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瓶裝水的故事」強調 少喝飲料可救地球

「瓶裝水的故事」強調 少喝飲料可救地球

很多人會認為,瓶裝水比較好、衛生又乾淨,但是事實是如此嗎?致力於研究產品製成與環保議題的安妮(Annie Leonard),在「瓶裝水的故事」中為您揭開地球污染的真相,還有瓶裝水的祕密,讓人不禁發現到,原來業者是這樣操弄我們的想法,並且損害地球的生態。(圖片翻攝自瓶裝水的故事。)在影片中提到,其實瓶裝水比一般水貴上2千倍,而且美國一週消耗的瓶裝水超過5億瓶礦泉水,這些瓶子接起來都可以繞地球5圈,而且這些瓶子號稱可以回收,但其實很多寶特瓶都會被丟棄在印度等相對落後的國家,造成更多的環境污染,所以安妮認為少喝瓶裝水,才可以真正救到地球、同時也是救了自己。※下面的影片是《瓶裝水的故事》,分享自Youtube:

醫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春節開診情形

醫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春節開診情形

101年1月22日至27日適逢農曆春節連續假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表示,1月25日(農曆初三)及1月26日(農曆初四)上午內外婦兒科門診至少各一診;1月22日(除夕)、23日(農曆初一)、24日(農曆初二)全天停診;昆明院區診療科別特殊,1月25日至27日全面停診(美沙冬服務照常)。原已排定之各項手術、特殊檢查照常進行,並加強急診作業。為維護市民就醫便利,1月27日(農曆初五,周五)門診全面恢復,民眾若有相關問題,亦可電洽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客服中心: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轉888(外縣市直撥02-2555-3000),或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網站查詢。

春節傷病特別多! 民眾小心防範

春節傷病特別多! 民眾小心防範

明天就是除夕囉!在與家人團圓的歡樂之下,民眾千萬當心別傷身,行政院衛生署提醒大家,年節期間無論出外玩樂,或是與親人窩在家玩玩牌、吃美食等,記得注意衛生清潔與人身安全。根據健保局的統計,去年(100年)農曆新年期間前5大急診病例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腸胃炎、不明熱、挫創傷與流行性感冒。春節期間,與家人出門旅遊、探親務必維護自身健康。依照健保局的統計來看,最近3年(98、99、100年)農曆新年期間的前5大急診病例幾乎相同,平均每天約有1萬多至8千多人次在假期間掛急診。而且過去普遍在春節期間,小朋友較常因感冒、病毒性腸胃炎掛急診,尤其6歲以下佔達7成最多,健保局提醒家長,年節期間進入流感疫情的高峰期,加上過年期間正逢強烈大陸冷氣團來襲,得特別注意小朋友的禦寒衣物。而統計除夕提供門診服務約136家醫療院所、初一121家、初二142家,但由於春節門診時段與正常日不相同,衛生署提醒民眾看診前,最好還是先打電話詢問醫院,或是上行政院衛生署官網,查詢各鄰近提供門診的醫療院所(http://www.doh.gov.tw )。另外,健保局也提醒,多多注意家中長輩的健康情形,盡量維持低油、低鹽、低醣、高纖的飲食,與注意保暖措施以免發生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併發症。

影音/春節流感潮 醫院加開特、夜診

影音/春節流感潮 醫院加開特、夜診

再度提醒您注意流感疫情,因為在過年前又新增3起死亡病例!疾管局表示,春節期間醫院除了急診不打烊,也加開特別門診和夜診,民眾可打防疫專線1922詢問。 這三名新增加的流感死亡病例分別在高雄市、屏東縣和新北市,3人都有慢性疾病史,其中高雄市的34歲男性是體重過重。疾管局指出,肥胖民眾一旦染上流感,容易引起併發症且死亡率高。

