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美研究:抗生素治鼻竇炎 幫助不大

美研究:抗生素治鼻竇炎 幫助不大

一般而言,醫師通常會使用抗生素來做為治療鼻竇炎的觸方藥物,但一篇美國基學研究報告表示,抗生素對治療鼻竇炎的幫助有限,大多毫無幫助,這份研究報告發表在「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上。(照片取自Free digital photos.net)研究人員針對166位成年病患做研究,將患者分為兩組,給予安慰劑治療及青黴素類屬抗生素「安莫西林」(Amoxicillin)治療,經過一周治療後,才發現抗生素出現好轉現象,但對病情幫助不大,經過10天之後,78%抗生素組與80%安慰劑組病患均表示病況好轉,因此根據研究顯示,抗生素與安慰劑效果差不多,因此以抗生素治療並無必須,且大部分鼻竇炎會自然恢復,而華盛頓大學醫學院領導這項研究的Jane  Garbutt也表示,抗生素治療鼻竇炎確實沒有多大幫助。根據台大醫院衛教文章表示,鼻竇炎指的是鼻竇發炎,而鼻竇則是位於眼睛和鼻咽腔附近的顏面骨中之空腔,充滿著空氣且與鼻腔相通,會出現鼻塞、流鼻涕、呼吸困難、嗅覺功能變差、頭痛、嗅覺不靈、及感冒超過一個星期等症狀,另外常出現鼻涕倒流(流入喉嚨),造成咳嗽現象,且鼻涕為黃色或綠色,有時還伴有血絲,鼻子會有惡臭或口臭,另外若是 急性鼻竇炎則會有發燒、倦怠、畏寒、嚴重頭痛等。台大衛教文章中表示, 除了藥物治療外,另外可以多補充水分,喝熱飲都有助舒解鼻竇炎,或是使用濕氣機, 保持空氣潮濕,避免鼻腔及鼻竇乾燥,另外醫師提醒,不可過於用力擤鼻涕,一次擤一邊,可防止內耳形成壓力使細菌跑到更深的地方,或是避免抽煙、在有人抽煙的地方,遠離離有髒空氣、灰塵的地方等。

走路用力就頭暈、嚴重貧血 罕見胃腸道基質瘤作祟

走路用力就頭暈、嚴重貧血 罕見胃腸道基質瘤作祟

46歲的黃先生,走路稍用力就頭暈,整個人疲憊不堪,被送到臺中慈濟醫院急診室時,已呈現半休克狀態,血液檢查有嚴重貧血,經胃鏡檢查發現胃部大量出血,經止血後,進一步檢查結果竟是罕見的胃腸道基質瘤,引發胃出血。年輕時,黃先生菸、酒不離手,又偏好香辣油鹹的重口味食物,曾有中風病史,後來又發生髖骨骨折,兩年來持續做復健,終於能夠自理生活,沒想到好景不常,去年十月中旬,走路稍稍出力,或進出室內外溫差大的環境時,會突然頭暈目眩,休息後仍未好轉,反而更加疲憊。頭暈症狀合併解黑便、食慾不振,黃先生送進臺中慈濟醫院急診時,整個人已呈現半休克狀態,醫師檢查發現,頭暈是因為胃出血導致的貧血、低血壓,輸血後先做胃鏡止血,住院期間,透過電腦斷層檢查,發現黃先生的胃大彎上緣黏膜下,有個突起約3公分的腫瘤,經手術後病理切片,證實是罕見的胃腸道基質瘤。胃腸道基質瘤,發生率每百萬人約10~20位,全台大約只有200人。一般外科吳永康主任說,胃癌種類有許多種,以胃腺癌比例最多,胃淋巴癌次之,胃基質瘤屬罕見胃癌,黃先生屬於早期發現的第一期。手術搭配標靶藥物治療,約三、四成病患獲得很好控制,經腹腔鏡切除腫瘤,術後四個月追蹤,目前黃先生病況在掌握中。吳永康主任指出,胃腸道基質瘤生長位置以胃與小腸居多,發生原因是身體的一種酶(稱為TKI的蛋白質)產生變化,致基因突變引發癌症,突變原因仍待了解,預防之道還是少吃變質、加工過的食物、遠離菸酒、注意食物保鮮方式等,降低接近致癌物機率。吳永康主任提醒,胃腸道基質瘤復發率高,需要長期追蹤,想抗癌務必戒掉菸、酒,注意清淡飲食。黃先生則表示,中風後,菸酒都不敢碰了,以後也要盡量少吃刺激性的東西,改成容易消化、比較營養的食物,找回健康。

