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注意!市售果菜汁恐致高血糖

注意!市售果菜汁恐致高血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外國模特兒、女演員、名媛總是宣稱:「早餐吃奶昔!」、「為了養顏美容,都把食品製成奶昔!」使奶昔躍然成為人氣保健食品。這裡談到的「奶昔」,英文為 smoothies,是將豆漿、黃豆粉、優格富含維生素的水果、蔬菜丟進果汁機攪打所製成的食品(相當於台灣吃的「精力湯」。)。未經咀嚼而飲用 使血糖值急遽上升看起來是做法簡單的養生食品,將果汁、蔬菜等材料混合,似乎很健康,但問題在於,打成奶昔喝進肚子,效果卻會大打折扣。為什麼呢?因為,果汁機會造成水果、蔬菜的膳食纖維破壞。「未經咀嚼而飲用」會使消化速度更快,血糖值急遽上升,大量分泌胰島素,形成容易堆積脂肪的體質。而且,為了使果汁更順口,有些人會加入兩、三種較甜的水果,或添加蜂蜜等糖份,這種做法會使血糖值更快速上升。製作過程破壞了營養蔬菜、水果都含有豐富維生素C,但果汁機的轉速卻會破壞這些營養。因此,平常吃太少蔬菜、水果,想藉精力湯彌補不足,反而會達不到預期的健康效果。不是精力湯的食材不好,而是製作過程破壞了營養。請注意,不要用果汁機打碎蔬菜、水果,而是直接咀嚼未經加工處理的食材,如此一來,才能確實吃進膳食纖維、得到完整的果菜營養。有些人早上匆匆忙忙,沒辦法好好地享用早餐,因此想用果汁機製作精力湯的人,建議打精力湯時,添加營養保健食品,例如:蛋白粉、優格等強化營養。選擇無糖的優格 避免用蜂蜜、糖漿添加蛋白質不僅可使奶昔更營養,還有助於減緩吸收速度,不必擔心血糖值急遽上升的問題。請選擇無糖的優格,避免使用蜂蜜、糖漿等。如果很想加甜味,建議使用能增加乳酸菌的寡醣、羅漢果萃取物等天然甜味劑。基於相同的理由,我也不建議大家飲用市售的蔬菜汁或果汁。這些飲品只能偶爾喝喝,但千萬別真以為「每天早上喝一瓶,可彌補蔬菜攝取量的不足」,那就落入廣告圈套了。蔬果中維生素會在加工階段流失,隨著時間經過,更會變得越來越少。因此,工廠製造包裝的蔬菜汁,完成送到消費者手上時,究竟還能剩下多少維生素?由此可知,蔬菜汁和果汁並無法改善蔬果攝取不足的問題。(本文摘自/斷糖飲食打造燃脂體質/世茂出版)

