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寵物心絲蟲症傷心肺 不出門也會感染

寵物心絲蟲症傷心肺 不出門也會感染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登革熱以蚊子為媒介,對人體健康產生不少危害,而狗界最重要的傳染病「心絲蟲症」也是由蚊子傳染,在台灣主要是熱帶家蚊造成,據研究調查顯示,氣候濕熱的高雄地區,未預防心絲蟲症的寵物狗感染率竟為全台平均的1.5倍。高雄狗狗患心絲蟲率 較全台高出1.5倍登革熱的疫情受到各界關注,卻忽略了心絲蟲對家中毛小孩產生的危害。根據中華民國獸醫內科醫學會2015年寵物心絲蟲症盛行率研究調查顯示,高雄地區的心絲蟲盛行率高達32.9%,約每3隻未預防的寵物犬就有1隻感染心絲蟲症,較全國平均的22.8%高出約1.5倍,盛行率居南台灣之冠。雖然許多飼主都聽過心絲蟲,但對心絲蟲仍一知半解,更對於預防觀念存在錯誤迷思。獸醫師馮建中表示,高雄超過5成的飼主未替寵物進行心絲蟲的定期篩檢及投藥,更有許多飼主以為只要讓寵物足不出戶,就不會有感染問題。事實上,蚊子很容易跟隨人類進入家中造成感染,而高雄地區更有一半以上的寵物犬養在室外,導致感染率比全國平均高出1.5倍,飼主們應謹慎防範。咳嗽、呼吸困難非感冒 恐是感染心絲蟲症通常狗狗在感染心絲蟲症初期無明顯症狀,到中期才有較明顯的咳嗽、呼吸困難,馮建中醫師表示,飼主可能會誤以為是普通感冒而沒有意識到心絲蟲症威脅,錯失黃金治療期。狗的傳染病以心絲蟲症的影響最為普遍且嚴重,台灣主要是透過家蚊叮咬作為媒介,傳染給健康的狗,一般在4~6個月後心絲蟲幼蟲就會發展為成蟲,經由血液循環到達心肺系統,對心肺系統造成嚴重傷害。獸醫師盧大立建議,飼主應每年一次心絲蟲篩檢、定期投預防藥,發現感染即積極治療,才能確保毛小孩的健康。

狗狗突嚴重咳嗽、食慾不振 竟染心絲蟲症晚期

狗狗突嚴重咳嗽、食慾不振 竟染心絲蟲症晚期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寵物心絲蟲症透過家蚊媒介傳染,一旦感染會對狗狗的心肺系統造成傷害,曾有一隻長期住在陽台的5歲黃金獵犬,平時活力十足,因為嚴重咳嗽,且食慾不振而就醫,由於飼主認為家中沒有蚊子,沒有意識到可能是心絲蟲症,經篩檢發現已是心絲蟲症後期,飼主才因未即早發現而感到相當愧疚。3成感染心絲蟲無症狀 未及時治療恐致死研究調查發現,高雄地區較常將寵物養在室外,狗狗感染心絲蟲症的盛行率也較全台平均高出1.5倍,獸醫師馮建中表示,即使寵物住在室內也有可能無意間被叮而感染。他提醒,唯有進行心絲蟲篩檢,才能確認寵物是否感染,讓醫師與飼主都能更了解寵物的健康狀況,對症治療。心絲蟲初期並無明顯症狀,高雄地區有超過3成已感染的犬隻沒有症狀,感染中期可能會出現咳嗽、呼吸困難等典型症狀,平時若有以上症狀,即有高達8成機率可能已感染心絲蟲,若飼主沒有意識到寵物染病,可能會讓病情惡化,最嚴重還會導致休克、死亡。四合一篩檢 8分鐘檢查6種傳染病獸醫師馮建中提醒飼主們,無論是否發現症狀出現,都應該定期篩檢,而出現症狀時,更應立即篩檢,避免造成遺憾。建議能夠遵循美國心絲蟲協會的指引,幫助寵物們對抗心絲蟲症,每年定期篩檢,每月定期服預防藥,若感染則即時就醫治療。雖然臨床上有許多治療心絲蟲症的方法,但每隻寵物狀況皆不相同,治療療程也都相當複雜,更可能需要付出昂貴且高風險的心臟手術才能換回寵物健康,而且即使成功治療也會有許多後遺症產生。現在臨床上有四合一的篩檢工具,只要8分鐘就能篩出是否感染心絲蟲與其他5種傳染病,每年定期篩檢才能即時發現,對症治療。

