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豐滿也不怕!乳房3D攝影機壓板有分尺寸好貼心

豐滿也不怕!乳房3D攝影機壓板有分尺寸好貼心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乳房X光攝影檢查是目前實證上最有效的乳癌篩檢工具,不少婦女卻對乳攝時,專用壓板緊壓乳房產生的疼痛而卻步。台東基督教醫院引進新一代智慧乳房X光攝影機,X光劑量更低、可以3D攝影外,專用壓板有彈性還有分尺寸,有助減輕疼痛感,讓婦女不再害怕乳房攝影檢查。 乳癌是台灣婦女癌症發生率第一位,每十二名女性就有一人可能罹患乳癌,國健署自2004年起補助乳房X光攝影檢查迄今,從乳攝發現癌症的個案中,有超過六成為早期乳癌。而45歲至69歲符合篩檢資格婦女的乳癌發生率,雖然因乳癌篩檢的推動,早期發現增加,死亡率卻趨緩,顯示大規模乳癌篩檢能降低乳癌死亡風險,同時減少晚期乳癌發生率。輻射劑量、曝光時間減少 成像更清晰東基香柏健康管理中心去年1至6月針對婦女擔心乳房攝影時可能產生的胸部疼痛感,進行「乳攝疼痛問卷調查」,依問卷有效樣本數280份分析結果顯示,覺得不痛及輕微疼痛的民眾有41.1%,覺得中度疼痛不適有35%,相當疼痛不適的民眾僅占了18.9%。為了使乳房攝影檢查更符合女性朋友的需求,以及提供更好的檢查品質,引進新一代智慧乳房X光攝影機。 東基原有的乳房X光攝影機已服務超過十年,今年7月汰舊換新,相較於原機型,新一代智慧乳房X光攝影機不只有2D攝影,還可視醫師評估或民眾的需求,做到3D攝影,輻射劑量、曝光時間分別減少了40%、25%。影像醫學科主任郭盛表示,新機的解析度佳、成像清晰,3D攝影使影像變立體,減少2D影像的乳腺重疊問題,判讀更為精準。 新引進的乳房X光攝影機也貼心考量婦女最怕的疼痛問題,攝影時緊壓乳房的專用壓板有彈性、可滑動移位,且由單一尺寸增加為S、M、L三個尺寸,能對不同尺寸的乳房做適度的調整,有助減輕疼痛感。專用壓板分三個尺寸,也是體貼胸部豐滿的婦女,影像醫學科放射師楊芊湘說明,到東基接受乳攝檢查的胸部豐滿婦女為數不少,只有一個專用壓板時,攝影需要比一般尺寸多拍三張X光,影像才會完整,乳攝時間及接受的X光劑量較多,有不同尺寸的壓板,就不用增加攝影的次數。「沒預期的疼痛,不再怕乳攝檢查了」 接受新一代智慧乳房攝影機檢查的王姓婦女表示,雖然早已到了國健署補助的乳癌篩檢年紀,乳房攝影好痛的傳言一直讓人卻步,想不到接受新機器檢查時,只覺得胸部被壓緊緊的,未如預期的疼痛,不再怕乳攝檢查了。 乳房X光攝影檢查能偵測到非常早期的乳癌,甚至有可能發現原位癌的鈣化點,若能早期發現乳癌並及早治療的存活率很高,第零期及第一期存活率達九成以上,香柏健康管理中心督導林宛儀呼籲,乳癌防治除了自我檢查,45歲至69歲婦女、40至44歲二等親內有乳癌家族史的女性,要定期安排兩年一次的免費乳房攝影篩檢。

