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醫訊/糖尿病血油高怎麼吃?

醫訊/糖尿病血油高怎麼吃?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年來隨著飲食快速西化,糖尿病的發生率及相關死亡率更是逐年快速上升。糖尿病人最常見的死因為心肌梗塞,主要導因於持續性的動脈硬化。且有報告顯示6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合併有血脂肪異常的現象,更加容易發生動脈硬化相關疾病。學習如何控制飲食,將血脂肪控制在理想範圍內是相當重要的課題,亞東醫院將舉辦講座,由營養師賴巧憶主講「糖尿病血油高怎麼吃?」,希望大家藉由此場團體衛教了解相關飲食對策,常保健康。名稱:糖尿病血油高怎麼吃?時間:106年1月18日 星期(三) 下午15:00-15: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玻尿酸=食鹽水?關節注射效果相同!

玻尿酸=食鹽水?關節注射效果相同!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近年來也很盛行在關節腔注射玻尿酸(hyal-原意是:像玻璃一樣光亮透明的),以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玻尿酸是大眾較為熟知的錯誤譯名,正確名稱是透明質酸,它是關節滑液及軟骨的主要成分之一。促進傷口癒合、皺紋填補具有特殊生物活性,能攜帶500倍以上的水分,保水性佳,更具有無毒、低免疫反應、高生物相容及生物可分解以及人體可吸收等特性,早就被廣泛使用在各醫學領域,如:促進傷口癒合、眼睛手術、外科手術防黏劑、美容醫學的皺紋填補、臉部組織的調整等。臨床上所使用的,有由新鮮雞冠提煉精製而成,也有人工合成的。增加潤滑度 避免關節攣縮透明質酸注射至膝關節腔內的作用,就像替生鏽的齒輪加上潤滑油,它可覆蓋於軟骨表面保護軟骨,增加潤滑度,避免關節攣縮,進而增進關節活動範圍,改善日常生活品質,更可減少軟骨持續磨損,延緩置換人工關節的時間。近年來,諸多由藥商贊助的臨床實驗肯定它的卓越療效,病患也因此趨之若鶩。注射透明質酸或生理食鹽水 結果差不多不過,最近丹麥哥本哈根大學老人及免疫風溼科的醫療團隊,在《斯堪地那維亞免疫風溼學》雜誌,發表一篇較客觀的研究報告,值得參考。結論是:在關節腔注射透明質酸或生理食鹽水,結果是差不多的。這個醫療團隊設計了一個嚴謹的臨床試驗,他們以雙盲隨機方式將251位嚴重程度相當的「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分成3組,每週施打下列不同製劑,4週共施打4劑:第1組:透明質酸注射劑2毫升(Sodium Hyaluronate);第2組:生理食鹽水20毫升(擴張關節腔,有舒緩症狀的效果);第3組:生理食鹽水2毫升(對照組)。治療後,持續觀察26週。關節腔注射劑有類似安慰劑的效果結果顯示:無論在疼痛的減輕、功能的改善、止痛藥的使用情形,各組治療方式都沒有統計學上的差異。在客觀的疼痛程度計分(VAS, Visual Analogue Scale)及詳細的膝蓋損傷及「退化」性關節炎追蹤量表(Knee Injury and Osteoarthritis Outcome Score, KOOS)計分方面,3組均有相同的改善程度。這間接證明:關節腔注射劑有類似安慰劑的效果,症狀治療的短期效果是如此,長期使用又是如何呢?可否減緩甚至扭轉關節退化呢?可惜,到目前為止,仍無足以採信的相關報告!(本文摘自/自己的膝蓋自己救/時報出版)

避免群聚感染 回家記得先洗手!

避免群聚感染 回家記得先洗手!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最近白天天氣熱,但是早晚仍涼,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遭到病毒入侵。雖然今年施打流感疫苗的民眾很普遍,不過,也有人因為沒有打疫苗而得到流感,甚至因為天氣熱,使得往年都在夏天較會出現的腸病毒,最近也很常見,而且還有很多小朋友傳染給爸媽。 流感患者大多沒打疫苗亞東紀念醫院小兒部主任葉樹人表示,最近門診有不少流行性感冒小朋友來就醫,而這些傳染到流行性感冒的小朋友,大部份都沒有打流感疫苗,由於小朋友在學校裡群聚生活,往往較容易遭到傳染,回到家後,和家人親密的接觸,也很容易把流感傳染給家長。 腸病毒傳染以咽狹炎居多不只是流行性感染,就連腸病毒也在最近有很多小朋友受到感染,葉樹人主任指出,腸病毒有很多型別,並且所出現的症狀可分為咽峽炎與手足口症,這一波腸病毒傳染則是以咽狹炎居多,而且傳染性很強,有不少媽媽也被小朋友傳染。 回家後務必先更衣、洗手所幸目前流感或腸病毒傳染大多是輕症病患,葉樹人主任提醒,流感與腸病毒仍在流行期間,無論是大人與小孩,除了要勤洗手注意清潔之外,從外面回到家中,也務必先更換衣物及洗手後再做親密接觸,以避免病毒傳播。(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心跳過速3天 恐致休克亡!

