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糖友注意!落實控糖3招 運動部位別打針

糖友注意!落實控糖3招 運動部位別打針

(撰文/優活健康網記者 徐平) (諮詢/豐原醫院護理師 鄧琇云)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每日定時、規律運動,有助降低糖尿病風險。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定期服藥、控制血糖、維持體重是大部分糖尿病友每日的功課,大部分的病友因為容易疲倦,或者認為每日的勞動已經足夠而忽略運動,然而運動不只能夠協助控糖,也可協助高血脂的糖友降低血脂、降低心臟血管等慢病併發症的風險,另外,高危險群的病人也能利用規律運動讓自己避免進入糖尿病階段。 低血糖吃不飽 易引起頭暈、冒冷汗 豐原醫院護理師鄧琇云表示,高血糖的病友血糖值可能高達400(mg/dl)還不會有明顯症狀,等到「吃多、喝多、尿多、體重減輕」,三多一少症狀逐漸「現形」,體重突然減輕,到院檢查才發現患有糖尿病,而典型的高血糖症狀會導致脫水、頭暈、視力模糊、噁心嘔吐。 另也有些病友發現自己患有糖尿病之後,可能會擔心澱粉熱量高而不敢吃飯或是吃的量不足8分飽,由於用藥方式及藥量都相同,因此容易導致血糖過低,頭暈、手腳發抖、心悸、甚至嚴重冒冷汗或者暈倒等症狀,因此基本上低血糖會比高血糖更加危險。   (飯吃太少,容易營養不良、頭暈昏倒。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行動不便、無法久站 可累積分次運動 鄧琇云護理師表示,「用藥、飲食、運動」是控糖3大招,但大部分的病人都只做到前2項,忽略定期活動帶給身體的好處。若是從來沒有運動習慣的糖友,藉由漸進式運動,從一次10分鐘開始,慢慢拉長至一次半小時,可減緩肌肉萎縮速度,如果有行動不便、無法久站的病友,也可以用累積的方式分次運動。 病友可以練習每周運動3~5天,每次運動至少累計半小時,運動強度約為有點喘但仍可以好好說話的程度,不用一定要跑到流汗,門診時可與醫師討論運動種類及強度,護理師也會依照病友狀況設計運動類型。一般來說運動會包含3部分:   (膝蓋不好的糖友,水中走路是一項無負擔的選擇。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1) 柔軟跟伸展/ 因為運動前後要避免運動傷害,要做柔軟操,約10分鐘的暖身 2) 主要運動/ 主要運動可分為有氧運動與肌力運動。 ‧ 有氧運動 快走、跑步、游泳、自行車都可以幫助訓練肌群,膝蓋不好的病友也可以用水中走路來達到同樣效果,有氧運動建議持續30分更有效。 ‧ 肌力運動 如推牆壁、倚靠牆壁深蹲、彈力繩或是自己做的啞鈴,這類的阻力運動,都可以幫助增加肌肉力量,減緩肌肉無力現象。 3) 緩和運動/ 一輪運動結束後,可以藉簡單動作舒緩拉扯過的肌肉。 在運動部位打針 恐間接導致低血糖 鄧琇云護理師提醒,盡量不要空腹運動,運動時機也最好選在飯後1至2小時,運動時要攜帶糖果預防低血壓,千萬不要自己單獨出門。另外,因為糖友的傷口難癒合,因此建議運動時不要赤腳,太極端的天氣也要避免外出。 每日定期注射胰島素的病人,在打胰島素的那一餐要記得避免在運動部位打針,比如早上去跑步,就不要打針在大腿上,因為會讓胰島素作用加速,更容易導致低血糖。有高血壓、中風、心臟病的病友,發現有頭痛、胸悶、心悸、流汗、頭暈等症狀時要盡快停止運動。   (記得別將胰島素注射在運動部位。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依照自己的身體狀況調整運動強度 規律運動不只能夠強健身體,對糖友來說,是一項能預防疾病惡化的緩衝,只要依照自己的身體狀況調整運動強度,慢慢加強並變成一種習慣,只要長期維持下去,每位病友都能夠輕鬆控糖!

