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講座/C型肝炎衛教講座

講座/C型肝炎衛教講座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肝病號稱國民病,許多患者都為此傷透腦筋,平常默默辛苦工作的肝突然過勞,恐怕會導致肝病三部曲的發生。究竟哪些徵兆可能是肝病發生的警訊,確診之後患者又要有哪些注意事項,治療方式又有哪些可以選擇?講座由三軍總醫院內湖院區胃腸肝膽科謝財源主任、施宇隆主任主講,介紹C型肝炎的治療新知,並安排現場Q&A。講座內容豐富,歡迎民眾踴躍參加。名稱:C型肝炎衛教講座時間:2017年4月30日(日) 上午09:00 - 11:00地點:三軍總醫院內湖院區地下一樓第二演講廳(台北市內湖區成功路二段325號)洽詢:(02)8792-3311轉16668

講座/腦中風醫療講座

講座/腦中風醫療講座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腦中風,是一種突如其來,讓人措手不及的疾病,嚴重的話會危及身心,甚至會連帶讓家人扛起沉重的照顧負擔,是萬萬輕忽不得的疾病。根據台灣腦中風學會指出,腦血管疾病每年約奪走1萬3千條生命,多年來更名列國人十大死因排行榜,同時也是成人殘障的主要原因。為使民眾更了解鬧中風之疾病,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將於5/6舉行醫療講座季病友家屬分享會,讓民眾能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與了解。腦中風區分兩種,一種是血管破裂出血(出血性中風),約佔17%,另種是頭顱內或頸部的血管阻塞不通,造成缺血性中風,約佔83%。有鑒於中風後,病患往往會造成在心理、生理及家庭社會間的適應困難,與造成生活上的各種困境,藉由舉辦腦中風醫療講座,提供病患與家屬和醫療團隊之面對面的溝通平台。由聖馬爾定醫院神經內科葉柏延醫師、蔡育泰醫師和專科護理師、復健治療師與臨床心理師主講的健康講座,針對腦中風的表現症狀、相關疾病處置、復健治療等,提供民眾正確觀念了解,也邀請病友與家屬現身說法,分享復健的心路歷程,增加病友及家屬間相互的經驗流。名稱:腦中風醫療講座時間:106年5月6日(六)上午9:00至12:00地點:大雅院區醫療大樓11樓1102會議室(嘉義市東區大雅路二段565號)洽詢:電話請洽05-2756000轉1851、1852、1856、1858 

