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婦人魚刺卡喉硬吞飯 險戳穿頸動脈

婦人魚刺卡喉硬吞飯 險戳穿頸動脈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駱冠蓉/綜合報導)民眾應該都有過魚刺卡喉的經驗,但別誤信偏方,以為用食物可以將它擠下肚,當心讓情況變得更嚴重!中國有一名42歲婦人因魚刺卡在喉嚨,硬吞2口飯和4塊饅頭,使原本橫卡著的魚刺戳穿食道,跑到頸椎附近,距離頸動脈只有1公分,差點因此喪命。 延伸閱讀: 魚刺卡喉嚨怎麼辦?會自己消失嗎?教你3招「正確自救法」別亂喝水    據了解,婦人當時嚥下2口米飯和4塊饅頭之後,喉嚨依然有異物感,卻不以為意,過了3天疼痛不減反增,連吞口水喉嚨都疼痛難耐,經過2個多小時手術之後,從頸部取出一根長約2.5公分的魚刺。 當地醫師解釋,人體的食道有3個生理性狹窄處,最常見魚刺哽喉於食道口徑最窄的第一狹窄處,如果是小又軟,方向向下的魚刺,大口咽飯可能把它推進胃,但魚刺下行位置是不固定的,很容易卡在第二狹窄處,然而,最靠近心臟的主動脈正好緊貼在食道第二狹窄處,萬一魚刺穿破食道壁,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延伸閱讀: 「誤吞魚刺」穿過腸胃,最終竟賠上一顆「膽」!醫師也嘆罕見 別再吞飯喝醋!3大招避免2度傷害 因此誤食尖銳物品,別再土法煉鋼,若想利用吞白飯把魚刺擠下食道,反而會刺越深,也有人試過喝醋,但是濃度高到可以軟化魚骨,那勢必也會造成食道損傷,拋開以上錯誤方式。根據《優活》過去報導,魚刺卡喉嚨千萬不要慌,3招教你輕鬆應對,可阻止憾事發生。 1)立即停止進食,包括大量喝水/少量水份或許可以幫助小魚刺脫落,但對刺得很深的大魚刺是毫無幫助的,反而會使得後續的胃鏡或食道鏡於執行時,吸入性肺炎的風險增加。 2)輕輕咳嗽/看可不可以把刺在咽喉處的魚刺咳出,但請勿太大力咳,而且咳嗽對咽喉以下的魚刺是無效的。 3)若以上方式無效,請立即送醫/由於食道壁很薄又緊鄰大動脈,若魚刺刺穿食道及大動脈,恐造成吐血或內出血身亡。也可能因後續發炎及感染,再者,造成深頸部或是縱隔腔感染,而有生命危險或是困難治療。

雙眼皮要縫要切?醫:年齡是關鍵

雙眼皮要縫要切?醫:年齡是關鍵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眼睛是靈魂之窗,但並不是每人天生就有迷人雙眼!眼睛大又雙眼皮的人,整體給人感覺是很明亮有精神,相反的,小眼睛的人總讓人覺得無精打采,甚至不少人在職場上,也因為小眼睛而被老闆誤認懶散而被刁難。因此,常會有人想藉由整形手術來改善眼睛狀況,期望可以變成迷人電眼,而其中最常見的就是雙眼皮整形。雙眼皮手術比 年輕男女1:9、年長男女比例接近談到雙眼皮手術,可說是所有整形手術中最普遍的!整形外科劉明偉醫師談到,在雙眼皮的手術當中,年輕人男女比例為1:9,以女性患者居多;而到了年紀稍長的時候,男性接受雙眼皮手術的比例,則相近於女性。為什麼呢?劉醫師解釋,隨著年紀增加,眼皮周圍的肌肉與皮膚也會漸漸老化,這些族群通常伴隨著有眼皮下垂的問題,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三角眼」,因為眼皮鬆掉了,進而影響程度不等的視野問題,所以年長的人,能接受雙眼皮手術,同時矯正功能及外觀的男女比例才會比較接近。雙眼皮手術有縫切差異 年齡是關鍵目前雙眼皮手術有分為縫合及切開這兩種方式,我們應該如何選擇呢?劉醫師說,這兩種手術方式各有優缺點,先來談縫眼皮的手術,縫眼皮的優點是消腫恢復期較短,缺點則是持久性比用切開的短,所以此手術適合27歲以下的年輕人,因眼皮彈性足夠,可直接縫出美麗的雙眼皮;至於切開的手術,反而適合年紀稍長,眼皮厚有下垂,眼眶脂肪較多的人。劉醫師說,通常大部分的人超過35歲,眼皮會變鬆弛,適合用切開的方式來進行雙眼皮手術;另外,因眼皮下垂,導致視野受限者,需先去掉部分眼皮,才能做手術,而此雙眼皮手術也較為複雜,除了要考慮相關的眼皮肌肉鬆弛問題,還要重新定位眼皮皺褶的位置,所以慎選有經驗的整形醫師相當重要。術前術後需留意評估 擁有明眸不是夢很多民眾都想要透過雙眼皮,來打造出明亮有神的眼睛,不過有幾個注意事項需特別留意,如最好先經過完整的評估,了解自己的眼皮鬆弛度、整體的臉形,以選擇適合的手術方式。其他如正在服用抗凝血劑,或是影響血液凝固的健康食品,或患有乾眼症、結膜炎、甲狀腺等問題的民眾,術前應告知醫生;術後保養也需注意冰敷天數與溫敷之溫度,多攝取富含維生素C之食物,想要擁有一雙美麗明亮的大眼不再是夢!

