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愛發脾氣、過度緊張 這10種人恐早死!

愛發脾氣、過度緊張 這10種人恐早死!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積極的心態會延長你的壽命;消極的心態會縮短你的壽命。健康只能靠自己,無法靠別人。在美國人看來,保持健康意味著均衡的飲食、充足的休息、定期運動、不抽煙、不吸毒、少喝酒、安全的性生活,但遵循這些指南,對很多人來說可能很困難。10種人容易早死有句話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人該什麼時候死,能有多少財富,好像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不是我們可以決定的。然而,拋開所謂的無稽之談,什麼樣的人最容易早死?日本醫學家經過大量研究,已經證實下列10種人容易早死:1) 嗜煙如命的人。2) 心胸極度狹窄、嫉妒成性、動不動就大發脾氣的人。3) 經常酗酒的人。4) 個人生活規律無常,根本不講養生之道的人。5) 生一點小毛病就吃藥,一年裡吃藥打針不計其數的人。6) 有了毛病卻硬熬,不去診治、聽天由命的人。7) 性生活過度的人。8) 成天心神憂鬱不振、悶悶不樂或悲喜過度、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的人。9) 一個朋友都沒有的人。10) 從來不參加任何戶外活動和不運動的人。保持樂觀自信有助免疫系統活躍不過,隨著生活水準的提升,養生觀念已成為人們最為關心的話題之一,因為健康的成本越來越高,疾病的負擔越來越重,萬一不幸癌症找上門,龐大的醫藥費和痛苦的治療,常會讓人無法忍受而痛不欲生。身體上的疼痛也許還能咬緊牙關撐過去,最可怕的是心理上意志的消沉,更容易加重病情的惡化。許多醫學研究發現,一些戰勝癌症的勇士,不是老天特別眷顧他們,而是他們始終保持樂觀自信的心態,使得體內的抗癌細胞相當活躍,這說明了心理與免疫具有明顯的相關性。(本文摘自/心靜的力量/好的文化出版)

由內而外健康膚質 快看5大正確保養觀念

由內而外健康膚質 快看5大正確保養觀念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科技時尚發達的今日,有關美的產業,更是蘊藏著無限的商機,舉凡琳瑯滿目的保養品、美妝、美髮、美甲 塑身、醫美整型,很多人為了愛美,不惜花費時間、金錢,不惜花費許多代價,我們不得不驚嘆,美麗的力量無限!5大正確保養觀念雖說,愛美是人的天性,我們還是不免發現,很多同年齡的人,可能因為肌膚、身材的差異而看起來相差了10歲左右,撇開天生麗質的條件不說,後天的保養可能會決定外貌的差異,但也有很多人因為過度保養,賠了健康、賠了銀子,還是變胖,還是皮膚粗糙,還是長痘痘!所以,現在我們就要來談,正確的保養觀念,先建立正確的保養觀念,才能帶來健康美麗的好膚質,也才能苗條輕盈又健康。建立了正確的保養觀念,才能由內而外徹底帶來健康美麗的好膚質,體態上也才能纖瘦又健康。1) 新陳代謝是美膚窈窕的關鍵/新陳代謝是維持漂亮肌膚與窈窕身材的一大關鍵,要新陳代謝變好,就是要營養均衡、多運動、睡眠充足、多吃蔬菜水果。人體的新陳代謝正常,體內不累積毒素,就不容易發胖,皮膚自然有彈性、光澤。2) 飲食與保養都要回歸自然/近年來,無論是飲食、居住、保養,都掀起了一陣自然風潮,醫療科技越是發達,聰明的消費者就越知道,許多食物與化妝品、保養品都添加了不明添加物,一旦食用或使用過度,會累積在體內無法排出或是對皮膚造成負擔,所以要身體健康,皮膚自然亮麗,就是要食用或使用最天然的食物與保養方式。3) 戒除不良的習慣/想要擁有苗條的身材,健康有彈性的肌膚,就要遠離一些不良的壞習慣,像是抽菸、喝酒、熬夜、化濃妝、暴飲暴食、愛吃油炸食物等。4) 注意基礎保養及防曬與空氣污染/有些人平時不注意皮膚基礎保養,卻本末倒置買了一堆化妝品與保養品,如果你覺得越保養皮膚越糟糕,那你可能要注意檢視自己有沒有遠離空氣污染,如出門騎車要戴口罩,出門有沒有穿長袖,或拿傘避免陽光曝曬?平時洗臉有沒有做到深層清潔?晚上回家有沒有卸妝?這些可能都是影響你皮膚好壞的因素。5) 飲食要均衡,實行蔬果579/前面已經說過,飲食均衡,皮膚與毛髮才會吸收均衡的營養,也才會呈現自然的光澤,而每天實行蔬果579 的主張,可以兼顧健康與美麗,讓皮膚自然水噹噹,身材也可以輕鬆達到穠纖合宜的標準喔!(本文摘自/輕瘦美69種超簡單天然蔬果魔法/大喜文化出版)

