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長期胃悶不管 竟是原位癌作祟!

長期胃悶不管 竟是原位癌作祟!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66歲蔡姓男子生活作息正常,卻有長期胃悶痛症狀,因為擔心做胃鏡不舒服所以一直沒有就醫。後來得知醫院有舒眠胃鏡才答應進行全身健康檢查。沒想到醫檢查就發現有0.8公分左右的腫瘤,確診患者罹患零期胃癌。原位癌通常不會有症狀出現童綜合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劉博表示,胃癌零期即稱為原位癌,病變位於胃上皮細胞以及胃黏膜上層,通常不會有症狀表現,要經由胃鏡檢查才有機會發現。提醒有相同疾病的患者,若早期胃癌診斷出來,儘早治療後的成效極佳,恢復狀況與存活率都很高,內視鏡黏膜下剝離手術主要使用於罹患消化道早期癌、大型瘜肉或黏膜下腫瘤等患者,可以將腫瘤完整切除並保留器官(如腸道的保留),與傳統手術相比,不會留下體外傷口,且術後恢復快,相較傳統手術更能夠維持生活品質。多攝取新鮮蔬果、少吃醃漬物預防胃癌劉博醫師呼籲,造成胃癌發生的原因大致可分為遺傳、飲食習慣、胃瘜肉、幽門螺旋桿菌等等,預防方式除養成正常生活習慣、戒除抽菸與喝酒等惡習。另外,多攝取新鮮蔬果、少吃醃漬食物也是預防之道。其餘若是有家族罹癌史的人也是高危險群,更要定期進行胃鏡檢查,如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者,則需進行殺菌治療,以降低胃癌發生的機會。另外,因為早期胃癌幾乎不會有明顯症狀,特別是高風險族群,若身體出現消化不良、胃悶痛、食慾不振、胃口改變等等情形,就要尋求醫師診療。尤其是40歲以上,每年一定要定期進行全身健康檢查,早期發現疾病以利獲得最佳治療成效。

高齡高血糖高血壓新三高族易誘腦中風

高齡高血糖高血壓新三高族易誘腦中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心房顫動患者發生腦中風的機率是一般人5倍。79歲黃老先生是心房顫動患者,主治醫師長期開立抗凝血藥物,但老先生有時會忘記服藥,日前黃老先生在含飴弄孫時突然昏迷倒地,檢查發現是心房顫動引起血栓阻塞腦血管,性命垂危,還好醫師在關鍵時刻先緊急注射抗凝血藥反轉劑,讓凝血功能迅速恢復正常,才得以順利使用血栓溶解劑搶回一命。反轉劑15分鐘內可恢復正常凝血功能 關鍵時刻反轉人生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內科部心臟血管科主治醫師暨急重症中心主任賴超倫表示,一般發生缺血性腦中風若在黃金三小時內即時施予血栓溶解劑,可降低中風造成的傷害,但若是患者正服用抗凝血藥物,因血液無法凝結,醫師亦不敢施打血栓溶解劑救治。