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各國包粽送愛心 在光田龍粽登場

各國包粽送愛心 在光田龍粽登場

弘毓基金會的海線新移民家庭服務中心設立於大甲,從96年起至今每年協助近500個新移民家庭解決其問題。100年特於端午佳節前夕(5/27)上午在大甲婦女福利服務中心一樓中庭,舉辦「龍粽登場,傳愛至社區~各國包粽交流暨愛心送粽活動」,邀請曾經接受新移民中心服務的新移民姊妹、本地志工及海線地區的新移民服務據點-清水木棉花協會與大肚艾馨婦女協進會一同製作台灣傳統粽子,並將好吃的粽子發送給大甲光田醫院的住院病患及弱勢新移民家庭,讓住院病患感受到新移民的熱情,同時藉由新移民姊妹的力量,幫助弱勢的新移民家庭。弘毓基金會王乃弘董事長表示,臺中市海線新移民家庭服務中心在弘毓基金會四年多的經營下,服務了至少上千個新移民與其家庭,協助新移民與其家庭解決婚姻、就業、經濟、身份證件辦理等問題,透過我們的服務,讓新移民與其家庭可以解決生活上的困難。這次特藉由端午佳節,邀請新移民及本地婦女志工一同製作台灣傳統粽,製作粽子的過程還進行文化交流,包出各種不同形狀的粽子,新移民婦女學習如何包台灣粽,本地志工也學習到東南亞異國粽的包法。這次更特別的是,所完成的粽子要讓新移民贈送給無法回家過節的醫院病患以及弱勢的新移民家庭,大家把愛心粽送至大甲光田醫院兒童病房,讓無法回家過節的小朋友可以嚐到好味道,還有部分弱勢新移民家庭經濟拮据,透過贈送愛心粽也感受到了台灣人情的溫暖,大家提前感受端午佳節氣氛。參與這次活動的泰國籍志工阿鳳(化名),已嫁來台灣10年,阿鳳分享她當初學包粽子的過程,婆婆很有耐心的教她,但她總是把4個角的粽子包成3個角,學了好久,至今總算可以包出一個好看又好吃的粽子,本次傳愛至社區的活動,阿鳳很高興自己有機會貢獻一己微薄之力,幫助到有需要的人;來至越南的志工阿香(化名)表示台灣粽子準備材料的手續很繁複,須要先洗粽葉、將材料爆香、滷豬肉等等,相對上,越南粽子的材料準備容易多了,雖然台灣粽的製作過程較複雜,但美味令人難以忘懷,阿香很開心參加弘毓基金會所舉辦的愛心送粽活動,她表示這個活動很有意義,希望把自己的小小心意傳遞出去,讓這些因住院而無法回家過節的病患感受到自己的心意。此次活動預計製作400顆台灣粽,發送給大甲光田醫院住院病患及海線地區的弱勢新移民家庭共計約300人,透過活動的交流,讓這個世界變得更溫暖可愛,讓今年的端午節充滿不同的愛與異國風情。

台大成立臨床神經暨行為醫學中心 讓治療時機不延誤

台大成立臨床神經暨行為醫學中心 讓治療時機不延誤

隨著社會高壓力、高污染、高齡化的發展趨勢,使得神經相關疾病日益繁雜,如幼兒自閉症、癲癇、中風、憂鬱症、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等,不但病患人數增多、年齡層跨距極大,而且診療難度高、診療時程亦長,在在都突顯神經醫學的重要。台大醫院為了整合各科神經醫療團隊,互享研究資源,並與台灣大學的「腦與心智研究所」及「神經生物與認知科學研究中心」密切合作,成立台大醫院臨床神經暨行為醫學中心,於日前(5/27)上午由台灣大學李嗣涔校長、中研院莊明哲院士、台大醫學院楊泮池院長及台大醫院陳明豐院長共同揭牌。台大醫院臨床神經暨行為醫學中心整合神經科、神經外科、精神科、小兒神經科、復健科、耳鼻喉科、眼科、影像醫學科、核子醫學科、麻醉科及病理學科等專科之醫師專長,依病人狀況,給予神經學正確之診斷及治療。尤其是在整合之後,可以迅速將病患轉診至適當的部門,提供全人治療服務。除此之外,可以使病人得到完整正確的神經醫學訊息,而不至於延誤治療時機。在病房利用方面,不論是普通病房或者加護病房,皆能夠互相協調,提供適當的應用,以發揮最大的病房利用效果。在服務病人及臨床研究方面,病人完整資料庫是台大醫院最大的資產,經由整合的臨床神經暨行為醫學中心,病人自檢查到治療的過程,皆能夠得到完整的臨床資料,包括各類影像、檢查報告及處理程序,甚至基因學資料等,此一完整資料庫,必能提供臨床神經醫學研究及基礎神經醫學研究之用,更能在轉譯醫學研究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整合後之臨床神經暨行為醫學中心,可以增加各科研究人員及醫師之間的互動,互相分享研究經驗與成果,有助於研究團隊的發展,利於共享實驗設備以及病人檢體,達到臨床與研究最佳的整合效果,對於疾病的研究亦可更深入,同時肩負教育民眾神經醫學知識的責任。未來,臨床神經暨行為醫學中心將與台灣大學的「腦與心智研究所」及「神經生物與認知科學研究中心」密切合作,成為推動台灣大學進入卓越大學的重要推手之一。

