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8旬嬤發高熱 菌血症害的!

8旬嬤發高熱 菌血症害的!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88歲李姓阿嬤因為高燒不退,家人緊急送醫,醫師懷疑患者突發高熱的原因是感染菌血症,立即抽血進行血液培養,傳統的生化鑑定需耗費較長時間,利用質譜儀,在1天內就找出原來造成阿嬤高燒不退的原兇是「鬆脆類桿菌」。頭痛、頭暈、噁心想吐 發高熱逾40度一般來說,少數細菌侵入血液造成患者感染菌血症,會出現頭痛、頭暈、噁心想吐等症狀症狀,有些患者會突然發高熱達40度以上,嚴重併發症可能會產生脫水、低血糖甚至白血病。豐原醫院檢驗科主任陳嘉文表示,如果在血液中發現厭氧菌,利用傳統的鑑定方法需要花費6-7天的鑑定時間,但採用新的質譜儀儀器,則在1天內就內得知感染源。大幅度減少時間,也能更快得知結果。質譜儀只需30分至1小時就能完成鑑定這項儀器與傳統生化鑑定主要差別在時間,傳統的鑑定等同要花費2-3天才能得到結果,但新進的質譜儀只需要30分鐘至1小時內就能完成菌株鑑定,提供給臨床醫師進行診斷。這項微生物鑑定在臨床診斷上幫助相當大,像是血液培養、痰液培養、糞便培養、厭氧培養、黴菌培養等達3千多種菌株可進行鑑別。病人抽血進行血液培養,當血液裡有生長細菌,病患就容易出現菌血症,嚴重者還會演變成敗血症導致死亡,如果能提早完成鑑定和藥敏試驗結果,就能提供給臨床醫師,及早進行診斷及治療,挽救病人生命。 

腹部卡球?10公分肌瘤作怪

腹部卡球?10公分肌瘤作怪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48歲的周女士2年前進行抹片篩檢及婦科檢查時,發現一顆約10公分的肌瘤,由於沒有明顯症狀,決定每半年回門診追蹤。最近,周女士因肌瘤過大壓迫到泌尿道系統,不僅頻尿影響日常生活,還常引發泌尿道感染,且腹部下墜感越來越明顯,檢查發現子宮肌瘤成長快速。子宮變沉重 下腹部像卡著一顆球在周女士月經週期期間,子宮變得非常沉重,在騎乘單車時總覺得下腹部卡著一顆球,本來周女士期盼等停經後,待肌瘤慢慢萎縮,希望能與肌瘤和平共處,直到生活品質越來越差,在醫師建議下才開刀移除近20公分的子宮。育齡婦女中約有3成以上患有子宮肌瘤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婦產部醫師陳宇立表示,子宮肌瘤是婦產科最常見的良性腫瘤,育齡婦女中約有3成以上患有子宮肌瘤。造成肌瘤的原因,一般認為是和雌激素的刺激有關。經血量有變化、頻尿、便秘大多數患有子宮肌瘤的婦女在臨床上的症狀並不明顯,或是生活上沒有任何異樣,許多求診的婦女是因為經血量有變化、頻尿、便秘而就醫,也有少數是自己摸到明顯的小腹突出才求醫,關於子宮肌瘤的治療,一般可以分為3方面:1)    定期的門診追蹤肌瘤的大小及其變大的速度。2)    合適的藥物治療。3)    手術處置。維持良好生活品質 隨時注意身體變化陳宇立醫師呼籲,由於現代職業婦女不僅工作壓力繁重又要身兼照顧家庭的責任,對於關心自己的時間相對減少,各年齡層婦女仍需每年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的檢查,注意自己身體的變化和症狀。已知患有子宮肌瘤的婦女,要按時回診追蹤並與婦產科醫師討論,才能盡早改善症狀,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奶油正名 再亂標就罰400萬!

奶油正名 再亂標就罰400萬!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再亂標就開罰,奶油正名7月實施!為強化奶油抹醬、鮮奶油、奶球等市售眾多具乳化效果的調味製品的標示規範,衛生福利部公告,不滿80%乳脂肪的奶油不能直接標示品名為奶油,也不能使用期為植物性奶油作為產品外包裝,此項規定將於106年7月1日正式施行。標示不完整、等於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22條規定,可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乳脂肪須達到80%以上才能叫奶油奶油及鮮奶油是由乳品衍生的油脂製品,7月即將實施的規定聲明,產品中的乳脂肪須達到80%以上才能叫奶油,乳脂肪含量10%以上未達80%者,則稱為鮮奶油/乳脂/食用乳油/鮮乳油。另以食用油脂製成人造奶油且油脂含量達80%以上之產品,其品名應標示為「人造奶油」;油脂含量達10%以上未達80%之產品,其品名應標示「脂肪抹醬」。標示不實 最重可罰400萬元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食品品名應與食品本質相符,食品業者應依所用之原料如實標示,應提供清楚明確資訊,供消費者選購參考。市售奶油、鮮奶油、人造奶油及脂肪抹醬等相關製品,內容物所含乳脂肪或食用油脂未達標準的產品,卻命名為「奶油」、「鮮奶油」或「人造奶油」,屬標示不實,最重可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處新臺幣400萬元罰鍰,產品依同法第52條限期回收改正。                                        

聰明防乳癌 別讓權益睡著!

