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咖啡、浣腸助排便?難怪不正「腸」!

咖啡、浣腸助排便?難怪不正「腸」!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根據日本醫師日野原重明2014年出版的《百歲良醫指引樂活長壽》指出,一周解便3~21次是最理想的狀態。不過,只要排便時間不固定、沒有每天排便就算便秘嗎?一天到底應該排便幾次才算正常?守護腸道健康,可以從觀察便便開始!4重點快速判別腸道健康烏日林新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威佑指出,排便次數因人而異,只要一天排便1~3次,排出約15公分、直徑2~3公分的成型軟便就屬正常狀態,不一定要在某一時間排便才正常。南投醫院肝膽胃腸科主任蔡金記表示,除了從形狀判別之外,觀察顏色、味道、黏液也都是揪出腸道問題的好幫手:1) 形狀/健康的糞便形狀要是成型的、連續型的。若容易腹瀉,出現稀爛或水狀質地的糞便,或者大便過細、太硬,可先從日常飲食開始改變,增加蔬果攝取改變質地,多喝水或牛奶改善腸菌叢生態,排便自然順暢。另外,排便結束後,仍會感到大不乾淨,很可能是腸癌在作怪!2) 黏液/輕輕鬆鬆就拉出一堆便便別太開心,很可能也是腸道不健康的警訊!當解出帶有黏液的大便時,可能有腸道或潛在的泌尿系統或婦科問題。3) 顏色/一般來說,正常的糞便顏色為黃褐色。若大便顏色為深黑色或者帶有血絲時,可能有潛在腸胃道出血等症狀。4) 味道/有時候感到大便特別臭?糞便出現不尋常的味道,可能是飲食問題,例如肉吃太多,除了改變習慣、多吃清淡飲食外,若連續幾天都如此,說明腸道運動非常緩慢、甚至已經停滯,是腸道老化最有力的證明。解便時間5分鐘內最佳陳威佑醫師提醒,當一周超過3次沒有解便,上廁所時需要非常用力,大出來的便便感覺硬硬的、體積變很小,就要懷疑可能是便秘。此外,正常解便時間應以5分鐘內最佳,但由於現代人手機不離身,要注意馬桶坐太久也容易好發痔瘡。某些民眾會有喝咖啡排便較順暢的誤解,事實上因為咖啡利尿的特性,上廁所次數增加後,體內水分很快會被排光。一般來說,大腸每天會吸收排入大腸的食麋約1000-2000ml左右的水分後形成固態大便,而過度攝取含咖啡因的飲品,有利尿作用,有可能使人體更缺水,造成身體水分減少,反而使被吸收水分後的大便變的更乾硬而難以往前推動造成便秘,並不是活動力的來源,腸道的活動力主要是靠纖維素,以及腹壁的按摩去刺激腸壁神經造成蠕動。過度依賴浣腸 恐讓括約肌失去動力蔡金記主任指出,某些民眾擔心累積的宿便會造成體內毒素,喜歡利用浣腸解決便秘。然而,目前尚無確切研究指出正常人宿便會導致體內累積毒素,且過度依賴藥物或浣腸,也可能會使括約肌失去動力,降低排便意願。陳威佑醫師表示,想要「腸」保健康、每日排便很簡單,記得維持一定運動量、每日攝取2000c.c的水分,便秘時減少咖啡量;利用纖維素增加便意,每日最少吃25~30克的蔬果,如果在外吃便當,再叫一盤菜就是每日應攝取的量。此外,排便後也不要忘記觀察糞便形狀、味道及顏色。守護腸道健康,「腸」勝軍就是你!

咖啡、浣腸助排便?難怪不正「腸」!

咖啡、浣腸助排便?難怪不正「腸」!