所幸,抑制第二凝血因子的新型抗凝血藥物目前已研發出「反轉劑」,注射反轉劑後15分鐘內便能迅速回復凝血功能,病患得以接受標準血栓溶解治療。除了像黃老先生這樣需緊急施打血栓溶解劑的患者可使用反轉劑外,突然面臨意外例如內出血、骨折、車禍造成外傷等需及時搶救的患者也可使用。過去曾有患者因正服用抗凝血藥物,發生內出血,醫師在束手無策之下,眼睜睜看著病人死亡。目前若是病患服用的是抑制第二凝血因子的新型抗凝血藥物,可即時施打反轉劑後進行緊急手術救治。反轉劑在緊急時刻成了服用抗凝血藥物病患無比重要的救命藥。高血壓、高血糖、年長者「新三高族」 中風風險高賴超倫補充解釋,缺血性腦中風約佔腦中風比例7成,其中因心臟疾病引起的腦中風又以心房顫動佔最大宗,初估全台至少有23萬名心房顫動患者,其中,像黃老先生這樣高血壓、高血糖、75歲以上高齡者,「新三高族」風險最高。賴超倫解釋,心房顫動是因為心臟的電流傳導路徑因老化或纖維化,使得心房的電流傳導變得混亂所造成。當心房顫動發生,心跳會達到每分鐘160下左右,若以肉眼觀看,心房像「顫抖」而非規律收縮跳動,也因此血液在心房內流速減緩或滯留易形成血栓,當血栓從心房內壁剝落,順著血流到達腦部,便阻塞在小血管引發腦中風,心房顫動病患發生缺血性腦中風的風險是正常人的5倍。而且心房顫動也會增加心臟衰竭風險,使心臟功能衰退25%。賴超倫指出,治療心房顫動有手術和口服藥物控制2種方式。中風風險較高者,醫師會另以口服抗凝血藥物來降低血栓發生、減少腦中風機率。目前除了傳統口服抗凝血藥物外,尚有四種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可選擇。傳統口服抗凝血藥物易與多種藥物和食物產生交互作用,藥效難穩定控制,副作用甚大,病患必須接受頻繁抽血檢驗監控藥效。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使用方法相對簡單,也不用頻繁抽血檢驗,堪稱病患福音。但不論使用何種方式,都需要遵循醫囑按時服藥才能有效預防腦中風發生!最新研究顯示 抑制第二凝血因子新型抗凝血藥物安全性較高新型藥物較少出現交互作用,使用便利,賴超倫補充其在今年四月間發表於美國心臟協會JAHA期刊的研究,分析2012-2014年台灣健保資料庫數據,研究發現:抑制第二凝血因子新型抗凝血藥物與另一種抑制第十凝血因子新型抗凝血藥物相比,有較高的安全性。9月29日為世界心臟日,賴超倫呼籲民眾平時應注意心跳是否規律,如心臟經常砰砰跳、或莫名其妙「小鹿亂撞」要特別當心,尤其高齡高血糖高血壓「新三高族」高危險群更要注意,以免罹患心房顫動而不自知,愈早檢查發現,規律服藥,愈能降低腦中風的風險。