看面相?心理學家:「事後偏見」

看面相?心理學家:「事後偏見」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通常,那些通過長相準確推測性格的「神機妙算」,恐怕是「事後諸葛」的判斷,也就是心理學家所說的「事後偏見」(hindsight bias)。在你好好觀察隔壁那位敦厚的大哥之前,他言出必信的事蹟早在街坊鄰居之間傳為美談;在細細端詳殺人兇手的照片時,你已經讀到這個不善於社交的少年如何攻擊他人;而在你聽說「剋夫」的阿姨家逢不幸之前,其實覺得她慈眉善目,頗為可親。從這個方面來看,看臉識人的性質和星座血型差不太多。當我們瞭解了一個人的個性之後,往往會回溯已經知道的資訊,再對其外表進行相應的評價與解釋。「美言」易對人物外貌給出較高的評價美國心理學家勒萬多夫斯基(Gary W.Lewandowski Jr.)、艾倫(Arthur Aron)和吉(Julie Gee)等人曾經請一些男女大學生觀看了帶有性格描述的異性照片,再讓受試者評價照片中的人物是否具有魅力,結果那些讀到帶有「美言」(如為人誠實、樂於助人)的照片的受試者,更容易對照片中的人物外貌給出較高的評價,反之亦然。所以,在讚歎別人或自己火眼金睛之前,請務必考察或回想一下,評價者是否自覺或不自覺地做了功課?讀到這裡,你或許會反駁:我們辦公室那個小玲,之前真的完全不認識,可我見第一面就知道她是個聰明幹練的人,沒錯,人們相信你的判斷力,不過當你「第一面」見著小玲的時候,入眼的可不僅是她的長相。在第一個瞬間,你看到的還有她的穿著打扮,舉手投足,聲音相貌……而這些都是具有實證根據,能夠充分反映人們性格的細節。1988年的一項心理學研究顯示,如果穿著整潔、正式,可以較為準確地給人一種信任感。自由擺姿勢的相片 能傳遞更豐富和準確的個人性格資訊在另一個實驗中,兩位美國的心理學家請小朋友們觀看了一些模特帶有不同表情的相片之後詢問他們覺得哪個人比較受到他人尊重、可以指揮他人做事。結果發現,就連還沒上學的孩子也懂得,那些面容嚴肅、不苟言笑的人比較有領導風範。而蘿拉.瑙曼(Laura P.Naumann)等幾位美國心理學家在2009年的研究則表明,比起標準化的全身照,一張允許相中人自由擺姿勢的相片能夠傳遞更豐富和準確的個人性格資訊。從一張自由擺姿勢的相片中,與相片中人完全陌生的評價者可以較為準確地判斷出相中人內向還是外向、為人能不能信賴、是否會搞笑等性格的各個方面。所以,正在誠徵伴侶的讀者們,假如決定要祭出真相,還是放鬆自然、包含豐富的著裝與肢體語言的生活照最佳!(本文摘自/謠言粉碎機:謠聲一變,別被流言嚇傻了!/信實文化出版)

青春期挫折症候群?家長太寵害的!

