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夏日消暑解渴 須注意衛生問題

夏日消暑解渴 須注意衛生問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炎熱夏季,冰涼的飲料、冰品已是消費者消暑解渴的最佳選擇,彰化縣衛生局為使消費者能安心享用冷飲冰品,近日針對轄內知名連鎖茶飲、泡沫紅茶店及冰品工廠等進行冷飲、配料、食用冰塊及冰品成品抽驗,共計抽驗55件,檢驗項目包括:生菌數、大腸桿菌、大腸桿菌群、防腐劑。檢驗結果13件冷飲店自製之飲料,1件食用冰塊及3件冰品(1件為外縣市業者)有生菌數、大腸桿菌群或大腸桿菌超量情形,不合格比率37.7%,外縣市業者已移請製造商所轄衛生局辦理,彰化縣業者則依法令其限期改善,擇期再進行複驗,如經複驗不合格將處以3萬至15萬之罰鍰。衛生局表示,生菌數、大腸桿菌群及大腸桿菌係為食品衛生重要的指標菌,如檢驗結果超過規定限量值,表示食品在製造、加工及包裝等過程有受到污染,其可能原因包括製冰機用的濾水器未定期更換濾心,原料、配料之冷卻或貯存不當(冰箱冷藏溫度不得高於7℃、冷凍溫度不得高於-18℃),使用的機械器具、包裝容器不潔及員工個人衛生習慣不良等。衛生局除持續加強輔導業者應落實衛生自主管理外,並提醒消費者「品質看得見,衛生看得見」,選購冷飲冰品應注意現場工作人員個人衛生,是否穿戴整潔工作衣、帽,手部不得有配戴手錶、戒指等飾品且應經常洗手,盛裝容器是否清潔、各類冰品及配料是否加蓋,並選擇環境衛生良好、有適當低溫貯存設備之店家購買,以確保飲食衛生安全。

低蛋白質能預防疾病? 醫師:迷思

低蛋白質能預防疾病? 醫師:迷思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最近幾年來,為了健康,世界各國的華人圈中紛紛流行起「超低蛋白飲食」,就是擔心大魚大肉吃多了,會影響身體健康。但是你可知道低蛋白質飲食,可能跟預防疾病一點關係都扯不上?蛋白質是身體不可或缺的物質。蛋白質對我們人體的生理運作、免疫功能甚至腦部運作都非常重要。如果蛋白質突然缺乏,會導致腦中血清素過低。肉類與油脂攝取不足也使膽固醇過低。坊間流傳的低蛋白排毒餐,真的對疾病有功效嗎?對此,毒物科專家林杰樑醫師也說:一般來說,癌症病患化療之後抵抗力很差,卻聽信街坊流言,開始吃生機飲食,卻不知道寄生蟲正會趁虛而入;或是糖尿病患狂吃紅蘿蔔,血糖飆至五、六百。蛋白質對人體很重要,假如缺乏了蛋白質,會對我們產生什麼影響?營養師張益堯表示,人體內有許多組織,包括肌肉、酶、抗體、激素、紅白血球、血管、皮膚、結締組織與神經傳導物質等,都是由蛋白質所構成。所以蛋白質若缺乏,人體會消瘦、免疫力下降、貧血、激素不足、肌肉失去彈性、對疾病的抵抗力下降、消化不良、頭發脫落或顏色變淡、水腫及小孩子生長停滯等。情況嚴重時,像第三世界國家有許多人因為蛋白質極度缺乏,而器官衰竭,最後導致死亡。

怕曬黑、曬傷 選用高係數防曬乳一定好?

