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愛滋病患年輕化 聯醫推App預約愛滋篩檢

愛滋病患年輕化 聯醫推App預約愛滋篩檢

再過4天就是西洋情人節,街道上處處可見情侶們開心、甜蜜的模樣,不過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卻指出,往年情人節過後,在4到6月期間性病門診與性病通報人數均會成長約1.5倍,北市聯醫昆明院區將在3月14日白色情人節推出App作業軟體「愛滋篩檢小站」,可在手機上預約性病篩檢、使用諮詢服務。聯醫昆明院區性病及愛滋病防治組護理長謝英慧表示,4月到6月的期間,到性病門診就診的人數都會從原本的100多人增加至200多人,罹患性病的人數也會從原本的40到50人增至80到90人,聯合醫院結合手機服務,推出App作業軟體「愛滋篩檢小站」讓民眾下載,這項服務可以線上預約性病篩檢及諮詢,目前匿名的愛滋篩檢僅開放電話預約,「愛滋篩檢小站」將於3月14日正式上線,讓民眾更便利。新北市衛生局則發現,近年來愛滋病感染的人越來越年輕,有絕大多數是因為不安全的性行為染上性病,透過性行為傳染愛滋的比例為96%,其中男性之間傳播的比例就高達80%。除了愛滋病之外,梅毒去年感染的個案也多達1300多人,其次是淋病及其他性病。衛生局呼籲,進行性行為需全程配戴保險套,避免讓自己暴露在愛滋及性病的危險之下。

發現抗老蛋白質! 台灣醫界躍上國際

發現抗老蛋白質! 台灣醫界躍上國際

根據國際期刊《Nature》的最新研究文章中,台灣研究團隊針對代謝疾病、老化與癌症的研究論文受到矚目。由台灣大學醫學院組成的研究團隊發現,人體內有兩種首次發現的蛋白質可控制「AMPK(與老化相關的基因)」,未來可能有機會研發出治療代謝疾病、癌症等與老化相關疾病的方法,甚至是藥物。根據過去醫界的許多研究中,都只能曉得人體內有2類(共10多種蛋白質)與造成老化等的問題相關,分別為「乙醯基轉移酶」與「去乙醯酶」以維持「乙醯化」與「去乙醯化」的平衡;研究人員台大助理教授林育誼表示,人在年輕時,體內的2類蛋白質「乙醯基轉移酶」與「去乙醯酶」都相當均衡,但隨著年紀愈來愈大,「去乙醯化」的現象跟著更加活化,導致2類蛋白質的能量無法維持均衡,引起老化與代謝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等。而經過台大團隊與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的合作研究後,發現利用核糖核酸干擾技術能控制蛋白質的「乙醯化」,以及「基因交互作用」也有幫助治療癌症,且肝臟細胞中也有蛋白質受到「乙醯化」影響,未來可繼續探討以研發出新的治療技術。不過林育誼強調,目前仍都在研究當中,有許多更細的地方必須做鑽研,何時能在臨床上使用還是個未知數。

男患異位性皮膚炎 影響性功能?

男患異位性皮膚炎 影響性功能?

在台灣,異位性皮膚炎屬於相當常見的慢性皮膚疾病之一,根據衛生署過去的統計資料顯示,國內約有200多萬人罹患異位性皮膚炎,且幾乎以兒童與青少年佔大多數。而國內最近有一篇新研究發現,大多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男性由於血管發炎,可能會導致陰莖血流不順造成勃起不易,且也與服用類固醇藥物相關。異位性皮膚炎在台灣可說相當普遍,但卻鮮少聽到會與男性性功能障礙畫上等號。根據國內近期最新的研究指出,針對2萬名男性的調查發現,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男性與一般男性相較之下,高出超過半成有勃起的障礙,研究文章指出可能與大多患者的皮膚、血管長時間發炎,造成陰莖血流不順有關;且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台東醫院的衛教資訊也提及,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常服用的類固醇,也可能是造成陽痿等性功能障礙的誘因之一。而異位性皮膚炎的普遍症狀,包括紅腫發癢、皮膚敏感。仁愛醫院衛教文章建議異位性皮膚炎患者,除了注意飲食,如減量攝取蛋、牛奶、海鮮、花生,最好也盡量少吃調味品、色素等的人工食品之外,最好也多穿棉質衣物並選用敏感性肌膚專用的肥皂等,以避免加重病情。此外,阮綜合醫院皮膚科黃裕文主任建議父母,若要減少小寶貝成為過敏兒的機率,媽媽從懷孕期就得開始注意飲食,如別吃太多易過敏的食物(蛋、海鮮等),以及最少要為寶寶哺乳4至6個月,且母乳亦能增強小朋有的免疫力,媽咪多多哺乳有益無害。

