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電腦捐贈弱勢學校 用愛點亮孩子的世界

電腦捐贈弱勢學校 用愛點亮孩子的世界

到處還洋溢著濃郁年節氣氛的開春第二天,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員工的心頭也是暖烘烘的!昨天(2/3)上午10:30新竹醫院在一樓門診大廳舉行「用愛灌溉希望,點亮孩子的世界!」電腦捐贈記者會,透過IC之音廣播電台及國內知名神經科學家洪蘭教授的牽線,將汰換的15台電腦致贈予嘉義縣鹿草鄉碧潭國小,並由該校邱文嵐校長代表接受,由於得知碧潭國小孩子弱勢的狀況屬全國之非常弱勢,集經濟、地域及文化資訊弱勢於一身的情況下,新竹醫院員工更是主動發起募集圖書及捐款在當天一併贈予碧潭國小,共募得500餘本圖書及近6萬元的捐款,另捐款部分亦尚在持續募捐中。記者會開場,由該院員工眷屬劉筱勻小姐彈奏了兩首膾炙人口的鋼琴名曲「夢中的婚禮」及「悲愴奏鳴曲」,接著由外科趙明醫師登場,一展其小提琴深厚的造詣,為現場的來賓演奏了「匈牙利舞曲第五號」,該院張景年院長表示:「為了這次活動,醫院內上上下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書出書、有券出券,卯足了勁響應醫院一貫以來所力行的善盡社會公益之使命,並將愛的觸角跨越新竹縣、市,遠播至嘉義鹿草,藉由電腦及圖書所搭起的希望之橋,希望開啟孩子通往世界的窗,過去醫院也曾經有將汰換的百餘張病床致贈給教養機構的經驗,並獲得很好的迴響,這次再度將汰換的電腦致贈予碧潭國小,如此模式或可推廣至所有的署立醫院,大家一起珍惜資源並為社會需要的角落盡一份心力,發揮雪中送炭的精神!」同時,張院長亦肯定IC之音廣播電台一直以來致力於公益活動的精神。多年來,對偏遠弱勢兒童的關懷不遺餘力的洪蘭教授表示,閱讀對於兒童的學習非常重要,閱讀是一切學習的基礎,藉著書籍以及電腦,學童有更多資源幫助學習,社會上需要大家一起盡心盡力,幫助弱勢的角落,溫暖這個社會!IC之音台長楚雲也響應此活動,他與來賓們分享施比受更有福的概念,也盼望這樣的接著,也盼望這種愛的傳遞,能讓孩子的未來充滿無限可能!碧潭國小邱文嵐校長也說,到任碧潭國小近半年以來,全校教師總是秉持著最大的熱誠及永不放棄的精神,關懷及寬廣的教學,期許為孩子製造學習的契機,感謝新竹醫院及員工熱情的支持和鼓勵,全校師生將會更積極面對各種困境。最後,活動在劉筱勻小姐演奏的兩首蕭邦名曲:「小狗圓舞曲」及「夜曲」輕快優美的樂音聲中結束。

