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發燒倦怠當感冒?當心它在作怪!

發燒倦怠當感冒?當心它在作怪!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中年女性若出現前頸腫大疼痛、發燒、心悸、倦怠可別誤當感冒,很有可能是「亞急性甲狀腺炎」!亞急性甲狀腺炎一年四季都有可能發生,有時與急性咽喉炎不易區別,往往會被當作上呼吸道感染處理,常經治療一段時間無效後,進一步檢查才診斷此病。似感冒症狀 進一步檢查才確診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楊江奕指出,亞急性甲狀腺炎是一種自限型疾病,意即疾病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會自動停止,並逐漸恢復痊癒,不需特殊治療,只需對症治療或不治療,靠自身免疫就可痊癒。急性期常見前頸部位腫大疼痛、發燒、心悸、倦怠等症狀,其病程可分四階段,從急性期至恢復期,病程可達數個月甚至更久。楊江奕醫師說,診斷部分可詢問病史,有些患者在發病前曾有上呼吸道感染。檢查可見發燒、甲狀腺腫大及壓痛。實驗室檢驗可從紅血球沉降速率(ESR)上升、甲狀腺放射碘攝取率(RAIU)下降、甲狀腺毒症、甲狀腺球蛋白上升等指數得知。以超音波檢查,可見甲狀腺腫大且呈局部低回音性,若有必要需進行細針穿刺做病理檢查。許多病症狀相似 醫生正確診斷成關鍵上述甲狀腺部位疼痛,除亞急性甲狀腺炎外,急性化膿性甲狀腺炎、慢性甲狀腺炎、淋巴瘤、葛瑞夫茲氏症、甲狀腺惡性腫瘤等亦可能產生甲狀腺疼痛,需在之間做鑑別診斷。治療上,輕症患者可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若病情較嚴重則使用類固醇,通常發燒及疼痛症狀可在幾天內得到緩解。在復原後大多數患者可完全恢復正常,但有少數患者有永久性甲狀腺功能低下情形。處理亞急性甲狀腺炎之重點在於能正確診斷並及時給予治療,即能迅速減輕患者不適。

藥癮者站出來! 31家醫療機構伸援手

藥癮者站出來! 31家醫療機構伸援手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有藥癮的朋友常因無法度過戒斷時期的身心不適與癮頭,或是因生活中的改變而引發焦慮、失眠、疲倦,進而影響生活。也有藥癮者因為害怕旁人眼光、擔心自己或家人被關而不敢尋求協助,僅靠意志力、忍耐來戒毒。即使親人朋友想求助,也因早已被拖累,或家中金錢被吸毒者敗光而無力求援。專案管理師及補助 吸引欲戒癮者求診戒癮醫療是健保排除的費用,一般藥癮者即使想就醫,也往往因付不出高額醫療費用、缺少立即戒癮成功的特效藥,而不願求助醫療體系。為此,昆明防治中心的藥癮戒治服務特別結合個案管理師,依每位藥癮者的個別狀況進行評估轉介,亦提供醫療費用補助,不僅減少藥癮家庭的經濟負擔,也鼓勵用藥者回歸醫療體系。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防治中心主任莊苹說,戒癮可透過醫療及相關資源協助,不僅減緩戒斷時的不適、調整情緒及睡眠品質,也能協助回歸社會並支持家屬。藥癮者們需要身邊親友的支持、穩定的生活及戒癮醫療的協助,才更能度過每一次身心不適、癮上心頭的過程,走向戒癮成功。醫療機構伸援手 藥癮者與家屬齊受惠莊苹主任表示,目前北北基地區有31家衛生福利部指定藥癮戒治機構,其中位於臺北市的有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林森中醫昆明院區、陽明院區、仁愛院區、中興院區、忠孝院區、和平婦幼院區等14家醫療機構,提供門診、住院及替代療法等戒癮治療服務。其中昆明防治中心的專職個案管理師,協助每位求助的藥癮朋友,提供社福、就業、醫療補助等相關資源轉介。也可透過戒毒成功專線0800-770-885,提供病友及其親友諮詢,或使用臺北市政府官方LINE群組中「北極星反毒專案」連結,除了讓一群專業的個案管理師提供用藥朋友及家庭協助外,亦提供臺北市藥癮者醫療費用補助,與家屬一同協助藥癮者恢復健康、賦歸社會。