青春期挫折症候群?家長太寵害的!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像路上無差別大規模殺人這種連自己的利益都不考慮的凶惡犯罪,是由孤獨與絕望而生的犯罪。孤獨與絕望的感覺將人心碾碎,想把自己的人生與這個社會一起做個了斷。 秋葉原事件的加害者青年說自己是個「手機依存症者」,光是從事件發生前的5月中旬之後,他就在只有手機可以連結到的網站裡發文超過3000次。讀了他的文字,能感受到他強烈地傳達了以下的訊息—我這樣痛苦、這樣被逼到牆角,為什麼誰也不理解我呢? 他深信自己成績優秀,能從有名的高中畢業,全都是靠父母的力量,所以不是覺得是驕傲的事情,也無法自立。他也把小學、中學與朋友的往來,忘得一乾二淨。他在高中遇到挫折,產生無力感及孤獨感,一般來說,這種感覺能隨著成長而被治癒,但他因為「非出於意願」的工作,反而加深了無力感及孤獨感。因此,他即便客觀上經濟自主,也有朋友,但是心中卻產生了深層絕望及孤獨的黑暗面。 他原本是個優秀的人,國中時的成績是最好的等級,而且,他可不是只會讀書的書呆子,在軟式網球社團裡也相當活躍,還當過校慶的合唱指揮。指揮這個工作應該不可能只是當天的指揮,想必平日練習時也發揮了領導的本事。這樣的少年遇到挫折的時,心理上的打擊更是沉重。 心理學稱此為「青春期挫折症候群」。有些時候,可能會因此不上學或有未到犯罪程度的偏差行為。心理上,有時會有抑鬱、沒有幹勁、把自己關起來不出門、沒有氣力、家庭內暴力、突發性行為、只考慮自己而與年齡不相當的撒嬌等退化現象。接著,在不開心的學校生活中,他們可能會失去活動力,甚至失去培養友情的想法。 在變成那樣之前,一直以來發展得很好的孩子一旦碰壁,不管是誰都會受到打擊吧,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會陷入青春期挫折症候群。大多數人就算暫時在症候群期間稍微走偏了,變得什麼事都不想做,都會慢慢調整回來。 如果深陷青春期挫折症候群,無法再重新站起來,原因就出在親子關係。我看過很多例子,雙親因敏感而過度保護、過度干涉,為了保護孩子,一直以來替他決定所有事情。如此一來,便無法培養孩子的自立性,導致他們沒有排解壓力的能力,無法戰勝青春期的難關。換句話說,他們就是被寵到變得軟弱的孩子。 但算是被寵慣了的孩子,只要相信雙親對他的愛,再接受一些社會化的訓練,一樣可以鍛鍊出堅韌的身心,過不了多久也能戰勝難關。而秋葉原青年的狀況則剛好相反,是有一對嚴格的父母。雖說是嚴格的雙親,但就像剛剛舉的例子,到頭來一樣都沒給孩子自己決定的機會。不同於被寵慣的孩子,秋葉原青年在社會化過程中都表現得不錯,但是他的心理並沒有跟著長大。當這樣的孩子遇到挫折,倒地不起,需要花更多的努力及時間,才能重新振作。 有孩子在遇到挫折的當下,把自己關在家裡、閉門不出,撒撒嬌、耍耍任性。這時候適當地讓孩子發洩,讓他蓄積能量,慢慢地練習回到社會。就算得稍微繞點遠路,他還是能提起精神走出自己的人生。但是秋葉原青年沒能這樣,他在網上的發文這麼寫著:「上了國中之後,少了父母的力量,我被丟下了。他們把精神全都放在比我更優秀的弟弟身上了。」(本文摘自/誰都可以,就是想殺人/時報出版)

