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腫瘤吃掉右側骨盆 3D列印精準切除

腫瘤吃掉右側骨盆 3D列印精準切除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骨盆腫瘤移除手術新突破!最新3D影像模擬及列印技術,除可更精準切除腫瘤外,大大的減少手術時間及術中出血量。3D影像模擬及列印協助骨盆腫瘤切除一名患者因右側骨盆疼痛及右下肢無法行走及活動受限到醫院檢查,發現其右側骨盆腸骨出現巨大腫瘤,且已侵蝕整個右側骨盆。如不實施手術,腫瘤繼續的破壞將會帶來嚴重肢體功能障礙。但考慮的層面包括骨盆手術創傷範圍很大,手術時間長,出血多,手術風險極高。三軍總醫院吳佳駿主任表示,由於該手術出血量大,可能需準備上萬毫升的備血,且巨大腫瘤往往與重要神經血管沾黏,風險極高,因此吳佳駿主任決定應用最新3D影像模擬及列印技術,為病患施行骨盆腫瘤切除。客製化鋼板擺放位置減少手術時間三軍總醫院骨科主任醫師吳佳駿表示,以往術中必須透過移動式X光機(C-arm fluoroscopy)的大量拍攝輔助才能確保鋼釘長度,過程中不僅大幅增加手術及麻醉時間、出血量,以及軟組織的破壞,同時也增加手術室人員與病人在手術中輻射的曝照。透過此3D列印的模型以實體模擬的方式,可預先決定須切除腫瘤的範圍及之後鋼板最適合擺放的位置、最佳曲度,大大減少手術時間並給予最佳的固定效果。    吳佳駿主任表示,經此技術協助,病患出血量少、疼痛指數降低、恢復也較快,未來,此項3D列印技術將推廣到其他腫瘤區域及其他骨科矯形手術的應用,將能造福更多骨骼肌肉系統的病患!

肺炎死亡率漲13% 流感季快接種

肺炎死亡率漲13% 流感季快接種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2016年肺炎死亡率一年成長13.2%,漲幅居10大死因之首!每43分即有1人死於肺炎,首度攀升為國人10大死因第3位。疾管署推測除了人口結構老化外,去年初強烈寒流及嚴重的流感疫情也是主要因素之一。65歲以上除了流感疫苗、更應接種肺炎鏈球菌一名患有慢性疾病的66歲男性,門診診斷為流感後3天後呼吸急促,急診後確診為肺炎,整整住院2周才出院,至今尚未完全恢復。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教授李秉穎表示,肺炎為流感常見的流感併發症,10年來死亡人數已成長1倍,流感併發肺炎死亡風險會增6倍。流感病毒會破壞上皮細胞、導致免疫功能失調以及降低人體排除細菌的能力,因此感染流感後若不即刻處理,就會出現各種嚴重合併症如肺膿瘍、呼吸衰竭等重症,體力衰弱等,嚴重的患者甚至在幾天內就會死亡。因抗藥性嚴重肺炎治療困難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林志學說明,因為抗藥性問題嚴重,臨床上肺炎治療愈趨困難。台灣即將邁入流感季節,疾管署也特別呼籲除了接種流感疫苗外,65歲以上未曾接種過肺炎鏈球菌疫苗的民眾,更應自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加強保護力。今年將提供600萬劑公費流感疫苗供民眾施打今年10月起,政府將提供600萬劑的公費流感疫苗供民眾施打。疾管署呼籲,為了預防流感及肺炎鏈球菌感染重症,最好的保護方式便是接種疫苗,除了每年施打流感疫苗外,也建議65歲以上未曾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的民眾可自費接種。

