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熟齡友善社會 提升生活品質擺第一

熟齡友善社會 提升生活品質擺第一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65歲的黃伯伯,因不慎跌倒導致腦出血需住院治療,出院後因為行動困難,日常生活需完全依賴他人,逐漸認為自己沒有用而出現情緒低落情形。長照的居家服務提供輔具購買、租借、預防與延緩失能照護,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等服務,讓黃伯伯固定每日於家中執行復健活動,讓黃伯伯慢慢恢復以往的日常生活功能,身心狀態都改善了不少。長照2.0服務體系 可提升個案生活品質隨著長照十年計畫2.0的推行,職能療師也在長照服務上扮演著相當重要且關鍵的角色。長照2.0服務體系中相關醫療團隊的專業角色與功能,應用職能治療師所提供的職能治療活動,結合「生活功能重建」與「生活型態再造」模式,可以有效達到預防疾病、矯治障礙、協助適應與增加生產力,以預防生理、心理及社會功能的退化,進而提升個案生活品質。職能治療師的服務對象包括衰弱及失能族群、認知障礙、輕中度失智族群等。對於衰弱族群,除了要注意體能退化的問題外,還需介入健康管理。輕中度失能族群,則需要維持促進健康的活動參與,並在引導下改善生活活動型態,以適度的提升其功能。透過進行團體活動 提供照顧者喘息與交流空間至於認知障礙、和輕中度失智的族群,可藉由非藥物治療活動團體,以維持失智症個案之最佳功能狀態,減緩認知退化並提升生活品質,職能治療師也可透過進行團體活動,提供照顧者喘息與交流空間,安排照顧者參與照顧訓練課程,以增加照顧者在家面對失智個案的應變能力。目前,除了公益團體的居家服務員及在醫院服務的職能治療師外,社區設置的「職能治療所」,也是需要大量的職能治療師注入未來,職能治療在預防及延緩失能中,仍將持續扮演著重要且關鍵的角色。    

口齒不清 恐為腦中風前兆!

口齒不清 恐為腦中風前兆!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寒流急凍,高齡者要當心!一位 63歲女性有糖尿病病史,近日因為氣溫驟降,左側嘴巴突然歪斜,臨床檢查及電腦斷層確診為右側腦幹中風,入院治療後症狀恢復良好,但自主神經功能檢查呈現明顯自主神經功能不良。醫師提醒,突發性的口齒不清、面部及肢體無力、頭暈等症狀,須小心為腦中風。冬季中風人數明顯上升一倍寒流再度來襲,國民健康署分析台灣腦中風資料發現,中風發生時間以冬季時節最多,經急診入院腦中風病人數較一般季節明顯上升一倍以上。衛生福利部死因分析統計指出,腦血管疾病是國人10大死亡原因的第3名,最新統計資料顯示104年每10萬人口有47.6人死於腦中風。安南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蔡銘駿表示,天氣變冷造成腦中風患者明顯增加的致病機轉其中重要的原因為自主神經功能不良。當腦血管本身已有動脈硬化時,不適當的血管收縮或舒張可能進一步造成腦血管堵塞而引起缺血性腦中風。小心中風前有可能只出現類似腸胃不適症狀據最新研究顯示(2014年Journal of neurologic science),腦中風病人自主神經功能明顯不良,大血管堵塞的病人有約8成左右自主神經功能不良,腦部小血管堵塞之病人也有約6成自主神經功能不良。 自主神經功能不良較容易被忽略,心血管疾病患者、腦中風病史、65歲以上、糖尿病、巴金森氏症候群皆為自主神經功能不良的高危險群。蔡銘駿主任強調,自主神經功能不良者常見的症狀為頭暈、 腹脹、 眼乾、 心悸、四肢冰冷或感覺異常、黑矇症等,很多症狀容易被病人甚至醫師忽略,常常是病人暈倒才被發現有自主神經功能不良。蔡銘駿主任提醒,腦幹大血管完全堵塞前也可能只是出現噁心嘔吐類似腸胃不適症狀,因此症狀輕微並不表示身體沒問題,適時尋求專業才是上策。 

喉嚨痛1個月 扁桃腺癌做怪!