和過去和解 試圖走出人生迷霧

和過去和解 試圖走出人生迷霧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當生命突然近在眼前,我們想要看清什麼?「蔡小姐,我數三、二、一,慢慢閉上眼睛入睡──」麻醉師說著輕柔的聲音,同時緩緩注入麻醉藥,我在迷濛之間昏睡過去,卻在下一刻看見另一個真實沉睡的軀體。我的靈魂注視著手術檯上的自己,醫生和護士緊密圍繞、傳遞刀剪紗布,試圖以科學的方式,清除體內的壞東西──腫瘤細胞。腰痛、脖子腫 竟是癌症徵兆二○一○年,醫生宣判我得了淋巴癌末期。父親、母親、伯父、堂哥、堂妹在一旁陪著聆聽宣判,看著他們,不知怎麼覺得異常疲憊。原本只是無來由的腰痛、脖子莫名其妙腫起,看了醫生才知道,是癌症。「雖然我們說癌細胞有轉移,就是第四期,但是妳的狀況只有轉移一點點、一點點而已。」醫生不斷解釋,說得很委婉,試圖讓眼前的病人安心。但是,無論言語上如何輕描淡寫、避重就輕,仍然無法掩蓋,再過不久,我的人生可能就走到了盡頭。人生若是這樣過了,似乎也未嘗不可。「如果我死了,叔叔、伯父,還有親戚們,全部都不可以來參加我的喪禮,如果你讓他們來的話,我永遠都不會原諒你!」此刻的我,內心充滿無限恨意,覺得這場病都是因他們而起,我對著父親講著:「把我的骨灰全部撒在海裡就好了,下輩子千萬讓我不要再遇到你……」走出人生迷霧 和過去和解被推入開刀房的路程,過往的一切,突然間像電影畫面般,在腦海,一格一格快速放映,儘管片段卻清晰無比。幼時家庭不睦──母親出走、父親冷漠、哥哥不斷闖禍,一再被遺棄的自己;──寄人籬下的心情,親情是什麼,我不懂;受到侵犯的夢魘,失溫的身體;──墜落的起點,為了賺錢,踏入燈火霓虹的酒店,嚐盡人生百態。失敗的婚姻、逃避、尋死、無從解脫的宿命;──為母則強,爭取女兒扶養權南北奔波;──卻在病痛纏身時,出賣靈魂,恍惚中當起詐騙集團的車手,利字當頭,看不見架住脖子的那把刀──只是夜路走多了終究要償還,有幸受到堂哥的引導,因而明白,錢財買不到的東西很多……「三、二、一,蔡小姐,慢慢睜開眼睛──」然而,開始倒數生命時鐘的我,還能做些什麼?是否走得出眼前這團人生迷霧?「好好的看看自己吧,唯有與過去和解,傷痛才有癒合的可能。」耳邊有人這麼說。還有痊癒向前的可能嗎?「有的,誰不曾迷路?有時迷路反是好事,稍微停下腳步,調整方向,隨時可以再次出發。」該如何開始呢?「好好擁抱過去的妳,和自己對話,面對傷痛很苦,但是很有用。」要剝開已經結痂的傷口?療傷止痛 擁抱過去再放下 「不要怕,接下來,妳將循著某種引導,像是內在聲音或是如真似幻的夢境,帶領妳再次走訪過去的經歷,重返當下,從每一站迷宮拼圖中找到未完成的課題,唯有妥善理解和回應,才能拿到那份通行的禮物,往下一站繼續邁進。」這是什麼意思?耳邊的聲音似乎來不及說完,突然一陣深沉的靜默──「怦怦、怦怦、怦怦──」隨後傳來自己清楚的心跳聲。醫生們開始縫補我的殘破身體,生理上的壞東西清除了,然而心理的呢?是時候停下來,回溯生命,走進療傷止痛的源頭。「嘿,稀尹,醒來吧!」護士拍拍我的臉頰,彷彿對著我說:「開始好好地審視過往,難過就哭、開心就笑,擁抱後全然的放下,和過去的自己合而為一,走向未來吧。」現在開始了,我的迷路之旅。(本文摘自/迷路回家:生命為我轉了許多彎/博思智庫)

喝豆漿減肥 雌激素過剩下半身更胖

喝豆漿減肥 雌激素過剩下半身更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代謝下降女性群像23:愛上跑步和重訓的女性特徵 ● 跑步後會喝杯啤酒犒賞自己 ● 家裡的瘦身 DVD 堆得跟山一樣高 ● 每天鍛練腹肌、背肌至少 20 次  改善對策:優先改善運動前的飲食生活。嚴禁運動+飲食控制! ˙原因1:吃零食的熱量無法靠運動抵消 有些女生認為「想要大吃喜歡的食物,就靠運動來瘦身吧」,這麼想就太天真了。50公斤的人以時速8公里跑30分鐘,消耗的熱量只有200大卡,根本無法抵消恣意送進嘴超過500大卡的星冰樂。 事實上,讓你變胖的原因並不是因為疏於運動,而是吃太多。如果不改善飲食,減肥一定不會成功。˙原因2:運動+飲食限制會讓肌肉流失、代謝下降 運動不只會消耗熱量,也會消耗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必需營養素。 運動加上飲食限制,會造成低營養狀態,無法製造出新的肌肉,連帶使得代謝所需的肌肉也減少了,形成惡性循環,引發貧血的風險大增。所以,有在運動的人更應該補充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打造肌肉所需要的營養素。 預防下半身肥胖的對策:少吃豆類,黃豆製品攝取過多,雌激素過剩會造成下半身肥胖,甚至發生女性機能障礙。 有些女孩可能會想:「我為了更漂亮,所以要多喝豆漿、吃很多黃豆製品!」不過,豆類所含的大豆異黃酮有必要了解一下。大豆異黃酮可作為女性荷爾蒙雌激素的替代品,標榜具有可以讓女性機能運作良好,皮膚光滑有彈性、上圍豐滿、舒緩更年期障礙等效果。 但是,在女性荷爾蒙旺盛的年輕時期吃下大量的大豆異黃酮的話,體內雌激素過多,將導致經前症候群、經痛更嚴重,並且容易形成下半身肥胖的西洋梨體型。女性荷爾蒙過猶不及都是肥胖的原因。某些婦女病的治療法之一,就是完全禁絕豆類食品,下半身肥胖的人也可試著先不要吃黃豆食品。 黃豆類含有幫助代謝的植物性蛋白質。當你出現「就是不愛吃肉」「討厭一直吃肉」的時候,是極為便利的替代食物。不過,毫無懷疑的全盤接受「只有黃豆最棒!」就有待商榷了。 根據自己身體的狀況,有時候控制一下會比較好。(本文摘自/30歲起這樣吃,代謝好就不難瘦/如何出版社)  