戴口罩運動不想頭暈目眩 5大重點看過來

戴口罩運動不想頭暈目眩 5大重點看過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三級警戒期間,為減少與他人的接觸,不少民眾身體活動量降低,改變習慣由戶外運動轉為居家運動,然而這些居家運動,對於喜歡戶外的民眾常會覺得意猶未盡。指揮中心宣布即起至8月9日調降至二級警戒,雖持續維持社交距離,但民眾可在適當防護下到戶外活動筋骨。但戴口罩運動實在不舒服,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民眾到戶外運動,全程配戴口罩及保持社交安全距離,是保護自己和他人避免感染新冠肺炎的必要條件,由於新冠肺炎可經由人與人接觸、飛沬、環境等媒介傳播,配戴口罩可以減少運動中病毒的飛沫與可能的氣溶膠傳播風險。為了兼顧防疫與運動安全,提供在戶外配戴口罩運動的5個重點:1.選擇透氣口罩夏天在高溫潮濕的環境下運動,臉部水蒸氣與汗水會使口罩防護的時間縮短、口罩與臉部密合度變差。建議選擇透氣材料製成的口罩,出門前多帶一個口罩備用,若口罩濕掉要適時更換。2.調整運動強度以低強度活動開始,或比平常更低的強度進行運動,再視個人體能狀況逐漸增加活動的類型、強度及次數,避免超出個人的負荷。3.注意個人症狀若出現暈眩、頭暈和呼吸急促症狀,建議應停止運動。若症狀持續未消失,應休息並取下口罩。4.評估身體狀況若有肺部相關疾病,應事先諮詢醫師的運動建議。5.避免熱傷害選擇透氣排汗衣物並避開上午10點到下午4點間太陽直曬時間,每小時補充2至4杯水(1杯240c.c.)。 國健署呼籲,從事各項活動時必須符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發布社交距離指引:在非特定人場所,室外社交距離至少1公尺,室內至少1.5公尺。因此建議,在國內疫情警戒降級時,國人應在保持社交安全距離的原則下,適時配戴口罩從事運動健身。

惱人的膀胱過動症 尿急憋不住、護墊不離身

惱人的膀胱過動症 尿急憋不住、護墊不離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36歲的小芬多年來每隔20分鐘就要跑一次廁所,甚至還未走到馬桶就漏尿,隨時都要使用護墊來避免內褲濕透,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小芬之前服用過一段時間的藥物,甚至使用多種且合併不同類型的藥物也無法改善,後來做尿路動力學檢查,發現她的膀胱容量很小且有膀胱不自主收縮,經接受肉毒桿菌素膀胱內注射,不到一星期,急尿和頻尿的症狀改善許多,上廁所的間隔也可以拉長到2小時左右。需排除泌尿道感染、結石、腫瘤等疾病膀胱過動症在臨床上相當常見,任何年齡或性別都有可能發生。根據國際禁尿學會指出,要診斷膀胱過動症,病人需要有急尿、合併頻尿和夜尿,或者有急迫性尿失禁的症狀,前提是找不到其他可以說明的原因,便可以診斷為膀胱過動症。奇美醫院泌尿外科醫師林才揚表示,根據流行病研究,針對大於40歲的民眾做電訪或面談,發現膀胱過動症的盛行率約16.6%。當中男性是16%,女性是17%,而且會隨著年紀的上升而增加。多種方式雙管齊下 揮別漏尿人生膀胱過動症的成因可分為:不明原因、神經性因(如腦血管病變、老人癡呆、顱內疾病、巴金森氏症、薦髓上之脊髓損傷、糖尿病等)、肌肉性因(如攝護腺肥大後所導致等)。膀胱過動症的病人除了症狀以外,也必須排除其他可能造成的原因,如泌尿道感染、結石、泌尿道腫瘤等疾病,避免診斷錯誤。林才揚表示,膀胱過動症的治療,包括保守療法和藥物治療,對於保守治療及藥物治療無效,可考慮手術治療,有時單一療法效果不好,可合併多種治療方式。

今增6例本土案例 創疫情警戒新低

今增6例本土案例 創疫情警戒新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1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6例本土,創下疫情警戒以來新低,另有5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今新增6例本土病例,為4例男性、2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60多歲,發病日介於7月23日至8月4日。個案分布以新北市4例為最多,其次為台北市及桃園市各1例;其中2例為已知感染源、3例關聯不明、1例疫調中,將持續進行疫情調查,以釐清感染源。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8月3日累計公布1萬4522名確診個案中,已有1萬3001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89.5%。今新增5例境外移入個案,為4例男性、1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60多歲,分別自奈及利亞、南非及美國入境,入境日介於7月21日至8月3日。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萬5753例確診,分別為1280例境外移入,1萬4420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累計108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791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783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393例、台北市297例、基隆市27例、桃園市24例、彰化縣14例、新竹縣11例、台中市4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台東縣、雲林縣、台南市、南投縣、高雄市及屏東縣各1例;另8例為境外移入。