中醫食療-吃出健康 保健強身

中醫食療-吃出健康 保健強身

(撰文/優活健康網記者 湯蕎伊) (受訪者/中華整合醫學與健康促進協會 營養與健康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 /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特聘教授 沈立言) (圖片/沈立言特聘教授、優活健康網) 飲食與健康兩者的關係密不可分,自古流傳下來的中醫食療法,強調的是食物就能吃出健康並且預防疾病的產生,運用食物的屬性平衡人體可能出現的各種不適症狀,中華整合醫學與健康促進協會營養與健康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特聘教授沈立言表示,中醫食療是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之下,運用食物或其他天然的營養物質,來進行保健強身或輔助治療疾病,以促進身體康復、延緩衰老,中醫食療在預防醫學、康復醫學甚至是老人醫學皆佔有重要地位。  (食物就能吃出健康並且預防疾病的產生。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依食物屬性調和身體 達到陰陽平衡的狀態 中醫食療屬自然療法的範疇,依據陰陽五行理論,將每一種食物分為不同的屬性,像是:五性-寒、熱、溫、涼、平,以及五味-酸、苦、甘、辛、鹹,依不同的體質選擇適合的食物,並以屬性的基本概念來調和身體,讓身體能達到陰陽平衡的狀態,舉例來說:若是屬於燥熱體質,建議吃涼性的食物來進行調和,維持健康狀態。 一直看病、拿藥、吃藥 恐只是治標不治本 現今醫院林立、健保局則不斷透支,但卻沒實實在在反映在人民的健康上,生病的人依然很多,對此,沈立言教授認為,主流西醫很少提及食療的重要性,都是一直不停地在進行治療,卻缺乏主動促進健康的觀念,然而,健保的支出費用已高達6千億,其中支出大多在做後端的疾病治療,既沒有生活品質也會降低國力!其實健保不應等到疾病產生才來做治療的動作,身體微恙時就可利用食療的方式來恢復健康,也應深思一直看病、拿藥、吃藥,恐只是治標不治本,只有暫時緩解的效用而已,應回歸根本,搭配中醫食療的基本概念「辯證施膳」,吃對自己身體有益的食物並將身體調理好就可預防病症的產生 。 (一直看病、拿藥、吃藥,恐只是治標不治本,只有暫時緩解的效用而已。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重視飲食健康的沈立言教授,他認為自己的身體健康是可以掌握的,吃下好的食物,身體自然會有良好的抵抗力,也能保持愉快的心情,進而提升整體的生活品質。沈立言教授也分享自己的日常保健方法:基本上,每一天都要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若是忙碌到三餐都無法好好吃,就要適時補充膳食補充品,像是蜂膠,可在早上一起床時空腹吃,也是不錯的保養方式,或是補充維生素B、C、E、綜合維他命,供應身體足夠的能量,維持良好的抵抗力,魚油則是可預防心血管疾病也可抗發炎與抗憂鬱,視自身需求來選擇適合自己的養生保健品。 (沈立言教授認為身體健康是可以掌握的,吃下好的食物,身體自然會有良好的抵抗力,也能保持愉快的心情,進而提升整體的生活品質。。 圖片提供/沈立言特聘教授) 應思考如何吃出健康 提升飲食健康知識 沈立言教授提出,據統計:台灣之健保費用已超過食品業界的產值,這真是台灣的警訊,國民的健康如果僅是靠治療出來的,政府每天高喊著「預防勝於治療」不就是空談了嗎?他誠摯期盼政府應拿出更多魄力與心思教導人民如何「吃」出健康,而非等吃出問題後再來亡羊補牢,甚至進行許多無效的治療,真是勞民傷財,讓台灣的國民生產力低落,國家的競爭力也下降,的確值得大家好好深思啊! 此外中醫食療在幾千年來都扮演著守護人民健康的重要角色,如能在日常生活就做好有效的預防,也不致於到後期疾病產生時才來做治療,台灣的全民健保是全世界公認最具方便性的國家,但若不積極實踐「預防勝於治療」,全民的健康與生活品質以及整體的醫療環境都無法進步;政府、學術界、產業界應共同思考及努力教導消費者如何吃出健康,如何提升全民的飲食健康知識,並建立個人化營養的重要觀念。如此才能提升國人的生活品質與快樂指數,創造美好健康快樂的人生!  

