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胃藥當飯吃 長期便祕找上門

胃藥當飯吃 長期便祕找上門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胃藥當飯吃,國人一年吃下的非處方腸胃藥數量超驚人!台灣除了是胃食道逆流高盛行率的國家外,國人平均一年使用非處方腸胃藥總量也非常可觀。統計從2015年9月到2016年8月的1年間,台灣消費者共吞下185公噸的腸胃藥粉,吃掉3億6千萬顆腸胃藥錠,若以單顆藥0.2公分計算,疊起來高度約為1,600棟101大樓!吸菸、喝酒應酬 愛吃辣、炸物等刺激食物一名40歲的男性上班族,平時吸菸、喝酒應酬,喜好辣椒和油炸煎炒等刺激性食物,而且三餐不正常還餐餐外食,時常出現惱人的胸悶、火燒心,無法平躺而因此失眠,後來甚至開始服用鎮靜安眠藥。後來因時常會感到口中有酸味而開始使用市售制酸劑,症狀未改善後就醫,經過胃鏡診療後發現為胃食道逆流C級合併橫膈裂孔疝氣,經過數個月的PPI處方療程,搭配作息調整後漸漸好轉。長期服用會引起便秘、食慾不振或傷腎一項針對過去3個月有過腸胃不適的25~55歲的民眾進行的調查顯示,3成以上台灣民眾認為服用市售腸胃藥後治療效果不明顯。開業診所院長林宗男醫師說明,目前市售的非處方腸胃藥物有多達20種。主要的治療機制可分成制酸劑、H2受體拮抗劑2種。制酸劑中多含有鋁、鎂或鈣等成分,藉由金屬鹽類來中和胃酸,常見的藥劑形式有胃散、胃乳等,藥效短暫僅有30-60分鐘,無法促進食道炎傷口癒合或預防症狀產生,長期服用還恐引起便秘、食慾不振或是傷害腎臟等副作用。H2受體拮抗劑則為錠劑的胃藥,藉由抑制胃壁細胞的組織胺接受體來減少胃酸分泌,藥效可以維持較久,但使用2-6週後,身體可能就會產生耐受性而降低藥效。使用一周完全消除胃酸逆流、胃灼熱國內非處方腸胃藥物用量驚人,林宗男醫師指出,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民眾都沒有吃對藥物。林宗男醫師進一步說明,相較於大多數市售胃藥1天需要服用多次,PPI1天僅須服用1次,研究指出大多數民眾持續使用一週即可以完全消除胃酸逆流、胃灼熱症狀,且效果比H2受體拮抗劑效果來得佳,推估應該可以大幅提升治療的效率、減少不必要的醫療浪費。林宗男醫師也提醒,若是出現嘔吐、消化道出血、貧血、吞嚥困難、疼痛,以及體重減輕等警訊症狀時,應即時就醫接受治療。現在PPI的非處方藥物在藥局即可取得,大幅提升便利性。

講座/免費健康講座營養師教您小「腸」識

講座/免費健康講座營養師教您小「腸」識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在衛生署最新統計中,大腸癌的罹癌人數已經追過肝癌、肺癌及乳癌,成為罹癌人數第一名,是連續八年位居十大癌症之首,亦是國人健康的一大天敵。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持續針對腸癌病友提供教育講座,透過專業醫療知識教導,提供癌友多元的保健意識,本年度常愛俱樂部以「營養小腸識」為主題,邀請專業的營養師帶給癌友正確的飲食與保健知識。社會進步,生活品質提高,但大腸癌的發生率卻也逐年在增加,根據學者觀察,發現其實大腸癌早期的治癒率很高,除了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外,飲食習慣也是一大關鍵因素。透過正確的健康飲食再加上良好的作息,就能預防與改善營養不良狀況,進而減低癌症再發率。本次講座將以營養照顧為主,邀請聖馬爾定醫院營養室賴柏宏營養師,講授罹癌後的飲食原則,並安排讓病友們DIY製作可口餐點,期待能協助腸癌患者在疾病治療期間有更健全的營養飲食概念,提升對治療的承受力、維持身體正常機能與增加免疫力,進而提高生活品質。講座訂於4月29日(六)上午9:00~12:30,地點在大雅路健康園區醫院餐廳,全程免費,報名自即日起至21日,預計30名額滿為止,歡迎腸癌之病友及家屬踴躍參加。名稱:免費健康講座 營養師教您小腸識時間:106年4月29日(六)上午9:00-12:30地點:聖馬爾定大雅院區醫院餐廳(嘉義市大雅路2段565號)洽詢:(05)2756000轉1856、2273