婦產科醫師加入口腔癌篩檢篩檢 協助戒菸治療

婦產科醫師加入口腔癌篩檢篩檢 協助戒菸治療

婦產科醫師也可以讓近100個家庭接受口腔癌篩檢後,超過20個家庭參加戒菸的行列!財團法人康寧醫院與內湖區健康服務中心,共同推行「牽手健康團」,以孕媽咪為主導,推行「戒菸戒檳、健康久久」活動。有感於社區民眾口腔癌篩檢、戒菸、戒檳之困難,內湖區健康服務中心韓國強主任於98年起結合社區醫療資源,推動【健康內湖、防癌社區~四癌篩檢便利網】,邀請康寧醫院尹長生院長參加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口腔癌篩檢及衛生署國健局之戒菸治療訓練;尹院長除親身推行「牽手健康團」,以【健康久久、牽手一世】為號召,本著「照護一人,擴及全家」的原則,使孕媽咪在孕期有個健康環境外,產後亦能避免「菸害」危及母嬰健康。為了下一代的健康,在有孕期間,準爸媽多半會有戒菸、戒檳之意念,尹院長常於門診問卷後,針對有吸菸家族的準媽咪及其夫婿立即實施口腔癌篩檢(免轉診、免掛號),並邀請加入「牽手健康團」,不但孕婦自己戒治,也可以發揮影響力,促使有吸菸的先生接受口篩,並加入戒菸、戒檳的行列。經由「牽手健康團」的引進,在近100個家庭接受口腔癌篩檢後,超過20個家庭參加戒菸的行列;此種由個人延伸至家庭,家庭至職場,職場至社會的防癌模式,不僅為自身健康與家庭幸福把關,更能共同創造全民健康的環境。韓主任特別感謝尹院長能夠放下身段,從婦產名醫轉換兼做口腔癌篩檢及戒菸治療,如此熱心爲防癌的付出,期望能拋磚引玉,激起醫師們的共鳴,共同為全民抗癌成功盡心盡力!

