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感冒少吃藥 善用人體自癒率!

感冒少吃藥 善用人體自癒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Q、「感冒藥應該及早服用,迅速見效」這樣的說法正確嗎?各位可曾想過,這個世上為何會存在「藥物」?事實上,藥物的存在不是為了「治病」;幾乎所有藥物的功用都是在於「抑制」患者生理或心理上的病症。因此,如果想要培養真正健康的身心狀態,首要之務就是改變對於藥物的認知,養成不需要依賴藥物的健康身體。人體自癒力正常運作 即使生病也會恢復健康治療疾病需要依賴的是我們自己的身體。而我們的身體生來就具有治療疾病及大小傷害的能力。這是一種「人體自癒力」。人體自癒力正常運作,即使生病也會恢復健康。依賴人體自癒力,來治療疾病及傷害,根本不需要依賴藥物。我們藥劑師進入藥學系,學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藥物之於身體是一種外來異物,是一種毒物」,這是藥物的基本性質。我們藉由藥物這種外來異物,引發身體反應,藉此麻痺感覺系統,消除各種不適,或者抑制病症,削弱病原體侵蝕身體的能力。換句話說,服用藥物最原始的目的是抑制病症,輔助人體自癒力可以正常運作。這是藥物存在的價值。也就是說,治療疾病主要還是要靠身體本身的自癒力,而藥物只是輔助。然而,如今許多人卻誤以為「藥物可以治病」。最古老的藥物是以溫和的藥性用以治療根據研究,人類的祖先最早出現在地球上的記錄,大概是距今7百萬年以前。相較於這個歷史,藥物誕生的時期則有諸多不同的說法。其中有一項證據顯示,「藥物」最早出現在1萬年前的人類社會遺跡。然而,這些藥物跟我們現代人服用的化學藥品不同;一如「藥」這個字的造字方式,是以「草木植物」為本,活用其溫和的藥性用以治療。在從前,人類還作為自然界的一份子生活的年代,一旦生病或受傷,就會找個隱密的角落躲起來,讓人體自癒力得以發揮,治好身體的疾病或傷害。身為現代人的我們,已經不再能夠「傾聽身體的聲音」。大多數人,在完全不觀察身體反應和需求的情況下,一旦覺得不舒服,習慣馬上求助於藥物和醫療等外力援助。就我個人的看法而言,人們之所以對於服用藥物會有如此盲目而不假思索的態度,原因在於各種市售成藥的電視廣告。每到感冒季節,打開電視,一定都會看到感冒藥廣告不斷重複播放——「打噴嚏,立即服用」、「感冒時請及早服用,保證有效」……諸如此類的廣告口號,讓觀眾產生一種既定印象,誤以為「一旦出現感冒症狀馬上吃藥,隔天早上就會痊癒,神清氣爽」。然而,請各位仔細想想,在觀眾身上植入「感冒時及早服用立即見效」觀念的成藥廣告,從頭到尾是否曾經出現「本藥物可治療感冒」這種確切說明?生病也不要忘記傾聽身體的聲音想出這些廣告宣傳口號的人,根本就知道「藥物無法治療感冒」,但在不說謊的情況下又要用巧妙說詞讓觀眾相信「藥品具有療效」。長期洗腦下來,大家就會相信藥物「及早服用」,就是治療感冒最好的方法。同時,大家也會忘記「傾聽身體的聲音」這項最基本的生物本能。幾乎所有的藥物都無法治病,尤其感冒更是不需要藥物治療。因為感冒是由病毒引起,但實際上並沒有殺死感冒病毒的藥物——要殺死侵入人體感冒病毒,除了依賴人體自癒力產生的免疫細胞,別無他法。感冒不適就是免疫系統發炎的證據那麼所謂的「人體自癒力」究竟是什麼樣的東西呢?其實人體自癒力最主要就是我們人體的免疫系統。而免疫系統簡單解釋,即是「由諸多身體組織和免疫細胞構成的,以治療疾病的身體機能」。例如,一旦人體被感冒病毒侵入,各種免疫細胞便會開始攜手運作,抑制病毒繁殖,並且加以消滅。而感冒時出現的種種不適,即是免疫過程所產生的發炎反應;諸如喉嚨痛、流鼻水、嘔吐、腹瀉等,都是我們人體自體免疫細胞在與病毒交戰的證據。而若是沒有這種發炎反應,感冒病毒便會在我們體內不斷繁殖。然而,儘管感冒症狀是感冒痊癒不可或缺的過程,多數的市售感冒成藥卻都在抑制這種自體免疫反應。因為吃藥會使感冒時的不適得到暫時性的舒緩,造成感冒患者以為「感冒好轉了」,但其實這時候感冒病毒仍持續在我們的體內蠢動。因此感冒時愈依賴感冒藥治病,症狀反而愈難以完全康復,原因就在這裡。感冒藥的弊病不只是阻止免疫系統運作日本厚生勞動省(譯註:相當於我國內政部衛生署及勞委會)所管轄的「醫療藥品器械綜合管理機構(PMDA)」蒐集了諸多藥品造成副作用的案例,經統計公布結果,2009~2013年間(日本消費者廳公布)顯示,五年來市售成藥藥廠提出具副作用藥品報告總計1225件;其中感冒藥佔400件、用以退燒止痛的鎮痛解熱消炎藥佔279件,而漢方中藥佔134件。其中還有高達15件用藥致死的情況;包括了8起感冒藥致死、3起解熱鎮痛消炎藥致死以及1起漢方中藥致死的案例(長期性後遺症的案件亦有15件之多)。市售感冒成藥致死的案例,在大量販售的消費數據之中僅只有8例,以機率來說也許非常微不足道。然而,這個比例真的算小嗎?至少這8位服用感冒藥致死的人,就是帶著跟大家同樣「感冒時及早服用,迅速見效」這個觀念,吃下市售成藥而不幸喪生。(本文摘自/正確吃藥,病才會好/世茂出版)