工作意外!他4手指遭截斷 冰水保存成功接回

工作意外!他4手指遭截斷 冰水保存成功接回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意外經常發生在你我身邊,正確的處理方式,才能夠挽救不小心造成的傷害!41歲的張先生是工廠員工,工作時不慎將右手誤伸入機台,當場造成食指、中指、無名指及小指的完全截斷。幸好斷肢被同事妥善保存,後續也處理得宜,讓他免於手指殘缺的情況。機警同事 幫助保存斷肢得宜事發當下,張先生的同事立刻將尋獲的食指、中指及無名指斷肢以塑膠袋盛裝,置於冰水中送至成大醫院斗六分院,而小指斷肢則未能尋獲。張先生說原本對於能將手指接回不抱希望,由於即時就醫且斷肢處置得宜,在歷經八小時的顯微手術後順利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接回,於一星期後出院,免於右手四指完全缺失的情況。收至個案的斗六成大醫院整形外科林祐丞醫師表示,斷指為最常見的肢體截斷,主要發生在工時因機械操作不慎所致,其次則是交通事故等意外造成。當事故發生時,首重傷者斷端的止血,避免因失血過多造成生命危險,其次則是找尋斷肢。斷肢勿直接丟水中 以免腫脹難縫合林祐丞醫師指出,斷肢的處置應用浸泡過乾淨生理食鹽水的濕紗布或手帕包好,放在塑膠袋內,保持濕潤及清潔,最後再置於冰水中。切記不要直接將斷肢丟在水中,因泡水後組織的腫脹將造成顯微手術的困難。若是一時沒有生理食鹽水或冰水,也可以用乾淨、室溫下的水,接著盡快送至能進行顯微手術的醫療機構。對斷肢的處置得宜是斷肢能否成功接回的重要第一步。

喝過頭險送命!婦血中酒精濃度飆高昏迷

喝過頭險送命!婦血中酒精濃度飆高昏迷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酒精是台灣人的好朋友,不管開心或難過的事情都要來一杯,然而醫師提醒,對於身體的傷害不容小覷!南投一名黃姓中年女子嗜酒如命,經常在家飲酒,某天上午家人至其房間呼喚她,卻都沒有反應,嚇壞了家人,趕緊將她送醫治療。酒精濃度飆升 恐呼吸麻痺、死亡收治個案的南投醫院王耀麟醫師表示,病人在醫院呈現昏迷狀態,安排檢查後發現,病人的血液中酒精濃度高達480mg/dl,送至加護病房,並插管給氧治療,現病情已改善,轉至普通病房,王耀麟醫師提醒民眾,飲酒適當即可,切勿過量而徒生憾事。王耀麟醫師指出,酒精對人體的種種作用與人體內血中的酒精濃度有很密切的關係,一般呼氣酒精濃度超過0.15mg/L便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屬於違規酒駕,當血液中酒精濃度高於300mg/dl時,相當於呼氣酒精濃度1.50mg/L,就已經偏高,民眾可能會出現呆滯木僵、昏睡迷醉之狀態;而酒精濃度高於400 mg/dl時,呼氣酒精濃度2.00 mg/L,可能出現呼吸中樞麻痺、接近死亡之狀態,酒精濃度高於500mg/dl時,則會出現嗆入性肺炎,導致呼吸道阻塞,有致死的可能性。喝太多致嘔吐、腹瀉 甚至昏迷死亡南投醫院洪弘昌院長提醒,冬天天氣寒冷,有些民眾喜歡喝酒暖身,而且年終尾牙聚餐多,民眾難免小酌助興,但是黃湯過量飲用,輕則嘔吐宿醉,重可能導致昏迷,甚至死亡,尤其是患有酒精性肝病者,肝臟已有永久性的傷害,就不適合再飲酒。

