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學童扮醫師 小小醫師fun一夏

學童扮醫師 小小醫師fun一夏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今(21日)早,童傳盛文教基金會舉辦「小小童醫師體驗營」,小學童臉上充滿期待仔細的聽著工作人員說明活動內容,個個摩拳擦掌想要扮起醫師,發揮救人的精神,穿起醫師袍的學童,還真有幾分小醫師的模樣。要成為醫師之前首先要認識身體的器官及功能,因此童綜合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蕭斐如教導小學童認識身體的器官,身體的器官包括腦、氣管、心臟、肺、肝、胃、小腸、大腸、膀胱、腎與輸尿管。人體內的器官組成不同的系統,這些系統互相配合,以維持人體的正常運作。而身體分為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消化系統和泌尿系統與肌肉骨骼系統和神經系統,如呼吸系統由鼻、氣管和肺等器官組成。人體吸取氧來維持生命,吸氣時,胸腔擴大/縮小等,學童了解身體器官及功能顯得很開心。這群穿著醫師袍的小小醫師開始學習(CPR)心肺復甦術、包紮技術及哈姆立克法,以模擬的操作模式,了解緊急的救護工作,果真很有醫師架勢。其中蔡小弟弟說,父母親都從事醫療服務,爸爸是醫師,所以未來希望自己能夠成為醫師,可以幫助很多人。另一名張小妹表示,今年是第二年參加小小童醫師體驗營,想從中學習救護工作,要成為醫師不容易,但學習基本的救護工作,可以幫助自己及家人。童傳盛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童瑞文表示,近來媒體報導指出目前國內面臨醫師荒及護理人力荒的問題,希望藉由活動讓學童認識醫護人員的工作,從小培養醫學的興趣,同時讓對醫學有興趣的學童,可以往醫療專業的目標努力。

暑假兒少意外高峰 四大危機家長注意

暑假兒少意外高峰 四大危機家長注意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根據兒福聯盟統計,學生放暑假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接連發生11件居家、出遊和溺水的意外事件,造成8名兒少死亡、8名受傷,兒童及青少年在暑假期間的人身安全問題,值得家長們關注。此外,兒盟進一步分析發現,暑假兒少問題又以居家意外、戲水及出遊意外、打工陷阱和網路成癮等「四大危機」為最多,提醒家長要多加留意,讓孩子們都能有一個安全又快樂的暑假生活。兒盟指出,七月上旬總共發生了四起兒童居家意外,而且都是墜樓案件,分別有四位一歲至五歲的兒童死亡及輕重傷。暑假期間,家長多半要上班,就把孩子獨自留在家中,這樣不但違法,而且是相當危險的事情,提醒家長離開家裡時,務必要將孩子交由專人照顧,以免發生危險。此外,孩子原本開心與大人出遊,卻因為父母親的一時大意與疏忽,導致受傷或意外死亡的事件近日也頻傳。經統計,七月上旬就發生高達七件類似的案例,其中三件為溺水、三件交通意外及一件孩子走失的案件。根據衛生署99年死因統計,0至14歲兒少事故傷害死亡人數,因「意外墜落、意外之淹死及溺水」死亡人數約56人,佔所有死因的三成。尤其每到夏天,可說是溺水意外的高峰期,因此家長應慎選安全的戲水場所,在溪水、海邊遊玩時亦應注意天候的變化,及戲水場所是否有救生員等相關注意事項,並避免讓孩子單獨戲水。暑假期間也是青少年的打工旺季,但不少學生常不清楚自身的權益或未慎選打工的場所,單純以薪水優渥做為考量,一不小心就會落入惡老闆的陷阱,除了自身權益被剝奪外,勞心勞力的付出,也不見得會獲得應有的回報。此外,打工場所的安全性與類型也是青少年須要謹慎評估的,建議盡量要排除充滿非法、不確定性的營業場所或特種行業,避免複雜的環境對孩子的身心造成不當的影響。另一項值得社會關注的兒少暑期問題,就是網路成迷的現象。根據兒盟日前調查指出,上網成為孩子們暑假期間娛樂活動的首選,有高達八成三的孩子平常會上網;週休放假期間,更高達七成一孩子週末兩天都會上網,甚至有一成上網時間超過六小時,有網路成癮的跡象。除了過度使用網路外,網路分級制度落實不明確、社群網站臉書的交友及個資外洩等問題,也都足以讓孩子的暑假生活充滿危機,提醒大人應明訂孩子使用網路的時間,也要適時陪伴在一旁,才能有效改善孩子過度依賴網路的情形。針對以上四個暑假常出現的兒少危機,兒盟提醒父母,暑期應多加注意兒少的長假安排、確實掌握行蹤或加強宣導,才能有效防範意外的發生,給孩子們一個安全又快樂的暑假。

