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理性感性並進 有童心就不無聊

理性感性並進 有童心就不無聊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小朋友在三位一體的狀態中學習,累積技巧與智慧,是黃鼎殷認為的心智最佳使用狀態。上一期的專欄中,黃鼎殷曾經提到,與內在小孩連結、重回赤子之心,最好的方法就是去觀察小朋友,他也提到蒙特梭利的理論:「現在大家認識的蒙特梭利,是他徒子徒孫演變出的各種兒教理論,但事實上都只有取蒙特梭利的一部分。簡單說蒙特梭利有幾個特別的發現,我們上次已經談到第一個叫吸收性心智,第二個叫敏感期,第三個叫工作。」最佳使用狀態 學習工作遊戲金三角 黃鼎殷說:「小孩子學習是沒有邏輯的,他不會跟隨一個教本,我把它稱作為『學習、工作、遊戲』三位一體。學習中有工作與遊戲,工作中有學習與遊戲,三件事情成為一個金三角,是吸受性心智的最佳狀態。」既然心有最佳使用狀態,相對也就有不佳的使用狀態,黃鼎殷解釋:「比較不佳的使用狀態,就是你脫離了心的發動點。我形容為『沒有感覺而被迫去做』。你做很多事情的時候,沒有任何感動、感覺,就遠離了心的最佳使用狀態。」被迫去做事情我會很不爽,這難道不等於有感覺嗎?黃鼎殷回答:「那是情緒。老闆叫你做一件事,你不爽,那叫被迫後的不爽情緒,完全不等於心有感覺與感動,兩種狀況天差地遠。當人感覺被迫、不爽,但又礙於生活或生存必須繼續時,便會進入理智或理性,這也是不佳的使用狀態。」對一件事物沒有感動與感覺,產生不得不做的情緒時,便會用理智逼自己進行,常常可以聽到一句話:「迫於無奈討個生活。」就是這個情境。單獨使用理性或感性 局限學習狀態「但使用理智或理性的狀態,還不算太糟糕,很多人還是可以闖出很大的事業,外在看起來還是可以很成功,更糟的狀態是使用衝動的情緒。」使用理智,事情還可以進續進行,但若使用情緒,可能就會動不動想辭職的念頭,不斷換工作,或是不論男女,每天都像大姨媽來或更年期一樣難溝通難相處,這些都是使用衝動情緒的狀態,黃鼎殷說:「不論偏向超級理智或是偏向超級衝動,都是理性與感性斷裂。因為可以同時統合理性與感性的,是背後那個心。」心,就像一輛馬車,理性與感性各是一匹馬,兩邊同時向前拉,輪子才會滾動,黃鼎殷指出,「單獨使用理性與感性的學習率很低,第一,只能掌握到局部的資訊,第二,只能處裡局部的資訊,第三,只能做出局部的反應,三個局部形成一個較低階的學習狀態。所以觀察小朋友,你不用教、不用逼,他自己就會研究某樣東西;除非父母或老師干擾,不然他可以很專注的不停繼續。一個在從事他想做的事情的小孩,你打斷他,他還會生氣,因為他正做到一半,節奏被大人打亂了。」回到內在小孩 理性與感性會同時運作良好發揮吸收性心智,就是回到內在小孩,而且好處很大,「當我的心,依據我的感動、跳動、共振,就是一個心『在』的狀態,理性與感性會同時運作,而且甚至超乎理性與感性,因為還有直覺會出來,但我不會說直覺等於心,直覺只是心的一個作用的方法,當直覺出現時,是一個全面打開的狀態,你做任何事情都會很甘願很專注,根本不會有時間去翻攪情緒或感到被壓迫。」(本文摘自/魅麗雜誌114期3月號)