即使遵守用量 「市售成藥」仍不安全!

即使遵守用量 「市售成藥」仍不安全!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Q、為何醫院開的藥有療效,但市售成藥卻沒有呢?市售成藥在日本的正式名稱為「一般用醫藥品」,又稱為大眾藥。而醫師開的處方藥則稱為「醫療用醫藥品」。近年日本市售成藥開始流行OTC藥這樣的名稱。所謂OTC藥是「Over The Counter」的縮寫,直譯是「(藥房)櫃臺買來的藥」。而事實上,市售成藥就是擺在街頭的藥妝店裡面,如同點心餅乾一般,開架式地任由人們隨意購買。多數市售成藥會將主要成分減少一半到1/3由於「處方藥=藥效較強的藥」和「市售成藥=效果較為溫和的藥」這種觀念讓有些人以為市售成藥幾乎沒有副作用,但其實大錯特錯。確實,多數市售成藥比起處方藥的藥效是比較溫和。這是因為多數市售成藥相較於處方藥,為了迴避副作用帶來的風險,選擇將主要成分減少為原本的一半到1/3。但明明是同一種藥品,怎麼可能處方藥有副作用,市售成藥卻沒有。事實上,日本每年都有人因為服用市售成藥造成嚴重副作用,甚至有因服藥而亡的案例。我們在第1章,「藥物及早服用反而損害免疫系統」一節中,有刊載服用市售成藥致死案例,只有厚生勞動省掌握到的死亡人數。但若是考量到日本習慣服用市售成藥的人口比例,實際因成藥副用作而喪生的人數應該更多。畢竟若是有人因服用市售成藥引發呼吸障礙突然暴斃,家人不清楚死者是否有服用成藥的習慣或時機,便沒有人會察覺到死者死因其實是在於市售成藥的副作用。市售成藥也絕非完全安全的藥物我認為,相較於處方藥,市售成藥更值得我們關注。畢竟處方藥是醫師針對個人身體狀況開藥,是「針對性的下藥」。而且我們在接受處方藥的時候都會得到相關的副作用解說。然而,市售成藥卻不是如此。例如購買市售感冒藥,上面都會標示「綜合感冒藥」。所謂綜合感冒藥,是集合了抑制咳嗽、打噴嚏、鼻塞、流鼻水喉嚨痛等症狀於一顆藥丸的成藥。但其中很可能會有不適用於當時感冒的成分。而且,如果吃藥前沒有詳閱使用說明,就算這些成分的副作用都已經出現,但一般人卻根本不會發現。即使遵守市售成藥的使用說明及用量,市售成藥也絕非安全的藥物。首先,用藥者對於藥物成分的敏感程度不同,用藥後會出現的副作用也不一樣;即使同一個人用藥,也會因為當時的身體狀況而有所差異。畢竟人體非常纖細,隨時都會因為某種緣故而致使身體狀況產生劇變。現在已經可以透過網路購買到一部分市售成藥。有報導指出,日本厚生勞動省及財務省在2016年,開始考慮將市售成藥購買量超過一萬日圓的家庭實施減稅入法。對於這種變相鼓勵人民購買服用市售成藥的作為,我感到憤慨不已。政府實在非常欠缺作為第一道防線守護人民健康的意識。有鑒於此,請大家馬上拋開「市售成藥不會傷害健康」的幻想。(本文摘自/正確吃藥,病才會好/世茂出版)

