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健康網》企劃編輯

最快5分鐘完成治療! HER2雙標靶皮下注射助乳癌病友減輕負擔

最快5分鐘完成治療! HER2雙標靶皮下注射助乳癌病友減輕負擔

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常見的癌症,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治療武器日益多元化,使得治療效果大幅提升。現今,在治療同時提升病友的生活品質已成為重要目標。HER2雙標靶皮下注射藥物的問世,不僅能提高存活率,更能大幅縮短治療時間,讓病友能迅速回歸日常生活,減輕長期治療帶來的身心壓力。 HER2標靶藥物帶來治療突破:照亮惡性乳癌病友的希望 一名70多歲的女性因走路不穩而前往醫院就醫,經檢查後發現她的乳房長了腫瘤,並伴隨著腦部轉移,最終被確診為HER2陽性乳癌。然而,在接受HER2雙標靶治療後,這位病友的腫瘤明顯縮小,腦轉移情況也獲得了良好的控制。至今已經三年,重新獲得了生活的行動力和新希望。 新竹馬偕紀念醫院一般外科主任張建仁主任指出, HER2乳癌病友存活期往往不長,但隨著雙標靶藥物的發展,大幅延長病友的存活期。張建仁主任進一步說明,「第二型人類表皮生長因子接受體(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陽性乳癌病友約佔台灣所有乳癌病例的四分之一,當HER2基因過度表現時,癌細胞會快速生長,故這類型癌症的侵略性較高。所幸,雙標靶的問世改寫了這類病友的命運。」 雙標靶治療無論在早期或晚期乳癌治療上都有其重要角色。張建仁說明,早期HER2陽性乳癌若透過手術、化療與雙標靶治療後,5年無病存活期(DFS)可達8成5以上。對於晚期或轉移性HER2陽性乳癌,也能有效延緩疾病進展。 HER2雙標靶給藥方式大躍進:大幅縮短乳癌病友治療時間 傳統的HER2雙標靶治療主要透過靜脈注射或人工血管給藥,這種給藥方式往往需要根據病友的身高與體重計算劑量。每次治療前,病友需等待藥物調配,隨後進行長時間的靜脈注射。首次療程時間約為2.5至3小時,後續療程每次也需耗時1.5至2小時。對長時間留院的乳癌病友來說,是一個艱鉅的挑戰,這個治療過程容易對病友的身理及心理造成雙重壓力。 醫療技術的進步為乳癌治療過程帶來了嶄新的突破。雙標靶皮下注射藥物是將兩種HER2標靶藥物結合為單一劑型,簡化了治療過程。首次治療僅需8分鐘,而後續每次療程僅需5分鐘,相較於傳統靜脈注射,病友在醫院的停留時間大幅減少,使治療過程變得更輕鬆便利。此外,皮下注射方式還能降低靜脈炎或血管損傷等併發症的風險,從而減輕病友的生理負擔。 減輕乳癌病友身心負擔 重拾正常生活 張建仁主任指出,在治療乳癌的過程中,病友的心理負擔也不容忽視。長時間待在醫院不僅增加了感染的風險,還容易讓病友產生焦慮或沮喪。隨著雙標靶皮下注射的出現,病友在治療過程中的停留時間大幅縮短,僅需花費極少的時間便能完成治療,減少了對日常生活的干擾。 乳癌病友的年齡層逐漸降低,許多病友在診斷出乳癌時仍處於工作或家庭責任重大的階段。對於這些年輕病友來說,HER2雙標靶皮下注射的便捷性尤為重要。張建仁主任強調,皮下注射不僅能減少病友在醫院的時間,更能讓他們迅速恢復日常生活,兼顧工作與家庭,讓治療不再成為生活的負擔。 張建仁主任呼籲,乳癌治療已進入精準化,建議病患在接受治療時同時也要調整心態,這對後續治療及長期生活品質都至關重要,並應有充足睡眠以助身體恢復,選擇天然且均衡的飲食少加工醃製食品,且要規律適度運動、維持良好社交生活,透過積極的治療及良好的生活習慣,必可重拾健康人生。 圖/新竹馬偕紀念醫院一般外科主任 張建仁醫師

