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內出血

墜谷腦傷性格丕變 孩子王變暴躁男孩

墜谷腦傷性格丕變 孩子王變暴躁男孩#顱內出血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他變了。看著「現在的」兒子,外貌雖然跟過往無異;但是,就目前的狀況而言,用「脫胎換骨」來形容他個性上的轉變,一點也不為過;可惜的是,並不是往好的方向發展。「你怎麼這麼胖!」「你衣服怎麼穿得這麼醜?」「你的臉怎麼長這樣?」一句句失禮的話從兒子口中唐突地冒出來,一旁的他只覺得羞愧,低著頭不斷地向對方道歉;他不知道如何解釋,兒子是因為受過傷才如此出言不遜。他好想告訴別人,兒子以前多麼開朗陽光;只是,對於這些匆匆走過的護理人員,他沒有太多時間可以述說回憶。他只能十指交疊緊握,低下頭,向主禱告。意外「爸爸,我要帶大家去夜間觀察。」安安從門外走進來,隨著他進到室內的,是一陣冷冽的寒風;這個漢人的農曆年很冷,他們都得裹著溫厚保暖的羽絨外套才得以杜絕寒風鑽骨。他們在山上經營民宿,獲得許多平地客人的青睞;即使大過年的,預約的客人也不少。夜間觀察是他們的特色項目;幸運的話,一趟路去可以看到飛鼠跟山羊。他皺了皺眉;其實,他不想讓兒子帶團去夜間觀察,畢竟他感冒還沒有完全好;即使有著網球選手的健魄體格,也可能讓病情加重。不過,看著安安一臉的興奮以及客人的期待,他還是讓他們去了。這是他這一輩子最後悔的決定。兩個鐘頭後,幾個山地年輕人氣喘吁吁地跑過來告訴他:「安安出事了!他掉落懸崖了!」「在哪裡?」說話的同時,他已經套上雨鞋,準備衝向等待救援的孩子。他們邊跑,年輕人指著山的那一頭說:「距離這裡一個鐘頭的路程。」那段路只能用走的。即使山路崎嶇,夜裡的視線又不好,但他不允許自己被任何樂於絆倒他的野草枯枝消磨時間;因為,每一秒,孩子的生命都在流失。他肯定比平常都還要快地來到出事的所在;用手電筒往崖下照,他可以看到安安出門時穿的外套顏色。「他腳一滑就掉下去了,先掉到五公尺下。」年輕人個個神情惶恐,帶著無助的語氣,急急地解釋:「可是他又掙扎,於是又往下掉了二十公尺。」他知道這裡的地形。從小在這座山長大的他,對這裡的山形地勢沒有九分的認識,也有八分的清晰;他很慶幸,安安被一條河溝給擋著才沒有繼續往下滾;再下去就是五百公尺的峽谷,人或許還勉強找到,但命肯定是救不回來了。而眼下,只要他攀爬下去的速度夠快,就可能把兒子的命從撒旦手中搶回來。他有著太魯閣族的血統,在山上的生活練就他一身的好體能;他深知,如果是平時,要扛起安安這樣六十幾公斤體重的獵物從崖下爬到地面,根本不可能。然而,這一天,身為父親的力量給了他後援;他花不到五分鐘的時間,就把安安背上來。他第一時間請人打電話給消防隊。他知道,這段路上不來;等救難人員抵達,再把安安扛下去到停車的地方,往往返返一定會耗去太多時間。他眼下能做的,就是先保住孩子的氣息與體力,等待救援到來。他趕緊撥了一通電話給一位部落族人,他知道對方是慈濟醫院院長的跟診護理人員。