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驚!90%肺癌女性從不吸菸

驚!90%肺癌女性從不吸菸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癌症中的三冠王!日益嚴重的空氣汙染、生活環境中的各種煙害,讓台灣肺癌發生率居高不下,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最新公布癌症登記報告,肺癌位居國人10大癌症發生人數第2名,平均每44.7分鐘就有1人罹患肺癌,更是10大癌症中「醫療支出最高、死亡率最高、晚期發現比例最高」的癌症。女性肺癌發生人數是子宮頸癌人數3倍台灣女性罹患肺癌人數近30年來增加4倍之多,肺癌更已連續30年高居女性癌症死亡率第1名,每天就有7.6名女性死於肺癌,女性肺癌發生人數更是子宮頸癌發生人數的3倍。罹肺癌男性20%、女性有90%不吸菸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公布台灣最新肺癌現況,統計顯示10大癌症死因排名中肺癌位居首位、占死亡人數將近20%,即全台每5位癌症死亡人口中,即有一人死於肺癌,而台灣肺癌發生率成長快速,近30年(1979~2013)男性患者增加2.8倍,女性患者更大幅攀升4倍之多,其中罹患肺癌的男性有20%沒有吸菸行為,女性更有高達90%不吸菸。注意空汙、油煙、吸菸等致癌因子雖男性成人吸菸率有逐漸降低之趨勢,女性成人吸菸率長期維持持平,但肺癌死亡率卻逐年升高,因此呼籲國人應加強注意空汙、廚房油煙等吸菸以外的致癌因子,並定期進行自主肺部篩檢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肺癌1公分 手術治癒率達95%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高尚志表示,根據最新癌症登記報告,肺癌初期無明顯症狀,患者多是因為腫瘤變大、癌細胞擴散引發不適才發現,若肺癌在1公分以手術切除,其治癒率為85%~95%,若是2公分以手術切除治癒率也高達70%~80%,故早期發現肺癌治療機會非常大。 

嚇!牙齒填料恐致老年癡呆

嚇!牙齒填料恐致老年癡呆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你知道汞合金填料(一般稱為「銀填料」)事實上含有50%的汞嗎?它是會對人體造成大肆破壞的致命毒藥,牙科用汞合金所含的汞,流入河川中便是危險廢棄物,但它就填充在你的嘴裡,緩慢地將汞滲漏到你的體內,絕大部份的汞填料,都擁有足以殺死一個孩子的汞含量(光是憑著一劑的量)。汞合金填料會持續分解 釋放到口腔裡你不會拿一支滲漏的體溫計放到嘴裡,一放就是24小時,你會嗎?但是,根據國際口腔醫學與毒物學研究院執行長麥可‧力夫博士(Michael Ziff)的說法,那就是「當汞合金填料裝在你嘴裡時,實際會發生的事情。」依據湯姆‧華倫(Tom warren)的觀點:「全球有超過4,000件的研究報告指出汞是高毒性物質,牙醫怎麼能那麼輕率地把最致命的毒素之一放到距離你大腦僅有5公分之處?」血液中化學物質的變化與特定疾病有關現在已有證據證明,汞合金填料會持續分解,然後釋放到口腔裡,這些微小的汞填料粒子經由口腔和腸道細菌製造出甲基汞(一種比汞元素本身更毒的汞化合物),影響所及的區域主要包括腦垂腺、甲狀腺和大腦,沒錯,就是大腦!當汞合金填料被置入口腔後,經研究發現血液中化學物質的微小變化與特定慢性疾病有關,例如癌症、多發性硬化症和阿茲海默症。認定慢性疾病與「汞合金相關性」的困難之處在於,臨床症狀需等到病人的免疫系統崩潰之後才會顯現出來,那也許要4、50年的時間,所以你的嘴裡到底有多少汞?每一份牙齒填料大約含有0.5克的汞,你也許認為只是一點點汞填料沒什麼大不了的,再想想看吧!只要1份填料 就能汙染10英畝大的湖根據國際口腔醫學與毒物學研究院前任總裁理查•費雪博士的見解:「牙齒汞合金(銀)填料使身體負擔的汞,多過於所有其他來源加在一起(乳製品、空氣、水、疫苗等等),這些填料含有50%的汞──比鉛、鎘、甚至砷,更具神經性毒性。」由此看來,1個一般大小的填料中的汞含量,已經超過美國環境保護局規定人體暴露量100年的標準,換個方法說,只要0.5公克的汞(1份填料的含量),就能對1座10英畝大的湖中的所有魚造成汙染。所以我就直說了……假如有1個牙醫要把一些汞合金填料倒到湖裡,他會觸犯法律,但是如果同樣一位牙醫要把汞倒到你的嘴裡(透過汞合金牙齒填料),這種行為不但完全合法,而且對環境也不再是種威脅。(本文摘自/另類療法抗癌聖經:緊急公告!30年來最有效、最完整的無毒療法震撼報告/柿子文化出版)

熬夜打電玩 恐為致癌原因!

