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更年期發熱汗出 中醫藥膳來舒緩

更年期發熱汗出 中醫藥膳來舒緩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位53歲女性,常常覺得頭部和身體有發熱的感覺同時伴有出汗,此症狀已經困擾了她將近一年。每天大約會發作7次,每次流汗大約經過5分鐘會自動停止,經過中醫師的辨證治療,調整其身體虛弱的狀態,她發熱出汗的情況在服藥1個月後逐漸減輕。衛福部臺南醫院中醫科楊添麟醫師表示, 更年期的發熱汗出症狀在現代醫學的認識裡,屬於心血管舒縮症狀。可能是因為雌激素濃度的下降,引發身體裡控制溫度的中樞,對溫度變化較為敏感,進而引發不正常的熱能流失所致。文獻指出,發生的頻率可從停經前期的15~55%,上升到停經中期的35~70%。大多數會持續1至2年,少數人可持續長達5年以上。治療採「瀉實補虛」 黃芩、人參調理以中醫觀點來看更年期的發熱汗出,其病理存在「標實本虛」的一面。以「虛實」來分類,更年期的婦女所出現的發熱汗出、煩躁易怒屬於「實」。然而,此階段的婦女正值生理機能衰變的關鍵期,包括卵巢功能、下視丘和腦下垂體內分泌的失調與衰減,這即是屬於「虛」的一面。因此,可依循著「瀉實補虛」的大原則來著手進行治療,但因每個人的體質不盡相同,所以實際上還須考慮個體的差異,調整不同的用藥。常見的「瀉實」藥物包括黃芩、黃連、黃柏、知母、石膏等苦寒藥。常用的「補虛」藥物包括黃耆、人參、仙茅、仙靈脾、熟地、當歸等。更年期症狀雖不至於有生命危害,但卻會降低生活品質。楊添麟醫師表示,若能耐心的與醫師配合服藥調理,相信多數人的更年期症狀都能獲得改善。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害怕吃苦寒的藥物,而拒絕服用,這樣就容易錯過緩解症狀的機會;建議若服用後真的覺得不舒服,可與醫師討論,調整用藥。

拒隱瞞!9成癌患希望誠實告知病情

拒隱瞞!9成癌患希望誠實告知病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據調查,有9成的民眾希望罹癌時被告知病情,但常見有家屬因擔心病人無法承受,再三請求醫療團隊對病人隱瞞病情,在後續醫療處理過程,家屬及病人承受巨大「瞞」的壓力及痛苦,無法在生命最艱難旅程暢所欲言。且研究,仍有3成癌症末期病人不知道病情,顯示癌症病情告知仍需再努力。堅持不告知病情  導致病患治療配合度低60歲張先生於手術後確診大腸癌第三期,他的兒子因害怕病人無法承受,堅持不告知病情,並要求醫療人員配合保密。院方雖然建議家屬應該要適度告知以利治療,但家屬仍堅持,致使張先生因不知實情,對於相關治療不願配合。甚至在肺部轉移後還繼續隱瞞病情,告訴病人只要治療就會好,最後張先生在全身插滿管子,急救無效下辭世,家人面對最後病人痛苦掙扎的一幕,感到無限悔恨。亞太心理腫瘤基金會董事長方俊凱醫師表示,臨床上的經驗,當病人罹癌時知道病情,較能配合治療,相對較能有效延長存活,到了癌症末期,可以做對自己有利的選擇,減少無效醫療對自己的傷害。知曉權、選擇權   尊重病人自主國健署邱淑媞署長也提醒,病情告知是一項「專業」,需要極大的同理心(Empathy)及溝通技術。尤其是,為突破過去醫療團隊遭病人家屬要求隱瞞病情,導致陷入有口難言、影響治療的困境,國民健康署輔導醫院,在癌症病人就診或入院時即進行「病人知情意願評估」,包括病人本身是否想知道病情,及病人想將病情告知哪些人,並留下簽名,以提供醫護人員後續病情告知的依據和爭議時的保障。