不可輕忽!新生兒「發燒」的警訊

不可輕忽!新生兒「發燒」的警訊

”發燒”可以說是一般小兒科門診或急診中最常見的問題,因為絕大多數的父母都對小孩子的發燒非常關心甚至十分的焦急。還好嬰幼兒發燒的原因多半都不是有什麼嚴重的問題,其中很多都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有關。這種燒,一般而言很容易控制,病程過了孩子自然就可痊癒,不會有什麼不良的後果。但是發燒也可能只是一種嚴重疾病所表現出來的冰山的一角,如果忽略了而未給予適當的治療,甚至會有致命的危險。這種情形尤其常見於新生兒期,所以對於新生兒發燒,我們必須特別注意和小心。 為什麼新生兒發燒會有這麼大的威脅?臺安醫院小兒科卓瑩祥醫師表示,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是新生兒的發燒其原因通常不像較大的小孩那麼單純。很多人都知道或至少聽說過,小孩在五、六個月大以前比較不會生病感冒,其原因除了這個年齡的孩子很少出門,較少接觸到病源以外,體內含有來自於母親的抗體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但也由於不大容易生病的關係,萬一還是生病發燒了,就很有可能不是一般單純的感冒了。卓醫師指出,特別是在新生兒期(通常是指出生後一個月內),孩子身上的器官有些還未發育成熟,很容易受到病菌的侵犯,或被侵犯後病源容易擴散至其他重要器官。譬如新生兒較容易得到敗血症,也就是細菌侵入血液中,然後隨血液循環全身的細菌又會造成全身各個器官的發炎,例如腦膜炎、肺炎、骨髓炎等。此外有些新生兒有潛在的器官發育不良,也使得他們有較大的機率受到細菌感染。譬如尿路感染常見於先天性腎臟畸型或尿液逆流的新生兒。第二個,我們要對新生兒發燒特別注意的理由是,在這個時期的細菌感染,如果沒有及早治療的話,其病程可以非常快速,令人措手不及。在醫院中偶而可見敗血症的新生兒,早上才發燒,到了當天晚上就休克而回天乏術了。因此早期診斷、迅速治療是十分重要的。有些父母非常不能理解為什麼新生寶寶一發燒就得住院,而且抽血、驗尿、甚至抽脊髓液檢查全套都來,實在很不捨得。但是這實在是不得已的,因為敗血症、腦膜炎的初期症狀常常就只是發燒而無其他明顯症狀,如果因為不捨得做檢查而觀察到症狀明顯時,可能已經一發不可收拾了。因此機伶的小兒科醫師對新生兒發燒的處理態度,通常是“寧可錯殺一百也不可放過一個”,這樣才不致悔不當初。雖然新生兒發燒有可能是一個重要的警訊,不過也不是每一個新生兒發燒都一定是敗血症或腦膜炎。通常如果發現寶寶發燒了,卓醫師建議,可以先量肛溫或耳溫,如果不是很高的燒,而且小孩的活動力和食慾都還很正常,則還可以先觀察一下。在門診常見一種「假性發燒」,也就是寶寶沒有生病,只是媽媽把小孩包裹太多的衣物,使得小孩的體溫上昇。這時除了寶寶其他狀況一切良好外,身上常長滿扉子或汗疹,頭髮也是濕濕的。如果懷疑是假性發燒,只要將寶寶的包布打開,在冷氣房中待一陣子,再量一次體溫。如果體溫回復正常,即可證明不是真的發燒而可免去一堆不必要的檢查了。所以我們對新生兒發燒是應該特別小心,但也不必過度緊張,如果沒有把握,應該求助於有經驗的小兒科醫師,並且配合醫師的檢查與治療,如此便可避免大多數的悲劇發生了。