喉嚨痛1個月 扁桃腺癌做怪!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59歲陳先生因左側喉嚨持續痛了一個月就醫,經檢查發現左側扁桃腺有一個2×3公分的腫瘤,陳先生接受達文西機械手臂根除性扁桃腺腫瘤切除術,同時進行同側的頸部淋巴廓清術,術後沒有任何的併發症或副作用,一周後即可正常進食。傳統手術會顏面醜型、咀嚼功能變差高醫附設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曾良鵬表示,傳統的手術會導致顏面醜型,吞嚥咀嚼功能變差,傷口恢復時間久,住院天數就會拉長,第三代達文西機械手術系統具備清晰的3D立體數位放大手術視訊,視野更清楚,讓醫師能更清楚觀察構造。此外,還可完全達到人手的靈活度和精準度,進入人手不能觸及的狹小口咽及下咽空間進行精細手術,微血管出血也可瞬間止血,讓手術中出血量降到最低,減少傷口感染及疼痛,因此可以降低住院天數,傷口良好美觀,手術中可能引發之併發症亦可大幅降低。模擬手腕結構 可進行精細微創手術達文西手術系統以機器手臂及結合3D立體影像進行手術,多關節機械手臂不但可以模擬人類手腕結構,讓醫師在控制台直覺式移動雙手操控,手術還能經由小傷口深入病灶,穩定機械手臂,讓醫師可進行精細的微創手術,旋轉度極大的機械手腕,讓醫師可完成細緻組織的切割與縫合。達文西機械手臂輔助口咽及下咽癌手術,可將手術過程時間大幅縮短,減少術中出血,還可縮短病人住院天數,相較於傳統的手術,可讓病人在最短時間內康復。

脖子腫塊癌變 竟是抽菸惹禍

脖子腫塊癌變 竟是抽菸惹禍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60歲陳姓男子有40年的菸癮,右邊頸部多年來一直有硬塊,但一直不痛不癢,故不加以理會,但近日突然「長大」,確診為腫瘤,掃描後發現腫瘤已有2.5X2.5公分。醫師表示,患者腫瘤處剛好有顏面神經分佈,若開刀過程稍一不慎傷及神經,容易導致嘴歪眼斜的嚴重後果。醫師也告訴病人,若不戒菸再長瘤的機率非常高,希望患者以此為戒,遠離抽菸的壞習慣。腫瘤處有顏面神經分布 破壞恐致眼歪嘴斜這名病患年輕就抽菸,去年底脖子的硬塊開始長大,新北市聯合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洪莉婷指出,由於患者腫瘤處有顏面神經分佈,不能直接切除,須要靠經驗小心繞過分佈的神經,才不會造成眼睛無法閉合或嘴歪眼斜的後遺症,所以洪醫師決定從耳部的前下方下刀,順著顏面神經的主幹探索到腫瘤處的神經分支,終於順利地避開神經將腫瘤切除。抽菸易引起身體發炎反應 一再刺激才長瘤洪莉婷醫師指出,老菸槍是這類良性腫瘤的好發族群。許多有長期菸癮的患者,一天至少會抽一包菸,然而像上述患者的情形顯示,抽菸易引起身體發炎反應,再加上個人體質,一再刺激才長瘤。雖然目前已治癒,但這類腫瘤具有多發性及脖子雙側都會出現的特性,若沒有戒菸,還是會有復發的可能。 

醫訊/高血脂用藥指導

醫訊/高血脂用藥指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當血液裡的脂肪超過正常標準,即稱為高血脂,血脂越高,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會越高,究竟得了高血脂是不是一定要吃藥?血脂又該降到多少才是好?本次講座將由翁語伶藥師介紹目前降血脂的藥物種類,與理想的血脂控制目標。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相關訊息可電洽亞東醫院藥學部 (02)89667000轉分機2123。名稱:高血脂用藥指導時間:106年03月08日 星期(三) 下午13:00-14:0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2123

