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手術不禁食 竟恐導致這病!

手術不禁食 竟恐導致這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許多病患要接受手術之前,都會被告知前幾小時絕對不可以吃東西,連喝水也禁止,為什麼手術前要禁食??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麻醉部醫師賴芝潤表示,「病人安全」是所有手術與麻醉的最高準則,如果病人吃了東西後才接受麻醉,麻醉當中有可能因為胃中食物嘔出流入肺部,引起「吸入性肺炎」,大量的吸入性肺炎會提高死亡率。為了防止這種嚴重併發症的發生,麻醉前的禁食極為重要。禁食原則看這邊半身麻醉也需要禁食嗎?賴芝潤醫師指出,每一種手術的麻醉都要有事前準備,因為手術進行中也可能因種種不預期的因素,使得原來的半身麻醉必須改為全身麻醉。雖然是接受半身麻醉的病人,也需要遵守禁食的規定。患者需要禁食多久的時間才能手術呢?美國麻醉醫學會(ASA)在2017年初,發佈健康病人擇期手術前禁食的原則,原則如下:1) 清流質/小於2歲健康嬰兒,2-16歲兒童,成人,最短禁食時間為2小時。2) 母乳/小於44周健康新生兒,最短禁食時間為4小時。3) 配方奶粉/小於44周健康新生兒,嬰兒,兒童,最短禁食時間為6小時。4) 牛奶等乳製品、清淡飲食/嬰兒、兒童及成人最短禁食時間為6小時。5) 油炸,脂肪,肉類等食物/成人最短禁食時間應大於等於8小時。術前禁食十分重要 確實配合才能避免危險賴芝潤醫師表示,一般說來,在禁食期間包括口服藥物也都應該停止服用。但是若服用的是心血管的藥物,如抗高血壓藥以及心律不整的藥物則不在此限,病人若有此類問題,請和麻醉科醫師討論。然而,若是遇病人需緊急手術之例外狀況,為搶救病人生命而無法等待病人空腹禁食時,麻醉醫師仍會盡全力為病人預防胃內容物逆流及「吸入性肺炎」之發生,但是吸入性肺炎的風險依然存在,無法百分之百保證不會發生。賴芝潤醫師提醒,術前禁食是十分重要且攸關生命安全的大事,必須由病人確實配合執行及誠實告訴麻醉醫師,才能避免吸入性肺炎的風險。

預防長照憾事 3重點注意!

預防長照憾事 3重點注意!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失智長者情緒起伏大,發生衝突時,往往會無法判斷狀況,導致口不擇言、理致斷線,衝突瞬間爆發。長照機構照顧悲劇事件,可能因為失智病友間早有嫌隙,導致一言不合就容易互相衝突。台灣失智症協會呼籲,失智照顧機構必須有足夠人力,良好的失智照顧訓練,才能有敏感度預防及適時化解住民衝突。重複言行、疑心病、妄想易造成衝突失智者的病程發展可能出現重覆言行、情緒起伏、疑心病及妄想等,加上無法適當控制情緒、無法判斷狀況適當回應,都有機會造成與機構住民間的衝突。在彼此已有嫌隙狀態下,一旦情緒失控就會容易招致憾事。如何積極防患悲劇重演,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呼籲,想要降低憾事發生的機會,有3點一定要注意!1) 當失智者與其他住民發生衝突時,照顧者須適時介入,不僅要在當下化解衝突,平時更需要利用機會增進友好關係。2) 白天應多安排失智者參與各項活動,可以降低衝突的發生。對於機構照顧管理的建議,除了要補足照顧人力之外,需提供照顧人員失智症照顧及危機處理之訓練,以提升促進住民和樂關係及處理衝突之能力。3) 在現實條件許可下,讓失智者使用單人房也可降低衝突的機會。失智症專業訓練 積極預防意外發生民國150年失智症人口將高達85萬人,高齡長者照護的人數越來越短缺,難度也越來越高,面對較難照顧的失智症個案,照顧人員必須經過失智症專業訓練,了解失智症可能出現的行為症狀,並且積極預防意外的發生。 