(撰文/優活健康網記者 徐平) (諮詢/烏日林新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 陳威佑、南投醫院肝膽胃腸科主任 蔡金記)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一天到底該解便幾次才算正常?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一周要大21次便,真的假的?每天定時順暢排便是維護體內健康最重要的一環,然而並非每個人都可以定期、定量排便,大部分的民眾因為生活緊張、飲食不正常,體內循環沒做好,便秘問題很容易找上門。根據日本醫師日野原重明2014年出版的《百歲良醫指引樂活長壽》指出,一周解便3~21次是最理想的狀態。不過,只要排便時間不固定、沒有每天排便就算便秘嗎?一天到底應該排便幾次才算正常?守護腸道健康,可以從觀察便便開始! 4重點快速判別腸道健康 烏日林新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威佑指出,排便次數因人而異,只要一天排便1~3次,排出約15公分、直徑2~3公分的成型軟便就屬正常狀態,不一定要在某一時間排便才正常。南投醫院肝膽胃腸科主任蔡金記表示,除了從形狀判別之外,觀察顏色、味道、黏液也都是揪出腸道問題的好幫手: 1) 形狀/ 健康的糞便形狀要是成型的、連續型的。若容易腹瀉,出現稀爛或水狀質地的糞便,或者大便過細、太硬,可先從日常飲食開始改變,增加蔬果攝取改變質地,多喝水或牛奶改善腸菌叢生態,排便自然順暢。另外,排便結束後,仍會感到大不乾淨,很可能是腸癌在作怪! 2) 黏液/ 輕輕鬆鬆就拉出一堆便便別太開心,很可能也是腸道不健康的警訊!當解出帶有黏液的大便時,可能有腸道或潛在的泌尿系統或婦科問題。   (糞便形狀過細、帶有黏液,恐有腸胃科或潛在泌尿科或婦科問題。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3) 顏色/ 一般來說,正常的糞便顏色為黃褐色。若大便顏色為深黑色或者帶有血絲時,可能有潛在腸胃道出血等症狀。 4) 味道/ 有時候感到大便特別臭?糞便出現不尋常的味道,可能是飲食問題,例如肉吃太多,除了改變習慣、多吃清淡飲食外,若連續幾天都如此,說明腸道運動非常緩慢、甚至已經停滯,是腸道老化最有力的證明。 解便時間5分鐘內最佳 陳威佑醫師提醒,當一周超過3次沒有解便,上廁所時需要非常用力,大出來的便便感覺硬硬的、體積變很小,就要懷疑可能是便秘。此外,正常解便時間應以5分鐘內最佳,但由於現代人手機不離身,要注意馬桶坐太久也容易好發痔瘡。 一出國就便秘的人,有便秘就代表有腸癌嗎?便秘可能與飲食、肥胖、基因甚至遺傳有關,生活突遭壓力、心情忐忑時,腸胃蠕動變慢也可能會導致便秘。某些民眾即便是放鬆、出國遊玩也會因為緊張而便秘。體質較敏感的民眾可以在出國前請專科醫師評估是否使用藥物,讓腸道在大啖美食後仍能維持基本戰鬥力。   (一出國就大不出來?體質敏感者可先請醫師開立軟便劑。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咖啡喝多 便秘更嚴重 另外,某些民眾會有喝咖啡排便較順暢的誤解,事實上因為咖啡利尿的特性,上廁所次數增加後,體內水分很快會被排光。一般來說,大腸每天會吸收排入大腸的食麋約1000-2000ml左右的水分後形成固態大便,而過度攝取含咖啡因的飲品,有利尿作用,有可能使人體更缺水,造成身體水分減少,反而使被吸收水分後的大便變的更乾硬而難以往前推動造成便秘,並不是活動力的來源,腸道的活動力主要是靠纖維素,以及腹壁的按摩去刺激腸壁神經造成蠕動。 蔡金記主任指出,某些民眾擔心累積的宿便會造成體內毒素,喜歡利用浣腸解決便秘。然而,目前尚無確切研究指出正常人宿便會導致體內累積毒素,且過度依賴藥物或浣腸,也可能會使括約肌失去動力,降低排便意願。 陳威佑醫師表示,想要「腸」保健康、每日排便很簡單,記得維持一定運動量、每日攝取2000c.c的水分,便秘時減少咖啡量;利用纖維素增加便意,每日最少吃25~30克的蔬果,如果在外吃便當,再叫一盤菜就是每日應攝取的量。此外,排便後也不要忘記觀察糞便形狀、味道及顏色。守護腸道健康,「腸」勝軍就是你!   (每日攝取25~30克蔬果,正「腸」排便沒問題。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邊洗牙可邊美白?醫:迷思