流感季快到了!年年都要再打「疫」針

流感季快到了!年年都要再打「疫」針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據國外研究統計,流感住院者每3人就有1人有肺炎,雖然醫療技術提升,但10年來死亡人數提高1倍!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教授李秉穎表示,肺炎鏈球菌平時就潛伏在鼻腔中,因此降低鼻咽腔的帶菌率對預防肺炎感染非常重要。超過7成肺炎鏈球菌都具抗藥性一項國外研究指出,成人施打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2年後,可有效降低近一半鼻咽腔帶菌率風險。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林志學指出,超過7成肺炎鏈球菌對常見的第一線抗生素具抗藥性,常需要用到用二、三線抗生素才能有效對抗症狀,不僅會延長住院天數,更會提升死亡風險。流感季節來臨之際 年年都需接種流感疫苗根據統計,因流感住院者每3人就有1人有肺炎,流感併發肺炎者死亡率為9%,是沒有肺炎者的6倍。另研究也指出,肺炎鏈球菌疫苗可對於其涵蓋血清型所導致的社區型肺炎預防效果達45.6%,長期來說能保護自己也能保護別人。施打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才能雙重防護林志學醫師補充說明,成人施打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後保護力可以維持至少4年不變,也因此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建議成人需要年年接種流感疫苗,李秉穎教授與林志學主任共同呼籲,流感季節來臨之際,民眾除了施打流感疫苗外,應主動與醫師討論肺炎鏈球菌疫苗施打的必要性,達到雙重保護。

打擊兒童惡視力 保持良好6習慣!

打擊兒童惡視力 保持良好6習慣!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國內的最新統計,每2位學齡兒童中,就有1人近視。眼科醫師指出,由於兒童眼部發育尚未成熟,因此在18歲以前通常是以近視控制方式居多;目前近視控制的方式有二種,一是點散瞳劑(Atropine)藥水,第二種方式則是讓兒童晚上睡覺時配戴角膜塑型片。散瞳劑控制惡視力 醫學證實有效目前治療近視最常使用的方式,是讓小朋友點散瞳劑藥水。眼科醫師王孟祺指出,點Atropine藥水在實證醫學上,是目前控制近視最有效的方式,不過有些兒童有可能因為點散瞳劑藥水而出現過敏、畏光,或是看近距離模糊的現象,因此現在市面上也有低濃度的Atropine眼藥水可供選擇。配戴角膜塑型片 可讓近視不再加深不過,也有部分的小朋友無法由散瞳劑藥水得到良好的近視防治。針對此類的現象,王孟祺醫師建議可選擇角膜塑型術的方式加以控制;角膜塑型片的優點,是讓小朋友在白天的時候不需要配戴眼鏡,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視力條件,且此類方式也可有效讓近視不要再加深。北市衛生局與教育局 共推護眼密碼事實上,最有效控制近視的方式莫過於保持良好的用眼習慣。因此,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與教育局為了強化民眾記憶並培養護眼習慣,推出了護眼密碼853240(幫我刪惡視力)。眼科醫師認為,兒童若可以遵守護眼密碼守則,就可以得到良好的視力!1) 8—睡滿「8」小時。2) 5—天天「5」蔬果。3) 3—坐姿「3」直角。4) 2—戶外「2」小時。5) 4—避免「4」光害:電腦、電視、電玩及手機。6) 0—「3010」護眼原則;每用眼30分鐘,更應休息10分鐘,以利眼睛健康。近視治療與控制 比不上良好用眼習慣王孟祺也強調,面對兒童視力問題,最重要的還是在孩童發育過程中,盡量減少近距離用眼的時間,多做戶外的活動,這才是最基本的一個控制近視的方法。(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肺癌患者別氣餒 基因檢測對症下藥