抗老化阻白髮 蜂子回春法一定要知道

抗老化阻白髮 蜂子回春法一定要知道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蜂子,即蜜蜂子未成時白蛹也。」因此所謂的蜂子,指的就是蜜蜂的孩子,也就是在蜂巢中成長的幼蟲,一般說來,也包含蛹以及剛成長的幼蜂在內。蜂子含豐富動物性蛋白質 能增強體力蜂通常指所有蜜蜂總科的昆蟲,經觀察研究,全世界目前已知的蜂種約有1萬6千多種,但做為藥物或保健品食用的蜂子則主要是蜜蜂與大胡蜂的幼蟲。自古以來,在傳統中醫裡頭,蜂子就被當作藥物使用。蜂子含有豐富的動物性蛋白質,能增強體力、精力,是很珍貴的滋養強壯食品,所以從古時候起,就備受人們重視。至於在日本的長野縣與岐阜縣等地,人們長久以來都會把蜂子當作菜餚食用。一般是將蜂子以佃煮的方式烹調,或用來配飯,或用來下酒。有時也會把蜂子跟飯一起烹煮,煮出來的飯就稱作「蜂子飯」。不論是蜂子飯還是蜂子佃煮,都是養生的上等美味,深受人們所喜愛。蜂子能增強精力、防止老化、防止白髮產生此外,根據日本第一研究蜂子的專家山口庚兒醫師所說,所謂的「蜂子」,並非藥物,而是一種食品,與對抗疾病雖有深厚的淵源,但不是萬能的,例如對癌症、精神病以及風濕病等疾病未必有效,然而它仍有不容忽視的效果,像是增強精力、防止老化、防止白髮產生及落髮、使肌膚恢復光澤、改善女性生理期不順、改善更年期障礙等,山口醫師本人更實際體驗過於服用蜂子後改善了重聽、腳麻以及頭昏眼花的情況。俗話說「是藥三分毒」,而蜂子屬於保健食品,跟醫藥品比起來,就算需長期服用,也不用擔心會出現什麼危害身體的副作用。如何取得蜂子?一個蜂巢中一般可以取出1000隻蜂子。在日本長野縣、岐阜縣某些山間的村落,會利用一種獨特的方式來捕捉蜂子,一直到現在,這樣的獨特補蜂子法仍流傳在當地。據說,這個獨特的方法就是先抓來黑胡蜂,在牠身上綁上棉線後放走牠,以作為追蹤的目標。補蜂子的人只要順著棉線,就能找到蜂巢的所在。黑胡蜂的蜂巢是在地下,找到蜂巢後將蜂巢挖出,接著再用煙燻出成蜂,就能取得幼蟲以及蛹等所謂的蜂子。補捉蜂子不是一整年都能進行,最適宜進行補蜂子的時間是在每年的7、8月夏季。捕蜂子的人會將在這個時期中所找到的蜂巢帶回家去,把蜂巢放到自家附近的蜂巢放置場,等到了秋天才將蜂子取出。將從蜂巢中取出的蜂子加入醬油、甜酒和砂糖,就能煮出一道又甜又鹹的佃煮菜來。佃煮蜂子是重要的蛋白質來源,對當地人來說,是非常營養的食物。(本文摘自/蜂子粉末的回春奇蹟/世茂出版)