狗醫生輔助治療自閉兒 協助遲緩兒童復健

狗醫生輔助治療自閉兒 協助遲緩兒童復健

童綜合醫院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特訂於日前(5/21)日上午在沙鹿院區舉辦「早療聯合評估家長座談會」,再度邀請台灣動物輔助活動及治療協會(簡稱台灣狗醫生協會)來到童綜合醫院與病童互動,來到現場的狗醫生是去年來的兩位狗醫生分別是「Dr.Belle」與「Dr.圓圓」。舉辦此活動的目的是藉由活動讓家長了解早期療育是多元化治療方法,同時讓每位小朋友發現原來早期療育也可以這麼豐富、有趣。台灣狗醫生協會前理事長暨該院急診室盧立華主任表示,狗醫生是經過行為訓練及考試合格之醫療犬,在醫師及語言、職能與物理治療師之指導下,進行對病患做輔助活動與治療,在兒童早期療育之領域,這種輔助治療方法對腦性麻痺與自閉症兒童有顯著之成效,在過去海線地區較缺乏此方法,院方自去年引進後亦有不錯的效果。童綜合醫院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復健科主治醫師林文鮮表示,醫院自去年引進台灣狗醫生至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輔助治療病患觀念,即藉由狗醫生的「復健治療」服務,配合復健師的療程設計,協助進行發展遲緩兒童復健,例如利用丟球、梳毛、撫摸狗兒、牽狗兒散步等等活動,讓發展遲緩兒童自發性地增加局部或全身肢體活動度,或利用狗兒為話題進行對話,剌激其口語運用,並且於無形間進行剌激心智的練習。研討會中的佳佳(化名)在1歲大時到童綜合醫院進行兒童發展評估,結果顯示她是一個全面性發展遲緩的小朋友,在動作發展的部分,因其中樞神經及肌肉尚未發展至成熟狀態,進而無法維持姿勢穩定性,也因為她的身體基礎肌力不足而影響了移行活動的能力與探索環境的動機。院方早療團隊為佳佳訂定了全面性的早療計劃,從1歲大還不會翻身,到現在已經能夠進行基本的移位,另外細動作與語言經訓練後也有明顯的進步許多。院方說明,在童綜合醫院聯評中心治療師與狗醫生志工的協助下,讓小朋友先與狗醫生建立關係,再一步一步照著治療師為小朋友設計的治療計劃與狗醫生配合進行,藉由狗醫生與小朋友的互動,以增加走路的動機並達到訓練的目的。

做公益也可以很Smart 全台首創手機簽到!

做公益也可以很Smart 全台首創手機簽到!

小君(化名)是一個上班族,常到咖啡店跟客戶談生意。這一天小君透過手機裡的應用程式(App)簽到,不只客戶點的咖啡立刻半價。小君的簽到還讓心路基金會因此而獲得了5元的捐款。全台第一次,利用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只要動動手指,就能參與公益活動!心路基金會推動「希望好天天捐款活動」,首次創新採用LBS適地性服務技術,讓民眾利用「街旁」手機應用程式簽到,響應捐款活動。民眾簽到除了享有個人好康,店家還會依到店簽到的人數捐款,響應「希望好天天捐款活動」。這是心路基金會的第一次,也是街旁的第一次,更是全台民眾的第一次。將捐款活動結合LBS社群,一同創造了新的捐款可能。民眾可以到指定愛心店家簽到,針對自己的需求換得好康。只要每1人到店簽到,店家即捐款5元或捐出銷售金額5%,所有捐款金額都將用以支持心路基金會的「希望好天天」捐款活動。希望好天天捐款活動,主要是為了幫助智能障礙者培養獨立生活的能力,讓成年的智能障礙者能勇敢說出自己的夢想,並且透過專業的輔導讓他們的夢想得以實踐。然而今年發生日本海嘯大地震,捐款排擠效應發酵。加上每年五月進入納稅期,捐款相對減少許多。以心路基金會為例,四月捐款即較上月減少了30%。面對這樣的困境,心路基金會與街旁合力推動「你Check-in,我獻愛」活動。全台18處店家一起響應捐款,鼓勵民眾利用智慧型手機簽到,幫助心路基金會獲得善款,個人同時享有特惠好康,也期望利用三贏的創意活動,讓民眾提高參與公益捐款活動的意願。直接捐款指定「希望好天天」專案劃撥帳號:11825916戶名: 財團法人心路社會福利基金會希望好天天捐款網站:http://happybaby.syinlu.url.tw/niceday/。你Check-in,我獻愛活動頁:http://happybaby.syinlu.url.tw/niceday/check.htm。