國小就高度近視 易引發白內障、青光眼

國小就高度近視 易引發白內障、青光眼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視已成為台灣地區兒童健康的一大問題,一旦發生近視後若不及早控制,度數在小學1至4年級,平均每年可能增加100至125度,至小學6年級可能成為大於600度之高度近視患者。而在國小成為高度近視患者,未來易造成視網膜剝離、視網膜黃斑部病變,罹患白內障、青光眼的機率亦較一般人高。用眼時間長、姿勢不良為主因據調查指出,近視除了少數為先天性的遺傳外,大多與環境因素有關,如閱讀姿勢錯誤及照明不良、讀物印刷字體太小或模糊、營養不均衡、用眼時間過長等,且各因素間還會相互影響。但歸納其原因均為用眼生活習慣不良而造成的,尤其是「長時間、近距離及不當用眼」對眼睛健康傷害更甚。6招式對抗惡視力「近視」這個國內學童最嚴重的健康問題實不容忽視。 因此澎湖縣衛生局呼籲,近視的防治應從小做起,不要讓發育中的幼童太早過度使用眼力;並提供護眼行動6招式:●第一招讀書環境要注意/書桌檯燈燈光要由左前方射來,以60燭光適宜。書桌高度要讓手肘自然下垂平放,椅面要讓臀部坐滿,雙腳要踩到地。●第二招閱讀習慣要養成/每閱讀或寫字30分鐘應休息10分鐘,看書或寫作業,應保持35-40公分的閱讀距離。●第三招執筆、坐姿要正確/姿勢端正,兩肩放輕鬆,腰打直,不歪頭,不趴著。寫字握筆要正確,頭不可歪一邊。●第四招眼睛休息不忘記/看電視要遵守3010原則,每30分鐘休息10分鐘,每天總時數不超過1小時。下課走出教室,望遠休息。●第五招均衡飲食要做到/多攝取維他命 A、B、C及深綠色蔬菜、水果。●第六招定期檢查要知道/滿4歲前應進行第一次視力檢查,每年定期1-2次,眼部常規檢查;當接到學校或衛生所通知,視力篩檢未達合格標準,需至合格眼科醫師處複檢。遵照醫師指示配合矯正,並定期回診追蹤。 

赴陸韓男MERS確診 目前尚無接觸者入台

赴陸韓男MERS確診 目前尚無接觸者入台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疾管署表示,南韓衛生單位於今日再公布3名MERS-CoV確診病例,分別為79女性、及49歲女性與其配偶,均曾與首例確診個案於醫院接觸過,隔離治療中。目前該國確診病例已累計13人,所幸尚無社區感染之虞。但因韓方尚有多名接觸者未脫離潛伏期,仍有新增病例之可能,疾管署也將持續嚴密監視疫情發展。疾管署:加強邊境檢疫疾管署表示,南韓移入中國大陸首例確診病例,中國大陸已掌握密切接觸者38人目前均隔離中,健康狀況良好。針對該名確診病例搭乘航班的旅客名單166名,該署與移民署密切合作,嚴密監控入境情形,一旦有入境者,將依3情境劇本執行相關檢疫防疫措施,加強邊境檢疫。目前MERS-CoV疫情雖多集中於中東地區,但仍可能藉由旅遊、商務等國際交流,增加疾病移入的風險,呼籲機場、航空公司、旅行社等,務必加強留意旅客健康情形,提醒旅客注意個人衛生、做好健康管理。民眾如自流行地區返國,接觸過有症狀的病人等,出現不適請立刻配戴口罩就醫。