您喝的水安心嗎?當心砷中毒引發致癌

您喝的水安心嗎?當心砷中毒引發致癌

自古以來砷即被人類廣泛使用,早在中古時代砷即被當成藥物使用,而砷中毒的報告在文獻上也可以被追溯到幾世紀之前。隨著文明的進步,砷被廣泛的使用如化學工業、殺蟲劑及除草劑的製造、玻璃工業、醫藥工業及電子業上。使得砷中毒的機會隨之增加。砷進入人體的型態可以分成有機砷及無機砷。有機砷主要是存在於海產類,經由食入進入人體。奇美醫院神經內科 鄭天浚醫師表示,由於有機砷的毒性極低,至今仍未發現來自有機砷中毒的案例,而且其代謝和無機砷代謝不同,因此,有機砷被視為無害而且是可以忽略的物質。相反的,無機砷則會造成人體的傷害。鄭天浚醫師指出,長期過量的無機砷進入人體後會引發慢性中毒而導致人類多種器官發生的疾病。其中包括(1)癌症:包括肺癌、皮膚癌、膀胱癌,肝血管惡性瘤等;(2)皮膚病如皮膚炎,色素沉澱及皮膚角質化等;(3)肝臟疾病如肝腫大及肝硬化;(4)血管疾病,如雷諾氏症候群,血管阻塞炎如台灣西南沿海地區的烏腳病;(5)心臟血管疾病、腦血管、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由於慢性無機砷中毒已在流行病學的研究中証實,會引發人類癌症產生,因此國際癌症研究組織(The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已把砷歸類為第一類(Group 1)致癌物質,即為確定人類致癌物。因此世界各國對於環境中無機砷含量,進行評估與管制。人類暴露無機砷的來源,主要有兩大部分。第一部分來自於職業及工作場所的暴露。常見的中毒來自於採礦業、冶煉業工人以及農藥的使用者。已有許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這些從業人員經過長期的無機砷暴露,造成上述的一些健康效應而必須加以改善與保護。而一般大眾對於無機砷暴露則主要來自於環境暴露,而且是以飲水為主要暴露來源。台灣西南沿海地區如嘉義縣的義竹鄉、布袋鎮、台南縣的學甲鎮、北門鄉、鹽水鎮地區,以前長期飲用高無機砷含量的地下深井水而導致當地居民出現肢體末端變黑壞死的現象,被稱為「烏腳病」。該地區也就被公共衛生稱為「烏腳病流行區」。後來經過政府大力改善該地區的飲用水來源為自來水後,此疾病在當地已幾乎無新病例再發生。但是該地區的癌症發生率,心臟血管疾病、糖尿病、腦血管疾病的盛行率均仍較台灣其他地區高。有鑑於此,世界各國針對飲水中含量均有嚴格的標準。鄭天浚醫師說,世界衛生組織在1984年針對飲水的建議安全標準為0.05毫克/公升(1毫克=10-3)公克,在1993年下修成0.01 毫克/公升,美國環保署在2001年將水中砷法定最高濃度訂在0.01毫克/公升,更建議安全含量定為0毫克。台灣自來水中砷含量的最大限值在民國89年12月1日起下修為0.01毫克/公升而與世界先進國家同步。由此我們可知,只要我們避免使用深井水或來源不明之水作為飲用水,而使用自來水為飲用水源,應無砷中毒之機會。然而隨著工業及電子業的發達,無機砷的使用也隨之發展,未來在職業暴露的安全性仍是環境職業衛生專家所必須注意的重要目標之一。

農曆春節期間,呼吸道感染求診比例高

農曆春節期間,呼吸道感染求診比例高

今年農曆春節期間長達九天,為了服務大眾,羅東博愛醫院急診24小時服務,根據院方的統計,今年九天年假,就醫的民眾多達3577人次,一天就醫人次為397.4人次,較去年一天293 人次,多出35.6%。羅東博愛醫院指出,今年農曆春節期間,以呼吸道感染、腸胃疾病及跌倒/意外傷害,仍位居求診項目的前三名,其中,呼吸道感染就診人數多達1479人次,佔41.35%,與去年6天年假之中,有395人次呼吸道感染,佔22.47%,高出許多。急診醫學科張啟宏主任表示,農曆過年前,流感就醫人數逐漸攀升,過年期間氣候變化大,加上民眾南來北往,以致於呼吸道感染就醫人口增加,他叮嚀病患前往醫院接受治療,並記得多休息,補充水分。