邊洗牙可邊美白?醫:迷思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洗過牙後照鏡子會感覺牙縫變大、牙齒突出牙齦更加明顯,偶爾也會感覺洗完牙後牙齒變得更敏感,難道洗完牙後會使琺瑯質流失得更厲害嗎?另外,也有不少民眾認為,定期洗牙就是在美白牙齒。這些常見迷思,就交給專業醫師來解答!牙結石被清除 感覺變敏感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牙髓病科主治醫師郭祉吟表示,平時口腔清潔不完全的患者,會因為牙結石大量累積,導致牙結石深入牙齦,嚴重的結石就會使牙周病況變嚴重。洗牙時為了將牙齒表面推積的牙結石清除得更乾淨,必須進行深入清潔,難免會讓患者感到不適,進而有牙齒變得更加敏感的感覺。另外有些民眾認為洗完牙後牙根暴露,事實上,去除牙結石恢復乾淨的外觀後,牙齦的發炎腫脹消失,但已經被破壞掉的牙肉跟齒槽骨無法再生,因此會露出牙齒缺乏的周邊組織,看起來就好像牙縫變大、牙根暴露一樣。洗牙不能美白牙齒洗牙就是要把牙齒洗白嗎?大部分民眾會認為洗牙具有美白功效,如果病人本身有嚼檳榔、抽煙等嗜好,或者平時飲食喜歡茶、咖啡等易染色的食物而造成牙齒變色,想讓牙齒變白應該改變習慣及尋求專業牙齒美白治療。在牙周破壞沒有很嚴重的情況之下洗牙後的幾天可能會對溫度比較敏感,可以避開過冷、過熱、過酸過甜的食物,並且要遵守標準潔牙的步驟,幾天後牙齦組織恢復牙齒適應後就會緩解了。而牙周破壞很嚴重的病人,則需要比較長時間讓牙齒適應,同時應尋求專業牙周病科醫師的後續治療。郭祉吟醫師表示,如果民眾可以遵循正確潔牙步驟,定期回診檢查牙齒同時洗牙,當然在看診過程中可以減少很多不適,也可以讓口腔更加健康!

青光眼藥恐傷胎 孕媽咪該怎麼做?

青光眼藥恐傷胎 孕媽咪該怎麼做?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青光眼是視力的無形殺手,由於青光眼會使視神經受損,若是不治療,會有失明的危險,至於治療方式會以藥物為先,如果藥物治療無效則可手術或雷射;眼科醫師提醒,青光眼藥物會影響到全身,對於懷孕婦女,尤其是懷胎初期3個月,應先停用,以免影響胎兒成長。 青光眼藥物會對全身造成影響根據統計,台灣40歲以上民眾,每100人就有1人罹患青光眼,由於現代人多晚婚,以致懷孕生子的年齡也不斷延後,因此一旦懷孕時罹患青光眼,就要非常注意。新竹馬偕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張聰麒表示,青光眼藥物會對全身造成影響,所以孕婦若是有青光眼,為免藥物影響胎兒,就會建議孕婦懷孕初期3個月,要停用青光眼藥物。 為免藥物影響胎兒 可用雷射來治療張聰麒醫師指出,孕婦停用青光眼藥物時,若是眼壓升高,也可以使用雷射來壓制眼壓,會在眼睛排水孔處雷射讓海綿組織構造收縮,進而能使眼壓降低,但是這種雷射治療方式只能維持半年左右,且目前沒有健保給付。而孕婦到了懷孕中期之後,青光眼藥物對於胎兒沒有太大影響時,再點用降青光眼的藥水。 第一線用藥beta-受體阻斷劑 兩種病人是禁忌目前青光眼第一線用藥為beta-受體阻斷劑;張聰麒醫師進一步指出,除了孕婦之外,最重要是不能用在氣喘與心律不整病人,這是絕對禁忌。其實,青光眼藥物也越來越進步,目前青光眼用藥必須每天點用,而醫界正在研發一個月點一次,或是有植入器來釋放藥物,未來就不怕會造成全身性影響,對於孕婦、氣喘或是心律不整病人也都可以使用。(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維他命吃太多 恐致肝腎危機