舌苔厚身體水腫 女當心不孕

舌苔厚身體水腫 女當心不孕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32歲A小姐,經西醫診斷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擔心不孕,求診中醫前月經已半年沒來。A小姐接受每周2次規則的針灸治療後,已能每月準時來月經,1年後順利懷孕生下健康的女嬰。醫師表示,「腎虛」體質在不孕症女性相當常見,採用「腎關穴」穴位治療,可大補腎氣腎陽,彌補腎虧。患者常舌苔厚膩、懶懶的 甚者有水腫郭綜合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顏士展表示,中醫的腎不等於西醫的腎,中醫的腎包含有內分泌如腎上腺的系統、泌尿系統、全身的骨骼等,腎虛的症狀常見腰膝痠軟、性慾低下等。中醫所說的痰也不是呼吸道中的痰,而是全身無法正常代謝的水液,患者常舌苔厚膩,身體重、懶懶的,甚者有水腫的情形。中醫針灸可以通暢身體裡的不正常水液,常用「豐隆穴」祛痰除溼。小產後須坐月子調養如正產 才能維持健康28歲B小姐職業壓力大,前胎自發性小產,產後調理結束後,醫師建議她每周接受一次針灸治療,接受針灸治療3個月後,順利懷孕產下健康男嬰。顏士展醫師表示,小產後須坐月子調養如正產,才能維持健康的身體。此外也有研究指出,不孕症患者女性約有57%會認為這是他們一生中遭遇最不幸的事,而男性僅有12%。長期睡眠不足造成血虛 月經量少、血塊多36歲C女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病史,又因長期睡眠不足造成血虛,有月經量少及血塊多的表現。除此之外,C女也有骨盆歪斜的問題。根據肌筋膜理論,內臟的筋膜跟肌肉的筋膜是相聯繫的,骨盆的筋膜緊繃,也會造成子宮卵巢的循環不良。針對瘀症的患者可選用「委中穴」放血治療,少量的點刺出血即可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忌冷飲及烤炸辣 避免咖啡、茶的刺激顏士展醫師表示,針灸治療不孕症多為輔助人工生殖的研究,在2015年發表的一篇系統性回顧及統合性分析研究發現,當在濾泡期加上胚胎植入前後25分鐘針灸可顯著增加懷孕率;此外,胚胎植入後加上著床期針灸亦可顯著增加懷孕率。接受人工生殖的病友在在卵巢接受刺激時針灸可有良好的療效,簡便且無副作用。患者要將中醫養生觀融入生活當中,飲食需定時三餐,忌冷飲及烤炸辣,避免咖啡、茶的刺激;睡眠要在11點前就寢;常進行全身性的運動,如慢跑、登山、瑜珈、太極拳等。

