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防疫產品如何選 SNQ幫你把關

防疫產品如何選 SNQ幫你把關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換季時節,四面八方細菌病毒無所不在,你我到底要怎麼防?市場上各式標榜消毒、殺菌、抗菌、抗病毒產品,但真的有效嗎?又有誰幫您做品質把關?「SNQ國家品質標章」推廣中心特別提醒,產品的濃度、存放方式、保存期限都會間接影響產品有效性!而選擇有經過審驗的產品,也更可確保品質與效能,提供多一層保障。選購產品5項重點「SNQ國家品質標章」承接衛福部疾病管制署的專案計劃,目前為台灣防疫產品唯一審驗機制。從去年通過的13個項目來看,產品特色分別為:1) 強調環保,訴求天然/商品選用不傷害環境的原物料,例如天然葡萄柚萃取液、或是不影響環境的次氯酸。2) 運用MIT創新材質/企業結合台灣傳產實力,例如將奈米銀離子纖維成功混紗改良口罩,不僅達到防霾抗菌的能力,也更耐洗、可重複使用。3) 落實居家抗菌DIY/產品設計讓消費者可以在家自製抗菌液,分裝使用,並有漂白水濃度檢測計,簡易確效抗菌效果。4) 1+1>2多效商品/產品不僅可抗菌、除臭,更有抗病毒等功效。5)   實驗背書/通過產品均有實驗佐證,確保產品效果。提升自我防疫能力 記得參考產品使用標示「SNQ國家品質標章」審查範疇包括原料管控、配方設計、工廠製程、產品標示,並且強調相關試驗的結果報告數據,期能協助消費者選擇有效的防疫產品。生策會謝定宏副執行長建議民眾可根據價格、產品形式及自身需求等條件,參考產品使用標示來添購有認證且合適的防疫產品,提升自我防疫能力。把關你我食品健康安全,了解哪些產品通過認證是最直接的方式,如想更清楚了解「SNQ國家品質標章」防疫產品類通過項目,請詳見SNQ網站www.snq.org.tw/,並歡迎致電洽詢:02-26557888#606。

14萬人腹瀉 「手」護健康抗諾羅

14萬人腹瀉 「手」護健康抗諾羅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目前為病毒性腸胃炎的好發季節,每年自3月至6月為腸病毒病例數增加最快的時節,依據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近4週(2月12日至3月11日)腹瀉疫情以7至12歲及13至18歲兩年齡層呈現上升,上周腹瀉人數甚至達到14萬人,且多以感染諾羅病毒為主。想要積極抗病,民眾應自己「手」護健康,勤洗手、洗手後確時擦乾等良好衛生習慣,生病別逞強,在家休息才能避免疫情傳播。67%病例為校園群聚感染近四週累計通報108件腹瀉群聚中,72件為校園群聚(占67%),以國小至高中50件為多,其次分別為餐飲旅宿業(11%)及營區(7%)等場所。108件群聚案件中共70件病原檢驗陽性,其中68件檢出諾羅病毒(占97%),包含29件為國小至高中校園群聚案件及13件幼兒園群聚。噁心嘔吐腹瀉 症狀解除48小時再出門諾羅病毒常透過糞口傳染,傳染途徑包含衛生習慣差、和患者密切接觸、接觸或食用患者的嘔吐物或排泄物污染的食品。預防方式為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落實手部及個人衛生防護,烹製食物時應使用安全的食材來源、食品調理過程應符合衛生條件、食物澈底煮熟再食用。由於諾羅病毒目前無特效藥可治療,民眾如出現噁心、嘔吐、腹瀉、腹絞痛、發燒等症狀,建議充分休息並補充水分與電解質,至嘔吐或腹瀉等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後,再恢復上學或工作,並注意正確洗手,降低病原藉由人與人接觸而增加傳播風險。 