好「氟」氣!防蛀牙快來免費塗氟

好「氟」氣!防蛀牙快來免費塗氟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吃甜食、喝飲料是許多兒童的口腔疾病元兇,因為缺乏清潔或者清潔不夠完全,加上家長因為幼兒耍賴而通融不刷牙,長此以往,幼兒幾乎含著糖水入睡,口腔問題越來越嚴重。維護口腔清潔應從小培養,不論是刷牙角度、漱口水、甚至牙線的使用,層層把關才能鞏固牙齒!不懂刷牙技巧 蛀牙率高達約95%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口腔醫學部主任李雅玲指出,蛀牙是侵害學童最多的口腔疾病,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調查顯示,一般2~3歲的小朋友蛀牙率約31%,到了6歲時蛀牙率增加到79%,身心障礙的小朋友不懂刷牙技巧,蛀牙率更是高達約95%。國民小學的每周固定時間執行含氟漱口水,只要漱口3分鐘可以增加牙齒對酸的抵抗力,並可有效抑制細菌生長和新陳代謝,達到預防蛀牙目的,可以減少發生蛀牙機會。另外,刷完牙後也可以使用牙菌斑顯示劑檢測成效。先治療完畢再塗氟 以免效果不佳氟化物施用方式繁多,包括飲水加氟、食鹽加氟、局部塗氟、含氟漱口水、含氟牙膏等。對學齡兒童施以牙齒表面局部塗氟,是目前經評估有效的預防蛀牙方法之一。為了使塗氟達到最好的防齲效果,李雅玲主任建議要塗氟的兒童,應在塗氟前先將牙齒清潔乾淨,若有蛀牙,則應先治療完畢再塗氟,以免效果不佳。每半年一次的牙齒塗氟、維持良好口腔衛生及飲食習慣,就能有效的預防蛀牙產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各院區,將在寒假期間進行免費塗氟活動,家長可以把握機會,一同鞏固寶貝的牙齒!

天冷長輩防跌倒 這2件事要注意!

天冷長輩防跌倒 這2件事要注意!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藝人施易男的母親「小明明」近日因不慎跌倒致死,事實上,跌倒是台灣老人致死率的第2名,因為天氣突然轉變造成低血壓,根據國民健康屬資料顯示,每年約有1/6長者自述曾發生跌倒情形,若跌倒時周邊無人可協助,恐會導致更嚴重的結果,因此降低傷害程度是預防老人跌倒的主要方向。65歲以上老人曾跌倒比率為16.5%因長輩週邊血液循環及神經肌肉系統反應較緩,較易因姿勢改變容易重心不穩或低血壓,增加跌倒的風險,根據健康署102年調查,65歲以上老人自述過去一年曾發生跌倒比率為16.5%。防跌倒 2件事要注意長者最近一次發生跌倒地點,有56.3%發生在住處內。在住處內最常發生跌倒的前二個地點,第1位為在家具旁佔23.7%,第2位為浴室、淋浴間或廁所等佔12.3%,因此長輩居家預防跌倒要注意下列事項:1) 動作放慢 /先在床邊稍坐片刻,以防發生姿態性低血壓而跌倒。提醒服用多種藥物者,若出現頭暈、肌力減弱、步履不穩等狀況,需要與醫師討論以降低跌倒風險。2) 居家照明 /長輩平常行徑路線清除障礙物,地面要維持乾燥,浴廁要能防滑有扶手。樓梯要裝欄杆及防滑扶手,樓梯坡度要適中,階梯面要寬闊,高度不能太高,階緣設置止滑條,且階梯面與階高面的顏色應呈對比。

中年男子當心!3不措施防漢他

中年男子當心!3不措施防漢他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不讓鼠來鼠往,杜絕漢他病毒!去年底一名從事肉品販賣的57歲男性,出現肌肉痠痛、胃寒、發燒症狀,就醫後經採驗,確診感染漢他病毒。農曆年節將至,提醒民眾大掃除時,應留意環境中老鼠可能入侵的路徑,廚房整齊清潔、垃圾妥善分類,清除死角就能避免疫情發生。主要症狀為發燒、結膜充血、虛弱2008年截至目前的漢他病毒病例共計11例確定病例,多數為男性感染者,年齡層則以50歲至59歲為多,主要感染症狀為突然且持續性發燒、結膜充血、虛弱、背痛、頭痛、腹痛、厭食、嘔吐伴隨臉潮紅等,約第3至6天出現出血症狀,隨後出現蛋白尿、低血壓或少尿,部分患者會出現休克或輕微腎病變,經治療後病況可改善。打掃前噴漂白水 半小時後再開始清掃在清掃家中死角的過程中,為避免揚起的灰塵帶有病毒吸入人體受到感染,在打掃前可先噴灑稀釋的漂白水(100cc市售漂白水+1公升清水),半小時後再開始清掃,不只能有效殺菌,灰塵裡的有害物質也不會輕易進入人體。3不措施防疫鼠輩 疾管署呼籲,落實「不讓鼠來、不讓鼠住、不讓鼠吃」3不措施是預防漢他病毒最有效的方法,民眾應隨時做好環境清理,尤其是倉庫、儲藏室等老鼠容易窩藏的空間。如發現鼠類排泄物時,應先配戴口罩、橡膠手套及打開門窗,防疫鼠輩從居家做起,就能有效避免疫情擴張。 