春節期間腸胃炎病例較多 注意飲食衛生

春節期間腸胃炎病例較多 注意飲食衛生

新年過節在外頭吃喝玩樂,除了小心別著涼不慎感冒之外,民眾也要特別注意飲食的清潔衛生。根據行政院國民健保局的統計,過去連續3年的農曆新年期間,病毒性腸胃炎全都榜上有名,疾管局提醒民眾飯前務必洗手,以及蔬果確實清洗乾淨,以免染上病毒性腸胃炎。(圖片翻攝自疾管局衛教單張。)民眾開開心心過新年,小心別被生病打亂計畫與心情,除了小心今年度嚴重的流感疫情之外,也得對吃的東西特別小心,並注意飲食前後的衛生習慣。健保局統計去年(100年)春節急診的病例,發現感染病毒性腸胃炎人數,僅次於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的人數,健保局提醒民眾注意飲食衛生。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的資訊指出,病毒性腸胃炎主要由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所引起,常見的症狀包括噁心嘔吐、 腹痛與腹脹、腹瀉、發燒、畏寒,且若遲遲未就醫,嚴重可能造成脫水、休克、菌血症、敗血性休克、腸胃出血、腸穿孔破裂或是腹膜炎。而一般可傳染期來說,諾羅病毒在急性腹瀉後的48小時內,仍然具有傳染力,輪狀病毒則是在急性發作期8天內。民眾想預防疾病上身,隨時注意手部清潔是最佳防範之道。疾管局提醒民眾,飯前與上廁所後務必洗手、蔬菜水果確實清洗乾淨、盡量避免生食生飲、注意居家環境衛生;至於小朋友方面,可詢問小兒科或家醫科醫師自費接種疫苗。

膽結石患者吃油膩食物 為何上腹痛?

膽結石患者吃油膩食物 為何上腹痛?

隨著年節的氣氛到來,民眾在飲食上常常忽略「忌口」,因此容易出現腸胃道疾病。成大醫院斗六分院胃腸肝膽科鄭興醫師呼籲民眾不要因為一時的嘴饞或是僥倖認為偶爾吃一次不礙事,而毫無忌憚的大吃大喝,否則「病從口入」!農曆春節期間民眾除了玩樂之外,免不了吃吃喝喝,但逞一時口慾伴隨而來的是,腹痛、腹脹、噁心、嘔吐與腹瀉等腸胃道症狀。鄭醫師表示引起這些症狀的原因可能是食物本身的刺激性或不易讓人消化、食用了含細菌或毒素的食物或是受到病毒感染。鄭興醫師說明大部分的症狀是輕微的,民眾只要飲食清淡或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並補充適當的水份和電解質,不適的症狀就會獲得改善。倘若出現嚴重腹痛、血便、一天內持續水瀉超過六次、腹瀉超過兩天、身體出現脫水現象或胃腸道症狀伴隨發燒者,建議至醫院就診,由專業醫師診療緊急腹部問題,給予藥物治療。以上情形若是出現在小孩、老人或免疫缺陷患者時,應立即就醫。鄭興醫師也提及,過年常吃到的蜜餞、開心果等食品應要細嚼慢嚥,避免食道異物阻塞。尤其是家中有小孩、老人、中風者、吞嚥困難病史的人,更應該格外注意;民眾在春節期間伙食準備較平常豐盛,大魚大肉不忌口,但有逆流性食道炎病史的患者必須斟酌用量,同時少吃刺激性及其他會增加胃酸分泌的食物,才可降低「火燒心」復發的機會。鄭醫師另外補充,肝病、胃潰瘍、胰臟炎的患者,應該節制飲酒,身體才不會有較多的負擔。而有膽結石病史的患者,若吃完油膩的食物後,右上腹開始出現持續疼痛,可能是膽囊或膽道石卡住造成發炎而疼痛,應馬上就醫診療。

影音/媽媽好累! 年節症候群害的

影音/媽媽好累! 年節症候群害的

明天開始就是春節假期,家家戶戶忙著大掃除、辦年貨,家內婆婆媽媽們,在這種時候,可能會出現年節症候群,醫生說,最近陸續有婦女莫名生氣脾氣失控,甚至心悸、胸悶來看醫生,都是因為遇到長假,反而更疲累,無法適應。拿著抹布,每一片門板都要擦拭過一遍,年前大掃除,邱太太已經忙了好多天,而且接著還有更多工作等著她。每年過年,婆婆媽媽們要大掃除、辦年貨、煮年夜菜,招呼返鄉家人等等,工作量其實增加很多倍,像邱太太因為老公幫了不少忙,還不會覺得適應不良,但高雄凱旋醫院最近因為心悸、胸悶或睡眠障障等症狀上門求診的婦女,就明顯增加,都是出現了過年症候群。醫生表示,根據臨床研究證實,婦女身心壓力源,排名第一是夫妻關係,其次就是逢年過節。不管職業婦女或家庭主婦,遇到長假,反而更容易疲累,甚至有適應障礙,建議過年期間,還是要多安排休閒活動,保持充足睡眠。