貧血補「鐵」飯後服用效果佳

貧血補「鐵」飯後服用效果佳

是否發現您只要一上班,臉色就更白,頭就暈的更厲害?您是否經常被信用卡高利債或者是高額的房貸壓力壓得透不過氣,胸悶氣鬱經常引發頭痛、頭暈呢?可是換了銀行、換了信用卡情況怎還是一樣呢?事實上,您可能有潛在的貧血原因,因而造成您的頭暈腦脹,無法應付繁忙的工作,貧血不是大病,病起來真要命。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戴承正主任表示,貧血的原因有許多種,依照血球的大小,我們將貧血分為巨球性貧血、小球性貧血以及正常球性貧血。 「巨球性貧血」大多由於維他命B12或葉酸的缺損而引起,引發的原因與萎縮性胃炎、飲酒過量經常有關。在胃癌患者接受過胃全切除後,多會引發維他命B12的缺損,因而造成巨球性貧血,這是因為胃壁細胞會分泌維生素B12吸收所必需的內在因子(intrinsic factor),這個內在因子缺乏會造成造成維生素B12無法吸收或吸收降低,以致引發惡性貧血,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胃黏膜萎縮或胃切除。而葉酸缺乏則常由於飲食不當,缺乏綠葉蔬菜、肝臟、柑橘類水果、酵素等食物,或者是酗酒患者所引發之慢性酒精中毒,在血中的高濃度酒精可以阻斷骨髓對葉酸的反應,妨礙紅血球的生成,因而引發巨球性貧血。缺鐵性貧血,是因為鐵的吸收不良或流失造成的一種後天性貧血。因體內缺乏鐵質〈例如慢性出血〉引起的,女性因月經與妊娠極易發生此疾病,男性可能因胃潰瘍或痔瘡出血,也會引起此病,缺鐵性貧血並不是一個疾病,而是一個症候,有相當多的疾病皆會引起。症狀輕微時通常沒有症狀。較嚴重時會有心悸、頭暈、怕冷、頭髮指甲變脆弱。嚴重時指甲成湯匙形,舌頭變粗糙,無痛性舌炎(舌頭味蕾消失、呈現光滑狀)、口角炎、、吞嚥困難。 戴承正主任說,缺鐵性貧血在醫療與護理上,會給予鐵劑增加血中鐵的濃度,一般服用鐵劑八星期,血色素可恢復到正常值,服用半年可補足鐵的存量。常用的口服藥物是硫酸亞鐵、葡萄酸亞鐵。若是吸收不良或胃切除的病人則考慮給予鐵劑之注射。注射常用的藥物是鐵─葡萄聚糖〈病人再48小時內會較有精神及食慾大增〉。在飲食食物方面,可考慮含鐵豐富之紅肉、內臟、蛋黃、葡萄乾、深綠色蔬菜等。護理方面由於鐵劑會刺激胃部,應在飯後服用。液態的鐵劑要充分稀釋並由吸管吸食,因為沒有稀釋過的鐵劑會使牙齒染色,鐵劑服用會引起便秘,所以要配合軟便劑與緩瀉劑使用。注射用的鐵劑會造成注射部位的皮膚顏色加深,所以要用Z字型注射方法。地中海型貧血則是一群先天的、慢性的、溶血性的貧血。紅血球的特徵為極薄、易碎。小孩會有生長與發育遲緩的現象。戴承正主任指出,此病的預後通常不好。一般分為主要地中海型、中間型、次要地中海型。症狀有脾臟腫大、黃疸、膽石病、足部潰瘍,患者骨頭會過度活動造成顱骨加厚,面似蒙古症。地中海型貧血在醫療與護理上可從以下幾點改善:1.輸血:大多可不必輸血,有時中型患者因感染而暫時性血紅素下降,此時輸血可回復。中型患者,在懷孕期間需要規則輸血,如果可能的話用冷凍血球以減少感染的機率,懷孕期間排鐵要暫停。2.排鐵:每年驗血內鐵質,若血鐵質 ( Feritin ) 大於2000mg/ml 時,每星期排鐵1-2天即可。 3.維他命之補充。4.健康檢查。5.飲食:以均衡營養為原則,最忌偏食。切忌服用含鐵藥物補血。飲茶可減少鐵的吸收。6.運動:促進新陳代謝,可增加血管彈性,對輸血時之注射有幫助。 特別注意骨骼病變所造成的傷害。7.脾臟切除:脾腫大、功能亢進時,經血液專科醫師認定後切除,在脾切除同時請外科醫師注意是否有膽囊結石現象。預防地中海型貧血的方法包括:1.婚前篩檢:未婚之男女均需篩檢是否為帶因,病患之對象及婚後未懷孕前更為必要。2.產前檢查:如夫妻均為帶因者或病患之配偶為帶因者應抽取胎兒檢體(絨毛採樣、羊膜穿刺、胎兒採血)檢查,若為重型胎兒可予人工流產,以免將來照顧上的負擔。此外,化療對於紅血球的影響:血紅蛋白量在男性為14-18 g/dL,而女性為12-16 g/dL,化學治療的目的在於破壞身體中的癌細胞,同時也可能破壞了骨髓中的正常造血細胞,當然包括了紅血球生成細胞,這就可能造成更低的血紅蛋白量,因為氧氣是由紅血球所攜帶,也就會造成身體細胞無法得到足夠的氧氣。血液檢驗可以測量血液中的紅血球數和血紅蛋白含量,病患應與醫師溝通您的疲勞和虛弱狀況是否必須在化療期間儘速處置。目前紅血球生成激素以運用在化療後病患避免貧血的發生,有研究指出,在一部份的病人施與紅血球生成激素注射後,減少輸血的必要性。貧血治療不難,在診斷確定以後,針對缺乏的營養素給予充足的補充,就有可能可以達到治療的目的。對於地中海型貧血以及其他遺傳性貧血也應該與醫師配合定期堆追蹤血紅素的狀況,以避免有急遽的變化而不知悉的狀況。化學治療引起的貧血則應牢記多提醒您的主治醫師,針對不舒服的狀況早點處置,避免引發心臟的不適以及心臟功能受損。戴承正建議,當所有的貧血患者應當多休息,特別是在開始覺得疲累時,就應休息片刻。盡量減輕和避免過多的社交活動,以避免加重身體的負擔。吃東西可以改善不適狀態,因此當你感到疲倦或覺得不太舒服,應當考慮進食,並且增加液體食物的飲用。活動就是為了活應當動,所以不要吝於進行一些基本的運動,即使是短暫的散步也可以覺得活力充沛。起身時應當緩慢以避免頭暈現象的出現。這些都是針對貧血患者生活上的建議。

