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工時長又外食 男疲勞、無力竟脂肪肝上身

工時長又外食 男疲勞、無力竟脂肪肝上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45歲的黃先生在新竹科學園區上班,近一個月來覺得全身無力、疲勞,因此到醫院就診。經醫師問診了解,雖然患者本身沒有BC肝炎病史,但由於常工作超過12小時,導致飲食及作息不正常,加上常外食、抽菸、喝酒,不僅體重過重,抽血報告顯示其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皆偏高,同時超音波檢查發現有脂肪肝,嚴重影響黃先生之健康與生活品質。脂肪肝患者 肝癌機率大增大千綜合醫院肝膽腸胃科洪吉來醫師表示,罹患脂肪肝的人口約佔全台成年人口的四分之一,男性發生的機率略高於女性,好發的年齡層在40~60歲之間。造成脂肪肝常見的因素包括:肥胖、高血脂、酗酒、糖尿病、高血壓、不當服用藥物(類固醇、黃體素)、內分泌代謝異常;另外也有少部份罕見的原因,例如:先天性代謝疾病、接受全靜脈營養或迴腸分流手術後、體重減輕過快、化學物質或其他環境因素影響、妊娠急性脂肪肝等。大部分民眾罹患脂肪肝時沒有自覺症狀,多數是上腹部感到不適、腹脹或疼痛、食慾不振、全身倦怠、肝臟位置按壓有痛感等。若忽視脂肪肝之威脅,則罹患肝硬化或肝癌的機率將會大幅提升,因此洪吉來醫師建議,民眾可至醫院接受肝功能檢查和腹部超音波掃描來確診,同時也能作為往後肝病預防的重點。尚無藥物可根治 調整作息、規律運動預防由於目前尚無治療脂肪肝之藥物,患者須透過飲食及調整生活作息來降低肝臟內的脂肪含量。飲食上要限制熱量、脂質的攝取,避免精緻甜食、高鹽份食物及酒類,並補充適當的水份;除此之外,也要維持正常的生活作息及規律運動。洪吉來醫師強調,雖然脂肪肝對身體無立即性的生命威脅,但若置之不理造成肝硬化或肝癌,對健康來說更是得不償失。因此,提醒民眾平日需正常飲食及作息,並維持規律運動,才能不讓脂肪肝找上身。

課業壓力大!研究:體能活動減少焦慮感

課業壓力大!研究:體能活動減少焦慮感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學測已經放榜一段時間,全國12萬9千多名考生接獲成績,幾家歡樂幾家愁。從準備到考完,學生們經歷的情緒如同坐雲霄飛車般大起大落,嚴重者甚至有焦慮不安、肚子痛、頭痛或睡不好等身心狀況。接踵而來還有4月的統測、7月的指考,台灣學生不得不面對這種「考世」的現實,根據董氏基金會歷來調查指出,課業問題為台灣學生最大壓力源之一。運動調節壓力荷爾蒙 還能提升學習力根據馬里蘭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建議,體能活動能夠減少焦慮感,有助建立面對壓力的能力。而另一項來自赫爾辛基大學的研究也指出,久坐的孩子面對壓力情境時,比活動量大的孩子分泌更多可體松(cortisol)。研究者將252名8歲的兒童依照活動量分為活躍、中度、久坐三總類別,給予他們做數學和說故事等任務。結果發現,活躍組的可體松水平在執行任務時改變不大;久坐組則明顯增加。這顯示精神和體能活動量有關,透過運動調節壓力荷爾蒙對壓力源的反應,能讓心理更健康,進而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規律作息及運動 從容面對考試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董旭英教授表示,臺灣多數學生面對考試,總會為自己設立特定目標,而造成自己很大的壓力,他建議學生,可試著將大考當作人生中的一個考驗,而非「唯一」的考驗,在考試準備時除訂定讀書計畫,更要維持平常的休閒生活,同時與周遭的親人、師長、朋友分享心情,避免讓考試壓力成為心理上的問題。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葉雅馨主任表示,準備大考的情緒就如同跑馬拉松,除了平日規律作息,充足的睡眠與均衡飲食外,可透過與自己的比較,增加快樂經驗,例如完成讀書進度就給自己鼓勵、與自己前一次的成績做比較、讀一小時或完成一個段落複習,就聽首喜歡的音樂或看部影片等,但需避免像是大吃大喝、夜遊、電玩等刺激活動,造成情緒過度起伏。逾8成學生 運動後心情更好從董氏基金會歷年調查中發現,因情緒不佳而去運動的學生中,有82.2%認為運動過後心情會變好。葉雅馨建議同學們,可多從事慢跑、快走、定點伸展操、跳繩等,自我易掌握時間的運動,甚至養成習慣,透過規律作息與運動,讓好情緒如同跑馬拉松般持續,以面對大考壓力及降低焦慮感。

