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片

拚命吃鈣片仍骨鬆?原來缺維他命D

拚命吃鈣片仍骨鬆?原來缺維他命D#鈣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吃的鈣片真的有補到骨骼嗎?68歲楊媽媽平時熱心參與社區活動,還參加土風舞班健身,她吃許多鈣片保骨本,不料健檢時發現骨質密度小於-2.5,已達骨質疏鬆標準,讓她震驚不已,還歸咎是鈣片吃不夠多,經進一步抽血檢查,確認血液中維他命D濃度嚴重不足,才找出導致骨質疏鬆的元凶。維他命D能幫助鈣吸收家醫科醫師陳建志表示,足夠鈣質確實會降低罹患骨質疏鬆的機率,但鈣質並非進入人體後立刻被利用,若一味補充鈣質,卻沒有透過足夠維他命D幫助鈣由腸胃道吸收,並從腎臟回收鈣,則鈣質恐白白流失,而維他命D不足的年長者,也會增加肌肉無力、老年衰弱跌倒風險,甚至增加認知功能障礙。骨質疏鬆是長者的隱形殺手,患者若不慎跌倒易造成骨折,後續對個人及家庭照護都是極大負擔,故「肌少症」和「骨質疏鬆」為中高齡族群關注的話題,多數民眾認為運動和補鈣為預防骨質疏鬆的不二法門,殊不知維他命D在預防骨質疏鬆上,扮演極重要角色。陳建志強調,維他命D在生理機轉中,扮演平衡體內鈣磷離子濃度、幫助骨骼正常代謝及維持肌肉神經細胞功能的重要角色,而人體獲得維他命D主要方式為曬太陽,例如曝曬在正午陽光下約15分鐘,皮膚能將維他命D前驅物,經肝臟及腎臟轉化為有活性的維他命D3,並刺激腸胃細胞吸收鈣離子。維他命D補過量 恐造成高血鈣此外,民眾也可從食物中獲取維他命D,如奶油、動物脂肪、蛋類及奶製品、魚油類與肝臟、麥片、早餐穀物等,因東方人對於奶製品攝取量低於西方人,故可透過維他命D補充劑獲得。陳建志提醒,維他命D若補充過量,恐造成高血鈣,容易使鈣質囤積血管,或造成其他軟組織硬化,建議一般正常飲食者,只要適度進行戶外運動,通常每日僅需補充600至800個IU即可。

喝牛奶防骨鬆?當心反增骨折風險

喝牛奶防骨鬆?當心反增骨折風險#鈣片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隨著身體老化,骨頭內的鈣質含量(亦稱為「骨量」)會逐漸減少,造成「骨質疏鬆症」。骨質會越來越稀薄,使骨頭變得鬆軟。女性比男性容易得到骨質疏鬆症。這是因為女性的骨量本來就比較少,再加上停經後激素平衡也會發生變化。女性激素中的雌激素可促進造骨細胞的造骨功能,停經後雌激素迅速減少,使骨量難以維持原本的水準。其他造成骨質疏鬆症的原因如下: 鈣質攝取不足。 維生素D不足(鈣質的吸收需要維生素D)。 日曬不足(維生素D的活性化需要紫外線)。 運動不足(活動身體可刺激骨頭的生成)。 吸菸(尼古丁會抑制造骨細胞的功能,亦會使腸胃虛弱,減少對鈣質的吸收)。牛奶使排泄鈣離子速度提高 也容易導致骨折牛奶含有豐富鈣質,因此許多人認為喝牛奶可預防骨質疏鬆。但這其實是錯的。美國曾進行一項大規模調查,結果顯示,高齡者不論男女,喝較多牛奶的組別中,較容易發生髖關節骨折。因此1998年起,美國便不再出現喝牛奶可預防骨質疏鬆症的廣告。日本亦於2003年起不再宣傳牛奶可預防骨質疏鬆症,不過卻很少有日本人知道這件事。喝牛奶當然有其益處,但如果人們誤會了其效果卻沒有加以宣導,應該會成為一個隱憂吧。那麼,為什麼牛奶喝多的話會容易骨折呢?因為喝牛奶會使血液中的鈣離子濃度急遽上升,卻也提高了排泄鈣離子的速度,為了補充鈣離子,骨頭內的鈣離子便會溶解出來進入血液。鈣離子於心臟、腦、肌肉的活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為了讓體內的鈣離子保持一定濃度,身體會過度反應以至於矯枉過正。補充鈣片易高鈣血症 從食物中攝取鈣質最好不少人認為攝取過多鈣離子可能會造成腎結石,這也與事實完全相反。鈣離子攝取不足的人,反而比較容易有腎結石。若鈣離子一直處於不足的狀態,會讓副甲狀腺素持續分泌,使骨頭釋放過多鈣離子至血液內,讓鈣離子濃度上升。這就是所謂的「鈣悖論」,近年來逐漸受到關注。也因此,一般並不建議服用鈣片或類似的營養品。我們常聽到小孩子的鈣質不足容易哭鬧;老年人鈣質不足則會骨質疏鬆等說法。但要是鈣質攝取過多,會造成高鈣血症,使血管、腦、胰臟等處出現鈣質沉澱,導致動脈硬化、失智症、糖尿病等。理想的鈣質應自蔬菜、小魚等食物中持續且適量地攝取。也就是說,保持均衡飲食,從食物中攝取鈣質是最恰當的。若只想著要盡可能健康一些、盡可能抗老化的話,便容易中了「健康商人」的圈套,他們就像是販賣武器給交戰兩國的「死亡商人」一樣兩面獲利,反而可能有損您的健康。(本文摘自/醫學鍊金術:謊言與異端的醫學講座/世茂出版)