產後飲食聰明吃 3階段食補不出錯

產後飲食聰明吃 3階段食補不出錯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孕婦產後氣血虛,需6至8週才能恢復孕前生理狀態,這段時間若能把握機會調整體型,或治療生產以前的身體症狀,按照正確方法坐月子,好好補充營養及休息,就能帶來往後健康身體。但產後不同時期,婦女生理狀態變化,因此在飲食及藥物調養上須分階段性的照護。產後一週飲食宜清淡 蛋白質湯補奶水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中醫科主治醫師謝明憲說,剛生產完傷口還在復合,飲食宜清淡。而孕婦身體容易積累水分,飲水宜限制在1000cc以內,也可飲用杜仲煮水減少水腫。一般女性的一日所需水分大約為2000cc,因為後續哺乳需求,不足的水分建議以雞湯、魚湯、排骨湯等蛋白質水分來補充。根據臨床研究統計,生化湯明顯減少產褥熱與感染,子宮供血充足,改善收縮,甚至幫助修復子宮內壁,減少將來子宮內息肉及沾黏。可服用7帖生化湯,促進惡露排出。一至二週適度食麻油 主要補血略補氣經過一周恢復,飲食上可以適度補養。謝明憲醫師表示,第二週可食用不含酒的麻油料理,麻油爆香不爆黑,炒腰子、瘦肉、豬肝、蛋、紅蟳,或是搭配腰仔或豬肝、桂圓料理,食材屬性偏熱,若本身屬燥熱體質,煮麻油料理時不爆薑不用酒。麻油可以促進子宮收縮,油脂還能改善排便,但仍不宜食用大補的麻油雞。杜仲腰仔湯作法則是以杜仲、腰子、老薑、麻油料理,並加入少許水、米酒、調味料即可上桌。此時補血為主,稍作補氣,可以加減使用當歸補血湯,藥材或飲食中亦可以酌加四神湯材料,幫助消化吸收及減少水腫。產後兩週可大補 米酒料理助恢復生產後經過2至3週的休養及調理,已經可以大補,此時可食用米酒料理。產後14天後,可以開始吃麻油雞,這道料理含酒,屬於燥熱食物,不宜在產後初期食用,平均在產後的第15天開始食用,直到坐月子結束。還可服用十全大補湯用以大補氣血,與麻油雞交替食用,幫助卵巢、骨盆恢復,補腎固筋骨。

擺脫鼻胃管 3要素成關鍵

擺脫鼻胃管 3要素成關鍵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不只吞嚥障礙,憂鬱、失智、味覺嗅覺障礙、牙齒不好皆使老人喪失吃的意願,而營養攝取不足導致低血鈉症,低血鈉引發胃口不好、記憶下降、心情鬱卒。胃口差、體重下降而前來老人門診就醫的患者,常已開始喝管灌液體或是插上鼻胃管,而後需藉進食以果汁機絞碎並添加調味的食物,重拾食慾才拔除鼻胃管。長期放置鼻胃管 恐致潰瘍、吸入性肺炎鼻胃管由口置入,用於吞嚥困難時供飲食或藥物。初期顱外傷或中風、氣管內管置入,餵食管用以暫時處置。反覆中風、失智症、巴金森氏症候群、癌末、漸凍人或植物人,末期易有吞嚥問題,然而長期放置不僅口腔、喉嚨不適、口腔清潔受限,胃酸還會流至食道造成潰瘍甚至吸入性肺炎。吞嚥問題除了從食物準備著手,亦可從復健得到改善。例如吞嚥肌運動、餵食時身題傾向無力的一側、吞食後立即低頭、輕咳兩下、中醫針灸等。雖然神經持續退化,但只要持續運動吞嚥肌,吞嚥功能就能繼續保持。家人、病人及用藥 齊配合助摘鼻胃管臺南醫院已有數個鼻胃管拔除成功的案例,進一步分析成功條件,照顧者、病人及用藥三方面皆需重視。照顧者可接受病人偶爾嗆到、願意準備適合飲食、耐心接受及了解訓練過程;病人意願足夠及清醒、不性急;用藥方面減少使用會影響神經運作的鎮靜劑及讓唾液分泌變少的藥物。是否靠管進食屬倫理掙扎,而論生死問題,現代僅存於部份國家。瑞士早在1994年,論文顯示癌症及嚴重中風的病人多數時間並不感覺餓或渴,病人抱怨時只需少量飲食,提供非病人主動要求的飲食對病人的舒適貢獻極低。瑞士除已合法安樂死外,更要求「老年自由死」立法。在生死議題上,個人自主權有待討論。