聰明防乳癌 別讓權益睡著!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正面迎擊乳癌,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為上策!乳癌為我國婦女癌症發生率第1位,每年約有1萬多名婦女罹患乳癌、2千名婦女死於乳癌,是婦女健康的頭號殺手。想要杜絕乳癌的發生,除了遠離菸、酒、飲食均衡及規律運動的生活態度,45歲後的定期乳房X光攝影檢查也不可少。1/3乳癌可預防 健康生活型態是關鍵美國癌症研究所(AICR)指出,高達38%的乳癌是可以預防的,因此,女性們除了多加注意自己是否有上述所提及的乳癌風險外,更應該從年輕時即遠離菸、酒,注意飲食均衡,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亦應減少接觸塑化劑等有害物質,且適時釋放身心壓力。乳房X光攝影可幫您減少乳癌帶來的傷害國際上普遍認為經由乳房X光攝影發現早期乳癌的效果最好,是乳癌篩檢的最佳工具,所以婦女朋友們在接受篩檢時要特別主動留意所使用的是否是乳房X光攝影。目前政府補助45至69歲婦女每2年1次免費乳房X光攝影檢查,而有二親等以內血親罹患乳癌的婦女,更可以提前至40歲開始。我國每年約有77萬名婦女有接受檢查,但這僅佔應篩檢婦女人數的4成。據了解,不願意接受乳癌篩檢的婦女中,有6成自己覺得健康,不需要檢查,2成太忙沒有時間,這很可能導致錯失早期發現的良機!國民健康署提醒,乳癌是可經由篩檢提早發現及早期治療,且5年存活率超過9成的癌症,婦女朋友應定期接受此項檢查,確保乳房健康。應定期受檢 別讓權益睡著了如果對於自己是否符合接受乳房X光攝影檢查的資格有疑問,可以詢問各大醫院或所在地的衛生局(所),。每兩年一次接受檢查,檢查時應避開月經來前一週,當天不穿連身衣裙,不要在乳房、腋下塗抹除臭劑、粉劑及護膚霜等。

慎防禽流感 醫:警覺不驚慌

慎防禽流感 醫:警覺不驚慌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疾管署證實今年第一例境外移入H7N9的案例,前日也傳出在國內禽類檢測出H5N6案例,目前皆已密切追蹤中。由於國內從未有過人傳人現象,因此對於預防禽流感,須保持警覺卻不必過度緊張。人類可能藉由吸入動物飛沫受到感染衛福部南投醫院感染科主任廖嘉宏醫師表示,H7N9及H5N6病毒都是A型流感病毒,皆屬禽類流感病毒,和過去每年流感季流行的人類A型流感病毒,如H1N1、H3N2等不同。人類流感病毒可以在人群間藉由飛沫或接觸互相傳染。而禽類流感病毒存在於感染動物的呼吸道飛沫顆粒及排泄物,人類可能藉由吸入或接觸而偶然受到感染。過去中國大陸地區皆有相關H7N9及H5N6的人類感染案例,但僅少數零星疑似人傳人H7N9案例。雖然過去台灣也出現過數例境外移入人類H7N9感染案例,但相關旅遊史,活禽市場或禽鳥接觸史被認為可能是風險因子,其實國內並無相關本地人類感染案例。大家警覺但無須恐慌。穿戴正確防護、自我健康管理目前國內已全面實施傳統市場禁宰活禽,皆由標準立案檢驗的屠宰場實行。也建議相關養殖職業民眾,配合政策標準設置養殖,如有養殖禽鳥有異常狀況,也須立即通報相關機關。自身也要落實穿戴正確防護裝備,洗手及自我健康管理。廖嘉宏醫師表示,民眾若要前往大陸地區旅遊,落實個人洗手衛生絕對是首要注意事項,另外,也應該避免接觸禽鳥或出入當地活禽市場,平時食用禽類蛋類煮熟再食用,避免接觸禽鳥屍體,若意外碰觸疑似禽鳥排遺盡速以清水肥皂洗手。預防禽流感需高度警覺,但不必驚慌。