搶救黃金三分鐘 生死瞬間救命一擊

搶救黃金三分鐘 生死瞬間救命一擊

臺北市聖家堂的74歲李姓神父,某週五到復健中心與朋友聚會,在歡愉氣氛中,李神父高歌一曲分享給教友聽,剛唱完隨咳痰後突然倒地昏迷。一陣荒亂中,友人迅速撥打119求救。臺北市政府消防局119求救電話響起:有一名男性昏倒需要急救服務。受理人員在最短時間內,派遣消防局忠孝分隊高級緊急救護技術員EMT(Emergency Medical Technician)到現場協助昏倒民眾,消防員抵達現場時,該名男性心肺功能已止,高級緊急救護技術員立即現場發揮專業以AED(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施予電擊。經過現場二次電擊恢復心跳呼吸,就近急送責任區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急診室,於送往醫院途中,救護車上再度電擊兩次。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急診室醫師黃永忠於2月18日中午收治這位李神父,當時李神父由救護車急送到院時已經失去心跳呼吸,院方判定「到院前死亡」(Death on Admission),黃永忠本著急救精神,立即再次進行電擊及插管治療,才恢復病患生命癥兆。該名到院已無心跳呼吸的病患,經過一連串急診室專業醫療處置後,順利恢復心跳呼吸。黃永忠判斷應屬心臟血管疾病,立刻會診心臟內科醫師林斯晨。林斯晨在半小時內急作心導管判讀是多數心臟血管堵塞,唯一適當醫療處置為心臟血管手術。經由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姜智耀向家屬說明手術方式、各項風險說明後,家屬在最短時間內,作出接受手術的決定,爭取時效順利完成心臟血管繞道手術,術後於仁愛院區甫成立「心臟加護中心」接受專業醫療照顧,病患邁向康復之路。姜智耀說,臺北市政府消防局高級緊急救護技術員所使用的AED(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在心臟顫動失去收縮功能時,即時電擊能恢復心跳減少腦部缺氧時間,搶救黃金三分鐘,在第一線急救時,占有非常重要角色。此次經由高級緊急救護技術員電擊急救、急診室醫生分秒必爭再次搶救、心臟血管內科及心臟血管外科共同醫治的病患,正是聖家堂李姓神父,李神父在臺北市政府完善的「急救暨醫療體系」急救、醫療環環相扣中,挽回寶貴生命。聖家堂李神父於(3/18)出院,出院後將繼續為神職服務的道路,臺北市政府消防局的急救能力結合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急救暨專業的心血管醫療能力,將永遠為臺北市民面對突發心臟血管急重症治癒之後盾。延伸閱讀「生死瞬間急救流程說明圖」: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0082

光療師、美療師?衛生署籲:並無此證照

光療師、美療師?衛生署籲:並無此證照

對於台北市議員日前於警政衛生質詢時,公開陳述衛生局醫護管理處處長涉入醫療訴訟案件案,涉及公務人員操守與風紀,衛生局局長林奇宏已於第一時間指示政風單位務必詳查,秉公處理。凡醫療工作涉及診斷、處方、手術、施行麻醉之醫療行為,均屬醫療核心業務,應由醫師親自執行。又醫療儀器如具有雷射功能係屬醫療核心業務,應由醫師親自操作。行政院衛生署所核發醫事人員類別並無所謂「光療師」、「美療師」及「醫師助理」相關證照,故該等人員均非屬醫事人員,不得執行醫療業務。醫師如至其他醫療機構執行醫療業務,須依規定事先向衛生局報准後始得為之。北市衛生局將對轄內執行醫學美容業務診所,全面展開清查,若有違反上述規定,依法查處。對於醫療過程中的爭議解決,係屬專業認定之法律問題,最終仍應由司法機關裁判認定。衛生局依據「醫療法」第99條及「臺北市醫療爭議調處自治條例」規定,設有醫療爭議調處小組,調處委員由具法律、醫療專業之第三公正人士擔任,民眾若發生醫療爭議事件亦可向衛生局申訴,做為醫病雙方溝通之另一管道。民眾如有醫療權益之疑義,可向衛生局檢舉或申訴(電話:市民熱線1999轉7080、7100)。