凌晨時分的刺耳電話鈴聲驚擾了對方;幸運的是,對方接起了電話。「小鳳,我兒子掉下懸崖。」他冰冷的手摸著孩子的脈搏心跳,急著說:「孩子還沒走,還有心跳,可是腦部出血很多。我在等救難人員,還要一段時間,現在我該怎麼做?」「保溫。」即使美夢被打斷,頭還有點昏沉,但小鳳長年的護理知識讓她能在任何時間做出最準確的判斷:「讓他的身體跟頭部保持平行;還有,千萬別讓他一直睡,兩三分鐘就要叫醒他一次。」他急著生火;但眼下的山上沒有乾草,寒冷的天氣甚至帶來更多折磨人的露水,濕冷的空氣讓氣溫陡降了好幾度。他想也不想,坐下來將腳上的雨鞋拔掉,拿起隨身的打火機將雨鞋點燃。安安的爸爸除了一件內衣,幾乎脫下身上所有的衣服蓋在兒子身上;他自己可能會先失溫,但是他不管;孩子是他的命,他自己的命可以不要。四個小時後,部落青年率先抵達,帶來足以維持溫度的保暖用品;五個半小時後,消防隊員抵達,將安安一路從海拔一千多公尺的山上扛下山。六點五十分,安安被送上了待命許久的黑鷹直升機;這時候,他的意識就像一條乾涸的溪水,幾乎失去了流動的力氣,嘴唇也已經乾裂。安安的爸爸沾了沾自己始終沒有停下的淚水,濕潤孩子的唇,他向主禱告:「給孩子一個機會吧!」就醫──慈院急救! 安安抵達急診室時,我們已經在等著他了,包含我、小鳳以及一支陣容最堅強的醫療團隊。他的顱骨骨折且大量出血。由於腦傷患者有一半以上的機會顱內壓會過高,加上頭骨沒有彈性,當腦壓高到一定程度無法釋放,就會將這個壓力推回顱內;因而造成腦缺血、血管擴張以及水腫,讓腦部受到更嚴重的傷害。因此,我們決定先緊急進行顱內壓監測器置入手術,透過腦壓監測數值,給予後續更適切的藥物或處置。在數值的判定下,我們很快就決定將他左側的顱骨切除以減少腦部壓力,同時也進行腦血塊的手術。但是,安安的腦壓遲遲無法降下來,我們又發現他右半邊有延遲性的顱內出血;因此距離第一次手術後的兩天,又緊急進行右側大範圍顱骨切除減壓與清除腦血塊手術。那幾天,安安的爸爸內心時而狂暴,時而平靜。入院第一天,他聽說隔壁床是一位剛拿到護理執照的學生,因為騎機車從橋上摔落而緊急入院;當天晚上再聽到那個孩子的消息,是令人嘆息的噩耗。這個訊息像一把利刃,狠狠地刺向他的心口,他害怕地想:「下一個說不行的,會不會是我的孩子?」開刀房與加護病房的噩耗太多,猶如暴雨後的土石流,朝著他迎面衝來;即使那些人對他而言都是陌生人,但在此時此刻,在神的面前,都是平等的。負面的想法一浮現,他趕緊甩甩頭,低下頭來虔誠禱告。禱告的不只他一人,匆匆趕來醫院的親友不停地禱告,遠在部落裡的親戚好友也不斷地禱告,祈求主能給安安一線生機,給他力量,度過難關。信仰的力量支撐著安安的爸爸度過內心那道難以橫越的悲傷深谷;或許,也是信仰的力量,讓安安跨越生命的關卡。極力搶救後一週,我們終於宣告他的生命跡象恢復平穩。慈院團隊的診治──復健接著呼吸器,頭上裝著引流管,頭被細心地包起來;透視繃帶下,是沒有腦殼保護的大腦。安安的爸爸從加護病房出來時,常會自嘲兒子現在就像是個天線寶寶。除了一開始的減腦壓、除血塊,因為頸部有一節斷裂,因此我們又為他進行前位頸椎減壓融合固定手術。