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博愛文化走廊 羅東社區大學浪漫迷人的粉彩畫班展

博愛文化走廊 羅東社區大學浪漫迷人的粉彩畫班展

羅東博愛醫院今年首度與羅東社區大學合作,邀請藝術性班級到文化走廊展覽。繼元月份數位攝影美學班首場精彩的展示後,6月份起由浪漫迷人的粉彩畫班展出21幅學員們努力的成果,與博愛的醫護人員、病友與家屬共同分享畫筆下蓬勃的生命力量。此次「舞筆弄彩」特展,是由宜蘭縣美術學會榮譽理事長陳俐莉帶領浪漫迷人的粉彩畫班學員們,運用粉彩畫筆作畫。每幅作品皆是創作者從日常生活中領悟到不盡相同的美好,將許多稍縱即逝的畫面,透過粉彩畫的方式詮釋,一筆一畫勾勒出心有所感的靜物描繪、四季變化、蘭陽景色、鄉野間的水色花草,亦或是郊遊踏青時,巧遇的美好風光。指導老師陳俐莉表示,要瞭解藝術之美,不應該只拘泥於既有的框架,只要放慢腳步,多用心去感受、欣賞,就能發現原來美和生活的距離如此親近。剛開課時,學員們從靦腆到後來逐漸敞開心胸,對於人事物的感受與自我的情感更能捕捉與領悟,透過粉彩畫筆的渲染,來描繪出心靈的悸動。「舞筆弄彩」羅東社區大學浪漫迷人的粉彩畫班展,即日起在文化走廊展出至6月30日。展覽時間上午8時至晚上8時。羅東博愛醫院以「人文博愛」為宗旨,期待經由規劃多元的展覽主題,豐富宜蘭縣民的藝術文化。

送出1,500多顆粽子 關懷580多位弱勢長輩

送出1,500多顆粽子 關懷580多位弱勢長輩

六月一日起,東基及其創設的一麥子基金會分批把一千五百多顆粽子,送至五百八十多位弱勢長輩家,讓長輩提早收到粽子,安心過端午節。「端午節吃粽子」是不可少的節期慶祝,東基及一粒麥子基金會送餐服務、居家服務的服務區域遼濶,包括台東市A及B區、台東市以北的九個鄉鎮,因此送餐督導徐湘雲早早就開始籌劃送粽計畫。顧及長輩的健康,今年選購粽子時,除了傳統的葷粽外,還特別挑了有助消化的五穀粽,讓長輩品嚐不一樣的粽香。此外,東基附設的「迦南護理之家」,也在日前(6/2)下午舉辦住民、家屬端午節慶祝活動。除了邀請仁愛國小志工團陶笛隊前來表演外,也安排長輩製作貝殼七彩魚香包。陶笛隊的張憲耀老師及隊員共七人,現場吹奏「高山青」、「燒肉粽」、「望春風」、「陪我看日出」、「綠島小夜曲」等多首曲目。護理之家的長輩聽到熟悉的樂曲,也跟著唱和,台上台下沈浸在溫柔的樂音中。唱完「燒肉粽」這首歌,有一位長輩還打趣的回應說:「我要買一掛!」而陶笛隊的志工媽媽則贈送親手製作的彩色粽手工藝品給與會人士,每串綁了三顆粽,一人一串。活動當日上午,東基也收到來自台中吳姓善心人士捐贈的愛心粽兩百四十顆,有花生蛋黃栗子粽、雪蓮栗子蛋黃粽、紫米豆沙粽等口味。這批愛心粽也分送給一粒麥子基金會六個弱勢家庭兒童課業輔班的學童,讓學童溫暖過端午。