登革熱累計逾兩百死 每人平均患3種慢性病

登革熱累計逾兩百死 每人平均患3種慢性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疾病管制署22日公布5例因登革熱感染死亡病例,3男2女均位於高雄市,年齡介於68至79歲之間,多數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史,全國入夏後累計因登革熱感染死亡人數209人中,男性109例,女性100例,年齡中位數75歲,平均每人罹患約3種慢性病,以高血壓、糖尿病、冠狀動脈疾病及慢性腎臟病居多。南部氣溫仍偏高 出遊切記做好防護新北市衛生局呼籲長者及慢性病患需提高警覺,切勿輕忽,如出現發燒、頭痛、肌肉酸痛、後眼窩痛、皮膚紅疹等疑似登革熱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史,以利及早診斷及處置。新北市今年截至12月24日,共累計140例登革熱確診病例,有84例為本土病例,其中77例有南台灣旅遊史,56例為境外移入,個案大多來自東南亞國家。另新北市21日監測到一對父子至南部登革熱流行地區旅遊,返家後均出現發燒及肌肉酸痛等症狀,經就醫後確診為登革熱個案,因南台灣氣溫仍適合病媒蚊生長,民眾南下時仍宜穿著淺色長袖衣物,或在皮膚裸露處噴抹經衛福部核可的防蚊藥劑,以降低感染風險。出現疑似症狀 應立即就醫衛生局提醒臨床醫師於診間需加強詢問TOCC,即職業別、接觸史、旅遊史及群聚史,並需具備民眾無南部旅遊史感染登革熱的認知,若有疑似症狀請儘速通報,並搭配快篩試劑使用,及早診斷以即時進行相關處置。針對老年人、慢性病患,由於病程變化較快,務必提高警覺。衛生局強調,清除孳生源才是防治登革熱根本之道,民眾應加強居家環境巡查,落實戶內外積水容器清除,民眾如出現發燒、頭痛、肌肉酸痛、後眼窩痛、皮膚紅疹等疑似登革熱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史,若經診斷感染登革熱,務必遵從醫師指示服藥、多補充水分及休息,並做好防蚊措施,以避免病毒再藉由蚊蟲散播。

早產兒存活率提升!巴掌王子開心上小學

早產兒存活率提升!巴掌王子開心上小學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小麥今年7歲,就讀小學一年級,看似健康的他,其實是位早產兒,提早3個半月出生,只在媽媽肚子中待了25週又2天,剛出生時僅有455公克,身長大約25公分,是成大醫院體重最輕的早產兒。醫師表示,隨著醫療進步,早產兒的存活率已有明顯提升。體重達1000克 存活率逾8成成大醫院黃朝慶醫師解釋,早產兒是指懷孕不足37週即分娩的新生兒。台灣目前早產兒發生率約佔新生兒活產人數的8~9%,其中極低出生體重(<1500公克)早產兒約佔新生兒活產人數的0.85%,卻佔新生兒死亡人數的85%。然而現在醫療科技進步,早產兒的存活率已有明顯提升。目前台灣地區出生體重1000至1500公克的早產兒存活率已高達85~95%。但是早產兒出院後在成長過程中,發生生長或發展遲緩的機率,仍較一般足月兒來得高。早產兒易生長遲滯 早期發現、治療為佳早產兒在唸書期間比一般孩子更容易遇到過動或行為認知上的問題。成大醫院自84年起成立南區早產兒聯合追蹤醫療網,針對出生體重1500公克以下的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在出院後矯正年齡6、12、24個月大定期追蹤其健康及生長發展狀況,20年來已持續追蹤服務2154位早產兒。另外在民國95年起增加學齡前5歲兒童的追蹤,至今近10年已服務732位早產兒,佔收案人數的78%。目前各年齡的平均追蹤率均達90%以上。追蹤結果發現,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在2歲有體重生長遲緩的發生率約為18%、智能發展遲緩的機率為16%、腦性麻痺8%、重度視力或聽力障礙約為1%。醫師呼籲,早期發現、早期療育。

