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樂閱讀/選對食物 療癒自己

樂閱讀/選對食物 療癒自己

並非所有人都適合相同食物,了解自己的需求最重要書店裡的醫療書籍區,擺滿許多以健康和飲食為主題的書。提升免疫力、預防老人痴呆症、抗老化、改善過敏、排解壓力、提高智力等,琳瑯滿目。飲食與健康,是人們永遠關心的課題,但是,我們不可能實踐所有書上提到的事情。而且,在思考如何用食物調理身體之前,應該要先了解自己的身體,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假如你是天生的過敏體質,應該先了解「過敏原」是什麼,再思考自己是否適合書中提及的健康方法。知道自己對什麼東西過敏,以及該物的英文名稱,便能幫助遠離導致過敏的物品。再健康的食物都要適量吃,避免造成反效果日式料理大多是清淡的低熱量食物,脂肪與糖分含量較低,能夠預防肥胖。但是,鹽分含量比較高,會提高罹患高血壓的風險,進而導致腦中風或心肌梗塞。此外,橄欖油或紅酒裡富含多酚,能有效預防動脈硬化。不過,多酚對大多數人都有好處,唯獨不適用於有偏頭痛的人,因為多酚會使血管擴張,讓病症加劇。如果最近常感到抑鬱、不安,導致失眠,可以多吃富含「色胺酸」的大豆,改善失眠。不過,不能攝取過量,避免大豆中的蛋白質釋出過多熱量,導致痛風或肥胖。有些患者以為胺基酸飲料對身體很好,所以每天固定喝1公升。持續半年後,不但越來越胖,做健康檢查後,還發現自己有血糖過高的問題。因此,就算是再好的食物,也必須適合自己,才能發揮作用。書中的方法並非人人適用,要依需求選擇廣泛閱讀健康書籍是好事,但是,若只讀某位作者的著作,使用單一保健方法,可能會引發其他疾病。以「提高體溫法」來說,體溫升高能刺激代謝,讓血液循環,因此許多人開始吃生薑、辣椒等食物。雖然辣椒內含的「辣椒素」可以提高體溫、代謝率,並促進排汗,但是,也可能導致腹瀉,不見得適合每個人。因此,充分掌握自己的健檢數據與身體狀況,再從書中找出適合的健康法吧!世上沒有絕對正確的方法,飲食攝取量也會隨著年齡與身心變化而有所不同,「均衡飲食」才是最重要的。再好的方法,如果不適合自己或強迫執行,都無法持續,還可能造成精神上的壓力。「健康」有時需要一點耐性,只要把「保持健康」變成習慣,就能長久維持。這樣吃,最健康!「均衡飲食法」大公開1)每天攝取均衡的肉類、蔬菜、魚類及水果。2)別只吃冷盤食物,也要吃熱食。3)無論是日式、西式、異國料理,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食物,但不能偏食。4)維他命雖然重要,卻不能過度依賴,請從食物中攝取必須的營養素。醫生的建議Doctor's Advice就算是知名的健康食品,也可能因為體質不同而變成「毒藥」。了解自己是否對某物過敏,並掌握身體健康狀況,才是常保健康的良方。(本文作者/西多昌規)(摘自/15分鐘擺脫疲勞/采實文化出版) 