腹主動脈瘤

腹主動脈瘤

一、什麼是腹主動脈瘤    腹主動脈是位於腹腔內一條連接胸主動脈及橫隔以下臟器的大血管,成年人腹主動脈的管徑一般為2-3公分,由於動脈硬化、吸煙、高血壓、傳染病等因素影響,造成動脈壁弹性纖維減弱加上血流的持續沖激,導致腹主動脈的局限性膨脹。大約4-5公分以上,即形成腹主動脈瘤。據研究指出,腹主動脈瘤越大,生長速度越快,擴張到一定程度就會破裂,血管瘤直徑超過六公分,破裂出血的機會相當大,一旦破裂出血的致死率達百分之八十。因此,若未加以適當治療,五年存活率不到百分之五十,所以腹主動脈瘤也有“腹中的不定時炸彈”的稱號。二、常見症狀腹主動脈瘤破裂初期症狀常為腹痛,並常轉移至背部、鼠蹊部,常被誤認為一般腹痛或腎結石。三、治療方式    治療方式以外科手術為主,手術的適應症包括:1.降主動脈瘤或胸腹主動脈瘤:直徑大於5公分以上可以考慮手術。2.降主動脈瘤或胸腹主動脈瘤逐漸擴大的情形。3.主動脈瘤已破裂。4.主動脈瘤即將破裂。5.持續性的症狀如胸痛、背痛、或腹痛;肋膜腔積血、腹腔臟器或下肢缺血,脊髓神經麻痺(下肢麻痺)等血管瘤相關的併發症發生時皆有必要考慮手術治療。四、手術準備與手術方式腹主動脈瘤的手術方式,一般而是由腹部中央進入。首先還是將有腹主動膜瘤變化之主動脈部份剝離分出,在腹主動脈近端及遠端都得到充足的血流控制後,將主動脈以血管夾控制血流後,切開主動脈瘤。在將有病變部份切除之後,通常選擇口徑大小及長度適中的人工血管用以代替切除的主動脈,縫合重建原來的主動脈血流。如此,手術完成之後,即可避免主動脈瘤繼續擴大或破裂的危險。在主動脈瘤手術之後5年長期存活率約為60%,而10年的長期存活率約為 30%至40%。五、低侵襲性的血管內支架治療阿根廷醫師Parodi 經過十多年的研究和數十次的動物實驗,發展出了劃時代革命性的新手術方式,腹主動脈瘤的血管內支架治療手術。這種手術方式,只要兩個大腿的小切口,應用X光機的透視定位,把主動脈支架送入動脈瘤將血液和主動脈瘤隔絕,就可以成功地去除動脈瘤的威脅。令人訝異的是,這種手術切口小、失血少,對循環、呼吸影響小,病人在手術後幾小時就可以正常進食並活動。1991 年發表之後,引起血管外科界和醫療科技業對這個新興治療方法的興趣及不斷地投入研究,不到十年的時間,主動脈支架在腹主動脈瘤的治療己趨於成熟,獲得歐美等先進國家的認可,並且不斷地在快速進展當中。六、結語腹主動脈在早期没有任何症狀,不易發覺,但只要稍加注意,病人還是可以自己發現的;50歲以上有動脈硬化史的人,尤其以前有膽固醇高,心絞痛或高血壓病史的患者,自己用手摸肚臍以上稍偏左的部位,如果摸到圓形的有搏動的腫塊,則有可能患了腹主動脈瘤,應立即到醫院心臟血管外科去檢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不孕症最大的敵人:年紀