熬夜打電玩 恐為致癌原因!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你知道,假如你開著夜燈睡覺會增加你的癌症風險嗎?有研究證實,夜晚暴露在光線中會抑制你的身體製造褪黑激素,然後可能導致癌症的風險增加,那麼,到底什麼是褪黑激素?褪黑激素是一種調節我們神經傳遞素的荷爾蒙,當夜晚來臨、光線消失後,它由松果體(大腦中一種如豆子般大小的腺體)從色胺酸製造而來;這就是天黑後你要睡覺的原因。褪黑激素在夜晚、吃東西後達到高峰視網膜也能製造褪黑激素,此外,腸胃消化系統製造的褪黑激素更是極大量,褪黑激素濃度在夜晚達到高峰,但在吃東西之後也會增加,這說明了為什麼你在用餐後會想睡覺,褪黑激素是高度脂溶性的,而且也溶於水,因此它能夠輕易地穿透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根據艾琳•林希博士(Eileen Lynch)的見解:「褪黑激素的兩親性,也就是同時具親水與疏水的能力¬──結合它微弱的預防性抗氧化能力、微弱的金屬螯合能力,和在某種條件下成為自由基清道夫的能力──使它能夠在混亂的腫瘤微環境中消除氧化損傷。」由於75%以上的癌細胞都呈現出DNA氧化傷害,所以林希博士的上述主張非常重要,做為一個自由基清道夫,褪黑激素消毒氧化作用的能力堪與維生素c匹敵。夜班工作 與癌症風險增加有關愈來愈多的證據指出夜晚燈光與某些類型的癌症有關,使得研究學者懷疑,這可能與兒童白血病發生率的逐漸增加有相關性,科學家在「兒童白血病第一次國際科學會議」中發表研究結果,指出夜晚燈光和夜班工作(會擾亂身體的生理節奏或內部生理時鐘)都與乳癌和結腸直腸癌風險的增加有關,你不得不懷疑,過去30年來電視和電玩的迅速成長,是否促進了兒童白血病發生率的提升?兒童愈來愈晚睡,夜晚燈光可能抑制了褪黑激素的自然產生,而褪黑激素是對抗損害DNA的自由基的物質,結果導致癌症的發生,在電視與電玩普及率逐漸擴大時,兒童白血病也迅速增加,難道真的只是巧合嗎 ?生理週期擾亂 恐導致癌症腫瘤生長有好幾項研究已證實,生理週期與各種程度的腫瘤抑制有關,它也負責調節免疫反應,按照這種情況,生理週期擾亂可能導致免疫系統虛弱和癌性腫瘤生長,這才是合理的說法,不過,褪黑激素業經證實是「生理週期仲裁者」,能夠調節身體的內部生理時鐘,所以免疫系統能一直維持在它的高度監視之下。(本文摘自/另類療法抗癌聖經:緊急公告!30年來最有效、最完整的無毒療法震撼報告/柿子文化出版)

趕走情緒感冒 面對才有效!

趕走情緒感冒 面對才有效!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不管你知不知道,你的細胞有它們自己的聰明才智,它們也有記憶,那種記憶完全取決於你有知覺的思維能力,運動員和舞蹈家知道什麼是「肌肉記憶」,當你一再地訓練,然後等到比賽時刻到來時,你的身體會自動憶起所有需要的動作,你甚至不用費心去想。面對問題抒發怨憤 才容易康復相似的,處理外傷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治療師,往採用物理干預的方式而不是「談心療法」,因為傷處是那些記憶儲存的地方,是在身體裡,就像肌肉記憶一樣,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之間的關聯,幾乎是沒有人有異議的,舉例而言,在我所看過的每一個癌症病患中,要一直到他們願意表述情緒問題時才會開始康復,只有能夠成功地面對問題並紓發怨憤、原諒並選擇無條件關愛的人,才有機會贏得戰役。瑞克•吉爾德•黑默博士(Ryke Geerd Hamer)是一位德國腫瘤科醫生,他在此領域裡完成了了不起的研究工作,他的兒子在1978年不幸死於一項狩獵意外,他和妻子因此陷入極度的沉痛之中,結果,黑默博士本人罹患睪丸癌,而他的妻子則罹患乳癌,他後來發現,所有的癌症都跟精神/情緒有關,最後他讓自己痊癒了,成千上萬的人讀過他的書之後,都把自己的康復歸功於他的研究。情緒問題會潛入潛意識 製造更多痛苦負面情緒是氧化損傷中最毒也最危險的種類之一,因為它是隱伏的,而且往往受到壓抑,這些情緒會像膿瘡一樣潰爛,使良善與愛雙雙腐朽,有時我們以為情緒問題已經處理好了,其實它們卻隱藏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而且會潛入我們的潛意識裡,製造更多的怯懦和痛苦,要勇敢的走向那些可怕的地方,那或許是治療你的疾病中缺漏的聯繫。(本文摘自/另類療法抗癌聖經:緊急公告!30年來最有效、最完整的無毒療法震撼報告/柿子文化出版)