認識安寧療護 給生命最後的尊重

認識安寧療護 給生命最後的尊重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由於人口老化,人們對有尊嚴的死亡益加關注,對於死亡,應該抱持什麼樣的態度?是坦然面對?還是避而不談?什麼樣的決定才能讓我們臨終的生命有尊嚴?讓家人及親友沒有遺憾?「安寧療護」是結合醫學、宗教、法律、倫理、哲學、道德等各領域的現代生死學。其主要目的在使臨終者面對人生最後階段時,藉由良好的醫療照顧及宗教信仰的力量引導,能認識死亡並接受死亡,心中不生憂怖苦惱,進而安然面對死亡;同時也給予家屬精神上的支持與鼓勵,協助度過此一生離死別的時刻。病患可以住進醫院的「安寧病房」,也可以在家中由醫護人員「居家照護」;不管是居家照護或住進「安寧病房」,並不意味著等死,一樣能受到完整的醫療服務。在過去一般人的觀念裡,總認為「儘量延長患者的生命」,這是醫生唯一的使命;其實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不管醫學再怎麼發達,人終究還是免不了一死。所以面對罹患重症、瀕臨死亡的病人,如何透過醫療和信仰,幫助病患解除身心的病痛,在人生最後的階段能夠活出「有品質的生命」,這才是臨終關懷的最大目標。有鑑於此,長照中心特別邀請彰化基督教醫院安寧緩和療護科許正眉個案管理師,於7月23日下午2時在彰化縣衛生局第1會議室,為護理人員演講「認識安寧療護」,藉以提昇專業人員的照護新知與服務品質。

老人的人生故事書 把回憶作為收藏

老人的人生故事書 把回憶作為收藏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衛生署草屯療養院於今日特邀請草屯療養院失智症權威沈政男醫師主講:如何撰寫失智症長者人生故事書,活動中家屬可互相分享寫故事書所發生的趣事與經驗,沈醫師提到:今年有一位老阿嬤,因心臟血管疾病住院,病情好轉後一直表示要趕快回草療老人日間病房上課,後來其病情迅速惡化而往生。其兒女在其過世後,到草療蒐集老人家在日間病房的活動照片,編成一本故事集,在告別式介紹給親友。該事件讓草療老年日間病房醫護人員十分感慨,認為老人的人生故事,不應只在其告別式才看得到。草療老人日間護理長薛素霞表示:今年打算為五位老人家寫人生故事,希望在年底完成,通常子孫們在製作過程,內心也有許多觸動與收穫,但都覺得值得。希望人生故事書的製作,讓失智長輩與家屬能感受溫馨與快樂同時生活較有寄託。草屯療養院老人日間病房,目前有四十三位老人,一半以上是中度失智且合併有中老年慢性疾病,老人家每週一到週五白天到該病房參加治療課程。有老人家若因生病短暫時間無法前來,身體一康復就催促兒女送他們來上課。老年日間病房不只提供日間照護失智症長者,當然也要協助減輕失智症照顧者之壓力,故於每月的第三星期星期六上午辦理失智症家屬支持團體,搭起家屬間互動及彼此經驗分享的橋樑,並邀請相關專家講座並帶領討論,使得家屬得到實質的幫助且感受獲益良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故事,失智長輩在走過60、70年頭歲月後更有說不完的故事。許多人認為失智了就什麼都不知道,不管輕度或重度失智長輩對自己的人生故事都是有興趣的。空閒時,建議子孫們為爺爺奶奶製作一本人生故事書,藉此享受親子天倫之樂,並且創造美好的回憶。每一個人生如一本精采動人的故事書不分老幼、沒有階級、無所分別。

醫訊/草莓寶寶回娘家 長庚血管瘤病友座談會

醫訊/草莓寶寶回娘家 長庚血管瘤病友座談會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長庚醫院衛教文章指出,草莓寶寶,也就是血管瘤的發生率在人種中有所不同,白人為1至2.6%,黑人兒童的發生率則可達1.4%,而國人平均發生率也在0.8%左右,通常男女生的比率約為1 : 3,然而對早產兒而言其比例則為1 : 1。由於血管瘤是常見的幼兒先天性皮膚異常之一,為新生血管過度增生所造成的良性瘤。雖在身體表面任何部位都可能發生,但卻以頭、臉、頸部發生機率最高,除影響外觀外亦會對病人造成心理莫大的傷害。為提供血管瘤病友及家屬相關醫療資訊及經驗,以提昇對疾病及復健治療之認知,林口長庚特舉辦本座談會,邀請醫學美容中心張承仁主任主講「草莓寶寶回娘家」,X光科饒啟明醫師、麻醉科蔡榮財主任主講「血管瘤的影像檢查及麻醉處置」,現場並為與會者回答相關醫療問題,歡迎病友及家屬踴躍參加。時間:7月21日星期六 上午9時30分至11時30分地點:台北長庚醫院中醫暨早期療育中心B1會議廳洽詢:林口長庚社會服務課劉千瑜小姐(03)3281200轉5129