甩掉烏龜脖!每天跳繩3分鐘 頸椎回正效果最好

甩掉烏龜脖!每天跳繩3分鐘 頸椎回正效果最好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只要好好鍛鍊上半身與下半身肌肉,就能利用背肌、腹肌與大腿肌肉,協助支撐頭部的重量,分擔脖子承受的壓力。運動時要考量自己的身體狀況和體力,千萬不可勉強。每天做5分鐘、10分鐘都可以,貴在養成習慣,假如時間充裕,每週從事兩次運動,每次做30分鐘到1小時,護脖效果更好。接下來,我將介紹幾個有益脖子健康,可輕鬆養成習慣的運動。很多人不知道「跳繩」對脖子很有幫助。絕大多數人小時候玩跳繩,長大就不玩了。由於跳繩時必須抬起頭才跳得高,因此常跳繩可自然矯正身體姿勢,有益脖子健康。剛開始以一天跳2至3分鐘、每次跳100下為目標,習慣後增加到5分鐘以上,目標要養成每天跳繩的習慣。跳繩時必須抬起頭 可矯正脖子健康另一個可輕鬆持續的運動是廣播體操和電視體操。這些體操可在短時間內運動全身,也不會造成身體過大負擔,而且每天在固定時間播出,很容易養成習慣。唯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步調持續下去,若轉動頭部或肩膀時感到疼痛,千萬不要勉強自己,應立刻休息。此外,游泳與氣功也是有助於脖子健康的運動。游泳屬於全身運動,可以鍛鍊到下半身、前方與後方肌肉。加上水中有浮力,運動時不會造成脖子負擔。不過游蛙式時必須抬起脖子,反而會對脖子形成壓力,最好避免。其他像水中走路或水中有氧(在水中從事的有氧運動),也不易造成脖子負擔,可發揮高度運動效果,不妨嘗試看看。(本文摘自/改善脖子僵硬,身體90%的疼痛都會消失/采實文化出版)   

冬天痘痘更愛來!壓力大、清潔不當 粉刺也找碴

冬天痘痘更愛來!壓力大、清潔不當 粉刺也找碴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綜合整理)冬天皮膚問題還真多!不只因為天氣乾冷使肌膚緊繃、乾澀,連夏天易出現的青春痘都可能在此時上門!事實上,錯誤卸妝、清潔不乾淨、內分泌失調及使用劣質化妝保養品,都會使痘痘、粉刺放肆在臉上「亂竄」;因此不想讓美麗臉蛋出現痘疤、黑頭粉刺等,應從日常保養做起。每當氣溫降低,多數民眾都會忽略清潔重要,總是隨便將洗面乳一搓就往臉上塗抹;甚至一天下來也只用清水胡亂帶過。事實上,只要臉上的油脂沒有清除乾淨,不管一年四季,氣溫高或低,痘痘、粉刺還是會「冒出頭」。年紀長肌膚缺乏彈性 T字部位毛孔擴大根據《優活》過去報導指出,痘痘冒不停、毛孔粗大的原因略分為3種:如油性肌膚毛孔粗大者,因為天生體質易分泌較多油脂,加上本身的老廢角質與髒空氣結合後阻塞毛孔,形成黑頭粉刺、痘痘和粗大毛孔。其次為「鬆弛型毛孔粗大」,主因是年紀增長使肌膚張力和彈性不佳,再加上皮膚含水量不足,導致T字部位與兩側毛孔變大。內分泌失調 色斑、痘子全都來此外,許多女性上班族因工作壓力大、生活作息不正常,此時情緒更容易暴怒、不穩定;若加上飲食沒有節制,很容易引起內分泌失調,導致皮膚出現色斑、長痘等情況,且多數人常使用不適合肌膚的化妝品及不當卸妝,都是加重皮脂腺分泌、造成反覆長痘的原因。最後,胡亂用手、器具擠粉刺和痘痘,也會使毛孔凹陷、擴大,應特別注意。