落實控糖3招 運動部位別打針

落實控糖3招 運動部位別打針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定期服藥、控制血糖、維持體重是大部分糖尿病友每日的功課,大部分的病友因為容易疲倦,或者認為每日的勞動已經足夠而忽略運動,然而運動不只能夠協助控糖,也可協助高血脂的糖友降低血脂、降低心臟血管等慢病併發症的風險,高危險群的病人也能利用規律運動讓自己避免進入糖尿病階段。行動不便、無法久站 可累積分次運動鄧琇云護理師表示,「用藥、飲食、運動」是控糖3大招,但大部分的病人都只做到前2項,忽略定期活動帶給身體的好處。若是從來沒有運動習慣的糖友,藉由漸進式運動,從一次10分鐘開始,慢慢拉長至一次半小時,可減緩肌肉萎縮速度,如果有行動不便、無法久站的病友,也可以用累積的方式分次運動。病友可以練習每周運動3~5天,每次運動至少累計半小時,運動強度約為有點喘但仍可以好好說話的程度,不用一定要跑到流汗,門診時可與醫師討論運動種類及強度,護理師也會依照病友狀況設計運動類型。一般來說運動會包含3部分:1) 柔軟跟伸展/因為運動前後要避免運動傷害,要做柔軟操,約10分鐘的暖身2) 主要運動/主要運動可分為有氧運動與肌力運動。‧ 有氧運動快走、跑步、游泳、自行車都可以幫助訓練肌群,膝蓋不好的病友也可以用水中走路來達到同樣效果,有氧運動建議持續30分更有效。‧ 肌力運動如推牆壁、倚靠牆壁深蹲、彈力繩或是自己做的啞鈴,這類的阻力運動,都可以幫助增加肌肉力量,減緩肌肉無力現象。3) 緩和運動/一輪運動結束後,可以藉簡單動作舒緩拉扯過的肌肉。在運動部位打針 恐間接導致低血糖鄧琇云護理師提醒,盡量不要空腹運動,運動時機也最好選在飯後1至2小時,運動時要攜帶糖果預防低血壓,運動時應攜伴出門,另外,每日定期注射胰島素的病人,在打胰島素的那一餐要記得避免在運動部位打針,打針在運動部位,容易讓胰島素作用加速,導致低血糖。依照自己的身體狀況調整運動強度規律運動不只能夠強健身體,對糖友來說,是一項能預防疾病惡化的緩衝,只要依照自己的身體狀況調整運動強度,慢慢加強並變成一種習慣,只要長期維持下去,每位病友都能夠輕鬆控糖!

愛犬安樂死 「病態性哀慟」恐致心理危機

愛犬安樂死 「病態性哀慟」恐致心理危機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寵物是玩伴、是朋友,更有人把寵物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陪伴的力量能夠填補空虛、讓心靈得到滿足,根據行政院農委會2015年最新統計,全台家犬貓數量高達230萬隻,也就是平均每10個台灣民眾,就擁有一隻愛犬或愛貓。寵物突然死亡觸發飼主心理危機寵物的角色對於某些飼主而言相當於家人的關係,當寵物與飼主的親密關係及依賴性越來越高時,寵物的突然死亡可能觸發飼主的心理狀態不穩,過度哀働恐造成飼主自殺或心理危機。開業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他曾收治一名年約35歲的男性患者,將飼養多年卻不慎出車禍的柴犬安樂死,事後男子常無故情緒低落、不自主哭泣,也不願意出門,並出現失眠、食慾不振等症狀,甚至有試圖自殺的意念,症狀持續長達3個月,整個人暴瘦10公斤、神情憔悴不堪,被家人帶來求診,經確診為「病態性哀慟」(Pathological grief)合併發生創傷後壓力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壓力指數如親密家族成員、配偶死亡 楊聰財醫師解釋,愛寵過世的變動事件對飼主所造成的壓力等級,如同親密家族成員或配偶死亡,一般哀慟反應只要在身邊親友傾聽陪伴、同理支持下,正向面對事實後,大多都能順利度過,但若合併患有PTSD的患者,通常會逃避與創傷有關的刺激,阻礙了哀慟中哀悼過程的進行,無法適應失落後的新環境而使身心失調。學習走出失落愛寵悲痛 楊聰財醫師提醒,摯愛家人的寵物過世,學習調適失落情緒也是現代飼主一大重要課題,適當的哀慟反應有助於生者重整與死者的關係,發展出新的角色和自我概念後,能順利從傷痛中走出面對新人生。

