常都會回答鼻子過敏或鼻竇炎,一旦成為習慣的話,也會對人際關係造成影響,不好的習慣越早改掉越好。有些男生還會習慣性的把手指放在鼻子上,看到正面才發現根本就是在挖鼻孔。還有那種「吃東西像餓死鬼的男生」也算行為雜亂無章的男生。參加聯誼的時候,跟女生一起吃義大利麵,卻像吃拉麵一樣呼嚕嚕發出聲響的男生,他們吃東西時肯定也是口水亂噴,就算長得再怎麼像金秀賢,還是很倒胃口。第六種類型的男生,只要少說話並試著附和女生,多少會有所改善。展現自信固然重要,但是一味地稱讚自己,誇耀過去的豐功偉業,反而突顯出自己的自卑。此外,男生參加聯誼時必須要遵守的禮節,就是對「主辦人的禮貌」。不管對赴約的異性怎麼不滿意,至少也要見兩次面(如果年紀才二十出頭的話,只見一次面也沒關係)。男生如果被批評太過挑剔的話,以後就很難再被邀請參加聯誼了。因為和主辦人關係搞僵而翻臉不認人的情形很多,至少要有不讓主辦人丟臉的決心去參加比較好。如同前面所提,女生在聯誼中遇到好男人的機率不高,但是,如果男生稍微努力一點的話,藉由聯誼認識好女人的機率相對較高。因為女生比較擅長自我檢討跟打扮自己,所以各位男士們,參加聯誼前請再仔細檢查一次自己,並且遵守基本禮貌,至於能不能交到女朋友就只是時間的問題了。(本文摘自/30天搞定你/妳要的人/高寶出版)

女子月經量多又貧血 竟是子宮內長瘜肉

女子月經量多又貧血 竟是子宮內長瘜肉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42歲許小姐,平常月經持續十天,出血量多且有血塊,使用夜用型衛生棉仍時常有溢出情形,近半年來狀況更甚,引起頭暈及全身無力,至醫院就診。經檢查發現,血色素過低呈現嚴重貧血,陰道超音波顯示子宮腔內有多顆腫瘤,懷疑該病患乃因子宮腔內腫瘤導致經期過長及經血過多引起嚴重貧血,進一步安排子宮鏡檢查,發現子宮腔內有多發性瘜肉,進行子宮鏡手術切除後順利康復,此後月經量正常,不再有貧血的症狀,生活品質大為改善。子宮不正常出血原因多   經期過長量多須注意衛福部台南醫院婦產科廖倖玲醫師表示,正常月經週期間隔天數約21至35天,平均行經期天數約5至7天。若超過七天即為經期過長,而經期過長或量過多易導致貧血,可能引起頭暈、四肢無力、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甚至昏倒等。一般來說,子宮不正常出血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子宮內瘜肉、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症、子宮內膜增生、甚至是子宮內膜癌所造成,有症狀時不應忽視,可藉由子宮鏡真實呈現子宮內的狀況,早期切片診斷並加以治療,以免延誤了病情。而子宮鏡手術屬於內視鏡手術的一種,適應症包括子宮不正常出血、子宮腔內腫瘤,如瘜肉、肌瘤等,因無傷口能減少產生併發症、無術後腹內沾黏等問題。 

日本腦炎現首蹤 台南31歲婦人遭染

日本腦炎現首蹤 台南31歲婦人遭染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疫情現蹤,防蚊作戰開始!日前,疾管署公布今年首例日本腦炎病例,為台南31歲家庭主婦,本月2日因頭痛及發燒至診所就醫,4日症狀持續並出現頭暈、嘔吐等症狀,經過檢驗後確認為日本腦炎,而目前個案仍意識不清,住院治療中。疾管署表示,個案近期無出國史,平時在住家附近活動,但距住家2公里內,有豬舍、鴿舍、水稻田,因此,研判感染源可能在住家附近,目前同住家人無出現任何不適症狀。接種疫苗 是預防日本腦炎的最佳辦法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台灣日本腦炎流行季,皆集中在每年5月至10月,6至7月為流行高峰,而國內今年截至目前為止,共1例確定病例。由於各年齡層均有感染風險,以30到59歲風險為高,且接種疫苗是預防日本腦炎最有效的方法,因此,若有民眾的住家或工作場所,鄰近豬舍、水稻田等高風險環境或自覺有感染風險時,就應該要自費接種疫苗;家中如有未完成疫苗接種之適齡嬰幼兒,也應儘速完成接種,以避免感染,衍生嚴重後遺症。穿著淺色長袖衣褲 助於預防病媒蚊國內傳播日本腦炎病媒蚊以三斑家蚊為主,常孳生於水稻田、池塘及灌溉溝渠等處,吸血高峰為黃昏與黎明時段,而豬為病毒的主要增幅宿主,所以,疾管署提醒民眾,儘量避免於病媒蚊吸血高峰時段,在豬舍、其他動物畜舍或病媒蚊孳生地點等高風險環境附近活動。如果無法避免,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於身體裸露處使用衛生福利部核可的防蚊藥劑,避免被病媒蚊叮咬而感染。

現代人好焦慮 每年都有近2成得病率

現代人好焦慮 每年都有近2成得病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由於現代人身處在一個充滿壓力,生活步調又緊湊的社會裡,使得每個人從小到大,幾乎都曾有過焦慮的經驗,雖然適當的焦慮有益身心,但若是過度、長期焦慮的話,恐怕就會對個人及家庭生活帶來困擾,甚至還可能會影響到學業、事業的成就。對此,新營醫院精神科邱俊達醫師表示,其實焦慮症在臨床上相當常見,一般來說每人一年中,都有近2成機率可能得病,且女性多於男性,20~30歲者居多,但因多數民眾對焦慮症狀認識不夠,所以,僅有少數患者會求助精神科。不安、自律神經失調 為焦慮表現焦慮症是一群以焦慮為主要表現的疾病,其中包括不安、煩躁、慌張,且常伴有自律神經失調等症狀,而在病徵上,可分為廣泛性焦慮症、恐慌症兩種類型,第一廣泛性焦慮症,症狀廣泛,病程較慢,容易擔心、坐立不安、精神不濟、疲累易怒、肌肉緊張酸痛、失眠等;第二恐慌症,為陣發性、突然的,常以心臟、呼吸系統為主,有強烈的心跳快、呼吸困難、冒汗手麻、死亡之威脅感等症狀至於焦慮症的成因,邱俊達醫師表示,包括生理因素(如遺傳、腎上腺素,尚無定論)、心理因素(如個性)、環境因素(工作/學業壓力、身體疾病、經濟問題)影響,所以,當民眾出現任何時,應早日就醫,透過藥物、心理、行為治療,以免對生活、工作、健康造成極大的影響。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