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乾癬症狀的患者,往往因為外觀變化造成心理很大壓力,特別是患部是在隱密部位時,更會影響與親密伴侶間的互動。門診甚至就有女性患者因背部病灶,多年來與丈夫的性生活一直不敢開燈而感到相當沮喪。 台大皮膚部主任蔡呈芳醫師表示,乾癬是一種免疫疾病導致皮膚發炎的反應,主要症狀表現會是皮膚發紅、變厚、脫皮等,會伴隨搔癢甚至是疼痛,病灶可能出現在身體各處,尤其像是頭皮、手肘、膝蓋外側、小腿前、臉部,甚至是隱密部位。 害怕異樣眼光,乾癬增加心理壓力 儘管乾癬不具傳染性,但由於外觀很容易被注意到,因此患者常常面臨心理與社交上的壓力,蔡呈芳醫師表示,不少人因為隱密部位有病灶,造成與伴侶間親密相處時較疏離。求診的患者中,就有女性病友的病灶出現在背部,與先生進行親密行為時就不敢開燈;也有人因為病灶在指甲上,連拿東西給他人都成為一種壓力。因此,乾癬最重要的不只是治療皮膚不適,更要關注被標籤化帶來生活的嚴重影響,甚至是憂鬱問題。 蔡呈芳醫師提到,隨著醫療新藥的發展,乾癬現在已有很好的治療方式,以往比較嚴重的情況會施打類固醇,但類固醇反覆施打會造成病灶不穩定或有副作用,所以醫生都說乾癬不能打針;但現在以針劑生物製劑治療,不僅能達到快速控制病情的效果,同時也能減少副作用。 生物製劑見效快,長效穩定減少治療空窗期 蔡呈芳醫師說明,生物製劑是注射的蛋白質,透過快速將發炎物質中和來緩解病灶,因此多數患者在3~5天就能感覺到明顯改善。在新藥發展療效與安全性都日漸優化的考量下,以往健保給付是皮膚病灶面積較大或症狀持續無法改善、已經做過傳統治療的族群才能使用。但隨著現在新一代生物製劑的發展,皮膚醫學會建議,當乾癬症狀已嚴重影響到日常時,就可以考慮使用生物製劑作為治療方式。蔡呈芳醫師也提到,只要是需要系統性治療的病患都適合,另一方面,針對中重度定義也有所調整,如果是特定部位明顯的病灶,或者是對生活品質有所影響,都算是中重度的範疇。 蔡呈芳醫師指出,以IL-17i生物製劑來說,不僅見效快,也屬於長效型藥物,持續治療效果更可持續超過5年,目前健保已針對中重度乾癬患者提供有條件給付。蔡呈芳醫師認為,在健保給付期間,若能優先選擇能提供較長期、穩定療效的藥物,就可延長治療效果,減少未來可能出現的治療空窗期,也確保病情能更有效被控制。 乾癬症狀往往會影響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蔡呈芳醫師強調,病患非常需要長期且持續性的有效治療,透過適合的藥物及早介入,才有機會完全治癒不復發;特別是有些病患很在意隱密部位病灶讓伴侶間的親密關係疏離,甚至造成心理問題都是重要課題。因此,如果能夠及早治療,以及平時多留意健康的生活習慣,不要撓抓患處或食用增強免疫力的食品,就能幫助穩定病情、提升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