望著安安平穩的呼吸,難以想像他剛送到醫院時已經瞳孔放大,幾乎已是可宣告死亡的狀態。接連幾天大手術不斷,是因為我們不願意放棄,也是因為家屬的全力配合;部分手術費用需要自費,要價不菲,安安的爸爸每一次都是眼也不眨地簽下手術同意書。他曾說過的一句話,至今仍在我們醫護人員心中不停回響:「不管他以後是坐輪椅還是躺著,我就是要救他!」那令人蕩氣迴腸的堅定模樣,激發起大家全力搶救的決心;入院第二十天,安安終於醒了。放下工作、全心在他身邊沒日沒夜照顧的父親,消瘦了十幾公斤。當爸爸問他:「你知道我是誰嗎?」安安的反應雖然慢,回答卻令父親喜極而泣;他點點頭,用盡力氣,緩緩地說:「爸爸。」當時的他,腦殼都還沒裝回去呢!清醒後的他,除了西醫的治療,也配合中醫治療;狀態穩定之後,就開始積極復健。由於傷到運動神經,起初右腳不太靈活;但二十歲的青春正是本錢,他恢復得很快。他也傷到顳葉,說過的事情馬上就忘了,以前的事也記得不多。最令他父親感到頭痛的,卻是額葉的傷害,讓安安幾乎變了一個人,彷彿回到他身體裡的靈魂是個天大的錯誤。他的脾氣變得很不好,常常前一秒還好好的,下一秒就動手打人。曾有一位復健師要跟他練習握手,復健師的手才剛伸出去,安安就下意識地一掌揮過去。安安的爸爸無奈地說,他自己也被打過;但問安安為什麼打人,他卻只悶悶地說:「不知道。」後來,在慢慢的解釋、教導之下,安安已經不會隨意打人了,但出言不遜的狀況始終沒有改善。到醫院復健時,雖然不至於對護理人員或是復健師口出惡言,言語內容卻相當刻薄,對人的外貌給予批評羞辱,比惡毒的詛咒更傷人。「每一次要去復健時,我都要先做好心理準備,等一下又要向人道歉了。」安安的父親苦笑著說。後來,有一段時間,他實在不敢再帶安安出門,只好自掏腰包買下復健器材,自己在家模擬著復健師的方式帶著他做。現在的安安已經能走能跳,各方面的恢復都已經近乎完全,唯獨個性依舊無法恢復。有時,他的父親會很懷念以前那個安安——閒暇之餘就會來幫他工作,無論是農事或是畜牧,都樂於其中。「他在部落裡面很有人緣,在孩子群中是個孩子王,對老人又很體貼。」他還記得,前幾年母親生病住院,每天晚上到醫院睡那張難睡陪病床的,都是安安。回憶是甜美,對比現實卻成了苦澀;有時想太多了,大男人堅毅的臉龐也不禁因痛哭而扭曲。當初把孩子救回來,值得嗎?他心裡的答案很肯定,當然值得!「教會說他現在是新造的人。」安安的爸爸重拾堅毅,虔誠地說:「到現在我還是日日在為他禱告。」林院長的大腦小教室:額葉受傷額葉的功能若是慢慢退化變差,其功能會被其他部位取代;若是只有一般功能受損,另一邊就可以代償回來,因此就不會有太多性格上的改變。不過,如果是突如其來的撞擊等創傷性的傷害導致額葉受損,人的個性就可能會改變,原本很有禮貌的會變得不禮貌,而不禮貌的人則可能因此轉為彬彬有禮。安安的狀況除了是受到撞擊導致,也因為他左右兩邊的額葉都受傷,因此變得孩子氣,不懂得應對,想說什麼就說,必須要花很久的時間才有辦法慢慢地「練」回來。(本文摘自/能醒能走:林欣榮教授的腦醫學救命筆記/經典雜誌)

