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阿兵哥打靶耍帥 不戴耳塞險失聰

阿兵哥打靶耍帥 不戴耳塞險失聰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一位20歲的吳姓阿兵哥,在打靶訓練時,覺得戴耳塞有失帥度,而不聽從部隊長官指示,將耳塞藏起來不帶,打靶完他持續覺得左耳耳鳴,過了三天,耳鳴仍繼續存在,進而求助部隊醫官,部隊醫官幫他轉診至醫院耳鼻喉科做檢查,醫師發現左耳膜有一小穿孔,聽力檢查則有左耳高頻音喪失。臺南市立安南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許超嵐表示,吳姓阿兵哥會突然有耳鳴的現象,是因為內耳結構中,負責傳導並感受聲波的耳蝸受損,因為受到巨大音量損傷後,無法傳遞聲波訊號給大腦神經,會導致耳鳴。3招顧好聽力保健許超嵐醫師指出,藉由上面例子可知,聽覺是我們跟外界溝通的另一扇窗,跟眼睛一樣重要,如何在日常生活做好聽力保健呢? 1)遠離生活中的噪音/狗狗連續的吠叫聲已達90 分貝,這樣的環境下,人最多只能待 8 小時,而且每增加 5 分貝,暴露時間應該減半,否則就有「噪音性聽損」的危機,所以在95分貝的環境下時,最多只能待 4小時,捷運過站的噪音量更達100 分貝,則只能待 2 小時。 2)使用耳機應注意音量、時間/如果有習慣使用耳機的民眾,最好將音量固定在舒適的音量內(最好是在最大音量的一半以內),也不要使用耳機超過1小時,最好每30分鐘應休息5到10鐘,以免對聽覺造成傷害。 3)注意危險耳鳴/耳鳴原因多是聽力退化,不過,別以為耳鳴是老人家專利,每個年齡層都有可能,諸如中耳炎,耳垢栓塞等都是耳鳴的原因,若耳鳴在短時間內越來越大聲,加上只有單側耳鳴,若是合併有眩暈、聽力減退等症狀的話,那就要提高警覺,很可能是危險疾病如鼻咽癌、聽神經瘤、突發性耳聾的症狀,要儘早尋求專業醫師協助。

簡單5招 產後憂鬱不再來

簡單5招 產後憂鬱不再來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產後憂鬱症是指婦女在產後出現情緒上的憂鬱現象,通常在生產後4週內發生,其症狀會影響該婦女照顧新生兒的能力,美國心理學會估計發生率約是9%~16%,而生第二胎以上的婦女其罹患率則高達41%,產後憂鬱症(重度憂鬱症至少持續2週)可能發生在婦女分娩後到產後2年內,全球的患病率可達30%。主因是荷爾蒙改變 與照顧嬰兒壓力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醫師詹佳真表示,荷爾蒙的改變與因照顧新生兒產生的壓力,是產後憂鬱症的主因,如果沒有及時重視,對於母親、孩子甚至是整個家庭都會有絕對的影響。5招杜絕產後憂鬱:1)適時表達情緒/適時的表達是不可或缺的,尤其在當媽咪累積較大壓力時,一定要在適當的時機,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負面情緒才不會一直累積發酵。2)尋求老公幫助/在生產完後,遇到事情應該先找老公,如此,老公才能完全了解生產完後女人的辛苦,給予體諒,也間接給老公學習照顧孩子的機會,避免未來小孩變成「妻子一個人的孩子」的情況,甚至發生老公因不被受到重視而感到疏離。3)老公要時常讚美媽咪/為了避免媽咪有空虛感,建議老公應時常讚美媽咪,花點心思讓妻子知道你愛她,透過寫張卡片,每天說甜蜜的話、動手做禮物等等,適時表達對妻子的愛意。4)家人要以媽咪的角度給予關心/產婦的情緒問題,有很大部分原因來自於「不能做自己」,所以,家人要記住,適當的關心應要回歸媽咪的角度給予支持,而不是要求媽咪一味順從家人們認為的關心,而失去她做自己的機會。5)善用專業人員的支持/常聽到老一輩仗著自己過去生過孩子的經驗,告訴媽咪應該怎麼做,但某部分早就不適合現代潮流,礙於種種原因,媽咪總難以啟齒,其實當碰到這樣的情形時,可善用專業人員的意見,透過醫師或護士們的角度告訴媽媽或婆婆,反而比自己溝通更有說服力。

