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皮哥哥」張善為今天和家人到觀音山掃墓祭祖的時候,疑似因為施放沖天炮操作不慎,沖天炮直接衝向張善為的眉心,而張善為也因此被炸傷。張善為的雙親接受電子媒體訪問時說明以上的狀況,而事發之後張善為也在第一時間被送到淡水馬偕醫院治療,因為受傷的範圍在臉部,因此院方也安排整型外科醫師會診。※圖為張善為(翻攝自張善為新浪微博)。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黑皮哥哥」張善為今天和家人到觀音山掃墓祭祖的時候,疑似因為施放沖天炮操作不慎,沖天炮直接衝向張善為的眉心,而張善為也因此被炸傷。張善為的雙親接受電子媒體訪問時說明以上的狀況,而事發之後張善為也在第一時間被送到淡水馬偕醫院治療,因為受傷的範圍在臉部,因此院方也安排整型外科醫師會診。※圖為張善為(翻攝自張善為新浪微博)。
毒品問題一直是許多國家頭痛的問題,也是科學家探索的領域,最近英國科學家發現到,吸毒者吸毒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為腦部的缺陷造成。根據英國路透社(Reuters)的報導,英國知名的醫學雜誌《手術刀》(Lancet)研究指出,全球約有200萬人使用毒品,而且開發國家佔大多數。英國劍橋大學(Britain's Cambridg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找了吸毒者還有他的兄弟姊妹,進行腦部相關研究。研究團隊的主持人卡倫(Karen Ersche)表示,過去有研究報導指出,吸毒者腦部通常有受損的情況,但是不確定是吸毒前還是吸毒後造成,這次透過跟兄弟姊妹的比對,就可以清楚地發現到當中的差異。研究的結果發現,吸毒者的兄弟姊妹通常跟吸毒者,在大腦中負責控制行為的顳葉通常都有損傷的現象,但是沒有吸毒的人,通常會使用許多方法解決,發展出一套新的行為準則,避免讓自己陷入「成癮」的狀態。在卡爾地夫大學(Cardiff University)任教的保羅醫師(Paul Keedwell)認為,原則上兄弟姊妹的遺傳不會一模一樣,但是卻同樣在腦中留下相同的損傷,很有可能是跟成長環境有關。但他也表示,這個研究是一個很大的突破,或許可以藉此尋找到戒除上癮的新方法,包括戒毒。
「你的血壓有點高,一定要記得按時吃藥哦!」家醫科曾文宏醫師殷殷叮嚀著受檢的民眾。日前太保環保教育站內熱鬧滾滾,大林慈濟醫院30位醫護同仁利用休假日,結合環保站一年一度的感恩餐會,幫環保志工們做健康檢查,還提供中醫義診及復健科的健康講座,總計有120位志工受惠,貼心的關懷要讓環保志工們健康滿分。在各地的慈濟環保站裡,有許多環保志工默默地為疼惜地球而付出,卻常常忘了照顧自己的健康,大林慈濟醫院特別舉辦環保志工健康關懷活動,直接將健康送進環保站。今年的第一站選在太保環保教育站,當地慈濟委員謝惠芬表示,太保環保站每年都會舉辦感恩餐會,由慈濟委員一人準備一道菜,感恩環保及社區志工們的付出,今年特別結合大林慈濟醫院的健康關懷活動,讓志工們吃得飽飽,同時更健康。一個上午的活動,總共有約120位志工接受健檢服務。工作人員頂著寒風,趕忙完成準備工作,迎接陸續前來健檢的志工們。檢查項目除了一般的血壓、身高體重、簡易三高抽血檢查外,並有糞便潛血癌、口腔篩檢與婦女的子宮頸抹片與乳房X光攝影等四大癌症篩檢,慈濟醫院特別將乳房攝影車與巡迴醫療專車開到環保站前,讓婦女朋友可以就近做檢查。第一次參加社區健檢服務的家醫科曾文宏醫師,在現場協助口腔篩檢及健康諮詢,對於每一位志工都是詳細解說,遇到血壓高,或是有其他健康問題的志工,更是一再提醒一定要持續服藥,或是儘快到醫院看診,以免影響健康。他說,許多人有血壓偏高或是過胖的問題,但因沒有症狀,所以都未加注意,因此會多花一點時間提醒他們血壓、體重控制的重要性。慈濟委員馬瑞娟忙著準備菜餚,同時協助健檢活動,也利用空檔健檢,她說,自己平時忙於工作,沒時間安排健檢,正好利用這個機會做檢查,因為血壓偏高,曾文宏醫師一再叮嚀她,要趕快去看醫生「這一定要追蹤哦!不能再拖了。」中醫科陳柏全主任及何怡慧醫師提供中醫義診服務,為志工們解答各種酸痛,失眠等困擾,頗受歡迎。