顱內動靜脈畸形 30%病人恐致癲癇

顱內動靜脈畸形 30%病人恐致癲癇#顱內出血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顱內動靜脈畸形」是指腦部微血管發育不完全,流經動脈內的血液會直接灌注到靜脈,造成血流過大導致血管破裂出血,這是國內年輕人中風的常見原因。顱內動靜脈畸形發生率不到1%,年輕男性比女性更常見。臨床表現大約有50%的病人會引起顱內出血,有30%的病人會導致局部性或全身性癲癇發作。顱內動靜脈畸形的病人每年有3%風險會引起腦出血,其中可能有10%機率會死亡、20-50%機率會有永久的神經學症狀(包括失語症、癱瘓、植物人等)。25歲林先生,105年第一次全身性癲癇發作被送到急診,經醫師一系列詳細檢查,包括腦部電腦斷層、核磁共振、血管攝影檢查、腦波等,最後顯示為右側額葉3公分顱內動靜脈畸形。初期使用3種抗癲癇藥物,才使癲癇獲得控制。醫師建議林先生接受「電腦刀治療」顱內動靜脈畸形,經過兩年追蹤顱內動靜脈畸形已完全消失,而且3種抗癲癇藥物已經逐漸減量,到第3年已經停用抗癲癇藥物,且癲癇症狀目前也無發作。顱內動靜脈畸形的診斷工具是先由腦部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掃描做出初步診斷,再由腦部的血管攝影檢查確定診斷。治療方式包括開顱手術直接切除動靜脈畸形;腦血管內導管療法來栓塞住病變的血管;立體定位的放射手術(電腦刀、加馬刀)促使畸形血管壁內皮細胞增生,導致血管壁逐漸變厚,最後管腔完全堵塞,血流不再通過自然沒有再出血的危險。電腦刀屬非侵入性療法 缺點是需較長時間才能完全根治與開顱手術切除動靜脈畸形比較,電腦刀的主要好處是非侵入性的療法,因而不會有開腦手術的巨大風險。另外,有些動靜脈畸形位於手術無法切除的區域,所以電腦刀也許是對病人唯一的可行方法。但是電腦刀治療是一種使動靜脈畸形逐漸萎縮的緩慢治療過程,可能需三年時間才能完全消滅動靜脈畸形,這段時間病人仍然面臨動靜脈畸形隨時可能出血的危險。奇美醫學中心的電腦刀中心治療結果顯示,通常直徑小於或等於3公分的腦部動靜脈畸形,有80%的機率在電腦刀治療後三年內就消失。逾7成病人使用電腦刀治療 可改善顱內動靜脈畸形引起之癲癇奇美醫學中心神經外科暨電腦刀中心主治醫師陳志偉表示:癲癇發作情形改善的原因可能與電腦刀治療後動靜脈畸形逐漸萎縮有關。但是即使接受了電腦刀治療,也不是所有病人的癲癇症狀會完全消失。有些病人在動靜脈畸形已經治療消失後,癲癇依舊持續存在,可能是因為在動靜脈畸形消失的過程中鄰近的腦組織形成結疤導致腦部不正常放電而引起癲癇發作,此類病人仍需要長期服用抗癲癇藥物。

長者千萬要防跌!顱內出血陷昏迷

長者千萬要防跌!顱內出血陷昏迷#顱內出血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老人家真是不能跌倒!90歲的郭奶奶,日前在家裡滑倒撞到頭,意識昏迷,緊急送醫救治經程腦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老奶奶跌倒時傷到頭部,急性硬腦膜下出血,血塊壓迫腦部,生命垂危。緊急安排開顱清除血塊手術,術後2個禮拜加護病房治療,郭奶奶總算順利清醒並轉至普通病房繼續復健治療。經強力撞擊硬腦膜下出血 損傷太嚴重可能昏迷、死亡安南醫院腦神經外科程正鑫醫師表示,硬腦膜是包覆在腦表面的一層結締組織,經過強大力量撞擊,可能造成腦表面血管破裂出血,造成硬腦膜下出血,直接壓迫到腦組織,造成神經功能損壞,需要緊急開刀處理。若腦部損傷太嚴重,可能造成長期昏迷,甚至中樞衰竭而死亡。家中有老人家,務必不可輕忽長者跌倒嚴重性。程正鑫醫師提到,根據2017年衛福部公布的國人十大死因,事故傷害仍排名第6,最常造成國內老人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的第1位是交通事故,其次就是跌倒。研究顯示,相較交通事故,老人跌倒其實更易於預防。建議老人千萬不要因為曾經跌倒就自我限制活動,陷入功能與行動力逐漸喪失的惡性循環。防跌肌力運動 可從安全性較高的平躺抬臀開始根據國健署於2013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 」顯示,老人最近一次跌倒的地點,高達一半以上是在自家住處,其中又以客廳、臥室、浴室、廁所最常見,自宅以外則以路上、菜園/農地、公園及運動場為主,而每一位跌倒長者其住院平均費用為9到13萬元。安南醫院復健科醫師洪啟堯也補充,防跌肌力運動可從安全性較高的平躺抬臀、平躺抬腿、坐姿抬腳、坐姿踏步等開始,搭配大關節牽拉伸展,循序漸進至腳跟腳尖重心轉移及腳跟行走等平衡運動;太極拳也是實證可防跌的運動。別因怕跌倒而不運動 反而肌力減弱人一旦上了年紀,要做快樂的「不倒翁」這麼難嗎?程正鑫醫師表示,國民健康署提出防跌三部曲供長者及家屬參考,包括訓練肌力與平衡感、遵循醫囑用藥、定時檢視居家安全及防滑、外出要留意反光標誌、馬路行走不要急。建議長者愈老愈要動,加強下肢肌力和身體柔軟度及平衡感;服用多重藥物者若出現頭暈、肌力減弱及步履不穩等狀況,亦可與醫師討論調整用藥,降低跌倒風險。居家環境部分,除適度照明、保持平日行經路線障礙物淨空,長者臥室亦可考慮採用木質地板,或鋪設防跌軟墊,浴室不但要防滑更應於適當處裝設扶手並擺放防滑、不積水的椅子,供長輩隨時使用。長者不幸跌倒撞到頭 建議就醫檢查最保險最後,程正鑫醫師提醒長者,若不幸跌倒撞到頭,不論輕重還是到醫院就醫最保險。輕微頭部外傷須持續觀察與藥物治療,但嚴重頭部外傷或有明顯神經缺損,就必需接受腦部電腦斷層的檢查以確定腦部是否有損傷。腦部電腦斷層的檢查若是出血量少、挫傷不重,以藥物治療及觀察為主,但是倘若出血量多,危及生命則可能需開刀處置,總之小心駛得萬年船。