傷口小、疼痛低 新興腹腔鏡手術

傷口小、疼痛低 新興腹腔鏡手術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腹腔鏡手術是一種較先進的技術,傷口小、疼痛低、復原快,外科醫師能藉由內視鏡影像及使用腹腔鏡器械,切除腹內病灶或腫瘤,隨著腹腔鏡器械的進步,使用腹腔鏡手術切除大腸直腸惡性腫瘤及淋巴摘除,已是大腸直腸外科手術的首選,越來越多的民眾選擇腹腔鏡手術,代替傳統手術來進行疾病的治療。腸道恢復較快 及住院天數縮短依據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在2004年所發表文章,分析腹腔鏡及傳統開腹手術,其結果在腫瘤或淋巴切除範圍、存活率及癌復發率等各方面,兩種術式並無統計學上的差別,很多研究都已證實,腹腔鏡手術有以下幾種優點,如傷口較小、疼痛較低、腸道恢復較快及住院天數縮短。直腸手術最大的問題點在於低位直腸癌(距肛門口較近的腫瘤),男生的骨盆腔較窄,自動腸吻合器常不易伸入至骨盆腔深處,適當切除腸道及切除足夠的腫瘤安全距離,要解決這個問題,近年來已發展良好的器材架在肛門上,經由肛門執行內視鏡手術,可有效切除足夠的腫瘤安全距離,及切除足夠的直腸系膜(淋巴結),腫瘤所在的位置不同,需使用的設備及器材也不盡相同,總結來說,腹腔鏡手術可幫助病人減少疼痛,術後恢復較快,也可達到足夠的腫瘤及淋巴切除範圍。

假牙別亂裝! 小心口腔癌

假牙別亂裝! 小心口腔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口腔癌在台灣,有9成病患是抽菸、喝酒、吃檳榔的習慣所導致,目前臨床上則有因假牙材質不佳、黏著不穩定,長期摩擦口腔黏膜而引發口腔癌,口腔癌容易被忽略,患者往往感覺黏膜部位有粗糙感,甚至疼痛才會就醫,如果發現口腔內有腫塊、潰瘍、出血或者紅斑、白斑的情況,而且超過兩個星期沒有癒合,必須提高警覺盡快就醫,以免惡化為口腔癌。 一名高齡92歲男性身體硬朗,沒有抽菸、喝酒、吃檳榔的習慣,因長期配戴的假牙已鬆動,到牙科重新製作,但配戴後總是感到不舒服,嘴巴破皮疼痛長達好幾個月,而後醫師診斷發現,他的口腔內有一個大約3公分的潰瘍,切片檢查證實為口腔癌第二期,老年人長期佩戴假牙,應每半年回診檢查一次,若有不合或鬆動的情況,應及時修正或更換。  每半年檢查假牙 出現晃動應做修正至於長期佩戴假牙的老年人,牙齦和齒槽骨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萎縮,假牙與牙齦間會開始出現縫隙,造成活動式假牙鬆動,除了要注意假牙的製作品質外,建議每半年回診一次,同時檢查假牙,若出現晃動的情形應做修正,或置入一種類似樹脂的襯底來填補假牙與牙齦間的縫隙,以穩固活動式假牙。 

塵暴周年 職能治療供身心重建指引

塵暴周年 職能治療供身心重建指引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為了能夠有效提升職能治療,對燒燙傷病人的照護能力,中華民國職能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於八仙塵暴意外滿周年之際,出版「燒燙傷身心重建職能治療臨床服務指引」一書,透過出版書籍方式,將林口長庚復健科職能治療團隊,及雙和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團隊,將職能治療師在此次事件中,對燒燙傷病人所提供的照護項目,做系統性地整理,並以最方便的方式,提供給所有職能治療師做為參考。提供病人重回職場的準備與訓練因為職能治療師對於燒傷病人身心復健的協助,除了可提供副木和壓力治療的專業的評估和建議外,更可以提供病人未來在重回職場的準備與訓練,提供輔具與職務再設計,讓病人重回原來生活,該書於職能治療師全聯會網站供民眾下載,希望更多民眾能認識到燒燙傷病人,透過職能治療的專業服務後,能對於病人的關節孿縮與疤痕增生越能達到預防的效果,讓病人盡早重回原來正常生活與角色。林口長庚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黃恢濤組長表示,雖然在短時間無法將燒燙傷病人的職能治療服務都收錄在一本書當中,但是以林口長庚復健科職能治療燒燙傷服務團隊的豐富經驗,將本書內容做了最適切的規劃,簡明扼要,配合上相關實務圖片的呈現,以及雙和醫院職能治療團隊提供的心理職能治療服務內容,對於目前或是以後即將要從事燒燙傷病人治療服務的職能治療師來說是必備工具書之一。強調損傷修復 日常生活訓練此外,也可以透過該臨床服務指引的推廣,讓一般民眾了解針對燒燙傷病人的獨特醫療需求,並依病人燒燙傷程度提供個別的加強式復健,同時更需要接受持續的功能重建訓練,以免日常生活功能因疤痕攣縮,或缺乏心理社會的支持而逐漸受限,銜接現有之醫療照護網路,滿足燒燙傷病人出院後之身心功能重建需求,在身心重建的過程中,強調損傷的修復治療、日常生活的訓練,重視心裡社會層面的改善,減少創傷所帶來的心理傷害,重新再融入社會生活。