淚溝顯疲態 低調變美靠這招

淚溝顯疲態 低調變美靠這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開業診所院長陳諭正醫師多年來熱衷於登山、健行等戶外運動,年紀不過四十,體態與皮膚也保養得宜,卻常受到病人的關懷:「陳醫師,你怎麼看起來比上次更累了?沒有睡好嗎?」 淚溝與眼袋大不同 別傻傻分不清兇手或許不是別的,而是「淚溝」!淚溝的位置是由內眼角開始到下眼瞼,靠鼻側的眼窩凹陷,而形成原因是眼部肌膚底層的膠原蛋白流失及脂肪滑落。許多人時常無法分辨淚溝與眼袋之間的差異,但只要從側面觀察,就不難發現,眼袋是膨膨的突出物,帶有腫脹感、淚溝則是一條凹陷,隨著年齡的增幅越趨明顯。植入劑填補淚溝效果好 目光炯炯神采飛揚陳諭正醫師解釋,手術或選擇植入劑填補可解決淚溝造成的無神、倦容等困擾。臨床上多數患者初次傾向於填補效果好、塑型效果佳的植入劑,不需動刀又沒有開放性傷口以及漫長復原期的優點,相當符合現代人想要「低調變美」的心願。然而植入劑也有不足之處,注入淚溝之後,一定會被人體吸收,一旦代謝完畢,臉部原本的凹陷處會再度出現,治療的院所通常都會推銷患者再繼續補充,陳諭正醫師則建議,可以選擇同時具有填補以及刺激締結組織生長的植入劑,如2015年通過衛生福利部核准一款主要成分是合成的Poly-e-Caprolacton(PLC)聚E-己內酯微粒子植入劑,可針對臉部凹陷處做暫時性的填補修正,此植入劑為25-50微米大小晶球,訴求便是利用身體的發炎反應來包覆微粒子並刺激締結組織的生長,由於此微粒子可被身體完全吸收,締結組織的生長會在幾個月內完全取代注入的膠狀載體,與其他填充植入劑最大的兩項差別,在於不需要大量補充、反覆注射的便利性,以及可縮短等待時間跟省去高頻率按摩。為了讓理論與實務取得平衡,陳諭正院長日前也親身接受此款植入劑的注射治療,徹底了解患者所擔心的術後疼痛、腫脹,或敏感反應,根據陳諭正院長體驗,術後經過兩周的時間,植入劑與身體結合的狀況最為良好,外觀看起來柔順自然,患者也開玩笑道:「醫生睡飽有差。」醫籲:尋找合格醫療院所、醫護人員及原廠醫材眼下區域的肌膚較薄、血管豐富,注射深度必須足夠且施打盡量緩慢,以利植入劑均勻鋪在淚溝凹陷處,術後也要立即按壓,預防淤青。陳諭正院長也提及,門診時有遇到想要改善淚溝卻有不良治療經驗的患者,往往難以溝通甚至是得要再次建立醫病信賴關係,但只要專業醫師熟悉眼周組織結構且施做細心,就不用過度擔憂;因此,尋找合格的醫療院所、醫護人員及原廠醫材,才是患者們最大的功課。(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血小板濃縮液 有助改善關節炎?