神奇!嬰兒出生4天已經會認人

神奇!嬰兒出生4天已經會認人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Q1 嬰兒從何時開始會認媽媽?我家小孩出生才半年,只要一靠近,他馬上會發現我。我對他笑,他也會以微笑回報我。我不認為嬰兒的視力有這麼好,那麼他們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可以分辨自己的媽媽和陌生人?出生4天已經可以分辨媽媽與陌生人孩子的視線雖然看起來有點呆滯,卻可以認出「媽媽」!雖然有人說剛生下來的嬰兒「眼睛是看不到的」,但其實嬰兒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已經可以辨別明暗,出生以後,眼睛可以看得見,只是嬰兒的大腦尚未發育完成,無法確實處理從眼睛進入大腦中的資訊,所以才會看起來嬰兒似乎都呆呆的。嬰兒的視力程度約在0.02左右,能模糊地看出物體的輪廓,卻無法掌握住物體的形狀與空間位置。而且因為嬰兒不太能分辨顏色,看到的會是黑白、模糊的平面世界。但是,即便處在這樣的狀況下,嬰兒在生出後沒多久,仍可以分辨誰是媽媽。從前有一個實驗數據顯示,出生4天的嬰兒可以快速分辨自己媽媽與陌生女性長相,他們會用比較久的時間看著媽媽的臉。對嬰兒來說,媽媽除了可以幫助他們生存,還是他們與這個社會連結的重要人物。他們會和媽媽長時間相處,當然最初很快就會能夠分辨媽媽的長相。4個月大以後可以辨認常見的臉那麼,嬰兒是怎麼認出媽媽呢?應該有很多媽媽都有過以下的經驗:「我換了髮型,寶寶看到我會哭。」或許有些人會認為:「這麼看來,表示嬰兒還是無法辨認媽媽的臉嘛。」其實出生後2個月左右的嬰兒,會用髮型、輪廓等部分資訊來辨認媽媽,若是媽媽戴了帽子或是換了髮型,他們會一下子認不出媽媽。嬰兒要到能掌握住臉部「全體」、能記憶之後,才能認出換了髮型的媽媽。雖然每個人會有不同的差異,但大多都是在4個月大以後。而且到了6~8個月左右,他們會變得可以辨認媽媽、爸爸或是常見的臉。嬰兒除了利用視覺,也會充分利用嗅覺、聽覺以及觸覺來與外界溝通。媽媽的聲音、氣味以及與嬰兒的肌膚接觸等,對嬰兒來說都是重要的提示。(本文摘自/教養,從讀懂孩子的心開始/世茂出版)

冒痘上火 想消火氣要常按這穴位

冒痘上火 想消火氣要常按這穴位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好好睡覺養肝,飲食清淡養脾,多食用白色食物養肺,加上簡單的穴道指壓,只要動動手指頭,就能舒壓降火氣,養顏又美容。作息不平衡 五臟六腑都上火常聽人說火氣大,容易口臭、便秘、冒痘,把所有的問題都歸咎於肝火的問題,其實在中醫養生觀點中,當我們飲食作息不平衡時,不同的臟腑都有可能上火。從日常的生活中,稍微留心,就能觀察得到五臟六腑想跟你說的話。容易焦慮易怒,或許是肝開始拉警報。「脾」氣好不好,聞口氣就知道。想改善皮膚問題,就從養肺開始。肝火旺  易發怒中醫認為肝的功能是「主疏泄、調暢氣機」,當肝火旺時,氣血就會不順,容易暴躁動怒。「肝開竅於目」如果最近眼睛容易乾澀,或是眼睛中血絲密布的時候,代表肝火偏旺,大部分引起肝火是來自睡眠問題,經常熬夜的人一定會導致肝火大增。想要改善,一定要調整睡眠,不要熬夜,讓肝火平和一點。太沖穴  疏肝理氣太沖穴位於腳背上,約在腳的大拇指和第二腳指指縫間,往上約一寸處。可以沿著指縫往腳背按壓,肝火比較旺的人,壓到這個位置會有明顯地疼痛感,越痛代表肝火越重。按摩前可以先熱水泡腳10分鐘,再由下往上推揉3分鐘。時常按揉太沖穴,可以疏肝理氣,降低多餘的肝火。(本文摘自/魅麗雜誌117期6月號)