打嗝「溢斥酸」?銀耳桂圓助改善

打嗝「溢斥酸」?銀耳桂圓助改善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溢斥酸,腸胃的危險引信之一。「咯─咯─咯──」打嗝打不停,安靜的辦公室裡突然傳來陣陣聲響,鍾碩趕緊掩住嘴巴,就怕自己聽了心煩,也影響了別人專注度!「啊!我又被自己燒到喉嚨了,救救我……」旁人聽得一頭霧水,原來是溢斥酸,那種不舒服的感覺,令小樺捏緊喉嚨,發出可怕的求救訊號。不只是喉嚨胃酸逆流,「火燒心」胸口灼熱、頻頻打嗝,都是因為胃部出了問題,長期忽視的話,嚴重還可能導致胃潰瘍、癌病等。溢酸、呃逆之外,頻頻放屁也可能是大腸癌的徵兆,過度放屁表示消化系統不良,加上便祕、便血、腹痛等情況尤要當心,不可不慎!好腸 對症才是王道「喝咖啡、吃甜食,又用力,你,胃食道逆流了齁!」一度引起討論話題的廣告,導致搬家工人食道、胸口灼熱而臉部猙獰的原因,正是「吞酸」、「噫酸」,就是俗稱的溢斥酸。代方隅所著醫書《醫林繩墨》記載:「吞酸者,胃口酸水攻激于上,以致咽溢之間,不及吐出而咽下,酸味刺心,有若吞酸之狀也。」除了泛酸之外,還可能伴有腹疼、胃痛、肚子鼓脹的症狀,仔細觀察診脈的話,除了口苦、舌苔黃厚之外,或許還有「腸鳴」、「腹鳴」情況。清代醫學家沈金鰲所著《沈氏尊生書.噯氣吵雜吞酸惡心源流》提到:「吞酸者,鬱滯日久,伏於脾胃間,不能自出,又嚥不下。」中醫施治方式,藉由疏通津液,使鬱熱緩解,採行食膳養肝護胃、理氣和中,化開積食形成的消化不良。平日「定時」飲食,別再賴在手機、電腦前,該吃飯的時間就吃飯,宜吃七分飽或一日多餐,同時避免油膩、辣酸、醃漬加工、汽水、咖啡和奶製品(乳糖不耐症),以及過冷過熱的食物,菸酒也要遠離,減低腸胃負擔,是保持健康的第一步。<BOX>中醫養生健康提醒打嗝打不停,要喝橋下水?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有打嗝經驗,傳統有許多說法,可以小口喝水七次,或是在水杯上放上筷子,默念「打嗝要喝橋下水」七次,再喝下即可解除症狀。其實,還有更科學的作法,可嘗試把耳朵摀起來幾分鐘,使神經系統做出反應即可。另外,也能藉由按壓以下穴道,遏止擾人的打嗝:˙少商穴:拇指上的指甲角外一分。˙內關穴:手掌上,橫紋正中往手肘方向二吋,二筋間約三橫指距離。<BOX>「整腸」營養有方五食材健脾護胃,消除打嗝積食!˙山楂:降脂消積,行氣散瘀。˙白蘿蔔:改善腹脹,化痰排氣。˙高麗菜:保護胃腸黏膜(適量)。˙南瓜:保護胃壁(適量)。˙木瓜:顧胃健脾。◎找出病根:胃火上亢、肝氣犯胃、寒濕內阻、飲食積滯◎對症食療:銀耳桂圓花生湯、青蔥鯽魚香嫩蛋、百果山藥拌秋葵 (本文摘自/顧好腸胃不生病:180道暖腸健胃抗加齡食療/博思智庫)