天天喝牛奶還是骨鬆?中醫補鈣食療治療骨質疏鬆症

天天喝牛奶還是骨鬆?中醫補鈣食療治療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在臨床上常見的一種「骨質流失」的疾病,在正常情況下,骨質在體內從小持續累積(即俗稱之「骨本」,bone mass),到25歲上下時,達到最巔峰,之後隨年齡逐漸下降流失,婦女於更年期停經後,因賀爾蒙影響流失速度大幅增加,因此骨質疏鬆最常發生於停經後之婦女等。也可以說骨質疏鬆症是種隱形的疾病,直到骨折發生,一般人根本很難察覺,更年期後開始是氣血不足,長期過度勞動,或大病後引起精氣虧損,使得骨枯髓減,所以中醫的病理轉機大多離不開腎虛,翰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莊可鈞中醫認為「腎主骨生髓」,骨頭的發育、生長、強弱均與腎氣的強弱有密切的關係,所以骨質疏鬆易骨折,腎虛則腰痛,而骨質疏鬆臨床症狀以腰痠痛為主,所以補腎中藥在步入老年化的前期使用,具有預防和減輕骨質疏鬆的作用。因為腎是先天之本,須靠後天脾胃的生化滋養與氣血循環的暢通,才能發揮腎的正常功能,適當的健脾也是治療的方法,只要好好養腎,就能達至骨骼強健的效果。腎有儲存精氣作用,要令精氣充沛,就要靠脾胃轉化的水谷精氣補充。因此,脾胃的健康與腎臟的健康是息息相關。 有統計顯示,全台長者每年都在增長。隨著人口老化,患上骨質疏鬆的人數亦明顯上升 骨質疏鬆的成因是骨骼鈣質流失所致。中醫典籍記載:「腎藏精,精生髓,髓生骨。」這明確指出腎主骨的概念。 莊可鈞中醫師表示為何現代人骨質疏鬆如此嚴重,臨床上常常發現酸性濕熱體質的人特別容易有骨質疏鬆的問題,這主要是不良的飲食習慣導致,現代都巿人喜歡吃零食,例如:薯片、煎炸食物、雪糕、巧克力、汽水、奶茶及啤酒等,這些油膩及含有高糖分的食物,會令身體體液由中性變為酸性。當體液偏酸,身體的平衡機制會啟動,並從骨骼中抽取鈣質。這樣會令骨骼中的鈣質流失,造成骨質疏鬆。而壓力也會造成骨鬆,當我們情緒經常出現大波動或長期精神受壓,身體的荷爾蒙分泌會出現失衡,影響脾臟及腎臟的排毒功能。毒素積聚會令身體體液偏酸,鈣質會因而流失。 莊可鈞中醫著重陰陽平衡,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戒除垃圾食物,減少體液變酸,從而減低鈣質流失。另外,我們也可以多吃含豐富蛋白質及鈣質的食物,以補充身體的鈣質所需。充足而有適量的運動可以穩定情緒,增加身體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鍛煉鍊身體的平衡感,使骨骼保持健康。 多補充含鈣質食物:小魚乾、牛奶、奶製品、芝麻、豆類、豆腐、金針、海菜、蕃薯葉、蕃茄、芥蘭菜、木耳、枸杞、蛋黃、杏仁、全麥麵包。另女性於懷孕與哺乳期鈣質每日應攝取1,000~1500毫克才能補充生理所需。 補鈣食療:小魚乾補腎養胃排骨湯 材料: 1. 肉從蓉2錢、麥門冬3錢、紅棗2錢、炒白朮2錢。 2. 豬小排1斤、苦瓜1條、小魚乾1兩。 3. 鹽1小匙、薑片少許。 作法: 1. 將藥材1置鍋內,加水2000cc,燒開後以小火熬至剩500cc,過濾取湯汁備用。 2. 豬小排洗淨川燙,小魚乾洗淨用水泡軟,苦瓜切小塊狀。 3. 取一瓦鍋,放入豬小排、小魚乾、苦瓜和薑片,倒入藥汁和清水3000,置電鍋蒸熟加鹽即可。 功效: 肉從蓉補腎為更年期骨鬆的第一妙藥,麥冬養陰生津,防止藥性太過溫躁,白朮與紅棗調養脾胃,促進鈣質吸收,苦瓜可防止藥性太過溫躁,豬小排,小魚乾則為鈣質最佳來源