比紫爆更致命!保肺從拒菸開始

比紫爆更致命!保肺從拒菸開始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民眾一聽聞紫爆產生,個個如臨大敵般地戴起口罩抵禦空污,卻不知抽菸才是最可怕的致命因子,根據董氏基金會指出,在5坪大的房間抽2支菸,室內二手菸的PM2.5濃度是紫爆的7倍!吸菸者平均減少13~14年壽命大千綜合醫院醫療副院長暨胸腔內科醫師謝為忠表示,雖然民眾對紫爆很敏感,但對菸害的概念僅止於「吸菸對肺部有害」或「吸菸會得肺癌」,然而吸菸會影響全身性疾病,包含心血管疾病、白內障、骨質疏鬆、胃潰瘍、甚至肺癌以外的癌症,例如子宮頸癌,都深受菸害的影響,根據統計顯示,吸菸者平均比一般人減少13~14年的壽命,每5個死亡病人,就有1個和菸害有關。未來肺病將升為全球第3大死因最常奪走老菸槍生命的二大殺手,除了10大死因之首的肺癌,另一個就是因呼吸道慢性發炎導致呼吸氣流受阻,並降低氣體交換能力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預估,未來慢性阻塞性肺病將僅次於心臟病、中風,躍升為全球第3大死因,是40歲以上之成年人必須特別注意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肺癌與慢性阻塞性肺病早期沒有明顯症狀,許多患者確診後才發現病情已相當嚴重,因此建議40歲以上的民眾,尤其是癮君子及從事高空氣污染性工作者,在做例行性健康檢查時,可安排肺功能檢查,以預防肺部疾病。靠吸純氧才能延長生命 難挽回肺功能ㄧ旦確診,應找醫師評估結果,依肺功能與症狀的嚴重度擬訂治療策略,並接受戒菸諮詢、戒除菸癮,以免肺功能持續惡化,若等到咳嗽不止、呼吸困難而必須依靠吸純氧、呼吸器延長生命時,已難有挽回肺功能的可能性。謝為忠副院長提醒民眾,治療肺部疾病首重預防,若有慢性咳嗽或呼吸困難症狀等困擾問題,應儘早就醫諮詢、治療,才能共同對抗21世紀最大的健康威脅,一起健康保肺。

眼疾患者有福 新藥搶救「視」界

眼疾患者有福 新藥搶救「視」界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現年70歲的張先生年輕時兩眼視力皆1.2,每天看著電腦工作15小時,9年前張先生突然左眼視力模糊看不清楚,只能看到微弱的光線,原以為是太疲勞,點了眼藥水也沒改善,至眼科檢查結果發現,張先生左眼視力從1.2瞬間降至0.03近乎失明,後來確診罹患「多足型脈絡膜血管病變型黃斑部病變(PCV)」。使用血管新生抑制劑加上光動力療法患者使用血管新生抑制劑加上光動力療法,治療7年後產生抗藥性,醫師建議使用眼內注射「新型抗血管新生因子抑制劑(Anti-VEGF)」,至今恢復良好,左眼視力也改善許多。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14年統計指出,全球約有2.85億人口視力受損,其中有3900萬人失明,50歲以上的失明人數佔總失明人口82%,隨著全球邁入高齡化,越來越多人因慢性疾病及衰老退化,造成視力損害,甚至失明。主宰視力、辨別物體清晰度及顏色功能常見中老年人的眼睛疾病,最值得注意的是黃斑部病變,又稱作視力的隱形殺手,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理事長翁林仲醫師表示,黃斑部位於視網膜中心,主宰中心視力、具有辨別物體清晰度及顏色的功能,黃斑部常見疾病包含:老年性黃斑部病變(AMD)、糖尿病性黃斑部水腫(DME)、多足型脈絡膜血管病變型黃斑部病變(PCV)、中央視網膜靜脈阻塞續發黃斑部水腫(俗稱眼中風,CRVO)。陸續增加3種適應症的健保給付翁林仲醫師說明,衛福部陸續增加另外3種適應症的健保給付,糖尿病性黃斑部水腫(DME)、多足型脈絡膜血管病變型黃斑部病變(PCV)、中央視網膜靜脈阻塞續發黃斑部水腫(CRVO),讓過去視為眼癌的黃斑部疾病,多了一個治療選擇。眼內注射新型抗血管新生抑制劑(Anti-VEGF),直接作用在黃斑部不正常的新生血管因子,抑制不正常新生血管的生長與減少視網膜積液滲漏,且不會傷害到周邊正常組織,健保給付後將減輕患者及家屬的經濟負擔,也能讓患者擁有一個新「視」界。 