署竹東歡慶端午節 營養師分享「野薑花健康粽」配方

署竹東歡慶端午節 營養師分享「野薑花健康粽」配方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即將來臨,配合國民健康局推動健康生活,行政院衛生署竹東醫院營養室推出DIY野薑花健康粽配方,提供民眾自己做最健康。塑化劑等食品衛生新聞延燒多日,民眾關心自己吃的到底健不健康,竹東醫院營養師劉巧雲建議「自己做最健康」,特別公布竹東醫院自行研發野薑花健康粽配方,劉巧雲營養師表示,使用瘦肉讓熱量少一點、調味時鹽分低一點、再加上添加野薑花的香氣,充滿地方特色的野薑花粽,民眾在家也科以健康過端午,歡迎民眾參考。野薑花肉粽材  料:(10顆)加鈣燕麥200公克。長糯米400公克。前腿瘦肉350公克。蝦米20公克。高麗菜(自己曬乾)500公克。野薑花葉子20片。野薑花20朵。棉繩10條。調味料:醬油3.5大匙、醬油膏3.5大匙、白胡椒粉1.5大匙。步  驟:長糯米洗淨泡水。高麗菜洗淨曬乾切成小片。材料除野薑花與葉及棉繩外,加調味料拌勻,蒸熟。野薑花葉洗淨將野薑花包在蒸熟之材料與葉子當中,包妥後再大火蒸2分鐘將香氣蒸出即可。延伸閱讀「野薑花肉粽營養分係表」: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10582

復健運動再進級 乳癌術後患者划龍舟

復健運動再進級 乳癌術後患者划龍舟

全台第一隊由乳癌術後痊癒者組成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馨懷龍舟隊」,在經過去年端午節龍舟競賽後,已經顛覆大家對乳癌痊癒者的傳統看法,也打破乳癌術後患者對自己身心的迷思,引發各方廣大迴響。如今,乳癌患者術後復建再進級,由醫師設計太鼓復建運動處方,強化復建成效。所以今年參加的乳癌術後隊友們,已從婦幼院區拓展至和平院區與仁愛院區,更有它院患者遠從新竹每周由先生開車專程到台北參加訓練。經過兩個月的練習,馨懷龍舟隊已由去年一隊增為兩隊,並於日前(6/4)下午在臺北市大佳河道參加端午龍舟競賽。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一般外科主任陳火木表示,龍舟競渡是我國傳統民俗活動,卻被加拿大教授麥卡西於1996年首先拿來作為乳癌術後患者的身心復健運動,目前全世界已超過一百隊由乳癌術後者組成的龍舟隊。陳火木指出,經過多篇文獻實證,乳癌術後患者從事龍舟運動,不但不會增加反而會減少患側淋巴水腫,並且可以經由上臂往復運動,增加肌力,達到復健效果,經由隊友的相互扶持,可以抒展心理,達到團體治療的效益。透過龍舟運動的韻律節奏,乳癌痊癒者也重新找回因生病而失去的生活律動,可以再度順利融入社會生活,重燃生命之光。從隊友們練習後上岸時興奮神情,上述好處都得到了實證。他還說,臺灣乳癌患者日益增加,現在每年新增患者已超過八千名。隨著乳癌篩檢的推行與治療的進步,侵犯性乳癌十年存活率已超過七成,原位癌更超過九成,而口服抗癌與標靶藥物不斷發明,乳癌已快成為慢性病,因此出院不是乳癌治療的結束,反而是治療的開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因此積極帶領病友活動,設計各種適合的運動,希望促進乳癌痊癒者身心復健,可以再現生命風華,活得更加亮麗。傳統觀念都認為,乳癌術後患者因為手臂腋下淋巴與乳房切除,怕引發手臂淋巴水腫,因此都被禁止患側做激烈運動,因此許多患者都不敢做患側活動宛如半殘,龍舟運動已打破此種迷思,但龍舟運動只適合夏季進行,而且部分不會游泳患者也畏懼下水,仍有不足之處。因此馨懷聯誼會將於龍舟賽結束後,持續進行全球首創的「乳癌患者太鼓復健運動」,這是類似划龍舟也是一種需要上半身激烈往復與韻律節奏的運動,明年大家將可以見到乳癌術後患者划龍舟,且有其它會友以太鼓加油的盛況。