帶狀皰疹反覆發作苦不堪言 脈衝式高頻神經調控緩解

帶狀皰疹反覆發作苦不堪言 脈衝式高頻神經調控緩解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68歲謝姓男子去年被診斷出帶狀皰疹,起初因疹子不明顯,未即時治療,最後演變成皰疹後慢性神經痛,且有嚴重維生素D缺乏,謝男輾轉到奇美醫院就診,經麻醉部暨疼痛科醫師廖書緯以「脈衝式高頻神經調控」療法,搭配營養治療,總算獲得改善。發展成皰疹後神經痛 生活品質及醫療支出成負擔根據資料統計,台灣每年每1千人,約有5人會得到帶狀皰疹,而60歲以上的患者約有10%會發展成皰疹後神經痛,一旦發展為神經痛,不僅生活品質下降,醫療支出對患者來說也會造成經濟負擔。廖書緯表示,罹患帶狀皰疹的病人,部分會以定期服用止痛藥,並在門診追蹤治療,但倘若藥物控制無法回到滿意的生活品質,介入性的脈衝式高頻神經調控治療,也是另一種控制疼痛的選擇,醫師會依解剖相關位置,輔以影像導引,將電刺激針帶到目標神經,利用電磁場誘發神經調控,達到疼痛緩解。50歲以上免疫功能不良族群 施打帶狀皰疹疫苗預防發病廖書緯說,脈衝式高頻神經調控治療有著低風險、低侵入性、副作用少、治療時間短的優點,不需全身麻醉也沒有傷口,適合高齡患者施行;除了治療外,預防也是重要的環節,建議50歲以上且有多重慢性病,免疫功能不良的族群,可以施打帶狀皰疹疫苗來預防發病。廖書緯強調,帶狀皰疹隨著年齡的增加,發病率也逐漸提高,目前已有多種藥物及技術可用在疾病的治療、緩解和預防,呼籲民眾若一旦發現罹病,就應儘速尋求幫助治療,控制疼痛,才能早日恢復生活品質。

嬌妻拒愛愛遭夫疑有小王 元兇竟是雄性激素

嬌妻拒愛愛遭夫疑有小王 元兇竟是雄性激素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32歲的琪琪與老公結婚兩年,最近總是性趣缺缺,而且做完都會不舒服,只好用各種理由婉拒跟老公同房。老公發現琪琪經常抱怨身體疲憊且提不起勁,但皮膚卻變得更滑嫩,氣色也變好,懷疑她外面有小王,琪琪滿是委曲,解釋後老公也聽不進去,只好天天以淚洗面。由於身心俱疲,家人陪伴就醫檢查,發現身體疲累元兇竟是體內雄性激素低下導致性慾低落,而皮膚光滑居然也是這個原因,在醫師建議下接受荷爾蒙補充及O-shot注射治療,改善性慾低落問題,夫妻也和好如初,重拾正常的性生活。女性也有男性荷爾蒙 雄性素低下導致性冷感台北中山醫院副院長暨生殖中心負責人李世明醫師表示,女性的性慾是由男性荷爾蒙為主導,而男性荷爾蒙即是所謂的或「雄性激素」或「男性睪固酮」,雄性激素並非男性才有,也存在女性體內,只是男性是女性的十倍。女性體內的雄性激素主要是由卵巢及腎上腺製造,與雌激素相互作用,可以維持正常性慾、穩定情緒以及保持記憶力。而當女性體內的雄性激素過低時會產生性慾低下、疲倦或體力下降,且容易提高骨質疏鬆的發生機率,長期會影響卵巢功能,影響受孕機會。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及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等患者都容易導致雄性激素過高,造成經期混亂而影響女性懷孕,並可能出現如性慾強烈、臉上長鬍子、身體變魁梧及聲音低沉等男性性徵。臨床發現不管女性的雄性激素過高或過低,都可能影響生育能力及健康,女性朋友千萬不能輕忽。O點注射療法 有效改善性慾低落問題診斷上可透過抽血檢驗體內雄性激素的含量,並透過功能醫學檢測得知患者需要補充的量。目前針對女性雄性激素過低引起的性慾低下問題,除了建議補充山藥提煉的DHEA保健食品,在治療上也可以選擇口服膠囊、外用凝膠及針劑。隨著醫療科技進步,現在還有O點注射(O-shot)治療,在女性陰道壁上方的高潮O點注射自體血小板生長因子(PRP),讓神經活化再造,提高女性敏感度與性慾,定期持續注射3~4次,可維持一年以上的效果,對於性慾低落或性敏感度不佳的女性患者來說是不錯的選擇。李世明提醒,夫妻長期無法進行魚水之歡,除了會影響生育問題外,也會破壞夫妻感情,甚至造成婚姻破滅。女性若出現性慾低落及行房困難的症狀,就應及早就醫檢查並積極治療,才能擁有性福的人生。(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永遠少女心 畫作結合裝置藝術和香氣療癒人心