樂閱讀/8個好習慣 讓你健康瘦

樂閱讀/8個好習慣 讓你健康瘦

很多人自學生時期便養成晚睡晚起的習慣,隔天常常睡過頭,早餐也時常不吃。久而久之這樣的生活作息固定了,再加上為了減肥,而佐以嚴苛的節食,反而會使得胃壁保護功能變差,腸胃便開始跟著出問題。另外,許多人一遇到壓力就靠抽菸或酗酒來排解壓力,殊不知這些習慣正一點一滴的侵蝕著你的健康。肥胖與不良的生活習慣有絕對性的關係,想要不費力氣就變瘦,你得先從培養正確的生活習慣做起,如下:• 早餐吃得好,還要高纖又營養/早餐是維持一天活力的重要之本,若不吃早餐可能會影響工作與讀書的效率。但是,現代人早餐常常吃得太精緻,三餐又可能吃得太油膩,導致蔬菜水果攝取不足。建議早餐可以選擇吃高纖維的食物,像是糙米粥、水果燕麥粥、五穀奶、全麥麵包、黑豆漿……等,這些都是很好的選擇。• 不挑食,營養食材要多吃/不少人有挑食的習慣,喜好吃肉,討厭蔬果的也大有人在。但蔬果中的豐富營養素,是肉類或其他垃圾食品取代不來的。建議勇於嘗試這些你不喜歡的蔬果,若是討厭蔬果本身的味道,可使用調味的方法來改變味道,讓它們更合適你的口味。• 一天不超過四餐,吃飯六分飽/雖然,坊間有不少專家建議可採用少量多餐的方式進食,但我個人認為若是沒妥善分配好每餐份量,多餐也會間接養成多吃的習慣,卻反而越來越重。一天最好不要超過五餐,可偶爾在下午茶時間多吃點心,但晚上盡量不要吃宵夜。另外,吃飯應以六分飽為佳,近幾年興盛的吃到飽餐廳,雖然讓人覺得便宜又大碗、也滿足了口腹之慾,但也會讓肚子跟著肥了一圈。• 睡眠品質好,疾病不上身/有一句印度諺語說得好:「睡眠是所有生物的護士」,忙碌了一整天,晚上的睡眠是調養身體的最佳時間。建議睡前別使用手機和電腦,也盡量別邊聽音樂邊睡覺,這些科技產品都會影響到你的睡眠品質。睡前可以做一些簡單的伸展動作,舒緩疲憊的身軀。睡得好不只可以讓身體健康強壯、消除疲勞、讓自律神經休息、幫助記憶整合,也可以增進免疫力,減少罹患疾病的機會。• 正確紓壓,多培養興趣/生存競爭的壓力、兩性與人際的壓力、婚姻與教養子女的壓力……這些各式各樣的壓力常使人疲憊、意志消沉,甚至精神失常或導致疾病。如果讓壓力一直持續累積在身上,久了會累積成病,所以適當排遣壓力是必要的。不要用喝酒、抽菸這些傷害身體的方式去紓解壓力,建議培養多元興趣,例如種花、多看畫展、看電影、聽音樂,或是戶外運動這些興趣,不但能抒壓又能滋養身心。• 遠離那些讓體質酸化,身材變胖的宵夜/由於現今的工作與生活型態的轉變,不少人越來越晚睡,也進而延伸出吃宵夜的習慣。宵夜中,泡麵、雞排、珍珠奶茶及滷味等,這些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成為夜貓子首選。但這些食物都是容易使體質酸化,成為身型肥胖的元兇。若長期食用這些食物,容易罹患糖尿病、痛風、心臟病、高血壓等。• 少吃垃圾食物/市面上充滿了各式各樣的垃圾食物,舉凡鹽酥雞、薯條、蛋糕……等,不少人也對這類食物情有獨鍾,甚至取代應有的正餐。這些食物,雖然滿足了人的味蕾與飽足感,卻對身體一點幫助也沒有,反倒成為導致肥胖及傷害身體健康的最大禍首。• 不要老當外食族/目前外食的人口比例已經高達七~八成,部份上班族,可能會選擇中午跟同事一起訂便當。其中的菜色,總免不了有炸排骨、炸雞腿等這些油膩的食物,下了班,又選擇牛肉麵、控肉飯、臭豆腐……等高油高熱量的美食當晚餐。這些食物雖然美味可口,但熱量普遍過高,且營養素普遍不足,如果平時也沒有攝取蔬果的習慣,長期下來身體必定會缺乏某些營養素。建議若家裡有廚房可自行料理,或是請家人幫忙準備均衡營養的餐點,既能省錢,又能兼顧營養,一舉兩得。(本文作者/邱成湦)(摘自/我不是教你減重!凱特文化出版)

過胖、常搬重物?膝關節可承受不起啊!