過年甩肉 健走給你5大好處

過年甩肉 健走給你5大好處#鈣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醫學界對於健走運動大力推崇,並針對健走對於各項慢性病的影響做了許多臨床實驗,顯示健走對增進健康的效果極為廣泛。關於健走的保健功效,歸納起來有下列幾項:1) 降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預防高血壓、動脈硬化。2) 促進大腦活化,預防健忘症與失智症。3) 降低血糖值,預防糖尿病。4) 降低乳癌罹患率。5) 提升骨質密度,預防骨質疏鬆。世界上還有一些尚未開發的國家,國民的交通大部分靠走路,因而能夠保持身體健康。就像民國四、五十年代的台灣鄉下,大家都是靠著兩條腿上山下田,平時村裡的老人家走路都尚稱便捷,從未看到有人坐著輪椅,也沒有人在吃鈣片、維骨力;而且那時代的人也比較健康,很少人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可見在生活中常走路的重要性。除了預防或改善上述病症之外,健走還能讓腦部分泌大量的β腦內啡,可以令人產生愉悅的感覺,放鬆我們的心情,有助於消除生活所帶來的壓力,並減少得到憂鬱症的機會。醫學界樂意推薦健走運動還有一個最主要因素:健走產生運動傷害的可能性較低,而且對體能的消耗也比其他運動來得小。清代著名養生家曹庭棟很重視「動以養生」,他在《老老恒言》一書中載有散步專論,對走路的作用和要求做了較為全面的論述;現代坊間書店裡擺滿了許多醫師、運動專家及健走人士的著作,詳述健走運動的健身原理,也有專家針對個人不同的需要,研創了不同的健走方式,以期充分發揮健走的功效,提供喜愛健走人士參考。總之,健走是一種簡單易行、效果卓越的運動,值得人人做為養生之道。安全性高的北歐式健走/一九九七年芬蘭發展出「北歐式健走」(Nordic Walking),採用兩手拄著類似滑雪桿手杖的健走方式,藉著健走杖可以減輕下肢的負擔,適合關節痛的患者使用;老人家使用健走杖則可降低跌倒的危險,這項發明是基於健走運動安全方面的考量,而且可以鍛鍊全身的肌肉。(本文摘自/健走功/商周出版)

國人9成缺鈣!營養師:補鈣要身體吸收才有效

國人9成缺鈣!營養師:補鈣要身體吸收才有效#鈣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整理報導)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成人每天「鈣質」建議攝取量是1000毫克,但一般人平均只吃了600毫克,有9成的人,鈣質攝取不足,尤其65歲以上,每3人就有1位有骨質疏鬆的問題。長期缺鈣,將會造成身體機能下降,以致衍生多種疾病,營養學家提出「缺鈣是人體各種病源的主因」。所以適時補充鈣質是國人應重視的問題。鈣吸收 年紀越長吸收率越低正因如此,市售各種補鈣商品,如鈣片、鈣粉、液體鈣、高鈣牛奶等琳瑯滿目。營養師提醒,人體對於鈣質的吸收率隨著年齡增加而遞減,像孩童對鈣質的吸收率有6成,成人4成,老人家更是降到3成以下。所以,大部分吃進去的鈣片,很容易變成草酸鈣,隨著糞便排出體外。因此,挑選適合自己的補鈣產品,提高人體鈣質的吸收率,才會讓補充進去的鈣質被完整吸收並利用。植物性液體鈣 不易便祕 好吸收一般最常見的補鈣方式就是喝牛奶,但是有些人對牛奶不適應,或是乳糖不耐者易有腹瀉問題;而選擇補充鈣片,則擔心會造成便秘、結石等。根據調查,有3成的老人有吞嚥困難以及消化功能退化的問題,若以傳統鈣片或鈣粉補充,容易有吞嚥困難或嗆粉等現象。針對上述種種問題,目前市面上有推出一款溶解度較高的液體鈣,選用來自荷蘭的植物性葡萄糖乳酸鈣,每25毫升含有1000毫克的植物鈣,並添加維生素D3、維生素C、酪蛋白磷酸胜肽(CPP)等成分,幫助人體鈣質吸收,素食者也能食用,提供給需要補鈣的民眾另一項選擇。