身上眼鏡好多副 眼睛「失焦」累了嗎?

身上眼鏡好多副 眼睛「失焦」累了嗎?

(撰文/黃雅芬) (資料來源/優活健康網;得恩堂眼鏡) (圖/優活健康網)   (戴錯眼鏡改善近視,小心越戴眼睛越疲勞唷!) 現代上班族常因為工作關係,長時間與近物為伍,除了需要近距離做較為細瑣的工作、時不時需要閱讀外,一天也至少有九小時的時間都在盯著電腦螢幕,甚至連睡前都還巴著手機螢幕不放!而過度用眼,不但使眼睛沒有得到充分休息,易使眼睛有「乾、酸、澀」的情況發生,還會因為「藍光」的刺激,讓眼睛更疲勞,導致眼睛出現視網膜及黃斑部病變等不可逆的眼疾,隨著「近距離」的工作型態已經逐漸融入了現代人的生活中,該如何正確保護我們的「靈魂之窗」,成為一項重要的課題。 預防各種眼疾找上門 護眼4招跟著做!   因應現代人的用眼方式,預防首重治療!保護眼睛的撇步不可不知道,以下護眼4點有助眼睛辛勞的上班族或是學生族群緩解眼睛的疲勞: 1)讓眼睛得到適度休息 避免長時間近距離使用視力,看書及使用電腦、手機、平板,每30分鐘就該朝遠方看3分鐘,或閉上眼睛休息5-10分鐘,讓眼睛調節焦距,獲得適當的喘息。 2)使用3C產品時,注意光線的調節 例如戶外光線明亮的地方,就不鼓勵民眾玩3C產品,因為在亮的地方,就會自然的將3C產品的光源調得愈強,對眼睛的傷害也會愈大;而在光線弱的地方,就應將3C的光線調暗,避免眼睛接受過多的藍光刺激。 3)眼睛也需要「吃」的營養! 像玉米、南瓜、蛋黃、菠菜、綠花椰菜、胡蘿蔔、黃椒、紅椒、等蔬果都富有有益眼睛的葉黃素,可多多攝取。 4)搭配多功能鏡片 近來有業者推出「漸進式多焦點鏡片」(將三種焦距設計於鏡片上),針對長時間從事中近距離工作者的需求設計,目的在緩解一般近視眼鏡或老花眼鏡在看不同焦距時,可能帶來的疲勞與不適感。 突破侷限! 一副「漸進式多焦點鏡片」=多副單功能鏡片   在眼鏡選配方面,因受限於民眾對眼鏡功能的認識不多,一般有近、遠視,或是有老花眼的民眾,多會選擇配戴一般的近遠視眼鏡或直接購買老花眼鏡,單一功能眼鏡雖然能改善問題,但也相對加重眼睛疲勞情況。 近來連鎖眼鏡公司得恩堂眼鏡,就破除單功能鏡片侷限,推出「e-Lens漸進式多焦點鏡片」,又為因應不同需求族群,分為「後弧設計」及「室內型中近設計」兩種鏡片,「後弧設計漸進鏡片」是以獨家車削科技,將視野干擾區移往鼻側及耳側,相較於一般鏡片,多出了30%的視野範圍,讓配戴者擁有更寬廣的「看近視野區」;「室內型中近設計漸進鏡片」則針對長時間從事中近距離工作者的需求設計,強化固定區域的視野範圍,有助增加視覺舒適度、降低晃動感,對長時間的電腦族來說是為福音。 除此之外,「e-Lens漸進式多焦點鏡片」設計講求客製化,可依照不同職業對眼鏡功能的不同需求近行量身訂做。提醒民眾若欲了解配戴客製化鏡片,還是需諮詢專業的醫師、眼鏡公司及有證照的驗配師,才能做出符合自己需求的眼鏡,真正解決「用眼」問題。 欲知更多活動訊息及詳情歡迎鎖定: 得恩堂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graceopticaltaiwan/?fref=ts 得恩堂官網>>http://www.grace.com.tw/  