血小板濃縮液 有助改善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繼玻尿酸製劑之後,抽取病患本身的血液,經過離心處理後,將分離出來的血小板濃縮液(Platelet-Rich Plasma, 以下簡稱 PRP)注射至關節腔,由於含有較高濃度的生長因子,被認為有促進人體組織修復及再生的功效。這種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的做法,在一些社會名人現身說法的加持下,成為熱門的選項。▲重複注射玻尿酸,導致細菌感染,軟骨嚴重受損,只能以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挽回功能但目前仍然沒有足夠證據顯示PRP對「退化」性膝關節炎有長期的治療效果,更沒有客觀證據顯示它能讓「退化」性膝關節炎患部的軟骨增生!近幾年,一些臨床試驗的結果陸續出現,相關論文已有數十篇,不過,這些研究因追蹤時間過短(半年∼一年)、沒有對照組、只以病患的主觀感受評估治療效果、缺少影像或組織切片的客觀證據。若了解本書第二章的致病機轉,就可以清楚了解,導致這些臨床研究得不到預期結果的主要原由是:他們並不知道也沒有先把造成膝關節「退化」的原因去除!當然就沒辦法得到確實的長期治療效果,只得到暫時的消炎止痛效果。由於血小板濃縮液的使用漸趨浮濫,衛福部已出面釐清亂象:PRP的效果尚無定論,醫療院所不得宣稱PRP具有療效。近年來,因「退化」性膝關節炎前來本中心就診的病友,接受過PRP治療的比率已超過五成,都會區更為明顯。注射PRP如同注射玻尿酸,只有暫時的消炎止痛效果,並非治本,卻有以下隱憂:● 延誤病情。暫時止痛後,膝關節失去自然的保護機制,誤認為改善,繼續不當使用,可能會加速損壞。● 未正確注射到關節腔內。順利打入關節腔是不會痛的!若注射後疼痛反而加劇數天,就要懷疑是沒打入關節腔!若長期重複注射,會導致關節囊及周邊軟組織纖維化,軟骨間的靜態壓力因此逐漸增加,加速退化,更增加執行「關節軟骨再生促進手術」的困難度!若不幸感染細菌,整個關節就報銷了,連置換關節都無法恢復正常功能!根據我們的研究統計,四十歲以上,因長期膝痛問題而就診的民眾,有超過九○%的機率會被診斷為「退化」性膝關節炎,自然就被放入目前全世界通用的治療流程:復健→消炎止痛藥→葡萄糖胺、軟骨素→注射關節液(玻尿酸)→注射血小板濃縮製劑(PRP)→置換人工關節。也就是說,目前全世界通用的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指引,其實就是消極的拖延戰術,直到置換人工關節。PRP的盛行,是民眾寧願花大錢解決病痛的怪現象。準備接受PRP治療的病患,應徹底了解這只是暫時減輕疼痛的方法之一,本中心二○一四年開始針對三十位第三期「退化」性膝關節炎病患執行為期一年的雙盲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同一病患之雙膝,注射PRP與注射生理食鹽水的治療效果並無明顯差異。(本文摘自/自己的膝蓋自己救/時報出版)

遠離環境毒物傷害 合成食物要少吃!

遠離環境毒物傷害 合成食物要少吃!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多吃天然植物,也可避開毒食物風險。黑心食物氾濫,造成民眾對吃的恐慌,以風險管理的概念來看,只要吃的頻率低、吃進去的量少,就不至於對身體造成致命危害。經常外食 被毒害的機率高風險和有毒物質的致癌強度、濃度、接觸頻率、暴露時間長短、以及情緒有關,簡單來說,防毒方程式=(致癌強度×物質濃度×接觸頻率×時間長短)+(情緒),只要讓計算公式中的每項參數變小,如多吃蔬果、減少喝含糖飲料、少吃人工添加物、不要長期固定在同一家商店購買食材、食品,白米、糙米輪流吃、保持心情愉快等等, 就能減少環境毒物對身體的傷害。只要合成的食品,都有機會添加預期不到的東西,比如為了增加食物的Q彈口感,在河粉、粉圓及肉圓中違法添加工業用的順丁烯二酸。所謂「烯」類就是塑膠,簡單來說吃這些東西就像吃進了「塑膠」,如果經常外食,被毒害的風險自然高。又如醬油中被檢查出含防毒方程式=(致癌強度×物質濃度×接觸頻率×時間長短)+(情緒)有害物質單氯丙二醇,這是化學醬油中常見的物質。LD50指標說分明/並非所有的毒都能致命,毒性是一種比較而來的結果。目前學界多以LD50(Lethal Dose, 50%)做為毒性指標。L是致死量,D指的是劑量,LD50是半數致死量,意指能殺死半數以上試驗生物的有害物質量。通常半致死劑量濃度愈低愈毒。比如防腐劑(苯甲酸類)的LD50 是2,000(毫克/公斤)、甲醛是100、尼古丁是1,戴奧辛是0.001,所以說戴奧辛是世紀之毒,只要一點點就能毒死人;但如果你抽菸,菸害甚至大於防腐劑的千倍之多,令人警惕。(本文摘自/排毒舒食盛宴2:真原味的實踐/天下雜誌出版)