醫訊/衛教師聊血糖──認識血糖監測

醫訊/衛教師聊血糖──認識血糖監測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透過每日的血糖監測能夠得知自己的身體狀況,血糖監測可說是糖尿病不可或缺的自我管理,糖友應該自我約束飲食、生活習慣等方面,才能擁抱美好人生。關於症狀、診斷、生活方面與治療問題,振興醫院將於第二醫療大樓一樓門診衛教室舉辦講座由糖尿病衛教師分享衛教講座主題「認識血糖監測」並給予建議,講座內容豐富,歡迎民眾踴躍參加。名稱:衛教師聊血糖──認識血糖監測時間:106年02月09日 星期(四) 下午14:00-15:00地點:振興醫院第二醫療大樓一樓門診衛教室(台北市北投區振興街45號)洽詢:28264400轉3159

2017新氣象 打造亮麗笑容美好一整年

2017新氣象 打造亮麗笑容美好一整年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農曆新年才剛過完,濃濃的歡樂氣氛依舊還存在著!在這些令人期待的節慶歡聚裡,除了用漂亮的服飾和妝容來打扮自己,大家最關心的無非就是在關鍵時刻中,如何展現出迷人丰采,成為各類大小聚會的「嬌」點!但是看著鏡子中的自己,是否覺得自己笑起來不是那麼好看呢?似乎牙齒比較小顆,又露了一截牙齦,牙齦的顏色也較為暗沉,或是感覺笑容的不協調,好像笑起來就不是那麼對勁,因此不敢開懷大笑總是用手遮掩著呢?Gummy Smile讓人好苦惱 笑容打造僅次妝容打造完美笑容是現在妹子們的新重點,上班族的小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小文說:「小時候並不覺得露牙齦醜醜的,只覺得笑起來呆呆的,但長大後發現開心大笑的時候總會露出一大片的牙齦,進而對自己感到沒有自信,牙齦外露的問題開始成為我的煩惱。」開業診所林元凱醫師表示,「牙齒的型態、比例與對稱性,牙齦的邊緣型態、高度或色澤,以及與嘴唇的相關位置,都會影響一個漂亮笑容的成形。」牙齦過於明顯或是牙齦露出過多,醫學上稱之為 Gummy Smile 或是「露齦笑」。這個現象有幾種可能的不同成因:例如過多過厚的牙齦包覆了牙齒,使得牙齒看來短小,笑開時牙齦所占的比例就很多;上排牙齒或上顎骨脊過度地向下延伸也會造成這個現象。另外如果上嘴唇較短而薄,加上臉部表情肌肉拉力較強,也很容易會將上唇提拉至較高的位置而露出過多牙齦。而牙齦上褐色或暗黑的斑塊,則是屬於天生的黑色素沉著,其實是健康無害的,只是當它外露時,總是讓人覺得尷尬又困擾。傳統方式結果難預測 水雷射牙齦整形成趨勢針對有牙齦外露或型態困擾的客群,首先必須經由醫師診斷來判定造成困擾的原因,之後再規劃合適的療程來消除這個原因,進而改善。在過去面對露牙齦的狀況時,傳統方式有電燒,修磨,酸蝕,或直接用手術刀切除,除了結果較不能預測外,過程也較多不必要的痛苦。林元凱醫師表示運用水雷射是較輕鬆也較佳的方式。水雷射是水與雷射的結合,較能精準地對組織切削與修型,特色是術後幾乎較少有疼痛感與出血,因此也就沒有恢復期的問題。多數的療程可在一個小時內完成,之後也不影響上班或作息。擁有完美笑容曲線 兼具美麗與自信水雷射牙齦整形技術將牙科治療從功能的追求昇華到一種美學的呈現!完美笑容的展現不單單只為了拍照,更是進一步地讓生活變得更加漂亮與充滿精彩!林元凱醫師表示,只要經過專業的笑容設計,大家都能擁有美麗的牙齒與牙齦,重拾笑容與自信,讓完美笑容不再只是個夢想!