便秘剋星!營養師力推每天2顆「綠奇異果」 從「早」補充最舒暢

便秘剋星!營養師力推每天2顆「綠奇異果」 從「早」補充最舒暢

現代人飽受便秘之苦,根據統計,台灣超過500萬人有消化道困擾,而台灣營養基金會也曾調查1,049位30~49歲上班族,發現近5成都有「便秘」困擾。健保署統計國人健保用藥,發現2023年竟吞掉3.6億錠治療便秘的藥物!難道便秘只能靠吃藥解決嗎?孫語霙營養師提醒,長期過量服藥可能導致依賴性,最好以改善生活作息、飲食為主。《美國消化醫學雜誌》研究證實,每天攝取2顆綠奇異果和7.5克的洋車前子相比,不但可以改善便秘,每週更增加1.5次以上的排便量,同時減少便秘患者腹部的不適感。 吃瀉劑當心產生依賴性 天然食物有助溫和緩解便秘 孫語霙營養師指出,一天排便3次,到3天排便一次都可說是正常。倘若每週排便低於3次,或排便過程中伴隨不適、費力,且排出來的便便不成條,像「羊屎」一樣且又乾、又硬,都屬於便秘的症狀。孫語霙營養師分享,曾遇過一位空姐,因為作息時間混亂,飛機上或飛到外站蔬果取得不易,又因為減肥吃餅乾果腹,曾經長達兩週沒有排便,後因腹痛就醫,經醫護人員用手指挖腸、灌腸,才將糞便清出來,之後改善飲食習慣,排便才逐漸恢復正常。 然而,現代人會服用軟便劑、傾瀉劑等藥物來幫助排便,孫語霙營養師提醒,長期服用便秘藥物可能導致依賴性,尤其是刺激性瀉藥,可能讓腸道逐漸失去自然蠕動能力,導致更嚴重的便秘問題。值得注意的是「有添加瀉劑成份的保健食品」,像是成份含有氧化鎂、決明子、望江南、乳糖、糖醇類、阿勃勒、番瀉葉跟蘆薈素等,有時民眾沒注意也容易吃過量而產生依賴性,因此若有便祕問題,挑選保健食品時也要特別注意。孫語霙營養師建議,可多多選擇富含膳食纖維與消化酵素的天然食物,能以較溫和的方式緩解便秘及腹部不適感。 外食族生活型態導致便秘 從「早餐」補充膳食纖維最理想 便秘問題可能來自於多方面原因,包括纖維不足、喝水量不足、缺乏運動,甚至壓力大等因素。孫語霙營養師說,尤其是外食族,經常吃高加工食品像是便利商店的便當、微波食品、泡麵等,此類食物缺乏膳食纖維及新鮮蔬果裡的維生素B、C、礦物質等,加上太忙碌,缺少規律運動,自然容易導致便秘。 孫語霙營養師建議,外食族可多購買一份水果、生菜沙拉、優酪乳做為搭配,補足微波或加工食品營養不均的問題。特別是早餐,因早晨是腸道反應最靈敏的時段,早餐補充膳食纖維,除了增加飽足感,更能幫助整日腸胃蠕動和消化更順利,降低腸胃不適可能性。 營養師最推薦「綠奇異果」幫助消化、維持腸道健康! 有哪些食物可以改善便秘呢?除了平時要多喝水,以及攝取好的油脂可潤腸通便,孫語霙營養師進一步說明,選擇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相當重要,可促進腸道蠕動,以及讓便便成形,幫助排便時更順暢。而現在正值秋天,可選擇當季的蔬果,包括:蔬菜類的綠花椰菜、芥蘭;水果類的綠奇異果、芭樂、柑橘類;油脂類的芝麻、杏仁、酪梨;全穀雜糧類的地瓜、鷹嘴豆等。 孫語霙營養師表示,其中很推薦吃「綠奇異果」,除了富含膳食纖維、奇異酵素,以及多種營養素,營養價值極高,小小一顆就能有效補充多種營養,屬於「高營養密度水果」。《美國消化醫學雜誌》研究也證實,持續四周、每天吃2顆綠奇異果可提升排便頻率,及減少便祕相關症狀,可謂天然的「便秘剋星」。 此外,許多上班族因壓力問題導致便秘,甚至長期有腸躁症等功能性腸胃道疾病,孫語霙營養師補充,長期吃綠奇異果,可改變腸道菌叢,健康的腸道環境能幫助調節大腦功能及情緒。且綠奇異果中的「奇異酵素」,能夠增進胃部和小腸內蛋白質的消化,減輕腸胃負擔,有助於消化,是在高熱量飲食中平衡腸胃健康的理想選擇,尤其是大魚大肉、應酬後可以當作解便秘、平衡熱量的方法。 針對外食族量身打造 改善便秘「一日三餐」餐盤 孫語霙營養師替忙碌的外食族量身打造一日三餐餐盤改善便秘,她提醒,除了可參考前述富含膳食纖維的季節蔬果,也要注重營養均衡、多喝水、配合運動,才能真正打擊便秘問題,若忙碌到難以挑選及準備,早餐加一顆奇異果也是很有效率的方式。 【早餐】 早餐店:奇異果+蔬菜蛋餅+無糖豆漿 便利商店:奇異果+烤雞生菜三明治+優酪乳 【午餐】 自助餐:選3樣蔬菜(綠花椰菜、滷筍子、炒杏鮑菇)+清蒸魚排+糙米/五穀飯 便利商店:生菜沙拉、雞胸肉、烤地瓜 【晚餐】蕃茄蛋花湯+炒青菜+毛豆炒蛋+烤鮭魚+糙米飯