維他命吃太多 恐致肝腎危機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許多人為了追求健康,天天一顆維他命、B群,但有沒有想過,你真的需要補充維他命嗎?養生觀念普及,飯前飯後攝取保健食品已經成為每日的例行公事。然而,許多研究證實,大量攝取高劑量維他命對健康反而不利,文獻指出維生素C每天攝取超過1000毫克可能造成代謝物草酸的增加,進而造成草酸鈣在腎臟、內臟、關節及血管的堆積。不清楚劑量隨意服用 恐致肝、腎損傷根據調查發現,民眾常吃的保健品中以維他命最多。市面上除了有綜合維他命、單一維他命、高劑量維他命,還有針對不同性別、族群設計的維他命。然而,這些產品可以很輕易地從便利商店、大賣場、藥妝店、網路商店買到,若民眾在不清楚劑量及需求下隨意服用,很可能會造成腎臟或肝功能方面的損傷。日晒10-15分、吃半碗菠菜 輕鬆補充維他命衛福部桃園醫院營養師張秀年表示,天然食物是最安全的維他命來源,蔬果中的植物素和天然抗氧化營養素,功效甚至與維他命相當。事實上,人體對維他命的需求量不高,因此也不太容易缺乏。維他命D每日建議量為5-10微克,只要每天接受溫和日曬約10-15分鐘,身體就可以產生足夠的維他命D,至於維他命A每日建議量500-600微克,只要吃半碗菠菜就可輕鬆達到,所以只要飲食均衡多樣化,其實不需要額外補充維他命。 購買時選擇低劑量、綜合型維他命張秀年營養師提醒,民眾若因疾病或特殊情況,經醫師評估確實有補充必要時,可適當的選擇維他命補充品,購買時儘量選擇低劑量、綜合型維他命,同時也要注意是否為衛生福利部核准產品、有無清楚標示及正確存放方式。服用時儘量不要和藥品一起服用,也不要天天吃,當自覺飲食攝取不足時再補充。經常檢視自己的飲食是否均衡,飲食多樣化並從天然食物攝取才是真正的健康之道! 

抗癌飲食 「腸」保健康怎麼吃?

抗癌飲食 「腸」保健康怎麼吃?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大腸癌有1/3都是「吃」出來的!營養師建議,平時少吃油膩、多攝取纖維質。若是已檢查出罹患大腸癌,手術前一周就要開始採取低渣飲食,手術前2天則要採取流質飲食,不過千萬不要本末倒置,曾有一位8、90公斤的病友,術後一連吃了2個月的清流質飲食營養品,導致營養不良。術前術後怎麼吃,遵守不同的飲食原則,就能照顧好腸道,「腸」保健康。大腸癌手術前一周就要採取低渣飲食大林慈濟醫院腫瘤中心營養師凃宜辰表示,大腸癌手術前一周開始,要攝取低渣飲食,例如白米、青菜、葉菜、瓜類,到手術前3天時,就需以果汁機將食物絞碎後再進食。手術前2天起,需開始禁食,建議喝米湯、無渣果汁、運動飲料等,手術前8至10小時,則完全禁食。手術前後2天,建議食用「清流質」飲食,這類飲食完全無渣、不刺激腸胃蠕動,以供應水份為主,米湯、清果汁、運動飲料、糖水、稀藕粉等都是很好的選擇。但要注意清流質飲食不可持續超過48小時(2天)以上,以免營養不足。術後3個月內都不要喝牛奶至於手術後的飲食須知,涂宜辰營養師表示,手術2天後可開始吃低渣飲食,如白米、白饅頭、白土司、豆腐、豆花、豆漿等。水果可選擇軟質的木瓜、香蕉、蘋果、西瓜、葡萄、蓮霧。另外,術後3個月內都不要喝牛奶,以免腸胃不適造成腹瀉。開始接受化療、放療後,要比一般人多攝取200至500大卡的熱量,若是營養不夠,會造成體重下降,抵抗力不足。食欲不佳者,可以採少量多餐,於三餐間加上點心,或以營養品補充可以麩醯胺酸協助修補腸黏膜。保持體重、避免抽菸手術恢復期建議改採高纖飲食,多攝取未精製的五穀類,新鮮蔬菜、水果,少食醃漬、煙燻、油炸、油酥,採清蒸、清燉、水煮、滷。減少高油、鹽、糖食品,每日至少喝水2000c.c.防便祕。為預防疾病復發,建議保持體重,避免抽菸、酒精類、咖啡因、刺激性食物,每週3天以上運動,才能「腸」保健康。