感冒發燒別慌 是身體在排毒啦!

感冒發燒別慌 是身體在排毒啦!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人最常得的感冒, 英文叫作cold(受寒), 將「寒氣」引進體內(風邪入侵),結果在36.5度正常體溫下運作的好幾千項、好幾萬項化學反應(新陳代謝)功能變差,無法燃燒體內養份或老舊廢物,導致中間代謝物質或老舊廢物殘留於體內,血液因而變污濁。於是,為了處理老舊廢物,細菌或病毒入侵體內,便出現發燒及食慾不振等的生理反應。 發燒是促進咳痰外發的原動力發燒、咳嗽、有痰、打噴涕、流鼻水、出疹等感冒症狀紛紛出籠。其實這是身體在排泄體內的老舊廢物、有毒物質,自己進行治療。發燒(體溫上升)讓新陳代謝變好,乃是促進排尿、咳痰等症狀「外發」的原動力。透過攝取鹽分可以保暖身體因此,為了健康,平日須努力升溫。泡澡、三溫暖、散步、運動、卡拉OK、沉迷興趣、積極思想等,都有讓體溫升高的效果。攝取鹽分也有升高體溫的效用,好食鹹辣食物的人透過味噌、醬油、佃煮料理、明太子、鹹鮭魚、佃煮沙丁魚等攝取足夠鹽分,保暖身體。鹽並不會引起高血壓或動脈硬化(腦中風、心臟病),問題是因為我們的身體無法排泄鹽分。為了可以排泄鹽分,可以泡澡或運動,透過發汗、排尿讓鹽分揮發。此外多喝紅蘿蔔蘋果汁,可以利用鮮榨果汁的鉀成分,將鹽分排泄掉。(本文摘自/腰瘦微斷食/尖端出版)

肺虛常咳嗽?這一味最適合你

肺虛常咳嗽?這一味最適合你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1)脾虛腹瀉者/隨著歲月的流逝,很多老年人的腸胃功能下降,不能有效消化吸收食物,出現腹瀉、大便稀薄等症,時間一長,身體的給養不足,人就會變得消瘦,感到頭暈目眩,全身虛弱乏力。針對這些病症,持續喝山藥粥能收到神奇的效果。山藥健脾厚腸,增強腸胃的活力,促進消化吸收,還能減少腹瀉,使人排便正常。老年人每天早上一碗山藥粥,一個月左右腹瀉便會消除。2) 肺虛咳嗽者/秋冬時節空氣乾燥,容易傷害肺的津液,導致肺陰不足,出現口唇發乾、乾咳無痰等症狀。此時多吃點山藥最為適宜,因為山藥營養豐富,可入肺經,是滋補肺陰的佳品。肺陰虛多表現出熱證,所以山藥最好生吃,比如榨汁喝。因為生山藥性涼,滋補肺陰的同時還能有效清熱,緩解肺部、口腔和喉嚨的燥熱。3) 疲勞綜合症患者/很多人看上去沒什麼病,但是身體沒力氣,稍微勞動就感覺累,休息一下就好,這就是如今極為常見的疲勞綜合症,是典型的亞健康狀態。面對這種情況,最重要的是避免勞累過度,還有就是要適當進補。山藥價格不貴,營養豐富,能補腎填精、強胃健脾,全面滋養身體。很多腦力勞動者經常加班,神色枯槁,記憶力下降,其實這就是臟腑虛空的表現。持續食用山藥,既能強脾胃,促消化,增進氣血的生化,又能補肝腎之虛,強壯筋骨,使人耳聰目明,記憶力提高。(本文摘自/中醫師的養生餐桌:三餐食材篇/八正文化出版)

有視力障礙 恐阻礙兒童大腦發展!