心跳過速3天 恐致休克亡!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8歲的蘇小妹妹在1年前罹患心律不整,因為心跳過速、強烈不適,到急診檢查發現她的心跳速度高達每分鐘186下!原本一直吃藥控制,有次在學校心跳過速,竟為了不想再掛急診,自行吞下3~4顆藥抑制心跳,而後接受了電燒治療,如今已完全治癒,不需服藥,僅須偶爾返院追蹤。心跳快、臉色蒼白、胸痛,頭暈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兒童心臟科醫師吳焜烺表示,心律不整會造成心跳過快、過慢、不規則或停止,兒童心律不整的主要的症狀是心跳快、臉色蒼白、胸痛,頭暈,冒冷汗,有些人會想吐,嚴重甚至猝死。心跳過速3天 引發心臟衰竭造成休克需注意的是,有些小朋友不懂表達容易誤以為是肚子痛,吳焜烺醫師表示,臨床上曾經遇見心律不整的幼童,連續3天到醫院、診所求診,卻因為被誤認為腸胃炎,差點因為心跳過速3天引發心臟衰竭造成休克。電燒後陣發性上心室頻脈不再發生 吳焜烺醫師指出,兒童電燒治療的特點,電極導管由患者鼠蹊部靜脈放置,不會從頸部靜脈放置導管,以免影響腦部血液流通,兒童電燒治療以鎮靜方式進行,可以減低對醫療措施所帶來的疼痛與憂慮,再者兒童電燒之電極導管直徑較成人明顯要小,傷口小且降低正常心臟組織傷害風險。留意孩童是否有心跳過快、心悸問題心電圖有確診病理性心律不整,而藥物治療無效且控制不佳或不能承受藥物副作用或長期服藥,危及生命心律不整,都是符合電氣燒灼術適應症,況且如果常常忽略心律不整發作3天以上,將可能造成心臟肥大,有致死風險,所以建議家長留意孩童是否有心跳過快、心悸、臉色蒼白的狀況,以利盡早發現心臟問題、提早因應。

中藥怎麼買?輕鬆養生報你知

中藥怎麼買?輕鬆養生報你知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祛寒強身,吃中藥最好,台灣人入冬愛吃補,但是你知道真假中藥怎麼選嗎?氣溫驟降是吃補的好時機,近年來養身食療興起,中藥的需求也增加,為了長時保存、賣相好,也有人將中藥燻硫、染色,更別提還有假貨問題,有些長相接近,混在真品之中以假亂真,這些中藥經過不當處理,在體內累積毒素,有可能已經對肝腎造成極大的傷害。藥材安全性可分為3個等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藥劑部中藥組組主任吳宗修表示,別無法養生反致負擔!吳宗修主任表示,一般人對於挑選安全的中藥材多是一知半解,往往將劣質藥材吃下肚,不僅無法養生,還可能造成身體的負擔,只要掌握藥材安全性,也可以輕輕鬆鬆變成養生達人。目前藥材安全性可分為3個等級:1) 傳統飲片/也就是經過炮製的藥材,最好到有信譽、重視衛生、且具有合格販售證明的中西藥局或中藥房選購,多觀察藥材是否冷藏保存、配藥的人抓藥時有無戴口罩、手套。最保險的方法,可以請信任的中醫師或藥師推薦值得信任的中西藥局或中藥房購買。2) 安全藥材/標示有藥材溯源及合格檢驗報告,包含二氧化硫、黃麴毒素、重金屬、農藥等殘留容許量須符合政府規定。這些可經由透過手機智慧辨識QR Code,可便利讀取「藥材產地」與「檢驗資訊」,一般民眾能快速的瞭解到品管過程與結果。3) 有機藥材/規格較安全藥材更為嚴格,除需符合安全藥材的規定外,必需經過國內有機驗證機構認證合格及農委會審查合格之藥食兩用中藥材,目前品項如人參鬚、當歸、黃耆、蓮子、芡實、紅棗、黑棗、枸杞子、決明子、肉桂粉、薑黃粉及薑粉等,可至里仁或其他有機商店購買。  