顱內出血險成植物人 緊急手術撿一命

顱內出血險成植物人 緊急手術撿一命#顱內出血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70歲張姓老農騎機車撞上停於路邊的貨車,頭部重創,顱內大出血、顱骨骨折、腦漿外溢,被送到急診。經過緊急手術6小時,昏迷2週、住進加護病房1個月,原本可能變植物人或失明的張先生奇蹟甦醒,現在雙眼正常,已可行走。顱內出血、顱骨骨折 緊急動手術清除血快、將顱骨復位彰化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張昕煥表示,經過電腦斷層攝影,老農左側硬腦膜下腔大片出血,且顱骨開放性骨折破裂,骨頭插入額葉,腦漿流出。另外從額骨到鼻腔骨、眼眶骨還有長寬各5公分骨折,意識不清,生命跡象微弱。病患顱骨骨折嚴重、視神經被壓迫,若不立刻動手術一定沒救,動手術雖也不樂觀,但還有一線生機,家屬同意後6小時手術,才穩定生命跡象。老農的開顱手術主要是進行顱骨切除減壓手術,清除硬腦膜下腔血塊,同時將顱骨復位,打鋼板固定,儘量恢復原狀。術後老農昏迷14天,醒來後手腳無力、意識不清,但情況漸漸轉好,1個月後手腳已可以動作,能拿筷子吃飯,原本不妙的雙眼也都正常,出院時講話走路都已大致正常。傷到額葉、視神經遭壓迫 險失明成植物人患者妻子表示,丈夫原本身體硬朗,還天天下田,經此重創瘦8公斤,人變得比較鈍、動作比較慢,較熟識的人大都認得。復健後,原本無法拿筷子、湯匙的右手也已經可拿,還能慢慢行走,出院後丈夫還走2、3公里的路去兒子的家。張昕煥醫師表示,張先生腦部嚴重損傷,因顱內大出血及骨折還傷到額葉,即使救得回來,預期可能變植物人,也因為視神經遭壓迫,失明恐難避免,或引發神經中樞感染致意識不清,結果這數種不好的情況都沒發生,算是非常幸運。