培林測試不足 專家:美牛開放有風險

培林測試不足 專家:美牛開放有風險

行政院長陳冲日前傾向開放含瘦肉精的美牛進口,他表示「培林」(Ractopamine,萊克多巴胺)是瘦肉精種類中毒性最低,且過去沒有文獻證明對人體有危害,認為開放是可以考慮的決定。但台大獸醫專業學院院長周晉澄指出,培林對人體的測試實在太少,風險評估不足,不可說對人體無害。(圖片翻攝自維基百科,作者是Michael Berch)針對是否開放美牛進口的議題,民進黨籍立委吳秉叡在立法院舉行「進口美國牛肉爭議公聽會」,其中台大專家周晉澄表示,由於目前在培林對人體的測試中,僅曾有6人做過人體測試(1人出現心悸),實際的風險評估資料並不足,加上也未針對特殊敏感族群做過影響調查,因此不能說培林對人體是零風險。周晉澄也表示,過去培林在動物實驗上有案例發生,動物可能變得敏感有攻擊性,且曾有猝死現象,添加瘦肉精飼養動物已違反人道飼養。而同樣出席公聽會的董事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雖然培林的危險性可能不比油炸物高,但由於它屬於人工合成的產物,是否造成基因突變等狀況,以及對孕婦孩童、癌症患者等的影響也沒有文獻探討,不應只以1個實驗做評估。而農委會代表黃國青、外交部代表陳銘俊與經濟部談判代表介文汲都強調,是否開放「培林」都是以國人的健康為首要優先。根據維基百科資料指出,瘦肉精屬於動物用藥的一種,除了「培林」之外亦有克倫特羅(Clenbuterol)等,用途在於增加動物的瘦肉量、提早讓肉品上式且降低成本等,但由於瘦肉精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副作用,目前如歐盟、中國大陸均已禁止使用且禁止販售含瘦肉精的食品。

Makiyo遭求刑4年、友寄隆輝6年

Makiyo遭求刑4年、友寄隆輝6年

藝人Makiyo與友寄隆輝酒後毆打計程車司機案件,台北地檢署10日偵結,檢察官依重傷害罪將Makiyo及友寄起訴,分別對兩人具體求處4年以及6年徒刑。至於藝人湘瑩、丫子涉及偽證罪部分,將另案偵辦。案發後警方只將友寄移送北檢偵辦,但偵查過程中,檢方根據另一名計程車司機所提供的行車記錄器影片,發現Makiyo也有踹林姓司機,因此將她改列重傷害罪被告。而遭毆打的林姓運將傷勢好轉,林稍早透過律師表示,若Makiyo等人願意說出實情並悔改,他願意原諒。

預防子宮頸癌 抹片篩檢妳做了嗎?

預防子宮頸癌 抹片篩檢妳做了嗎?

子宮頸抹片在政府的推廣下,30~69歲以上婦女近3年曾接受抹片篩檢率由86年的37.8%提升至99年的60%,成長了58.7%,16年累積申報參與率也高達88.6%。其篩檢成效,已反映在子宮頸癌侵襲癌發生率及死亡率的下降,侵襲癌發生率降幅53%、死亡率降幅60%。 (圖:環台路跑活動呼籲大眾,正視子宮頸癌的威脅)此外,更透過設置院內門診主動提示系統,提醒到醫院看診的婦女做子宮頸抹片篩檢,根據國民健康局最新出爐的100年子宮頸抹片篩檢資料發現,針對30~69歲婦女,每90位女性就有1位被診斷為癌前病變、每293位女性就有1位罹患子宮頸癌,可見抹片對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重要性。財團法人癌症希望基金會指出,子宮頸癌其實是可以有效預防的,研究顯示子宮頸癌係由人類乳突病毒持續感染(HPV)所引起,婦女HPV感染後大部份可以自行清除病毒,但仍有部分婦女會持續進展為癌前病變與癌症,此疾病進展過程,可透過子宮頸抹片早期發現癌前病變,經由治療可避免進展為子宮頸癌。研究顯示,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可有效降低6~9成子宮頸癌死亡率,且子宮頸癌早期治癒率可達100%。值得注意的是,國內尚有許多婦女因為自認為身體很健康沒有異樣、許久沒有性行為、忙碌沒時間、過於保守、害羞或害怕上檢查台等種種原因,致使尚有160萬名婦女超過六年以上未做抹片,連續十年以上沒做過抹片的女性更有90多萬;因此特別提醒這群高風險的「鐵板女性」,罹病不是只有病患自己痛苦,亦是妳的家人和愛人心中難以忘懷的痛,提醒女性朋友們,請以實際行動珍愛自己,同時也為了妳愛的人以及愛妳的人,記得每三年至少接受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詳細的檢查資訊可洽詢各地健保特約醫院及婦產科、家醫科診所或衛生局(所)。為推動全台婦女子宮頸抹片檢查而跑,國際鐵人三項業餘國手斯紹華號召了兩位男性好友,「擁抱絲路」之旅的超馬好手林義傑、以及曾身揹三太子神偶橫跨撒哈拉沙漠的南投縣同德家商體育老師李清言,計劃在2012年情人節開跑,透過21天環台路跑活動提出正視子宮頸癌威脅的呼籲,活動勸募善款將全數交由財團法人癌症希望基金會來推動提醒女性定期落實子宮頸抹片檢查,不讓病友的人生遺憾再重來。