拒「三高」危機 健康吃鍋掌握4點

拒「三高」危機 健康吃鍋掌握4點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季節遞嬗,時序即將入冬,為求保暖,鍋物料理常在此時節成為飯桌上的要角,然而,火鍋湯底往往隱含「三高」危機──高油、高納、高普林,色香味俱全的鍋物恐淪為健康殺手!冬日大吃大喝的結果,可能導致體重增加、血壓升高,想要享受美食、又想遠離「三高」,食材應該如何取捨?無纖維的加工產品 易造成血糖波動豐富湯底,加上魚板、鑫鑫腸、餃類等通常是吃鍋的必備食材,然而加工食品吃多容易對身體造成哪些負擔,余朱青營養師表示,火鍋加工品添加許多化學原料,導致蛋白質結構變性,已知高纖維食物對血糖有穩定效果,無纖維的加工品易造成血糖波動、不穩,另外,鑫鑫腸不建議跟乳酸飲料搭配食用,因其產生的亞硝酸類化學物質恐會致癌。腎功能不良、透析患者 減少食用火鍋料另外,林口長庚毒物科主任顏宗海醫師表示,一般火鍋料中皆含有高含量的磷酸鹽,國內法規允許磷酸鹽於食品製造或加工使用,每公斤加工食品中磷含量不得超過3公克,雖然磷離子可經由腎臟排出,但對於腎臟功能不良或慢性透析的病人,磷無法順利排出,恐會導致高血磷症,因此腎功能不良或透析患者應減少食用含高磷酸鹽的火鍋料。清洗青菜 維持流動清水15分鐘以上除了火鍋料之外,民眾很容易忽視火鍋添加的青菜是否有清洗乾淨,顏宗海醫師表示,清洗青菜最好的方式是將青菜浸泡在滿水的盆子,維持流動清水15分鐘以上,才能減少青菜上的農藥殘留,一旦殘留農藥溶入火鍋湯頭中,就會被消費者吃下肚。多喝湯 易增高血壓、心血管疾病風險顏宗海醫師提醒,海鮮含高普林,吃多容易引發痛風,另外,內臟易殘留抗生素、環境荷爾蒙,人工雞湯塊含谷氨酸鈉,因其鈉含量為一般食鹽的1/3,民眾若認為口味較淡而多喝湯,容易增加高血壓、心血管疾病風險,慢性病患者是否只能吃較清淡的蔬菜鍋呢?余朱青營養師表示,患者只要從總量控管攝取的食材,遵循「前3後3」原則,仍有機會能夠吃到美味的火鍋:1)     湯底不要喝 /火鍋湯底煮久濃稠,除了破壞食物結構,湯底都是最油膩且含高普林,喝多容易造成水腫、高血脂症、高尿酸症,易增加痛風的風險。2)     飯前先墊胃 /吃火鍋前可以先吃碗白飯、冬粉墊胃,有點飽足感再開始吃鍋,如此一來就不用擔心吸收過多熱量。3)     前3後3 /「前3後3原則」,3天內都可以截長補短,若要在周末吃大餐,可從前3天或後3天進行清淡飲食,預防或補救體內環保。4)     總量控熱量 /梅花肉片為中高脂飲食,糖尿病、三高患者應攝取1/3為限。