早期胃癌無明顯症狀 恐疏忽延誤治療

早期胃癌無明顯症狀 恐疏忽延誤治療

世界衛生組織(WHO)2008年發表報告指出,全球癌症病例逐年增多,全球達1200萬人,死亡人數為700萬人,胃癌為僅次於肺癌的癌症死因的第二名。我國國民健康局2010年最新的癌症報告也顯示,目前每7分鐘就有1人罹癌,且人數持續攀升中。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的統計,2010年國人因癌症而死亡已超過4萬人,而胃癌位居癌症死亡原因排名的第六位,每年約有3,600位胃癌新增案例,而罹患胃癌的男女比是1.5比1,大都發生在60至70歲。林口長庚醫院一般外科葉大森教授指出,早期的胃癌並無特異性的臨床症狀的表現,無法與常見的消化性潰瘍、胃十二指腸發炎、胃食道逆流等疾病區分;加上對於做胃鏡的不舒服與恐懼感,胃癌被診斷出來時,常常已經是比較嚴重的狀況。胃癌的治療主要以手術切除為主,腫瘤侵犯深度、淋巴結轉移、遠處器官的轉移與顯微鏡下血管、淋巴管或神經的侵犯會直接影響胃癌患者的存活率。根據腫瘤侵犯的深度、淋巴結轉移數目和是否有遠處的轉移,腫瘤嚴重度分類為第一期到第四期。對於第二期到第三期或者有淋巴結轉移的病人,手術後會建議合併施與化學藥物治療,對於已經有遠處轉移(第四期)或無法以手術切除的患者,則僅給予全身性的化學藥物治療。葉大森教授說,由於目前針對胃癌的化學療法,效果仍屬有限,因此發展新型「標靶藥物」在胃癌的治療日漸受到重視,已經有許多大型的研究正在進行中。HER-2基因已經被證實是乳癌極重要的危險因子。利用標靶藥物的單株抗體,例如賀癌平(Herceptin®)來對抗HER-2染色陽性的乳癌,有極佳治療效果。因為乳癌和胃癌均有相似的腺癌(adenocaorcinoma)特性,因此乳癌HER-2標靶治療的成功經驗,也被引用在胃癌病患中。因此如果胃癌檢體呈HER-2陽性染色,也嘗試給予此類抗體治療,應有機會改善胃癌患者的預後。

縫雙眼皮、割雙眼皮 差別在哪?

縫雙眼皮、割雙眼皮 差別在哪?

雙眼皮手術是所有整形外科施行美容手術中,數量最大宗的,幾乎每天都要施作此手術。當然也是所有整形美容手術中,最為困難且複雜的手術。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整形外科主任吳煒文說,連上帝的手,都無法產生左右完全對稱的人體結構,因此實在很難要求一位整形醫師要把雙眼皮割到完全對稱,不會大小眼。這就是為什麼說「雙眼皮手術」是整形美容手術中最困難的。因此,整形外科醫師會致力於如何將手術簡單化,雙眼瘀青減少,恢復期縮短,於是才會有「縫雙眼皮」的手術研發。這跟傳統「割雙眼皮手術」是不一樣的。在此將針對「簡單地縫雙眼皮手術」做進一步說明。吳煒文說,縫雙眼皮手術是施作在年輕患者,眼皮比較緊實不鬆弛的病人,需要短期就能恢復的病人。可以在術前就讓病人選擇雙眼皮施作的高度,做好記號定點。縫完雙眼皮後,即可立即看到效果。當然,如果術中發現並不滿意,還可以拆了重做,並不傷害或缺損組織。另外,還能將脂肪抽出。最重要的是,只會有三個約0.5公分的小傷口,也可以不用將傷口縫起來,且不需要再拆線。吳煒文補充說,不過還是有其缺點存在。因為是用「線縫」的,所以當縫線斷了,就會打入原形,雙眼皮消失。不過優點是。因為微小的改變,恢復期短,雙眼也不會很腫,手術時間短,讓年輕美眉們趨之若鶩。