「蠔」可怕!腹痛噁心蟲蟲危機

「蠔」可怕!腹痛噁心蟲蟲危機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48歲男子日前與朋友聚會享用烤生蠔,回家後開始感到噁心,之後竟吐出5隻還在蠕動、0.5公分左右的小蟲,送驗後為證實為一種海洋蠕蟲。醫師研判應是患者用餐時不慎吃到寄生蟲所致,給予驅蟲藥治療後症狀改善,當日便返家休息。烤生蠔的外殼可能潛藏細菌、微生物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羅清池表示,患者當日吃完烤生蠔後,夜裡覺得腹部不適還被隨噁心感,嘔吐後發現竟有活體小蟲蠕動著。羅清池醫師經由胃鏡檢查發現患者腸胃已有發炎現象。羅醫師指出,蟲體大小約有0.5公分,,據患者說法是吃了烤生蠔,因此恐為外殼上潛藏的細菌或微生物沾附到生蠔肉上所致。將蠔肉加鹽用水浸泡、淋上檸檬汁可抗病海洋蠕蟲經常附著在牡蠣殼的外表面,加上蠔的生態圈容易有有很多其他肉眼看不見的寄生蟲依附在內外側,即便清洗程序完整,也不能百分百確定是否絕對無蟲。保險的方式是將開殼的蠔肉再次用水浸泡並加入一些鹽巴,或者是吃之前淋上一些檸檬汁,就能將不速之客驅除。但其實就如水果蔬菜也會常見的菜蟲、果蟲,只要沒有腐壞、變色或味道有異,民眾不必過於驚慌。山泉水沒消毒 可能將寄生蟲吃下肚羅清池醫師表示,若吃到沾染不潔病菌食物,輕則引起腹痛腹瀉,重則可能導致黏膜感染或吸收不良症候群。臨床上也時有所聞因不潔飲食造成的寄生蟲案例,比如有些民眾認為山泉水清涼甘甜,事實上未經煮沸過反而會將致病菌與寄生蟲等等喝下肚。醫師建議,不論海鮮或肉類,最好還是熟食為佳,若要吃生鮮食品,淺嚐即止勿過量,人和抵抗力與腸胃較弱的人更應盡量避免。 

糖尿病19年 視力只剩不到0.1

糖尿病19年 視力只剩不到0.1

(優活健康往記者徐平/綜合報導)47歲女性患有糖尿病19年,雙眼因為嚴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視力嚴重減退,視力檢查發現患者雙眼視力都小0.1。利用雙眼微創玻璃體切除手術,後續雙眼再進行白內障手術,目前術後一年半,最佳矯正視力恢復至右眼0.7,左眼0.4;70歲女性,因為左眼視力模糊就醫,經檢查後診斷為左眼黃斑部皺褶,左眼視力只剩0.1,給予微創黃斑部手術治療,及合併左眼白內障手術,目前術後5個月,最佳矯正視力恢復至0.8。呈現光影與色彩 重受損將造成永久性失明視網膜為眼球內部重要的組織,如同相機的底片,使我們能感受到影像及色彩,視網膜的中心稱為黃斑部的地方,更是決定視力最重要的位置,一旦視網膜病變影響到黃斑部,視力容易會造成嚴重減退。藉由儀器的進步,特別是視網膜光學斷層掃描(OCT)的進步,高解析度的檢查讓我們可以更詳細的去看視網膜的分層,發現以前不容易觀察到的黃斑部病變,對於確診黃斑部病變,決定治療方式,或是追蹤治療前後黃斑部病變的變化,有非常重要的功能。視力隱形殺手 黃斑部病變 新竹馬偕紀念醫院眼科主任蔡裕棋表示,黃斑部病變有非常多種,常見包括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高度近視性黃斑部病變、糖尿病黃斑部病變、視網膜血管阻塞合併黃斑部水腫、黃斑部皺褶、黃斑部裂孔等。民眾除了定期檢查眼睛之外,平常可以利用阿姆斯勒方格表或磁磚、窗框等直橫條排列的圖形自我檢查,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方式單眼檢測,當發現有視力模糊、中心盲點或視物扭曲的情形時,應盡快就醫,一旦確認有黃斑部病變,盡快治療。目前針對黃斑部病變的治療方式,主要有2大類:1)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高度近視性黃斑部病變、糖尿病黃斑部病變、視網膜血管阻塞合併黃斑部水腫等因新生血管或水腫引起的病變,主要以眼球內注射抗血管新生藥物治療,目前國內常使用的除了仿單核准適應症外使用(off-label use)的癌思停(Avastin)外,尚有健保給付的樂舒晴(Lucentis)和采視明(Eylea),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穩定或恢復視力。2) 黃斑部皺褶、黃斑部裂孔/等因為黃斑部上增生膜或拉扯引起的病變,主要會施行玻璃體切除合併薄膜撕除手術,傳統的視網膜手術使用20G的器械,傷口大,手術時間也較長,病人術後的不適感較嚴重,傷口恢復的速度也較慢,目前本院眼科使用最小切口的微創視網膜手術,並全面採用25G的一次性器械,傷口小不必縫合,保持結膜的完整性且不受傷害,手術時間大幅縮短,病人術後不適感大大降低,傷口恢復的速度非常快。小切口、高成本手術、傷口不必逢縫合蔡裕棋主任說明,視網膜剝離一旦影響到黃斑部,會造成嚴重的視力喪失,必須盡快治療,經由微創視網膜手術的進步,降低視網膜手術中的風險及提高視網膜手術的成功率,除了傷口小不必縫合、手術時間縮短、減輕不適感外,更免除病人對全身麻醉的恐懼,給予病人最優質的術後效果。

缺牙不補 4症狀恐找上門!