家有肥胖兒 5原則把關健康

家有肥胖兒 5原則把關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長輩常把「小時候胖不是胖」、「胖嘟嘟才可愛」掛嘴邊,但小朋友看起來胖嘟嘟真的就是有福氣嗎?現代的小朋友愛看電視、玩3C,運動量普遍不足,又經常食用炸雞、漢堡、零食、甜點等高熱量食品,身處在致胖的生活環境,有研究指出,看電視的時間每增加1小時,致胖的可能就提高25%。此外,肥胖也會增加孩童罹患高血壓、心臟血管疾病、腦血管病變或呼吸道疾病等風險。體重超過同年齡層平均體重的20%就屬於肥胖大千綜合醫院小兒科醫師張濤澤表示,一般人對肥胖者容易有負面刻板印象,可能會讓小朋友受到同儕的嘲弄或排斥,造成孩子自卑、沒自信,養成消極、退縮的性格,使孩子的心受到影響。提醒父母,家中小孩體重如果超過同年齡層平均體重的20%就屬於肥胖的範圍,要特別留意。均衡攝取營養、適時補充水分針對飲食部分,大千綜合醫院營養師賴佳妤表示,掌握「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及「補充適量水份」為2大重點。6大類食物每日建議攝取量:全穀根莖類2.5~3.5碗,國小3年級以上孩童可到4碗、蔬菜類3~4份、水果類2~3份、蛋豆魚肉類4~6份、低脂乳品1.5杯、油脂4~5茶匙及堅果種子類1份。5原則把關健康肥胖兒童的體重控制原則,不建議減重而是維持體重,當維持同樣體重但孩子身高長高時,體重就會落在正常的範圍內。父母可以每天陪同孩子用餐,為孩子把關攝取的食物,並把握下列原則:1) 每日三正餐,避免點心、消夜。2) 餐食份量固定,勿暴飲暴食,以8分飽為主。3) 減少高油、高鹽、高糖等高熱量食物的攝取。4) 以新鮮食物為主,減少調理加工品。5) 每日建議攝取3份蔬菜、2份水果,以及適量蛋白質、鈣質。從事戶外運動提高活動量張濤澤醫師提醒,若家中孩子有肥胖困擾的話,可以和小兒科醫師及營養師共同討論飲食與運動計畫,適時調整最適合孩子的體重控制計畫。同時,也可共同擬定運動計畫,也建議父母也應盡量讓孩子從事戶外運動,提高活動量。

臉麻口齒不清 頸椎退化害的

臉麻口齒不清 頸椎退化害的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中年女性長期左臉麻痛,說話口齒不清還影響食慾,並伴隨肩頸疼痛與頭痛,至復健科就診確診為頸椎退化性關節炎,且因椎間盤突出壓迫到耳大神經的源頭,於是產生左臉麻痛。因考量需儘早解除神經壓迫,醫師藉由增生療法改善其退化性關節炎,經過2次治療,患者左臉麻痛症狀好轉。長期用電腦 成累積性傷害復健科醫師尤稚凱指出,透過超音波檢查發現,這名患者頸椎的5個小面關節皆有骨質增生、長骨刺,且已產生頸椎退化性關節炎。此外,核磁共振檢查顯示第二與第三節頸椎之椎間盤突出,壓迫到屬於頸神經叢之一的耳大神經的源頭,因而引起左臉腮腺部位的麻痛。尤稚凱醫師進一步詢問,原來是患者因工作關係長期重度使用電腦,因此頸椎周圍肌腱、韌帶等軟組織造成累積性傷害,影響頸椎穩定度,進而導致關節退化與椎間盤突出。雖然患者常感到肩頸僵硬酸痛,但頸椎的活動度良好,因此完全沒想到會是頸椎出了問題。注射增生藥劑以刺激軟組織重新修復由於患者長期飽受疼痛之苦,增生療法作法為,在超音波導引之下,直接針對損傷的關節面、頸椎後方韌帶、枕骨後方肌肉群的肌腱等病灶注射增生藥劑,以刺激軟組織重新修復、恢復強韌、穩定頸椎,並幫助突出的椎間盤歸位,進而解除神經壓迫並改善疼痛。尤稚凱醫師補充,增生療法的副作用,主要為注射後可能出現短暫而輕微的疼痛、僵硬或淤青。需提醒的是,此療效與醫師診斷及專業技術攸關,最好選擇受過增生療法注射訓練之專業醫師,以確保治療品質。勤做肩頸運動、放鬆肌肉、加強肌力尤稚凱醫師最後強調,接受增生療法後,仍須時時防範再次發作,尤其應避免長時間低頭或脖子前傾等不良姿勢,也要檢視並調整電腦工作環境,更重要的是勤做肩頸運動,放鬆肌肉與加強肌力都要兼顧,才能降低疼痛復發的機率、並延緩頸椎退化。

益智醒腦 按4穴位防失智!