久坐積毒素 痠痛無力找上你

久坐積毒素 痠痛無力找上你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你每天坐著的時間有多長?有報導指出,現代人每天坐著的時間平均是9.3小時,比平均7.7小時睡眠時間還長!大部分人只要能坐就不站,上班坐著辦公、下班坐著上網、回家坐著看電視??但是長期久坐不動,容易影響身體健康,甚至是導致肥胖的主因!久坐不動的3壞處1) 肌肉量減少,導致燃脂力變慢/久坐不動容易造成肌肉量減少,讓你得用很多不正確的力量去完成日常生活的各種活動,這樣會造成肌肉拉傷、關節損傷。此外,肌肉量下降會讓身體基礎代謝率減慢,導致脂肪燃燒速度減緩,囤積在體內就造成體態肥胖問題。若再加上不良的坐姿,例如:翹腳、盤腿、駝背、聳肩??等,更會造成骨架歪斜、肌肉緊繃,慢慢累積就會產生肩頸痠痛、腰痠背痛、關節退化、骨刺增生、椎間盤突出??等各種問題喔!2) 影響神經系統運作,讓身體痠痛無力/除了外在的骨骼肌肉系統出現問題之外,我們的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循環系統也都會因為久坐不動而出現問題。神經系統由脊椎骨包覆並且保護,但不良的坐姿造成骨盆及脊椎歪斜,影響了神經系統的正常運作,輕則造成手腳痠麻,重則手腳力量喪失,如果影響到自律神經,更會造成身體器官的運作失調,對於身體健康的影響之大,不可輕忽!3) 核心肌群力量不足,缺氧、便秘找上你/長期久坐不動會導致核心肌群力量的不足,造成胸腔壓迫、呼吸效率不彰,體內氧氣及二氧化碳的交換效率不佳,讓你上班上課沒精神、想睡覺,而許許多多的細胞病變,都與體內氧氣充不充足有關喔!除此之外,人體許多的臟器都在腹腔及骨盆腔,久坐造成腹部核心肌肉力量不足,使得腸胃器官堆疊在一起,造成腸胃蠕動的減緩,食物長時間停滯在腸道內、水分被吸乾,很容易在體內累積過期的食物,產生許多的毒素,導致便秘的狀況,大幅影響身體健康!(本文摘自/整個辦公室都是我的健身房/瑞麗美人出版)

排便逾3分 小心痔瘡找上門

排便逾3分 小心痔瘡找上門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現在很多人年紀輕輕就有痔瘡的困擾,跟飲食、排便習慣不好有關。痔瘡剛開始時多是內痔,不痛但出血、分泌物多,還有肛門搔癢的症狀;嚴重的話,排便時會脫出肛門外,但最後能自己縮回去;再惡化下去則會縮不回去,必須用手托回,那時就通常已經痛得不敢上廁所了。一般來說,痔瘡若能自己縮回去,可吃中藥或針灸按摩等改善,再嚴重的話就需要手術,但手術非一勞永逸,生活習慣不改,早晚還是會復發。痔瘡的輕重和排便時間的長短相關不少人習慣在廁所裡看書、抽菸,這其實犯了健康大忌。如廁時看書看報,延長了排便時間,容易造成肛門、盲腸內淤血而引發疾病──每次排便超過3分鐘,就可能會得痔瘡。此外,痔瘡的輕重也和排便時間的長短相關。如廁時吸菸則會緩衝大腦的大便反射,極容易造成大便硬結。人體有三處肌肉長得跟其他地方不一樣,分別是眼睛、嘴和肛門;肌肉通常呈直條狀,只有這三處的肌肉呈圓圈狀。上廁所時肌纖維都是繃緊的,時間拉長肌肉彈性會變差;本身若已經常便祕或腹瀉,肛門肌肉又長時間擴張、處於充血狀態,就容易會得痔瘡。多坐硬椅子 可減輕痔瘡症狀大便後用冷水清洗肛門,不僅預防痔瘡,即使已經得痔瘡,也可以緩解──因為冷水會刺激身體,加快血液循環,讓肌肉收縮得更有力,對預防和治療痔瘡都很有效。此外,平時多坐硬的椅子,也可以減輕症狀。坐在硬椅上時,臀部有兩個坐骨關節支撐,血液循環受到阻礙較小,能減輕痔瘡的症狀。防痔菜單/金針花木耳湯金針花木耳湯對預防和治療痔瘡效果不錯。金針菇和木耳都是菌類,長在腐爛的木頭或是腐殖質上,有去淤生新的效果,痔瘡是因為局部有淤血造成,所以金針花木耳湯能夠治療痔瘡。作法很簡單,取乾金針150克、黑木耳20克、冬筍50克。將乾金針和黑木耳用溫開水泡30分鐘,撈出備用;冬筍切成薄片。鍋裡加入清湯或高湯,放進金針花、木耳、冬筍和調味料,煮15分鐘即可。這湯能和胃利腎、利尿止血、養肝明目,對慢性腎炎、失眠、吐血、尿血等症狀的患者很好。大號太乾 蜂蜜香蕉可潤腸養成按時排便的習慣,防止便祕。每天早上起床後立即大便,有便意應馬上如廁,坐式馬桶比蹲式馬桶更安全。另外,大便時不要用力過猛,有些人不管大便感受是否強烈,盲目地不停用力,只會使肛門和骨盆底的肌肉增加不必要的負擔與局部淤血,導致疾病發生和蔓延。大便太乾燥,可在清晨喝一杯淡鹽水,或者吃一根沾蜂蜜的香蕉。飲食上則最好多吃新鮮蔬菜、少吃辣。芹菜、菠菜、大白菜、韭菜和南瓜等有都利於排便,富含纖維的蕎麥、高粱、玉米等也是不錯的選擇。(本文摘自/驚人的湯瓶八診,七代名醫奇效療法/柿子文化出版)