怕曬黑、曬傷 選用高係數防曬乳一定好?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炎炎夏日,紫外線天天破表,而愛美怕曬黑的女性,不免會擦防曬乳,不過防曬乳的係數一定是愈高愈好?大林慈濟雷射科林志明主任指出,民眾可以選擇防曬係數SPF25~35左右、PA++的防曬乳使用,防曬係數再高效果的增加即有限,且防曬乳若係數太高,容易造成皮膚的負擔,此外,曬後的清潔與保養也是不能少的夏日護膚重點。長時間曝曬在紫外線下,會導致曬傷、色素沉積、皮膚老化,甚或皮膚癌,民眾不可不慎,一般來說,曬傷為一度燒傷,不會有紅腫熱痛的症狀,但脫皮後的不適感,是一大麻煩,林志明主任建議大家,要防止曬傷,除了外出時盡可能穿著外套、袖套或撐洋傘來隔絕紫外線,最好能在出門前半小時就擦防曬乳,正常情況下,每三、四小時補擦即可,皮膚較油膩、易流汗或從事運動者則可兩小時左右就補擦一次。在挑選時,也要選擇適合自己皮膚,擦起來不會過敏、乾澀的防曬乳。除了防曬外,林志明主任表示,清潔、保養動作也很重要,通通不能少,而平時洗臉,只要早晚以洗面乳清潔,其餘時候以清水洗淨即可,過度清潔臉部,反而會導致皮膚乾燥,分泌更多油脂而毛孔堵塞。而平時的保養,林志明主任說,除了平時要擦乳液來補充皮膚水分外,也可以選擇美白保養品來淡化斑點,像是含有熊果素、左旋C等保養產品美白。當皮膚曬傷時,若有正確的保養方式也能修復皮膚傷害,如果不積極處理,放任肌膚被破壞,後續的治療就會更複雜,如黑色素沉積導致的斑點等,就可能要尋求雷射手術來改善。除了出門在外防曬要做好,室內的燈光也有紫外線。林志明主任提醒,上班族在室內也應使用係數低的防曬乳或隔離霜,尤其是鹵素燈泡,尤其皮膚愈白的人,更是容易遭紫外線影響,產生皮膚癌的機會也較高,因此夏天的防曬很重要,而清潔、保養也能 減少日後皮膚老化或班點的產生。

安心用藥 謹記用藥安全五撇步

安心用藥 謹記用藥安全五撇步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遇到身體不舒服、用藥感覺不舒服時,通常都會提醒自己下次就診時一定要告知醫師不舒服的地方,但是往往在下次就診時見到醫師,就忘了要說些什麼?基隆市立醫院藥劑科提供民眾「用藥安全五撇步」的方法,來保障自己的就醫權利。「用藥安全五撇步」分別是,看醫師時要講清楚、領藥時候要聽清楚、藥品標示要看清楚、吃藥前請再想清楚及用藥疑問請說清楚。看醫師時,要說清楚看病之前,是如何處理不舒服的症狀?過去有罹患過其他的疾病、做過其他特殊的治療檢查或住院開刀等?在醫師開立處方前,應主動告知目前您正在使用的藥品以及曾經使用後發生過敏或使用不舒服的藥品名稱,並主動告訴醫護人員以前就醫診斷的結果及目前正在接受的治療項目。領藥時,若能主動告知藥師自己的姓名,可避免領錯藥。領藥時,也要特別留意核對藥袋上的每個標示是否正確,包括:病人姓名、性別、看診醫師和藥師姓名。必須檢查藥品名稱、單位含量、數量、用法、用量、適應症、副作用、保存方式、有效期限,是否都標示的清清楚楚?若不是您的或對於藥品有任何疑問,請開口問藥師並提出您的疑問。 吃藥前,想清楚服用的藥品是否適合自己的體質、病況等,若有任何用藥疑問,對於使用藥品後的不適症狀或問題,請依據藥袋上的藥品諮詢電話聯絡藥師說清楚。 基隆市立醫院藥師簡勝淦提醒民眾,在就診時不要忘了上述相關事項,讓醫師及藥師了解目前的狀況,就能讓自己安全、安心用藥。

腸病毒仍活躍 暑假活動多更須當心

腸病毒仍活躍 暑假活動多更須當心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依據疾病管制局監測資料顯示,截至7/18止,全國累計共有102例腸病毒重症確定個案,其中1例為死亡個案,目前疫情雖持續下降中,但仍處於流行期,重症個案持續出現;鄰近的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國家目前亦處流行高峰期,死亡案例頻傳,疫情尚無平息跡象。南投縣衛生局呼籲民眾及幼童照顧者,目前腸病毒感染仍然活躍,暑假期間探訪親友、參加各類活動及前往上述國家旅遊時,不論大人或小孩都應持續落實正確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以降低感染的機會。 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在家庭、教托育機構及人口密集場所最容易傳播,本局再次提醒民眾,學齡前嬰幼兒為重症的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只有短短數小時之黃金治療時間,若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設法與其他幼兒隔離,減少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並注意觀察是否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一旦出現上述任一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