太陽毒辣 防中暑有訣竅

太陽毒辣 防中暑有訣竅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今年夏天太陽毒辣,氣溫更是屢屢破新高,三軍總醫院至今已收治5位中暑病人,數目比去年同期還多,接下來全台還有數十場路跑活動,若一樣高溫普照未下雨,將容易令人中暑,主辦單位及民眾需多加注意。而三軍總醫院也設立中暑緊急應變小組,同時備有全台首創之降溫病房,遇上中暑患者就能在降溫病房急救,降溫後轉送加護病房。炎夏路跑 須小心中暑一名16歲的女高中生,參加水資源公益路跑10公里組,當時氣溫32度C,濕度80%,跑至終點時卻昏倒緊急送至急診室,當時肛溫40.9度C,經過降溫才得以清醒,但卻併發急性腎衰竭、橫紋肌溶解症及短期記憶喪失。中暑危險因子須避開在炎炎夏日想預防中暑,這幾個情況千萬要小心:(1)高溫高濕、(2)劇烈運動、(3)缺乏水份、(4)肥胖過重、(5)睡眠不足、(6)感冒或發燒、(7)甲狀腺亢進症、(8)慢性病患、(9)熱適應不足、(10)服用藥物。中暑緊急應變措施若發現有疑似中暑之情形,應將患者先移至陰涼處,除去患者衣著後只留貼身衣褲,並用冷水將患者全身噴濕,再置於電扇前吹風,同時可將冰袋或冰毛巾放置於大動脈通過的地方,如頸部、腋下、鼠蹊部等,謹記快將患者放置於開放且空氣流通的運輸工具上,立即送醫。防路跑中暑 就這樣做夏天想路跑又怕中暑?最好遵循下列小提醒:(1)訓練需循序漸進,逐漸增加時間、距離及訓練強度;(2)參賽者須有適當訓練及體力,若不習慣在熱天跑步的人,須有1-2周的「熱適應」訓練;(3)路跑之前、中、後,都要有適量的飲水,跑步時每10至15分鐘喝200-300cc水;(4)穿著淡色、質輕、透氣之衣服;(5)了解自己的極限,以自己感覺最舒適、與平日練習時同樣的速度跑步。

防曬乳怎麼擦? 4個指尖量才夠

防曬乳怎麼擦? 4個指尖量才夠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夏日太陽毒辣,近日的氣溫更是屢屢創下歷史新高,而毒辣的紫外線更無所不在,若沒有好好防曬,恐怕除了曬傷及曬黑跟著來,還會加速肌膚老化、暗沉、長皺紋的情況發生,尤其要出外踏青的民眾,一定要記得保護自己的肌膚。防曬可減少黑色素細胞增生皮膚科醫師鄭惠文表示,防曬本身可以抵抗UV-A及UV-B對皮膚的傷害,雖然無法美白,但也比較不會被曬黑;因皮膚為了對抗紫外線的傷害,會產生黑色素細胞來防護,若能夠好好防曬,自然就減少黑色素細胞的增生,也能避免皮膚被曬紅。到海邊選防水防曬乳鄭惠文醫師指出,防曬產品有係數之分,因係數不同,適合的場合也不同,若是要到海邊戲水的民眾,建議一定要選有防水功能的防曬乳,在挑選陽傘時可以盡量選擇顏色較深的傘,能夠反射較多太陽光,而現在也有抗UV的防曬衣物可以對抗紫外線。防曬乳係數高 持續效果越長經常會看到防曬產品上有SPF數值及PA+的標誌,鄭惠文醫師解釋,SPF是針對UV-B的防護,PA是針對UV-A的防曬數值,而兩個數值越高,代表能對抗紫外線的時間就越長,目前也有防曬產品會標示臨界波長,讓民眾更能掌握該防曬產品的防曬程度。防曬乳量夠才有效防曬產品不管價格有多高,如果擦在臉上的量不夠多,一樣無法達到十足的防曬效果,鄭惠文醫師建議,一次要擦約4個指尖的量,才能達到該產品本該有的防曬效果。臉部有專用防曬,勿拿身體防曬乳來擦臉,否則造成過敏或是長粉刺的情況,可就得不償失。