10項警訊爆發 小心過勞死!

10項警訊爆發 小心過勞死!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適度的休息,學會忙裡偷閒,是減輕工作壓力及預防過勞死的原則。有句話說:不健康的人像玻璃球,一碰就破碎;健康的人像皮球,一碰就彈回。一個人擁有健康的身體是絕對是第一要件,要讓身體保持健康與活力。過勞死就是年輕的心臟突然病變不過,一心投入工作而導致健康惡化的例子時有所聞,也就是俗話說的「積勞成疾」。有位年約3、40歲的中年員警,平常工作認真、無不良嗜好,身強體壯的他,沒有什麼特殊疾病,卻在某日執勤時,意外暴斃,就此撒手人寰,留下妻兒老母,令人不勝唏噓。細胞快速老化10項警訊「過勞死」這個名詞是日本發明的,是指在相對年輕的年紀發生心臟、血管及腦血管的病變。造成過勞死的原因主要是長期高強度、超負荷的心勞力,加上缺乏及時的恢復和足夠的營養補充,而導致細胞快速老化,一旦這種老化超過一定限度就會爆發過勞死。以下是過勞死前身體發出的10項警訊:1) 頭痛、胸悶、食慾不振、沒胃口。2) 記憶力減退、注意力難集中。3) 肩部與頸部強直性發麻。4) 肝功能異常。5) 早發性禿頭或不斷掉髮。6) 腸胃障礙,經常不吃早餐或是用餐時間不固定。7) 暴躁、易怒、悲觀,因為疲勞和苦悶失眠。8) 體重突然變化大。9) 高血壓、糖尿病病史,心電圖不正常。10) 最近有工作調動或工作變化,升遷或者工作量增多。過勞死通常發生在年輕力壯的中年人其中,慢性疲勞症候群是造成過勞死的前兆,因為過勞死通常發生在年輕力壯的中年人,這些人可能原本就有疾病,只是他們不知道或不以為意,或是本來沒有疾病卻積勞成疾甚至死亡。在繁忙的工商業社會,每天加班與過度疲勞似乎是無法避免的現象,但要切記適度的休息,學會忙裡偷閒,是減輕工作壓力及預防過勞死的原則。(本文摘自/心靜的力量/好的文化出版)

肌肉僵硬?3原因報你知!

肌肉僵硬?3原因報你知!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為什麼身體會變得僵硬呢?最主要的原因是運動不足,慢性的運動不足,沒有使用到的肌肉會越來越僵硬,像是辦公室等工作會長時間處於相同姿勢,正是變僵硬的原因。血液狀態差肌肉也會變得僵硬另外,若血液狀態較差,肌肉會變得僵硬,則肌肉中沒有血液只有纖維,所以會產生所謂血液濃稠的情況,將造成肌肉難以順暢地進行伸展收縮。若長期維持高糖分和高脂肪的飲食習慣,血液中的糖分和脂肪比例會增高,而使得血液濃稠的可能性增高,故改變飲食習慣改變是很重要的事。隨便的姿勢或習慣正是肌肉僵硬主因姿態不良的人身體也容易較僵硬,長期以持續這種不良姿勢進行日常生活的活動,會使得原本不應該被使用到的肌肉部份變得發達,而無法順暢地擺動身體部位。肌肉使用不良時,就會進一步變得僵硬。1) 慢性運動不足/運動不足或是長時間保持相同姿勢是不行的,另外,會造成乳酸堆積和對肌肉伸展收縮的不利影響,久坐不動或久站的生活、或者運動不足等亦會累積疲勞,而使得肌肉越來越僵硬。2) 糖分過多的飲食習慣/在飲食習慣上,增高血液中的糖分和脂肪比例是很危險的,尤其是白米或麵包、麵食類、或者蛋糕等甜點類的高糖分食品,吃太多都是不行的。如果可以的話,主食選用未精製過的糙米,並選擇較天然的食材會更好。3) 姿勢不良/正確的姿勢是指背後呈現一個和緩的S型。呈彎腰駝背等姿勢時,上半身為了支撐垂下來的肩膀,會造成頸部、肩膀和腰部的負擔,因此會使肌肉僵化,本來應該使用到的深層肌肉反而沒有使用到,所以才會難以變瘦。(本文摘自/伸展決定你的胖瘦/瑞麗美人出版)