只要喝乳清蛋白 就可以長肌肉嗎?

只要喝乳清蛋白 就可以長肌肉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整理)聽說喝「乳清」可以長肌肉?近日某大賣場以低價促銷乳清蛋白產品,引發民眾搶購風潮,但是光靠喝乳清蛋白真的有用嗎?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特別邀請聖馬爾定醫院營養師尤偉銘,為大家解答。完整性蛋白質有助身體修復受損的組織在牛奶成分中有兩種主要蛋白質,一種是酪蛋白、另一種是乳清蛋白,牛奶製作成乾酪過程中,酪蛋白會凝固沉到底下,而上層的液體就是大家常聽到的乳清蛋白,乳清蛋白液體通常含有少許乳醣、油脂及礦物質,經過特殊加工方式,可獲得市面上常見的濃縮乳清蛋白粉及分離乳清蛋白粉產品。  人體組織在建造修補的過程中,需要完整性蛋白質作為原料,而乳清蛋白、雞蛋、肉類、海鮮、豆製品…等,都是屬於完整性蛋白質,幫助身體有效地建構或修復受損的組織、增加肌肉質量或延緩肌肉衰退,所以對身體肌肉質量不足、肌力衰弱的老人、飲食蛋白質攝取不足的民眾,經過營養師的評估及建議使用量,可以做為營養補充劑來提升身體機能。喝乳清蛋白要搭配運動才能增加肌肉質量只要喝乳清蛋白就可以長肌肉嗎?其實這個「肌」密關鍵,可要看我們是處在哪一個生命週期(嬰兒期、兒童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人類從出生到25歲左右,身體都在成長發育階段,提供充足熱量及完整性必須胺基酸蛋白質確實就能夠長出肌肉,然而25歲之後雖然身體停止發育,但是提供充足熱量及完整性必須胺基酸蛋白質,可以維持及延緩肌肉流失。根據2017年營養學期刊的研究報告指出,成年人攝取每公斤體重0.8g蛋白質,相較於攝取每公斤體重1.3g蛋白質,對於增加肌肉質量沒有明顯幫助,而另外兩組攝取每公斤體重0.8g與1.3g蛋白質,搭配每週3次阻力性運動,竟然明顯增加了肌肉質量,由此可知,成年後就算拼命喝乳清蛋白,對增加肌肉的效果很差,反而要搭配運動才能增加肌肉質量。定期進行適當強度的肌力與肌耐力訓練為什麼運動加攝取蛋白質可有效增加肌肉質量?因為在運動過程中,肌肉承受適當的阻力及拉伸力量,肌肉纖維會發生細微的斷裂損傷,損傷部位會釋放出細胞因(CYTOKINES),激活免疫系統和修復損傷,藉由飲食提供充足的熱量及蛋白質,做為原料給新生的肌肉組織,加速修復受損傷的肌肉組織,在修復過程中,要有充分的休息時間,特別是在睡眠中的長時間休息,若能持之以恆適當的運動、補充營養、適度休息,就能夠展現出美好肌肉體態。 但是民眾平常大多從事看電視、滑手機、久等靜態活動,肌肉纖維就無法產生損傷,因此無法刺激新的肌肉生長,人體肌肉若沒有承受阻力,肌肉就會縮小,久而久之就出現了肌肉流失或肌少症,所以最好進行適當強度的肌力與肌耐力訓練,例如:游泳、健走、爬山、騎單車等,搭配健康飲食可保持肌肉健康,並增加體能、維持理想體重。(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為什麼有些人總是遭受噬血大軍的攻擊,有些人整晚在後院乘涼,卻一個包也沒有?這些幸運的人顯然不具備誘蚊的外表與香味組合,蚊子是透過感官來挑選下手的大餐,以下訣竅能讓蚊子對您忍不住倒胃口。1) 保持身體清潔/身上的味道越強烈,飢腸轆轆的蚊子就越容易找上您,因此請經常洗澡,保持乾爽。您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蚊子老是叮咬腳踝呢?因為他們喜歡臭腳丫的味道!所以請每天更換襪子。蚊子也會受到動作的牽引,如果您四處走動,牠們即使還沒聞到您,也會好奇飛來一窺究竟。同時,注意口腔味道,蚊子能偵測到我們吐出的二氧化碳,也喜歡酒精味,因此若您在鄰居後院烤肉,喝了2杯酒助興,您的氣息可能會引蚊前來同樂。可用含有歐薄荷的漱口水,讓口氣清新,讓蚊子敬而遠之。2) 保持無味/蚊子和人類似乎有志一同,喜歡相同的味道,所以別用有香味的個人護理產品,如肥皂、刮鬍膏、除臭劑、美髮產品、洗衣粉。若打算在蚊子肆虐時出門,請選擇無香味的個人護理產品,也別噴香水或鬍後水。乳酸對蚊子也是一大誘因,所以請少吃優格、牛奶、起司等。人體本來就會產出乳酸,但食用乳製品只會增加排量,讓您更受蚊子的歡迎。少用含有果酸(AHAs)的護膚產品也能減少蚊子靠近,因為許多果酸的產品含有乳酸,用來改善肌膚質感和色澤。3) 少穿深色的衣服/蚊子受到深色吸引,特別是藍色和棕色,所以請挑淺色長袖服裝,最好稍微寬鬆。亞麻布料是個好選擇,不僅透氣舒適,保護您不受蚊子侵擾,同時還能維持時尚風格。(資料來源: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627期)