冬天實用文!6招瞬間讓腳變暖

冬天實用文!6招瞬間讓腳變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寒冬時,冷風會從褲口往裏灌,雙腳麻、木、涼、痛,加上從足心到小腿,再到全身,被凍得瑟瑟發抖。這是我30年前曾有的經歷,現在想來,更能體會「寒從腳下起」的意思。現在的人很少能體會腳凍的感覺了,但還是有腳涼的時候。如果不採取正確的方式,可能一夜都雙腳都不會暖,這可是不利於健康的。以下介紹的,是能夠讓腳瞬間暖和起來的六種方法,看起來簡單,卻是很有效的。1)踏步法/做原地踏步動作。腳落地時稍用力,只需5到10分鐘,雙腳就會暖和。注意選擇地點,儘量不要在臥室,以免打擾到樓下的鄰居。2)頓足法/同時抬起雙腳腳跟,腳尖著地,再迅速頓下腳跟,反覆50至60次。此法對便秘有作用,但老年人不宜。3)按摩法/盤坐在床上,兩腳掌相對,用雙手摩搓足背以及小腿。然後再搓足心,到溫熱為止。睡前按摩足部,更能改善血液循環,達到安神鎮靜、促進睡眠的作用。4)浴足法/用溫熱水泡雙腳,邊泡腳邊揉搓按摩。也可以在熱水中加入少數鹽待溶化後浸泡,有消炎作用。有灰指甲、足癬等足病者,可以用苦參30克、白蘚皮30克、蒼術30克、枯礬10克,煎水泡腳,既能暖足,又能治病。5)薑湯法/腳涼,全身又覺得有寒氣的,可以熬一碗薑湯趁熱喝下,再蓋被取暖。特別是涉水、淋浴後,腳部受寒的,更適合用本法。6)舉腿法/仰臥床上,雙手置於身體兩側,將兩條腿緩緩舉起,垂直於身體,稍作停留後,再緩緩放下,如此重複數次。本法還可以鍛鍊腹肌,有助於減肥。(本文摘自/人體排寒手冊/台灣廣廈出版)