治好歇斯底里 試試火車顛簸法

治好歇斯底里 試試火車顛簸法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1993年初春,下部隊擔任醫官的我被指派為「伙委」,當伙委最辛苦的是一大早必須跟著大卡車去臺南市的副食供應站採買食材。雖然從車頂與帳棚開口灌進的冷風,吹得讓人不舒服,但在軍用卡車裡,我和其他阿兵哥都可以安然入睡,不管車體因路況造成多大的顛簸,每個人都不為所動。「顛簸」是一種治療方式現在回想起來,那種「顛簸」是很好的助眠劑,彷彿母親推動搖籃的感覺,讓人身心安頓。我總如老僧入定般閉目養神,短暫忘記部隊的紛紛擾擾。如果把在軍用卡車內的顛簸說成是一種治療方式,似乎沒有什麼不妥。翻開醫療史,有人和我有相同想法,只是他們製造「顛簸」的交通工具和我不一樣。19世紀,克拉夫特•埃平(Kraff Ebing)及喬治•比爾德(George  Beard)醫師曾經告訴他們的男性病患,可以藉由馬術訓練得到快感及高潮;同一時期的美國醫師更擴大其效能,吹噓可以利用馬術治療陽痿。他們的立論基礎就是一個字─ Vibration,單純地把這個字翻譯成「震動」,似乎無法傳神地解釋那種感覺,所以我選擇用「顛簸」。善用不穩定的晃動 可以達到性高潮馬在路面上行走、奔跑造成的搖擺與震動,對於生殖器的摩擦,是上述醫師們的「治療靈感」。同時代還有醫師將「搭火車旅行」當成治療的手段,因為當時火車軌道及車體動力的設計,搭火車不若現代平穩舒適。如果你要在地廣人稀的美國藉由這樣的交通方式長途旅行,就非得忍受顛簸之苦。有醫師認為這樣的「運動量」比馬術訓練的強度還大,可以好好運用。對上述醫師而言,只要搭火車長途旅行,不管男女,都可以善用不穩定的晃動,達到性高潮,其效果和真實的性愛相去不遠。一位名叫查爾斯•威廉•馬爾喬(Charles William Malchow)的美國醫師,因此出版了一本相關書籍,教導民眾在乘坐火車時,利用不斷變換的姿勢,達到不同的刺激效果。治療歇斯底里 坐姿向前彎書中延伸的觀念揭示,在火車座位上,向前彎的坐姿容易引發女性的高潮,是治療「歇斯底里」的妙方。不過他也警告女性患者,少騎腳踏車及使用縫紉機,可能使得大腿內側過度摩擦而造成手淫的效果,那在19世紀可是不得了的大事。這些人並非歷史上首先主張交通工具可以治病的醫師。18世紀,法王路易十五的首席御醫彼埃爾•西拉克(Pierre Chirac),才應該是可以申請專利的人。西拉克在當時以「好醫師」著稱,常能「治療好」王公貴族因尋歡作樂、生活不正常造成的胃痙攣和腹痛。他曾經在羅克舍福爾(Rochefort)發生Mal de Siam(當時叫暹邏痛),即黃熱病(Yellow Fever)時,成功治癒某些病患而聲名大噪,被召進皇宮後,沒多久就成為首席御醫。從前治療腹痛 只要坐上馬車顛簸行走西拉克治療腹痛的辦法,是讓患者坐上經過改造的驛站馬車,其實就是把座位中間挖空,像廁所的茅坑。第一位坐上此車的人是皇宮侍衛長,他光著屁股坐在這輛車上跑了3天3夜。西拉克很有自信地說:「馬車在坑坑凹凹的路上顛簸地行走,可以使他體內因腹痛位移的臟器歸位。」他的方法應該嚇得王公貴族沒人敢喊腹痛了!還好科學昌明,破解了100多年前的古怪理論,否則今日的火車上,不管平時或假日,應該都坐滿曠男怨女或想重振雄風的老伯,而平穩快速的高鐵可能沒有人要搭乘。坐火車背痛 肢體神經易受損這種坐火車的療法並不是真的那麼神奇,19世紀中末期,有很多人向醫師抱怨因為搭車而造成背痛,艾里克森醫師(Erichsen, John Eric)出了一本書《坐火車及其他神經系統的傷害》(On Railway and other Injuries of the Nerve System),探討病人神經系統受傷的原因。為何有這樣的患者出現?因為早期的鐵路系統容易有對撞或出軌的情形。改進安全性之後,意外情形減少,卻仍有顧客向火車公司抱怨身體不適,甚至要求補償。對於這樣的情形,全世界的醫學會議都曾經有激烈的攻防。1886年,德國著名神經學家赫爾曼•奧本海姆(Hermann Oppenheim)就主張,搭火車確實會造成肢體的神經受損;而法國學者尚•馬丁•沙可(Jean-Martin Charcot)卻認為這些人根本是歇斯底里,身體沒有問題。但真相到底如何?至今沒有令人滿意的解答。(本文摘自/胖病毒、人皮書、水蛭蒐集人:醫療現場的46個震撼奇想/時報出版)