麻疹警報!東南亞旅遊當心

麻疹警報!東南亞旅遊當心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今年第2例麻疹病例為北部11個月大女童,2月中旬隨家人至峇里島旅遊後,3月5日即出現發燒、腹瀉、科氏斑及紅疹等症狀並於3月14日確認感染麻疹。疾管署表示,個案可傳染期間(3月1日至9日)曾隨家人參加國內團體旅遊,衛生單位目前已掌握537名接觸者,包括家人、旅遊同行接觸者及就醫時相關接觸者,其中1人已離境,將透過聯繫窗口通知相關國家;其餘接觸者將自主健康管理18天,由衛生單位持續追蹤監測至3月27日。中國大陸今年1、2月增600病例今年截至目前共2例麻疹確定病例,感染地為中國大陸及印尼。中國大陸去年12月至今年2月病例數持續增加,今年1至2月每月增600例病例,印尼去年累計約1,600例確診病例,較前年下降約70%;另泰國今年截至3月初累計近700例,為近3年同期平均4.3倍;非洲幾內亞近期疫情快速上升,今年截至2月中累計約1,500例,其中2人死亡,約4成行政區受影響。由於印尼、泰國、幾內亞等三國近期麻疹疫情升溫,且國外也出現於這些地區感染的境外移入病例,疾管署即日起提升該三國麻疹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一級注意(Watch);目前中國大陸、印尼、泰國、印度、哈薩克、羅馬尼亞、剛果民主共和國、幾內亞、獅子山及奈及利亞共10國旅遊疫情建議列為注意。出現發燒、鼻炎恐為疑似症狀麻疹傳染力極強,約5至10%患者感染後會有中耳炎、肺炎、腦炎等併發症。接種疫苗是最有效的預防方法,家中如有年滿1歲幼兒,請儘速攜往衛生所或預防接種合約院所接種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民眾自中國大陸或東南亞等流行地區返國,請留意自身及嬰幼童健康,一旦出現發燒、鼻炎、結膜炎、咳嗽、紅疹等疑似症狀,應戴上口罩就醫並告知旅遊史。醫療院所遇有疑似個案也應提高警覺、依法通報,以利衛生單位及時採取防治措施。 

醫訊/永遠記得您──失智症新知

醫訊/永遠記得您──失智症新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失智症會伴隨精神狀態不穩、情緒差,有時容易與他人起衝突。缺乏外出機會也可能使精神心理狀態更加惡化,面對失智患者,家人往往要付出更多心力。要怎麼樣才能與之和平共處,一直是家屬難解的謎題。本次講座由臺北榮民總醫院精神科醫師蔡佳芬主講,藉由「失智症新知」的主題,帶您認識失智症,了解與之相處的方法,活動中也會介紹養生操、其他專家講座及家屬互助團體、社會福利資源介紹。講座內容豐富,只要是失智症患者家屬都歡迎踴欲參加!時間:106年3月18日上午 9:00-12:00地點:YWCA台北基督教女青年會401教室(台北市青島西路7號4樓)對象:已確定診斷失智症患者的家屬洽詢:王雅玲專員 02-25988580分機33/0933-510334報名簡章:https://goo.gl/zLPbDM.

治療菸酒嗓 避免常清喉嚨!

治療菸酒嗓 避免常清喉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長時間抽菸、喝酒的人,很容易產生菸酒嗓,聲音往往沙啞而低沉,不僅如此,也容易造成聲帶水腫,喝酒時,劇烈嘔吐,也可能導致聲帶急性受傷,2種因素混合在一起,便可能造成「菸酒嗓」。透過雷射燒灼 有助改善菸酒嗓若要治療菸酒嗓,可以運用雷射燒灼聲帶多餘黏膜,將其中黏液吸出,便能恢復嗓音健康。不只菸酒,很多因素都會造成聲音沙啞,振興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胡皓淳指出,聲帶上面是柔軟的黏膜,下面則是肌肉,聲帶振動,就會發出聲音。因此聲帶黏膜、肌肉、神經出狀況,便可能產生聲音沙啞症狀。聲音沙啞背後常見5大原因包括,1) 感冒造成聲帶急性發炎、紅腫。2) 聲帶長東西,像結節、息肉、纖維囊腫、白斑、惡性腫瘤等。3) 聲帶萎縮,無論是年長者聲帶下方肌肉萎縮、黏膜萎縮,都會影響聲音品質。4) 聲帶麻痺,這多半是神經造成,接受甲狀腺手術、頸椎手術後,若神經受破壞,便可能聲音沙啞。5) 胃酸逆流,導致聲帶受損。胃酸逆流 也會導致聲音沙啞胡皓淳醫師舉例,門診中常遇到患者因聲音沙啞就醫,追蹤後來,原來是咽喉胃酸逆流造成聲音沙啞,有時胃酸逆流不見得會引起火燒心症狀,患者可能慢性咳嗽、講話容易累,聲帶受了慢性刺激,長期下來就會受損。多喝水、多休息 避免常清喉嚨​男性說話時,聲帶每秒震動約100下,女性聲帶每秒震動約200下,常說話族群,聲帶就容易長結節、息肉、纖維囊腫。想要保養聲帶、避免聲音沙啞,多喝水、多休息,也要避免常清喉嚨。胡皓淳醫師也提醒,民眾聲音沙啞,或有聲帶問題,建議找有「喉閃頻內視鏡」設備醫療院所,透過這類檢查,醫師才有機會完整觀察聲帶波動狀況,進而找出病因、幫助確診。(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失智症長期抗戰 快到這搬救兵