性行為提高感染風險 子宮頸癌疫苗先預防

性行為提高感染風險 子宮頸癌疫苗先預防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國健局在今年6月所發表的統計數據,乳癌與子宮頸癌是高居國人常見十大癌症之一,是女性健康的頭號殺手;但事實上這兩種癌症都可經由早期篩檢達到預防,甚至治療的功效,特別是子宮頸癌,研究指出透過疫苗的施打,可有效達到預防的效果,但多數女性尚無建立施打子宮頸癌疫苗概念,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鄭文芳教授呼籲,女性應主動諮詢醫師,減少子宮頸癌的威脅。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鄭文芳教授表示,台灣每年子宮頸癌病例發生約5000例,連同原位癌(癌前病變不等於癌症)和侵襲癌(病變惡化成癌症),子宮頸癌已是現代女性罹患癌症的第2名,僅次於乳癌,女性應加強自主預防觀念。事實上,子宮頸癌是受人類乳突病毒 (HPV, human papillomavirus)感染,和一般民眾所認知道的遺傳、飲食因素並沒有關係,目前已知有將近20種的HPV病毒會引發癌病變。其中,常見導致子宮頸癌的是16、18型病毒,至於同樣常見的6、11型病毒,則與尖形濕疣(俗稱菜花)有關。HPV病毒主要經由性接觸傳染,所以,只要女性有過性行為,就有可能感染HPV病毒。雖說大部份人感染HPV病毒後,人體會自動自淨;但若持續感染,就有可能演變成子宮頸癌。鄭文芳教授表示,想要預防子宮頸癌,一是次級性預防,即近年來推廣有成的定期子宮抹片撿查,以期在癌前病變或癌病變前期及早發現與治療,但抹片無法避免HPV病毒的感染;二是初級性預防,即在尚未感染HPV病毒前,主動依醫囑施打預防性疫苗,防範於未然。換言之,雖說子宮頸癌發生率高,但女性只要定期進行抹片檢查,加上預防型疫苗施打,就能降低子宮頸癌的風險和危害。鄭文芳教授憂心,目前台灣施打子宮頸癌疫苗比率僅3%,反觀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英國、澳洲、紐西蘭等國家,在政府補助推廣下,近8成女生在青春期已施打多價子宮頸癌疫苗。換言之,台灣對於子宮頸癌的預防工作尚欠缺,目前雖已有少數縣市推行施打補助,但多數民眾仍然沒有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建議一般女性應主動尋求醫師諮詢接種疫苗資訊,讓自己遠離子宮頸癌的威脅。健康講座資訊:子宮頸癌疾病與預防新知活動時間:7月22日(日)下午14:00活動地點:YMCA城中會館 (台北市許昌街19號2樓)

夏日炎炎氣溫高 AH3流感往上飆

夏日炎炎氣溫高 AH3流感往上飆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嘉義縣衛生局自7月入夏後連續接獲10例疑似流感併發症案例,其中有6例經疾病管制局研判為A型H3陽性病例。依據疾管局監測資料顯示,流感併發症病例與急診類流感病例百分比近幾週呈上升趨勢:社區流感病毒陽性率亦逐漸上升,目前社區主要流行病毒株為AH3。 依據嘉義縣衛生局流感監測,今年至7月16日止,全國通報數2,870例、確診數1,470例、死亡數129人。而嘉義縣累計共通報63例流感併發症病例,確診數37例,死亡數1人,其餘為陰性。衛生局長鍾明昌表示,流感有著多樣化的症狀表現,大約只有一半的流感患者有典型的發燒、咳嗽、肌肉酸痛等症狀。流感患者可能不發燒,上呼吸道症狀可能相對輕微,甚至以腸胃道症狀為主,導致醫師不易正確診斷。流感最常見的併發症是肺炎,但也可能出現肺部以外的併發症,例如心肌炎、腦炎、橫紋肌溶解症、腎衰竭等,或是伴隨其他細菌感染,造成嚴重病情。有慢性病史的民眾,罹患流感可能加重患者本身的慢性疾病,特別是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病、腎臟病患者應需特別加以防範感染到流感,如有疑似流感症狀,應儘速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兒童蛀牙率高 應養成牙科定期檢查