溫差大釀流感高峰 中醫4招預防

溫差大釀流感高峰 中醫4招預防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時序已來到春天,正是天氣不穩定、日夜溫差大,忽冷忽熱外加潮濕,容易引發過敏及氣喘,也是流行性感冒高峰期,中醫師指出,順應時節做好養生保健,仍可以樂享活力春天。衛生福利部苗栗醫院中醫科康鍾禧醫師說明,中醫養生講究時令季節,不同時期都有不同的養生要訣,例如立春以後,陽氣開始昇發,所以春季養生要順應春令,注意氣候多變,從四方面加強調養保健:1) 禦寒防風莫忽視/冬天人體新陳代謝相對變慢,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也特別容易損陽氣。春季養生保健,別急著減衣服,稍受風寒,易引發宿疾,感冒、肺炎、氣管炎、哮喘、關節炎、偏頭痛、冠心病等便會接踵而來;此時,保健養生首重防風禦寒。春天適當保暖,可減少疾病,尤其是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2) 飲食調養是關鍵/春季養生保健的飲食原則以「藏熱量」為主,因此,初春時節宜多食羊肉、鵝肉、鴨肉、蘿蔔、核桃、栗子等。選用甘辛、性溫清淡可口的食物,忌食油膩、生冷、酸澀、粘硬和大辛大熱之品,防止助熱生火。3) 鍛鍊運動很重要/運動鍛鍊是春季養生保健非常重要的部分,規律活動、適當運動,是古往今來長壽的秘訣。初春時節多參與室外活動,使身體受到適當的寒冷刺激,可使心臟跳動加快,呼吸加深,體內新陳代謝加強,身體產生的熱量增加,有益健康,如散步、跑步、登山、做操、打拳、打球、跳繩等,以改善血液循環,提高心肺功能,獲得更多氧氣,使腦組織得到較多的血液和氧氣,從而使腦組織能適應季節性血液循環的變化。但運動切忌過分活動,以免大汗淋漓而傷陽氣。4) 精神調養很有益/春季養生保健精神調養非常有益,除保持精神上的安靜以外,在神藏於內時,還要學會及時調理情緒,當處於緊張、激動、焦慮、抑鬱等狀態時,應儘快恢復心理平靜。此時要力戒動怒,更不要情緒抑鬱,心理上要豁達開朗,心胸寬闊,身體要放鬆,要舒坦自然,使情志「生」發出來。最有效的方法是多曬太陽,多接觸大自然,都是調養情緒的天然療法。

微整不再單一進行 全方位醫美超夯

微整不再單一進行 全方位醫美超夯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醫美技術的發展與進步,讓「追求美麗」的過程變得更便利,也不再只是使用單一方式,可以透過複合式評估與治療來達到每個部位客製化的調整,除了看起來年輕,微整後的容顏也讓人更有自信。初老症狀、全臉補水 玻尿酸一次搞定臉部輪廓微整形使用的方法很多,如廣泛使用的凝膠式交聯度高與大分子玻尿酸,大多使用於鼻型、蘋果肌、夫妻宮與下巴的調整;而近年來發展出的凝膠式交聯低與小分子玻尿酸,則是針對皺紋拉提、細紋,與臉部局部(淚溝、豐唇)的凹陷填補等。朱家緯醫師指出,凝膠式交聯低與小分子玻尿酸常用於臉部初老症狀,通常年齡介於25~35歲女性,透過注射玻尿酸微調,其改善幅度也較明顯,另外,若是肌膚因長期保水度不佳而引發乾燥脫屑,也可以採用玻尿酸療程對全臉注射,提升臉部肌膚的保水度,也改善肌膚缺水與細紋問題。熟齡女性臉部下垂多 超音波拉提改善佳至於熟齡肌膚的微整?皮膚科醫師馮愛真建議,可利用非侵入式的電波或音波來改善臉部下垂。超音波拉提為近兩年的常使用的方式,原理是利用聚焦式超音波達到皮下深度4.5mm筋膜層,使其受熱而收縮,改善肌膚鬆弛狀態,做到拉提的動作,由於加熱高達60~65度的溫度,能刺激膠原蛋白增生,來改善雙頰下垂及法令紋。若是眼眉下垂症狀可用不同深度的探頭,改善眼部老態問題。而最令人熟齡女性感到困擾的動態皺紋,如抬頭紋、皺眉紋、法令紋、魚尾紋等,馮醫師建議可施打肉毒桿菌放鬆肌肉,重點是勿貪圖注射過多劑量,若五官的表情不自然,反而會給人怪異僵硬的感覺,因此應先酌量注射,以「自然」為優先考量。先了解自身條件 術前溝通、術後保養不輕忽現今台灣醫美療程項目眾多,建議民眾在考量整形或微整前,先清楚自身五官條件與比例,過多的填充物或是超出一般臉部比例的作法並不妥當,且應尋求有口碑、有執照的院所,在施作療程前應多了解醫師是否有足夠臨床經驗,術前的溝通與術後保養注意事項更不容忽視。