世界無菸日 213個民間團體成立「台灣拒菸聯盟」

世界無菸日 213個民間團體成立「台灣拒菸聯盟」

213個婦幼、環保、社福、醫藥、教育等團體代表,於日前(5/31)日WHO「世界無菸日」發表宣言、正式成立「台灣拒菸聯盟」,並於群賢樓前向支持菸害防制的田秋堇、丁守中、江玲君等立法委員獻上「感恩的心」,表達「落實WHO「菸草控制框架公約」、儘速審查「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重建臺灣公共衛生形象」的需要。台灣醫界菸害防制聯盟、國家衛生研究院客座教授溫啟邦表示,添加塑化劑造成國人驚慌,臺灣全民努力、長期經營的公衛形象更因此重挫。事實上,塑化劑是屬於第4類毒化物,而菸品卻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為「第1級的致癌原」,而且菸品一年奪走全球600萬人的生命,其中有28,000人在台灣!「世界無菸日」,WHO把今年訂為「落實菸草控制框架公約年」,而「菸草控制框架公約」(簡稱FCTC)是WHO唯一的公約,臺灣要健康、台灣要更好、台灣要扭轉國際形象,應該好好運用這次機會,讓預防疾病、拯救生命、符合FCTC的「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通過,展現台灣配合國際公共衛生政策的決心。台灣拒菸聯盟發起人代表孫越表示,為維護國民免於菸品危害;預防青少年吸菸;以及落實WHO的FCTC,「台灣拒菸聯盟」提出三項行動:立法院通過「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全民給予提案立法委員民意支持力量。要求政府落實FCTC。「台灣拒菸聯盟」213個連署團體的代表們,以一段呼籲懇求審查通過「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的急迫性!台灣癌症基金會強調,懇求室內公共及工作場所全面禁菸,提供國人免於二手菸害。無喉者復聲協會強調,推動菸害防制、建立無菸環境,以拯救人命。台北市呼吸治療師公會強調,建立室內無菸環境、免於二手菸害,應是人民基本的健康人權。董氏基金會強調,禁止菸草產業廣告促銷與贊助,及加重菸草產業違規廣告處罰,可預防吸菸並符合公平正義。中華小腦萎縮症病友協會強調,全面禁止菸草產業的廣告、促銷及贊助,確實保障下一代遠離菸品。臺北市護理師護士公會強調,禁止菸品陳列展示,避免戒菸破功。台灣國際醫學聯盟強調,維護消費者權益,塑化劑要下架,比它更毒的菸品更應下架。婦女救援強調,完善的菸害防制法,將使更多的家庭圓滿。中華民國防癌協會強調,現在做好菸害防制,下一代遠離肺癌疾病。亞美反菸基金會強調,有效的菸害防制政策,可以幫助戒菸!延伸閱讀「完整內容」:http://www.uho.com.tw/focus.asp?sid=8&id=664