過胖、常搬重物?膝關節可承受不起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34歲的呂小姐,某日因為爬樓梯時聽到膝關節「喀喀」作響,且伴隨膝蓋無力的狀況,就醫後發現原來是因體重過重,膝關節長期承受過量壓力下,導致膝關節竟提早退化。新光醫院骨科廖振焜醫師表示,臨床上越來越多因為體重過重的案例,主因是膝關節承受的壓力變大,加速膝軟骨的退化,使得退化性關節炎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呼籲民眾,體重過重者應積極減重,少做負重運動,否則可能導致膝關節的提早退化。缺乏運動 膝關節退化問題年輕化你以為膝關節退化是老人的專利嗎?大錯特錯!廖振焜表示,近年來,由於飲食西化,加上國人普遍缺乏運動,使得肥胖人口越來越多,膝關節長期承受龐大壓力下,導致膝關節的勞損。臨床上常見「O型腿」患者就是因為膝蓋受力施力不當,導致膝蓋內側軟骨過度磨損,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也發現這類型的患者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廖醫師提醒民眾,只要發現走路、爬樓梯、蹲下等日常生活運動時,膝蓋出現「喀喀」聲響,就代表膝蓋可能出現問題了!預防退化性關節炎 先減重再以葡萄醣胺增生軟骨針對膝蓋受力施力不當而造成的退化性關節炎,廖振焜表示,治療方式最基本的一定是要求病患先「減重」,讓BMI值落在正常值,減緩膝蓋的壓力;此外,若是症狀較輕微,建議可先吃含葡萄糖胺的保健食品,讓軟骨增生,或打玻尿酸等利用物理黏稠的特性,增加關節的潤滑,並減少軟骨的破壞。至於該怎麼選擇適合自己的葡萄糖胺保健品,廖醫師說明,研究報告顯示,硫酸鹽葡萄糖胺在臨床成果較佳,建議病患可先與自己的醫師做討論,找出適合自己的保健食品。預防退化性關節炎上身,第一要務為「減重」!廖振焜說明,肥胖不僅是造成國人三大死因的危險因子,也是造成退化性關節炎的重要因素。提醒民眾,只要發現自己的BMI值超標(標準值為18.5至24間),就應著手進行減重計畫;同時也應避免做負重運動,如有慢跑習慣,應選擇合適的運動鞋,且以跑平路為主,平常在家也可多做膝蓋的伸展運動,以增進肌肉力量與關節柔軟度,幫助降低罹患退化性關節炎的機率。

醫訊/寶寶沐浴GOGOGO

醫訊/寶寶沐浴GOGOGO

(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愛的傳遞,天然母乳就是ㄋㄟㄋㄟ界最優、最佳品牌。在人生最重要的第一次,新手媽媽總擔心不知如何哺育,不知如何照顧寶寶,憂心奶水不夠,寶寶吃不飽,等等問題,如對於頭一胎要如何哺餵母乳總是感到手忙腳亂,不知所措,甚至有的媽媽被寶寶咬,痛到哇哇叫,此外,母乳媽媽的飲食補充也是很重要的,若調養好,母乳才可以給寶寶最大的健康與營養。 現在,大林慈濟醫院特規劃「母乳哺育支持團體」,這次主題為「Baby沐浴GO GO GO」。將邀請專業醫護人員主講及指導,歡迎準媽媽、新手媽媽與家人一同來參與活動,互相交流、分享媽媽經。該活動需事先報名,參與對象:對哺餵母乳有興趣的父母及家屬,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地點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 名稱:Baby沐浴GO GO GO時間:102年7月6日(六)上午 09:00 ~11:00地點:大林慈濟醫院(嘉縣大林鎮民生路2號)5A康樂室洽詢:05-2648000轉5037社工組

醫訊/家庭照顧者培訓

醫訊/家庭照顧者培訓

(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隨著社會人口結構老年化,面對長者的失智退化過程,需要更專業的知識及照護技術來,成為一名稱職的家庭照顧者,使長者能活得更有尊嚴是很重要的。照顧者是人人皆有機會擔任,照顧的感受通常負面多於正面,所以照顧者需要更多社會資源關懷與協助。有鑑於此,國泰醫院特舉辦「家庭照顧者培訓班」,課程規劃:居家復健技巧、心理調適、社會資源、身體清潔、管路照護、營養及藥物指導等;對象:日常生活功能依賴,有長期照護需求病人之家屬,面臨居家照護或調適困擾者。活動須事先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家庭照顧者培訓班時間:102年7月6日(六)上午8:50~下午17:00地點:汐止國泰醫院(新北汐止區建成路59巷2號)第1會議室洽詢:02-2648 2121轉2001~3或轉2021居家護理辦公室