有視力障礙 恐阻礙兒童大腦發展!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們「看東西」的動作,是由眼睛與大腦攜手合作。眼睛看到的資訊透過視神經傳遞給大腦,大腦再轉成影像,如此我們才能「看見」。當視力惡化,我們就看不清楚東西,視覺對大腦傳遞的刺激量也會減少。 透過視覺可以獲得許多資訊,包括顏色、形狀、大小、狀態、位置、距離等等。視力是取決於眼睛到大腦的整體運作的結果大腦將這些資訊與「事物」連結起來,強化認知力與理解力。視力好,也就是獲取的資訊清晰明白,那麼大腦就會獲得優質的刺激,促進大腦發達。這方面在兒童身上特別明顯,3到10歲的成長期間,視力最重要,而且大腦功能在10歲的時候就已經與成年人相同。美國的專家學者認為,視力不是取決於眼睛的功能,而是眼睛到大腦的整體性運作的結果,因此從1990年代開始,使得原本因為視力障礙而成績不佳的兒童們,成績開始突飛猛進。 此外,不少研究結果也顯示,兒童如果有視力障礙,會阻礙大腦的發展。眼睛好的人不會失智像南韓之類的高學歷國家,當相關學會一發表視覺刺激會促發大腦成長,必須趁早改善視力,家長們就會開始尋找世界名醫來改善兒童視力。拜此之賜,就有這類熱心教育的家長,千里迢迢來到日本找我治療。不只兒童,成年人也可以透過改善視力,提高對大腦的刺激,雖然程度上並不像兒童那樣,但是仍能促使大腦發達。聽說眼睛好的人不會失智。同時,視力恢復的成年人的大腦也會更加活絡,表現出更有鬥志、對各種事物產生興趣、注意力更集中、考取證照、記憶力增加等等。(本文摘自/一分鐘視力革命/如何出版)

1個月瘦好幾公斤?這些減肥藥副作用必看

1個月瘦好幾公斤?這些減肥藥副作用必看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很多減肥的人認為,服用減肥藥既輕鬆、效果又快又好。但是,無論是西藥還是中藥,只要是「藥」,就會產生副作用,甚至對健康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以下列舉幾種減肥藥中常見的成分,務必小心注意。•  來路不明的減肥藥/這類減肥藥,可能沒有清楚標示藥名、內容成分,或是製造廠商等基本資料。這些來路不明的減肥藥,含有禁藥成分的可能性相當大,像是安非他命、芬他命,甚至加了瀉藥等。一開始食用的效果可能驚人,能一個月瘦好幾公斤,但接下來會造成精神恍惚、注意力無法集中,或像是上了毒癮般,一直不停的想吃減重藥,亦或造成貧血、腹痛、腹瀉等副作用。•  瀉劑/根據醫學研究報告顯示,在醫學臨床上「瀉劑」並不屬於減肥藥物,但因為瀉劑可以減少食物停留在腸胃道中的時間及被吸收的機率,亦有將腸胃排空、預防體重上升等效用。不過,若瀉劑使用不當,可能會產生許多副作用,像是腹痛、水瀉、疲倦、電解質失衡、脫水,甚至引發貧血及胃腸疾病。•  利尿劑/利尿劑可增加小便次數,短期內會排除身上大量的水分,減輕水腫,但也會把電解質及鈉、鉀、鈣及鎂等電解質排出體外,導致頭暈、血壓下降等身體虛弱的現象。此外,長期服用利尿劑,還會增加尿酸的吸收,造成痛風及腎結石。•  擬交感神經劑(PPA)/擬交感神經劑是一種單胺類的血管收縮劑以及中樞神經興奮劑,是常見的感冒用藥,由於可以增加新陳代謝,有抑制食慾的功能,所以也常被用來當減肥藥。然而常見的副作用症狀為頭痛、失眠、暈眩、心悸等,嚴重甚至會有腦出血的現象,所以患有高血壓、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患者,更不宜使用。•  甲狀腺素/甲狀腺素能增加新陳代謝,加快熱量的消耗,因而能達到減重效果,有些雞尾酒減肥法及部分坊間減肥藥物,多含甲狀腺素來提高身體基礎代謝率減重,但實際上甲狀腺素只會減去肌肉與水分,並不會讓脂肪組織消失。一旦長時間服用,還可能出現失眠、心悸、焦躁、月經失調等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狀,嚴重甚至不孕。•  百憂解/百憂解是一種藉由刺激單一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來改善心理狀況的藥物,在1987年,百憂解獲美國食品藥物檢驗局FDA核准上市,之後銷售情況良好,成為最受歡迎的抗憂鬱藥物。由於百憂解的副作用是抑制食慾和噁心,坊間竟有人拿來當做減肥藥物。服用百憂解可能會造成內分泌失調,而且在減肥時間服用時,也有明顯抑制憂鬱、躁鬱作用,但一旦停止服用,可能會加重憂鬱症狀,甚至出現厭世、自殺等情形,所以百憂解減重,其實副作用頗大,還是小心注意為妙。(本文摘自/我不是教你減重!/凱特文化)