工人出意外!暫時性異位移植救斷臂

工人出意外!暫時性異位移植救斷臂

一個29歲鐵架焊接工人,於2008年6月某日約中午時分,工作時因採光罩破裂,不幸從五樓高墜落,身體嚴重多重外傷,左手上臂接近腋下部位因急速墜落過程撞擊到一圓桶,造成左上臂在接近腋下部位完全撕脫截斷,左上臂懸掛在半空中的桶上,病患和斷臂緊急被送至成大醫院。(圖:手術成功,病患順利出院)病患抵達時,因大量出血,血壓量不到,體溫/脈搏/呼吸為34/51/23,剛開始有微弱意識,隨即陷入昏迷。在急診室隨即急診團隊和各科團隊啟動緊急搶救,病患經評估的多重外傷包括:疑腹部內出血併出血性休克、肺部挫傷、右側骨盆骨折、第七及第八胸椎、第二及第三腰椎壓迫性骨折、薦骶骨骨折、右手上臂肱骨骨折及右手前臂尺骨骨折、左上臂在接近腋下部位完全撕脫截斷。病患經緊急搶救後,於最快的時間送至開刀房,各科醫師團隊全力出動,情況相當危急,病患總共接受五次手術如下:1.多科團隊搶救及手術。2.暫時性的異位移植手術(將斷臂暫時移植在腹股溝大腿附近)3.筋膜切開術。4.左上臂斷端清創術及血管、神經探查及標識。5.斷臂從大腿移回上臂再接植手術及大腿前外側肌皮瓣顯微移植手術。成大醫學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謝式洲表示,病患住院54天,順利出院,並經一段長時間復健後,至今約三年半,手肩部及肘部活動範圍幾近正常,手腕屈曲範圍約0~40,手腕伸張範圍約0~90∘,手指抓握能力也進步中,手臂及手指感覺也恢復不錯,可感覺冷、熱,蚊子叮到再接植的斷臂都有感覺,病患可完全獨立生活,並已以其雙手駕車環島旅行五次。謝式洲醫師說,截斷的肢體最好將其冰存,儘快送至有顯微再接植能力的醫院,評估能否再接植回去。在大部分的情況,當然是要接回原來的解剖位置。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情況,如斷肢或斷端組織嚴重挫傷、感染、異物污染等等,或多重嚴重外傷,病患無法接受長時間的再接植手術,將斷肢暫時異位移植在較健康的部位,等病患全身狀況或局部組織傷口較進步後,再進行第二階段的再接植手術,是一個頗具挑戰性的不尋常選擇。