手術時間長短攸關病人意識回復後狀況的好壞。大林慈濟醫院開刀房向知名連鎖店取經,針對手術室作業流程進行檢視,將手術前、中、後的過程做成範本,實行後有效縮短約半小時的時間,不但讓醫師能更有效率且安全的完成手術,對病人也多了一分保障。日前團隊參加經濟部工業局、醫策會的品管圈活動,分別獲得南區會長獎與潛力獎的肯定。每個醫生習慣不同,開刀方式也不盡相同,要如何讓每次手術都能順利進行,一直都是開刀房工作的護理人員最頭痛的問題。為此,開刀房的護理人員聯合執刀醫師組成品管圈,針對手術過程中器材的準備、位置的擺放進行檢討,除了將每個醫師習慣的器械位置拍照,製作成範本,也詳細註明器材的使用說明,讓新進的護理人員也能輕易上手,大幅減低出錯的機率。目前先以廣泛使用的腹腔鏡微創手術實施,針對腸道、胰臟、肝臟等手術打造了十幾種範本,有效保障病人的安全。擔任圈長的方雅淑護理師表示,創意的來源是來自知名連鎖店訂定流程和稽核的標準。除了將醫師使用習慣與器材使用製成範本,並定期更新,也針對護理人員進行在職訓練,邀請廠商或資深同仁開課進行器材的使用教學,如超音波刀、微創設備系統,並落實稽核,確保每個人都能正確操作儀器。經過半年的實施與修正,效果十分顯著,平均進步了百分之八十以上,將器材準備遺漏的機率壓低在1%以下,在院內品管圈評選獲得前三名,並代表醫院參加國內經濟部工業局與醫策會的品管圈競賽,雙雙獲獎。談起參賽的過程,團隊成員許雅婷表示,這是她第一次參加品管圈的活動,雖然因為指導老師很嚴格,而感到十分辛苦,但也收穫很多,很有成就感。尤其是以前從來沒有上台報告,在輔導員的協助下一直演練,在院內比賽時硬著頭皮報告,終於讓她擺脫了上台恐懼症。負責指導團隊的輔導員林宜蓉說,一開始要推動實施也遇到不少阻力,但幸好大家看到成效不錯,也真的對病人好,就開始主動配合。已經第四次參加品管圈的她,去年才通過考試成為輔導員,雖然是第一次擔任,但她感謝團員和許多學姊的支持與配合,直說是靠全科的人才能得獎,也期許未來能推動更多對病人好的品管活動。
現在手機收發簡訊非常方便,甚至在智慧型手機上有一些免費的簡訊程式,都是促進人們交流的好工具,但是加拿大最新的研究則發現,如果青少年每天狂發簡訊,可能會導致思維變得更膚淺。加拿大溫尼柏大學(Winnipeg University)的保羅教授(Paul Trapnell)表示,在暢銷書作家卡爾(Nicholas Carr)的書中提到,如果互動的頻率多且快速,那麼思考的層面就會較為膚淺。為了印證這個說法,他調查了2千多位大學生,並且對他們進行相關的研究。結果發現到,如果年輕人簡訊發的越多,思考的深度就會下降,整體的思維也較膚淺。南加州大學的(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海倫教授(Mary Helen)針對這項結果表示,通常思考是需要時間去沈澱、消化並創造,如果過於頻繁地回應外界的互動,將會不斷地分心,也就沒有時間好好地思考,想法就會比較膚淺。