牙口不好失智風險增 士林官邸健康醫療聯盟:從牙科門診到全身心的健康照護新典範

牙口不好失智風險增 士林官邸健康醫療聯盟:從牙科門診到全身心的健康照護新典範

士林官邸健康醫療聯盟最近透過一例成功的聯合診療案例,再次展現其全方位照護的實力。一位長年缺牙導致牙齦萎縮的王姓患者,因家屬提到失智風險和血糖反覆失控問題,藉由士林官邸健康醫療聯盟的媒合,牙醫師與神經內科及內分泌新陳代謝科聯手進行會診,於記憶健腦門診為患者提供了測驗及健康管理建議,這樣的多專科合作模式,不僅讓王先生的口腔健康問題得到解決,更及早發現並有效處理了其他潛在的健康風險。 士林官邸健康醫療聯盟的創立,源於牙科診療與民眾健康的密切關聯。許多患者會在牙科門診中透露其他健康隱憂,這也促使牙科成為重要的健康切入點 悅庭牙醫診所院長暨士林官邸健康醫療聯盟發起人曹皓崴表示,隨著社會對慢性病和預防醫學的關注不斷增加,許多患者已不再滿足於單一科別的治療,反而更傾向多專科合作的全方位醫療服務。曹院長舉例說明,曾有一名胃炎患者,經腸胃科診治後仍持續上腹痛,最終在心臟內科會診時發現是右冠狀動脈堵塞,幸而及時發現,避免了心肌梗塞的風險。 士林官邸健康醫療聯盟的強項在於其多元而全面的醫療服務體系,涵蓋口腔照護、心臟內科、骨科、神經內科、功能醫學、預防醫學、中醫及月子中心等專科領域。透過這種跨專科合作,聯盟不僅能提供與醫院同等級的專業醫療分科,還以更加溫柔細膩的照護模式,讓病患享有一站式的健康管理,減少等候時間,同時提高整體醫療品質。 隨著北士科園區的開發及遷入人口的增加,士林官邸健康醫療聯盟憑藉其位處士林便利交通樞紐的地理優勢,致力於滿足各年齡層的醫療需求。聯盟集合了44位專科醫師、8位營養師、7位物理治療師及200位臨床心理師,並與日本預防醫學研究營養品諮詢團隊AFC Taiwan合作,共同打造出士林區機能完備的醫療生活圈。 未來,士林官邸健康醫療聯盟的發展計劃得到了陽明交通大學育成中心林慶波博士的全力支持,透過數位模組轉型,園區內的醫療資料將更有系統地進行呈現和應用。此舉不僅將提升醫學資訊的整合與效率,還推動了數位醫療的進步。此外,在立法委員吳思瑤的指導下,聯盟積極加強與民眾的互動,並致力於推動醫療機構的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發展。 展望未來,士林官邸健康醫療聯盟將繼續推動產官學合作,不僅服務當地社區,也歡迎跨區治療的患者前來就診。聯盟相信,「團結就是力量」,透過結合新興的預防醫學與精準治療技術,能為老舊社區帶來全新的健康保障,並為民眾創造更健康的未來生活。

失智症中醫照護 中醫穴位助減緩症狀

失智症中醫照護 中醫穴位助減緩症狀

失智症屬於影響腦部活性的亞型神經認知障礙,臨床症狀表現為正常老化的認知功能退化,剛開始不會影響正常生活及社交能力,然而漸進式退化後,可能出現個性改變、行為異常、易怒、憂鬱、焦躁不安等精神症狀。 翰鳴堂中醫診所院長賴睿昕中醫師表示失智症主要分為退化性失智症、血管性失智症、混合型失智症,退化性失智症還包含額顳葉失智症與路易氏體失智症。其他因素包括藥物、情緒疾病、內分泌疾病、新陳代謝疾病、腫瘤、創傷等都可能加重退化速度而影響認知功能。 賴睿昕中醫師分析失智症分類為陰陽兩虛型及氣滯血瘀型,主要影響臟腑為心腎。 中醫觀點,腎為先天之本,腎藏精,精生髓,腎主生來給予氣血以支持生理活動,因此跟基因遺傳及基本生理作用息息相關,心藏神、主神明,情至與腦部活動多與心臟腑相關,腦為髓海,故腎與大腦功能密切相關,因此隨著年紀增長過了壯年期後,逐漸氣血虛衰失調,腎虛精虧導致腦髓空虛,氣虛血瘀導致腦絡阻滯則使腦髓失養、心腎不交漸漸形成腦部退化性疾病失智症。 失智症食療養身茶飲 黃耆10g,黨參5g,川芎3g,枸杞5g,放入300cc水中,熱水悶約30分鐘,溫服即可,藥材可反覆沖泡至淡而無味,以上為一日份量,藥物透過簡易補脾胃氣提升血液循環機能,以食療作為氣血能量基底搭配針灸、艾灸及穴位按摩可以有效提升腦部微循環而減緩失智症發生。 4組穴位幫助減緩失智症 賴睿昕中醫治療失智症透過針灸及按摩穴位療效卓越,治療上以頭部穴位為主,四肢為輔,透過提升腦部灌流刺激細胞活性,輔助四肢穴位維持臟腑氣血生成及分布,進而改善認知能力下降、減少精神症狀。 百會穴:屬督脈,位於頭頂區又為督脈足太陽經交會穴,具平肝熄風、安神、醒腦開竅、明目、升提陽氣功效,取穴沿兩耳尖直上頭頂中央,頭頂正中線前髮際後5寸處,每日早晨透過按壓百會穴10~15分鐘疏通全身氣血對於提升腦部灌流能改善失智症狀。 四神聰穴:屬頭頂區經外奇穴,位於頭頂正中,百會穴前後左右各相去一寸處共四穴,穴位功效為強化百會穴氣血啟動分佈,每日早晨同時搭配按壓百會穴10~15分鐘可加強百會穴功效。 合谷穴:屬手陽明大腸經原穴,取穴為拇指食指兩指會合處,手背第1~2掌骨間,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具疏散風邪,開關通竅,清泄肺氣,和胃通腸功效,常為開通刺激手部四肢氣血起始穴位,每日早晨透過按壓合谷穴10~15分鐘疏通四肢氣血走往面部頭部及臟腑。 足三里穴:屬足陽明胃經合穴,取穴小腿前外側,外膝眼(犢鼻)下3寸,脛骨前緣外一橫指(中指)處,當脛骨前肌中,具調理脾胃、和腸消滯、降逆利氣、扶正培元功效,每日早晨透過按壓足三里穴10~15分鐘透過啟動脾胃氣機疏通四肢氣血走往面部頭部及臟腑有效提升腦部灌流循環。 賴睿昕中醫治療失智症透過活化氣血增強腦部微循環及灌流,然而失智症病程發展過程中局部片段記憶經常切割零碎且時間軸錯亂,平時可以透過與失智症患者交談互動來維持記憶能力、語言及思考能力,運動方面可以透過八段錦、養身太極功操方式調養,功操運動因為包含特定肢體動作需要記憶,可以有效喚醒腦部必須記憶的習慣而維持功能,此外藉由練功調節呼吸吐納可以有效改善腦部及四肢末梢微循環。