想預防流感 情緒平和是重點

想預防流感 情緒平和是重點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才打過流感疫苗,怎麼還是得到流感呢?50歲的王太太感冒5天,初起有鼻咽部微熱感,接著有流鼻水、發燒、頭痛、咽喉腫脹疼痛、聲音沙啞、全身性肌肉痠痛無力感等感冒症狀,本想自然痊癒,沒料到症狀持續加重,來到門診後,沒想到醫師竟評估為類流感症狀。出現發燒、全身性痠痛與疲倦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吳勇璋表示,流感的高峰期在11月下旬開始到隔年春節前後,一般感冒與類流感症狀的差異,主要是會出現發燒、全身性痠痛與疲倦感,此時若未就醫,容易往重症發展,演變為肺炎或其他危重疾病。未有保護力前被感染 仍會得流感想要防範流感,施打疫苗是最快的方法,流感疫苗接種後約2週可產生保護力,但若在接種前就已經有流感病毒潛伏在體內,或是未產生保護力前被感染,都可能造成接種疫苗後仍然得到流感的困擾。吳勇璋醫師表示,感冒通常都在溫差很大或是溫度驟降的時候發生,再加上今年冬天不太冷,甚至還有點熱,現在正是需要特別小心感冒的時刻。情緒保持平和、不過度緊張可防流感在中醫角度看流感的預防,吳勇璋表示,若有受寒狀況,沖熱水澡可減少寒邪的影響,另外,情緒保持平和、不過度緊張都是基本防流感的撇步,機車族要特別注意頸部頭面的保護,圍巾口罩可減少頭面持續接觸風寒邪氣。有感冒症狀時忌諱吃補另外,減少出入公眾場合,必要時使用口罩,勤洗手,有感冒症狀時忌諱吃補,特別是在冬天民眾喜歡吃薑母鴨或羊肉爐,裡頭的配方藥材多屬溫燥,雖可暖活身體,但若已有風寒邪氣潛伏體內時,會讓感冒加重更難痊癒。

零食一把抓 3技巧遠離熱量陷阱

零食一把抓 3技巧遠離熱量陷阱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花生糖、麻荖、果乾、花瓜子等零食,一直是過年期間的熱門點心,但是要小心,聊八卦、閒嗑牙時,一手拿著點心,越吃越順口,很可能讓你在無形之中吃進超標熱量。營養師提醒,零嘴點心雖然體積小,吃多了仍會落入熱量陷阱!堅果類吃多像喝油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營養師黃孜立表示,年節常見的點心都是高度加工食品,普遍含有高油、高鹽、高糖,其中堅果類是由80%以上的油脂組成,雖然堅果類含的油脂是對身體有益的不飽和脂肪,但吃過多的堅果就像是喝了很多油一樣,對身體並無好處。黃孜立醫師表示,每人每日平均攝取熱量約1600-2500大卡,年節豐富的正餐攝取量,加上飯後點心,每日熱量攝取量很容易超標,根據研究指出,吃進7700大卡會增加1公斤體重,因此年節連續幾天大餐,很容易增加2-3公斤,3個飲食小技巧,讓你能夠輕鬆過年無負擔:1) 培養食物熱量的概念/食用前先以小盤子將零食裝起來,比較容易知道吃進的份量。2) 喝水取代含糖飲料/充足水份可以促進代謝,排除廢物,且多喝水可以減少高糖份飲料的攝取。3) 烹調方式要注意/盡量避免油炸方式或是重調味方式,選擇可以保持食物原味的烹調方式,控制熱量攝取以減輕身體負擔,建議透過運動燃燒多餘的熱量攝取,家族也能透過安排走春行程多走走多動動,除了美景外,更能享受健康。