肺癌患者別氣餒 基因檢測對症下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國內肺癌發生率居高不下,令人聞癌色變。但隨著醫藥科技的發達,如今已進入個人化精準醫療的時代,可進行EGFR及ALK基因檢測,使用相對應的標靶藥物,不僅副作用低,且可提高治療效果。在肺癌的類型中,小細胞癌約占10-15%,而大細胞癌、鱗狀細胞癌、肺腺癌等非小細胞癌則佔了85-90%。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胸腔內科洪仁宇主任表示,目前對於肺癌的治療,臨床上會先進行EGFR基因檢測,然而若是結果為陰性者,以往因為沒有適當的標靶藥物,僅能以化療為主;隨著醫療的進步,現今已發現另一個重要的致癌基因─ALK,若為ALK基因陽性者,已有相應之標靶藥物可治療,幫助患者延長存活期。ALK基因患者勿氣餒 新一代標靶藥物有助控制肺癌「一般來說,EGFR及ALK基因的突變,最容易出現在肺腺癌的病人身上。以國內的統計數字來看,有EGFR突變者約佔55%、ALK則有5%,且這兩種突變基因通常不會出現在同一名患者身上。」洪仁宇醫師說,目前兩種基因突變都有標靶藥物可使用,與化學治療相比,副作用低、可降低治療過程中的種種不適。由於ALK基因突變的患者幾乎沒有抽菸習慣,且發病年齡較其他肺癌患者年輕,平均年齡約為52歲,洪仁宇醫師建議已知罹患肺癌的患者,最好詢問主治醫師自己是否做過基因檢測,「只要有做,就有機會透過標靶藥物對症下藥,提升治療效果。」臨床上已有針對ALK基因的標靶藥物,然而第一代ALK藥物在腦部的穿透力差,且治療一段時間後仍有可能出現腦轉移,因此建議治療過程中要密集進行腦部常規檢測。而新一代ALK標靶藥物,對腦部的效果比第一代好,且還可穿過血腦屏障進入大腦組織,有效對付轉移大腦的癌細胞,讓對第一代ALK藥物產生抗藥性的病人有後線治療的機會,面對棘手的腦轉移也不再束手無策。年輕女性、不抽菸卻罹患肺癌 應高度警覺為ALK基因作祟洪仁宇醫師指出,國內罹患肺癌的患者以女性居多,且多數發病原因不明,更不侷限高齡,臨床上就曾遇過23歲的女性患者,不抽菸、沒下廚卻罹患肺癌。洪醫師提醒,肺癌初期症狀不明顯,對於平日不咳嗽的人來說,若有超過三週以上的咳嗽未癒,就應該到醫院照X光做進一步檢查;至於老菸槍常有咳嗽現象者,當咳嗽嚴重度超過平常、痰量比平日多時,即使曾經做過檢查,也要再次確認肺部有無其他病變。此外,一旦罹癌也別灰心,可進行基因檢測,積極治療,對症下藥仍能得到有效的治療。 

活動/減壓增肌 營造職場健康

活動/減壓增肌 營造職場健康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代人工作繁忙,一天中有1/3以上的時間在職場,臺北市中山區健康服務中心為推動職場員工健康,特結合專業團隊,於臺北市中山區行政中心合署辦公大樓辦理運動課程,自106年8月24日至11月7日每週2次,每次運動時間60分鐘(含前後各10分鐘的伸展操、20分鐘有氧運動、20分鐘肌力訓練),利用每次1小時不間斷的燃脂有氧+全方位激勵雕塑,從最基礎的有氧動作啟動全身性大肌肉運動,燃燒體脂肪同時也增強心肺有氧耐力及曲線雕塑,促進整體基礎代謝率。臺北市中山區健康服務中心韓國強主任表示,職場是推動健康促進最理想的場域之一,希望透過本次課程,在專業老師帶動職場身體活動的氛圍下,促進員工落實生活化的身體活動,將運動融入上班族的生活以及重視身體活動的重要性,營造健康的工作環境,不僅可減少壓力、增加工作滿意度,更可以改善健康,提昇生活品質,讓員工的生活「動起來」。名稱:有氧減壓、健康增肌──友善的職場健康時間:106年8月24日至11月7日每週2次地點:臺北市中山區行政中心合署辦公大樓(台北市中山區松江路367號)洽詢:(02)2501-4616轉6333趙護士

孕期營養超重要「關鍵三寶」助好孕

孕期營養超重要「關鍵三寶」助好孕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孕期良好的營養攝取是寶寶健康的基礎,除了各方營養均衡攝取能幫助寶寶強健體格的成長,國民健康署呼籲,準備懷孕或正在懷孕的婦女注意葉酸、碘、鐵的攝取,也能幫助腦部發育、預防貧血。建議婦女在孕期不挑食,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有益寶寶健康出生及成長。育齡婦女近6.9%葉酸偏低、22.4%貧血依102-105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指出,育齡婦女近6.9%血清葉酸濃度低於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的正常葉酸濃度下限。約39.6%尿液碘濃度低於WHO所建議碘營養充足標準下限100微克/升。約22.4%貧血(血紅素濃度已知孕期缺乏葉酸,會增加胎兒腦及脊髓先天性神經管缺陷的風險。孕期缺碘可能造成流產、死胎,新生兒呆小症、智力低下和認知功能發展遲緩;孕期長期缺鐵,易造成胎兒生長發展遲緩,也容易早產。助您好孕3大營養建議孕期營養攝取對於保障母嬰健康有很大影響,,根據「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DRIs)」,國民健康署提供孕婦營養素攝取建議如下:1) 葉酸/助胎兒腦部中樞神經發展懷孕初期是胎兒神經管發育的重要時期,懷孕前到懷孕12週的葉酸補充相當重要。建議育齡婦女及準備懷孕婦女可在準備階段每日攝取400微克,懷孕期間每日攝取600微克。常見富含葉酸的天然食物包括深綠色蔬菜、豆製品、肝臟等。2) 碘/防流產、發育遲緩建議育齡婦女每日可攝取140微克碘,懷孕期間對碘的需求增加,建議每日攝取200微克碘。平常烹飪時選用加碘鹽;另外,適量攝取碘含量較豐富的天然食物,如海帶及海藻等。另外提醒,甲狀腺病人應諮詢相關醫師意見。3) 鐵/防早產及貧血育齡婦女及懷孕婦女每日建議攝取鐵量為15毫克,至懷孕第3期婦女則應增加每日攝取量至45毫克。鐵質豐富的食物包括紅肉、深綠色蔬菜、豆類(豆干、豆腐)等。避免攝取加工食物、空熱量食物國民健康署提醒,準備或正在懷孕的婦女應均衡攝取食物,減少或避免菸、酒、咖啡、濃茶、等刺激性食物、煙燻加工食物、空熱量食物(如汽水)等食物也應避免。建議洽詢營養師改善飲食,或可在醫師處方指導下,補充孕婦專用的補充品,以補充孕期足夠的營養素。