早期HER2乳癌預防復發:得看「這個」治療!健保給付ADC藥物助力提升預後

早期HER2乳癌預防復發:得看「這個」治療!健保給付ADC藥物助力提升預後

在精準醫療的時代,乳癌的預後與治療策略不再僅依賴期別來判斷,而需要再參考癌細胞的不同亞型,以量身定制個別化治療策略。以HER2陽性乳癌為例,這類腫瘤通常具有較高的侵略性與較高的復發率,因此治療上應更為積極。針對早期HER2陽性乳癌,現在的醫師通常會建議先進行化療與標靶治療,以有效打擊癌細胞並縮小腫瘤,不僅提高乳房保留的機率,還能透過手術後的病理化驗評估術前治療的效果。如果術前治療的成效不佳,可在術後和醫師討論是否需要使用抗體藥物複合體(ADC)進行術後輔助治療,以進一步降低復發風險。 早期HER2乳癌未達pCR?術後改換ADC藥物治療可降低復發風險 林口長庚醫院乳房外科主治醫師沈士哲表示,對於早期HER2陽性乳癌病患,尤其是已擴散至淋巴結或腫瘤較大的情況,目前的治療傾向於術前先進行化療加上HER2標靶治療,之後再手術移除腫瘤。術後的病理完全緩解(pCR)是評估復發風險的重要指標。如果術後有達到pCR,代表治療對於癌細胞的效果很好,復發風險不到一成;但對於未能達成pCR的患者,表示仍有癌細胞殘存,為早期HER2乳癌高復發風險的族群,這些患者的復發風險恐提高至兩倍以上,甚至可能超過30%。 沈士哲醫師指出,並非每位患者都能幸運地達到pCR,大概有3至4成的早期HER2乳癌患者在接受了手術前期治療後,術後仍然有癌細胞的殘留。意味著術前的前導治療(包括HER2標靶藥物)對癌細胞的治療效果有限,術後應考慮改用其他HER2標靶藥物進行治療。沈士哲醫師表示,「抗體藥物複合體(ADC)藥物是目前唯一經臨床試驗實證,能有效降低術後未達pCR患者復發與死亡風險的治療方案。該臨床實驗證實,接受了14個療程的ADC藥物術後輔助治療後,顯著降低了早期HER2乳癌病友的復發風險。」 ADC藥物精準攻擊與健保給付:引領HER2乳癌治療的新革命 沈士哲醫師進一步說明,ADC藥物如同一枚自動導引的精準導彈,前端具備HER2標記的搜索雷達,後端攜帶打擊癌細胞的化療藥物,能夠在精準攻擊癌細胞的同時避免傷害正常細胞。與傳統化療相比,這種高度針對性的靶向治療不僅副作用大幅減少,還能顯著提升對抗癌細胞的治療效果,因此又被稱為『精準導彈』。 沈士哲醫師強調,「對於未能達成pCR的早期HER2乳癌病友來說,術後應積極進行治療,以控制病情不復發。此時,改用精準導彈ADC藥物不僅能降低復發風險,還可將復發風險從原本的三成多降低一半。」因此,自2024年8月1日起,ADC藥物已擴大健保給付,只要接受了手術前期治療,術後未達pCR且當初有淋巴轉移或腫瘤大小超過2公分的HER2乳癌病友,可在健保的幫助下進行最多14個療程的治療,大幅減輕病友的經濟負擔,並降低乳癌復發的風險。 HER2乳癌治療選擇多元化:早期發現及早期治療為生命點亮希望  沈士哲醫師提醒,HER2陽性乳癌因惡性度較高使癌細胞容易轉移,許多乳癌病友在診斷時會感到極度驚慌。然而,隨著治療選擇日益豐富,從手術、化療到第一代與第二代標靶藥物,再到現在的精準導彈ADC藥物治療,臨床上治療成績不斷提升,加上健保給付的逐漸完善,為乳癌病友帶來了更多希望。因此,面對HER2乳癌,患者應以積極,樂觀的態度治療,奮力戰勝癌症,重獲健康人生。 (圖/林口長庚醫院乳房外科主治醫師 沈士哲醫師)