益智醒腦 按4穴位防失智!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全球每3秒就增加1位失智症患者,在臺灣80歲以上的老人更是每5人即有1位失智者,除了西醫外,研究證實,中醫治療確實能有效預防高血壓病人發生失智症的可能,這項研究已刊登於國際知名醫學期刊「BMC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接受中醫治療超過半年 失智機率降至65%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陳昆豪等人,以台灣健保資料庫做回溯性世代分析,篩選了1998年至2007年間的14萬3千多名高血壓病人,追蹤15年後,發現除了西醫治療外,同時接受中醫治療的病人,有較低的失智症發生率,且研究顯示降低失智症的風險與更早期和更長時間的中醫治療有關,尤其接受中醫治療超過半年者表現更好,機率可降至65%,同時明顯降低失智症風險。陳昆豪醫師表示,以中醫觀點來看,老年人腎精虛衰,而高血壓常為肝腎陰虛、肝陽上亢等證型,會有頭暈目眩、頭痛口乾等症狀,腦部也易有痰濁血瘀積滯,而逐漸造成失智。治療時應根據每位病人不同的寒、熱、虛、實體質證型,來調配不同的藥物與穴位治療,以增進療效並避免副作用。一些國內外研究顯示,許多中醫藥方與針灸療法有助於提升失智症患者的認知與日常生活功能,延緩疾病惡化,而且根據臨床觀察,越早期接受中藥和針灸治療者,改善效果更為顯著。中藥、針灸益智醒腦,延緩記憶力衰退在常用的中醫藥方中,天麻鈎藤飲、加味逍遙散、丹參、川牛膝、葛根、決明子等,與降低失智症風險有顯著相關性,而這些藥物也多被認為具有保護腦神經的作用,但使用上應經由專業中醫師來辨證評估與調理。針灸治療方面,則以百會穴(位於兩耳尖連線與頭頂正中的線的交會點)、四神聰(位於百會穴前後左右各相距一個拇指寬度處)、耳神門穴(位於耳朵上方三角窩處)、內分泌穴(位於耳甲腔底部,屏間切跡內)等穴位為主,可幫助益智醒腦,延緩記憶力衰退。規律生活習慣、配合中醫調理陳昆豪醫師呼籲,只要有任一項「三高」的病人,得到失智症的風險比一般人更高,建議應該提早接受治療,並配合中醫調理。此外,平時可多按壓上述4個穴位,加上動腦筋持續學習,多與社會人群互動,每天安排規律運動、多攝取各種蔬菜水果、睡眠充足及避免抽菸少喝酒,都有助於預防失智症的發生。