醫訊/不離菸酒 當心頭頸癌危害大

醫訊/不離菸酒 當心頭頸癌危害大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長庚醫院衛教文章指出,口腔癌於八十三年躍居男性癌症發生率的第五位,隨著檳榔的消耗量增加,口腔癌的發病人數也有逐年增加的趨勢。臨床發現85%的口腔癌病患均有長期嚼檳榔或吸煙的情形,許多文獻也都證實菸、酒、檳榔與口腔癌之發生有極大相關性,得口腔癌的機率則比沒有口腔壞習慣的人高出123倍,因此實在需要廣為宣導嚼檳榔的危險性。但少部份病患並未有吸煙或嚼檳榔的習慣,則可能與口腔衛生不良或歪斜的牙齒或不適合的假牙對周圍組織長期磨擦所致。為協助頭頸部腫瘤病友及家屬疾病適應、提供相關資訊與彼此經驗分享之機會,林口長庚特舉辦本座談會,邀請整型外科曹中侃醫師主講「口腔癌皮瓣重建後外觀常見問題」、口腔外科蔡啟穎醫師主講「牙齒的治療與保健」、放射腫瘤科林倩伃醫師主講「放射治療後應注意事項」、整形外科復健余淑蓉治療師主講「口腔癌術後復健」,活動並邀請口腔癌個案管理師及口腔癌病友志工進行分享,歡迎病友及家屬踴躍參加。時間:7月21日星期六 下午1時至4時20分地點:林口長庚醫院醫學大樓1樓第二會議廳洽詢:林口長庚社會服務課紅文茹小姐(03)3281200轉8381

醫訊/尿路結石痛難耐 夏季汗多、尿少更常見

醫訊/尿路結石痛難耐 夏季汗多、尿少更常見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長庚醫院衛教文章指出,尿路結石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它所引起的絞痛相當難熬,令人難以忍受,且經常復發,對結石病人之日常生活上帶來極大困擾。根據文獻報告顯示,男性的發生率較女性多2至3倍,好發年齡為30至50歲之間,兒童及老人較少發生。發作時間以溫度較高的夏季居多,可能是因高溫導致大量汗液流失,使得尿液量減少,尿液濃度增高,故產生結石的機會增加。為增進泌尿道結石病友間的疾病適應、經驗分享及情感交流,並吸收最新醫學常識及解決日常生活中因疾病而產生之疑難雜症,林口長庚特舉辦本座談會,邀請泌尿科陳孝文醫師主講「泌尿道結石之基本機轉」、侯鎮邦醫師主講「結石之後遺症及處理」、張博誌醫師主講「結石之藥物及外科治療」、林素真專科護理師主講「泌尿道結石護理照護及預防」,歡迎病友及家屬踴躍參加。時間:7月21日星期六 下午1時30分至4時30分地點: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大樓K棟12樓第三會議廳洽詢:林口長庚社會服務課徐夢舷小姐(03)3281200轉5177

未成年能買菸?業者停看聽嚴格把關

未成年能買菸?業者停看聽嚴格把關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為了避免暑假期間,青少年無課業壓力,增加對菸品的可近性,新竹市衛生局特動員了「販賣菸品業者」,藉由情境表演說明,以菸害防制法第13條「任何人不得供應菸品予未滿18歲者」為主題,強化業者拒售菸品的技巧。利用「拒售菸品停、看、聽」簡單三步驟,也提醒販售者也提醒一般民眾,多一點關懷,來制止未成年人買菸。依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100年度調查新竹市青少年買菸來源:59%青少年會自行買菸;其中買菸來源為便利超商50.7%最高,其次為雜貨店傳統便利商店24.2%。由於販賣菸品給未滿18者的行為,已違反菸害防制法,最高可處新臺幣5萬元罰鍰。因此,新竹市市長許明財,特別呼籲所有販售菸品業者應確實遵守,並善用「拒售菸品」三步驟,以免遭到1萬到5萬元的罰鍰。另外,青少年暑假期間應培養健康的休閒活動以遠離菸品。販賣業者必須記得「停、看、聽」,若發現未成年為疑似未成年購買菸品要先停止販售菸品;再仔細觀察消費者是否滿18歲,如有懷疑要求先驗身分證明文件;如顧客對此感到不便;委婉告知顧客相關法令規定,請耐心聆聽。避免販售菸品給未滿18歲之青少年。新竹市衛生局也製作了「拒絕販售菸品予未滿18歲」的系列布條、海報、胸章、跳跳卡等各項文宣品,歡迎販售菸品業者在營業場所張貼。