改善貧血頭暈 掌握3大營養就對了

改善貧血頭暈 掌握3大營養就對了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頭暈,腸胃的危險引信之一。「國民癌上身?」時常頭暈目眩的詠萱,染患現今國民病──頭暈,沒想到也可能是大腸癌的前兆!由於腫瘤會造成身體慢性出血,致使貧血情況發生,頭暈、目眩、蒼白、反胃、嘔吐、盜汗、食欲不振、手腳冰冷,以及揮不去的疲累感,更是其相關臟器的衍生反應,切莫輕忽。經台灣「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大腸癌發生人數已高居癌症發生人數的前幾名,已是國民最常見的癌症之一。頭暈、貧血三成因:氣血兩虛、濕熱內蘊、氣滯血瘀「姊今天不舒服,千萬不要招惹我!」當頭暈開始脹痛,自然容易感到煩躁易怒,此時,只要有點不如己意,自然就會暴跳如雷,甚至把脾氣加諸他人。心怡就有這樣的情況,平日就不太溫柔的她,似乎只要大姨媽一來拜訪,肚子疼不說,還會天旋地轉、暈頭轉向,不由得整個人地雷上身,因此也讓旁人無不避之惟恐不及,深怕不小心惹怒她!《黃帝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記載:「厥陰之勝,耳鳴頭眩,憒憒欲吐,胃鬲如寒,大風數舉。」根據中醫症型,頭暈、貧血基本上有三種成因:氣血兩虛、濕熱內蘊、氣滯血瘀,此外風火上擾、勞心太過,也會影響疾病程度。愛吃紅肉、燒烤、醃漬物 自然會有發炎反應​一名年過七旬的婦女,從發生便秘,到後來趕感到頭暈、疲憊,前往醫院進行檢查後,竟發現糞便有潛血反應。一般說來,糞便潛血篩檢是檢驗大腸癌的第一步,只要是陽性反應,廿人當中,就有有一人確診為大腸癌,可說比例極高。由於日益西化飲食習慣、晚睡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加上國人愛吃紅肉、燒烤、醃漬等食物,冷熱酸辣不忌口,囫圇吞棗之下,腸胃長期遭受「凌虐」和「輕忽」,自然會有發炎反應,然而若能及時調養,在警訊發生之時,進一步藉由中醫食療入手,仍有改善的契機,恢復腸胃道健康,迎回彩色人生。<BOX>中醫養生健康提醒頭暈目眩,可能是心臟出毛病!根據醫學報導,若是經常感到胸悶、疲憊、頭暈、失眠、呼吸急促等情況,不只是腸胃道出狀況,心臟也可能正在發出求救訊號:供血不足。中醫認為,人體五臟六腑相互關聯,一個器官有缺損,連帶其他器官都會受到影響,因此治療上不能只著重一處,需要全面審視、全面調養。因此,除了不要讓腸胃不開心,也不宜讓心臟持續傷心!<BOX>「整腸」營養有方掌握3大營養素,有效改善貧血和頭暈1) 含鐵食物/•  蔬菜:綠葉蔬菜、莧菜、金針菜、蘆筍。•  水果:紅黑棗、葡萄乾、堅果。•  海產肉類:海藻、牡蠣、貝蛤、瘦肉 。2) 維生素C/奇異果、番茄、柑橘等水果。3) 維生素B12/海帶、黑木耳、紅莧菜、芝麻。(本文摘自/顧好腸胃不生病:120道暖腸健胃抗加齡食療/博思智庫)