為什麼會不孕?披衣菌、子宮肌瘤搞鬼

為什麼會不孕?披衣菌、子宮肌瘤搞鬼

一位婦女曾因不孕而求診,翻閱先前的病歷,兩年前因多年不孕來院接受檢查,發現有披衣菌感染,夫妻一同接受了治療後沒多久便自然受孕了。(圖片翻攝自國民健康局。) 阮綜合醫院生殖醫學中心醫師黃千倉表示,披衣菌喜歡存在於人類泌尿生殖系統,當患者抵抗力差時,披衣菌便顯得活躍,破壞輸卵管結構,使之扭曲變形、阻塞,或攻擊即將著床的胚胎,讓人飽受多年不孕之苦,部份患者接受試管嬰兒治療,植入了很好的胚胎,仍一直無法受孕,就是披衣菌搞的鬼。黃千倉醫師指出,會影響胚胎著床,除了披衣菌外,還有子宮腔內息肉和肌瘤,它們破壞子宮內的正常結構,讓懷孕變得更加困難。一位求子心切的婦人,連做了兩次的試管嬰兒,雖然植入的都是頂級胚胎,還是失敗,最後透過「子宮鏡檢查」,發現子宮內長了息肉。息肉就彷彿掃把一樣,會把胚胎「掃走」而無法著床懷孕。黃千倉醫師解釋,「子宮肌腺症」,簡單來說就子宮肌肉層積血,這些含有大量發炎物質的血水會滲入子宮腔內,干擾胚胎著床造成多年不孕。一位38歲婦人罹患『肌腺症』,曾嘗試過多次試管嬰兒皆不成功,最後經介紹來生殖中心,接受建議施行「子宮肌腺症切除合併子宮重建」手術,在開完刀休息兩個月後,做一次試管嬰兒治療,植入頂級胚胎,便成功受孕並一舉得男。 他表示事實上想利用試管嬰兒成功受孕,不外乎兩個重要條件:一是頂級胚胎,另一個就是良好的著床環境。頂級胚胎,對於年紀愈輕且精卵品質優良者,愈容易取得;相對來說,年紀愈大則頂級胚胎的機會會大幅滑落,這與患者本身的條件狀況息息相關,有時不是不孕症醫師能幫得上忙的。 而著床環境,只要透過詳細的檢查,如輸卵管攝影、子宮鏡檢查、子宮內膜息肉及肌瘤、超音波及腹腔鏡檢查子宮肌腺瘤等等,和抽血檢查披衣菌,再進一步以抗生素或子宮腔重建手術來改善子宮內膜著床環境,就能大幅改善胚胎著床環境。 當著床環境經過一番大掃除而達到最佳受孕狀況,只要等待頂級胚胎出現,再透過醫師巧手把它送回子宮內,那麼距離懷孕抱個寶貝回家的日子就不遠了。

影音/近視雷射爭議 術前宜多溝通

影音/近視雷射爭議 術前宜多溝通

究竟該不該做雷射近視手術?網路上一片討論聲。網友maya700806就說,他十年前動刀,去年8月視力越變越糟,9月檢查視力退到0.6,但當時開刀後視力果然好到1.3,網友echohuang也說,非常後悔開雷射,因為視力衰退、乾澀,很辛苦,joyliu跟Jason兩位網友則慶幸,沒去做雷射。除了網路上的討論外,也有患者決定取消或延後雷射手術。不少開業眼科醫師陸續接到病患來電,表達對手術的疑慮。而專門動無刀雷射近視手術的診所就說,有些民眾看到新聞劈頭就問到底什麼狀況,也擔心手術不安全。對於各界的疑慮,衛生署行文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要求眼科醫師,一定要加強與病人的術前溝通,並表示,任何醫療手術均有風險,衛生署不排除提請醫事審議委員會醫療技術小組開會討論,一旦確定有風險將予以限制。

影音/體內特殊基因 胃癌標靶效果好

影音/體內特殊基因 胃癌標靶效果好

淡出演藝圈多年的藝人徐華鳳,因為罹患胃癌病逝,得年42歲。由於胃癌早期不易發現,很多患者求診時已經是末期,治療上相當棘手。現在有醫師臨床研究發現,在一千多位可接受切除癌細胞手術的胃癌患者中,如果體內有HER─2陽性基因,再配合標靶藥物治療,存活時間會比傳統只接受化療的病患,再多活5到6個月,延長到16個月。醫師說,其實台灣的胃癌發生率很高,每年大約有3600位胃癌新增案例,在癌症死因排名第六位,尤其現在的上班族工作忙碌,飲食和生活作息都不正常,就是胃癌發生率的高危險群。醫師說,一般胃癌患者年齡大約在六、七十歲,因此建議45歲以上,或家族有胃癌病史的高危險群,最好每年健檢一次,而且一定要照胃鏡,才能發現胃癌病灶,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影音/C肝凌駕B肝 成肝癌頭號殺手