預防掉髮 洗頭前後這樣梳髮才有效

預防掉髮 洗頭前後這樣梳髮才有效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有掉髮問題的人,最常聽到的建議大概是不要太常洗頭髮,最好2天洗1次就好。如果我們2天洗1次臉,臉會變得如何呢?頭皮就是臉部皮膚的延伸。洗頭髮也要像洗臉一樣早晚一次,才能更容易預防掉髮。頭皮如果被老廢角質蓋住會阻礙毛髮生長就像衛生所倡導的要常常洗手一樣,頭皮也要常常清洗才行。頭皮的毛孔、毛囊很大,很容易產生皮脂,油脂與灰塵一多,就容易阻塞毛孔。頭皮如果被許多的老廢角質給蓋住,毛孔被堵塞,就可能產生發炎的狀況,DHT 不容易排出,阻礙毛髮生長。尤其是在汗水與皮脂旺盛分泌的時期,早晚一定要洗頭。如果真的沒有時間一天洗兩次,那麼晚上洗頭的效果會比早上好。這是因為晚上睡覺時,血液循環比較快,能夠促進毛髮成長,讓毛髮恢復健康。洗頭前梳髮才正確梳頭也非常重要,其重要程度不亞於洗頭,有些人平常完全不梳頭髮,但是為了頭皮的健康,需要有正確的梳頭習慣。一般大家習慣在洗完頭後梳頭髮,嚴格來說,這是錯誤的方法。不應該在洗頭後,而應該在洗頭前就先梳頭髮。在洗頭前,用間距較寬的梳子先梳頭,將附著在頭皮以及頭髮上的灰塵及汙染物質去除。頭髮濕潤的時候會形成氫鍵,頭髮變脆弱,這時梳頭反而容易傷害頭髮的表皮(cuticle)。洗頭前洗頭後 梳頭髮方向不同梳頭時的方向也很重要。洗頭之前要從上往下;洗頭、吹乾頭髮後,則要從耳後或是脖子後方由下往上梳。洗頭髮前為了讓附著在頭皮以及頭髮上的灰塵及汙染物質掉落,所以由上往下梳;而洗頭、頭髮吹乾後,則為了要讓裡頭的頭髮通風,預防黴菌或是頭皮感染,所以由下往上梳。但一定要記得,一定要先將頭髮徹底地吹乾後再梳。選擇梳子時,比起塑膠或是木頭材質的梳子,柔軟的橡膠材質更好。假使使用木頭梳子,也要選比較不硬的。有些人覺得天然的木頭梳很好,但就像坐在木頭椅上尾椎骨會痛一樣,太硬的木頭梳子容易刺激頭皮,反而對頭髮不好。濕潤的頭髮要先從頭皮開始以毛巾輕拍來去除水分,然後再以冷風吹乾。如果一開始就用吹風機來吹,頭皮的水分容易迅速蒸發,頭皮變得乾燥,頭髮就會非常的毛燥。最好的辦法是讓他自然風乾,然後再用梳子梳。如果要使用吹風機,要記得維持適當的距離,且最好不要使用溫度太高的風。(本文摘自/56天!還你濃密頭髮:掉髮絕對可以根治!/高寶出版)