缺牙不補 4症狀恐找上門!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5歲的小雪因為缺牙由診所轉診至的門診,檢查後發現口內後牙有多顆蛀牙殘根,加上長期缺牙導致良好牙齒往缺牙區傾斜,牙齒因為沒有對咬而往缺牙區生長造成日後假牙的空間不足。小雪經過3-4年的治療後,利用矯正讓傾斜的牙齒回復原本位置,小雪終於可以放心的露齒微笑和大啖美食。缺牙時間過久 就會產生4狀況奇美醫學中心牙科部贋復科主治醫師黃鈺芬表示,病人常常因為缺牙位置在後牙區域,沒有影響到美觀或是蛀牙不痛就不處理,忽略及時製作假牙的重要性,常見的單顆牙齒缺牙對許多病人來說咀嚼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是缺牙時間過久或缺牙數量過多的時候會產生下列狀況:1) 對咬牙向缺牙區生長/對咬牙向缺牙區生長後,為了有足夠空間製作假牙,會視缺損的量將對咬牙修短,或是利用矯正將牙齒推原有的位置,會讓治療變得更複雜。2) 鄰近牙齒往缺牙區傾倒 /由於牙齒傾斜造成清潔不易進而產生牙周破壞。日後治療恐需利用矯正將牙齒 扶正以後才可以進行假牙製作。3) 顳顎關節問題 /缺牙過多的病人若長期使用單邊牙齒咀嚼食物,可能會造成顳顎關節疼痛。4) 前牙過度磨耗  /後牙擔任重要的咀嚼功能,若病人兩側後牙缺損無法咀嚼食物時,長期利用前牙咀嚼食物會造成前牙過度磨耗、產生牙齒痠軟敏感等症狀,嚴重時會因過度磨耗需要做抽神經(根管治療)。5) 清潔不易 /長期食物堆積會造成牙齒的牙周破壞及蛀牙。此外若牙齒有向缺牙區移動的狀況則會和鄰牙產生過大的縫隙,咀嚼食物時也會容易塞在牙縫。做好口腔清潔、定期檢查牙齒黃鈺芬醫師表示:若病人為多顆缺牙治療計劃視病人情況和需求而定,可根據醫師建議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其實最重要的做好口腔清潔和定期檢查牙齒,定期檢查可以及早發現問題,以免傷了荷包又傷身。 

黃體出血當胃痛 亂服藥險誤病情!

黃體出血當胃痛 亂服藥險誤病情!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23歲女性於睡夢中因上腹部疼痛醒過來,自行服用胃藥後竟併發噁心感。由家人陪同就醫後,急診醫師經電腦斷層,初步診斷為疑似婦科疾患,經婦產科會診顯示,患者右側卵巢黃體破裂,進行腹腔鏡手術止血後住院治療,4天後順利痊癒出院!明顯壓痛​ 右側卵巢黃體破裂苗醫婦產科醫師李悅源表示,該名女性患者到院時生命徵象穩定,於急診觀察期間開始出現持續性下腹疼痛,同時有明顯壓痛及反彈痛,後診斷為右側卵巢黃體破裂,經後穹窿穿刺術證實合併腹內出血,且經與家屬說明討論後,決定施行腹腔鏡緊急手術止血。外力衝擊、激烈性行為都有可能引發腹部出血李悅源醫師進一步說明,卵巢黃體囊腫發生於排卵期後,是生育年齡女性常見的功能性卵巢囊腫。囊腫破裂引起的症狀,絕大多數都是侷限性的,因此只要適當止痛與觀察,就會緩解,只有少數人於黃體期時,因腹部受到外力撞擊,或激烈性行為後,引發腹內出血,而出現急性腹痛症狀。當有腸痛狀況時也要記得千萬不要自行服用成藥,對症下藥才是根本,可與醫師評估討論合適的治療方法,破解身體密碼,「腸」保安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