足底筋膜炎碰地痛到哭 中醫頭皮針治療,踩地不再心驚驚

足底筋膜炎碰地痛到哭 中醫頭皮針治療,踩地不再心驚驚

「早上一下床,只要一踩到地板,腳就痛得受不了,連續幾天下來,對下床這件事情都有恐懼了!」26歲的櫃姐林小姐,近日發現早上起床時只要一踩到地,足底就會有嚴重的刺痛,並且嘗試過以拉筋、熱敷、自行服用止痛藥等方式緩解,卻均未能取得明顯改善。 睿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周大翔表示林小姐的困擾並不是特例。足底筋膜是位腳底與腳跟的扇形結締組織,由腳跟延伸到五個腳趾,非常直觀的承擔了身體在支撐時地面接觸的大部分面積。而在這樣每天承中的壓力下,足底筋膜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小裂傷。而當今天身體的支撐或出力稍有不均時,超過足底筋膜的自身修復能力時,就容易誘發足底筋膜的發炎而造成疼痛。常見會造成身體出力不均,而導致足底筋膜炎的惡化因素包含了久站、體重過重、扁平足或高足弓、運動傷害等,其中又以櫃姐、三鐵選手、體力勞動這為最常出現相關症狀的族群。 你從來沒想過的足底筋膜炎治療法:從頭皮解 周大翔中醫師說明常有患者因為踩地痛、足底筋膜炎等相關困擾就診,在到要針頭皮來治療的時候,都會發出驚嘆:『咦,頭皮和腳的症狀也有關係嗎?』事實上不只是足底筋膜炎或是踩地痛的困擾,事實上全身的筋骨症狀都可以藉由在頭皮下針而當下得到改善。「發炎與各種酸麻脹痛都是來自大腦的訊號,藉由刺激頭皮下肢區的對應點,不只是能讓足底當下止痛,更能改變身體慣性的發力方式,降低發炎」周大翔中醫師表示。而頭皮常見解剖上對應身體下肢的區域可以治療以外,也可以從頭皮觸診去找到一些受傷的地方。「通常在壓起來壓痛硬結的頭皮筋結處下針,足底痛就會顯著緩解了」 而對於那些疼痛在當下可以得到減緩,回去卻過沒幾天卻再次復發的患者。周大翔中醫師提醒:
「這個時候就要考慮不只是要針灸止痛,還需要搭配服用中藥來創造足底筋膜的調節空間」。由於足底筋膜在中醫傳統理論上被歸類在膀胱經的範疇,因此在傳統上走督脈、膀胱經的中藥如鹿角、葛根、杜仲等藥材,對於治療類似症狀都非常實用。 足底筋膜炎居家照護穴道 承山穴:小腿正後方,伸直小腿或上提足跟時呈現尖角狀凹陷處。當小腿肌群過於緊繃時,足底的出力支撐型態常會跟著被改變,因此在治療足底筋膜炎時常會考慮小腿附近的穴道 陽陵泉:小腿外側部,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中醫傳統八會穴歌中素有說法:「筋會陽陵」,專治各種筋骨之傷。因此臨床上也會作為治療足底筋膜炎的配穴。
 百會穴:在頭頂正中央稍後處,兩耳尖頂連成一線,再從鼻樑向上到後腦的交會點。從全息率針灸的角度來看,頭頂可和足底對應,因此能治療如足底筋膜炎足跟痛的症狀。

點人工淚液眼睛仍乾澀!要靠「中醫養陰生津治本」緩解乾眼症

點人工淚液眼睛仍乾澀!要靠「中醫養陰生津治本」緩解乾眼症

時序入秋,外在環境的溫度、濕度逐漸降低,此時氣候漸偏乾燥,耗損人體津液,近日許多病人抱怨眼睛乾澀刺痛現象越來越嚴重,眼睛乾澀影響視力。睿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周大翔表示「乾眼症」是門診很常見的疾病,因為淚液分泌不足、分佈不均,或是淚液過度蒸發,導致淚液沒辦法讓眼球表面保持濕潤,於是造成眼睛乾澀、易疲倦、發癢、有異物感,甚至是出現灼熱痛感等不適。從中醫角度來看,這群患者發生乾澀時,頻繁點人工淚液往往治標不治本,因此中醫經常透過藥方來滋陰潤燥由體內治本。 「陰虛型」體質易導致秋天眼睛乾澀、刺痛 吳宛容中醫師說明這種體質多數為年長者,由於年紀大,身體機能走下坡,尤其是肝腎虧虛,體內的血不足而無法無法濡養眼睛,在秋冬季節時乾澀特別嚴重。陰虛的人容易有睡眠不佳,手腳易麻木,眼睛乾澀或頭髮乾枯易斷問題。除了老化因素,作息及飲食失調,如經常熬夜,嗜吃炸烤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都會耗損陰血。針對這些體質的人,以滋腎陰、滋肝陰的方式調理,可使用「洗肝明目湯」、「杞菊地黃丸」、「一貫煎」等來治療,中藥經常以具「養陰生津」功效的麥門冬、玉竹、天花粉、西洋參、百合等藥材來滋潤眼睛。 遠離秋天眼睛乾澀,調整「睡眠」和「飲食」不可少    吳宛容中醫師分享 中藥治療秋天眼睛乾澀之外,生活習慣一定也要注意,尤其是睡眠和飲食,才能改善體質,由內而外確實緩解乾燥現象。 1「早睡晚起」 吳宛容中醫主張遵循大自然的節奏來生活,秋冬天太陽下山較早、天亮時間較晚,因此秋季的睡眠時間應該比夏天長一點。熬夜易造成肝血不足,出現陰虛症狀,因此平時應早點就寢、睡眠充足,早上太陽出來後才活動,養足肝血有助於減緩眼睛乾澀。 2「飲食清淡」 經常吃燒烤、油炸、辛辣的食物,會讓腸道變得燥熱,就會影響全身,造成皮膚乾癢或眼睛乾澀。秋冬季節可多補充黑木耳、白木耳、水梨、百合等滋潤的食物,可以讓體內更水潤。相反地,如果經常吃燒烤、油炸、辛辣的食物,會讓腸道變得燥熱,就會影響全身,造成乾燥和搔癢。 吳宛容中醫師提醒,在日常中可透過飲用桑椹汁,或是將黑、白木耳燉爛食用,取其滋陰作用,也可飲用「養氣潤目茶」來滋潤眼睛。另外,也要減少過度用眼的情形,爲眼睛做好「熱敷按摩」,以減少乾眼症發作的情形。 「養氣潤目茶」 《材料》西洋參5克、麥門冬5克、枸杞子5克 《作法》將中藥材用600c.c.的水煮沸後,小火煮10分鐘,放溫飲用。 《功效》西洋參補氣養陰,增強免疫力。麥門冬養陰生津、枸杞子補肝腎、明目。有眼睛乾澀症狀者,每日白天可服用一杯。