一跌倒就顱內出血?原來白血病作怪

一跌倒就顱內出血?原來白血病作怪#顱內出血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54歲的董女士一跌倒就顱內出血,檢查後發現罹患淋巴性白血病,莫名頭暈,左手左腳動彈不得,生命只能用「週數」倒數,確診白血病後加入試驗用藥,療程結束後癌細胞完全緩解。今年2月該試驗用藥「雙特異抗體」已核准上市,期待能給予更多患者重生的機會。白血病每年新患者約200人急性白血病的疾病進程來的快且兇狠,在復發或治療無效的情況下,約3個月會死亡。臺大醫院小兒部小兒血液腫瘤科醫師林東燦表示,白血病常見症狀為發燒不退、貧血、全身倦怠、無預期出血等。根據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每年新診斷患者約在200人左右,常見於3~5歲兒童。林東燦醫師提及,國內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化學治療成功率逾8成,但對於成人患者,預後卻不佳。主要原因在於成人骨髓造血細胞再生能力不如兒童,無法承受高劑量化療,加上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細胞具有分裂快速特性,若不治療每10天即會增加1000倍,一旦疾病復發,生命開始用「週」倒數,有其臨床治療的迫切性。雙特異抗體活化免疫細胞、消滅癌細胞今年2月衛生福利部核准「雙特異抗體」上市,終於突破治療困境。過去因癌細胞產生抗藥性,化學治療僅有2成患者的疾病達到緩解,根據臨床試驗,使用新藥治療後,高達4成4的患者能達到完全緩解的目標。臺大醫院內科部血液科醫師吳尚儒說明,成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透過化學治療近8成以上患者可達到緩解,近6成患者會在1年內不幸復發。今年2月衛福部核准新藥上市,終於擺脫無藥可治的困境。「雙特異抗體」不僅可藉由活化自體免疫細胞,徹底消滅癌細胞、延長生命力。

防中風、抗凝血 反轉劑是解藥!

防中風、抗凝血 反轉劑是解藥!#顱內出血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黃老先生在家中不慎跌倒造成顱內嚴重出血,需緊急進行手術 ,但因患者為心房顫動患者,長期服用抗凝血藥物,如進行緊急手術可能有無法止血的風險。全台估25萬心房顫動患者 中風風險高5倍馬偕紀念醫院腦中風中心主任傅維仁指出,傳統或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是以抑制心房顫動患者凝血功能,讓血液不易凝固來達到預防中風的成效,因此如果心房顫動患者在服用藥物期間突遇大量出血需要進行手術時,患者凝血功能機制能否即時回復,會直接影響患者緊急手術的成功率。臺北榮民總醫院新藥臨床試驗中心主任江晨恩表示,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 AF)會讓患者出現心悸、暈眩、胸痛等症狀,但高達75%患者感覺不到任何症狀,致使心房顫動患者從症狀出現到確診平均延遲2.6年,某些患者甚至在中風後才知道自己是心房顫動患者。江晨恩主任說明,台灣約每47分鐘即有一人因腦中風死亡,而研究顯示高達28.3%的腦中風是因心房顫動引起,根據統計發現,每6位腦中風患者,就有1人因心房顫動引起,且心房顫動患者更比常人高出5倍中風風險、2倍死亡風險。抗凝藥反轉劑 緊急手術關鍵即刻救援江晨恩主任表示,傳統抗凝血藥物華法林藥物作用慢,研究顯示超過50%以上的心房顫動患者未受到妥善照護,而且華法林造成的顱內出血,亞洲人是白人的4倍。新型抗凝血劑起始作用快、不須定期監測、劑量固定、與藥物及食物交互作用情形低,使心房顫動患者生活便利性大幅提升,有助於患者提高藥物順從性,而且顱內出血比華法林少70%。抗凝藥防中風 緊急手術提高止血不易的風險傅維仁主任說明,新型口服抗凝血劑有專一性的反轉劑經研究顯示,不但能夠完全、並持續超過12小時反轉效果,且以350倍親和力達到專一精準結合,來抑制特定抗凝血藥物的抗凝作用,即時提供心房顫動患者得以因應緊急手術的身體恢復凝血功能狀態。心房顫動患者突遇意外須緊急手術時,注入的反轉劑就會讓心房顫動患者恢復正常凝血功能,手術結束後可以繼續服用有反轉劑的新型抗凝血劑,減少中風發生。