中醫食療-吃出健康 保健強身

中醫食療-吃出健康 保健強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採訪報導)飲食與健康兩者的關係密不可分,自古流傳下來的中醫食療法,強調的是食物就能吃出健康並且預防疾病的產生,運用食物的屬性平衡人體可能出現的各種不適症狀,中華整合醫學與健康促進協會營養與健康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特聘教授沈立言表示,中醫食療是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之下,運用食物或其他天然的營養物質,來進行保健強身或輔助治療疾病,以促進身體康復、延緩衰老,中醫食療在預防醫學、康復醫學甚至是老人醫學皆佔有重要地位。 依食物屬性調和身體 達到陰陽平衡的狀態中醫食療屬自然療法的範疇,依據陰陽五行理論,將每一種食物分為不同的屬性,像是:五性-寒、熱、溫、涼、平,以及五味-酸、苦、甘、辛、鹹,依不同的體質選擇適合的食物,並以屬性的基本概念來調和身體,讓身體能達到陰陽平衡的狀態,舉例來說:若是屬於燥熱體質,建議吃涼性的食物來進行調和,維持健康狀態。一直看病、拿藥、吃藥 恐只是治標不治本現今醫院林立、健保局則不斷透支,但卻沒實實在在反映在人民的健康上,生病的人依然很多,對此,沈立言教授認為,主流西醫很少提及食療的重要性,都是一直不停地在進行治療,卻缺乏主動促進健康的觀念,然而,健保的支出費用已高達6千億,其中支出大多在做後端的疾病治療,既沒有生活品質也會降低國力!身體微恙時就可利用食療的方式來恢復健康,也應深思一直看病、拿藥、吃藥,恐只是治標不治本,只有暫時緩解的效用而已,應回歸根本,搭配中醫食療的基本概念「辯證施膳」,吃對自己身體有益的食物並將身體調理好就可預防病症的產生 。吃下好的食物 身體自然會有良好的抵抗力重視飲食健康的沈立言教授,他認為自己的身體健康是可以掌握的,吃下好的食物,身體自然會有良好的抵抗力,也能保持愉快的心情,進而提升整體的生活品質。沈立言教授也分享自己的日常保健方法:基本上,每一天都要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若是忙碌到三餐都無法好好吃,就要適時補充膳食補充品,像是蜂膠,可在早上一起床時空腹吃,也是不錯的保養方式,或是補充維生素B、C、E、綜合維他命,供應身體足夠的能量,維持良好的抵抗力,魚油則是可預防心血管疾病也可抗發炎與抗憂鬱,視自身需求來選擇適合自己的養生保健品。應思考如何吃出健康 提升飲食健康知識沈立言教授提出,據統計:台灣之健保費用已超過食品業界的產值,這真是台灣的警訊,國民的健康如果僅是靠治療出來的,政府每天高喊著「預防勝於治療」不就是空談了嗎?他誠摯期盼政府應拿出更多魄力與心思教導人民如何「吃」出健康,而非等吃出問題後再來亡羊補牢,甚至進行許多無效的治療,真是勞民傷財,讓台灣的國民生產力低落,國家的競爭力也下降,的確值得大家好好深思啊!此外中醫食療在幾千年來都扮演著守護人民健康的重要角色,如能在日常生活就做好有效的預防,也不致於到後期疾病產生時才來做治療,台灣若不積極實踐「預防勝於治療」,全民的健康與生活品質以及整體的醫療環境都無法進步;政府、學術界、產業界應共同思考及努力教導消費者如何吃出健康,如何提升全民的飲食健康知識,並建立個人化營養的重要觀念。 

小睡26分鐘 可提升34%的工作效率

小睡26分鐘 可提升34%的工作效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為了記憶,需要六小時以上的睡眠。但是,難免有人工作太忙,每天都要加班。根本不可能有足夠的睡眠時間吧?這樣的人該怎麼辦呢?要克服睡眠不足引起的效能下降,王牌就是「小睡」。德國呂貝克大學做過以下的研究。先把畫著插圖的十五種卡片,拿給所有實驗對象背起來。四十分鐘後,再把插圖跟剛才不太一樣的卡片拿給一半的實驗對象背起來(為了攪亂記憶)。另一半的實驗對象是在小睡(Non-REMsleep,非快速眼動的睡眠時段)四十分鐘後,再背卡片。然後,針對最先背的卡片做測驗。結果,有睡覺組的成績比沒睡覺組好。沒睡覺組的答案率是百分之六十,有睡覺組的答對率是百分之八十五。睡眠確實可以促進記憶的長期保存此外,根據腦的影像分析顯示,睡眠確實可以促進記憶的長期保存。睡眠可以促進記憶的長期保存,防止種種資訊帶來的記憶衝突。僅僅四十分鐘的小睡,對記憶的扎根也有很大的影響。小睡除了有助記憶,也可以全面改善大腦的效能。根據美國NASA的研究顯示,小睡二十六分鐘,可以提升百分之三十四的工作效率,以及百分之五十四的注意力。在美國,越來越多企業引進小睡室或被稱為小睡艙(nap pod)的睡眠機器,Google、Nike等大廠都有引進。在日本,由厚生勞動省編製的「打造健康的睡眠指南」,也在相隔十一年的二零一四年重新修訂。午睡可改善下午因睡意而引發的工作問題文中有以下敘述:「午睡可以改善下午因睡意而引發的工作問題。在下午較早的時間,短短午睡三十分鐘,可有效改善會受睡意影響的工作效率。」國家對小睡的效果做了保證。以前,公司的氛圍或許是午睡就會被罵「你在幹什麼!」但現在的日本企業,也有越來越多設立小睡室或支持午睡的公司。(本文摘自/不用記憶的記憶術/平安文化)

不騙你 脊椎健康專注力較高!