聲音沙啞有異物 恐為甲狀腺癌晚期

聲音沙啞有異物 恐為甲狀腺癌晚期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曾有一名男性患者,工作收入雖不多但也足夠一家三口生活,去年因脖子有異物突出及吞嚥困難等症狀就醫檢查,隨後確診為甲狀腺癌晚期,且已轉移至雙腿腿骨,初診時已手術切除甲狀腺,但右大腿仍疼痛並且行動吃力,放射治療後仍無法恐致癌細胞,後服用標靶藥物,數月後除了恢復自主能力,更重獲健康人生。喉嚨有異物感、不明腫塊、聲音沙啞2016年健保署相關報告指出,亞洲的甲狀腺癌發生率較其他地區高,女性發病率更為男性的3倍,同年甲狀腺癌發生率有逐漸上升的趨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林振源表示,甲狀腺癌可能與基因或者輻射暴露有關,若已出現症狀,例如喉嚨有異物感、不明腫塊、聲音沙啞等,表示腫瘤已經壓迫到局部構造,通常已屬於晚期。林振源醫師接著說明,甲狀腺癌治療主要是以手術切除全甲狀腺,再加上放射碘做輔助治療,但根據林振源醫師提供的資料與經驗顯示,仍可能有約20%至30%的患者會於術後幾十年復發。針對癌細胞復發擴散者,施以放射碘或建議使用口服標靶藥物治療。納健保給付 每年約可省下百萬醫療費用三軍總醫院核子醫學部核子診斷科科主任諶鴻遠補充,口服標靶藥物即為系統性治療,藥物經口服吸收由血液在體內循環,可藉以改變癌細胞的作用,減緩甚至停止其生長,根據第三期臨床試驗結果,此標靶藥物能有效降低41%的疾病惡化風險。林振源醫師解釋,此標靶藥物對放射碘治療無效的患者來說是一大契機,每年約有百位患者接受此治療。日前健保局通過給付,初估每位患者每年約可省下百萬醫療費用,大幅降低患者負擔,實為一大福音。養成健檢好習慣 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時間但造成甲狀腺癌的病因不明,目前研判應與輻射或遺傳有很大的關係,但死亡率則男性高於女性,且通常與腫瘤復發和轉移有關。諶鴻遠醫師最後呼籲,甲狀腺癌初期症狀不明顯,無法從外觀得知,因此應養成健檢習慣,特對於已罹患甲狀腺癌的民眾也切莫輕忽追蹤的重要性,以免錯失黃金治療時間。 

水瀉逾10次 暴飲暴食害的!

水瀉逾10次 暴飲暴食害的!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享受美食,千萬別讓急性腸胃炎拖垮美好假期!一對情侶在年節期間到大飯店享用海鮮吃到飽,隔天因為嚴重水瀉而到醫院掛急診。開業診所內科醫師巫慶仁提醒,每逢連續假期,急性腸胃炎的病患會增加2~3成,民眾切勿暴飲暴食以免傷身。全身酸痛、噁心反胃、腹脹嘔吐尾牙、春酒陸續登場,許多民眾趁機在年底犒賞自己,各式聚會邀約不斷,醫師提醒,暴飲暴食除了胃受不了,還可能引起腹瀉等腸胃疾病,巫慶仁醫師指出,這對情侶一天內水瀉超過10次,合併有全身酸痛、噁心反胃、腹脹嘔吐等症狀,主要都是因為吃到不潔的食物所引起的急性腸胃炎。另名長期便祕的阿公,在年節期間食用太多糯米製的年糕,也因為腹脹、嘔吐到醫院求診。腹部X光檢查發現,阿公的腸胃道都是脹氣和食積無法排出,他則是因「過食」所引起的急性腸胃炎。老人和小孩更要小心休克或昏睡巫慶仁醫師指出,民眾若在年節期間不慎攝取過量的食物,大原則是先減少食物攝取,讓腸胃休息,如果是不小心吃下被病毒或細菌汙染的食物而引起的,因為主要症狀是腹瀉,所以需補充水分、糖分及電解質,否則會脫水虛弱及電解質失衡,老人和小孩更要小心休克或昏睡的危險症狀。另外,過年期間到國外旅遊渡假蔚為風潮,每年農曆年假前後1、2個月,都是諾羅病毒最盛行的好發時期,因此國外旅遊一樣要注意飲食衛生,民眾不妨謹記「做菜要衛生,洗手洗乾淨,飲食不過量」,腸胃順暢,開心度過美好假期。

常穿細高跟 神經損傷易骨折!