救救下背痛 瑜珈舒緩有妙招

救救下背痛 瑜珈舒緩有妙招

(優活健康往新聞部/綜合報導)不少人有下背痛困擾。根據勞動部不同工作族群資料,台灣下背痛盛行率約35%~58%,在美國,則有約8成的成年人曾經出現下背痛,有些下背痛患者甚至無法運動、無法好好睡覺,連平常活動也受到干擾。美國、德國一項研究發現,做瑜珈也許可以舒緩下背痛。瑜珈或可用於治療下背痛上述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線上版〈實證醫學資料庫〉期刊(Cochrane Library)。研究首席作者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院家庭與社區醫學助理教授蘇珊‧威蘭表示,有些患者飽受慢性非特異性下背痛之苦,「我們發現,做瑜珈與疼痛舒緩、功能改善息息相關。」瑜珈很有機會可用來治療下背痛成為治療選項。研究團隊想了解瑜珈是否有助舒緩下背痛,特別分析12份研究報告,這些研究報告含括1000多名參與者,研究多在比較瑜珈與衛教、物理治療等其他非運動療法對下背痛的改善效果。研究發現,經過3到6個月追蹤,在規律做瑜珈後,患者下背功能多有輕、中度的改善,疼痛也小幅度舒緩。瑜珈結合多項運動、呼吸、放鬆技巧瑜珈起源於印度,瑜珈歷史已有2000多年,無論在台灣,還是美國、西方國家,越來越多人在做瑜珈,瑜珈結合了一連串身體運動、呼吸控制技巧、放鬆技巧與冥想技巧。研究人員也發現,做瑜珈很少出現重大副作用,不過與沒運動習慣的人相比,患者做瑜珈後產生副作用的機率較高,但這機率與非瑜珈性運動不相上下。所謂做瑜珈副作用多為下背痛變嚴重。做瑜珈姿勢要針對個人狀況調整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專家提醒,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民眾做瑜珈姿勢時,應該要針對個人狀況做調整,且要慎選瑜珈老師,瑜珈老師除了要有經驗,也要注意學員個別需求,才能確保學員運動安全。如果身體有疾病、狀況,也一定要詳細告知瑜珈老師。(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醫訊/高纖防癌秘招大出擊

醫訊/高纖防癌秘招大出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目前已有許多研究發現,如飲食能增加膳食纖維,則癌症罹患的機率會降低很多,經證實確實可以降低的癌症有:大腸直腸癌,口腔癌、食道癌、肺癌及胃癌;很可能可以降低的有:咽喉癌、胰臟癌、乳癌及膀胱癌等;而可能降低的也有:卵巢癌、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及甲狀腺癌。但是過多的纖維素會引起腸胃不適症狀例如脹氣、腹痛、腹瀉、便秘,或影響一些維生素、礦物質的吸收,因此要如何選擇適量的高纖食物?將在本次課程由營養科營養師欒家菁幫您解答。 名稱:高纖防癌秘招大出擊時間:106年03月07日 星期(二) 上午10:00-10: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有「更年期」 人類才能更長壽