零食取代正餐 恐埋罹癌種子

零食取代正餐 恐埋罹癌種子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家孩子愛吃炸雞、薯條或是漢堡嗎?根據國外研究發現,日常飲食習慣占了罹癌因素5成。營養師建議,減少外食、避免油炸食物及含糖飲料,多吃真食物、好食物及全食物。 罹癌因素 日常飲食占5成根據衛福部104年十大死因,惡性腫瘤高居死因首位,共有4萬6829人死於惡性腫瘤,平均11分13秒有1人因癌症死亡。癌症關懷基金會營養師黃翠華指出,美國研究發現,日常飲食及營養占了罹癌因素的50%,比任何致癌因素更具重要性。 多吃真食物、好食物與全食物黃翠華營養師表示,實地訪查發現,每天每名國小學生至少都有一餐外食,包括油炸物、零食點心及含糖飲料等不健康的食品,幾乎天天都會吃到,甚至有零食取代正餐、不吃蔬菜及不喝開水的不良飲食習慣。 黃翠華營養師強調,不良飲食習慣除了影響孩童的生長發育,更可能導致慢性疾病提早發生,甚至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她建議,家長協助孩子建立良好均衡的飲食習慣,避免高糖量飲料、油炸食物,並減少外食,並且多吃真食物、好食物與全食物是預防疾病的最佳的方法。 每餐蔬果攝取量要占半數以上黃翠華營養師說明,真食物是指未加工的食物,而全食物是包括食物的籽及皮,食物中以蔬菜、水果、全榖雜糧及優質蛋白質為好食物,建議每餐蔬果攝取量至少要占半數以上。(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腹部氣脹 出生2天竟胃穿孔

腹部氣脹 出生2天竟胃穿孔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出生才2天的男嬰,因先天性血管不良,導致胃缺血缺氧而局部壞死穿孔,到院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全身性蒼白,經X光檢查,發現腹腔內充滿氣體,醫師判斷消化系統有破洞,在切除約4/5的胃後,已經可以正常喝奶,體重也增加500公克。血壓偏低、發炎指數偏高、哭聲弱澄清醫院新生兒加護病房主任黃元韻表示,該男嬰到院時的血液循環不是很好,血壓偏低、發炎指數也偏高,出現全身性蒼白且哭聲無力微弱,腹部氣脹,必須由小兒外科緊急開刀,否則會有生命危險。澄清醫院小兒外科主任林雨利指出,男嬰腹腔中滿佈黃色的結塊,且胃部組織已破了一個洞,男嬰已呈現敗血症現象,清理出黃色結塊並將胃部切除約4/5後,才救回小嬰兒一命。胃患部薄弱 乳液脹破胃壁流到腹腔林雨利主任解釋,腹腔內的黃色結塊是嬰兒餵食奶水後與胃酸綜合後,從胃部的破洞流出,由於該男嬰先天性供給胃部的血管不良,在母胎中其胃尚未運作,一出生後胃就開始運作,有可能在缺血缺氧的胃患部已呈薄弱現象,當一開始餵乳後,乳液就脹破單薄處的胃壁,流到腹腔裡。該男嬰手術成功後,術後的照顧就交給新生兒加護病房醫護人員,黃元韻主任表示,一開始以全靜脈營養照護該男嬰,7天後再從水到奶水餵食,經住院一個月,該男嬰由原本的3000公克體重增加至3500公克而順利出院,目前該男嬰每3小時的食量已達100西西的奶水,身體健康。注意營養均衡、少量多餐黃元韻主任指出,像這樣出生2天就胃部切除4/5的嬰兒,基本上要注意營養均衡,最好的方法是少量多餐,隨著男嬰長大,胃部會再擴大,吃固體食物仍需多加注意,並且需定期回診。

家庭關係僵 中年轉機變危機

家庭關係僵 中年轉機變危機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台北市北投區驚傳父親殺害3名子女再自殺的命案,類似的新聞標題,總令社會大眾增添許多不安的感覺,然而這樣的自殺與殺人行為的背後,通常並非單一因素所造成。中年危機適應不良 可能自傷或傷人南投醫院精神科李志銘醫師表示,人到中年時,容易因為生理以及環境的改變產生「中年危機」,子女逢青少年時期,親子溝通有較多的困擾,夫妻間也出現溝通的障礙,如果適應不良便可能會出現自傷、傷人行為,人生的每個轉折都會發生失落與危機,如果心理無法接受改變或突破,轉機容易變為危機。情緒狀態低落 可能合併憤怒心理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成人精神科主任黃聿斐表示,犯案者可能因為失業、負債、離婚、經濟困難承受巨大的社會壓力,除了情緒狀態低落外,可能還合併憤怒、憎恨及報復心理,認知思考上,容易將生活中的不順遂歸責於他人,沈溺在過去被羞辱或不當對待上。均衡飲食、規律運動 重新檢視家庭關係若家中親友精神狀態不佳應謹慎注意,並適時尋求協助與幫忙,建議可透過醫療相關單位進行協助,如評估其精神及情緒狀態,黃聿斐主任呼籲,民眾除了平時的問候關心外,可再給予一些關懷,讓患者情緒與壓力有出口,並適時協助當事人求助,可減少憾事發生的機會。李志銘醫師建議,民眾在生理、心理及社會層面部分可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多投入社會公益服務,並且重新檢視夫妻、親子關係,提升家庭生活品質來因應可能面對的中年危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