中醫師教你!從臉色、痘痘位置判斷身體異常

中醫師教你!從臉色、痘痘位置判斷身體異常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外觀診斷的重點,就是顯現在臉上的身體異常。主要藉由臉色或血色、痤瘡等狀態進行判斷。診察臉色紅潤/發燒或上火。有暗紅色的痤瘡/嚴重瘀血。蒼白/血虛。偏黃/黃疸或血虛。臉上出現的異常和診斷內容1)額頭暗黑、胎毛濃密/呼吸系統、皮膚等肺系統衰弱。2)頭髮或肌膚沒有光澤/血虛。3)額頭的痤瘡/瘀血、婦科疾病、荷爾蒙失調。4)眼周浮腫/水分代謝不良。5)眼皮的痤瘡/食用過多油膩或較澀的食物、瘀血。6)眼睛充血/瘀血引起的上火或氣旺盛。7)眼睛下方的黑眼圈/下半身虛冷、婦科疾病、腎或膀胱系統的虛冷。8)鼻子的痤瘡/食用過多油膩或較澀的食物、瘀血。9)臉頰的痤瘡/肝的代謝功能下降。10)嘴巴周圍的痤瘡/腸胃疲勞。11)臉部輪廓的痤瘡/執拗的瘀血。12)下巴的痤瘡/瘀血、婦科疾病、荷爾蒙失調。(本文摘自/看中醫,我該怎麼問問題?/大是文化出版)

精子不健康恐不孕?男生小心7個殺精習慣

精子不健康恐不孕?男生小心7個殺精習慣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導致不孕的原因不僅僅出在女性身上,男性也有許多問題會造成不育。精液檢查可檢測出男性是否有生育方面的問題,若檢查結果正常,只要先生改善日常生活習慣,太太要懷孕並不是件難事。最重要的是,先生若肯協助配合,為長期接受不孕治療的太太提供後援,那對女性而言將是莫大的心靈支柱。男性朋友請注意 切記精子怕高溫不經意的日常習慣也會影響精子健康,首先請男性朋友切記:精子怕高溫。這些習慣請盡快戒除,精子怕高溫,所以睪丸的溫度必須常保33℃。為讓精子保持在健康狀態,請遵守以下守則。1)勿穿三角褲或緊身內褲。2)避免穿著牛仔褲或胯下過緊的褲子。3)坐下時請勿蹺腳。4)手機不放褲子口袋。5)勿將筆記型電腦放在膝上使用。6)泡澡勿超過五分鐘。7)不洗蒸汽浴。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不經意的習慣都可能對精子產生不良影響,而我們卻身在其中不自知。你有上述所列出的習慣嗎?如果有的話請盡快改善。減輕太太的身心負擔是先生的責任,男性朋友應協助太太做家事,讓她們早點睡,如此一來太太才能擁有充足的睡眠。(本文摘自/這樣按摩,懷孕好容易/平安文化出版)

青少年過胖 長大後罹腸癌風險增一倍

青少年過胖 長大後罹腸癌風險增一倍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小孩子胖不是胖?根據多種研究均指出,小孩子肥胖,長大後更胖的風險,將是一般人的數倍以上,而值得關注的是,這樣的延續性肥胖,會讓成年後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暴增至常人的一倍以上!體重控制的重要性 應從成人就開始其實,肥胖本身就是種慢性發炎反應,此反應很可能讓癌症危機持續上升。這份研究已發表於《內臟》雜誌。研究人員根據多達二十四萬的瑞典男性,進行長達三十五年的追蹤所得出。他們發現,肥胖與癌症之間有明顯的關聯性,根據統計指出,大腸癌是世界上的第三大癌症,每年全球確診人數多達一百四十萬人,而研究指稱,肥胖者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是一般體重正常者的2.38倍。研究指出,兒童時期,轉變為青少年,因為生長速度會加快,特別是男性,體重很可能因此失控,建議控制體重,應從兒童開始。

研究:乳癌骨轉移關鍵被找到 有望研發新藥

研究:乳癌骨轉移關鍵被找到 有望研發新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癌症研究又有重大突破!晚期癌症,其癌細胞的轉移,一直是治療期間,最為棘手之處,而根據英國的最新研究顯示,之所以癌症會出現遠端轉移,是因為癌細胞會釋放某種酵素到血液裏頭,進而抑制骨頭的生長,產生所謂的骨轉移,未來只要針對此種酵素研發出抑制藥品,有望阻斷其發生風險。癌細胞會釋放LOX酵素 讓骨頭停止生長此研究來自英國雪菲爾大學,目前已刊登在「自然」(Nature)期刊當中。研究在乳癌細胞發現,癌細胞會釋放名叫LOX的酵素至血液當中,而此種酵素,會抑制骨頭的生長,進一步在內部打出空洞,讓癌細胞能直接長驅直入,並發生骨轉移及身體多處轉移的情形。對此,研究人員振奮的指出,未來只要針對該種酵素,研發相關抑制的藥物,就可以有效防止乳癌在骨頭內亂竄!無疑對乳癌患者是一項好消息。