不騙你 脊椎健康專注力較高!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脊椎側彎時,身體也會跟著扭曲變形,遂無法充分提供養分給在關節間的軟骨,進而造成身高發展遲滯。尤其在成長期發生的脊椎側彎,彎曲的情況會隨著時間加劇,逐漸發展成難以矯正的地步。錯誤的姿勢則會破壞脊椎的平衡父母是幫孩子維持脊椎健康的重要人物,所以有責任了解最正確的資訊。聰明的家長應該要清楚知道正確的姿勢有哪些,然後全力協助孩子避免脊椎側彎。不論是坐著、站著、走路、跑步還是躺著等行為,皆會影響脊椎的形態。錯誤的姿勢則會破壞脊椎的平衡,使背部和肩膀向內壓縮,雙腿彎曲變形。如此之下,孩子對外貌的自卑感油然而生,腦部也因血液不循環,致使集中力下降。及早發現問題才及早矯正脊椎現在的小孩,長時間使用智慧型手機,屁股黏在椅子上的時間大幅增加,飽受脊椎側彎困擾的孩子數量因此有成長的趨勢。脊椎側彎是肌肉骨骼系統出問題的一種反應,例如長時間低頭滑手機,在書桌前駝著背讀書,撐著下巴看電視等姿勢都會引起脊椎亮紅燈。現今的孩子就是暴露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再怎麼無奈,也改變不了他們不易維持正確姿勢的事實。成長期孩子的脊椎容易變形,一樣錯誤的姿勢,小孩脊椎受的影響更甚於大人。父母不要只有關切孩子的成績單,也要多花點心思注意孩子的脊椎健康,這不僅攸關身高發展,也有可能從此改變他們的一生。小孩脊椎較柔軟 難以發現問題各個脊椎骨之間都連著掌管大腦和所有器官的自律神經,內部還有脊髓在流動。脊髓是人體的情報通訊網,擔負傳達大腦命令到各部位的重任。通常脊椎健康的小孩,會有較好的專注力表現。小孩的脊椎較為柔軟,不易感到疼痛,若是父母沒有細心觀察,根本難以發現他們脊椎哪裡有問題,等到孩子發出求救時,通常已經惡化到一定的程度。5歲到12歲是脊椎健康的重要時期成長時期脊椎變形的速度雖快,但及早發現問題是矯正脊椎最快的方法,5歲到12歲是決定一個人脊椎健不健康的重要時期。在校成績不是人生的全部,比起成績,健康的脊椎對人生的影響力更大。如果可以找回脊椎的健康,孩子這一生就能以健康的身體和自信的外表迎向光明的未來。(本文摘自/睡前5分鐘, 讓孩子多長10公分:韓國火紅體型矯正師公開長高的獨家祕笈,照著做,過了青春期還有效!/出色文化)