誤以為是妥瑞氏症?當心是兒童癲癇!

誤以為是妥瑞氏症?當心是兒童癲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小二學童在課堂上經常有重複性、怪異的動作出現,學校老師原以為是妥瑞氏症提醒家長留意,但就醫接受腦波檢查後發現,該童的腦波有異常,醫師進一步了解學童為早產兒、腦部曾經受傷,才確診為癲癇。透過傳統癲癇藥物治療後效果不彰,直到使用新一代抗癲癇藥物治療一年後,症狀已經消除,孩童也恢復正常的生活。兒童癲癇早期確診、早期治療 守護孩童健康成長彰化基督教醫院兒童神經科主任張明裕醫師說明,上述案例雖然少見,但臨床上確實有零星個案,該學童屬癲癇的單純性局部發作,因為症狀類似妥瑞氏症孩童而被誤會。其實,兒童癲癇若能早期確診以及透過合適藥物治療,是可以讓孩子過著與一般人無異的生活。兒童癲癇的發生原因複雜,臨床上較多與腦膜炎、頭部外傷、腫瘤等後天原因有關,且第一次發作時期多半在學齡期,其中又以學校午睡時較常發作。張明裕醫師也提醒,孩子長時間反覆性的癲癇發作,會影響日後的腦部功能、讓智力受損。如果發作時身處於危險場域如泳池邊、操場或上下學途中時,還可能發生意外而受傷,不可不慎! 新一代抗癲癇藥物有效癲癇發作頻率 改善生活品質事實上,兒童癲癇治療並不困難,在發作次數少的階段就開始用藥,並且持續服藥,將來停藥或減藥的機率就可能大為提升。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兒童神經內科主任洪碧蓮醫師指出,以往治療癲癇的藥物以鈉離子阻斷劑為主,一天需服用數次,患者的順從性低;而新一代癲癇藥物屬神經系統接受器,專一性高、半衰期長,一天只需服用一次,能大幅提升服藥的順從性,減輕患者與照顧者的生活負擔。洪碧蓮醫師指出,新一代癲癇藥物使用在頑固型癲癇患者身上,也可改善將近7成的發作頻率,有研究指出,若按醫師指示穩定服藥,有15%完全無癲癇發作。洪碧蓮醫師提醒,兒童癲癇經常在熬夜後、生活作息不正常、發燒感冒、吃了刺激食物、或有閃爍燈光刺激下突然發作,因此,即使在用藥期間,也要遵循「不熬夜晚睡、不餓肚子、避免感染、減少閃光刺激」等行為,能達到有效控制發作、改善生活品質的目的,讓孩子回歸健康、正常的學生生活。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