術後不舒服?中西合治有辦法

術後不舒服?中西合治有辦法

(優活健康往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療法不同,中醫西醫可以並用嗎?李小姐是一位乳癌第二期的患者,2次化療結束後,竟出現胸悶、骨頭痠痛、噁心感嚴重、手腳麻感及腳趾皮膚暗沉等情形,同時有容易疲倦、覺得喘,難入眠症狀,因擔心無法繼續配合化療至中醫門診諮詢。經中醫處置及西醫調整化療劑量後,患者如期完成後2次的化療。配合中醫調理 改善胃口、體力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徐瑜璟表示,癌症病人配合中醫藥使用情形相當普遍,癌症病患苦於放、化療後不舒服的症狀,建議可以配合中醫調理,改善胃口、體力、增加生活品質及西醫治療的完整性。配合中藥使用 改善生活品質、減少復發癌症病友在治療階段可能會出現腸胃不適、眩暈、落髮、口亁、口腔潰瘍、便秘、腹瀉、張口困難、疲倦、皮膚炎或疼痛等情形,每個人的嚴重程度不同,中斷西醫治療可能影響存活及復發情形,配合中藥使用,針對癌症或與癌症治療相關症狀,預期增進病患西醫治療的持續性、改善生活品質、減少復發及增加存活的情形。除了飲食運動外 可配合使用中醫治療徐瑜璟提醒,切記不可使用來源不明的草藥!每個人接受的治療方式以及劑量不同,可能引起的症狀也不一樣,建議除了飲食運動外,應可配合使用中醫治療,依據治療的過程及症狀等,和中醫師溝通目前治療的情況,由中醫師開立處方,找出最適合中西醫合治的時機。 

驚!夜尿頻率高住院率也高

驚!夜尿頻率高住院率也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晚上解尿次數竟會影響住院機率,研究指出,夜尿越多次者,明顯比沒有夜尿者增加許多!年過60的唐伯伯,平日喜好泡茶聊天,最近卻夜尿頻繁,前幾天半夜,還因為急著起床解尿,在浴室滑倒,所幸家人及時發現送醫處理,才沒有大礙。晚上頻尿 容易跌倒甚至骨折半夜環境氣溫較低時,肌肉關節還未活動開來,若在晚上頻尿,突然起床容易導致老人突然失去支撐力,容易跌倒甚至骨折,因此夜尿頻率高的人,住院比率也高。大量統計結果也顯示,在體溫最低的凌晨,老人死亡率最高!有夜尿困擾者,應盡快就醫求助。臺大醫院泌尿部主任暨臺大醫學院泌尿科教授蒲永孝醫師指出,根據臨床統計,50歲以上成年人約有50%受夜尿所苦,進而造成失眠、睡眠呼吸中止症等相關症狀,有夜尿困擾的人,如果晚上急著起床尿尿,很容易發生跌倒意外,增加骨折風險。80歲以上長者攝護腺肥大高達8成據統計,80歲以上長者攝護腺肥大的比例高達8成,患者不僅會出現尿不出來等排尿障礙,還得面臨夜尿頻頻、睡不好覺的窘境,要是不積極治療,還可能導致腎功能障礙,得終身洗腎,然而,不少年長者都因礙於面子不願接受治療。倘若患者檢查後不願配合醫囑、積極治療,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建議,家屬對於不好意思看診的家人,可以善用溝通技巧,軟硬兼施,試著了解患者不願就醫治療的想法,找出癥結,才能對症解決,減少住院機率。

「肝」苦人有福!肝動脈導管納健保

「肝」苦人有福!肝動脈導管納健保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肝」苦人有福!肝癌病患往往因疏於注意,導致疾病惡化致無法手術,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通過施行栓塞療法所採用的「肝動脈導管」,自106年1月1日起納入給付,患者可節省2萬4000元的支出。主要對象是不適合接受手術的病人國內「肝」苦人眾多,健保署指出,每年約奪去8千多人性命,經導管栓塞療法主要對象是不適合接受手術的病人,或因伴隨肝硬化及肝功能不佳、雙側肝臟多顆腫瘤、腫瘤太大或手術後復發性肝癌等因素,可選擇「經導管肝動脈栓塞療法」,透過裝置肝動脈導管,將化療藥物輸送到腫瘤部位,殺死癌細胞。這種治療方式的特色在於局部及重複施打藥物,在病灶處達到藥物最高濃度但其他部位濃度卻很小,可大幅降低副作用,且不傷害到身體其他器官組織的優點,進而提升治療的效果。給付條件限於肝癌 每年約有600人次受惠健保署表示,本次納入健保給付的「肝動脈導管」醫材,給付條件限於肝癌且無轉移,接受動脈化學藥物治療,並規範用在肝癌時進行動脈化療及膽管癌動脈化療,依據專家預估,每年約有600人次受惠,健保署指出,未來仍會持續將具有臨床實證效益的新功能特材納入健保,以減輕病患的經濟負擔。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