有「更年期」 人類才能更長壽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所有的動物通常隨著生殖期結束而失去生命。以人類和黑猩猩為例,據說兩者的基因僅只有百分之一至二的不同。母的黑猩猩一旦生理期結束,沒多久之後就死亡。動物實驗經常使用的鼠類也在失去生殖能力之後死亡。只有人類不同。女性的停經出現在五十歲左右。男性如果努力的話,七十歲以後雖然還是可能生孩子,但是一般而言,男人的生殖機能也以五十歲為交界,之後即步向衰退。只不過人類即使過了生殖期,仍然繼續存活將近一倍的歲月。原因何在呢?人類早產了十個月我將這種現象命名為「阿婆理論」。一般動物的幼體誕生後不久即開始站立及行走。即便才剛出生,牠們也本能地以自立的方式動作。但是人類的小孩經過十個月的懷胎之後才誕生,出生之後還必須花上十個月以上的時間才能站立。因此經常有人由這一點來認定:「人類早產了十個月」。這種現象可以視為人腦顯著發達的結果之一。因為腦部巨大化,如果像其他動物一樣,成長到立即可以站立及行走的狀態才出生,人類的嬰兒將大到無法從子宮出來。而懷胎十個月可以說是平安順產的臨界點。動物的幼體在母體裡成長到可以憑藉自己的能力站起來、可以自行吸吮母乳的階段才誕生。相對的,人類的嬰兒剛出生的時候,除了呼吸以外,其他一切全需要父母的幫助。照顧孫輩的義務 或許就被編排至DNA裡把一個嬰兒扶養成獨立自主的人,辛苦程度非同小可,而且還必須經歷很多的過程。人類失去生殖能力之後,繼續存活將近一倍的歲月,難道不是在扶養子女之後,又被賦予照顧孫輩的責任嗎?我認為在留下血脈的重大課題之下,人類在進化過程裡,照顧孫輩的義務或許就被編排至DNA裡了。人體以五十歲為界,由原本為了生兒育女的狀態,轉而改變為長壽之體。這個轉變並未出現在壽命隨著生殖能力減退而到盡頭的其他動物身上。人類因為有「更年期」這個重大改變期,所以才能活得比較久。出生之後到生殖期為止 以糖解引擎為主體然而生兒育女的身體和長壽之軀,兩者必要的營養成分自然不相同,其中最具代表的即是醣類。出生之後到生殖期為止,這段時期以糖解引擎為主體,所以攝取不致於造成肥胖的醣類分量不會有問題。至於何種程度的分量才是適當的呢?適當的分量依運動量的多寡、代謝能力的好壞、體型的大小而有所不同。日本糖尿病學會等單位提出的見解認為-「醣類最好占總攝取熱量的百分之六十左右」,但是人的身體不是完全一樣,一律設定為百分之六十是很奇怪的說法。此外,快要步入更年期之前,也就是大概過了四十歲之後,請減少主食的分量,開始為粒線體引擎換為主引擎預做準備。具體而言,晚餐排除主食,等到習慣之後再去掉早餐的主食,以漸近的方式,應該就能順利地節制醣類攝取量。-請從排除晚餐的主食開始著手。(本文摘自/不想失智,從喝水開始 日本名醫預防老人失智的訣竅/拓客)

預防流行性感冒 用鼻子呼吸!

預防流行性感冒 用鼻子呼吸!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若是你容易得感冒,尤其是流行性感冒,主要原因都在於口呼吸。用鼻子呼吸的話,可以防止病毒的侵入,不用擔心感染會來自嘴巴。相反地,一旦用嘴巴呼吸,鼻子的防禦機能無法正常發揮作用,病從口入的風險也變高了。矯正口呼吸 流行性感冒比率僅有3%實際上,一旦從口呼吸改成鼻呼吸,會變得比較不容易患上流行性感冒。為了預防感染流行性感冒,有一間學校實地指導學生用鼻子呼吸的方法。從2010年到2011年,位在長崎縣南島原市的小林小學,為了矯正口呼吸,實施了我構想出來的「A.I.U.BE發音體操」,在121名學童當中,患上流行性感冒的只有4人,就比率來看僅有3%。福岡縣春日市的小學,由老師朗讀《A.I.U.BE繪本》給特定年級的學童。於是,僅有實施發音體操的那個年級,沒有因為流行性感冒而必須停課。當然,洗手和漱口的勵行也相當重要,但由此結果也可得知,推倡鼻呼吸,不讓口腔乾燥非常重要。實施不用花錢的發音體操有助防感冒位於長崎縣南島原市的口之津小學,在福田泰三老師的班級中,有負責發音體操的股長,每天早上都會帶領學生做發音體操。2012年的季節流行性感冒似乎也影響了全校,而福田老師班上僅有一名罹患者,而且只是發燒37度的輕微程度。流行性感冒的預防包括戴口罩、常漱口以及勤洗手三項重點,即便實行這些,每年流行性感冒還是相當盛行。相信透過實施發音體操,矯正口呼吸為鼻呼吸後,能達到相當高的預防效果。雖說防止流行性感冒有預防疫苗,但其效果無法確實獲得實證。與其在疫苗上花費金錢和時間,倒不如實施不用花錢的發音體操遠遠來得有幫助。從2011年開始,本診所已經停止流行性感冒疫苗的注射。不僅是患者,診所員工也不施打。但是,罹患感冒者包括患者和員工加起來也不過二名而已。(本文摘自/正確呼吸讓你不生病/商周出版)