視力模糊易躁動 恐為兒童缺血性中風

視力模糊易躁動 恐為兒童缺血性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9歲的小家在一次體育課後被發現意識不清躺在操場上,在同學攙扶下才勉強用右腳走回教室,送醫被診斷為動脈血管病變引起的缺血性腦中風,在治療及復健後,已可在輔具使用下自行行走。65%的患者卻會留下永久的動作障礙成大醫院小兒部醫師余文豪指出,兒童缺血性腦中風發生率不到成人的1/30,每年每10萬兒童約有2~13例,但65%的患者卻會因此留下永久的動作障礙,余文豪醫師表示,兒童缺血性腦中風的成因與成人大不同,成人的缺血性腦中風主要與本身的慢性疾病相關,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兒童發生缺血性腦中風的主要原因,主要可以分為動脈血管病變、心因性疾病,及血液方面相關疾病。其中,動脈血管病變為最大宗,約占50%。這些動脈血管病變,一部分是先天性的血管異常,因此不容易特別作預防,而另一部分則是由自體免疫疾病或是感染所引起,因此有相關病史的家長則更需要注意神經學症狀的表現,並針對根本的疾病作良好的控制來預防腦部受到影響。兒童患者常伴隨不特定的症狀如視力模糊、抽筋根據國外統計,兒童缺血性腦中風從症狀發生到確診平均要花費24小時,且余文豪醫師指出,兒童患者的臨床症狀常以一些不特定的症狀表現,如:躁動不安、行為改變、感覺異常、頭痛、視力模糊、抽筋、運動失調等,且年紀越小病人的表現越不典型,因此必須倚靠家長的良好觀察及醫師的警覺性才有機會及早診斷。臨床上懷疑缺血性腦中風的病人,需要影像學檢查來確定診斷並排除其他病因,目前首選為腦部磁振造影合併磁振造影血管攝影,可以在栓塞發生幾分鐘就顯現腦部的病變及血管變化,但其檢查需要花費數10分鐘,對於無法配合的兒童,常需以全身麻醉來加速檢查的進行。而腦部電腦斷層雖可快速取得影像,但其缺點為不易查覺早期或是太過細微的病變。20-60%兒童有復發的可能余文豪醫師表示,目前兒童缺血性腦中風的治療,多從成人的治療準則延伸來,年紀大於2歲且發病到確診時間小於4.5小時的兒童,在無相關禁忌症情況下,會考慮以靜脈注射組織胞漿素原活化劑(t-PA,tissue plasminagen activator),加速血栓的溶解,以減少神經的傷害。不過因為早期診斷的困難,統計上只有不到2%的兒童患者符合接受t-PA的條件。余文豪醫師提醒指出,第一次缺血性腦中風發作後,可能會造成後續肢體無力、癲癇、動作異常及頭痛等的後遺症,且根據不同的成因,有20-60%兒童有復發的可能,因此需要長期門診追蹤,並使用抗血小板/抗凝血藥物以避免復發。

小心胃!破解火腿粉嫩的秘密

小心胃!破解火腿粉嫩的秘密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對上班族而言,一個三明治可以是一份早餐或午餐,或是肚子有點餓時代替糖果的點心。配上蔬果汁或牛乳一起食用也可以當成晚餐。特別是女性,不少人把三明治當晚飯吃。三明治有很多種類,而且大多數的產品都有用到火腿。例如,火腿三明治或火腿蛋三明治裡理所當然,連總匯三明治裡也有火腿。這些火腿裡也都使用亞硝酸鈉。火腿有添加防氧化的亞硝酸納火腿的主要原料是豬肉,含有肌肉色素的肌紅蛋白(Myoglobin)與血紅素的血紅蛋白(hemoglobin)的紅色色素,呈現出肉類獨特的紅色感覺。但是這些物質非常容易氧化,氧化之後顏色就變黑變暗,因此才添加亞硝酸鈉,防止顏色變黑。亞硝酸鈉會跟肌紅蛋白或血紅蛋白產生化學變化,產生亞硝酸肌紅蛋白(Nitrosomyoglobin)與亞硝基血紅蛋白(Nitrosohemoglobin),這些物質都呈現非常新鮮的粉紅色。加上性質穩定,可以維持很長時間不會變色。因此超商或便利商店裡陳列的火腿商品,才能一直維持漂亮的色澤。豬肉容易與亞硝酸納起化學反應問題是,豬肉當中也含有大量的胺,容易與亞硝酸鈉起化學反應,產生亞硝胺類物質。根據至今為止的檢查,肉食製品有時被查出含有亞硝胺類物質。(參考泉邦彥著《致癌物質百科全書》,合同出版社發行)因此三明治裡使用的火腿,也可能含有亞硝胺類物質。還有,前述的亞硝胺類物質在偏酸環境下容易產生,因此也有可能在胃部產生。因此,最好不要食用夾著火腿的三明治,比較安全。(本文摘自/破壞身體的十大食品添加物/天下雜誌出版)