失智症長期抗戰 快到這搬救兵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李伯伯患有阿茲海默症,使用阿茲海默的藥物長達5年,3年前喪偶後,李伯伯不僅記性退化的更嚴重,生活上也逐漸仰賴他人。近一個月來,同住的女兒發現李伯伯常半夜出門,更出現被偷妄想、隨地大小便等情形。醫師表示,失智症是一種神經退化性疾病,病人因腦部退化而導致生活自理的能力逐漸喪失。因此病人與家屬必須做好長期抗戰的準備。失智症中期 認知功能未完全退化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范齡勻表示,在失智症中期,病人的認知功能因尚未完全退化,可以參加日間養護機構以及職能活動以維持大腦活性,到了中期,某些失智症病人會出現精神行為症狀(例如妄想症、遊走等等)。隨疾病發展需要照顧的時數會越長隨著疾病進展,病人會逐漸喪失生活自理能力,需仰賴第3人的照護的時數也會越來越長,透過失智症的診斷申請外籍看護工可減輕照顧負擔,倘若家屬打算讓病人住進24小時養護機構,也可以申請身心障礙手冊,以減免部分費用。到了疾病末期,家屬會面臨病人因吞嚥困難的營養問題、臥床造成反覆感染以及種種醫療決策。記憶整合門診可提供更全面的諮詢記憶整合門診除神經內科失智症專科醫師看診外,必要時可照會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社會工作師、個管師等在診間提供服務,目的是針對病人或家屬的需求提供協助讓失智症病人家屬可以更全面諮詢。 

春天後母心 你的膝蓋也跟著「凍未條」嗎?