醫界瑞士刀 治百病用重「碘」

醫界瑞士刀 治百病用重「碘」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1829年時,巴黎的一位醫生尚‧魯格爾發明了一種被稱為「魯格爾碘溶液」的碘劑,是用5%的碘和10%的碘化鉀與蒸餾水混合而成。這種碘劑很受歡迎,最初用來治療肺病,但後來就變成萬用的方子,從淨化水質到治療甲狀腺疾病,無所不包。就這樣,在19世紀期間,碘逐漸成了「醫界的瑞士刀」。碘溶液 可淨化水質還可治療甲狀腺疾病根據法蘭西斯‧凱利在1961年「皇家醫學會會議記錄」中所寫的一篇文章:「早年醫生們用碘劑來治療的疾病多得令人驚訝,包括痲痹、舞蹈症、淋巴結核、淚管瘺、耳聾、脊椎彎曲、髖關節的毛病、梅毒、急性發炎、痛風、壞疽、水腫、紅斑、甲溝炎、凍瘡、燒傷、燙傷、格魯布性喉頭炎、鼻黏膜炎、氣喘、潰瘍、支氣管炎以及其他許許多多疾病。」據他指出,在1820到1840年間出現了許多專門討論碘的用途的刊物。治療梅毒的碘化合物處方高達好幾千種我們往往會忘記19世紀後期歐洲有50%的人口罹患梅毒。當梵谷也染上這種疾病時,他曾經寫信給他的弟弟泰奧(Theo),告訴後者碘對腦子和脊椎的效果。我們不知道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居住在法國的梵谷當初用的是哪種形式的碘劑,但我們知道當時在美國的藥局可以買到碘化蟻酸鉍化合物,用來治療梅毒所造成的傷害。對於較晚期的梅毒,之前一直是用含有毒性的汞來治療,到1840年時才被碘化鉀所取代,此後人們便一直使用碘化鉀,直到1929年盤尼西林被發明出來為止。我在查閱那個年代藥局的記錄時,發現當時的醫師為了治療梅毒的病變而開立的碘化合物處方居然達好幾千種之多。(本文摘自/缺碘大危機/柿子文化)