番瀉葉、蘆薈素減重?中醫:通便藥物無助減肥

番瀉葉、蘆薈素減重?中醫:通便藥物無助減肥

(撰文/許家瑋) (專業諮詢/慈濟醫院楊淑君中醫師、張長生藥師) (圖片來源/優活健康網) (坊間常見添加番瀉葉、蘆薈素或藤黃果等藥物或減肥茶,若食用不慎當心造成反效果!) 不論是減肥或減重,話題總是發燒不退,一般民眾多半已有透過飲食控制、運動與一些輔助方式(如西醫抽脂、中醫埋針或中西醫藥調理等)的觀念進行瘦身計畫,但也有一些坊間食品標榜添加番瀉葉、蘆薈素或藤黃果等,宣稱可快速減重方式,慈濟醫院楊淑君中醫師表示,如要長時間服用這些成分,建議還是先經過醫師諮詢,若使用不慎反而有可能影響健康。 減重用偏方 小心對身體造成傷害 楊中醫師指出,民眾對於減重、減肥的重點,是配合醫師專業諮詢,針對每個人的體質作搭配,並有正確的減肥、減重觀念才是重要的。方式一旦不對,像民眾自行服用減重偏方,或是節食熱量攝取太低等,反而對身體造成額外的負擔,不止無法順利減到理想的狀態,也容易有復胖的問題。 針對減肥產品可能添加的成分,楊中醫師說明,番瀉葉是一種具瀉下通便功能的藥物,可能是因清除宿便而讓人有減肥的錯覺;蘆薈素也是一種通便的藥物,沒有減肥的功效。兩種成分皆是瀉劑,有幫助排便的功效,但使用過量會有腹瀉、肚子痛的影響,過量甚至產生脫水、電解質不平衡等。   運動搭配傳統故方 改善個人體質、排出體內廢物 (以中醫角度看傳統故方,除了有助益氣、利水,還可健胃整腸。) 而近來坊間盛傳的傳統故方「防己黃耆湯」,在中醫的角度來看,以運動搭配中醫師依體質開立的故方,針對體質的方式改善體質,讓減肥、減重效果加分。楊中醫師說,防己黃耆湯的組成有防己、黃耆、白朮、甘草等,在臨床使用上效果,有益氣、健脾與利水的功能。若是民眾體質屬於虛胖水腫型,在臨床使用上效果不錯。複方中的黃耆、防己有助於利水止汗;因腸胃功能不佳,導致小腹脹滿的民眾,其複方中的白朮、人參、甘草可幫助健胃整腸,有部份成藥將防己黃耆湯加入郁李仁,用以加強利水、潤腸,改善糞便排泄順暢性,對於排便不順暢的人有所幫助。 至於如何了解自己的體質呢?藥師張長生說,一般來說可分為肥人痰濕、油膩停聚、宿便堆積以及綜合體質4種。第一肥人痰濕,因體內含有濕氣,較易伴隨水腫;第二油膩停聚,雖然看起來不胖,但體脂肪卻很高;第三宿便堆積,纖維攝取過少,導致容易有腹脹、便秘等情形產生;第四綜合體質,體內代謝循環不佳,易有局部水腫、多汗虛胖、老化速度加快以及容易感到疲勞等,還伴隨前面三種體質的症狀。 減肥、減重方式 應以「健康」為出發點 (圖說:減肥減重,要以「健康減」為首要目標,才不會減肥也減去了健康。) 雖然減肥、減重幾乎成為國民目標,楊淑君中醫師強調,若是民眾發現有不明原因的體重上升,反而先不急著減重,建議先就醫,檢查是否有甲狀腺、腦下垂體疾病或腎上腺功能異常等問題,再考慮減肥、減重問題。張長生藥師也建議想減肥、減重的民眾,不可節食或只吃單一食材等極端方式來進行,以中藥調整體質,搭配正常飲食和運動。另外,減肥、減重應以「健康」為首要目標,切勿使用來路不明的藥品進行減肥、應透過溫和漸進的方式將身體多餘濕氣,與腸胃中堆積的廢物排出,才不會減肥不成減去了健康。