大腦亂「放電」?癲癇手術改變人生

大腦亂「放電」?癲癇手術改變人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每個工作只做一個月」,這是頑固性癲癇病患經常面臨的謀職困境,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林俊甫指出,一個外表好好的人在試用期第一個月,被老闆看到癲癇發作,通常會聽到這句話「你這樣子我不敢用你」,只好下個月重新找工作,至於求學過程遭遇的歧視排擠更不在話下。 頑固性癲癇平均1個多月發作1次台灣大約有20萬個癲癇病患,以藥物控制病情占大多數,當2種以上的藥物使用2年,仍然一年內有6到12次大發作或昏迷,平均1個多月1次,這就是頑固性癲癇,當病人來到林俊甫診間時,都有領取身心障礙手冊的資格,癲癇發作引起跌倒受傷、交通意外、煮飯燙到等狀況不斷,長期心情鬱悶,身心都受苦。術前評估術後追蹤 求學謀職不再漏電不過,手術卻能改變人生,小曹(化名)去年帶著新婚妻子從中國大陸來台灣度蜜月,順道來台北榮總給林俊甫送上喜餅,他是手術成效的最佳見證之一。3年前,林俊甫見到的小曹是個一事無成的28歲年輕人,他自從10歲左右發病,不知道換了多少藥物、找了無數醫師,病情仍是積重難返,曹父打聽到台灣國際醫療服務,決定帶著小曹來台北榮總動手術。確認大腦異常放電位置 術後癲癇不再發作林俊甫說,小曹的癲癇病灶在大腦顳葉,但頭皮電極卻揪不出具體位置,醫療團隊評估決定兩階段的手術,第一階段打開頭骨和腦膜,直接把感應電極貼著腦皮質,排除肌肉及眼球的生物電波干擾,直接監測癲癇波,1、2天後終於確認異常放電的部位,第二階段才推進手術房花了十多個小時切除壞掉的顳葉。林俊甫形容,顳葉切除術就是「將大腦漏電的源頭直接切掉」,估計有2成的病患適用這項手術。小曹前後往院3個多星期,返回大陸之後,癲癇不再發作,陸陸續續捎來消息說,找到工作了,交到女朋友了,然後結婚了……。林俊甫吃到小曹的喜餅,期待明後年說不定能夠吃到紅蛋。無法開刀的病人 深腦部電刺激術是未來趨勢類似小曹的案例鼓舞病患勇氣,不過,有些案例的病灶緊貼著視力、語言、運動等區域,要一邊開刀一邊評估,執刀醫師避開重要功能部位,就像在「夾縫中前進」,病人最擔心的是開完刀喪失記憶。手術難免有風險,林俊甫強調,事前需要詢問病史及完整的檢驗評估,尤其是連續監測腦波定位病灶,在決定開刀後,務必配合醫療團隊調整藥物,術後也不可自行停藥,一般來說,術後三個月的復健追蹤,記憶無損、語言功能也都能恢復。林俊甫也安慰目前無法開刀的病人別哭,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深腦部電刺激術」是在患者丘腦植入電極導線,前胸埋入電子節律器,這種尖端醫材能像點穴一般制止癲癇波傳導,未來極具治療潛力。(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健康烤肉 搭配3種纖果汁護健康