三手菸傷童智力 尼古丁貼片+咀嚼錠克服菸癮

三手菸傷童智力 尼古丁貼片+咀嚼錠克服菸癮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抽菸對人體的危害甚鉅,二手菸對於人類的影響不亞於一手菸,甚至法律條文明文規定三人以上室內工作場所應禁菸,但大部分民眾卻不知道,香菸熄滅後,在環境中殘留的毒性化合物附著於物體表面所形成的三手菸,可直接經由皮膚接觸進入人體,造成可怕的危害!尼古丁替代藥物 減少菸品致癌物傷害高雄榮民總醫院家醫部薛光傑醫師表示,許多人以為不在家人面前抽菸就沒事,然而研究顯示,殘留的三手菸不僅會影響呼吸系統,使孩子容易氣喘與過敏,甚至會影響智力與發育,讓孩子的認知、數學、閱讀能力落後11~18%。雖然三手菸的濃度可能不如二手菸,但長期累積下來,危害不容小覷。不管是二手菸或是三手菸,都會影響健康,許多人靠著意志力戒菸卻頻頻失敗,目前戒菸輔助療法可分為「尼古丁替代藥物」與「非尼古丁藥物」,薛光傑醫師指出,尼古丁替代藥物在戒菸時,維持人體內尼古丁的血中濃度,但卻少了菸品中的致癌物,安全性高。咀嚼錠+貼片 成功率近4成常見的尼古丁替代藥物有咀嚼錠、貼片、口含錠等,其中貼片會全天穩定釋放尼古丁,避免戒斷症狀;咀嚼錠則是能夠協助戒菸者即時緩解菸癮,若合併使用尼古丁片與咀嚼錠,可達到長期又即時克服菸癮的效果。根據國健署的臨床戒菸服務指引,合併使用貼片與咀嚼錠超過14週,六個月戒菸成功率高達36.5%。台灣家庭醫學會秘書長李汝李醫師說,菸害對一般民眾健康影響甚大,對於孩子更是如此,為幫助民眾順利戒菸,國健署自民國101年3月推出「實施二代戒菸治療試辦計畫」,門診、住院、急診或合約藥局都可提供合適的戒菸藥物,最高僅需200元的藥品部分負擔,大幅降低戒菸成本。只要下定決心,加上輔助戒菸藥物,成功戒菸並非難事!

碘不足影響胎兒發育 多位孕婦不知如何補充

碘不足影響胎兒發育 多位孕婦不知如何補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彭小姐和先生一直期盼著第一胎的到來,知道自己懷孕的當下開心極了,但回想懷孕初期,因為脹氣的關係吃不下,人也經常不舒服,卻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於是上網查了很多資訊,然而查詢相關結果太多,讓她不知道何者才是正確的。後來她發現,孕婦健康手冊後面有很多衛教資訊,可以輔助新手媽媽,讓現在懷孕已邁入孕期29週的彭小姐,對於後來懷孕的大小問題,不再感到無措或緊張。孕婦健康手冊 提供孕產資訊許多懷孕媽媽拿到孕婦健康手冊時的喜悅心情是無法言語的,代表著孕育新生命的美好開始,國民健康署編印的孕婦健康手冊,提供準爸媽們豐富的孕產資訊,並能對自己每次孕期的變化有完整的掌握與了解,亦可透過孕婦健康手冊一點一滴紀錄孕育新生命的喜悅。國民健康署表示,於104年11月上旬開始,陸續在社群網站創設之「孕產婦關懷粉絲團」推出了多波孕婦健康手冊運用活動,包括孕產知識大哉問、創意孕媽咪照片大蒐集、孕婦健康手冊形象插畫票選等活動。其中,在「孕產知識大哉問」的活動中,參與答題的一千名民眾多數都能回答出正解,可見孕媽咪們對於孕婦健康手冊裡的內容都有一定的了解。碘攝取來源不清楚 國健署籲多用含碘鹽雖然參加者對於孕產知識大哉問活動之10個問題,答對率幾乎達100%,但碘不足恐影響胎兒腦部發育、新生兒發育遲緩,少部分民眾對於「碘」的攝取來源卻不清楚,僅回答可從海苔、紫菜、貝類、海魚等食物中攝取,國健署署長邱淑媞提醒,碘是人體必須的重要營養素,烹飪時可多選用含碘鹽的鹽品,增加碘的攝取量。