影音/C肝凌駕B肝 成肝癌頭號殺手

如果使用不乾淨的針頭,接受輸血、抽血,甚至針灸、刺青,就有可能感染到C型肝炎。根據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台灣成年人C型肝炎盛行率偏高,全台大約有六十到七十萬名患者,其中又以西南沿海地區最多,醫師研判,這可能與台灣早年盛行打針文化有關。醫師表示,C型肝炎的威脅性將超越B型肝炎,因為和B肝相比,C肝比較容易變成肝硬化,惡化速度較快,而且C型肝炎沒有疫苗可以預防,因此引發肝癌的致死率,是B肝的1.6倍,尤其曾接受輸血、共用針頭,或家族有慢性肝病的人,是C肝的高危險群。醫師說,C型肝炎主要是經由血液或體液傳染,但只要及早治療,治癒率可達七成以上,比B肝效果還要好,因此建議C肝高危險群,應接受抽血篩檢,一旦發現異常,就要及早治療,這樣才能避免惡化、變成肝癌機會。

新北抽查飲用水 補習班缺失比例最高

新北抽查飲用水 補習班缺失比例最高

為了讓市民都可以喝好水,新北市環保局去(100)年針對公共場所的飲用水進行抽查,包括補習班、幼稚園、安養中心、交通場所、醫療場所、機關學校及風景遊樂區等1千多處。日前環保局公佈結果,發現到有缺失最多的是補習班與托兒所,風景遊樂區及醫院則未發現缺失。(圖片翻攝自維基百科,作者是Saperaud。)環保局去年首度委外針對補習班、幼稚園、安養中心、交通場所、醫療場所、機關學校及風景遊樂區等公共場所,進行飲用水設備維護管理輔導查核。在1千多處場所當中,其中補習班查核162家,有缺失計111家;托兒所查核212家,有缺失計138家,缺失比率超過6成,而「風景遊樂區」及「醫院」則未發現缺失。此外,環保局也主動進行610處公共場所飲用水的水質抽驗,結果均符合標準。環保局進一步表示,101年仍會持續針對民眾進出頻繁,且易被忽略之公共場所如餐廳及大專院校校外租賃宿舍,進行飲用水設備維護管理輔導查核,並將「補習班」及「托兒所」列為重點查核對象。除此,為確保管理單位持續維護飲用水品質,亦會針對去年查核有缺失者進行抽驗,為市民飲水安全把關。環保局表示,公共場所的飲用水,每月至少應進行檢驗及維護一次,經檢驗不符合飲用水水質標準者,應停止飲用並懸掛告示警語,以免民眾繼續飲用。

腸癌檢測新技術 準確率達9成以上

腸癌檢測新技術 準確率達9成以上

高雄醫學大學外科教授王照元最近發表腸癌的檢測新技術,藉由生物晶片可以分析血液中的生物標記,可以偵測到0.2公分大、尚未增生的腫瘤,而且只需要5c.c.的血液就可以檢測,準確率高達9成以上。在發表會也有一位腸癌患者現身說法,呼籲大家要重視自己的身體,如果罹患癌症,千萬不要迷信,該治療的時候還是要治療。王照元教授表示,他綜合國內外的病理資料和相關研究,找到18個生物標記,然後這些標記放到生物晶片上,實驗後發現生物晶片正確比率高達94%。王照元教授也表示,這個生物晶片的偵測敏感度不但高於傳統的CEA,也高於昂貴的正子檢查(PET),最特別的是,在腫瘤只有0.2公分大、尚未擴散增生時就能發現。這個生物晶片可以輔助腸癌診斷,治療後的追蹤工具;但是目前沒有健保給付,所以需要自費3千至5千不等。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王輝明則表示,大腸直腸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多數患者通常被診斷出來的時候,通常已是末期。晚期的大腸直腸癌患者,預後狀況通常不好,如果發生轉移至肝臟、肺部等,5年存活率通常不到1成。王輝明醫師強調,雖然現在有新的檢測技術,提高診斷率,但注意飲食習慣與生活作息,並且定期健康檢查,才是確保健康之道。發表會中也有一位腸癌患者現身說法,她在5年前發現罹患直腸癌,卻沒有到醫院進行治療,反而是喝了五年符水與藥草,讓癌細胞擴散到肝、腎、肺臟、肛門與陰道,最後無法排便、水腫,才到院接受治療。因此她呼籲癌症患者一定要勇於接受治療,不要像她一樣延誤就醫。同時她也呼籲,飲食習慣最好要清淡,心情要多放鬆,才不會讓癌症找上身。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