腹膜外生產一定好?恐藏3大風險

腹膜外生產一定好?恐藏3大風險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有不少準媽咪擔心傳統剖腹產引發沾黏,使得近幾年來標榜「痛痛走開」當天能下床、可避免後術沾黏問題的腹膜外生產,又大為風行,以致不少準媽媽們趨之若鶩;不過,國內資深婦產科醫師提醒,腹膜外生產技術特別考驗醫師經驗和純熟度,若下刀些微偏差,仍有產婦腹膜破裂、大出血以及膀胱損傷等三大潛在風險,不得不慎。為降低傳統剖腹產感染問題而出現腹膜外生產是三、四十年前的技術,已漸漸少運用於臨床生產;然而,最近又捲土重來,大為風行。開業醫聯合診所院長鄭忠政表示,在那個受限抗生素不發達、縫線材質不夠好的年代,為了降低傳統剖腹產可能的感染問題,才發展出腹膜外生產方式;然而,現今無菌操作技術發達、抗生素進步,已無須擔心感染問題。恐導致腹膜破裂、大出血及膀胱損傷鄭忠政院長指出,腹膜外生產是把膀胱推到一側,僅利用腹膜與膀胱間的微小空間下刀,把寶寶抓出來。腹膜外生產開刀雖可避過腹膜,但手術困難度相對較高,仍有打破腹膜風險。尤其,腹膜外生產開刀部位附近的血管叢多,若手術中稍有不慎,還容易造成產婦大量出血的危機;甚至也可能在推挪過程中,導致膀胱的損傷或沾黏,對產婦傷害不可逆。常見孕婦第二胎出現嚴重沾黏只要有傷口就有沾黏的機會發生,鄭忠政說,若無症狀一般並不需要特別處理,但如果已出現腸阻塞、脹氣或下腹疼痛等症狀,則需要二次開刀處置,除了術後發炎、止血未做好等惹禍之外,因為子宮內膜異位或個人體質導致沾黏的個案也不少,臨床常見孕婦至第二胎時發現嚴重沾黏,臟器緊黏到連子宮都進不去的棘手情形,增加手術複雜度。腹膜外生產也應防沾黏因此,即使產婦選擇腹膜外生產技術,仍須注意沾黏發生,產婦可選擇專業的醫師取得相關諮詢,且仍須注意沾黏發生機率。而在預防沾黏方面,鄭忠政表示,事實上只要使用美國FDA合格核准的防沾黏產品,台灣、美國、日本口碑皆不錯,用量約需一片就夠,即使是腹膜外生產方式,仍可使用防沾黏貼片於膀胱與肌肉層交接處,進一步降低沾黏機率。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35036/

月餅當飯後甜點 每餐脂肪攝量逾2倍

月餅當飯後甜點 每餐脂肪攝量逾2倍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傳統月餅糖、油用量多,以一顆廣式月餅為例,含糖量高達95.5克、脂肪39.8克,若每日飯後吃一個當點心,就已經超過每日飲食指標糖建議攝取量的上限的2.1倍、每餐建議脂肪量的2倍。國健署建議民眾掌握月餅選購、食用3大原則:「選低熱量」、「選低脂肪」、「同樂分享」,才能在中秋節放心吃!中秋一日飲食菜單 吃的健康無負擔如何在中秋節吃的開心又吃的健康,國民健康署建議「中秋一日飲食」菜單,以健康體重60公斤的成人每日所需1800大卡為例:早餐建議攝取香烤鮭魚全麥吐司1片、燕麥片3湯匙及低脂牛奶1.5杯;午餐可享用什錦肉絲湯麵1碗、水煮蛋配海帶杏鮑菇、小番茄及無調味杏仁果;晚餐則可攝取五穀飯半碗、芹菜炒花枝、烤鯖魚、番茄豆腐湯、清炒高麗菜及芭樂,晚餐減少些許飯量,另還可享用半個月餅配上無糖綠茶。挑選不包肉、每100公克熱量低於400大卡的月餅國民健康署建議,選購月餅時應詳細參考包裝標示,並盡量挑選每100公克熱量低於400大卡、或是選購份量較小的月餅。另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若於總熱量中降低0.5 %來自反式脂肪的熱量攝取,可減少3%中風死亡及6%冠心病死亡的機率。因此建議選購時,挑選不包肉或飽和脂肪、反式脂肪低的月餅。此外,購買體積小的月餅也是減少熱量攝取的好方法之一。一起分食不但可以嚐美味、增加互動,還能避免攝取過多的熱量、糖量、油量。建議有慢性疾病的民眾要記得著量攝取以控制血糖、血脂。     