來點不一樣的暑假!7月陽光夏令營與燒傷顏損孩童做麻吉

來點不一樣的暑假!7月陽光夏令營與燒傷顏損孩童做麻吉

親愛的家長,暑假將至,您是否正在為孩子的假期煩惱?如何不虛度寶貴的暑假,讓孩童在玩樂中成長,告訴您一個好消息,服務顏損及燒傷朋友的陽光基金會將於7月27日~7月29日於南投縣溪頭青年活動中心,舉辦小陽光夏令營活動,歡迎就讀國小4年級~6年級的學童踴躍報名,一起和燒傷、顏損孩童透過玩樂學習人文關懷與平權教育,活動即日起開放報名,名額有限欲報從速。素有「貴婦志工」之稱的淑菁,本身是醫師娘的她,不僅自己熱心公益,擔任陽光基金會南區分事務所志工,去年屢獲高雄市政府及身障聯盟舉辦的志工表揚,對於孩子的養成教育更是十分注重,她在兒子小四那年帶著孩子參加陽光的燒傷顏損體驗營活動。淑菁說,自己孩子個性較內向,在人際互動上也比較木訥,參加陽光的營隊活動後,明顯感受孩子的改變,不僅發現孩子人際互動上進步許多,在營隊中穿著壓力衣體驗燒傷還童的不便與辛苦,也讓孩子更能同理並體貼需要幫忙的人,呂淑菁分享,孩子在學校開始會照顧班上比較弱勢的同學,還會跟班上同學說,每個人本來就是不同的個體,應該要多注意別人的優點,這些話語聽在淑菁耳裡備感欣慰。因此十分鼓勵家中有就讀國小4年級到6年級孩童的家長,千萬不要錯過這個讓孩子學習成長的機會,她也相信懂得關懷他人的孩子不會學壞,邀請家長幫孩子報名,讓孩子有個充滿人文關懷的暑假。服務顏損及燒傷朋友的陽光基金會,今年暑假舉辦第一屆小陽光夏令營,活動將邀請國小學童與燒傷、顏損孩童於夏令營中同樂,期許讓顏損燒傷學童於活動中認識自己,發覺本身優勢並建立自信;也讓一般學童在與燒傷顏損學童課程互動中,學習尊重、平等的對待顏損及燒傷朋友,並將習得的人際互動技巧運用於日常生活中,進而影響同儕,促成一個更良善社會環境。陽光基金會第一屆小陽光夏令營活動,即日起至6月17日截止報名,名額有限,洽詢報名專線(07)558-7166曾雅蓉社教專員。

慢跑姿勢錯誤 小心跑出毛病

慢跑姿勢錯誤 小心跑出毛病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復健科黃力升醫師表示,一位愛好慢跑的40歲男性,來門診抱怨最近一星期,足踝會疼痛,經醫師問診及理學檢查,評估為因跑步姿勢不良所導致,安排復健治療兩個星期後,疼痛已有明顯改善。黃力升醫師表示,在專業醫師眼中,跑步是一個值得推薦的好運動。但是有腰部、膝部及踝足疾患者則應適當調整。跑步看似簡單的運動,但若沒有正確的跑步觀念,採用錯誤的跑步姿勢,則可能造成原本的患部更惡化,得不償失。黃力升醫師指出,其實不單單是慢跑,所有的運動都有其相對應的運動傷害可能產生,如果只是看到害處而放棄運動,那就淪為因噎廢食了!針對慢跑,民眾只要能夠掌握下列幾個大方向、大原則,就能跑的得很快樂、很健康而沒有負擔。量力而為,循序漸進:有些人平常可能連走路都嫌腳酸,若是突然開始劇烈地跑步,對雙腳會造成巨大的負擔,尤其是為了控制體重而跑的肥胖者,更是辛苦。摒棄「怕被人瞧不起的心態」:有些人害怕快不跑,會被人笑,一上場就要拼命表現,此心態應避免,因為運動傷害的產生絕對跟運動強度成正比。所以,怎麼跑最舒服,只有自己最清楚,不必在意他人的眼光,盡情享受一個人輕鬆自在舒服的跑步運動吧!在健康的身體狀態及安全環境中慢跑:跑步像是試金石,身體有狀況一跑就知道,一旦跑出問題應立即停止並儘快就醫;此外週遭環境的安全亦應注意,如:路面是否適合跑步?是否有坑洞?是否車多?是否有人在旁打球?眼觀四面、耳聽八方才能及時避免危險,也才能夠長長久久健康地運動。單就慢跑運動而言,主要可能產生的不適感來自於雙腳,簡單來說,就以跑200公尺學校跑道十圈計算,可能需要跑到2,000步,假設這個人體重是70公斤,他的雙腳就要承受140公噸的重量,這樣的能量衝擊之下,就可能產生肩頸部疼痛、腹部疼痛、腰部疼痛、膝部疼痛以及踝足疼痛等問題。此外身體為因應運動也會有其他不適的症狀產生,舉例而言,若跑得太快、太急或太久沒運動突然劇烈運動時,有時跑者會因橫膈肌痙攣而引起的側腹痛,這樣的疼痛只要放慢腳步,彎曲身體,用手壓迫腹部緩慢吐氣,疼痛就會慢慢緩解。黃力升醫師指出,慢跑是快樂的、健康的,是可以常常久久的,但是只有擁有正確的觀念,正確的技巧,慢跑才能快樂、健康而長久。若是發現越跑越痛時,當然就要尋求專業的醫師協助找出自己是否有些不適合跑步的狀況,如果確定沒有問題,民眾可以求助專業的運動教練,調整正確的慢跑姿勢,讓你真正享受跑步的愉悅。