不孕症最大的敵人:年紀

走進生殖醫學中心的患者,由於沒生過小孩,大多數身材姣好,看起來也特別年輕,真正符合女人40一支花!但不孕症最大的敵人就是「年紀」,因為卵子在出生時數量已固定,無法再增生,現在有研究已經推翻此中心教條,認為卵子可能再新生,而晚婚、大環境汙染等因使卵子老化、品質較差而影響懷孕,此為不可逆之反應。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 - 鄭幼妃技術長指出,生殖醫學中心40歲以上做試管嬰兒的患者,比率從1996小於10%,到現今的28%;超過35歲的更達一半以上(超過34歲以上稱為高齡媽媽,衛生署建議做羊膜穿刺檢查寶寶染色體)。小於40歲的懷孕率平均40%,流產率小於20%;大於40歲懷孕率下降至20%,流產率則升高至30%以上。而真正能活產的多集中在40-42歲,43歲以上要靠自己的卵子懷孕真的是鳳毛麟角!不論台灣或歐美國家,想要懷孕的高齡婦女都以倍數成長,而懷孕活產率始終未見成長,因此對抗老化是目前很HOT的課題!鄭幼妃技術長表示,下列幾個方向可供大家參考:(1) 鼓勵大家在適婚年齡就趕快結婚生小孩:此也符合優生的觀點。(2) 改善卵子的細胞操作:之前曾有論文發表細胞質移植,將年輕捐贈者卵子的細胞質注射至受贈者的卵子。因為卵子老化除了細胞核內的遺傳物質(染色體)異常外,細胞質內的粒線體缺損、紡錘絲異常、蛋白質合成異常等問題,但此牽涉到倫理及捐贈者(粒線體基因在細胞質內)的問題。但若是自體粒線體移植,由卵子周圍的顆粒細胞萃取粒線體植入卵子內則無此問題。(3) 抗氧化因子:在培養基內加入一些可以抗氧化的物質,減少自由基產生改善胚胎品質。(4)冷凍卵子及胚胎:一些癌症病患或是特殊原因在治療前可以將卵子或卵巢冷凍貯存保留日後生機,用玻璃化超快速冷凍卵子目前蓬勃發展,日後可延伸運用至超過35歲還未有結婚對象者或是家族有早發性更年期患者,卵子捐贈者…等。鄭幼妃指出,卵巢冷凍之後移植可以自己再恢復排卵功能,胚胎冷凍已經很穩定,做一次試管嬰兒可以分多次植入,而且是較年輕時的卵子。(5) 幹細胞的發展: 幹細胞可分化成各種細胞。(6) 改進刺激排卵藥物及方式:刺激排卵藥發展新趨勢是可以打越少的針劑得到越多的卵子。減少病患挨針的痛苦,或有的高齡患者施打很多刺激藥物也只有一顆卵,用自然週期試管嬰兒也不失為可行的方法。(7) 選擇好的胚胎:用各種方式如培養基代謝物的測定,胚胎基因診斷(PGD),胚胎正常分裂速率及外型,選擇好的胚胎植入可增加懷孕率及減少流產的機會。其實高齡的夫妻通常在身心,經濟各方面都做好迎接新生命的準備,但結果常令人很沮喪,所以呼籲大家『做人要趁早!! 』

