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超級愛健康/錯誤穿鞋方式 小心骨盆歪斜

超級愛健康/錯誤穿鞋方式 小心骨盆歪斜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女生總是感覺鞋櫃少一雙鞋,而許多人常穿同一種鞋型,一換鞋型就不習慣,亦或鞋子大多穿到壞才會換新。但你可知道穿了不合腳的鞋,居然會造成不孕?千萬不要為了漂亮,賠了健康! 穿錯鞋最容易罹患的疾病,便是骨盆歪斜;脊骨神經醫黃如玉師說,因為鞋子穿錯,容易造成身體力學不平衡且重心不穩,骨盆便會因此往前傾。而骨盆歪斜會有的症狀,包括:腰酸背痛,下背、屁股會麻以及疼痛。久了以後甚至會造成便秘,小腹會越來越大,骨盆歪斜也會造成脊椎歪斜,甚至最嚴重會椎間盤突出、骨骼退化、長骨刺,一長了骨刺就無法回頭,就算開刀也無法根治。以中醫角度來看,骨盆歪斜可能造成哪些其他健康問題?中醫師吳明珠指出,因骨盆往前傾,壓迫到子宮容易造成經痛,若子宮往後傾,會壓迫到脊椎,會有嚴重的腰痠,因子宮位置較高,精蟲爬不上去造成不孕。你是習慣穿平底鞋逛街或常穿鞋底很軟或加鞋墊的鞋,還是沒事就穿夾腳拖鞋的人都要注意了!但腳底使力不當,經常穿太硬或者太軟的鞋子,都會必須使用腳底的力氣走路,長久下來易導致腳底的筋膜發炎。而足底筋膜發炎有哪些症狀呢?家醫科醫師陳柏臣說,腳跟會有灼熱感,猛然站起時或者起床站起來時,腳底會痛到受不了。而足底筋膜炎前三個月必須趕快就醫,若超過四個月治癒期就會拖很長。許多人認為抬腿是紓緩腳底的疼痛的好方法,但黃醫師表示,抬腿是一種迷思,很多人覺得會舒緩,事實上是錯的,抬腳時很容易腳麻,且抬腳時屁股和牆壁是分開的,懸空的時候,反而會造成腳的負擔。必須要選擇鞋底紮實的鞋,避免穿鞋底過軟或過硬的鞋,在發炎的時候,不可熱敷,可利用寶特瓶裝水冷凍,穿上襪子,以腳滾動寶特瓶,可讓足弓處得到舒緩。更多影音報導,請上http://ihealth.uho.com.tw/view.asp?id=279

陳今珮做胃繞道手術 竟甩半個自己?!

陳今珮做胃繞道手術 竟甩半個自己?!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素有「大白鯊」之稱的陳今珮從120公斤成功甩肉60公斤變「美人魚」,等於甩掉半個自己的重量!她在新書發表會上表示,因為胖到健康出問題,連糖尿病都找上門,讓她成了病態性肥胖患者,痛下決心進行治療手術減肥。陳今珮在2008年先做「胃繞道手術」,將胃縮小一半降低食慾,之後再進行多次整形手術,將鬆垮肚皮和體脂肪去除,14個月內甩肉60公斤,以全新的面貌復出。她強調術後持續運動和控制飲食,還是控制血糖的不二法門。胃繞道手術是把胃分割成小胃及大胃,再把遠端的小腸接到小胃這部分的減重手術。術後患者吃下的食物會經過小胃、然後直接進入遠端小腸,不僅胃的容量變少、吃得少,食物不再經過十二指腸以及前端小腸,吸收也會變差。

無反式脂肪酸 健康養生月餅

無反式脂肪酸 健康養生月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吃進去的月餅夠健康嗎?一般的月餅為求好吃潤口,加入過多的糖份、豬油或烤酥油,其中油脂多為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酸,容易導致血中三酸甘油酯及膽固醇上升。距離中秋佳節的日子愈來愈近,童綜合醫院營養課在佳節前夕推出「無反式脂肪酸的健康養生月餅」,讓民眾在購買月餅時多了一項新的選擇。營養師蔣婷羽說明,「反式脂肪酸」是指自然界中的脂肪多半為順式形態,一旦植物油經氫化處理,就會變成反式脂肪酸,若攝取過多的反式脂肪酸對身體有負面影響,容易造成壞的膽固醇上升,好的膽固醇降低,容易形成粥狀動脈硬化,血液容易阻塞,引起心血管疾病。今年童綜合醫院特別推出「健康養生月餅」禮盒,蔣婷羽營養師表示,是以無反式脂肪酸為主要訴求,月餅內餡選用黑芝麻、核桃、黑糖及香菇等養生食材,部份產品使用較砂糖少了三分之一熱量的天然海藻糖醇,餅皮添加了富含纖維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胚芽,並皆以無反式脂肪酸油脂作為原料,讓月餅不僅可口,也減少對身體的負擔。蔣婷羽營養師說,應景享受月餅要有所節制,尤其患有慢性疾病者,亦要適量攝取,建議採用「分食」方法,分次品嚐且勿當成主食,品嚐月餅後,下一餐飯量要減少,並多攝取高纖維食物。(照片來源:童綜合醫院提供)