快看!教你四季排毒怎麼吃

快看!教你四季排毒怎麼吃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中醫學上將春天稱為「排毒之季」。如同沉睡在土壤中的種子在春天破土而出,奮力向外冒出新芽一般,我們的身體也能在此季節把累積的毒素向外排出。要幫助身體排毒,多攝取帶有微苦味的食物是很好的,像春天盛產的蔬菜、油菜花、食用土當歸、豆芽、蜂斗菜、蕨菜等等野菜,都是代表性的食材。享受當季鮮蔬 自然也能順暢將毒素排出另外香菇、西洋菜、芹菜與蕪菁也是很好的食物。從春季盛產微苦的蔬菜這點來看,也能明白為何春天是排毒之季了。在春天不需要特地進行排毒,大自然便已提供我們最天然的食材,享受當季鮮蔬的同時,自然也能順暢將毒素排出。梅雨季同時也是TYPE D 的水毒最容易囤積的季節。大多數朋友可能因為天氣悶熱,而常常開冷氣或者吃生冷食物,但是請特別注意,身體過度受寒時會減緩腸胃運作,讓消化機能衰退,毒素也難以排出體外。適量攝取小黃瓜、番茄 補充水分因為天氣炎熱而出汗的緣故,會使體內的「熱」降溫,但「氣」與「血」也會伴隨著汗水流失,進而讓身體燃料不足,整個人無精打采。相信很多朋友也都曾經熱到失去食慾吧?另外,現代的環境讓人很容易在夏天極度受寒,每天飲用加了冰塊的飲料請控制在一杯內,適量攝取小黃瓜、番茄與茄子等具有降溫效果的夏季盛產蔬果,也能補充因流汗而喪失的水分。多攝取梨子、豆腐、菠菜滋潤身體秋天被稱為乾燥的季節,就像翠綠的枝葉也徹底枯竭,變成乾硬脆弱的落葉一樣,我們的身體裡也呈現乾燥狀態。由於體內缺乏滋潤,排便就容易不順,形成便祕。建議多攝取梨子、豆腐、菠菜、豬肉、牡蠣、鰤魚、螃蟹與雞蛋等等,能給予身體滋潤,擺脫乾燥的食材吧。過冷的冬季會讓整個身體蜷縮起來避免散熱,而毒素也因此出不去,非常容易囤積在體內。也因此就算在冬天攝取跟往常一樣的排毒飲食,也許難以達到一樣顯著的效果。冬季呈現封閉狀態 代謝速度變得緩慢然而就像動物會冬眠一樣,整個自然界在冬季都呈現封閉狀態,代謝速度變得緩慢。所以我們也順應自然,用平常心度過冬天,會是最佳的選擇。人體為了活過嚴冬,多少會胖一點,把這當作大自然的法則就好,不需過於在意。(本文摘自/這樣吃最排毒:日本青家食堂56道減壓排毒飲食, 輕鬆排除胃虛弱、元氣不足、壓力毒、水腫毒,讓身體煥然一新!/出色文化)

常「肝」著急 恐失志又失智

常「肝」著急 恐失志又失智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現代人的「肝」特別容易緊張與疲勞,如急著買早餐吃早餐、急著趕上班、急著闖紅燈、急著滑手機、急著熬夜看完韓劇⋯⋯,這些都有可能讓自己的精神越來越緊張,腦袋越來越空,最後甚至落得失志與失智的下場。阿茲海默症者 恐會引發腦神經細胞死亡日本大阪大學研究人員經實驗證實,中藥抑肝散對引發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的腦神經細胞死亡有抑制功效。據《讀賣新聞》介紹,很多遺傳性阿茲海默症患者體內的PS1基因都會出現變異,導致結構異常的蛋白質大量堆積,進而引發腦神經細胞死亡。抑肝散記載於明朝王肯堂《證治準繩》,能平抑肝氣、鎮痙安神。能將肝氣亢盛而引起之興奮加以抑制,使之鎮靜,故名。原方主治肝經虛熱發搐,或痰熱切牙,或驚悸寒熱,或木乘土而嘔吐痰涎,腹脹少食,睡臥不安。藥方中的鉤藤,有鎮痙鎮靜作用,與柴胡、甘草為伍,更能緩解肝氣的緊張,及鎮抑神經的興奮。常應用於神經衰弱、焦慮、癲癇當歸與川芎俱能滋肝血而平肝火,及疏通血行。茯苓與白朮則能將其因肝氣亢盛,使交感神經緊張,招致胃之障害,而停滯在胃內的水毒,驅而去之,並能退其肝熱。現代常應用於神經衰弱、焦慮、癲癇、精神分裂、更年期憂鬱症、歇斯底里、不自主性磨牙、咬牙、斜頸、小兒夜啼、不眠等症。淡斑、增視力、比較不會累我很感謝這個方子,使我的母親從嚴重的失智情況改善至恢復正常。我的父親也每天吃1次來保養身體,他得24小時照顧她,但吃了抑肝散之後,他便感覺沒那麼疲勞,全身的筋也不會那麼緊,覺得很有用。我也每天服用抑肝散,沒想到我服了2個月後,突然發現我的顴骨周圍的斑變淡了(腸子負擔減輕),視力也逐漸變好,報紙上的小字看得比較清楚了,平常也比較不會累,真的好處很多。對睡不好、緊張等更年期症狀也有效此外,我的一個好朋友剛好是更年期,常有睡不好、莫名其妙緊張、亂發脾氣等,吃了抑肝散後,就較能安心睡覺,不會老是不曉得下一步要幹嘛。有效緩解肩胛僵硬、經痛另一位年輕朋友上班忙碌不堪,下了班老覺得肋骨常會有小抽痛,上背心在肩胛骨上1/3附近會僵硬疼痛,月經來時也會不舒服,後來吃了2星期的抑肝散,這些毛病都緩解了。參考劑量及用法‧ 柴胡3.75 克(一錢)、甘草3.75 克(一錢)‧ 川芎3 克(七分)、當歸7.5 克(二錢)、白朮7.5 克(二錢)‧ 茯苓7.5 克(二錢)、鉤藤7.5 克(二錢)。‧ 頭煎:加水蓋過藥草約高二指,煮成一碗,早上空腹喝。‧ 二煎:水蓋過藥草即可,煮成一碗,下午空腹喝,療程約需服6個月至1年。備註原方:明朝王肯堂《證治準繩》軟柴胡、甘草(各五分),川芎(八分),當歸、白朮(炒)、茯苓、鉤藤(各一錢)。上水煎,子母同服。煉如蜜丸,名抑青丸。(本文摘自逆轉失智症:我的母親這樣做,遠離失智,腦細胞活化了!記憶力提升了!/大喜文化)