這「碘」好神奇 淨水、排毒都靠它

這「碘」好神奇 淨水、排毒都靠它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2006年,我在eBay上搜尋和碘有關的物品時,無意間發現了一個黃銅製的碘壺,上面的印記顯示那是供美國內戰期間南方邦聯的士兵所使用的。我後來發現當年那些士兵的背包裡除了水壺之外,也一定會帶著碘壺。一天擦3、400次碘酒 傷口痊癒還活了很久他們用碘來淨化水質、治療因衛生條件不佳而引發的感染,甚至用來處理槍傷和手術後的併發症。無論如何,我看到那個碘壺後,立刻就把它買了下來,納入乳癌選項基金會的收藏。當時士兵的背包裡除了備有水壺之外,也一定會帶著碘壺。有一位南方邦聯軍隊的上校約翰‧戈登在打仗時腿部、手臂、肩膀和臉部都被砲彈打傷,而且傷口出現感染的現象。當他被移送到醫院時,阿拉巴馬第6軍團的魏澤里醫師開了碘酒給他,要他拿來塗抹傷口,一天擦個3、4次。戈登說他太太可能聽錯了,一天竟然幫他擦了個3、400次,但後來他不僅痊癒了,之後還當上了喬治亞州的州長,並且活了很久,一直到1904年才過世,距離他在內戰受傷的時間足足有40年之久。碘可排除金屬毒素、強化內分泌系統如今我們已經知道碘的功效不只是用來消毒而已。它還能排除金屬的毒素、強化內分泌系統,並且影響腦部和體內其他系統的運作(只是其中的機制迄今不明)。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碘廣泛被用來治療肺病。當時的醫藥用品目錄上甚至有一種名叫噴霧器的精巧產品,用來在某些療法中幫助病人吸入更多的碘。碘能夠排除肺裡的毒素,其效果有時可能非常強大,因此必須小心減緩排毒的過程。亞伯拉罕博士用「排除阻塞物」來形容碘將毒素和雜質排出血液和身體組織的過程。當時的人普遍相信碘能夠預防病毒感染。英國的紅十字會甚至因此製作了一種盒式鍊墜,裡面塞了浸泡過碘劑的棉花。實驗證實缺碘的人罹甲狀腺腫比例較高雖然法國的化學家尚‧巴普第斯特‧布森格在1830年代就建議在食鹽中加碘,但直到1924年大衛‧馬林博士才成功的促使美國政府下令在食鹽中加碘。他之所以能夠如此,是因為他以俄亥俄州阿克倫市的青少年為對象做了一項實驗。俄亥俄州的土地以缺乏碘素聞名,當地人民罹患甲狀腺腫的比例高達56%,而女孩的罹患率又比男孩高出6倍。研究人員找了大約2000名小學生,讓他們服用碘化物,並以約2000名並未服用碘化物的學生為對照組。過了30個月之後,未服用碘化物的學生當中有22%得了甲狀腺腫,但服用碘化物的學生罹患這種疾病的比率只有2%。食鹽加碘後,不到10年的時間,甲狀腺腫的罹患率便急遽下降。在使用加碘鹽之後的6年間,底特律的甲狀腺腫罹患率便從9.7%降到1.4%。(本文摘自/缺碘大危機/柿子文化)

便宜的更貴!用這招解水荒

便宜的更貴!用這招解水荒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1959年編纂、具有前瞻性的以色列水利法(Israel Water Law)明白規定,所有在以色列發現的水,都是全民的共同財產。此法讓以色列政府可以為社會最大需求做整體規劃,並把所有水源列入考慮。為了最大的利益 讓水資源達到最佳利用以色列人願意由政府控管水資源,所以不同經濟與政治立場的人,對於用水的混亂自由市場感到不解。希伯來大學教授,也曾在美國史丹佛大學做先進研究的吉佛茲曼說:「以色列是根據最高、最佳用途,為水資源做規劃。但在美國,水對所有人開放,導致什麼結果呢?舉個例子,加州與亞利桑納州的城市水資源根本不充足,但在同時間,很大量的水卻用在農業,生產的是一些可以在其他地方種植的農作物。當下游的洛杉磯與其他城市限制用水時,卻用大量的水灌溉農田,實在不合理。在以色列,水是全民的,所以我們會判斷,為了最大的利益要如何讓水資源做到最佳利用。」真實的定價才是保存水資源的有效工具消費者一直認為,價格越便宜就越滿意。在國際上,水卻是這個基本經濟原則的例外。全世界每個國家,補貼水費是基本的作業標準,所以沒有人為自己所用的水,尤其是種他們自己吃的食物所需要的水,付過真實的費用。但在以色列,他們付的是涵蓋全部成本的費用,政府沒有補貼一毛錢。雖然有幾個國家也用真實成本訂定水價,但大多數國家最常見的做法是,消費者只付把水抽到家裡的成本多一點點,甚至有的地方是每個月付固定費用。以真實成本設定水與汙水的價格,最重要的理由是要發揮市場力量。真實訂價會鼓勵消費者使用所有需要的水之後,就不再多用一滴。以色列的經驗顯示,真實訂價是保存水資源最有效的工具。每個地方的水都真實定價才會良性循環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費用與浪費,也會讓農民使用最佳省水技術。因應用水人的成本變化,以色列也發展省水的市場,更多企業家把資金與想法投資在發明更能降低用水量的方法。因此出現了省水與科技創新的良性循環,如果每個地方的水都以真實成本訂價,這個良性循環將會成長更大。消費者都知道瓶裝水很貴,為淡水訂全額的價格,聽起來也許是很大的負擔,也讓消費者有理由擔心,家庭用水是否要付一樣的錢。但在現實狀況,全額的水價比大多數人想的便宜很多。即使價格很低,真實訂價對水的消耗量,也會帶來深刻且長久的效果。調整水價促使以色列人改變對水的需求以色列過去也長期補貼水費,直到最近幾年為了支持全額訂價就取消了。但是對大部分家庭來說,1加侖的費用不到1分錢,或者1次淋浴也不到25美分。對用水量很大的家庭來說,每加侖的價格是1.5分錢,也就是說,這個價格機制讓用水量少的人,可以維持較低的價格。儘管水價這麼低,但透過取消補助,以色列的用水量下降了近2成。因為調整水價,以色列改變了自己對水的需求。以色列官員說明水的訂價制度時,通常以陽光做比較,把陽光看成免費、取之不盡的東西是很適當的。但對水做全額訂價之後,可以幫水從一種可以無限使用的免費商品,變成有限使用的商品。(本文摘自/拯救水資源危機/時報出版)