校園廚房全面查核 確保學童飲食安全

校園廚房全面查核 確保學童飲食安全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學生們開學了,又到了營養午餐供應的時刻,嘉義市政府衛生局為保障學童飲食衛生安全,於昨日起全面查核學校營養午餐及員生消費合作社飲食衛生,以確保自製午餐與食品標示之衛生安全。歷經2個月暑假期間,校園廚房亦處於暫停供膳狀態,為使開學後之供膳更為安全,於今日起查核各午餐學校,本次查核重點依據「食品良好衛生規範」規定,稽查從業人員衛生、設備器具之清潔與管理、食品原物料、餐飲製程衛生等,另於肉品衛生應取得CAS優良肉品標誌或經衛生各級屠宰檢查合格之國產生鮮肉品,並應注意牛肉原產地標之規定等,經今日查核幾所校園結果,其廚房調理埸所衛生及原物料標示皆符合規定。嘉義市政府衛生局已於開學前辦理午餐團膳廚工教育訓練、今加強午餐廚房現場稽查輔導、下週起辦理午餐抽驗,藉由教育訓練、稽查、抽驗方式積極管理校園食品安全,另亦籲請學校多加強宣導多蔬果均衡飲食及要洗手、要新鮮、要生熟食分開、要徹底加熱、要低溫保存等正確飲食概念,以共同為學童飲食安全把關。

樂極生悲!危險性行為恐增添愛滋風險

樂極生悲!危險性行為恐增添愛滋風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廖詠琦/綜合報導)進行神祕又刺激的性行為很快樂嗎?小心樂極生悲!一位21歲男大學生,趁著暑假與網友相約見面,在浪漫情境的催化下,與對方發生性行為。然而事後想起當時未戴保險套,也不清楚對方的健康狀況,很擔心自己可能感染愛滋或其它性病,而前來感染科門診求診。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感染科李官燁醫師表示,根據疾病管制局的統計資料顯示,至2012年7月底,本國籍愛滋感染者共23,270例,其中因性行為感染者佔70%,是傳播愛滋病的最主要途徑。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年輕族群受網路交友、娛樂性藥物等影響,不分性別及性向,感染年齡都持續下修。以2011年的資料為例,15~24歲之新通報感染者較2010年增加了16%,其中9成以上是透過性行為傳染。 李醫師提醒,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及避免與陌生人發生性行為,是杜絕感染愛滋與性病最重要的方式。此外,千萬別憑外觀判斷對方是否有染病,因為性病在發病前傳染力就很高,且感染性病後會有一段時間無法檢驗出來,即所謂的「空窗期」,例如梅毒約4週、愛滋約3個月,因此即使對方說自己最近檢查都正常,若是沒有使用保險套而發生性行為,仍然很有可能感染愛滋病毒及其他性病,如梅毒、淋病、菜花、披衣菌等。李官燁醫師呼籲民眾,倘若發生不安全的性行為或是出現疑似性病相關的症狀時,應主動接受愛滋病毒篩檢或是及早至醫院就診,除了為了自身的健康著想及早接受治療,也可以降低將愛滋或性病傳染給他人的機會。

穿錯鞋子 當心骨盆歪斜找上門

穿錯鞋子 當心骨盆歪斜找上門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女生總是感覺鞋櫃少一雙鞋,而許多人又常穿同一種鞋型,一換鞋型就不習慣,亦或鞋子大多穿到壞才會換新。但你可知道穿了不合腳的鞋,居然會造成不孕?千萬不要為了漂亮,賠了健康! 穿錯鞋最容易罹患的疾病,便是骨盆歪斜;脊骨神經醫黃如玉師說,因為鞋子穿錯,容易造成身體力學不平衡且重心不穩,骨盆便會因此往前傾。而骨盆歪斜會有的症狀,包括:腰酸背痛,下背、屁股會麻以及疼痛。久了以後甚至會造成便秘,小腹會越來越大,骨盆歪斜也會造成脊椎歪斜,甚至最嚴重會椎間盤突出、骨骼退化、長骨刺,一長了骨刺就無法回頭,就算開刀也無法根治。以中醫角度來看,骨盆歪斜可能造成哪些其他健康問題?中醫師吳明珠指出,因骨盆往前傾,壓迫到子宮容易造成經痛,若子宮往後傾,會壓迫到脊椎,會有嚴重的腰痠,因子宮位置較高,精蟲爬不上去造成不孕。你是習慣穿平底鞋逛街或常穿鞋底很軟或加鞋墊的鞋,還是沒事就穿夾腳拖鞋的人都要注意了!但腳底使力不當,經常穿太硬或者太軟的鞋子,都會必須使用腳底的力氣走路,長久下來易導致腳底的筋膜發炎。而足底筋膜發炎有哪些症狀呢?家醫科醫師陳柏臣說,腳跟會有灼熱感,猛然站起時或者起床站起來時,腳底會痛到受不了。而足底筋膜炎前三個月必須趕快就醫,若超過四個月治癒期就會拖很長。許多人認為抬腿是紓緩腳底的疼痛的好方法,但黃醫師表示,抬腿是一種迷思,很多人覺得會舒緩,事實上是錯的,抬腳時很容易腳麻,且抬腳時屁股和牆壁是分開的,懸空的時候,反而會造成腳的負擔。必須要選擇鞋底紮實的鞋,避免穿鞋底過軟或過硬的鞋,在發炎的時候,不可熱敷,可利用寶特瓶裝水冷凍,穿上襪子,以腳滾動寶特瓶,可讓足弓處得到舒緩。