跨越成長8階段 危機變轉機

跨越成長8階段 危機變轉機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人的一生有8個人格發展階段,每一個階段都面臨特定的考驗,順利發展的話,就能得到某一種美德,例如嬰兒早期面臨信任與不信任的考驗,如果能得到信任感,就能對未來抱著希望,如果不幸受挫,可能會留下心靈創傷。把自我面臨的衝突危機視為改變和成長的機會艾瑞克森(Erik Erikson)是後佛洛伊德學派重要的心理分析學者,他提出的「人格發展八階段」(the Eight Ages of Man)理論,又稱為「社會心理發展理論」,對心理學和大眾文化都有深遠的影響。艾瑞克森原本學的是藝術,在踏入佛洛伊德學派和維也納心理分析學會之前,他特別關注兒童的發展過程,但是他對心理學最大的貢獻,是他的社會心理發展理論,強調人一生環環相扣的發展過程。艾瑞克森和其他學者發展出自我心理學(Ego Psychology),對心理的架構和功能的看法,比佛洛伊德的版本正面。自我心理學派強調,自我有自主行為的能力,但個體和社會環境的互動,對一個人的心理狀態影響很大。艾瑞克森的社會心理發展理論,把自我面臨的衝突和可能的危機,視為改變和成長的機會。成長,或受傷?有8個關卡艾瑞克森的理論提出,在人的一生中,從兒童到老年時期,都會面臨特定的發展危機與考驗。也就是說,人在不同人生階段中,必須解決阻力和動力之間的衝突,每一次的考驗如果順利通過,就能得到某種特定的美德,如果受挫,就會遭受心理創傷。從嬰兒到老年時期,要面對的人格發展八階段如下:• 嬰兒早期面臨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衝突:順利度過,就會得到希望。• 嬰兒晚期面臨自主性與害羞懷疑的衝突:順利解決,就會有意志。• 學齡初期面臨主動和不安的衝突:順利的話,就會學會追求目的。• 學齡期面臨勤奮和自卑的衝突:順利的話,就會得到能力。• 青少年期面臨自我認同和角色混淆的衝突:順利度過,就學會忠誠(堅持自己所確認的價值)。• 成年早期面臨親密感或疏離感的衝突:順利發展,就學會了愛。• 成年期面臨創造(生命或工作)或停滯的衝突:發展順利,就學會關心。• 成年晚期面臨自我統整或絕望的衝突:通過後,將獲得智慧。青少年社會心理遲滯 自我認同很重要艾瑞克森的人格發展理論影響深遠,有一部分已經成為大眾文化中常見的觀點,尤其是青少年經歷的認同危機,就是要去認清自己在生命中扮演的角色,這是大家普遍知道的。其他還有「社會心理遲滯」的危機觀點也很值得大家注意,像是年輕人還沒有建立固定的自我認同,在投入職場和婚姻之前,先花一年時間去旅行,這就是一段探索自我認同的過程。艾瑞克森預期到很多現代社會的關注議題,所以他的理論也符合時代潮流和實際情況,他把他的理論模型描述為後生學,雖然生物學上的基因已經決定了發展的順序,但其中的發展差異,卻受到生物學和環境互動的影響。為了強調生命中持續不斷的發展,他提出比佛洛伊德更正向、更積極的心理學模式。相較之下,佛洛伊德無意識情結的問題根源於無法改變的過去,傾向於悲觀的命定論。(本文摘自/那些你不解的行為,心理學家都有答案/大是文化出版)

癲癇治療露曙光 錯誤觀念一次釐清!