簡易彈力帶 居家復健好簡單

簡易彈力帶 居家復健好簡單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某些民眾會因為長期肩痛影響日常活動,不止穿脫衣物、晒衣服不方便,肩關節也會常感到卡卡、活動不順暢,甚至會出現手臂無法上舉的情形。隨著健康意識頭,健身人數上升,健身活動中不論是彈力球、彈力帶不止能輔助雕塑身體曲線,還可以作為復健運動的輔助道具,經由阻力的訓練改善肌力,增加身體活動功能和靈活性。藉由彈力可讓肩部減少刺激奇美醫學中心護理部病房小組長蔡瑋芬表示,當術後病人執行外展、內收、鐘擺運動等復健運動時,常因增大肩部活動角度感到疼痛而中斷復健運動,因此經過共同腦力激盪,決定利用彈力帶的原理來製作肩部輔助復健運動小道具,將隨手可得的橡皮筋,製作成「彈性懸吊帶」。當病人執行肩部輔助復健運動手臂漸進伸長時,藉由彈力可讓病人活動肩部時不會感到疼痛,同時提供患肢肌肉力量的刺激,形成輔助性主動運動,讓病人可持續執行肩部輔助復健運動,早日恢復肩部的活動功能。彈力帶也可透過長度調整改變阻力增強活動度。安全性高、活動力大 不依賴重力為阻力奇美醫學中心護理部團隊發現,以50%的橡皮筋加50%的塑膠繩製成的「彈性懸吊帶」,最適用於肩部活動,隨著手伸直程度能適度給予輕度阻力。也因為橡皮筋及塑膠繩取得方便、製作也方便、安全性高、活動性大、不依賴重力為阻力,是一個簡易居家運動訓練的適當選擇,「彈性懸吊帶」製作步驟如下:1) 150公分的塑膠繩對折,於對折的塑膠繩上,每間隔10公分打一個結,總共打4個結,形成5個間距。2) 每8條橡皮筋為一組,每組橡皮筋使用塑膠繩或鐵環做連結,共結5組橡皮筋。3) 塑膠繩尾端(未打結處)綁住橡皮筋即完成。

醫訊/「世界青光眼、腎臟日」免費健檢活動

醫訊/「世界青光眼、腎臟日」免費健檢活動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知道眼壓太高會造成青光眼嗎?有尿蛋白是腎臟病的早期徵兆嗎?因應3月份的世界腎臟日與世界青光眼日,林新醫療社團法人烏日林新醫院將從3月15日至3月31日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2:00,由專業醫護人員為民眾免費測量眼壓、驗尿服務,及早發現不利健康的危險因子,用實際行動來關心您的健康。早期症狀不明顯 容易面臨洗腎危機林新醫療副院長暨烏日林新醫院腎臟主任徐國雄表示,根據統計國內約有200萬人罹患慢性腎臟病,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也不會有疼痛感,易忽略腎功能出了問題,如果沒有定期驗尿檢驗,以及未加以控制與追蹤,恐面臨洗腎、換腎危機。只要提升對疾病的預防觀念及民眾對腎臟病嚴重性的認知,改善飲食習慣與運動規律性,相信可降低台灣的洗腎人口。5迷思恐讓眼睛全盲烏日林新醫院眼科醫師阮國華表示,由於青光眼初期症狀不明顯,發病過程不會感到疼痛,很多老人眼睛霧霧的,都以為是眼睛退化沒有加以理會,拖了幾年才發現眼睛已將近全盲,原來是因為青光眼所造成的視神經盤凹陷,導致視神經壞死,視力已無情地被剝奪。一般民眾對青光眼有哪些常見迷思呢?阮國華醫師表示,1) 要確定是否為青光眼會先量測眼壓,很多人以為眼壓高是因為用眼過度導致眼睛疲勞,但其實主要是受到本身體質和有無家族史影響2) 點用含類固醇眼藥水,容易出現眼壓升高的反應,而病人不自知導致錯失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機會;3) 三是眼壓過高是指眼壓大於正常值21mmHg,但通常這時還不會產生疼痛感,一旦眼壓急劇上升至50-60 mmHg,才會出現眼睛脹痛、噁心嘔吐等不適感,這時視神經已遭受明顯損傷,只能看到中央部份,周邊視野模糊,恐會有失明風險;4) 急性期青光眼有明顯症狀並不可怕,當下可被診斷出來,最可怕的是慢性青光眼,會一點一點剝奪視力,發現多是末期5) 是若沒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比較不會罹患此症,但如果因為體質帶有青光眼好發基因、水晶體過熟、本身有用類固醇藥或是罹患葡萄膜炎,也會造成續發性青光眼。建議青光眼潛在發病族群,每年須定期至眼科進行健康檢查,保護視力、維持眼睛健康。名稱:「世界青光眼、腎臟日」免費健檢活動時間:106年3月15日至3月31日(周一~周五)上午8:30-12:00地點:烏日林新醫院一樓大廳(台中市烏日區榮和路168號)洽詢:轉診中心04-2338-8766#6366