常穿細高跟 神經損傷易骨折!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蔡依林又在演唱會時跪地重摔!原因都是所穿的細跟高跟鞋惹禍;所幸只是皮肉傷,她都能立即調整好後繼續表演。骨科醫師指出,門診中有不少人因為跌倒來就醫,輕者只是皮肉外傷,嚴重者也有可能造成骨折或神經損傷,由於穿細跟高跟鞋最容易造成跌倒,所以最好是選擇寬底高跟鞋,才比較安全!細跟高跟鞋不符合人體工學 蔡依林日前在大陸酷狗音樂節演唱會時,突然跌倒膝蓋跪地,原來是右腳穿的細跟高跟鞋踩到另一隻腳的鞋帶,不慎跌倒,但她仍面帶微笑持續唱歌,過程讓人捏把冷汗,她之前在吉隆坡戶外開唱,當天大雨不斷,也因穿著細跟高跟鞋摔倒,她索性脫掉鞋子赤腳唱歌。 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骨科主任陳興源表示,穿著細跟高跟鞋最容易造成跌倒,因為那不符合人體工學,所以如果要減少跌倒受傷,最好別穿細跟高跟鞋,如果非穿高跟鞋不可,就選擇鞋子跟部較寬大的。腳內八會更加容易跌倒受傷穿細跟高跟鞋出現跌倒的機會真的很高,陳興源主任指出,有很多模特兒走秀時,也常因為所穿著的高跟鞋太高而跌倒,像這麼專業的人都會跌倒,更何況一般人;而穿高跟鞋跌倒嚴重時會骨折或神經損傷,輕微就是韌帶拉傷扭傷,也有人會合併出現這些狀況,要非常小心。 此外,如果腳先天構造上有內八,或是年紀大了關節磨損也會造成腳內八出現,都更容易跌倒受傷;陳興源主任進一步指出,若腳有內八,包括張力與肌力都會比較差,假如穿高跟鞋就會更增加跌倒機會。輔具矯正變形、改善平均受力陳興源主任建議,若是腳有內八這方面問題,可以進一步就醫診治,有些可以用輔具矯正變形,使走路時受力比較平均來改善,但若是已造成病態,影響到走路功能,且有越來越嚴重現象,則可透過手術來治療。(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兒少暴力創傷 2年增加6%

兒少暴力創傷 2年增加6%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年節將至,家人相聚,互動多又易產生家庭暴力的高峰期,從前家暴問題常因為親屬關係的尷尬而被隱瞞,而在113保護專線設立後,受害者能透過全年無休的113保護專線,維護自身安全,去年總計接獲16萬8,470通電話,亦即平均每4分鐘就有1位民眾撥打113求助電話!即使未受虐 目睹親密關係衝突將造成創傷扣除無效電話後,共計處理12萬7,246通求助電話,保護性案件求助問題中,以「親密關係暴力議題」45%最多,「兒童及少年保護議題」30%次之,「其他家庭成員間之暴力議題」19%則位居第三,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司長張秀鴛表示,9,595件親密關係暴力通報案件中,就有3,407件有未成年兒少目睹暴力的議題高達36%,比2年前增加6%。張秀鴛司長表示,兒少即使未受虐,但目睹親密關係衝突將對兒少造成創傷反應,對其身心發展有長遠的影響,目前家庭暴力防治法已將目睹暴力的兒少納為保護主體,透過社政單位與教育單位的橫向連結,讓學校的輔導資源與社工服務可以共同協助。女性仍為主要受害人 男性有略增趨勢就性別暴力事件而言,女性仍為主要受害人,男性有略增趨勢,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羅燦煐表示,男性受害人仍為相對少數,顯示男性權控仍高於人際衝突,為親密關係暴力首要導因。家庭暴力隱忍,可能導致兒少心理狀態不穩,唯有正式向服務系統求助,才能終止暴力行為,值得注意的是,孩子也是家庭暴力事件中的直接受害者,孩童時期目睹家庭暴力對於孩子一生的影響很難抹滅,呼籲大眾要由自己做起,阻斷暴力的代間傳遞。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