春天後母心 你的膝蓋也跟著「凍未條」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今年春雷已響,代表季節正在轉換,氣候也由冬季轉入春季。俗話說得好,「春天後母心」指的就是春天的天氣多變,就像後母的心一樣難以預測。然而,春天的多變氣候、懸殊的溫差是不是也讓膝蓋「凍未條」呢?其實天氣寒冷時,人體的肌肉會不由自主的緊繃,引起膝蓋血液循環不良,而膝蓋發炎物質難以排除時,就會感覺到膝蓋痠痛,其中又以關節炎及膝蓋曾受過傷的民眾感受最為明顯。不分年紀 你我都可能遇到『退化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又稱骨關節炎,是一種最常見的關節軟骨退化病變。此病症會讓關節內的軟骨漸漸磨損、軟骨厚度減少、失去彈性,當關節間隙變得狹窄,此時行走或運動時,產生的力量會直接作用到軟骨下方的骨頭,使骨頭變性、硬化、壞死,變成囊狀空洞,常併有發炎現象,稱為退化性關節炎。雖然退化性關節炎和關節內軟骨磨損有關,但肥胖、關節使用過度、老化以及曾經受傷等,也會增加罹患機率。然而退化性關節炎卻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近年來,由於飲食西化,加上國人普遍缺乏運動,使得肥胖人口越來越多,膝關節長期承受龐大壓力,因此年輕人罹患關節炎的比例逐漸升高,多半都是因為體重過重,或是運動過度所造成,只要將體重減下來、適量運動,關節炎的症狀都能夠緩解。2招預防退化性關節炎:運動、飲食清淡想延緩膝關節退化,可以從運動著手,像似走路、騎腳踏車、游泳、水中運動等。相較於慢跑,走路對膝關節的衝擊較少。而騎腳踏車(尤其是室內腳踏車),既能訓練肌肉的力量又不傷膝,且除了達到增進心肺功能及骨質密度的效果,對關節的衝擊也較少。但還是要注意調整座墊的高度,避免活動空間不夠,造成膝蓋彎曲角度太大,反而磨損膝蓋。而游泳及水中運動,則對膝蓋關節沒有負擔,如果不會游泳,可做些水中運動,例如在水中走路,這些運動對關節非常好,因為水的浮力可以減輕關節的壓力,水的阻力也可用以強化肌力。此外,研究發現過多的「糖化終產物」(AGEs)沈積於關節腔,容易造成軟骨損傷,而糖化終產物(AGEs)為人體老化自然產生的一種蛋白質,會造成關節軟骨僵硬和損傷,使退化性關節炎更惡化。若常吃燒烤、乾煎、油炸等食物,會大幅增加糖化終產物(AGEs),因此建議,如果將食物改採水煮、清蒸、川燙等方式烹煮,或在烹煮過程加醋,都可減少糖化終產物(AGEs)產生。藥品級葡萄糖胺助預防 使用前應詢問專業建議至於許多退化性關節炎的民眾會補充葡萄醣胺增生膝蓋軟骨,減緩膝蓋疼痛表現,葡萄醣胺是軟骨的重要成份,目前研究看來,其效果應來自於抗發炎及防止細胞死亡的藥理性效果。葡萄糖胺又可分為藥品級硫酸鹽葡萄糖胺及食品級鹽酸鹽葡萄糖胺,其製程及吸收方式皆不相同,但僅有藥品級硫酸鹽葡萄糖胺通過健保局規定藥品,呼籲民眾攝取前應詢問專業醫師或藥師。 (文章摘錄自/優活健康網站內新聞)

6大營養 頭好壯壯這樣吃!

6大營養 頭好壯壯這樣吃!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瞑大一寸」幼兒期的寶寶成長快速,期間要怎麼樣才能吃的頭好壯壯是許多媽媽的共同疑問。幼兒期的腦部及神經系統發展較其他器官迅速,在幼兒1歲時,腦部重量約為成人50%,因此2歲以前因應腦部快速發育建議在食物烹調過程中可適當填加一些烹調用油。缺乏葉酸容易影響寶寶的腦部發育童綜合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何怡儒指出,嬰兒從懷孕至出生,腦部細胞就已發展了數十百億個以上,所以孕期的營養就非常重要。缺乏葉酸容易造成神經缺陷,影響寶寶的腦部發育,因此若是有計畫懷孕的媽媽,建議從懷孕前便開始補充富含葉酸的綠色蔬菜、豬雞牛肉等食物。DHA則是胎兒腦部及視網膜發育的重要營養素之一,但因海洋汙染問題,魚油易有重金屬殘留,因此選購上也須特別注意來源及產地以減少風險。另外也建議在生產前幾週應停止服用魚油,以免生產時有血崩或凝血異狀發生。副食品避免攝取花生、蛋白何怡儒營養師表示,0至3歲則是嬰兒腦神經發育的第二黃金時期,嬰兒在出生後接觸周遭環境,腦部逐漸形成較為複雜的腦神經網,而媽媽的母乳更是豐富的營養來源,建議哺餵母乳至少6個月。嬰兒4到6個月時可開始嘗試副食品,而副食品應以新鮮、天然的食材為主,避免攝取易引起嬰兒過敏的蛋白、花生,另外,蜂蜜對寶寶易有肉毒桿菌中毒的風險,較不建議給予蜂蜜製品或添加蜂蜜於任何食品上。不挑食也不偏食、不相信偏方幼兒一日飲食建議為全穀根莖類1.5-3碗、豆魚肉蛋類2-4份、蔬菜類2-3碟、水果類2份、乳品2杯、油脂與堅果種子類4-5份。而這6大類食物皆是幼兒所需的營養素來源,避免讓小孩攝取高油、高鹽、高精緻糖的食物,以天然食材取代加工製品。如何才能吃得頭好壯壯,不挑食也不偏食,適當的給予每個階段所需營養素,不輕易聽信偏方,並定期體檢,若有疑問與自己的醫生做溝通討論,相信小孩一定可以健康成長、頭好壯壯。