預防子宮頸癌發生 竹縣推免費疫苗、抹片雙防護

預防子宮頸癌發生 竹縣推免費疫苗、抹片雙防護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子宮頸癌始終是台灣女性的頭號敵人!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國內每年約有5000人罹患子宮頸癌或子宮頸癌前病變,為台灣排名第七高的婦女癌症。新竹縣政府近年為落實國際抗癌聯盟(UICC)呼籲,積極推動「疫苗」加「抹片」的雙重保護觀念,以降低女性子宮頸癌發生率。自104年10月起,新竹縣政府提供國中一至三年級女生免費施打人類乳突病毒疫苗,截至目前為止已有8,316名國中女生完成第一劑及第二劑疫苗接種,接種完成率達93.6%;30歲以上的女性,也可免費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從學校、家庭一起保護女性健康。子宮頸癌罹病年齡漸下降事實上,過去子宮頸癌好發年齡多分布在40~49歲,但近年隨著性行為開放,患病年齡也有逐漸下降的趨勢。新竹馬偕醫院婦癌科詹家豪醫師強調,臨床發現,年輕就患有子宮頸癌的女性,初次性行為甚至在國高中時期就發生,女性可輕忽不得。詹家豪醫師接著說明,大部分的子宮頸癌是經由性行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所致,高達8成以上的女性會自行排除病毒,僅有5至10%的族群會反覆感染,甚至轉為癌前病變;所以,凡是有過性經驗的婦女,任何年齡,都可能罹患子宮頸癌,特別是:1)    早婚或太早有性經驗者,特別是國高中就發生性行為者2)    早生第一胎或子女多者3)    性生活複雜者預防子宮頸癌 抹片及疫苗是不二法門「從感染HPV病毒到癌變通常需要10到20年的期間,因此,這段期間若有定期做抹片,一旦發現癌前病變,也能及早根除病兆。」詹醫師進一步說明,一旦有過性行為後第3年,就應該每年進行抹片檢查(如:在18歲有過性行為,在21歲時就應該定期抹片檢查)。而目前政府是實施30歲以上的婦女可以免費做子宮頸抹片檢查,這點民眾可以好好運用。另一方面,除了定期抹片檢查外,HPV疫苗的施打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新竹縣政府所提供的免費子宮頸疫苗,根據研究顯示,其對於疫苗所含型別之子宮頸癌保護力可以高達9成以上,甚至也可預防陰道癌、外陰癌、肛門癌以及生殖器疣等,且目前數據已至少有10年的保護力,後續的研究也正再持續進行當中。而詹醫師也建議女性,越早施打疫苗效果越好。據估計有性行為的人終其一生有8成以上曾感染過人類乳突病毒,因此建議在開始有性行為之前施打疫苗其保護效果最好。新竹縣政府實施國中1至3年級女學生免費施打HPV疫苗新竹縣政府為了降低女性子宮頸癌發生率,凡設籍新竹縣的國中一至三年級女學生,自104年10月起可於校園全面免費施打人類乳突病毒疫苗;此外,為了即將到來的婦癌防治月,政府針對30歲以上提供每年一次「免費」子宮頸抹片檢查,針對45-49歲婦女提供2年一次「免費」乳房攝影,儼然為大多數女性民眾的保健福音!同時建議女性採「疫苗、抹片」雙軌方式搭配乳房攝影,以杜絕罹患子宮頸癌與乳癌的發生機會。