從醫師實務經驗發現臺灣醫療問題

從醫師實務經驗發現臺灣醫療問題

作者/洪傳岳 醫師臺灣的健保問題及醫療制度是眾所關心的議題,洪醫師表示,在醫學的研究上,國外較臺灣常有創新和突破,但以病患的權益、便利性各方面相較,目前臺灣的醫療制度是全世界公認最好的。全世界沒有國家沒有醫療問題,針對制度的缺點批判、改進是好的,但若形成批評的「習慣」則不好。目前具體可立即改善的應是醫療資源「浪費」的問題,現今醫療資源被嚴重的浪費,如病患對同一種病,甚至無確切病痛,但重覆就醫的情形;新加坡每個人的醫療紀錄資料都整合在同個系統,故院所、醫生用電腦即可知道完整病患的就醫情形,了解治療狀況和避免浪費,目前臺灣衛生署根據健保紀錄,會特別關注高頻率看病次數的人,但浪費仍很嚴重。目前臺灣跟歐美一樣,大多是多少醫療項目則給付多少,但無一定方法讓項目維持合理或減少,單靠健保給付審查並不容易,對於臺灣健保的觀察,洪醫師推薦由現任監委黃煌雄、沈美真、劉興善三人,共同著作的「全民健保總體檢」一書,已將臺灣健保問題幾乎全部揭示。比如有許多延長痛苦卻無效的醫療,另外如醫療資源的分配問題,還有健保給付和民眾自付的比例問題,太多重覆或無效的醫療行為等等。(文字編輯:iCare醫療網 姜盈如) 

顏面肌肉無力 當心患顏面神經麻痺

顏面肌肉無力 當心患顏面神經麻痺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顏面神經麻痺有哪些症狀?大都與顏面肌肉無力有關,嘴歪、眼皮不能閉合、容易流眼淚、眼睛乾澀發紅、味覺障礙、食物停滯在嘴巴內、喝水會從嘴角流出來等症狀。在別人看來是嘴歪、眼斜的印象,對病人的身心造成不小的影響。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針灸科主任莊智翔表示,顏面神經麻痺通常可分中樞性顏面神經麻痺以及末梢性顏面神經麻痺。前者常見於腦中風、頭部外傷或腦腫瘤等嚴重的腦部疾病。後者則因中耳炎、病毒感染、外傷或腫瘤、生活壓力等原因引起,不過其中仍以不知原因突然發生為最多。這兩者外觀同樣都是嘴角無力被拉向健側,中樞性顏面神經麻痺者皺眉頭及閉眼不受影響,然可能合併一側手腳無力麻木、口齒不清等;末梢性顏面神經麻痺者患側無法皺眉頭及閉眼,但不會有一側肢體無力麻木、口齒不清等。顏面神經麻痺也好發於人體抵抗力比較差的時候,例如過度勞累、壓力過大、睡眠品質差等,還有部分人完全找不到特別的致病原因,一大早睡醒突然發現嘴巴歪斜、口水外流、眼睛閉不緊等。有些病人在發病前,也會有類似感冒或其它病毒感染的症狀。據統計每年在台灣平均十萬人當中,就有十五至四十個病例,從小孩到老人都可能發生,沒有性別與年齡的差別,而且有復發的機會;以每年季節變化時期最多,尤其春、冬二季,是顏面神經麻痺好發的時間。