年底微整詢問增倍 整前2要點兼顧美麗與安全

年底微整詢問增倍 整前2要點兼顧美麗與安全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許家瑋/採訪報導)時序進入年底,微整型的旺季也將到來。趙彥宇邱慧嫻皮膚科聯合診所主治醫師趙彥宇表示,許多女性希望在過節過年時能呈現最完美的自己,此時,診間諮詢率至少增一倍,其中,又以微整注射療程(如:玻尿酸、晶亮瓷)詢問度最高。亞利桑納大學整形外科助理教授Dr.Gitt對此現象特別呼籲,在填充產品的選擇上應多加注意安全性,確認產品是否符合國際認可及把握術前確實與醫師溝通等兩大要件,才能減少與預期落差太大的情況發生。填充物有助改善臉型 微整三熱區塑造東方立體輪廓事實上,由於東方人普遍都有下巴內縮或是不夠長的問題,造成臉型比例不夠完美。在微整盛行的現在,趙彥宇醫師建議女性可以使用適合的填充物改善臉型缺點,塑造立體輪廓與線條。趙醫師進一步說明,現代女性特別重視下巴、下顎所呈現的V字形、眼眶顴骨的C字形以及兩頰的蘋果肌等3個區域,而目前醫美微整的填充物的使用上,靠近下顎骨的地方需要比較堅固且具有彈性的填充品、C形區則需要增加線條,兩區都適合彈性較高的晶亮瓷療程,同時刺激膠原蛋白新生,幫助術後狀態更趨自然;而蘋果肌、夫妻宮的飽滿,可讓視覺更集中,則適合使用柔軟度較高的玻尿酸。當然,蘋果肌也可考慮晶亮瓷療程,不過由於其填充材質的黏稠度與彈性都較高,打太淺會有隆起的可能,需要有經驗豐富的醫師執行,才可以將臉部線條更柔順和笑臉迷人。醫美填充物百百種 切勿省小錢忽略產品安全性但談到使用填充物的安全性,有些診所利用小資女想省錢的心態,推銷分裝產品。對此,趙彥宇醫師強調,產品在經過開封及存放後,品質無法掌握,提醒小資女千萬不要為了省小錢,而犧牲用藥安全。有鑒於此,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年會特別邀請來自亞利桑納大學整形外科助理教授Dr.Gitt分享晶亮瓷在國際使用的安全性。他表示,在美國也有使用未經認證進口填充物的問題,這些產品在施打後,很難掌握品質與施打安全效果,建議消費者在選擇填充物時,一定要確認是否受到國際認可,且外包裝有原廠標籤、雷射貼紙及製造商批號,才能施打得安心。把握確實溝通、晶亮瓷/玻尿酸國際認可 才能兼顧美麗與安全事實上,隨著微整市場日漸成熟、醫材多樣化,相對民眾容易掉以輕心。舉例來說,多數填充物只有部分原料獲得國際核可,實際產品並無國際(如:美國FDA/歐盟認證)許可,無法確保民眾在整個療程中的安全性。趙醫師補充,一些較早就進入市場的療程,如: 晶亮瓷、玻尿酸,相對累積多國的使用經驗與成功個案,其中,晶亮瓷療程中所使用的填充物擁有美國、多個歐盟成員國家及台灣的產品安全性認證,對於醫師以及患者都多一層安全性的保障。兩位醫師更同時呼籲,合格醫師及有執照的醫療院所是消費者選擇的第一步,而不論想要加強哪個部位,都應與醫師進行詳細的溝通,瞭解產品有無獲得國際認證,為雙方確保療程的品質與安全性。

乳癌術前輔助療法 保留乳房希望增大

乳癌術前輔助療法 保留乳房希望增大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今年(104年)8月衛生福利部核可HER2雙標靶藥物搭配化療併用,以治療HER2陽性、局部廣泛、具發炎性、腫瘤大於2 cm或淋巴結陽性之早期乳癌,為患者帶來一線曙光,也代表著對於手術切除的患者,能增加保留乳房的機會;原先無法接受手術的患者則在術前使用輔助療法,也有機會將腫瘤體積縮小至可手術範圍;此外,也降低了部分病患接受腋下淋巴結廓清術的可能性。術前輔助療法併用化療 軟化縮小腫瘤組織台北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及乳房外科游啟昌醫師表示,醫藥科技發展進步,保留部份乳房組織的手術機率提高,患者積極接受治療的意願也提高了。門診中有位36歲的年輕患者,自己觸摸到腫塊後輾轉就醫時,病灶大小已達4.5公分,腫瘤屬HER2陽性,幸而尚未轉移至淋巴,經過雙標靶藥物併用化療後,腫瘤組織慢慢地軟化縮小,最後開刀做了乳房保留及前哨淋巴切除術,乳房部分切除檢體證實只剩纖維化組織,無癌細胞殘留,術後再持續進行輔助療法,目前病況穩定,屬於術前輔助療法控制良好的案例。另一位46歲的患者則是在摸到腫塊後,半年才在先生陪同下就醫,病灶嚴重,腫瘤已至7公分大小且腋下淋巴局部轉移,傳統上對於這樣的患者,醫師多半建議其接受全切除術以及淋巴廓清術,但在經過4次術前標靶輔助療法後,腫瘤組織軟化且縮小至3公分,再以化療接續後,更縮小至1公分,且淋巴未感染。5年無惡化率近9成 化療藥物仍為要角游啟昌醫師表示,每位患者的治療目標都不同,一開始就要訂定明確方針並提出預期效益,多種治療途徑可選擇下,若患者能達到病理完全反應、整體存活率上升、預後較佳,便是成功的治療模式。而在幾項大型試驗中可發現,透過術前輔助療法-雙標靶藥物合併化療治療後,有高達近64%的病人在手術前腫瘤細胞已消失不見,五年無惡化率高達86%;對於早期乳癌患者而言,可以考慮作為完整治療處方的一部份。不過他特別提醒,患者無論接受何種治療,大約每3個月可看見初步成效,需要耐心、信心與醫師配合,不可太過心急想要頻繁更換治療模式;而化療藥物在治療中仍舊扮演重要角色,必要時可發揮接續治療的作用,也鼓勵患者可多與治療團隊討論。