癲癇治療露曙光 錯誤觀念一次釐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癲癇沒有一般人想像的那麼可怕,只是腦細胞不正常的放電現象,從古至今,更有許多知名的文學家、數學家、音樂家和畫家等都是癲癇患者,也就是說,只要控制良好,沒發作時,癲癇患者與一般人無異。台灣民眾對癲癇的了解不深,經常誤認為「癲癇發作時,旁人要拿東西讓患者咬」、「不會好,需要終身服藥」、「會遺傳,不能生育」等錯誤觀念,加深了對於癲癇的刻板印象。將手伸進口內可避免癲癇者咬斷舌頭?大錯特錯!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兼腦波檢查室主任徐崇堯指出,上述錯誤的觀念以訛傳訛,其中,在處理癲癇患者大發作時,最糟糕的方式就是將手指伸進患者的口內,這種做法除了容易被咬傷造成感染之外,也可能引起患者的嗆傷或窒息,反而得不償失。實際上,癲癇發作時,把舌頭咬斷的機率非常低。徐崇堯醫師表示,新一代藥物問世後,癲癇患者只要遵照醫囑服藥、定期回診,經過兩、三年之後,就能啟動減藥評估,有機會可以不用終身服藥。至於癲癇是否會遺傳、能否生育?徐崇堯醫師表示,雖然部分的癲癇有遺傳性,但畢竟為少數,特別是局部性癲癇,大多數與遺傳無關,不能因為罹患癲癇就認定一定有生育的問題,必要時可以在婚前接受癲癇相關遺傳基因檢驗。徐崇堯醫師進一步說明,癲癇最怕的其實是誤診,因此若有懷疑時,一定要找具有癲癇診療專業的神經科醫師進行臨床症狀問診,並且安排腦電圖檢查,必要時進一步安排神經影像檢查,才能提高診斷率,減少誤判率、避免錯誤用藥的可能性。女性癲癇者孕期若不服藥治療 恐增加母體安危、寶寶易受影響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癲癇科尤香玉醫師強調,有研究指出,女性癲癇患者可能會有不孕的困擾,但若能在懷孕前就將癲癇控制良好,孕期出現大發作的機率就會降低很多。尤香玉醫師進一步說明,有些女性擔心懷孕期間使用癲癇藥物會導致畸胎,實際上在歐美曾做過登錄調查,癲癇患者懷孕期間,只要用藥得宜,並不會增加畸胎的發生率。但是懷孕期間若不繼續服藥治療,不但對媽媽本身有較高的生命危險外,對寶寶更會有出生後體重不足、影響日後成長發育的可能。尤香玉醫師表示,癲癇治療在新藥不斷推陳出新、手術治療不斷進步下,如今已大露曙光,以新一代多重作用機轉抗癲癇藥物來說,已經比單一機轉的藥物涵蓋面更廣,可適用更多的癲癇發作類型,也可減少多種藥物使用的交互作用,並且穩定性也高、耐受性較佳;懷孕婦女也能安心使用。尤香玉提醒,癲癇並非不治之症,只要遵醫囑規律用藥、定期回診,並且保持生活作息的正常、睡眠充足、減少生活壓力,就能控制癲癇發作;特別是想要懷孕的女性,可事先諮詢不同藥物的使用方式,且孕期適當地補充葉酸,就能減少傷害,找回有品質的人生。

3大錯誤保養 恐釀「類過敏」危機!