感冒好不了? 當心瓣膜性心臟病作祟

感冒好不了? 當心瓣膜性心臟病作祟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所有人都有感冒就醫經驗,感冒時不外乎咳嗽、喉嚨痛、鼻塞、氣喘、呼吸困難…等,有位年約50歲的男性,過去無顯著病史,出現類似感冒症狀,曾於診所就醫拿藥服用,但症狀不但沒好轉,還更趨嚴重,晚上甚至因為呼吸困難而無法入眠,因此到醫院求診。醫師診察發現胸前有嚴重心雜音,胸部X光片顯示有肺水腫現象,經心臟超音波檢查後,確診為嚴重二尖瓣閉鎖不全,所導致的心臟衰竭,所幸尚未嚴重到需要緊急氣管插管,經住院治療後已回復正常生活。主動脈瓣狹窄 可能會頭暈、胸悶人的心臟有四個瓣膜,主要作用是控制血流方向,包括:主動脈瓣、二尖瓣、三尖瓣及肺動脈瓣,在瓣膜性心臟病的患者當中,以二尖瓣與主動脈瓣膜發生異常的情形比較多,瓣膜性心臟病會因為不同部位的瓣膜問題而有不同症狀,例如主動脈瓣狹窄可能會有頭暈、胸悶現象,而瓣膜閉鎖不全常會有運動耐受性變差、容易喘,甚至晚上睡不著,因為常常要坐起來喘,也就是所謂夜間端坐呼吸的現象。發生瓣膜性心臟病的原因,簡單來說可以分為先天及後天的原因,先天原因包括常見的二尖瓣脫垂,及先天性心瓣膜發育不全,後天原因常見有風溼性心臟病、退化性瓣膜病變、心肌梗塞過後、細菌性心內膜炎、自體免疫疾病、心肌病變等。心臟擴大、心律不整 應考慮手術介入一般說來,只要經過詳細的病史詢問、理學檢查,輔以心電圖、胸部X光片,再加上最重要的心臟超音波即可確診,在疾病初期階段,如果心臟沒有擴大、心臟收縮功能尚可的狀況下,只要定期服藥與按時追蹤即可,但如果已經出現藥物無法控制症狀、心臟擴大、心臟收縮功能下降、肺動脈壓昇高,合併心律不整的情形,則要考慮手術的介入,以避免臨床狀況繼續惡化。

大食怪上身! 恐食物成癮

大食怪上身! 恐食物成癮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每日三餐吃東西很正常,但是一碰到壓力就想吃東西,而且吃飽之後還是想繼續吃,要注意可能已經有食物成癮徵狀,所謂的食物成癮指的是「習慣性食用某種特定食物的心理成癮」,而且吃東西的時候,剩的量會比預想的少很多,幾乎都會吃完,就算肚子飽了還是會繼續吃。巧克力、洋芋片、餅乾等零食,不管對於小孩、成年人來說,都是具有吸引力的食物,容易一口接著一口吃,特別是在看電視、看電影時,更容易令人越吃越多,高糖、高脂肪的加工食品,其實很容易使人上癮,就如同對煙、酒般的成癮,難以藉斷,又會影響身體健康。刻意減少食量 產生不安、焦慮許多食物成癮的人,因為花太多時間在吃東西上,直接影響到工作、家人及朋友的相處,而刻意減少食量又會產生不安、焦慮或頭痛等症狀,越刻意戒掉或減少特定食物,反而對它們產生更強烈的慾望。至於,食物成癮的成因為何?一看到食物,大腦就會開始分泌化學物質多巴胺,對食物產生強烈的慾望,而吃進食物的瞬間,大腦產生「喜歡」的化學物質(類嗎啡生物化學合成物),這樣令人愉悅的飲食記憶,使得以後更常吃同一種類的食物。最令人上癮的食物 披薩、巧克力研究指出加工食品、高糖食物,更容易使人上癮,該研究主要是針對35種不同食物,找來504名受測者進行對食物進行一至七分的評分,一分最易抗拒、七分最難抗拒,接著計算出哪種最容易令人上癮,結果發現,最令人上癮的食物,依序分為有披薩、巧克力、洋芋片以及冰淇淋等,大多為加工食品,然而,最不易上癮的食物,則有不沾醬黃瓜、紅蘿蔔、蘋果、糙米等,都不是加工食品。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