心路指導智青演奏 耐心、支持是關鍵

心路指導智青演奏 耐心、支持是關鍵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為配合心路25週年演唱會的演出將在10/12、11/11台北、高雄正式登場,心路合唱團及樂團的智青、還有合唱團的媽媽們,都正緊鑼密鼓練習中,「心路樂團」目前加入的智青全都看不懂樂譜,但在心路指導老師莊惠雅用心觀察及安排練習下,28位樂手各自練keyboard、鐵琴、鈴鼓等樂器,相信精彩的節目、動人的生命音符,將深深感動你!小娟參加合唱團已15年,從小媽媽就培養小娟獨立的能力,願意在安全無虞的、比較熟練的狀況下,放手讓小娟自己嘗試。一開始到新環境練唱,小娟媽媽每次都會陪同,熟悉之後,媽媽就讓小娟自己到合唱團練習場地。每當合唱團練習的時候,小娟也會自己準備晚餐並提早抵達,甚至還貼心的幫媽媽多準備一份。社工員文婷表示:小娟媽媽從小娟小時後就願意放手讓她獨立,我們才能在小娟身上看到更多未來的可能性。練習過程中即使有人出槌,負責指導的溫淑玲老師都很有耐心的重複練習,好壞對錯反而不是老師關注的焦點,媽媽是不是帶著笑容唱歌才是老師比較關心的。溫老師說:「這些媽媽本來都沒有自己的名字,會互相稱呼:翔翔媽、小芸媽媽,全以小孩為生活重心,但我很強調要稱呼媽媽自己的名字,覺得這樣可以鼓勵媽媽們走出來。」給予媽媽們心理需求、支持。「心路樂團」中的每個樂手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智障中度的大廷是三位keyboard手之一,由於媽媽及莊老師的鼓勵第二年才轉學keyboard,有媽媽的陪伴學習及莊老師的指導,大廷彈奏的keyboard大有進步,假日還會到心路餐坊演奏。唯一的爵士鼓手阿嘉是中度智障,但是節奏感超好,樂團第三年起有了阿嘉的爵士鼓打擊,讓樂曲演奏更具節奏與能量。

素食種類難區分 添加葷食恐被罰

素食種類難區分 添加葷食恐被罰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許多素食主義者在外用餐不僅要找很久,而且還要到處問,更有些標示僅標「素食可食」,但這樣的寫法,除了標示不夠清楚之外,素食消費者也無法依個人需求作選擇。因為素食可分為「全素或純素」、「蛋素」、「奶素」、「奶蛋素」,以及「植物五辛素」。選擇素食的人都會嚴格篩選食材,以上5種素食分類雖然都有「素」字,意義卻不相同。 全素或純素:只食用不含奶蛋、植物五辛(蔥、蒜、韭、蕎及興渠)的純植物性製品;蛋素:食用全素或純素及蛋製品;奶素:食用全素或純素及奶製品;植物五辛素:食用含植物五辛(蔥、蒜、韭、蕎及興渠)的植物性製品,若含奶或蛋者須於內容物名稱確實標示。若產品中摻雜葷食,則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第20條第1項食品良好衛生規範規定,將限期改善。       衛生署在97年7月公告要求宣稱為素食之產品外包裝,依5大類如實標示,經過宣導期後,已於98年7月1日起嚴格執行,讓素食人口可以安心選購各類產品。食品業者應依法提供符合規定的包裝食品標示,供消費者選購時參考,民眾在選購食品時,最好選購完整包裝的產品,購買前更要先看清楚標示內容,以免買到不符合自己需求的產品。 業者若宣稱為素食產品,結果卻被檢驗出含有動物性成分,如豬肉、魚肉、雞肉等,則將依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第11條第1項第7款攙偽之規定,將處以6萬元以上600萬元以下罰鍰。情節重大者,並得命其歇業一定期間、停業或廢止其公司、商業或工廠登記證照。如有食品衛生安全問題及消費疑義,可電洽南投縣政府衛生局服務專線。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