60歲晚期肝癌伴隨腹部轉移!抗血管新生標靶為免疫治療開路逆轉病情

60歲晚期肝癌伴隨腹部轉移!抗血管新生標靶為免疫治療開路逆轉病情

肝癌佔據我國癌症死因排行榜亞軍超過40年以上,雖近年政府持續投入肝炎篩檢與治療,罹患人數有逐漸下降趨勢,但死亡率卻未同步降低。臺大醫院肝膽胰腫瘤外科主治醫師陳柏達醫師表示,肝癌死亡率居高不下除與腫瘤特性、確診期別有關外,過往藥物有效機率普遍偏低也是關鍵原因,所幸去年(112年)8月已獲得健保給付的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有望成為晚期肝癌第一線標準治療,整體性提升台灣肝癌治療成績。 口服標靶反應率低 卡半年存活瓶頸 免疫加抗血管新生標靶帶來重大突破 陳柏達醫師指出,根據統計資料,台灣肝癌確診期別分布約為前期40%、中期20%、晚期25%與末期10%,若已進展到晚期時,能接受手術、消融等根除性治療機會就很低,多僅能先採藥物治療。「過往晚期肝癌藥物以口服小分子標靶為主,第一代反應率僅有10%,也就是10個人中只對一個人有效,存活平均僅能延長3個月;第二代反應率雖有所提升,但存活延長仍不夠樂觀;整體來說對於能夠縮小腫瘤或控制病情不惡化都算少數。」陳柏達醫師說明晚期肝癌用藥演進,「後來免疫治療出現,免疫合併標靶治療成為主流,其中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的組合,因能將反應率提升到30%,存活期更大大突破半年瓶頸,平均延長可達19個月之多,成為晚期肝癌治療第一線的首選。」 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一加一大於二!抑制VEGF讓免疫機制恢復正常 免疫治療與抗血管新生標靶兩者在機轉上可說是相輔相成。「抗血管新生標靶是針對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以下簡稱VEGF)進行抑制,藉阻止腫瘤血管新生,讓腫瘤的生長受到阻礙,雖過往單用時效果差強人意,但與免疫治療併用時,療效就能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這是因為VEGF會造成人體的免疫機制失效,讓本該辦認出癌細胞的樹突細胞失去辦認能力,後續無法將攻擊信號傳遞給殺手細胞–T細胞,故以抑制VEGF為機轉的抗血管新生標靶先為免疫治療開路時,就能解除免疫失效狀況,讓免疫治療效果能發揮到最大。」陳柏達醫師分析。 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副作用可控 列國際公認指引晚期肝癌第一線推薦 「擬定晚期肝癌用藥策略時,必須從試驗統計數據與臨床經驗累積下去找出最大勝率的選擇,同時藥物副作用也是很重要的考量!」陳柏達醫師進一步分析,「過去單用標靶除反應率很低外,也因為副作用較嚴重,病友通常用不久,在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出現後,不僅提升反應率,也因為副作用較少,病人可以持續用藥,讓治療效果可以完整呈現。由試驗數據來看,約8%的患者在用藥後腫瘤就完全消失,約2成則是腫瘤有縮小,可說是晚期肝癌治療上的重要突破!因此這個組合很快就獲得美國FDA核准,也成為國際公認的癌症治療指引NCCN中晚期肝癌的第一線治療推薦。」 臺大醫院領導國際大型臨床試驗 為晚期肝癌病患爭取一線生機 免疫與抗血管新生標靶在肝癌治療的發展,臺大醫院也扮演著關鍵的推手角色。陳醫師談到由鄭安理教授擔任全球肝癌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療法計畫總主持人的試驗,是台灣以領導角色參與臨床試驗的里程碑,同時也替患者爭取更多加入臨床試驗的機會。「同期接受治療一位60多歲肝癌合併腹腔轉移病患,雖然因為之前已經用過其他藥物無法進入臨床試驗而必須自費用藥,使用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療法幾個月後,轉移到腹內的腫瘤就有明顯縮小,因此先後進行兩次腹腔腫瘤清除手術,後續肝臟腫瘤也持續縮小到能接受肝臟切除手術,術後至今已兩年都維持無復發,成果不僅讓病患與家屬都喜出望外,也讓醫療團隊十分振奮。」 免疫加抗血管新生標靶納晚期肝癌健保給付 脂肪肝族群也要注意肝硬化 以往使用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需自費,患者經濟負擔不小,所幸我國健保已正式通過給付,無法手術且合併有大血管侵犯或遠端轉移時,符合相關給付條件的病患,都有機會從第一線就開始申請使用。陳醫師表示,隨著肝癌治療的進步,肝癌晚期已不再等於末期,妥善用藥下,患者有更高可接受根治性治療的機會,此時肝功能的保全更顯重,故除提醒病毒性肝炎者應定期追蹤外,脂肪肝也與肝硬化、肝癌有關,呼籲國人應隨時注意自身健康數值,發現異常應即時求診,早期確診早期治療才是根本之道。