預防糖尿病 遵守健康飲食「四無一高」

預防糖尿病 遵守健康飲食「四無一高」

經濟富足及社會型態轉變改變了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及飲食習慣,十大死因已由過去的傳染疾病轉變為慢性病。根據衛生署統計,國內十大死因中,十年來糖尿病都維持在第五位,2002年提升至第四位。臺安醫院營養課主任 - 劉啟琴指出,以預防醫學的角度思考,糖尿病防治應將重點轉移到健康生活型態模式的建立與推廣。糖尿病是無法根治的慢性疾病,多數患者認為只要按時服藥就可控制血糖。事實上,必須要正確的飲食習慣、規律的運動及藥物三者相互配合,才能達到良好的控制。劉啟琴表示,臺安醫院營養課在重視預防醫學及推展「新起點健康生活計劃」一向不遺餘力,希望在幫助民眾建立正確的飲食觀念及良好的生活形態,使健康得到改善。「新起點健康生活計劃」需執行相關生化檢測,期間也以血糖機進行檢測,讓病人了解自己的血糖變化,且全程食用新起點天然素材「四無一高」的飲食:高纖維、無提煉油、無精製糖、無蛋、無奶、低鹽。劉啟琴說,糖尿病人熱量分配原則為:醣類68%、蛋白質12%、脂肪20%,早、午餐各佔總熱量的2/5,晚餐佔總熱量的1/5。「新起點」健康飲食原則,可分為以下幾點:一、均衡攝食五大類食物:五穀根莖類、蔬菜類、水果類、豆類及未含添加物的豆製品、核果、種子類。二、以五穀根莖類取代精製穀類:全穀類即未經加工的穀類,如全麥麵粉、糙米、燕麥片、小米等,其所含營養素(如維生素B群、E、纖維素,及多種礦物質)比白米、白麵粉高出很多。三、選用天然,未經加工植物來源的油脂,不使用任何精製提煉油:如橄欖、黃豆、核果、種子及五穀類,除了提供人體所需油脂,還可獲得其他營養素,如蛋白質、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纖維質、微量元素等。反之,精製提煉油(如沙拉油、橄欖油等),經過高溫或遇到空氣,會氧化產生自由基,易導致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統、細胞老化或致癌、新陳代謝等問題。四、蔬果及核果、種子類的選擇:每天至少攝取一份以上深綠色或深黃色蔬菜,及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柑橘類、奇異果、芭樂等;選擇優質的核果種子類,如杏仁豆、腰果、核桃、松子、芝麻、葵花子仁、南瓜子等。五、減少鹽與鈉的攝取,避免使用加工、發酵或醃製食品:可採用檸檬、蔥、蒜、九層塔、芫荽或天然香料來調味。六、每餐之間可多做變化,但同一餐的食物不要太複雜。七、早、午餐要吃的豐富,晚餐要吃的簡單,且須在就寢前2~3小時以前用餐。八、細嚼慢嚥,每一口嚼30~40次:讓食物在咀嚼中充份與唾液混合,使營養素充份消化及吸收。九、定時用餐,兩餐之間相隔4~6小時,且儘量避免兩餐之間吃點心或零食。十、攝取足夠的水份,但不要在用餐時、用餐後食用含水份過多的食物,否則會稀釋胃液而影響消化。十一、用餐時,先吃鹼性食物(生菜、蔬菜或水果),讓它佔胃的容量60%,再吃飯、麵包、豆類。每餐吃八分飽。水果與蔬菜以不同餐吃為佳。