永遠少女心 畫作結合裝置藝術和香氣療癒人心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醫大藝廊即日起展出「永遠少女心」主題特展,一共有六位女性藝術家,展出30幅畫作、6座裝置藝術和6種主題香氣,院長陳自諒表示,他偶爾會畫畫,這檔展出充滿粉紅甜美感的少女心畫作及藝術裝置特展,非常療癒,讓病患和家屬可以得到心靈的慰藉。策展人匯客市藝文設計總監蔣育鳳表示,此次以永遠的少女心為主題,邀約知名的愛心療癒淡彩藝術家施雪紅老師,展出21幅充滿可愛温暖風格的畫作及美展中屢獲獎的藝術家黃孟玲老師,展出9幅女性議題的油畫,秉持著心中的那一份純真心境也將女性在扮演女兒、妻子、母親、職業婦女等不同角色時的轉變,結合當代藝術方式呈現,籌劃這場有意義且具藝術感觀的展覽,盡自己的一份初心,讓這個社會展現更多美好的事。蔣育鳳指出,這次展出很有創意,跨域將畫作以及裝置藝術和香氣結合。兩位新銳裝置藝術家林千棉、李昕諭老師以植物紙創作出不同花樣及幸運草搭配畫作的色彩,巧妙將施雪紅藝術家創作的《心悅怡情》、《幸福滿懷》、《童伴》、《臻愛》,以及黃孟玲藝術家的畫作《我相信》、《夢不落》融合成六座裝置藝術,增加觀賞者可觸碰的少女心物件如:愛心、棒棒糖、花束、代表夢想閃耀的星星及女性在不同時間點扮演出不同角色的花時鐘;期待喚起觀賞者最切純真少時內心的感動及有夢想的自己。更特別的是,這六座裝置藝術暗藏芳香療癒,由專研植物芳香療癒的蔡銀杏老師,在6座藝術裝置作品中調製出代表畫作的獨特香氛,讓觀賞者在滿足視覺及觸覺之餘,更將嗅覺的感受喚起,可謂是一項新世代的創作。特展以粉彩感及飽和度強的兩種對比性色調的現代手法風格,規劃以特製的透明底色的標示牌來表達創作者的藝術理念,期望觀賞者在作品中能喚發出自我感受及感動,療癒自身的內心需求。

腎臟病友低蛋白飲食恐營養不良?長期抗戰要這樣做

腎臟病友低蛋白飲食恐營養不良?長期抗戰要這樣做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罹患腎臟病族群不在少數,而病患最擔心的就是會不會終究必須走向洗腎一途?低蛋白飲食 熱量也要足夠高雄義大醫院腎臟科張敏育主任說明,當腎臟出現問題,只要遵循醫囑以及做好飲食控制,通常都能延緩洗腎時間。而針對慢性腎臟病的病友,醫師、營養師也都會建議以低蛋白飲食為原則。要控制飲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當腎臟病變時,無法將過多的蛋白質所產生含氮廢物排出,會產生酸中毒、尿毒情況。因此,要以限制蛋白質攝取來作為保護腎臟的機制。但若攝取過低的蛋白質,病友與家屬又擔心可能造成營養不良,究竟要如何拿捏?張敏育主任說明,確實過低蛋白質會造成營養不良甚至讓肌肉分解,人體代謝廢物會更多,對腎臟也會更不好。張敏育主任建議,可以挑選高生物效價的蛋白質,如魚﹅肉﹅蛋等動物性蛋白質,或是大豆﹅花生等植物性蛋白質。而每日建議攝取量建議病友要下降至每公斤體重的0.6-0.8公克(一般民眾為每公斤體重的1.0-1.2公克)。如果不清楚克數的計算,可以利用手掌心來估計要吃多少蛋白質。一份蛋白質約7克,女性手掌心大小約3份﹅男性手掌心大小約4-5份。舉例來說,60公斤體重的男性,每日建議攝取約48公克的蛋白質,約等於7份蛋白質,所以每日可吃不超過兩個手掌心大小的魚﹅肉或蛋。飲食三大建議:選好油、低蛋白澱粉、補充營養品還有一點要注意的就是,在攝取低蛋白的同時,也要注意熱量是否足夠。國際腎臟治療指引均建議在進行低蛋白飲食的同時,熱量必須要達到每日每公斤體重的30-35大卡。張敏育主任提供三方向的攝取建議:一、在食物當中加入好油,例如橄欖油或大豆油等,魚或肉可使用油煎的方式,青菜可以在汆燙後拌入油脂,除了美味也可以增加飽足感和熱量。二、主食可增加低蛋白澱粉如炒冬粉或米粉,減少蛋白質攝取又可補充熱量。病友也能偶爾有點心攝取,像是粉圓﹅西谷米拌入少量糖水,增加飽足感、滿足口慾,也可維持熱量。三、使用市售腎臟病專用營養品也可以達到低蛋白又足夠熱量的需求,但是要注意洗腎前和洗腎後的營養品是不同的,洗腎前使用的營養品是低蛋白,洗腎後則是高蛋白。搭配酮酸胺基酸 延緩洗腎有具體效果除了上述所提,張敏育主任更提醒腎臟病友除了飲食,低蛋白飲食併用酮酸胺基酸治療才能真正延緩洗腎。酮酸胺基酸的特殊機轉,就是「轉氨」,這個概念就是將原來體內會產生的含氮廢物,轉化為人體必需氨基酸。「酮酸胺基酸不僅能保護腎臟,更提供病友需要的營養素。」他也強調,低蛋白飲食搭配酮酸胺基酸對腎臟病的長期抗戰非常有幫助,目前在治療案例當中,慢性腎臟病的第三期介入就有很好治療效果,但事實上,如果能提早當然更能預防腎病變。除了飲食控制與搭配酮酸胺基酸治療,張敏育主任也提醒腎臟病友一定要控制三高問題,戒除如抽菸、喝酒習慣,也要避免熬夜,培養適當中低強度的運動(避免強度太高如馬拉松),這些都是日常保養原則。而因應新冠肺炎近期疫苗施打的措施,張敏育主任表示,除非是對於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史,或對於先前接種之COVID-19疫苗有立即的過敏反應,或是目前正在發高燒、急性感染發病的患者,應暫緩接種,一般都會建議施打。另外由於打疫苗都會建議多喝水,但洗腎患者或是有嚴重水腫的病患因為有飲水量限制,這也是要注意的地方。