菸齡34年 專業戒菸1個半月就成功

菸齡34年 專業戒菸1個半月就成功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55歲林先生21歲就開始抽菸,現在每天都要抽上2包菸,今年因車禍造成的傷口長期癒合不佳,住院接受治療時接受床邊戒菸諮詢,發現林先生的尼古丁成癮度高達8分,於住院期間接受戒菸治療。沒想到出院不久又因壓力大每天持續抽菸2-10支。經過1個半月才擺脫戒斷現象、成功戒菸。想戒菸要排除尼古丁成癮、心理依賴與習慣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醫師陳全裕表示,吸菸其實是「慢性成癮性疾病」,要能成功戒菸,除了動機,還必須先排除尼古丁成癮、心理依賴與習慣。絕大多數醫護人員認為戒菸成功的關鍵在意志力研究發現,單靠自己意志力戒菸能持續超過3個月者僅約3-5%。35歲前戒菸 死亡率與非吸菸者相當菸草中含有超過7,000種化學物質和化合物中,至少有93種是已知的致癌物,在台灣,每年至少有2.7萬人死於菸害。長期吸菸將導致減少10-15年壽命。陳全裕醫師表示,戒菸能「立即」減少因吸菸造成的疾病和死亡,若能在35歲以前戒菸,死亡率會與非吸菸者相當。為能幫助吸菸者戒菸,成大醫院家醫科於每週一至週五的上、下午開有戒菸門診,候診區並設有戒菸諮詢處。成大醫院提供床邊戒菸用藥諮詢及處方另因持續吸菸與再入院、高罹病率及高死亡率有關,吸菸者住院機會比非吸菸者高,所以成大醫院自2017年開始運用5A原則加強住院戒菸介入服務。針對住院病人提供住院戒菸治療,由戒菸衛教師提供床邊戒菸諮詢及一氧化碳吹氣檢測,有意願接受用藥治療的病人也會由醫師提供床邊戒菸用藥諮詢、開立處方。

3次試管嬰兒失敗 針灸4個月就懷上

3次試管嬰兒失敗 針灸4個月就懷上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38歲的陳小姐結婚7年,做了3次試管嬰兒都沒有懷孕,後來轉而求助中醫,經過4個月多中藥調理終於成功懷孕。隨著國人越來越晚婚,不孕的夫妻愈來愈多,除了藥物外,臨床上也發現配合古法腹灸治療不孕效果更佳。高齡婦女卵巢功能不佳是懷孕困境之一高醫中醫部婦兒科主任邢郁欣表示,台灣約有15%的夫婦受不孕所困擾。隨著高齡產婦增加,卵巢功能不佳、卵巢衰退常常是西醫試管嬰兒療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之一。針灸、溫灸治療有幫助排卵、改善盆腔循環針灸治療能調整氣血循環、導引疏通原本經絡不暢通的地方。腹部灸療能溫經通絡、行氣活血、暖子宮,尤其針對婦科疾病具有良好的療效。在現代醫學研究中也證實,透過針灸、溫灸治療有幫助排卵、改善盆腔循環、降低子宮血流阻力、以及提高人工生殖受孕率的效果。研究:試管嬰兒療程中針灸治療可增受孕率2017年一篇最新的系統回顧文獻顯示,在試管嬰兒療程中,針灸治療可以增加受孕成功率。根據臨床觀察,中藥配合針刺加治療,對排卵障礙、卵巢功能不佳、內膜厚度不理想及高溫不足的患者都有明顯的助益。另一對林姓夫婦不孕5年,就診時發現先生精蟲活動力在低標,在中藥調理配合一週2次的針灸治療半年後,也成功受孕。邢郁欣主任表示,不孕的原因男女各占了一半。夫妻一起接受腹灸療法,除了改善生理問題外,也能解開心理上的徵結。

兩眼霧煞煞 出門迷路才知白內障作怪

兩眼霧煞煞 出門迷路才知白內障作怪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徐伯伯眼睛視野常常「霧煞煞」,長年點眼藥水都無法改善,不但報紙、電視看不清,出門也常走錯路,就醫後就診後才發現原來兩眼都罹患白內障。白內障指眼球內水晶體發生混濁,導致光線無法穿透水晶體,影像無法聚焦於視網膜,於是患者視力下降。主要原因多為後天性的老年性白內障。嚴重白內障多以手術方式置換人工水晶體為主。白內障手術時間短、術後不需住院目前白內障最廣泛使用的手術方式為「超音波晶體乳化術」,優點為手術時間短,大多使用局部麻醉,術後多數不需住院,可降低病人的不適感。術後傷口因切口極小,多可快速癒合並且迅速恢復視力。可折疊式人工水晶體 提升視覺品質食藥署表示,人工水晶體的設計由傳統硬式球面鏡片,發展至最新的可折疊式多焦點非球面人工水晶體,使術後癒合時間降低並提升視覺品質。雖產品選擇性增加,各種產品有其不同的優缺點及適用性仍應請教醫師評估。一定要選擇經衛生福利部核准合法產品以保障健康。若在術後感到眼睛不適或其他眼部問題,需立刻洽請眼科醫師診斷。目前已取得許可證之人工水晶體,皆經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審查其生物相容性、滅菌確效以及功能性(如屈光度數、光線穿透率、成像品質等),確保安全及效能無虞,才可取得上市許可證。食藥署提醒,在接受人工水晶體置換術前務必與眼科醫師充分溝通,依照病情、職業、生活習慣等,選擇適合的人工水晶體,並於手術前、後注意事項。