講座/糖尿病飲食原則

講座/糖尿病飲食原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患者容易因不當的血糖控制而造成心血管疾病、腎臟病變及視網膜病變,良好的血糖控制是可避免或延緩併發症的發生,其中營養醫療是血糖控制治療計劃中重要的一環,但大部分病友常抱怨不知哪些食物可吃?適當的飲食控制,讓糖友的生活更加便利,本次講座幫助病友認識均衡飲食及飲食份量的代換,使病友之飲食更具多樣性!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名稱:1.糖尿病健康吃—談飲食原則   2.糖尿病自由吃~認識食物代換時間:106年4月19日 星期(三) 下午15:00-16:0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腳趾施力不均 恐是捲甲主因!

腳趾施力不均 恐是捲甲主因!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當指甲出現不自然彎曲、增厚、甲床萎縮的「捲甲」症狀時,許多人都會誤認為是灰指甲,不過引起捲甲的原因除了乾癬、外傷或退化性關節炎等疾病之外,過去文獻認為最常見的捲甲病因將矛頭指向穿鞋不當,然而根據日本最新研究指出,鞋穿太緊與指甲不正常生長並非絕對關係,腳趾受力不平衡可能才是造成「捲甲」的主因!施力不平均才是捲甲主因走路不用力,反而更容易捲甲!皮膚專科醫師劉權毅表示,一般人都會將捲甲成因歸咎於鞋穿太緊,一位日本醫師觀察到安養院臥床的老人們即使不常穿鞋,捲甲問題依然嚴重,於是他認為捲甲的發生除了鞋子之外另有原因。這項研究發表於2015年,將有捲甲問題的病人跟一般人各12名收案作為研究對象,利用特殊儀器測量站立時裸足和穿鞋狀態下腳底各部位的受力程度。研究指出,不管是裸足還是穿鞋狀態,正常人站立時腳底施力很平均且大腳趾施力程度較其他四腳趾更大,反觀捲甲病人站立時大腳趾幾乎沒有用力。此結果印證了近年新的假說,即指甲本身會有向下彎的力量,趾頭的軟組織經過活動受力也會產生一個向上的力量,當2個平衡時就是正常的指甲,當下彎力量大於向上的力量就會導致捲甲;反之,當下彎力量小於向上的力量時,則會形成中間內陷的凹甲(匙狀甲)。少動、姿勢不良失去抗衡力 指甲易下彎因此可以得知,臥床病人因為運動量少,漸漸失去與下彎指甲抗衡的力量,指甲彎曲的機會就會提高。劉權毅醫師另外提到,捲甲患者因為修剪指甲難度提高,錯誤的修剪容易形成甲溝炎,久而久之發炎化膿找上門,走路就更不想用力,奇怪的姿勢讓大腳趾沒有施力的機會,指甲就容易捲起來。劉權毅醫師表示,捲甲治療包含非侵入方式與手術,為了讓指甲生長的空間更寬裕,非侵入式的矯正適合較輕微到中度的捲甲,包含居家保養方法及專業人士治療。利用特殊彈力膠帶X型牽引指腹,每天更換可作為日常生活的初階保養;利用棉花棒頭、靜脈留置軟管等製造甲溝空間屬於中階治療,另外,化學塑形膠及槓桿式記憶合金則為進階版非侵入式捲甲矯正法。簡單來說,穿著不合適的鞋子、走路只用腳底施力,都容易發生捲甲,因為疼痛不敢剪指甲導致惡性循環的病例也不在少數。其實只要活動時平均施力於腳底,正確修剪指甲,大部分的患者經過治療症狀都能夠大幅改善。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