多吃鈣片防骨鬆?醫師:恐增心血管疾病風險

多吃鈣片防骨鬆?醫師:恐增心血管疾病風險#鈣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骨鬆不僅要預防,也要治療。如何預防?包括若有菸癮,就需要戒菸;喝酒避免過量,每天不要超過三杯;要有適當的運動。但老年人從事運動時,應考量心肺功能和肌力較為衰退,所以平衡功能和協調度較差,如果要從事速度較快或碰撞運動,最好身旁要有專業的運動指導。運動則以能對抗地心引力的運動最適合,例如重量訓練、快走、慢跑、爬樓梯、跳繩、踏步、踏階等,都可以改善成年人多個重要部位(腰椎、股骨頸、股骨近端︶的骨礦密度。另外,平衡訓練和協調運動,也有助於減少跌倒。運動之外,還要預防跌倒,也就是要了解可能潛在的危險,以居家環境為例,例如上下樓梯要注意階梯、避免浴室因積水而滑倒等。個人的BMI值,不宜低於18 .5kg/m2;要攝取足夠的鈣、維他命D及蛋白質;少吃安眠藥。鈣片不能多吃 可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在補充營養部分,要注意的是要補充鈣質,但鈣質補充並不等於吃鈣片。許多人嫌麻煩就乾脆吃鈣片,心想, 這樣一定不會缺鈣吧?但中、老年人,一天的鈣,建議1200毫克,其中的600毫克,確實可以藉由鈣片吸收,但另外的600毫克,則應由每天的食物中攝取。因為鈣片不能多吃,如果每天吃超過1000毫克,可能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本文摘自/好好照顧您/寶瓶文化出版)

每4人就有1人骨鬆 醫:成人每日至少補鈣1千毫克

每4人就有1人骨鬆 醫:成人每日至少補鈣1千毫克#鈣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2009年國民健康署調查顯示,停經後的婦女,每4人就有1人有骨質疏鬆,且病症有逐年攀升、年輕化的趨勢。市面上補鈣訊息五花八門,日前有報導指出,若每日鈣質攝取過量,恐引發健康危機,甚至出現存骨本可能猝死的訊息,造成民眾過度恐慌。對此,亞東醫院骨科吳凱文醫師提醒,只要確實遵循衛福部建議每日鈣質攝取量1千毫克,並保持規律的運動習慣,就能有效幫助保持骨骼健康。同時舉出診間常見的3大補鈣問題及迷思,分別如下:問題1)每天補鈣多少才夠?吳凱文醫師說明,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2013年發表,19~50歲鈣質攝取上限為2500毫克,而50歲以上攝取上限為2000毫克。依據國內衛福部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一天成人建議攝取為1000毫克,攝取上限為2500毫克。醫師說明,因為每個人鈣質到體內吸收率不一,故建議民眾每日鈣質攝取量至少1000毫克,可視自身狀況與醫師進行討論。問題2)鈣片的成分會影響吸收效果嗎?市面上,鈣片主要可分為碳酸鈣及檸檬酸鈣2種成份,兩者的吸收率沒有太大差異,但若比較檸檬酸鈣與碳酸鈣的鈣離子含量,及各自鈣離子能被骨頭吸收的比例來看,碳酸鈣中的鈣含量高,且鈣分子較小,比起檸檬鈣較能順利被吸收。問題3)傳言以鈣片補充鈣質容易造成腎結石?吳凱文醫師表示,就醫學觀點而言,並沒有鈣吃多了會導致腎結石或膽結石的說法,因為膽結石的成因與膽固醇、膽鹽、膽素不平衡和膽汁滯留有關;且美國內科醫學會也曾針對96,245名,27~44歲女性進行研究調查,顯示女性腎結石與鈣質攝取無相關性,民眾可安心食用。根據統計,約有94%國人鈣質攝取不足,吳醫師呼籲民眾,除了日常生活中進行食補以外,適量補充鈣片仍有助於與防骨鬆,民眾切勿因錯誤迷思而過度驚慌。同時也提醒,在挑選鈣片時,可盡量挑選大品牌、成份標示清楚,對於品質較有保障。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