醫訊/糖尿病健康吃素

醫訊/糖尿病健康吃素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很多人熱衷於吃素,覺得吃素可以讓身體少疾病,而且又不容易發胖。適當的吃素其實是對身體有好處的,吃素也要顧健康,到底吃素的熱量與營養如何拿捏呢?此場團體衛教將由營養師施淑梅帶著大家一起來解析吃素的優勢和劣勢,並告訴大家如何健康吃素。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 名稱:糖尿病健康吃素時間:106年3月22日(三)下午15:00-15: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上腹痛到背 膽結石誘發胰臟炎!

上腹痛到背 膽結石誘發胰臟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有位中年婦人因為上腹部疼痛,連後背都痛得要命,讓她無法平躺著休息,因而立即到醫院掛急診,經由院方診斷是胰臟發炎,並且還在胰管發現1顆小石頭。原來是膽結石跑到胰臟,進而造成胰臟炎。醫師指出,胰臟炎會因為膽結石引發,治療好胰臟炎之後,必須再進一步診治膽結石。 膽結石塞住胰管 會造成胰臟炎財團法人為恭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張恩書醫師表示,胰臟炎會因為喝酒與膽結石而引起,因為膽結石很小的時候,會從膽囊掉到總膽管,而膽囊和胰臟是相通的,如果膽結石塞住胰管,就會造成胰臟炎。 膽結石小於1公分才會跑到胰管張恩書醫師指出,造成患者胰臟炎的膽結石若是小於1公分,就有機會造成結石性胰臟炎,膽結石很大反而不會造成胰臟炎,因為總膽管寬度大約是0.7至1公分左右,所以大於1公分的結石就不會跑到胰臟。 先治療胰臟炎 再處理膽結石張恩書醫師進一步指出,如果發現有胰臟炎,應先治療胰臟發炎,之後再處理膽結石;至於膽結石若是沒有出現急性膽囊炎就先觀察,除非腹痛症狀頻繁發生,或是有膽囊發炎,而且經常發作,就要以腹腔鏡將膽囊切除。(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茶療醒腦 口水要分3步驟吞