減少棄養 邵庭建議幫毛小孩建帳戶

減少棄養 邵庭建議幫毛小孩建帳戶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過去因為一部電影「十二夜」的關係,使得許多民眾開始關注起流浪動物的議題,並且紛紛傳遞領以認養代替購買的觀念,而日前為了幫助更多毛小孩能夠擁有一個家,妞新聞與流浪動物花園共同發起了「Take Me Home」愛心插畫展年度活動,希望能藉此提升流浪動物認養意願、降低棄養率,而活動代言人邵庭也建議民眾,幫毛小孩建帳戶,以免花費過大增加棄養率。黑色、白襪品種 送養率皆偏低流浪動物,在許多人眼中總是認為牠們又髒、又兇、難以親人,但牠們就像人一樣,需要被關心及教養!流浪動物花園協會創辦人ROSE表示,特別是黑色或穿白襪子的品種的動物,更容易因傳統觀念受到排斥,舉例來說若以協會維持100隻動物來說,黑色品種的送養率僅比4分之1多一點點。而活動代言人邵庭也說,其實每個毛小孩的個性、喜好與習慣皆不同,只要好好教導,告訴牠們該如何做,時間一久相信牠們就會乖乖聽話,不再像個頑皮的小孩,所以,建議民眾別在因為既有的觀念、傳統迷思來排斥任何一個毛小孩了。邵庭愛心代言 幫助流浪動物終結孤單至於,在認養時要注意那些問題,邵庭則建議要先釐清自己的經濟能力,千萬不要因為一時的興起,而帶給牠們棄養的痛苦,因為當牠們年紀越來越大時,就如同老人般一樣容易生病,但醫療費無健保給付,所以,花費也會比較重,如果可以的話,也可先幫牠們設立帳戶,定期的存款,不僅降低牠們看病時自己的花費外,也減少被受到棄養的機率。一同響應做愛心 回饋貓狗當基金由於此次「Take Me Home」愛心插畫創作展,集合共11位風格迥異的愛心插畫家,所有作品皆為插畫家們前往花園協會照護中心,與貓狗相處一天後,以第一人稱方式用心繪出牠們的流浪故事製成義賣明信片組,另網路知名服飾品牌也一同響應本活動,提供限量服飾義賣,所得將統一捐贈給流浪動物花園協會做為貓狗照護基金。

多吃菠菜、酪梨 助降低白內障風險

多吃菠菜、酪梨 助降低白內障風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白內障是一種眼睛老化的疾病,隨著年齡的增長,水晶體會慢慢開始混濁,一旦光線無法穿透視網膜時,白內障就會藉此悄悄找上門,因此,往往都會建議民眾讓眼睛多休息、定期接受檢查,以避免罹患白內障卻不知。但除了這些預防方法外,日前在中國更有項最新研究發現,只要多吃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例如:菠菜、綠花椰菜、酪梨、種子類食物,就能降低27%白內障風險,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公共衛生營養》期刊。紫外線、環境汙染 皆會增加白內障風險根據《每日郵報》指出,該研究主要是由青島大學針對過去27項24萬人以上的相關研究進行探討,結果發現,血液中若含有較高的維生素E時,罹患白內障的風險就會降低27%,所以,換句話來說,只要多從食物、保健品中多補充維生素E,就能降低罹病風險。另外,日常生活中的紫外線、環境汙染等也都會造成水晶體內部的氧化壓力,導致眼睛的抗氧化力變弱,增加白內障風險,然而,維生素E在水晶體中是種很強的抗氧化劑,只要每天攝取超過7毫克,就能有效預防,因此,建議民眾除了要多注意眼睛的防曬外,平時也可多補充維生素E來保護眼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