醫訊/T走類風濕性關節炎

醫訊/T走類風濕性關節炎

(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類風濕性關節炎(簡稱RA),是一種慢性關節炎,病況輕微時局部關節僵硬疼痛,嚴重時則會引起全身的關節損壞,盛行率約0.4~1%,在台灣大約有10萬人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佔免疫風濕科門診大宗,可說是「關節炎之王」。有鑑於此,風濕病基金會將舉辦健康講座,此次主題為「T走類風濕性關節炎  達標治療新契機」,由北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周昌德醫師、蔡長祐醫師、陳瑋昇醫師及馬偕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李修身醫師,分享何謂達標治療及如何具體實行這個療程,並讓民眾了解類風溼性關節炎可藉由有效的治療來改善,甚至提昇病友的生活品質,促使民眾以樂觀、積極的心態面對RA。活動須事先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T走類風濕性關節炎 達標治療VS風險控管時間:102年7月6日(六)下午13:30~16:30地點:台灣金融研究院(台北羅斯福路3段62號\捷運橘、綠線古亭站出口2或綠線台電大樓站出口4)2樓菁業堂洽詢:02-5553 9993轉22陳小姐或轉66陳先生

醫訊/防癌保健養生及飲食知多少

醫訊/防癌保健養生及飲食知多少

(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日關於食品安全的新聞層出不窮,民眾在面對各式各項的加工製食品時,除了交由政府的法令約束業者,每個人都需要對自己的吃食有更多的認識;如何吃得安心,拒絕過度添加提高罹患癌症的風險,防癌飲食是你我都要重視的課題。對此,台北紅十字會、防高血壓協會、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將舉辦免費公益講座,此次主題為「探究防癌飲食養生之道」,由台北萬芳醫院林伯俊醫師主講。活動須事先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探究防癌飲食養生之道時間:102年7月6日(六)下午14:40~15:40地點: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台北徐州路2號\近捷運紅線台大醫院站出口2或藍線善導寺站出口3)4樓401室洽詢:02-2391 5568報名: http://event.bestclinic.com.tw/

醫訊/談組織修復再生 PRP骨科治療

醫訊/談組織修復再生 PRP骨科治療

(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個正常的成年人由206塊骨頭支撐,面對已經受損的關節及骨骼,嚴重時更可能造成行動困難;PRP骨科治療,是醫學界的新方法,運用在職業運動員的運動傷害治療上成果顯著,一般大眾若能了解這項新式的治療方式,將能幫助更多人改善行動不便的困擾。因此,台北紅十字會、防高血壓協會、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將舉辦免費公益講座,此次主題為「組織修復再生-談PRP骨科治療」,由中山醫院長吳濬哲醫師主講。活動須事先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組織修復再生-談PRP骨科治療時間:102年7月6日(六)下午13:20~14:20地點: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台北徐州路2號\近捷運紅線台大醫院站出口2或藍線善導寺站出口3)4樓401室洽詢:02-2391 5568報名: http://event.bestclinic.com.tw/

醫訊/遠離過敏原~慢性鼻炎治療

醫訊/遠離過敏原~慢性鼻炎治療

(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日常生活中,過敏原散佈在空氣間,身為過濾新鮮空氣的器官-鼻子,當鼻過敏情況反覆發生時,多數人也因此無法維持正常作息;遠離過敏原,對抗慢性鼻病,追求一覺好眠的人生,學習調解環境因素導致的過鼻敏,十分重要。所以,台北紅十字會、防高血壓協會、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將舉辦免費公益講座,此次主題為「遠離過敏原-慢性鼻炎治療」,特邀請中山醫院耳鼻喉科李宏信(主任)醫師主講,當場備有講義資料,數量有限,現場發完為止,請民眾及早入場。活動須事先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遠離過敏原-慢性鼻炎治療時間:102年7月6日(六)下午16:00~17:00地點: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台北徐州路2號\近捷運紅線台大醫院站出口2或藍線善導寺站出口3)4樓401室洽詢:02-2391 5568報名: http://event.bestclinic.com.tw/

醫訊/呼吸治療戒菸班

醫訊/呼吸治療戒菸班

(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依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約每6秒就有1人死於菸害,吸菸是扼殺健康的頭號刺客,吸菸也容易導致癌症、腦血管疾病、心臟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此外菸頭也可能引發火災,以及產生嚴重環保問題,可說是百害無一利。為了幫助民眾戒煙,台北榮民總醫院特別舉行「呼吸治療戒菸班」,由該單位醫衛團隊分享戒菸技巧,上課後如轉介門診,可獲國民健康局補助費用,需要預先報名,該單位歡迎吸菸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場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呼吸治療戒菸班時間:102年7月6日~27日\每周六上午10:00~12:50分(4周)地點:北榮總(台北北投區石牌路2段201號;捷運紅線石牌站)中正樓13樓呼吸治療科會議室洽詢:02-2873 7343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