台南登革熱病例破百 呼籲清除孳生源

台南登革熱病例破百 呼籲清除孳生源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今年截至9月2日為止,全國入夏後登革熱本土病例數已累積達148例,其中100例都發生在臺南市,衛生局呼籲民眾加強清除戶內外病媒蚊孳生源,並落實個人防蚊措施,以降低出血性登革熱發生風險。臺南市入夏後第100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為一41歲女性,居住在安南區佃東里,8月30日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痛症狀,9月2日檢驗確定。據疾管局統計資料,臺南市登革熱確診案例,從發病日到通報日平均是5.4天,相較其他縣市才3.3天,顯見未能即時被通報是造成社區疫情擴大的原因之一。衛生局在進行孳生源清除時,仍常發現民眾家戶內的陽台、頂樓有已孳生孑孓的積水容器,多數民眾認為容器有常常換水就不會孳生孑孓,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容器只要沒有刷洗,蚊子的卵能在乾燥的環境下存活一年,遇到水就伺機孵化;加上今年天氣高溫多雨,不利登革熱防治工作,疫情如持續擴大容易增加出血性登革熱的風險,死亡率高達10至50%。衛生局呼籲民眾配合政府防疫措施,為降低登革熱病毒於社區傳播之風險,請民眾落實清除家戶內外積水容器,並進行社區容器減量等防治工作

小腿腫脹成象腿 OL竟罹經濟艙症候群

小腿腫脹成象腿 OL竟罹經濟艙症候群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採訪報導)有搭乘飛機經驗的民眾都曉得,長時間坐在機艙裡,狹小的空間讓身體痠痛不適,甚至有人會因此罹患下肢深層靜脈栓塞,也就是俗稱的經濟艙症候群。不過台北慈濟醫院日前收治一名年約30多歲的OL(女性上班族),近期內沒有搭乘過飛機,本身也沒有特殊疾病,卻發現右腳小腿莫名腫痛達數週之久,就醫之後才發現右側小腿靜脈栓塞,進行手術後明顯消腫改善。醫師表示,久坐、久站或不常運動的族群,都是下肢靜脈栓塞的高危險群,如不及時治療,血塊跟著全身循環跑到肺部,就有致命危險。上班族邵小姐平常的工作是秘書,長時間需要待在辦公室裡,沒想到久坐、少活動,竟然讓她罹患了經濟艙症候群。起初,邵小姐發現右側小腿莫名腫脹,且會伴隨疼痛,嘗試過中醫的推拿和針灸都沒辦法改善,直到最後小腿持續脹大,幾乎成了象腿,嚇得趕緊到慈濟醫院就診。經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吳典育診察後發現,邵小姐右側小腿有一處的靜脈被血栓堵住,且已經出現缺血性的病變,如不妥適治療恐怕得截肢,若血栓跑到肺部則會產生致命的危險。吳典育醫師先是安排邵小姐住院,期間持續給予抗凝血劑及血栓溶解劑,但兩天後狀況並沒有改善,邵小姐決定接受台北慈濟醫院周邊血管中心醫療團隊的手術治療。吳典育醫師指出,傳統治療下肢靜脈栓塞的給藥或物理治療方式都有其極限,除了效果不彰外,也有很多併發症。目前周邊血管中心採取的複合式手術方式,有點類似於治療心肌梗塞,俗稱「通血管」的手術,只不過是患處是靜脈血栓。醫師會先以導管送入一個網狀保護套,避免手術過程中血塊飄移;局部針對堵塞處施打血栓溶解劑,再以特殊管路抽吸移除血塊,如不能完全移除,則可置放支架。目前國際文獻多只有單一的治療方式,不過慈濟醫院的團隊將各種治療方法整合成雞尾酒式的複合手術,可說是全球創舉,且患者術後併發症幾乎不到百分之一。吳典育醫師指出,現代人生活型態的關係,不是需要久坐辦公,就是像服務業需要久站,時間久了下肢的血液循環不良,造成靜脈血凝滯不前,就容易形成血塊,即使沒有搭乘飛機,也會出現俗稱的經濟艙症候群。此外,若本身有心臟疾病、腎臟疾病、癌症或近期內有出過車禍、手術或受傷的民眾,亦比較容易發生下肢靜脈栓塞的情形。吳典育醫師提醒,如果像是上述有久坐、久站情形的民眾,當下肢出現水腫不適,就是身體帶來的警訊,必須趕緊就醫釐清病因。如果病情不嚴重,可以藥物搭配彈性襪等物理治療方式改善;病況嚴重,則得選擇適當的手術方式,不過目前有些耗材健保並沒有補助,患者可於術前和醫師充分溝通。醫師也建議,像上班族、服務業等長期需要久坐或久站的族群,要記得定時起身動一動、做腿部肌肉的伸展,晚上睡覺也可以墊高腳部,幫助下血液回流,以達到改善的目的。圖:年輕的OL邵小姐因工作關係需要久坐,竟出現小腿靜脈栓塞,拖了2、3週才就醫,好在術後回復良好,院方也致贈小禮物祝福邵小姐。(照片/記者陳茂軒攝)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