快樂運動!心路邀您一同響應支持智能障礙者的運動夢

快樂運動!心路邀您一同響應支持智能障礙者的運動夢

心路基金會今年在體委會、臺北市體育處、特奧會、璞園籃球隊與真理大學運管系等單位的協助下,首度辦理「籃得好天天」街頭籃球競技活動,此創舉打破過去智能障礙者被隔離進行體育活動的常態,讓智能障礙青年(以下簡稱智青)與各界人士(以下簡稱社青)一起混合組隊,每支隊伍都由2名智青與2名社青所組成,希望可以藉由練習和比賽過程,破除彼此隔閡,讓「融合」理念可以真正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同時,為了推廣活動理念,心路在7月2日晚間舉辦公益籃球表演賽,呼籲社會大眾響應購票,支持智能障礙者的運動夢。心路基金會也強調運動對智能障礙者的重要性,透過運動可以引導他們建立自信,參與社會,甚至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公民。但智能障礙者常礙於自身能力或環境條件的限制,例如交通問題,無法自行到達運動場地;例如場地問題,無法找到合適的地點;甚至周遭異樣的眼光,都讓智能障礙者無法順利走出家門,找到同伴一起運動。因此,「籃得好天天」籃球競技活動的舉辦,就是要協助智青排除上述種種困難,讓他們在一個不怕風吹雨打的地點,找到一群不只是當球友,更可以當好朋友的社會青年,一起快樂運動。上月(5/22)是「籃得好天天」活動進行智青競賽項目分組的一天,更是智青與社青第一次見面、組成隊伍的重要日子。當時配隊過程中,其中一名智青阿弘未能和熟識的智青同一隊伍,相當抗拒和陌生人組隊,然而經過隊友真理大學運管系莊帛根和李錢宣同學努力緩和氣氛之下,阿弘終於笑顏逐開,靦腆地說「新隊友還不錯啦」,甚至開始期待下次與隊友見面練球的時間。在特奧會協助下,工作人員進行集合、報到、熱身、測驗評估、分隊等流程時,在旁觀摩活動的智青家長也有感而發地說:「我真的好感動,第一次參與這樣有規模的智障者籃球活動,自己孩子也有機會和一般人打球、交朋友」。這樣的家長心聲真正透露了智能障礙者參與社會、與社會融合的迫切需求。6月份的每個週末(6/5、6/11、6/18、6/25),智青和社青都會相約在士林運動中心練球、培養默契,直到7月2日正式比賽當天,大家以球會友,找出真正籃球高手,當天晚上則會舉行頒獎典禮,並由SBL璞園建築與修杰楷、伊林模特兒所組成的明星籃球隊進行公益籃球表演賽,更有大嘴巴、SIGMA等藝人勁歌熱舞,帶動現場氣氛,心路基金會也希望社會大眾購票響應,分享智青得獎的喜悅,也讓他們有更多機會可以快樂運動、參與社會。購票請洽心路基金會(02)2592-9778分機203,詳細訊息公布請見活動網站http://nicedayball.pixnet.net/blog。

提昇學習英語的興趣 童綜合舉辦生動的英文演講比賽

提昇學習英語的興趣 童綜合舉辦生動的英文演講比賽

童傳盛文教基金會舉辦的「第五屆英語演講比賽」訂於上月底(5/29)日上午在童綜合醫院梧棲院區20樓舉行,對象為國小一年級至六年級的學生,還特別聘請大甲高中、清水高中、中港高中、惠文高中與台中女中的英語老師當評審人員,頒獎典禮時各組評審各派一名代表講評,整個活動圓滿成功。第五屆英語演講比賽分為初年級組、中年級組與高年級組,參賽人數達一百多人,報到時間未到已有家長急著帶小朋友到會場報到,提前準備各種道具,小朋友為了這個比賽準備的服裝也很有創意,讓人目不暇給。此次參賽的小朋友個個都是有備而來,豐富的內容、生動活潑的肢體語言、音揚頓挫的抑揚頓挫的語調穩健的台風,以及一口流利的英語,讓人印象深刻。雖然,過程中有些小朋友緊張到忘詞,不過在評審的導引下還是完成演講,在下台時還不忘補上一句「thank you 」,這樣的精神獲得觀眾熱烈的掌聲。童傳盛文教基會每年舉辦的英語演,講報名的人數都很踴躍,在口耳相傳下有很好的口碑。今年增加了獎項及獎金,初、中與高年級組各選出前三名,佳作各3名,最佳造型獎各1名。經過整個上午的比賽,得獎名單終於出爐了。頒獎典禮由該會童敏哲董事頒獎各組的前三名,再由各組評審講評,以及頒獎發佳作與最佳造型獎。高年級的第一名為彭欣瑜同學、第二名為朱柏叡同學、第三名為徐信寰;中年級的第一名為張以雨同學、第二名為楊少鋐同學、第三名為陳育歆;初年級的第一名為高文偉同學、第二名為張睿軒同學、第三名為呂天翊同學。童敏哲董事表示,舉辦此活動的目的是提昇學童學習英語的興趣與能力,讓學童了解做任何事只要盡力去做,志在參與的過程,成果應以平常心看待,可以學到更多。