產後女性的身心挑戰與夫妻相處之道--如何實現身心靈的平衡

產後女性的身心挑戰與夫妻相處之道--如何實現身心靈的平衡

生產後婦女經歷了劇烈的荷爾蒙變化加上迎接新的生命,這直接影響產婦的情緒與心理。如果缺乏妥善調適,隨之而來的恐怕是嚴重的心理問題。特別是夫妻雙方缺乏理解,丈夫可能將妻子的情緒視為無理取鬧,相對地妻子則對丈夫的回應感到失望,將會埋下更多的心理抱怨和不滿。YESMA月嫂媒合平台執行長同時也是專業的孕產規畫師王思涵表示女性不僅要面對新生兒、長輩和伴侶的壓力,還需要適應生理機能改變、身材變化以及角色轉變。如何幫助新手媽媽在產後調適身心靈的平衡,成了當前最熱門的話題。 首先務必接納與理解自己的角色轉變,從個人到人妻,再到母親,這種身份轉變需要時間適應 在育兒和婚姻中夫妻雙方的相處包容度和彈性十分重要。婚前有限的了解和交流,往往不足以應對婚後和育兒的挑戰。夫妻需要心理準備接受婚姻和育兒的落差,並保持開放的心態才能在角色轉變中成長,並且避免對自己和伴侶設下過高標準,理解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獨特的生活節奏,且應該尊重彼此的成長背景和價值觀。 王思涵表示夫妻之間須有效溝通,採取開放式對話且分享彼此的感受與需求,新生兒的到來往往會打亂家庭的原有秩序,因此合理分工是必須的,不論是夜間餵奶、換尿布,還是做家務都應由夫妻共同承擔。再來育兒的開銷往往是家庭壓力的重要來源,尤其在收入減少或支出增加的情況下。夫妻應該開誠佈公地討論財務狀況,制定合理的預算和儲蓄計劃。 此外保持親密關係也非常重要,育兒的忙碌不應阻礙夫妻之間的感情。即便時間有限,夫妻也應創造屬於彼此的專屬時光,哪怕只是每天10分鐘的親密對話或相處,這有助於保持感情連接,避免日常瑣事耗損感情。須注意在育兒過程中衝突難以避免,但可以提前設定解決方式。例如,避免在情緒激動時討論問題,冷靜後再一起商討解決方案。並有效保持家庭的和諧。 長輩的育兒建議和幫助可能會給夫妻帶來壓力。夫妻應該共同討論如何讓長輩參與,但同時保持夫妻間的育兒自主權,這樣可以減少家庭內部的緊張感。 王思涵建議新手媽媽可以尋找親朋好友的支持,並參加育兒或兩性議題主題活動,這不僅有助於舒緩情緒,也能幫助媽媽們在面對壓力時找到安慰和理解。 育兒雖然忙碌,孕媽咪也必須利用寶寶的睡眠時間進行簡單的自我照顧。無論是閱讀、泡澡,還是進行簡單的家中spa,都能幫助減壓,產後適度的有氧運動不僅有助於身體恢復,不管是散步、游泳、產後瑜伽等都能有效釋放壓力 當感到無法調適壓力或情緒不穩,應考慮尋求心理專業的支持。心理諮詢師或產後專家可以幫助女性了解情緒變化,提供有效的應對策略,讓家庭保持健康的情感狀態。 王思涵表示產後婦女雖然面臨身體和心理的雙重挑戰,但這並不意味著女性應該放棄自我成長的機會。透過合理的時間管理、夫妻間的相互支持和自我照顧,女性可以在育兒過程中找到平衡,實現家庭和個人成長的雙贏。在這個過程中,夫妻的協作與理解至關重要,能夠幫助彼此在婚姻和育兒中感受到更多的幸福與成就。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