調查:青少年睡眠不足7小時 成績表現差

調查:青少年睡眠不足7小時 成績表現差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青少眠睡眠問題,不僅會影響情緒還會出現課業表現不佳的問題!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最新調查顯示,青少年平均每5人就有1人有失眠的經驗!而平日睡眠時數平均為7.12小時,而在夜間睡眠不足7小時中,超過6成受訪者會出現上課遲到、打瞌睡,並影響學業成績等問題!逾2成青少年曾失眠 北北基最高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主辦「2016年青少年睡眠大調查」結果顯示,全台青少年慢性失眠症盛行率為2.8%,並有近15%因此干擾到日常生活;而在「睡眠與學業成就表現」調查顯示,青少年平日睡眠總時數平均為7.12小時,而隨著就學階段往上,睡眠總時數跟著減少,當夜間睡眠總時數低於七小時,分別有63.5%與75.5%出現上課遲到與打瞌睡的情況。反之,若高於七小時以上的青少年,則有較高的比例其學業成績表現落於班上前段。另,調查也發現北北基地區的青少年在失眠經驗的比例較高。北北基的青少年平日上課時間,包含課後輔導、補習班與才藝班等高於其他區域的青少年,而上床睡覺時間也較晚。對此,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睡眠中心臨床心理師黃彥霖表示,家長幫孩子安排較多的課後學習本意或許是好的,然卻也因此壓縮青少年夜間睡眠時間,可能導致孩子有睡眠問題,進而影響其學習表現。學子瘋3C 失眠比例高本次調查另一主題是「睡眠與上網、玩遊戲等使用3C產品活動的時間」,調查結果顯示,青年上網、玩遊戲的時間大於2小時以上,33.4%會失眠、35.3%有失眠經驗,且在學業成績表現上,近4成在班級的後段班,顯示青年花費在上網、玩遊戲的時間較長,不只有較高的失眠比例,也在學業成就有顯著的干擾。因此他提醒,家長可多注意,並視情況溝通改善。 

用眼過度白內障年輕化 未滿30歲工程師也中鏢

用眼過度白內障年輕化 未滿30歲工程師也中鏢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82歲的林伯伯喜愛閱讀接收新資訊,平時就因為散光、近視及老花,備有多副眼鏡,更曾多次把放在沙發上的眼鏡坐歪,直到7~8年前突感視力模糊,寫字會重疊、看書報時間愈來愈短,怎麼換眼鏡都不見改善,才驚覺是白內障找上門。幸好兒子就是眼科醫師,經過新型白內障手術後,連藥袋上的小字都能看的一清二楚!視力模糊、疊影是警訊 5成民眾誤當老花眼科醫師林丕容說明,白內障的初期會有視力模糊、看色彩色調改變、單眼看東西有疊影、有畏光現象、閱讀吃力及常更換眼鏡等現象。根據門診觀察,約有近5成民眾在白內障發生時,會誤以為是近視度數加深或老花導致視線模糊,直到就醫才發現原來是罹患了白內障。林丕容醫師表示,40歲上下的壯年人,是老花眼開始好發的年齡,平均每5年會增加75度,而60歲則是白內障最容易發生的年紀。然而近年來,因為高度近視,再加上過度用眼、使用3C產品情形大增,使得白內障有年輕化的趨勢,3、40歲罹患白內障者已不在少數,甚至也曾遇過20多歲的工程師,因長時間盯著電腦螢幕,導致白內障上身。新型白內障手術 改善光流失率過度用眼導致白內障年輕化,傳統治療方式是以手術刀切口並以手工製作囊袋,而新技術「白內障Femtosecond Laser前置手術」(俗稱白內障無刀飛秒雷射)也漸受重視,適合置換老花白內障人工晶體,加上3D影像定位與光學斷層掃描,和「智能導航無刀飛秒雷射」,可達到更精準、更安全、復原更快的術後視力品質。以往人工晶體,均以繞射原理設計,產生平均高達18%的光流失率,可能造成光暈、光眩、中距離視力不佳等現象,新型全功能人工晶體,採用折射原理設計,光流失率只有7%,可提昇對比敏感度,有助中距離和夜間視力,除可解決白內障及老花、散光、近視或遠視等問題外,對於曾做過近視或老花近視雷射的民眾更適合選用,讓安全性及便利性大為強化。