更年期好憂鬱?老化更嚴重

更年期好憂鬱?老化更嚴重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年齡是女人的秘密,研究顯示,老化現象比更年期更讓女性憂鬱!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女性人口45-55歲比例佔全部女性的17.4%,根據澳洲墨爾本大學的研究指出,負面情緒和憂鬱症狀在「停經過渡期」最嚴重,「停經後期」的晚期最輕微。將女性以生殖老化分期為標準該研究以澳洲45至55歲的438名女性為對象,以「生殖老化分期」為標準,將參與者的更年期狀態分為-超過12個月有規律月經的「生殖期晚期」、月經頻率改變的「停經過渡期早期」到「停經過渡期晚期」三個階段,然後是「停經後」,而接受賀爾蒙治療和手術停經者則另外分類。研究於1991至1999年間,每年以「感情量表2」評估參與者的負向情緒,在2002、2004、2012年除原先的評估量表更加入與老化有關的特定變項,以「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憂鬱量表」來評估參與者的憂鬱症狀。女性荷爾蒙能保護女性身心、穩定心情研究者將停經後期的早期和晚期平均分數進行比較,結果顯示,負面情緒和憂鬱症狀在「停經過渡期」最嚴重,台北長庚醫院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表示,女性荷爾蒙能保護女性身心、穩定心情。在生理期前、生產後及更年期期間,荷爾蒙波動或下降則易有焦慮、憂鬱、或易怒等情緒變化。更年期身心不適的情緒症狀與過往焦慮、憂鬱、經前症候群、產後憂鬱症等過去史有關,所以年輕時有相關症狀者須更加注意。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上述的研究說明了年齡增長與情緒變化的關係比更年期來得密切,女性年齡的增長容易帶來影響情緒的因素,甚至連罹患重大疾病的機率都隨著年齡增長而變高,也更容易產生更多的憂鬱情緒或憂鬱症傾向。瞭解更年期、掌握好情緒,當發現自己想要破口大罵時,可找適當的情緒舒緩或因應方式,她也提醒身旁有更年期女性的陪伴者,如果家人近日日常有難以理解的反應、情緒波動很大,應給予更多的體恤,溫暖的支持並陪伴渡過。

首例!達文西機器手臂乳房切除手術

首例!達文西機器手臂乳房切除手術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46歲的陳女士在定期超音波檢查中發現異常病灶,進行粗針切片檢查後,左邊乳房確診為惡性乳癌;因過去左邊乳房曾有異常腫瘤的病史,近日又被診斷出乳癌,陳女士接受乳房切除手術。此案例也是國內第一位全程使用達文西機械手臂進行乳房全切除手術成功的患者。只在腋下留下3公分的小傷口手術當天,陳女士接受達文西機器手臂及影像系統來進行乳房全切除手術,術中醫師先在腋下切開約3公分的傷口進行前哨淋巴切片手術,並由這個腋下3公分的傷口導入達文西機器手臂,在機器手臂及影像系統的輔助之下進行『乳頭乳暈及皮膚保留乳房全切除手術』,術中同時進行乳頭下冰凍切片。整個手術過程相當順利,實際開刀的時間不到4個小時,也只有在腋下留下約3公分的小傷口。達文西影像可放大、相對沒有死角彰化基督教醫院內視鏡乳房手術中心主任賴鴻文醫師表示,內視鏡乳癌微創手術可以有效減少傷口大小,並隱藏在較不顯眼的地方。但當進行腋下單一切口的內視鏡乳頭乳暈保留乳房全切除手術時,手術困難度就會增加。達文西的影像系統具有放大影像、3D視覺效果,且機器手臂相較於傳統內視鏡器械也比較靈活,相對較沒有死角,傷口小不易察覺。目前達文西機器手臂及影像手術系統目前被廣泛的應用在泌尿系統、婦癌及一些比較困難或進階的手術,陳女士的手術只由單獨一個腋下3公分的傷口進行乳房全切除同時進行乳房重建手術,這是乳癌手術技術上的一項突破。另外,目前這項手術並沒有健保給付需要額外自費。賴鴻文醫師表示,達文西乳房切除手術的進展對國內罹患乳癌的婦女來說是一項新的福音。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