大家都知道,發生性行為的時候應正確使用保險套,以降低感染性傳染病的風險。因此,新北市衛生局在情人節前夕,至轄內16處保險套販售商家,各隨機抽取一件保險套帶回檢驗,結果標示全數合格,但有一件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過期,已移請高雄市衛生局依法查處。同時,衛生局也呼籲民眾,使用保險套前應先檢視是過期,外觀是否破損,以確保使用效能及安全。新北市衛生局指出,保險套列屬醫療器材管理,此次稽查重點為有無依規定申請查驗登記、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標示是否完整及有無過期等。其中,發現有一件許可證過期,已移請高雄市衛生局對該產品進口廠商盛悅貿易有限公司調查,可依違反藥事法第80條「藥物許可證未申請展延」及第94條規定處分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衛生局呼籲民眾購買保險套時,應注意有無載明廠商名稱及地址、品名、許可證字號、批號、製造日期及有效期間或保存期限等,以及商品包裝是否陳舊或破損,如發現有針孔、沾黏等情形,應停止使用。※圖為抽檢發現一件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過期的保險套。(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如果有一天我也那樣(腦死)的話,我也要做器官捐贈。」新春期間,花蓮慈濟醫院器官捐贈個案又增一例,生前患有高血壓疾病的李姓器捐者,因在門診時看到器官捐贈宣傳海報,曾向她的家人說出器捐救人心願。這樣的一句話讓她在生命的最後,如願遺愛人間。四十多歲的李姓器捐者,罹患高血壓已多年,在新春期間因為自發性顱內出血送醫急救,轉到花蓮慈院就醫時,已出現腦幹功能衰竭瀕臨腦死狀況,因病況持續惡化,家屬在聽完主治醫師周育誠說明病況後,主動提出病人生前的意願,決定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搶救更多的生命與家庭。家住偏遠部落的李姓器捐者,因弟弟、妹妹在外縣市成家立業,母親也因照顧孫子,久居臺北,因此平日除打工維生之外,也承擔起在老家照顧年邁的外婆,深受長輩疼愛與親朋敬重。時常陪伴李姓器捐者就醫的友人說,每每等候門診時,器官捐贈海報上的捐贈者救人的故事總是讓他們很感動,因為捐贈者多是因為意外事故或腦中風造成腦死,而高血壓是腦中風的高危險群,捐贈者在生前便曾透露器捐的意願。只是家人沒有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麼突然。完成腦死判定程序後,器捐當天,捐贈人的弟弟、妹妹偕同家人從臺北趕回花蓮,以及來自家鄉的親朋等七十多人,在加護病房做最後的祝福,悲戚與不捨全寫在親朋的臉上。社工師、志工全程陪伴、膚慰捐贈者的家人。依照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分配原則,李姓器捐者計捐出心臟、肝臟、二枚腎臟、一枚眼角膜及四肢骨骼。這是花蓮慈院自今年元旦以來第二例器捐個案,陪伴家屬的志工顏惠美指出,雖然醫療有極限沒辦法救她,但是她的家屬照她生前意願,幫她圓滿捐器官的心願。捐贈人的家屬表示,除了幫捐贈人完成心願之外,希望藉著器官捐贈去幫助更多人,也能讓她的眼睛繼續看著她喜愛的世界。就如同慈濟證嚴法師曾讚譽器捐者是生命的勇者!捨身的菩薩!不只延續了他人的生命,也讓自己的慧命長存。根據器官移植登錄中心公布資料,統計至101年2月9日,全臺灣有效等候接受器官移植病人總數為7773 人,其中等待心臟有135人 、肺臟20人、 肝臟1045人、腎臟6027人、胰臟75人、眼角膜 536人。