過敏萬靈丹 試試清水斷食法

過敏萬靈丹 試試清水斷食法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所謂的清水斷食,就是不吃所有的食物,只喝水。因為慢性食物過敏正是所有過敏疾病的大本營,因此當我們在過敏發作時,如果停止進食,那麼腸胃道就會淨空。腸道裡面沒有食物,慢性食物過敏的亂象就會慢慢消退。肚子裡面清爽了,體表的過敏症狀也會跟著消退,於是過敏就奇蹟式的康復了。一旦斷食 大腦會命令發炎部位停止另外,當我們停止進食之後,大腦意識到沒有食物進來,人體不能沒有熱量來源,因此為了「求生」,為了「節約能源」,大腦就會命令身體,將許多浪費能量、不必要的活動停止。「發炎」就是非常浪費能源、浪費體力的活動,所以一旦斷食,大腦會命令正在發炎或過敏部位的白血球,通通回家待命,不要再鬧了!白血球的家就是淋巴(Lymph)、血液(Blood)、脾臟(Spleen),白血球突然間全部回家,不再發炎,於是發炎和過敏的反應也就跟著被停掉了,整個鼻子、氣喘、皮膚的過敏反應也就跟著全部消失了。沒受過專業訓練貿然斷食 可能有生命危險斷食該斷多久,很難有統一的標準,因為這要看每個人的身體狀況而定。通常比較不嚴重的過敏,清水斷食2天左右,就可以見到效果,但如果是嚴重的自體免疫疾病,有時候甚至要一個星期以上。在此,要特別說明一下,這種斷食法又叫做「醫療斷食」,雖然效果神奇,但進行醫療斷食,就好像去打仗一樣,如果沒有受過專業訓練,貿然進行的話,可能會有生命危險,因此提醒千萬不要自己輕易嘗試超過3天以上的清水斷食。進行斷食最好到經驗豐富的醫療中心最好是到經驗豐富的斷食中心,有專業醫師24小時隨時在側,萬一發生緊急狀況,醫師知道如何處理。很多醫療斷食的參與者,都是重病病人,所以身旁24小時都必須要有醫師,每天測心跳、血壓、尿液,每週抽血檢查血象、生化指數等等,除此之外,醫師還要進行問診與體檢,掌握每位參與者的健康與疾病狀態。而且遇到緊急狀況,醫師可以利用打點滴的方式,中斷斷食。在醫療斷食裡,3天的斷食是最迷你的,一般正式的醫療斷食通常都很久,但到底要維持多久,則要看病人的身體訊號而定,醫師通常會等到症狀完全消除後,病人的身體已經復原,才會準備復食。不論是皮膚炎、氣喘、過敏 斷食效果都很好美國北加州有一家很好的斷食中心,平均斷食天數是21天。不過,我去見習時發現,從世界各地飛去斷食的人,大多是重病之人,所以需要斷食那麼久也就不足為奇了。如果是小毛病、輕症的話,斷食的時間就短得多了。進行醫療斷食後,不論是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牛皮癬、氣喘、花粉熱、鼻子過敏、類風濕性關節炎、糖尿病、高血壓、胃潰瘍、子宮肌瘤、腸躁症、寄生蟲等,只要病因和飲食有關,斷食療法的效果都很好。方法:斷食期間只喝水,不從事浪費體力、腦力的工作。牽涉醫療專業,因此不建議自行進行,最好到24小時醫師駐守的斷食中心進行。(本文摘自:過敏,原來可以根治!,由新自然主義發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