胸悶、咳嗽13年無解 竟是畸胎瘤作怪

胸悶、咳嗽13年無解 竟是畸胎瘤作怪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63歲的許姓女士,胸悶、咳嗽、易喘長達13年,跑遍各大醫院治療,都被診斷為胸腔積水,也經歷引流治療,病狀皆無好轉。而近來咳嗽加劇到亞東紀念醫院就醫,醫師發現她右側胸腔內,有個排球大的罕見畸胎瘤,經胸腔鏡切除才復原。罕見純囊狀畸胎瘤 13年來誤以為胸腔積水收治此個案的胸腔內科王秉槐醫師,仔細詢問病史及診斷,發現病人胸腔內的陰影有比過去的胸腔影像擴大的現象,幾乎占據右胸的八成空間,懷疑是巨大囊腫,從縱膈腔往右側胸腔壓迫,將右側肺部壓迫到剩不到兩成的肺功能,並導致心臟被嚴重推擠,才會出現易喘、胸悶等狀況。加上她的腫瘤非實心而是水球狀,所以多年來數次就醫,常被錯認是慢性膿胸、肋膜積水等病因來治療,以致無法獲得正確之治療。氣喘、胸悶、咳嗽等症狀   易錯當感冒畸胎瘤發生年齡可從2歲至70幾歲,男女發生率無明顯差異。腫瘤本身由2個或3個胚胎發育層的幾種不同類型的組織構成,這些組織可由成熟的、非成熟的或混合型成分所組成。常發生於卵巢,睪丸等生殖器官。但也可發生於後腹腔或縱膈腔。腫瘤本身可為良性或惡性,在縱膈腔內大部分為良性腫瘤,且腫瘤大部分含有較多實質的部分,像本案例這樣純囊狀畸胎瘤較為罕見,醫學文獻中僅有零星案例報告,因此容易被誤判。而醫師也提醒,長在縱膈腔內的畸胎瘤大部分沒有症狀,直到腫瘤大到壓迫肺部、心臟、氣管等重要器官,才導致例如氣喘、胸悶、咳嗽等不適症狀,容易誤以為是ㄧ般感冒來治療。

研究:飲用雞精助代謝、血循 大腦更年輕

研究:飲用雞精助代謝、血循 大腦更年輕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抗老」話題蔚為風潮,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大腦」也需要抗老!台灣抗老化保健學會上周末舉辦「老化健康照顧國際研討會」,來自新加坡的營養保健博士曾暉發表以雞精進行的臨床實驗,發現飲用雞精不只能增強體力,還可幫助新陳代謝與血液循環,延緩大腦老化。雞精提升專注力、記憶 還能控制血糖大腦也會老化!腦部密集運作時會產生許多代謝廢物,長期下來,會妨礙腦神經訊息傳導,出現像是容易忘東忘西等老化現象。實驗顯示長期飲用雞精者,透過儀器測量發現其大腦的運作較為活躍,老化的現象明顯較未飲用者慢。曾暉說明,這是因為雞精在科學化的製程中經過高溫高壓蒸煮超過10小時,將雞隻的營養成分,分解成小分子胺基酸及各種活性胜肽,可促進腦部血液循環恢並調節壓力荷爾蒙,因此能夠活化腦部,提升專注力、決策力、與記憶力等,延緩老化。 除了延緩大腦老化,雞精對於人體的功效,也可發揮於血糖控制上。曾暉指出,現代人普遍都有工作壓力、作息不正常、飲食習慣不佳等問題,一項2015最新的人體試驗發現,「吃白飯」與「吃白飯搭配飲用雞精」者,前者的血糖會在飲食後迅速提升,但後者卻較為緩和,可見飲用雞精有助於增進胰島素分泌,幫助調節血糖,進而預防糖尿病,避免身體老化。 正常作息+充足睡眠 適當補充保健品曾暉呼籲,無論是身體或是大腦,都應提早做好抗老化管理,民眾應配合正常的作息與充足的睡眠、搭配適當的運動與飲食,另外可根據需求適時補充經過科學實證的保健食品,如雞精,有效延緩腦部與生理的老化。

體溫過低 吃再多膠原蛋白也沒效?

體溫過低 吃再多膠原蛋白也沒效?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對美容資訊很敏感的人當中,有很多人會認為「吃富含膠原蛋白的鱉鍋,讓肌膚光澤充滿彈性」、「吃魚翅美肌」、「為了保持年輕肌膚,每天吃膠原蛋白保健食品」,但很不幸的,這其實沒什麼效果。吃進身體裡的膠原蛋白,不會直接變成皮膚。膠原蛋白是分子量很大的蛋白質,會先被分解為胺基酸後,才被身體吸收,胺基酸被吸收後進入血液,再被送往各個細胞,被運送到各細胞的胺基酸再度組合,才變成膠原蛋白,當作製造肌膚的原料。當然,攝取膠原蛋白也沒什麼壞處。如果是以美肌為目的,先決條件是要打造能確實把攝取進來的營養,能有效消化吸收的身體。體溫越低,腸胃的狀態就越差,這樣即使好不容易吃了鱉鍋,也無法確實吸收其營養,只是浪費掉高級食材而已。先把體溫確實調高,再攝取膠原蛋白豐富的食材,這才是美肌的捷徑。健康的選擇重點要讓肌膚變美,首要之務是「溫暖腸胃」,腸胃虛冷,好不容易吃進去的養分也不會被吸收,甚至還有可能拉肚子或便祕,這樣對肌膚當然無益。(本文摘自/健康65法則/人類智庫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