茶療醒腦 口水要分3步驟吞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春天萬物復甦,各地一片生機,但是很多人在春天都會有乏力、眼睛乾澀、食慾不振、失眠多夢、易怒等不舒服的感覺,這些症狀正是肝臟問題的外在表現。 春季陽氣生發,而人體的肝臟也剛好具有生發的特點,所謂春季主肝,便是這個道理。肝氣不足眼乾厭食 肝氣過旺煩躁易怒肝臟在春季承擔著更多調節機體平衡的工作,為此需要足夠的肝氣。當肝氣不能滿足身體需要,就會出現全身不適的症狀,譬如眼乾、厭食、疲乏無力。肝氣過旺,則煩躁易怒,患肝病的人,在春季病情多半會加重。2010年春天,我在北京待了一段時間,其間,北京電視臺的一位知名主持人多次來到康復中心調理身體,我親自為她看診。素顏的她看起來愁眉不展,有很多心事似的,而且嘴唇乾乾的,完全不像在電視上那樣光彩奪目、魅力四射。她對我說,近來她總覺得很焦慮,很小的事也會忍不住大發脾氣,完全沒有自制力。從她的臉色和敘述來看,無疑是肝火過旺,而且是實火。全身脈診調理 異經奇脈對症下藥肝火旺分為虛火和實火,虛火旺主要表現有心煩、口乾、盜汗、睡眠不安等,實火旺則表現為口腔潰瘍、口乾、尿黃、心煩易怒等。去虛火要補,去實火則要瀉。我推薦我的外甥女張志紅為她做全身的脈診調理,著重調理異經奇脈。第一次調理完,她說感覺很舒服,心情也沒之前那麼煩躁了—她這種情況就是不健康的症狀,不需特別醫治,不過時間久了也會致病,我要她下週過來再調理一次。嗅、品、飲3步驟 反覆醒腦3次 另外,我特別推薦她一個茶療藥方,叫清肝明目茶,將枸杞子10粒、菊花3朵、決明子20粒、山楂5片,同時放入茶杯中用沸水沖泡,加蓋悶10分鐘即可,但最好按照嗅、品、飲這三個步驟飲用。嗅就是用滾水把茶泡開以後,用鼻子深深去吸茶香,讓香味進入腦腔,目的是為了醒腦,反覆醒3次。醒完之後用舌頭微微舔一下,這一滴茶會引出口水,滿口生津。然後把口水分3步吞下,第1步到膻中穴,第2步到丹田,第3步到腳心,心裡想像著這一股清流把病氣通過腳心沖了出去。反覆這樣喝,會覺得腦子非常清醒,身體也變得非常輕鬆。這個茶療裡面,除了藥物的作用以外,產生主要效果的還是心理暗示,要讓自己安靜下來,慢慢體會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滋味和感受。飲茶是這樣,其他的生活習慣也是如此,共同的目的是使身心放鬆,只要放鬆下來,肝火便能不藥而癒。脾氣大肝火旺 中風低齡化清肝明目茶不僅對肝火旺盛、頭目脹痛、煩躁易怒有幫助,對血壓升高者也很有效,每天至少喝1杯。 2個星期後,我又見到那位女病患,她原本美麗的面容又恢復了光彩,我問她現在感覺如何,她說:「清肝明目茶我每天都在喝,很多同事都說我近來氣色和脾氣好了很多,都跟我要那個藥方,回族湯瓶八診真不錯。」從那以後,她經常來湯瓶八診康復理療中心,還帶家人和朋友過來調理保健。城市生活的節奏愈來愈快,人們的生存壓力跟以前相比大了許多,脾氣也愈來愈大,肝火太旺,最直接的影響表現在中風的比例上升,而且患者亦趨於低齡化。除了中風,肝火過盛還會導致高血壓、冠狀動脈粥狀硬化心臟病、陽痿、衰老加快一系列的問題,對於這些疾病來說,預防的價值遠遠大於治療,大家千萬不可掉以輕心。(本文摘自/驚人的湯瓶八診,七代名醫奇效療法/柿子文化出版)

發燒誤當感冒 肝膿瘍恐致死

發燒誤當感冒 肝膿瘍恐致死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年約50歲患有糖尿病的婦女多日發燒不退,另外還伴有疲倦、喘症狀,一直認為感冒沒有好,就醫後發現是細菌引起的「肝膿瘍」,並已經引發敗血症,進行肝膿瘍超音波引流以及抗生素治療後,患者症狀已明顯改善。肝臟左葉有一顆約3x3公分片狀病灶衛部南投醫院感染科醫師廖嘉宏表示,這名婦女在抽血檢查發現白血球及發炎指數等異常上升,經肝臟超音波檢視後發現肝臟左葉有一顆約3x3公分葉片狀病灶,經電腦斷層檢查確定為肝膿瘍。肝臟無法清除病菌 病菌在肝臟內增長肝膽腸胃科醫師賴馨吾表示,肝膿瘍就是細菌引起肝臟感染而化膿,經常發生在免疫力不佳以及糖尿病患者身上,患者的肝臟無法自行清除病菌,導致病菌在肝臟內增長,而產生肝膿瘍。而且近日天氣冷熱溫差大,免疫力下降,病菌容易趁虛而入。肝膿瘍未適當治療 可能引發敗血症因細菌感染導致的肝膿瘍,其治療方式主要是針對致病的細菌給予抗生素治療,並視患者的疾病狀況,安排引流管將膿液引流至體外。肝膿瘍若未適當治療,可能會引發菌血症、敗血症,嚴重者會有生命危險,不容小覷。洪院長並呼籲民眾,若有不明原因發燒不退等症狀,不要自己吃成藥治療,也不應該以為是普通感冒而拖延就醫時間,建議盡早至醫院尋求專業醫師就診,以利診斷並給予有效的治療。