全母奶媽媽不吃菜 滿月娃缺維生素K險死

全母奶媽媽不吃菜 滿月娃缺維生素K險死#顱內出血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駱冠蓉/綜合報導)母奶是新生兒來到這個世界,收到的第一份祝福,媽媽飲食習慣間接影響到寶貝營養,要怎麼吃才能給他們最好保護呢?前幾天,中國有一名1個月大的嬰兒出現嘔吐、腹瀉、反應差等症狀,當地醫師表示,因為嬰兒一出生就喝純母奶,加上產婦哺乳期間從不吃綠色蔬菜,導致他維生素K缺乏,而引起顱內出血。據了解,維生素K是參與血液凝固的重要物質,若人體缺乏維生素K,就等於少了凝血因子,容易造成出血或流血不止的情形發生,然而出血點可發生在任何部位,最常見的是顱內出血,嚴重恐致死。30-50天是高危險期 多吃深綠色蔬菜、肝臟  當地醫師表示,純母乳哺餵的優點有很多,但缺點也不容忽視,像是維生素K不足是最常見的問題,因為目前許多醫院在新生兒出生時都常規補充維生素K1,所以暫時不會缺乏,但嬰兒在滿月後到50天左右是高危險期,家長應注意有無出現嘔吐、腹瀉、反應差等症狀,另外,建議飲食要均衡,蔬果類食物不能少,多吃深綠色蔬菜、動物肝臟等富含維生素K的食物。禍從口入 孕媽咪勿踩3大地雷不過並不是要媽媽刻意吃大量的特定食物,一般建議維持平常的進食型態,不管種類、量還是次數不需要有太大的改變,但是在哺乳期間有些飲食上的禁忌要注意,根據國健署母乳哺育網站資料,有3大地雷應當心。1)咖啡因/在攝食60分鐘後母乳中的量最高,若攝取量一天超過750毫克,可能造成寶寶躁動不安,咖啡因在寶寶體內的代謝隨著年齡而加速,因此影響越來越小,盡量在下午三四點之後不要再喝。2)酒精/美國藥物協會建議,媽媽的飲酒量不要超過每天每公斤體重0.5公克,會抑制乳汁分泌,即使勉強擠出也無法加速酒精排空,哺乳期間宜避免飲酒。3)可能引起過敏的食物/寶寶可能對媽媽食物中一些蛋白質過敏,像是牛奶、豆、蛋及奶製品、麥、玉米、花生及堅果。

口齒不清又嗜睡 九旬嬤顱內出血險要命

口齒不清又嗜睡 九旬嬤顱內出血險要命#顱內出血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一名高齡90多歲的奶奶,平時不良於行,且失智的情形,但平時仍能與家人談笑風生,直到某天,家人突然發現她口齒不清、越來越嗜睡,驚覺不對便趕緊將她送醫檢查,結果發現左側顱內有大片的慢性硬腦膜下血腫,必須透過手術來治療。但家人一聽到要開腦,萬分地不願意,覺得「年紀大了插管開刀,不是很危險嗎?」,最後,在醫師的解釋下,捨棄了插管全身麻醉的方式,以局部麻醉作為取代,接受了開顱穿孔手術,所幸順利地將血水引流出來,目前已康復出院。慢性硬腦膜下出血 好發60歲以上老人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神經外科王奐之醫師表示,顱內出血雖然可說是人人聞之色變,但慢性硬腦膜下出血,可說是所有類型中手術治療預後最好的一種,一般來說,此種出血好發於60~70歲以上的老人,雖有部分病人可回想數週之前曾經有過頭部外傷,但也有約一半的病患完全問不出創傷病史。而這類受過頭部外傷的患者,通常在前一、兩週,電腦斷層上並看不到明顯的出血,或是僅有很少量的血塊,但當慢性血腫的內外膜形成後,液化的血水可能就會慢慢變厚,一旦超過某個程度後,就會對腦子開始造成壓迫,症狀就會慢慢開始浮現,也因此,若光外在症狀來辨識的話,恐會無法得到正確診斷。接受手術治療 能達到九成以上恢復率在治療方面,王奐之醫師表示,手術僅需在出血側以鑽頭製造一至兩個小洞,便可將液化的血水引流出體外,雖然大多數以插管全身麻醉的方式進行,但若病患無法接受全身麻醉,使用局部麻醉來進行這類手術也是可以辦到的。雖然手術能達到九成以上的恢復率,但仍經常聽見,家屬不願讓病患接受手術,最後因此陷入昏迷而往生的憾事,對此提醒民眾,若發生出血問題時,應與醫師詳細討論,千萬別因為先入為主的觀念,而影響了病患恢復的機會。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