古代止痛劑 除了鴉片還有它

古代止痛劑 除了鴉片還有它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喜歡看職業棒球,所以不難看到球員們被棒球擊中,臉部表情扭曲的痛苦樣子,有的甚至暫時失去意識。球員被擊中的部位往往立刻腫脹,這時會有防護員上場,除了檢查傷勢,大多立刻給受傷選手「冷凍噴劑」(Cold Spray),以降低該部位急性發炎的狀況,避免傷害擴大。經過上述處理後,球員們多半可以勉強著繼續比賽。疲勞或受傷 降溫都可以讓該部位加速恢復「局部快速降低溫度」是運動醫學這幾十年來重要的即時治療方式,因為運動員在從事高張力的動作時,不管是疲勞或受傷,降溫方法可以讓該部位加速恢復。我們才會看到投手在完投後,手臂被一大團冰塊包覆;更有甚者,例如英國的橄欖球員,在賽後會爭相浸泡在充滿冰塊的浴池裡,以便快速消除肌肉疲勞。其實以「低溫」來降低身體發炎的情形,早在古埃及的莎草紙上就有相關敘述。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斯提到發炎時,便有利用冰塊來降低其反應的建議,尤其更強調冰塊對止痛的療效。雪可以當作效用較小的止痛劑只是古代沒有製冰機或冷凍噴霧,所以「雪」便成為降溫的唯一物品。中世紀阿拉伯名醫西納(Ibn Sina)在所著醫典裡,有以下描述:「最強而有力的止痛劑是鴉片......而效用比較小的可以利用雪!」冬天唾手可得的雪,如果能在大熱天被利用,或許是神丹妙藥。十二世紀的十字軍東征,英格蘭國王查理一世(也就是俗稱的獅心王)在阿卡(Accra)包圍戰中,據說因為不堪烈日酷晒,奄奄一息地躺在帳棚裡。他的身體持續發燒,直覺要蒙主寵召了。這時他的對手─穆斯林的蘇丹薩拉丁(Saladin)先禮後兵地送他一些禮物,其中有從敘利亞山上來的冰塊及雪,以及鮮摘的梨子和桃子。利用冰雪及水果治好壞血病根據當時的紀錄,查理一世利用冰雪降溫、食用新鮮水果後,精神一振,帶領軍隊攻擊,在阿爾蘇夫(Arsuf)一戰重創薩拉丁的軍隊,殺了對方7000名士兵,而自己才折損了700人左右。有人利用這段記載推斷,查理一世可能利用冰雪來退燒,恢復了精神。我並不這麼想,倒認為查理一世當時罹患了「壞血病」(Scurvy),而薩拉丁餽贈的新鮮水果,正是治療此病所需維他命C的重要來源。補充了此一養分的查理一世,當然會神奇地恢復,進而大敗穆斯林部隊。(本文摘自/胖病毒、人皮書、水蛭蒐集人:醫療現場的46個震撼奇想/時報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