醫訊/漫談慢性阻塞性肺病

醫訊/漫談慢性阻塞性肺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時序逐漸入秋,「酷酷嗽」的症狀在早晚開始容易發生,慢性阻塞性肺病則是呼吸道患氣時氣道阻塞的病症,由於病程緩慢,容易被誤認為其他病症而延誤治療。關於症狀、診斷、生活方面與治療問題,將由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舉辦的講座給予建議,胸腔內科醫師柯富彰將分享衛教講座主題「漫談慢性阻塞性肺病」,歡迎民眾踴躍參加。名稱:漫談慢性阻塞性肺病時間:105年11月24日 星期(四) 下午17:30-18:30地點: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一樓大廳院徽前衛教區(臺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二段360號)洽詢:劉大任社工分機:(02)2791-9696轉1008        手機:0975-682-056(簡碼219148)           0932-155-634

醫訊/癌症營養補給班

醫訊/癌症營養補給班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營養不均衡幾乎是癌症病人最常遇到的問題,可能因為不感吃的太油、太鹹,導致對於飲食控制過於嚴苛,造成身體虛弱的情形。然而營養狀況卻關係著治療的成效,本課程將由營養師施淑梅、講師陳妍靜以簡單輕鬆的上課方式及實地操作,教導頭頸癌病友如何吃的健康及均衡,獲得良好的營養攝取,提升免疫力及治療的耐受性。名稱:癌症營養補給班時間:105年11月24日(星期四) 上午09:30-12:00地點:亞東醫院南棟十四樓第一教室(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  洽詢:02-8966-7000轉1709

止咳第1步 把痰咳出來!

止咳第1步 把痰咳出來!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咳嗽病人多半想的很單純,來看診就是為了趕快鎮咳,並不懂立即鎮咳其實是不對、不好的,但身為醫師,我們的職責是找出咳嗽的原因,治療咳嗽絕不是照本宣科開一堆鎮咳、止咳、化痰、止癢的藥物—病人希望鎮咳,醫師想的是完全治咳,兩者的所想所願皆不相同。氣管受到發炎、分泌物刺激 會引發咳嗽醫師一定要有泰山崩於前仍不改其志的意志,否則現下極其現實的臨床醫療必會逼得醫師妥協,雖然病人暫時舒服不咳了,但是痰液阻塞的腫脹氣管將如何面對未來?咳嗽是身體的自我保護反應機制,當氣管受到發炎、分泌物的刺激,便會引發急速的氣管收縮症狀,也就是我們所見的咳嗽。咳嗽的目的就是要將氣管保持暢通,讓感染部位盡量維持正常功能,因此,治療咳嗽不可以一味鎮咳,否則可能加重氣管發炎腫脹與分泌物阻塞呼吸道,進而引發肺炎。如果你了解了,就知道絕對不可以自行亂買、亂吃鎮咳藥,治咳嗽,一定要「讓咳」(讓病人咳出來),把堆積在呼吸道的發炎分泌物—如鼻涕倒流、鼻咽喉腔積膿、從氣管至肺泡的所有分泌物都會刺激咳嗽反應—盡量排出體外。鎮咳藥會讓痰治療氣管 恐致咳嗽更嚴重雖然有很高比例的咳嗽病人會要求趕快鎮咳,畢竟晚上咳到不能睡會影響隔天上班、上學,然而多年來,我幾乎不開鎮咳藥給病人,而是在一天3至4次的藥包內給予足量的化痰與消腫藥物,至於額外包給病人的鎮咳藥包,則是讓病人半夜若咳嗽咳醒,嚴重影響睡眠時才加服的,否則能忍則忍,睡前也可準備裝有溫熱開水的保溫瓶在床邊備用—鎮咳藥雖然暫時讓病人不咳,卻讓痰滯留在氣管內繼續為患,幾個小時以後還有可能會讓咳嗽更嚴重。讓痰液咳出氣管 反而不容易併發肺炎我這樣做已經20幾年了,我的病人幾乎都能痊癒,這些有乖乖聽醫囑、正常作息的病人,鮮少會看到什麼併發症或得住院,多年來的看診結果不斷強化我的信心,讓我堅信只有這樣做才是真正的幫助病人緩解咳嗽,而就算病情沒有太大改善,嚴重咳嗽時讓痰液持續咳出氣管,反而不容易併發成肺炎,此外,不鎮咳也能讓症狀的分析變容易,讓醫師能根據病情變化做適度的處方改變,這麼一來,咳嗽的治療反而簡單多了。(本文摘自/咳嗽警報:從感冒、呼吸道過敏到嚴重咳嗽的專業治咳指南/柿子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