乳頭有血、膏狀體 恐為乳癌前兆

乳頭有血、膏狀體 恐為乳癌前兆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偶爾會意外發現胸罩上有血跡,輕捏乳頭時會感到疼痛、有時還有分泌物,這時我們可以懷疑可能是乳房健康出了問題。乳頭分泌物是僅次於乳房疼痛、腫塊以外第三常見的乳房不適原因,那麼有哪些情形也可能誘發乳頭分泌物,哪些徵兆又可能是乳癌的警訊?主要乳管退化後 乳暈會有膏狀的東西佳里奇美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曾建仁表示,,精神科用藥、抗憂鬱藥物、止吐藥或嗎啡類、避孕藥、甲狀腺功能低下、性交時過度刺激乳頭、精神壓力大都可能會引起乳頭異常分泌;乳房纖維囊腫變化會有黃、棕、綠及灰色透明分泌物;主要乳管退化後會蓄積一些油脂及細胞的廢棄物,乳暈會有像起司膏狀的東西。而乳頭出血最常見的原因有可能是乳管內乳突瘤,幸好大部分的乳管內乳突瘤是良性而且單一發生的,但是仍有少數的病人是因為乳癌造成的乳暈出血。年紀大者更要小心乳癌分泌物如果是單側、自發性而無需擠壓、持續性的,而且來自單一乳管就要特別留心。但不見得只要看見紅色狀血性分泌物就一定是乳癌,也有可能是黃色的漿液性分泌物,透明膠水狀分泌物,若有合併乳房腫瘤時須高度懷疑乳癌的可能,尤其發生在年紀大者更要格外小心。.每月都檢查乳房、輕捏乳頭曾建仁醫師表示,在自我乳房檢查方面,需每月仔細檢查乳房,除了注意有無腫塊外,也要輕捏乳頭,看看是否有異常分泌物,最後要看一下胸罩,偶而會意外發現胸罩上有血跡時一定要立即就醫,乳癌越早發現早期治癒機會高。

護牙無死角 飲用水、食鹽加氟最有效

護牙無死角 飲用水、食鹽加氟最有效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根據國健署統計顯示,雖然兒童及青少年齲齒率已有大幅度的改善,從西元2001年12歲兒童恆齒齲齒指數3.31降到2012的2.5顆,但是仍略高於世界衛生組織平均2.0以下的標準,顯示台灣兒童及青少年主要的口腔健康問題仍是齲齒。逾65歲老年人有17顆以上蛀牙成人之中,35-64歲的成人平均有13顆以上蛀牙,65歲以上老年人則有17顆以上,顯示台灣人的牙齒健康還有很大進步空間。衛生福利部為了降低國人齲齒率,自103年以來著手進行「食鹽加氟」政策。許多疾病與口腔狀況是相互影響的,口腔狀況將會是維持身體健康很重要的一環。由於國人精緻食物與含糖飲料的攝取量增多,因此,青中壯年、高齡者的齲齒預防刻不容緩。含氟漱口水是最有效的防齲齒政策之一台北醫學大學牙醫學系副教授周幸華表示,氟化物對於牙齒有許多幫助,可以加速牙齒表面再鈣化、增加牙齒對酸的抵抗力。衛生福利部為了改善國人牙齒健康,自1997年起便開始於國小推動含氟漱口水,實施近20年以來,齲齒率7年內已下降22%。研究顯示,在飲用水或食鹽加氟皆可有效降機齲齒發生率50%至70%,且由於食鹽加氟的推廣容易、成本低,是目前最有效益的預防齲齒政策之一,全球受惠人口達2億5千萬以上。現今瑞士、德國加氟食鹽的市佔率超過70%,法國、墨西哥、哥倫比亞、牙買加也成功透過推廣食鹽加氟下降國民的齲齒率。 

講座/用藥安全講座

講座/用藥安全講座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少數民眾不喜歡看醫生,不舒服時都只依靠成藥,為避免民眾使用藥品可能的不良反應,民眾如果使用藥品後,感冒症狀未減輕,甚至出現發燒情形或出現其他不適症狀,建議立即就醫。耕莘醫院將於11/09(五)舉辦團衛講座,邀請藥劑部邱于珊藥師主講「用藥安全講座」。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用藥安全講座時間:106年11月9日(五)10:30-11:30地點:花園新城社區教室(新北市新店區花園一路1段2號)洽詢:02-22193391轉分機67260 健促中心