減肥停滯期 6大敵人要當心

減肥停滯期 6大敵人要當心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一旦開始減肥,各種妨礙減肥的因素便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例如:外食的機會忽然增加、加班的次數變多、運動也變困難等。當身體痠痛,進入減肥的停滯期時,意志力常會變薄弱。但是,千萬別因為小小的失敗,就宣告放棄!阻礙減肥的6大敵人1) 無法按時用餐/即使時間無法完全配合,也要盡可能遵照減肥餐的安排。如果太晚吃晚餐,就將睡覺時間往後順延即可。但是,務必堅持一個原則,即「睡前4小時,不吃任何食物」。如果沒時間準備減肥餐,購買3、4顆水煮蛋或一盒豆腐來吃也無妨。2) 前一天吃太多/若前一天吃太多,導致身體感到沉重時,今天就必須提早30分鐘起床,透過慢跑或跳繩、跑步機、踩腳踏車等有氧運動,促進卡路里的消耗。盡量飲用比平時更多的水,飲食方面要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以食用「蛋白質」為主。3) 逼不得已必須外食/無可奈何必須外食時,得特別注意餐點的選擇。不妨參考下列原則,了解後再吃,就能更聰明地面對外食情況。• 米飯:將白飯的量減少1/2,避免再加任何調味醬,或只添加極少量。• 麵食:選擇脂肪較少的肉或海鮮湯頭,並加入大量的豆芽菜。• 生魚片: 使用極少量的醬油或芥茉就好,品嚐生魚片或蔬菜的新鮮滋味。另外,禁止搭配重口味的湯。• 越南春捲: 內餡的肉與水果要適量,並增加蔬菜量,盡可能避免加醬料,或只添加極少量。• 西式餐廳: 先以生菜沙拉填飽肚子,避免吃沙拉醬或炸雞肉。牛排要選用牛腰內肉、腰脊肉、肋脊肉或牛臀肉的部位。4) 不喜歡吃生菜/唯有感受到蔬菜獨有的甜、辣、清爽、苦澀、微酸等滋味,才能稱得上是「改善飲食習慣」。再低卡的沙拉醬,也含有一定分量的糖分、鹽分及脂肪,最好避免使用。如果真的難以下嚥,不妨以少量的橄欖油或香草、紅醋、義大利甜酒醋醬代替。5) 忙到沒時間運動/規律的運動除了可以消耗卡路里,也能維持減肥的緊張感,發揮重要的功能。如果忙到沒時間運動,也一定要在睡前做腹部運動與伸展。一旦停止運動,緊張感將立即消失,想減肥的意志力也會喪失。6) 因停滯期導致體重沒有改變/如果因體重沒變化而意志動搖,那你就輸了!只要確實執行減肥餐,就不必對體重計的數字太過操心。總之,堅定減肥的決心,這一週都別再站上體重計,取而代之的是認真吃減肥餐。只要按部就班地吃減肥餐與運動,早睡早起,作息正常,大約1週就一定能看見改變。(本文摘自/驚人的1天4餐雞肉減肥法/采實文化出版)

抗老化、延緩失智症 吃南瓜就對了

抗老化、延緩失智症 吃南瓜就對了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夏末季節收割的南瓜經過幾個月的保存之後於晚秋熟成,從晚秋到初冬成為家家戶戶的桌上佳餚,是南瓜最好吃的時期。應選擇沉重且外形飽滿、蒂頭粗厚、切口枯萎成軟木塞狀的南瓜。購買切開的南瓜時,應選購果肉顏色較深,內膜很多且囊籽很大的。南瓜可提高免疫力 促進血液循環黃色果肉來自於β胡蘿蔔素的顏色,由此可知南瓜富含胡蘿蔔素,再加上具有高度抗氧化力的維他命C與E,可說是最強組合。南瓜可提高免疫力,促進血液循環,有效預防生活習慣病和老化。南瓜大致分成西洋南瓜與日本南瓜,西洋南瓜的β胡蘿蔔素含量是日本南瓜的6倍左右,營養相當豐富。最近有研究報告指出,南瓜內含的維生素B3具有改善長期記憶的效果。維生素B3會通過血腦障壁,阻礙血管收縮素轉化(ACE)的作用,抑制阿茲海默型失智症發作,被認為與有效改善阿茲海默型失智症的血管收縮素轉化抑制劑具有相同作用。維生素B3可以直達大腦發揮作用 血腦障壁是大腦血管壁的一種機制,避免血液中的物質輕易進入大腦。雖然這個機制可以避免大腦受到有害物質侵害,卻也讓有益大腦的營養成分無法通過,必須繞道才能進入大腦。不過,維生素B3可以直達大腦,發揮作用。加熱不會流失維生素B3,β胡蘿蔔素與維他命E屬於脂溶性營養素,將南瓜油炸或嫩煎有助於提高吸收率,做成焗烤、可樂餅或濃湯也很適合。此外,南瓜蒸過後吃起來更甜,可將蒸南瓜泡在醬油湯汁醃漬,或做成南瓜沙拉。(本文摘自/跟著醫學博士這樣吃,「記憶力」變好了!/采實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