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長寒假 出國前百日咳疫苗注射不可少!
今年寒假加上農曆年假期長達32天,是全家出國旅遊及兒童青少年留學的好時機,但由於去年國人常去的國家如美、加、日、澳皆出現百日咳病例暴增的現象,甚至有多名嬰兒因感染而死亡的案例,醫師呼籲,超過10歲以上的青少年、可能接觸一歲以下兒童的成人及醫護人員,一定要注意出國疫苗注射問題,尤其需補打百日咳疫苗(Tdap),以避免成為帶菌者或遭受感染,進而在年假結束、新學期開學後,引發國內的百日咳疫情高峰。
台北市立忠孝院區小兒科主任邱婷芳醫師表示,每年寒假過後,常是百日咳感染的高峰期,推測可能是因為過年期間旅遊或接觸人群的機會增多,且多數民眾體內的百日咳抗體已消失,因此讓這種經由飛沫傳播的呼吸道疾病散佈的更厲害。尤其去年國人常去打工度假的澳洲就有接近6千多名病例,美國則有8千多名,連鄰近的香港也發現有疫情上升的現象,其中78%為一歲以下的嬰幼兒,台灣去年的通報案例更為前年同期的4倍,確定病例則為近幾年的最高,接近100例,因此國人不應再將百日咳視為已消失的傳染病看待,應提高警覺注意相關症狀,並積極採取防護措施,如出國疫苗注射,才是上策。
百日咳在台灣被歸類為第三類法定傳染病,初期症狀極似感冒,常發生因誤判病情而延遲投藥的情況。感染後經7至10天潛伏期,會開始出現持續性咳嗽,伴隨嚴重的咳嗽吼聲、吸入性哮聲,有時甚至還會有咳嗽咳到吐、或咳到眼結膜下方出血的情況,會嚴重影響成人及青少年的生活品質、睡眠、學業與工作。
而一歲以下未打完基礎劑百日咳疫苗的嬰幼兒,則是最容易感染的高風險族群。臨床數據顯示,感染百日咳的新生兒約九成以上恐須住院,且可能發生呼吸中止、喪失知覺、肺炎或腦病變等危及性命的症狀。為減少嬰幼兒感染百日咳的機率,美國預防接種委員會即建議,會接觸或有可能接觸到小於12個月嬰兒之成人,包括其父母親、小於65歲以下的祖父母、褓母,以及醫護人員,應接種百日咳疫苗(Tdap)以減少百日咳傳染;另外,女性應該在懷孕前接種一劑成人百日咳疫苗,如果懷孕前來不及接種,應在產後離開醫院前,馬上接種一劑Tdap。
台灣實施嬰幼兒施打百日咳疫苗之衛生政策已有50年,但由於打入體內的百日咳抗體過了5到10年就會失效,因此從97年度開始,衛生署已針對國小新生免費再補打一次百日咳疫苗(Tdap),來延續青少年及新生兒對百日咳的防護力。邱婷芳醫師說,往年曾見國中生於基測前感染百日咳影響考試成績,或剛出生的嬰兒被保母感染百日咳,呼籲除了醫護人員、新手父母應提高對百日咳症狀的警覺性之外,需更積極的將補打百日咳疫苗的必要性轉知給可能接觸嬰幼兒的親友,並嚴格執行在接觸嬰兒時勤洗手、戴口罩等措施,並注意出國疫苗注射問題,由家人及醫護人員在新生兒周邊形成一道百日咳防護網,是有效減少百日咳侵襲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