春節醫訊/三軍總醫院春節開診情形

春節醫訊/三軍總醫院春節開診情形

三軍總醫院表示,春節期間為持續服務民眾、守護大家的健康,除夕(1/22)至初二(1/24)休診,但仍維持24小時急診及住院服務。初三(1/25)內湖及汀州院區僅上午開設內科及外科特別門診,初四(1/26)起恢復正常作業。

FDA重申 瘦肉精列禁藥不得檢出

FDA重申 瘦肉精列禁藥不得檢出

關於有媒體報導指出,食品藥物管理局對萊克多巴胺(培林瘦肉精)的開放有鬆口,對此食品藥物管理局發表申明指出,萊克多巴胺目前在國內仍為禁藥,因此不論國內生產或進口之肉製品,皆不得檢出,食藥局也依此規定嚴格把關,並持續抽驗。食品藥物管理局表示,針對國內准許使用或未列入禁藥之農藥、動物用藥、食品添加物等,皆依其毒性資料以及國人飲食攝取量,進行科學評估後,訂定殘留容許量,至於是否開放使用,則由事業目的主管單位依其安全性及使用目的,評估後決定。此外,食品藥物管理局指出,衛生署於民國96年依世界衛生組織/糧農組織轄下的食品添加物聯合專家委員(WHO/FAO JECFA)經科學評估後所預告之殘留量標準,並經國內學者依台灣民眾之攝取量評估後,預告國內萊克多巴胺於肉品之安全殘留量標準。但萊克多巴胺目前在國內仍列為禁藥,因此並未公告殘留標準。

平安過新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把握3大政策

平安過新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把握3大政策

今天正式迎接小年夜的到來,大家開始陸陸續續返鄉過節,準備在明天的除夕夜與家人吃個歡樂團圓飯,而國民健康局特別針對心血管疾病患者做出提醒,沉浸在過年開心氣氛的同時,務必隨時注意落實3大政策,「請勿玩過頭導致過度操勞、請勿大吃大喝、避免情緒的起伏過大」,乖乖遵守讓自己平安過好年。(圖片翻攝自消防局衛教單張。)從今天起開始連續9天的春節年假,國民健康局提醒民眾隨時注意身體狀況,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要特別小心,請勿讓身體過度勞累,如減少熬夜玩通宵的機會,以免增加心臟血管的負荷,也避免讓自己太high,以免因為情緒起伏過大,導致發生血壓突然升高、心絞痛、心肌梗塞與腦中風的危險。國健局表示,民眾要隨時留意心臟病與中風的徵兆,一旦出現包括胸口悶痛、手臂疼痛、呼吸不順、噁心、頭暈與非常疲倦等症狀,請馬上送醫治療。而若是患者有冠狀動脈的病史,建議家屬先幫患者吞下醫師開的含片。另外,若是有疑似中風徵兆出現,民眾先幫患者做「FAST」的辨別動作:一、「F」就是FACE,請患者微笑或是觀察患者面部表情,兩邊的臉是否對稱。二、「A」就是ARM,請患者將雙手抬高平舉,觀察其中一隻手是否會無力而垂下來。三、「S」就是SPEECH,請患者讀一句話、觀察是否清晰且完整;當三者症狀出現其中一種時,就要趕快送醫。四、「T」就是TIME,要明確記下發作時間,立刻送醫,爭取治療的時間,把握「急性中風搶救黃金3小時」。至於血壓的維護,國健局提醒做菜時盡量以「少鹽、低鈉」為主,建議成人每天的鈉攝取量勿超過2400毫克(即食鹽6克),可利用醋或檸檬、蘋果、鳳梨、蕃茄等水果的特殊酸味,增加菜色的味道,以減少調味料的使用,幫助減少飲食中鹽鈉的攝取,也請民眾準備購買市售食品前,仔細檢視包裝上的鈉含量,以避免意外攝取過多的鈉。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