夜晚鼾聲連連 小心為「睡眠呼吸暫停症」

夜晚鼾聲連連 小心為「睡眠呼吸暫停症」

夜晚睡眠明明很正常,不知為什麼每到隔日卻常有精神不濟、頭痛、嗜睡、易怒、焦慮不安等狀況,除了造成工作效率低落,更由於無法克制的嗜睡狀況,長期下來容易有意外發生。光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孫明輝醫師表示,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在門診中其實很常見,且這類民眾大多有一共通特性即是睡著時會鼾聲連連,根據調查指出,打鼾的人口中約有四分之一的人合併有睡眠呼吸暫停。孫明輝醫師指出,許多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的病人,由於白天沒精神、易打瞌睡、全身無力沒有勁,因此往往會被誤認為是肝功能不好、慢性疲乏、甚至腦神經衰弱等,無法給予正確的診斷。孫明輝醫師表示,造成睡眠呼吸暫停大部份多為阻塞性,由於睡著後舌咽部張力降低,造成上呼吸道阻塞,若呼吸暫停超過十秒,會使得血氧濃度降低,或二氧化碳昇高,進而影響到心肺功能,根據資料顯示,睡眠呼吸暫停的病人一般在高血壓、心絞痛、心肌梗塞、猝死的得病機率遠超過一般人;此外,由於睡眠呼吸暫停造成睡眠中斷,長期下來亦會引起記憶力減退、個性改變等問題。此症狀一般多發生在四十~五十歲的成年人、男性較女性多、肥胖者、扁桃腺肥大、鼻中隔彎曲、下顎後縮、脖子短、粗的人也容易有睡眠呼吸暫停的情況。此外,兒童亦會有打鼾的情況,一般而言,以四~七歲兒童較常見,其中又有百分之十~廿有睡眠呼吸暫停的問題,此情況間接造成兒童情緒改變、注意力不集中、學習障礙等等,由於學齡前兒童正是學習的最佳時機,家長不可輕忽,以免影響孩子學習的狀況。目前針對這類狀況,可藉由多項睡眠生理儀針對患者呼吸型態、血氧濃度改變以及腦波與心跳的變化做觀察。患者只要利用一個中午或下午至醫院接受腦波檢查,即可獲得正確的診斷。孫明輝醫師進一步表示,睡眠呼吸暫停在病因診斷及治療上均牽涉許多科別,若只是自已科醫師治療自已專門的部份,未依病人實際情況做調整,對患者而言不是一個好的治療方式,光田綜合醫院結合耳鼻喉科、胸腔內科、神經內科針對此類病人做一整體性的治療,目前已有多名病例因此獲得良好的治療,提昇睡眠的品質。 

解除貧血迷思 從貧血談血液疾病

解除貧血迷思 從貧血談血液疾病

血液,在人體生命機能的運作中,擔負著極重要的生理功能。當身體出現貧血時,就會造成器官組織的缺氧,出現器官功能異常。貧血只是一個指標,它可能是輕微的疾病所引起,也可能是潛在惡性疾病(如癌症)引起,甚至嚴重的貧血會引發心臟衰竭,導致生命危險,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因急性出血或溶血所導致的貧血,病人會因症狀明顯立即就醫;但慢性或長期貧血,如缺鐵性貧血、地中海型貧血等,就會因為沒有明顯的症狀容易被忽略,必須在抽血檢查中才能被發現。 一般人對「貧血」的印象,馬上聯想到生理期後的婦女、老人,或是吃素的人,這是許多人對貧血抱持的錯誤迷思。其實貧血也會出現在男性,或是肉食者,甚至是高血壓者的身上。曾有血液腫瘤科個案就是因為貧血,而進一步檢查出骨髓瘤,也就是骨髓造血出現異常。每週一晚上九點半至十點,在大愛電視台由花蓮慈院主任秘書梁忠詔主持的現場節目「志為人醫守護愛」,將在節目中邀到花蓮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王佐輔醫師,談貧血與潛在的惡性疾病,分享他陪伴血液疾病病人的點滴故事,現場還有八位醫師接受民眾call in 問健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