鞍馬王子李智凱完美落地 運醫助攻奪銀

鞍馬王子李智凱完美落地 運醫助攻奪銀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鞍馬王子」李智凱在東京奧運以總分15.400完美落地,奪下台灣體操史上首面銀牌,為歷史翻開新頁。智凱賽後感謝醫療團隊的照護,因為體操有許多用上肢支撐的動作,對肩膀和手肘的負荷非常大,遇到相關狀況時,與醫療團隊第一時間的緊密合作,是確保最佳狀態背後的一大關鍵。 長庚醫院自2014年整合體系內醫療資源,組成堅強運動醫學團隊,提供國內體育好手醫療防護等照顧,並資助、陪伴選手出征國際賽場,做為選手的後盾。 長庚運動醫學團隊在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後與智凱結緣,當時的代表隊醫同時也參與今年東奧醫療團的長庚醫師周文毅說:「從2016年的里約奧運失意,到2018的雅加達亞運金牌直至此次東京奧運銀牌,經過低潮到現在迎來巔峰,看到智凱這一路走來,真的非常感動。」 競技體操項目有許多用上肢支撐全身的高難度動作,會對上肢造成沉重的負擔,所以常有相關疲勞跟運動傷害的累積。因此,醫療團隊及選手間的信任與溝通非常關鍵,一旦選手或教練發現問題就會向醫療團隊反應,第一時間檢查與治療變有助於狀況的控制,也因此能協助智凱在2018亞運後一直維持在穩定的狀態,直至此次東奧奪銀。 周文毅表示,體操光有天賦不夠,選手們吃的苦外人很難體會,而且一吃就快二十年。對我們運醫照護來說,協助選手維持健康與最佳狀態,是我們的責任也是通往金牌的重要因素。

今增20例本土 新北爆兩起群聚感染最多

今增20例本土 新北爆兩起群聚感染最多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國內新增21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0例本土及1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今日新增20例本土病例,為9例男性、11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70多歲,發病日介於7月24日至8月3日。個案分布以新北市14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5例、桃園市1例;其中16例為已知感染源、4例關聯不明將持續進行疫情調查,以釐清感染源。餐飲內用決策 侯友宜:該收回就收回針對新北市爆出兩起群聚感染,是否影響餐飲內用措施,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若有大幅度變化,隨時控制疫情,該收回來就收回來。新北自3日開放餐飲內用,目前實施情形大致良好,約有半數的餐飲業者仍在觀望中。他提醒,父親節即將到來,聚餐活動會較平時更多,提醒民眾一定要遵守防疫。此外,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8月2日累計公布1萬4503名確診個案中,已有1萬2957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89.3%。今新增1例境外移入個案,為日本籍10多歲女性,8月2日自日本來台就學,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於機場採檢後至防疫旅館居家檢疫,並於今日確診;個案在台期間並無症狀,相關接觸者匡列中。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