3大錯誤保養 恐釀「類過敏」危機!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不管天氣冷熱都要注重保濕!4、5月份天氣開始回暖,天氣冷熱變化較大,引起四肢皮膚起紅疹、紅斑等過敏症狀而求診的人數增近2成。夏季女性常見前胸、後背、手臂、臀部邊緣的紅色小丘疹和紅斑,正是皮脂膜被破壞而產生的「類過敏」!醫師表示,許多民眾因為氣溫高、潮濕,皮脂腺分泌功能旺盛,就放棄身體肌膚保溼。殊不知當肌膚缺少水份時,皮脂膜屏障功能受損,容易引發毛囊阻塞或發炎反應。3大錯誤保養報你知開業皮膚科醫師莊詠婷強調,不論季節如何變化都需加強肌膚保濕,擔心太滋潤或黏膩可以選擇質地輕透的水感乳液。若已有紅疹、搔癢的肌膚,要舒緩肌膚發炎狀態及減低癢感則需要更有效的方式。莊詠婷醫師表示,當天氣逐漸回暖時,氣候炎熱、潮濕、大量流汗和紫外線,容易刺激皮膚,此時若又做出錯誤的保養習慣,就會造成皮脂膜危機!當皮脂膜受損時,缺少屏障保護下水份易蒸散,肌膚防禦力大幅下降,更容易形成敏感、乾燥等問題。若導致皮脂分泌失常,就會有紅色丘疹和搔癢的「類過敏」產生。保養不踩雷,3大錯誤保養報你知:1) 擦保濕產品太黏膩,不想保濕。暖天大家保養以美白、防曬、鎮定機能為主,不注重保濕功能;也由於保濕產品含保濕因子及油脂,但若質地太過厚重,就容易讓人覺得黏膩不想擦,造成肌膚保濕不足。2) 待冷氣房最乾爽「冷氣房」正是暖天肌膚保水度比冷天還低的元兇!尤其現代人普遍待在空調的時間近10-15個小時,長時間待在空調環境中,肌膚水份蒸散速度急增。3) 徹底清潔才清爽當天氣潮溼、流汗量大時,多數人洗澡時會用強力去油的產品,或是結合去角質的清潔用品進行清潔;但過度的清潔,也會洗去保護肌膚的皮脂,造成保護能力喪失。燕麥抗氧化 對發癢、刺激症狀有效緩解要避免暖天肌膚紅疹、發癢,日常生活應搭配兼具保濕與抗發炎效果的產品,燕麥含有燕麥醯胺(avenanthramides),具抗氧化功能,對於人體皮膚發癢、刺激症狀可有效緩解,也可以強化肌膚自然防禦力,才能有效降低乾癢症狀反覆發生的機會。

5選購原則 破解洗臉3迷思

5選購原則 破解洗臉3迷思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洗完臉後皮膚緊緊的才算有洗乾淨」、「常洗臉能改善青春痘問題」、「偏方洗臉才有效」別被這些迷思騙了,洗臉產品標榜多重功效容易讓許多消費者落入保養陷阱。迎來新一波換季,肌膚的油脂會分泌得更旺盛,若是輕忽臉部清潔重要觀念容易造成肌膚問題。多功能洗臉產品恐致肌膚負擔洗臉產品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清潔,因洗臉化粧品在肌膚上停留時間很短,過多功能無法發揮,甚至反而會使肌膚造成負擔。當洗完臉感覺又緊又乾,更可能已經造成肌膚過度清潔,輕忽過度清潔可能導致肌膚的含水量降低,造成肌膚的損傷。而使用偏方洗臉,往往無法確定實際效果,更有可能造成肌膚刺激、紅腫。潔肌5力 正確選購安心使用此外,頻繁洗臉無法改善青春痘問題,曾有年輕女性想透過深層清潔的洗臉乳來幫助解決粉刺青春痘的問題,頻繁使用清潔力很強的洗臉產品,結果過度清潔,反而導致皮膚角質層受損,出現脫皮現象,青春痘仍然沒有消失。食藥署分享「潔肌5力」,讓民眾能正確選購及使用洗臉化粧品:1) 首先要「選有標」注意選購標示完整,適合自己膚質的產品,並依照使用說明正確使用。2) 洗臉的水溫要注意,使用比肌膚溫度低的「微涼水」最適當。3) 其次塗抹洗臉用品時皆應先擠放在手掌中,搓揉成泡沫或液狀後再使用於臉部肌膚上,手部移動要「輕慢柔」,不要用力按壓。4) 當確定臉部各處肌膚皆已清潔完成後,以清水將泡沫沖洗掉,不要讓洗臉化粧品在臉上停留太久要「快快洗」。5) 最後洗臉次數要適時適當,每日早晚各1次不過度即是「適次數」。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