健康烤肉 搭配3種纖果汁護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想到中秋節,家家戶戶都開始準備烤肉,而除了烤肉外,吃月餅也是重要習俗之一。烤肉時也常會搭配汽水等含糖飲料,不但不能去除油膩感,更容易增加血糖、肥胖危機。為預防中秋節後體重飆升,營養師要教導民眾如何以新鮮蔬果汁取代含糖或氣泡飲料,減輕身體負擔,幫助清除體內自由基,減少細胞損傷。蛋白質、脂質、碳水化合物高溫燒烤會致癌許多研究證實食物中的蛋白質、脂質、碳水化合物在高溫100℃長時間燒烤下,會裂變產生致癌物質,且加工肉品中(如:香腸、培根、熱狗等)用以確保食品安全的添加物––亞硝酸鹽,經由胃酸分解再與胺類食物結合形成亞硝胺致癌物,可能增加罹癌風險。柚子可增加飽足感 幫助排便奇美醫學中心營養科營養師吳宜表示,以新鮮蔬果汁取代含糖或氣泡飲料,不但能減輕身體負擔,搭配中秋節應景的柚子,可增加飽足感,避免大魚大肉吃太多導致體重直線上升。且纖維又可幫助排便以減少毒素累積在體內。健康烤肉 可以搭配3種營養果汁 以牛番茄、中型柚子、拳頭大小芭樂1/4顆、香蕉半根加上500C.C的水;或以地瓜葉一把、鳳梨1/8顆、中型柚子約4瓣、蜂蜜6克加上水500C.C;也可以紅蘿蔔1/3根、小蘋果半顆、中型柚子約2瓣、香蕉半根、蜂蜜約1/3匙水500C.C放入果汁機攪打,即可完成一杯美味的「C纖蔬果汁」,烤肉後搭配一杯纖果汁,增加腸道蠕動、清爽又顧健康。

烤肉避癌 遵守5大關鍵原則就對了

烤肉避癌 遵守5大關鍵原則就對了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烤肉漸漸成為家家戶戶每到中秋佳節,相約親友一同賞月過程的必要活動。然而許多研究證實烤肉產生的亞硝酸鹽會導致致癌風險,烤肉醬吃太多,也可能等於吃下一碗飯的熱量!然而到底怎麼吃才能避免罹癌風險又能吃的清爽無負擔呢?快記下來,專業營養師用5大關鍵飲食原則來解密!1) 多攝取富含纖維的食物/烤肉時可搭配蔬菜一起烤,飲用新鮮蔬果汁,增加纖維攝取,蔬菜、水果富含纖維質可促進腸道蠕動,降低致癌物異環胺停留在腸道時間,減少對人體的傷害。2) 多攝取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利用檸檬汁做沾醬或烤肉後多攝取柚子、芭樂、木瓜、奇異果、柳丁、鳳梨、蘋果等含豐富維生素C的水果,可提升身體免疫及抗氧化能力。3) 少吃高脂肉類及加工肉品/選低脂或中脂動物性食品如:去皮雞肉、豬里肌肉、蝦、蛤蠣、花枝或鯛魚片。盡量減少食用加工肉類,如:香腸、火腿、熱狗、培根等含亞硝酸鹽的加工品。4) 生、熟食材分開處理/烤肉所使用的夾子、盤子應生、熟食分開,尤其是海鮮類更要注意和其他食物分開處理及盛裝,避免細菌交互感染引發腸胃不適。5) 使用適當烤肉用具/建議改以烤盤取代網架的烤肉方式,避免動物油脂滴在木炭易產生致癌煙霧。使用鋁箔紙烤肉時需注意避免使用酸性食材醬料,如:檸檬、醬醋,以免鋁的溶出影響身體健康。 糖尿病、高血脂病人水果份數要定量奇美醫學中心營養科營養師吳宜表示,因蔬果汁中的鉀離子含量很高,腎臟病疾病病人應避免食用。另外,由於文旦、柚子、葡萄柚含有「呋喃香豆素」,會與降血壓、降血脂、抗心律不整等藥物產生交互作用,應盡量避免食用,服用藥物期間可洽詢專業人員,評估是否有藥物交互的作用,避免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