捏掐耳朵 恢復記憶、越捏越聰明!

捏掐耳朵 恢復記憶、越捏越聰明!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以前看連續劇時,常常會看到一位媽媽捏著小孩的耳朵,同時嘴裡不停地嘮叨著:「噯呦,你這個小兔崽子,是給我跑到哪裡去了!」往往令人不覺地莞爾一笑。其實,小孩子不乖,我倒是滿贊成捏耳朵的,因為這種痛的刺激,反而對孩子的身體好,越掐越聰明,同時也處罰到了。注意力不集中 每日捏一個耳朵倘若神經較為衰弱,注意力不集中,遇事善忘,都可捏捏耳穴中的腦、心、神門、緣中、脾、腎、屏間等相應穴道,每日捏一個耳朵,隔天換另一邊耳朵刺激,直到有明顯進步為止。根據中國針灸學,將這幾個耳穴的功能與主治說明如下:腦舊名為「皮質下」,在對耳屏內側面,能補髓益腦、止痛安神。主 治:智能發育不全、失眠多夢、腎虛耳鳴等症。按壓法:以大拇指與食指捏緊,每次30秒以上。一日數次。心在耳甲腔中心凹陷處,能寧心安神、調和營血、止痛止癢。主 治:失眠、心悸、歇斯底里、盜汗、心絞痛等症。按壓法:以食指尖施加壓力。每次30秒以上。一日數次。神門在對耳輪上、下腳分叉與三角窩的外1/3處,能鎮靜安神、止痛清熱。主 治:緊張、壓力大、失眠、疼痛不止、內熱。按壓法:以食指尖往頭中心施加壓力,每次30以上。一日數次。緣中舊名為「腦點」,在對屏尖與耳輪屏切迹間的中點,能益腦安神。主 治:智能發育不全、遺尿等症。按壓法:以大拇指與食指捏緊,每次30秒以上。一日數次。脾在肝穴下方,耳甲腔的外上方,能化五穀、生營血、營養肌肉、健脾補氣。主 治:慢性腹瀉、消化不良、口腔炎、功能性子宮出血等症。按壓法:以大拇指與食指捏緊,每次30秒以上。一日數次。腎在對耳輪下腳的下緣,小腸穴直上方,能補腎聰耳、強骨填髓。主 治:腎炎、腰痛、耳鳴、重聽、遺精、陽痿等症。按壓法:以大拇指與食指捏緊,每次30秒以上。一日數次。屏間舊名為「內分泌」,在耳甲腔底部、屏間切迹內,能疏肝理氣、通經活血、祛風邪、補下元。主 治:皮膚病、陽痿、月經不調、更年期症候群等內分泌紊亂症。按壓法:以食指尖往耳垂方向施加壓力,每次30 秒以上。一日數次。(本文摘自逆轉失智症:我的母親這樣做,遠離失智,腦細胞活化了!記憶力提升了!/大喜文化)

食慾差 恐導致毒素留體內?