嬰幼兒異位性皮膚炎 夜晚抓不停

嬰幼兒異位性皮膚炎 夜晚抓不停

異位性皮膚炎是嬰兒與小孩最常見之慢性復發性皮膚病,約有10~20%小孩患有異位性皮膚炎,嬰兒時期若患有異位性皮膚炎,至孩童時患有氣喘、過敏性鼻炎,就是所謂的過敏兒。三軍總醫院中醫部醫師林健蓉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因為皮膚保護機能受損,對環境過敏原與病原菌之過度反應而導致慢性皮膚發炎。臨床表現上,大約50%的異位性皮膚炎小朋友是於第一年產生症狀,另外30%發生於1~5歲間。異位性皮膚炎主要之表現為嚴重搔癢,於夜間更加嚴重,食物、吸入性過敏原、細菌感染、環境濕度低、過度流汗與皮膚接觸刺激物(羊毛、肥皂、清潔劑)都會加重搔癢症狀。林健蓉說明,在嬰兒時期有中等程度之異位性皮膚炎小朋友,40~60%於5歲後症狀常會自然消失,研究指出,約84%的小朋友至成人時會自行痊癒,近來研究報告,20%的小朋友會自然痊癒,而65%小朋友症狀減輕,另外,多於50%小朋友長大成人後會有復發情形,常為手部之皮膚炎。中醫認為異位性皮膚炎的病因病機為,幼時腸胃道及肌膚之防禦功能尚未健全,稱之為先天秉賦不足,脾肺虛,而環境之致敏原及食物對小朋友來說是剛接觸之外來物,就造成過敏反應,過敏反應屬濕熱病機,又造成皮膚損傷,反應在皮膚之表現上稱為肌膚血燥,而因患者體質及病程有不同之皮膚受損形態表現,所以異位性皮膚炎是以脾肺虛為本,而皮膚病灶表現為濕熱或血燥。林健蓉解釋臨床症狀上,異位性皮膚炎因為皮膚癢,搔抓而造成濕疹樣病灶,皮膚症狀分為急性、亞急性、慢性三種表現,急性病灶表現為搔癢嚴重之紅色水皰,亞急性之皮膚炎呈現紅色、破皮、魚鱗狀之丘疹,慢性病灶呈現苔蘚樣病變或皮膚變厚或纖維化之丘疹,急性與亞急性皮膚為濕熱證之皮膚表現,治療宜清熱利濕為主,而亞急性與慢性病灶為血燥證之皮膚表現,治療宜養血潤燥為主。所以,臨床上根據體質及病程,皮膚症狀不同,處方用藥需適時調整,而健脾補肺之藥物則貫穿於治療當中。生活上,異位性皮膚炎之皮膚因為缺少屏障,致使全面性的肌膚乾燥,洗澡時盡量使用溫和的清潔劑,洗澡後擦上潤膚乳液以保濕,而常見的刺激性物品,包括肥皂、去污劑、化學製劑、煙、摩擦皮膚之衣物應盡量避免。運動之選擇上,游泳運動較適合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但游泳後應盡速沖洗以去除水中之氯,並擦上潤膚乳液以保濕,另外,自然光照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是有益的,但不要過度流汗,也應使用防曬乳液以避免曬傷。食物攝取方面,避免食用致過敏之食物可明顯改善臨床症狀,但因為大部份致過敏之食物通常與其它食物混吃,不容易避免。林健蓉提醒,餵食母乳可能會有幫助;以中醫觀點,對食物的屬性來說,少吃熱性食物對症狀之減輕會有幫助,如辣椒、沙茶醬、咖哩、荔枝、芒果、龍眼、榴槤等,中藥藥膳如四物湯、燒酒雞、麻油雞、人參等皆不宜食用,可多食用綠豆薏仁湯,菊花薄荷枸杞子茶,對於皮膚發炎及體質之改善有幫助且生活上容易取得。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