滿足口腹之慾下 也需注意體「粽」是否上升

滿足口腹之慾下 也需注意體「粽」是否上升

隨著炎夏氣溫驟升,端午佳節的氛圍也越趨高漲,加上今年端午佳節有三天連續假期,對於期待端午節來臨的心情油然而生,不知大家是否已經開始忙著採購粽料及粽葉,還是決定買個粽子來過過癮呢?不論您要自製還是外購,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營養科都能提供大家一個既能滿足口腹之慾,又不造成身體腸胃負擔的聰明新選擇!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營養科營養師藍玉芬說,記得以前小時候每逢端午節前夕,家家戶戶及鄰里之間,隨着陣陣清風飄來粽葉的香氣,在在提醒着人們,歡慶端午闔家團圓的日子來了,然而每個人對於粽子的喜好各有不同,有鹹、有甜,有北部粽、南部粽、客家粄粽、湖州粽、廣東裹蒸粽等,不論愛吃那一類型的粽子,幾乎在台灣都可以吃的到及買的到,台灣真是個美食天堂呀!隨着商業活動的興起,對於中國節慶的過法也有不斷演進,發展出不同模式,除了知名商家及傳統市場,現在連便利商店也加入販售粽子行列。除了眾所周知的傳統口味外,粽子產品也朝向禮品化及精緻化發展,然而隨著健康意識的增加,飲食不再是強調美味而己,健康飲食更是全民的期待。藍玉芬表示,如果購置市售粽子時,首先提醒民眾,選購時以全榖高纖低油低熱量為主,可以由外包裝及營養標示看出一些端倪來,例如主材料中是否使用全穀根莖類或蔬菜食材,以低脂的肉類、海鮮或堅果等食材代替傳統五花肉或蛋黃,以健康植物油替代飽和脂肪高的豬油。她說,如有多種口味享用,以「分食」為原則,品嚐粽子時,適量為限,才不會造成腸胃、血糖及心血管、甚至身材變形的壓力及負擔。此外,也希望民眾在享用粽子時,能搭配一份蔬菜及一份水果來攝取,補足粽子所欠缺的蔬果含量,更能幫助大家「均衡」過節!藍玉芬特別將市售常見的粽子作一分析與比較,各年齡層每天食用的份量表列出來,提供大家參考,不過隨着粽子大小、內容物食材的不同,熱量高低及鹽份相差頗巨,每個人應該依據自身年齡及身體狀態去攝取粽子,市售常見的小鹼粽約有1/4碗飯熱量、冰粽大約有半碗飯熱量、台式鹹粽約有1~2.5碗飯不等的熱量、湖州粽約有1.5~2.5碗飯不等的熱量。營養師提醒民眾,粽子美味但營養較不均衡,所以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與親朋好友一起分享粽子的美味,相信大家都可以無負擔、寬心過端午!延伸閱讀「市售常見粽子營養成分一覽表」: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10583