食慾差 恐導致毒素留體內?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中醫學裡把維持身體運作的能量稱為「氣」,而這種類型正是缺乏此「氣」的狀態。體內的燃料一開始就不充足,自然沒有力氣把囤積體內的毒素給排出。此類型最明顯的症狀就是整個人無精打采的,所以食慾自然也不佳,燃料永遠都不足夠,形成了惡性循環,毒素一累積在體內就出不去了。好好吃飯 才能將毒素排出也許有人會問「那不吃東西就不會累積毒素了吧?」這是大錯特錯的觀念。這樣一來連同活絡身體機能的能量──也就是「氣」,也會一併消失了。好好攝取飲食,透過腸胃消化後轉換為能量,讓氣流遍全身,然後就能將體內不需要的垃圾排出──這一連串的循環是很重要的關鍵,為此必須「好好吃飯,好好從食物中獲得能量(氣)」,這就是這類型朋友的首要任務。享受補「氣」食材、細嚼慢嚥這類型的朋友,常常對於「吃」這件事已喪失興致。即使沒這麼嚴重,你是否也曾感覺自己吃飯只是「囫圇吞下肚」呢?首先請強烈地提醒自己,我們是靠吃進肚的食物提供能量而活下去的。藉由美味地享受補「氣」的食材,必定能讓你的身體找回精神,同時也別忘記細嚼慢嚥。我想大家有時總會遇到「實在沒食慾,不想吃」的狀況。因為沒精神,也提不起食慾,沒食慾就不吃東西,不吃東西結果變得更沒精神……就這樣陷入了惡性循環。在這種時候,請嘗試以下這些方法──踏出戶外沐浴在早晨的陽光下,讓身體徹底清醒過來,過著規律的作息生活,試著賦予身體一些刺激。給身體新的刺激 食慾會湧現我最欣賞的中醫概念之一,就是「身心本是一體兩面」。藉由給身體一些新的刺激,自然也能讓心靈變得更有活力,食慾必定也會隨之湧現。(本文摘自/這樣吃最排毒:日本青家食堂56道減壓排毒飲食, 輕鬆排除胃虛弱、元氣不足、壓力 毒、水腫毒,讓身體煥然一新!/出色文化)

驚!失智與睡眠不佳有關係

驚!失智與睡眠不佳有關係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中醫養生,常苦口婆心教人最晚最晚一定要在晚上11點上床睡覺,因為從子時開始是膽、肝循行更新的主要時段,我們的大腦主要能量,是來自膽經經絡的提供與順暢與否。越晚睡覺 衰老得越快假使沒有閉上眼睛,且躺下來放鬆休息,體內大部分的血液無法集中到肝臟作用(此時肝臟會脹大到幾近2倍),大腦就無法正常分泌褪黑激素、生長激素、可體松等重要的內分泌。而越晚睡覺,睡眠品質越差,身體自動修復力越來越弱,衰老得也就越快,記憶力越差。所有針灸治療「不寐」的重要穴道,幾乎也都能治療「健忘」,所以長期睡不好,正是造成記憶力喪失的主因。睡眠品質差 容易記憶流失美國舊金山加州太平洋醫學中心(California Pacific Medical Center)研究所有一份關於睡眠的報告,是針對2820名、平均76歲的男性所做的研究,根據他們的睡眠狀況,再測試他們的認知能力,結果發現,如果睡眠品質差,且長達3至4年,恐怕就會出現記憶流失、注意力無法集中的情況,等於大腦變老了5歲!睡前4小時別喝水 才能夜夜好眠睡眠品質差,既影響可體松,也影響大腦健康,因為睡眠掌握著身心健康。怎麼改善,醫師說,平時就要運動,睡前四小時也別喝水,拋下憂慮,改變什麼都想要擔心的心態,才能夜夜好眠。(本文摘自逆轉失智症:我的母親這樣做,遠離失智,腦細胞活化了!記憶力提升了!/大喜文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