兒童蛀牙率高 應養成牙科定期檢查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根據調查,全國5~6歲兒童齲齒率達73.65%,而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根據今年曾舉辦「健康101,寶寶一等一」兒童健康篩檢園遊會,參與口腔檢查的幼兒園學童中,發現罹患齲齒人數約佔80%,且約40%學童的齲齒顆數高達五顆以上,由此可見,如何將齲齒率降低,儼然已成為目前急需努力克服的目標。為了建立學童養成每年定期口腔檢查的習慣,台南市衛生局今年起,針對本市所有幼兒園學童發給口腔檢查表,希望能藉此降低孩童看牙醫的恐懼,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的。且從預防的角度著手,藉由轄區衛生所護理人員進入校園,宣導口腔保健及如何正確刷牙的重要性。根據研究報告指出,使用氟化物可降低齲齒率發生,所以國民健康局針對國小學童已開始實施每星期一次含氟漱口水使用;針對五歲以下孩童健保也提供每半年塗氟一次的服務。「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曾表示,要知道一個國家健康水準,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了解該國是否關心該國的孩童健康。所以讓兒童有一個健康的開始是各國政府必須優先關心的施政重點。而牙齒健康也影響到孩童的健康,因此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家長,應定期帶孩子到牙科診所接受檢查,對於年紀較小孩子要再次檢查牙齒是否刷乾淨及定期帶孩子到牙科塗氟。

衛生稽查員低碳愛地球 騎電動機車從事稽查作業

衛生稽查員低碳愛地球 騎電動機車從事稽查作業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為落實節能減碳,替地球盡一份心力,臺南市政府衛生局衛生稽查科購入4台電動機車,提供衛生稽查員從事稽查工作,除了能節省油費、減少空氣污染外,也讓衛生稽查團隊作為低碳家園的領航者,並希望藉此鼓勵民眾使用綠色交通工具。台南市衛生局指出,衛生稽查員除了不斷充實自己專業素養外,還創新運用無線網路及SKYPE與稽查現場進行即時訊息的對談或傳送稽查畫面,確實發揮稽查作業的即時有效性,並於稽查現場依業者需求立刻網路搜尋相關法規提供參考,除了減少紙張的浪費外,量身訂做的即時服務更讓民眾深感滿意。衛生稽查包括食品、藥物、醫藥機構、菸害防制、營業衛生等業別稽查,雖然業務繁多,但稽查績效卻相當卓著,例如去年塑化劑事件,共稽查5,203家食品業者,佔全國稽查家數比例31%,今年牛肉瘦肉精事件亦稽查了1,123家次,並配合100年工商普查,共普查1,771家醫療院所,普查完成率高達99.5%。稽查工作雖辛苦但仍秉持著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斷向前邁進,期能將新科技及低碳理念結合運用於實際工作上,堅持為打造低碳城市、維護民眾就醫品質與食品安全而努力,履行為187萬市民健康把關的承諾。

紅酒中的天然物質 能增強運動耐力

紅酒中的天然物質 能增強運動耐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大家都聽過,適度的喝些紅酒對身體是有益的!根據加拿大 Alberta大學最新的研究指出,因紅酒是由葡萄釀造而成,而葡萄皮上含有「白藜蘆醇」此物質,不僅可降低心血管發病率,在運動中,也可提高心臟和肌肉的耐力。(圖片/翻攝自維基百科,作者為Mick Stephenson mixpix )白藜蘆醇,是在一些堅果和紅葡萄酒中發現一種天然化合物,研究員傑森戴克在實驗中發現,高劑量的天然化合物「白藜蘆醇」,可提高運動訓練時的耐力及性能。因為適度的運動能增強心肺功能,而能延長運動的時間及耐力,可以幫助那些想鍛煉身體,但又體力可能沒那麼好的人。家醫科洛桑加參醫師也說,白藜蘆醇對人體的好處很多,不僅能防範心血管疾病、對抗氧化、發炎、抗老,還有減少心肌梗塞及抑制癌細胞的效果。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