防新生兒疾病異常 孕期記得吃雞蛋

防新生兒疾病異常 孕期記得吃雞蛋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吃雞蛋需要把蛋黃剔除,一直是養生派主張健康的原則,但只吃蛋白營養真的足夠嗎?事實上無毒機但醉人體是「完整蛋白質食物」,幾乎提供了全部人體正常生理代謝所需的氨基酸種類。研究更顯示,孕婦孕期食用雞蛋不但能地免新生兒先天性異常,還可預防及降低第二型糖尿病發生。醫:蛋黃富含營養 整顆一起吃才好臺南市立安南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梁永昌表示,1顆雞蛋內所含的營養成份非常豐富,蛋黃內含脂溶性維生素D、E、A、膽鹼、葉黃素和玉米黃質等有益成份,膽固醇亦以好膽固醇為主,整顆蛋一併吃才能獲取全部生理好處。懷孕期、哺乳期吃雞蛋 可預防疾病梁永昌主任指出,食用雞蛋反而可提昇體內高密度脂蛋白(HDL,好的膽固醇)的濃度,對好膽固醇比例偏低的民眾而言,雞蛋是最佳的選擇。另外,雞蛋內所含有的膽鹼對胎兒的部的記憶功能發育非常重要,特別是腦。婦女在懷孕期及哺乳期食用雞蛋可提供胎兒及新生兒足夠的膽鹼供應,讓胎兒及嬰兒正常發育生長,避免新生兒脊柱裂和無腦症等先天性異常的發生,每天食用1到2顆雞蛋可有效預防及降低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生。保護眼睛、強化骨質維持體能梁永昌醫師亦表示,雞蛋所提供的類胡蘿蔔素抗氧化物質、葉黃素和玉米黃質可降低黃斑部病變發生率,並可有效保護黃斑部受到藍光的傷害;雞蛋提供的完整必需氨基酸也可增加老年人肌肉的生成,減少肌肉流失。維生素D則可幫助鈣的吸收,強化骨質、緩解骨質疏鬆,對老年人體能健康的維護,避免跌倒意外發生。  

講座/居家安全防跌

講座/居家安全防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銀髮族容易骨質疏鬆,老人十大死因中事故傷害一半(51%)與跌倒有關,一旦跌倒骨折,要儘快就醫治療避免因活動受限失去社交,嚴重者腎痣可能會因為整天在家休養導致老年憂鬱。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舉辦衛教講座,首次講座由游巧齡護理師分享「居家安全防跌」,學習預防跌倒所導致的骨折及輕重傷。講座內容豐富,歡迎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居家安全防跌時間:106年11月2日 (四)10:30-11:0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 二樓門診9診候診處(糖尿病衛教室候診處)洽詢:02-2249-0088

肝炎病毒難消滅?口服新藥可治癒

肝炎病毒難消滅?口服新藥可治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C肝治療進入新里程,目前已有口服新藥可治癒!一名60歲的林先生,二十年前健康檢查意外發現罹患C肝,經干擾素治療3個月後,病毒量竟不減反增,醫師立即中斷療程,改以定期追蹤病毒量;直到去年,C肝口服新藥問世,經醫師評估後建議立即治療,林先生決定申請自費專案,療程完成後病毒已清除,肝功能也維持正常,達到完全治癒。我國C肝盛行率高 感染途徑莫輕忽開業診所院長張俐瑩醫師指出,B、C型肝炎是引起國人肝硬化及肝癌發生的主因,致死風險高,其中C肝在台灣的盛行率約為4%~5%,比起全球的1%~2%高出許多,呼籲民眾都需進行篩檢,若發現感染肝炎應接受治療。此外,根據臨床調查發現,C肝患者多為60歲以上,原因可能與早期密醫盛行,針具的消毒不全重複使用有關,但也並非年輕族群就不會感染,由於C肝是由血液及體液傳染,因此不可輕忽。口服新藥納健保 對症下藥先篩檢張俐瑩院長表示,目前C肝口服抗病毒藥物已核准有條件給付,使患者治療負擔大幅減輕,是國人的一大福音。然而,因為目前健保給付對象為基因型第一型,且併有肝硬化或是嚴重纖維化患者;所以,C型肝炎患者治療前應進行肝功能指數、病毒量、基因型及病毒突變檢測,與醫師充分討論、對症下藥,找出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診所衛教及篩檢活動 為民眾健康把關過去治療C肝以干擾素為主,現已有口服新藥上市,不僅治療成效高且副作用低,及早治療可有效阻斷罹癌風險。張俐瑩院長說,瞭解自身是否為帶原者相當重要,建議可就近尋求信任的醫療團隊進行篩檢及治療。此外,診所將在11月06日至11日舉辦C肝衛教及篩檢週,以傳遞正確知識,鼓勵患者積極接受治療及追蹤,為您的健康把關!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