培養孩子不挑食 0歲是關鍵

培養孩子不挑食 0歲是關鍵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成長過程當中,在2歲到6歲間的兒童常會對新事物感到恐懼,沒看過的青菜、水果難以下嚥,因此家長們常為這個時期的孩子挑食、不吃蔬果傷透腦筋。董氏基金會建議,想培養良好的飲食,讓孩子得到均衡營養,降低未來偏挑食的機率,零歲起就是關鍵期!日後飲食習慣與嬰兒時期飲食有關2013年發表於《英國營養學雜誌》的研究調查顯示,在嬰幼兒時期只喝母乳的人,日後的飲食型態最健康;嬰幼兒時期只喝配方奶的人,長大後不但攝取較少蔬果、全穀和魚類,也較常吃加工食物如洋芋片、加工肉、精製白麵包和高脂乳製品等,每週還會多攝取約3.5茶匙(約14克)的外加糖。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表示,孩子不挑食的關鍵,就在從小培養多元的味覺經驗。產後婦女會進行為期一個月的食補,母乳會受到母體吃進去的各種食物影響,因此嬰兒可以在喝母乳時接收到不同食物的風味,孩子日後對各類食物的接受度較高,也更願意嚐試新口味,偏挑食的機會就比較低。提供副食品時 不要長期連續吃單一食物美國2007年發表於《兒科期刊》的研究也發現,同樣是第一次嘗試吃桃子,比起只喝配方奶的嬰兒,從小只喝母乳的嬰兒可多吃50克。另外,媽媽如果在懷孕末3周或哺乳前2個月定期喝胡蘿蔔汁,其寶寶第一次接觸胡蘿蔔時,較不表現抗拒,也吃得比較多;但是沒有喝胡蘿蔔汁的媽媽,其寶寶第一次聞到胡蘿蔔的味道時都會表現出抗拒的態度。許惠玉主任強調,健康飲食從小培養,除了依靠孕期不挑食,生產過後也要多吃各種類食物、新鮮蔬果,做營養胎教,日後更能輕鬆教育寶寶愛吃健康食物。董氏基金會提醒,提供副食品時也是關鍵,盡量不要長期連續吃單一食物,掌握少量多樣化原則,給寶寶各式各樣的口味刺激,從零歲開始養成開闊的口感喜好。

外傷止血 1小時內增85%存活率

外傷止血 1小時內增85%存活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流血、燒燙傷後第一步該怎麼做?2015年的八仙塵爆事件歷歷在目,許多大型事故的發生不斷提醒公共安全的重要性。外傷死亡不斷提醒著公安的重要性,因此避免外傷的第一步就是要記得了解外傷的處理方式,將傷害及併發症降到最低。醫師表示,若能夠在受傷後「黃金一小時」內止血並得到醫療照護,可降低併發症及死亡率,存活率也會大幅提高到85%。外傷依然是年輕族群中的頭號殺手一名工人被鋸子傷到,同事竟利用菸草嚼一嚼敷在傷口上,導致傷口細菌感染險致命。近年來台灣外傷死亡率已從每年1萬2千人下降至年約7千人,但外傷依然是年輕族群中的頭號殺手。據衛生福利部資料顯示,104年15-24歲因事故傷害死亡數為1,228人,為此年齡層死亡總人數之46%、死因第1名。根據國外文獻,有1/4因事故傷害造成大出血而死亡的案例是可避免的,因此,如何控制大出血,成為外傷搶救工作中重要的課題。士兵死亡是因受傷後1小時內死亡率高達24%台灣外傷醫學會理事長暨台北市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急診醫學科主任簡立建表示,美國在幾場戰役後統計,發現士兵死亡的主因是受傷後1小時內死亡率高達24%。美國研發出具有高嶺土成分的敷片,有實驗室中也經常用來作為促凝劑,可以加快血液凝固。民間偏方百百種,如果試一下就有的話,止血敷片 安全無副作用「高嶺土快速止血敷片」止血時間須視傷口大小與患者凝血條件來決定。一般性出血可以有效止血外,即使是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物(如:Coumadin或同類型藥物)或抗血小板凝結藥物(如:阿斯匹靈、保栓通)的患者,也能透過上述機轉作用形成栓塞物來止血,不會影響止血功效。簡立建主任說明,不論是四肢肌肉,甚至肝臟脾臟等,止血效果皆有不錯的成效,是一種安全、幾乎沒有副作用的材料,且使用簡單方便,不須事先準備與訓練,就算是一般民眾也能輕易上手。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