新年新開始 檢視寢具避免肩頸酸痛

新年新開始 檢視寢具避免肩頸酸痛

新年剛過,學生與上班族們又開始回到上班上學的正常生活,但是現在許多上班族都有肩頸痠痛的問題,更嚴重者甚至有脊椎側彎或椎間盤凸出等疾病,工作壓力、睡眠不足等皆可能是導致上述症狀之原因。在新年期間進行大掃除時你是否有注意到你的寢具是否合適呢?長時間久坐時是否有定時起身活動放鬆呢?台中林新醫院復健科林慧玲主任表示,長期肩頸痠痛問題可能是坐姿、睡姿不良造成,可從檢視工作環境與睡眠環境改善。林慧玲主任說明,肩頸痠痛已成為現代人的常見文明病,主要集中於三、四十歲,甚至有年齡層越來越年輕的趨勢;林主任說明,造成此現象的原因與睡眠姿勢有關,建議睡覺時頸部後方的支撐可加強,讓整個頸部都有全面接觸,較可平均分散壓力。另外床墊過軟或過硬皆不適當,故選床時建議注意個人舒適度與適中軟硬程度外,床墊本身材質的支撐性也是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進口床墊行銷總監蔡靖怡表示,床墊的選擇需要注意:1、是否具有好的支撐性2、是否能有效分散身體壓力等。若以個別需求來說,許多上班族女性因長時間穿著高跟鞋站立,容易會有腰痠背痛的問題,這時不妨試試記憶膠系列床墊,具有發揮釋壓、護背服貼等功能。體態較壯碩者則建議使用連結式彈簧床,因為連結式彈簧床可以分散作用力,翻身跟起身時較容易。,在選購時應充份瞭解床墊內部結構與反覆試躺,確定適合自己後再行購買。林慧玲主任補充,現在人的工作型態亦為影響肩頸痠痛的原因,多數上班族需長期使用電腦,使用姿勢不良且時間過長,故坐姿方面需要注意,電腦螢幕最上緣應與眼睛視線平行,螢幕不能太高,否則會有過度後仰的情形產生,進而造成神經壓迫及痠痛問題。手肘也應有支撐,不宜懸空,讓手腕微微下垂為較佳的姿勢。林慧玲主任建議,同一姿勢維持三十分鐘後就應休息,避免令肌肉過度負荷,選擇符合人體工學、有可支撐頸部、背部、腰部功能的椅子會更好。林慧玲主任最後提醒,良好的生活習慣很重要,忽視姿勢重要性的民眾,可能會有肌筋膜問題,即肩頸肌肉痠痛,甚而影響睡眠,嚴重的話甚至會產生合併壓迫神經,上肢會有麻木症狀出現;如有上述問題應盡速就醫。蔡總監也叮嚀,睡眠品質與床墊的舒適與否有很大的關連,因此民眾應了解自己的睡眠習慣與特性,並掌握上述原則,挑選真正適合自己的床墊。(資料提供:台中林新醫院復健科林慧玲主任、思夢軒寢室精品館)

影音/抽檢賣場蔬果 農藥超標、混用

影音/抽檢賣場蔬果 農藥超標、混用

有不少人會到各大超市或大賣場買蔬菜和水果,但民間團體綠色和平組織,抽查全台各地連鎖超市的8間門市,結果發現58項新鮮蔬果裡,有43項被驗出蔬果農藥殘留。其中,台北松青賣出的密棗,違法殘留亦達胺和達滅芬2種農藥,宜蘭家樂福賣出的韭菜,貝芬替農藥更超標2.7倍。調查發現,不少蔬果農藥混合使用的情況嚴重,像是台北頂好超市賣出的金棗,就被驗出9種農藥,一旦農藥混用吃下肚,就好像喝了不同種類的酒一樣,容易產生雞尾酒效應,無法代謝。針對調查結果,家樂福則表示,1月份起店內蔬果都有自行檢測,目前價上商品安全無虞,至於頂好及松青也表示已經下架,要等合格才會再上架銷售。

影音/未落實農藥殘留管理 農委會遭糾正

影音/未落實農藥殘留管理 農委會遭糾正

農藥殘留問題如何控管,監察委員程仁宏和楊美玲發布調查報告,指出農委會100年中旬及101年元旦的蔬果田間農藥殘留檢測報告,在結果出爐前,超過八成的蔬果都已經採收賣出,監委認為,農委會沒有落實農藥殘留管理,因此提出糾正。對於監察院的糾正,農糧署表示,目前對於農藥檢測其實分為兩個部分,一種是平時的抽檢,會按照採收時間倒推期程,如果抽檢不合格,除了要求農民不得上市,還會罰款,而另一種抽檢是專門在上市前抽檢,主要目的是要了解農民真正的用藥狀況。農委會表示,監委所指稱農產品在檢驗報告出爐前就已經上市,並不代表先前沒有例行的抽檢,萬一上市前檢測還是不合格,農糧署將對農民進行開罰和輔導用藥。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