食安再爆!素食也不安全 蒟蒻竟摻工業用碱粉

食安再爆!素食也不安全 蒟蒻竟摻工業用碱粉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素食業者疑涉使用非食品級純碱製作蒟蒻,食藥署於104年12月24日至「天福養生素食有限公司」進行搜索,現場查獲僅標示「碱」之白色粉末1袋,業者出示進貨單據為「輕鹼食品級」,因該項產品未依食安法規定標示,衛生局後續處辦中,另現場扣得進銷貨資料等文件,同時帶回該公司郭姓負責人及2位員工說明。查獲違規14公斤純碱、13包蒟蒻臺北市政府衛生局今年9月查獲「天福養生素食有限公司」涉嫌使用非食品級純碱製作蒟蒻,該純碱外包裝標示「非食品級,僅限工業用」,現場封存約14.2公斤之純碱,與紅白蒟蒻產品共計13包,每包約3.5公斤。該公司生產之蒟蒻產品提供予桃園市桃園區「天福養生素食館」使用或以外燴方式提供與不特定消費者,已令該餐廳暫停使用,本案涉嫌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定,後續由臺灣士林地方法院檢察署偵辦。依法可處罰金、罰鍰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5條第1項第10款規定,食品添加未經中央主管機關許可之添加物,不得製造、販賣、輸入、輸出、公開陳列,違者依同法第44條處6萬至2億元罰鍰,另依同法第49條可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8000萬元以下罰金。情節輕微者,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800萬元以下罰金。食藥署呼籲食品業者應使用符合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定之食品原料及食品添加物,切勿以身試法。

傳染力強!拉又吐 冬季好發病毒性腸胃炎

傳染力強!拉又吐 冬季好發病毒性腸胃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整理)每年冬季為病毒性腸胃炎好發時節,隨著氣候溫差變化大,冬季除了防範流感外,也要注意病毒性腸胃炎的威脅。病毒性腸胃炎傳染力極強,嘉義市衛生局提醒民眾,勤洗手及落實洗手五步驟,為防範之不二法門,遵守生病儘速就醫請假在家休息,是避免群聚發生的關鍵。嬰幼兒、免疫力差者   當心脫水致命病毒性腸胃炎的症狀為水瀉和嘔吐,或可能有頭痛、發燒、腹部痙攣、胃痛、噁心、肌肉酸痛等症狀,常見的病原為:諾羅病毒及輪狀病毒。任何年齡層皆可能感染諾羅病毒,感染病患嘔吐的症狀較為明顯;而輪狀病毒則好發於6歲以下的嬰幼兒,感染則以水瀉及發燒症狀為主,病程時間相較諾羅病毒為長。多數的人感染病毒性腸胃炎之後都可以康復,但對於嬰兒、幼童等因免疫力較差,感染後可能出現脫水、電解質不足,進而抽搐甚至死亡,因此家長應多加留意。也提醒民眾平時仍需注意,盡量熟食,避免生食,勤洗手,若有腹瀉或嘔吐症狀,及早就醫。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