新北流感疫苗10月開打 這些人免費

新北流感疫苗10月開打 這些人免費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北市流感疫苗10月1日起開打!凡50歲以上、6個月到18歲;6個月內嬰兒之父母以及幼兒園或幼托機構專業人員,都可享受公費接種服務。另外針對新北市轄內共393家國小、國高中職與五專一至三年級總計近42萬名的學生,衛生局委由23家專業醫療團隊前往學校提供免費集中施打服務。施打後2週才能形成最佳保護力衛生局呼籲,施打疫苗後約2週才能形成最佳保護力,而流感疫情多自11月開始,長者、幼兒及慢性病人等高危險族群,容易引起嚴重併發症甚至死亡,務必儘快施打,千萬不可輕忽。衛生局呼籲:每年都要接種新北市衛生局副局長許朝程說明,疫苗是目前全球公認最安全有效的預防方式,每年流行的病毒株都不一樣,且接種4至6個月後保護力會逐漸降低,建議民眾每年都要接種。為提供市民更便捷的接種服務,衛生局在11個都會區以1里1合約為目標,持續拓展流感疫苗合約醫療院所,涵蓋率從去年62%提升到今年72%,計達600家以上,提供接種及社區設站服務,省時又方便。利用手機搜尋查詢地址與時間 方便又安全相關信息可以利用衛生局官網的「流感防治」主題專區,或是透過手機搜尋「新北市流感疫苗合約醫療院所動態查詢系統www.flumap.ntpc.gov.tw」並透過定位功能查詢地址與服務時間,陪家人前往施打。衛生局提醒,請符合公費接種對象攜帶健保卡、身份證或相關證件,踴躍至社區接種站、衛生所(完全免費)或合約醫療院所(酌收掛號費)接種,保護自己及身旁家人與朋友。

活動/婦癌篩檢拿1萬元大獎!

活動/婦癌篩檢拿1萬元大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不要以為自己年輕就不重視檢查!」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發生率統計,103年臺北市乳癌及子宮頸癌發生率分別為女性癌症的第1名及第10名。為了加強提升癌症防治觀念,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與台灣癌症基金會共同推動「婦癌篩檢刮刮樂-開心篩‧粉樂送」活動,特別呼籲女性市民一定要重視健康,定期篩檢。活動已進入倒數最後1個月,符合篩檢條件且還沒進行檢查的民眾,請把握機會並提醒身邊朋友相揪ㄧ起篩檢,有機會再獲得1萬元禮券。女性頭號公敵,別成為乳癌潛行者!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醫師提醒女性,為防治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的乳癌,務必要定期做乳房X光攝影檢查,透過統計顯示,乳癌因篩檢發現之早期(0-2期)個案比率達85.7%;而非篩檢發現之個案早期(0-2期)則為56%,因此透過篩檢容易發現早期乳癌,早期治療則治癒率較高,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乳癌五年存活率可達90%以上,但未篩檢在後期發現(4期)僅剩下27.8%的五年存活率;另外同樣道理也不要以為自己年輕就僥倖不重視子宮頸抹片檢查。柯P限時信讓您抱回大獎近期內收到臺北市市長柯文哲「柯P限時信」的市民,設籍臺北市、年滿45歲到69歲、40-44歲二等親內(外祖母、祖母、媽媽、姊妹、女兒)曾罹乳癌且105年迄今未接受過乳房X光攝影的女性,或年滿30至69歲且104年迄今尚未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之女性市民,即可攜帶健保卡至健保特約醫療院所完成女性癌症篩檢,在106年10月31日前完成篩檢,還可讓您有機會抱回1萬元禮券!相關訊息請洽詢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分機1844~1845或臺北市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及臺北市各醫院(診所)癌症篩檢服務窗口,亦可至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查詢(http://www.health.gov.taipei/Default.aspx?tabid:655),臺北市政府衛生局/主題專區/癌症防治)。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