微整填自體脂肪恐逆流 失明率高達5成

微整填自體脂肪恐逆流 失明率高達5成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採訪報導)根據去年醫美療程統計,台灣年銷售額已高達600億元,微整形靠著療程簡單、免動刀、術後恢復快等名號吸引大批愛好者;不過臨床資料卻顯示,民眾對於微整形概念仍有差異,多數認為最安全的「自體脂肪」其實才是不良反應之冠,遠大於晶亮瓷、玻尿酸風險。脂肪移植針粗、劑量多 微粒易隨循環錯入血管所謂「自體脂肪移植」,是將身體其他部位的脂肪填充於欲施打部位,過去不少人會選擇加在額頭、鼻子等,近年來多用於隆乳。而根據跨國醫美填充物臨床統計顯示,各地區發生注射後失明的原因多為自體脂肪移植,發生率竟高達近5成,更高出晶亮瓷24倍之多!對此,台大醫院皮膚科醫師曾忠仁表示,由於脂肪移植常使用較粗的鈍針,加上一次手術注射量較多,造成局部組織壓力大,被移植的脂肪微粒很容易隨著體內循環錯入破壞的血管中;此時醫師施打的力道大、速度太快,更會增加填充物逆流再順流至眼睛、腦部的風險,使血管栓塞造成失明、中風等嚴重傷害。隱瞞施打經驗 誤導醫師使填充物超量曾忠仁醫師強調,其實微整形手術多少會有些不良反應,並非單一或特性產品才會引發問題,這些多與醫師技術及患者隱瞞過去施打經驗有關,更和施打產品是否合格、位置安全性等息息相關。而目前國內微整形範疇包括:玻尿酸填補、肉毒桿菌素除皺、晶亮瓷整形、拉皮及自體脂肪做為填充劑。因此為避免發生不良反應,醫病間的配合相當重要;曾醫師說,由於注射深淺取決於醫師對血管分布及填充物的了解,專業醫師會依照不同部位選擇器械以避免術後問題,若患者血管分布特殊更須有賴醫師專業。另,有些民眾為保持施打效果而隱瞞過去經驗、病史,更會誤導醫師對於劑量判斷,嚴重恐使填充物超量,造成反效果。

寶寶黃疸解灰白便 當心膽道閉鎖恐奪命

寶寶黃疸解灰白便 當心膽道閉鎖恐奪命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新生兒膽道閉鎖黃金治療期約60天,若延誤治療可能導致肝衰竭死亡!但近年選擇餵母乳的產婦比率提升;要注意的是,醫師說,哺餵母乳的新生兒,無害黃疸時間會拉長,常使得嬰兒膽道閉鎖沒及時被發現,提醒家長若黃疸狀況加劇,甚至糞便變成棕黃、灰白色,就要有所警覺。延誤治療恐肝衰竭致死台南佳里奇美醫院兒科陳德人醫師說,膽道閉鎖,是指膽道管腔有阻塞的情形,致使肝中的膽汁鬱滯,無法運送到小腸。若延誤治療,最後可能會因肝硬化,導致肝衰竭而死亡。觀察大便顏色 發現膽道閉鎖而嬰兒膽道閉鎖症並非少見,台灣大約為萬分之三,女嬰稍多,為新生兒主要的肝膽疾病之一。目前多認為是於出生前或剛出生後,由於後天性的發炎、感染或環境因素,所造成持續性膽道纖維化的疾病。典型症狀為足月產嬰兒在出生2週後,無害的生理性黃疸應要消退時,卻仍然持續且日益加深,以及糞便顏色異常就要注意。陳醫師也提醒,若在出生60天內,肝臟機能尚未被破壞之前進行手術,成功率會較高。此外大便顏色異常是判斷膽道閉鎖的重要依據,當變成棕黃、淡黃、米色後成為無膽汁的陶土樣灰白色,家長就須提高警覺,當有延長性黃疸時絕不可掉以輕心﹑輕忽大意,以免錯失治療良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