根據國內學者推估,全國約6萬人注射海洛因,實際接受美沙冬替代治療的毒癮者卻只有1萬2千多人,只佔全國的五分之一,長期接受醫療照護的毒癮者更是少之又少,因為多數毒癮者認為,喝了美沙冬就可以戒毒,但發現一、兩個月沒有成效、加上心癮沒有解決,又繼續尋找海洛因。一年半前,國際知名學者印尼雅加達愛滋成癮防制中心主任Adhi Nurhidayat針對印尼300位吸食海洛因毒癮者做相關研究發現,135位實施美沙冬替代療法、以及心理治療者,持續一年人數約有87.5%;相對台灣國內只有給予藥物美沙冬替代療法者,持續一年人數卻明顯偏低約20~40%。主要是成癮者除了有藥癮在身外,心理治療也是相當重要,毒癮者會透過醫護人員的對談溝通,抒發心中的委曲、挫折,醫謢人員再透過這些對談,提供毒癮者正向的思考、並改變他們原有的生活習慣,讓他們重新找到生活目標。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美娜表示,今年首次邀請3位國際知名學者為賓州大學教授、藥癮愛滋防制專家David S. Metzger,耶魯大學教授Marek C. Chawarski及印尼雅加達愛滋成癮防制中心主任Adhi Nurhidayat,前來分享他們的作法與經驗,不只能提供國內更多的學術交流,再實務經驗分享上更一大進步,未來更希望能幫助更多毒癮者儘早遠離海洛因的束縛。
戒菸能夠有效降低吸菸者的死亡率及罹病率,花蓮慈濟醫院今年度不但邁向無菸醫院,首梯戒菸班在二月十一日開班,連續四星期利用週六下午時段,幫助鄉親戒除菸癮、遠離菸害,重拾健康人生,報名專線請洽(03)8561825分機2412,社區醫學部劉先生。根據美國癌症協會在二○○九年發布的資料指出,全球死亡人數中有一成可歸於吸菸,吸菸者中有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死於菸害,較不吸菸者平均早逝十五年。依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每年約有五百萬人死於吸菸相關疾病,若菸害未能加以控制,至2030年,每年將有八百萬人死於吸菸相關疾病,吸菸已在二十世紀讓一億人失去生命,但二十一世紀將可能奪去十億人的生命。衛生署國民衛生局也指出,臺灣目前約有三百五十萬吸菸人口,研究指出,每年推估有超過一萬八千八百人死於吸菸相關疾病,死因統計資料也顯示與吸菸相關的死因約佔16%。花蓮慈院為協助癮君子成功戒菸,已開設戒菸門診多年。花蓮慈院不但全面禁菸,也將在今年邁向無菸醫院認證,新春過後,第一梯次戒菸班在11日下午一點三十分開班,連續四星期,利用每週六下午二個小時,由家醫科、中醫科醫師、營養師、護理師及健康管理師講授菸害的真相、戒菸藥物的使用、戒菸的飲食處方與拒菸技巧練習等課程外,也邀請志工分享成功的戒菸經驗,希望透過專業輔導與戒菸的成功案例現身說法,達到成功戒菸的目標。 花蓮慈院戒菸班完全不收取任何費用,歡迎鄉親利用週六下午的時間來參與戒菸課程;上課地點在感恩樓三樓交誼廳。名額有限,請鄉親盡早報名,洽詢專線請撥(03)8561825分機2412社區醫學部劉先生。
根據衛生署監測資料,目前門、急診類流感病人數,已下降至去年12月底的程度,流感住院病例數,亦持續下降中。醫師提醒,流感疫情看似逐漸脫離高峰期,但因傳染性強,且開學後學童相處互動變頻繁,是否會使病例數增加,仍不可掉以輕心。(圖:腸病毒症狀)另一項較令人擔心的問題是,原本為夏季流行的腸病毒,在最近一個月就有8例重症病例,為歷年冬季少見現象。根據疾病管制局報告,目前除中南部以外,北部地區也已陸續出現個案。由於腸病毒71型已3年多未曾大流行,3歲以下的嬰幼兒大多無抗體,預估今年3、4月後,恐有一波大流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洪嘉蔚強調,開學後,學童除可能從學校相互傳染外,也可能將病毒帶回家傳給家中幼兒,因此他提醒家有嬰幼兒的家長,更應小心防範。洪嘉蔚指出,目前該院區小兒科門診,流感病例數已較農曆年假前減少,但腸病毒病例數持續增加中,其中多為幼稚園至國小低年級學童,且不乏須住院治療病例,還是要多加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