端午送香包 身心病友表達感恩心

端午送香包 身心病友表達感恩心

明天就是端午節,大林慈濟醫院身心科日間病房的病友們親手製作香包,送給院內醫護同仁與志工,對於大家平時的照顧表達感恩之意。低著頭,依照老師的說明仔細穿針引線,身心科日間病房的病友們,專注地縫著香包,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趕忙舉手發問,比較老練的病友則充當小老師,教導其他學員如何製作。不一會兒功夫,一個個造型可愛的香包就陸續完成了。一位學員說,這些香包要送給志工師兄姊們,「感恩他們平時照顧我們。」,「做香包可以訓練手腳的靈活度,很好呀!每一件事都是從頭開始,做事要專心,專心去做就能完成。」身心科日間病房職能治療師李騏任表示,由於疾病的影響,病友們的專注力常只能維持10幾分鐘,就會分心,而做香包需要專心穿洞,正好可以訓練他們的專注力。病房每逢春節、端午、中秋等大節日,都會配合舉辦相應的活動,讓病友們和社會保持接軌。今年端午節教病友們縫製香包,除了讓他們了解傳統習俗外,由於平時他們在醫院接受醫護人員照顧,在門診、急慢性病房則是常受到志工們的照顧,因此特別將親手製作的香包送給大家,表達感恩之意。星期五(6/3),病友們來到一樓的志工組,將完成的香包送給志工,同時帶來陶笛演出「小太陽的微笑」,志工組張紅芬代表接受病友們的心意。她表示,收到禮物覺得很感動,病友們能夠把心安住在這裡,有這樣的成果展現,希望未來他們也能走出來,在這裡為大家服務,更肯定自己的生命價值。陳金城副院長則是代表醫護人員收下香包,他笑容滿面地表示,沒想到會收到這麼好的禮物,祝福大家佳節愉快。而在大廳,腫瘤中心也為了給癌症病友及家屬打氣,特別邀請馨韻合唱團、同濟中學陶笛隊、BEST烏克麗麗推廣中心等團體,用音樂帶給病人歡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BEST烏克麗麗現場分給現場民眾夏威夷小吉他,教導民眾彈奏兩隻老虎,只見幾位阿嬤跟著邊彈、邊搖頭晃腦打節拍,架式十足的即興演出,贏得現場掌聲不斷。

2011醫學人文公益舞台劇北醫免費公演「幸福的開始」

2011醫學人文公益舞台劇北醫免費公演「幸福的開始」

臺北醫學大學第一次由醫學系、牙醫系、護理系等大一及大二同學選修「醫護人文劇」課程,由51位同學修習該課程,馬上就要期末成果驗收,而經過這幾個月來的密集排戲,同學們終於有機會踏上正式的舞台,向您呈現他們辛苦耕耘的成果。「幸福的開始」的故事是描述一位罹患子宮內膜癌的媽媽堅持生下孩子的動人故事,我們希望同學們藉由扮演劇中人物來體會疾病、醫護人員和體會即將死亡在生命中所體會的真正意義與價值,並因此更珍惜自已將來有機會擔任療癒者角色的機會,努力發揮所學。全劇長約一個小時,是北醫首次在醫學人文課程裡相當創新的教學,藉由「同理心」的彼此關照、進入病人內心世界,以及醫護人員在面對疾病無法治癒,該如何藉由扮演的過程讓病人能安詳的渡過生命中的最後的時光。醫師治病不是為了自己,也不是為了利慾,而是為了解除人的痛苦,恢復人的健康,增進人的福祉為首要任務。我們認為這不僅僅只是一齣戲,而是這些未來的準醫護人員,能不能藉由這樣的一個課程去省思病人、醫護人員及家屬這三者間的關係,也讓自己提早面對醫療場域的現實環境,幫助自己未來在臨床工作上的表現。在排練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學生的成長與進步,他們用最真實的醫病經驗及角色扮演過程中,去找到屬於醫護人員應該具備的使命。誠心希望透過醫病關係戲劇的展演,為台灣醫學人文教育紮根,透過「醫學人文劇」的戲劇精神,能更了解醫病關係,也讓醫護學生藉由醫療專業角色的扮演,傳達醫療工作者面對疾病的態度及生命觀點,由真實案例去反思生命的意義,並能更懂得及時去愛惜親人和活在當下,在此,邀請您為這群辛苦的同學加油打氣,且為他們所努力的成果喝采。2011醫學人文公益舞台劇北醫免費公演http://www.tpec.edu.tw/onweb.jsp?webno=3333332025&webitem_no=15092,時間: 民國一百年 六月十日(星期五)下午六時三十分,地點:臺北醫學大學杏春樓四樓表演廳(不需索票、免費入場)。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