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扯!福懋原料與大統採購遭重罰千萬

扯!福懋原料與大統採購遭重罰千萬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經衛福部公布新一波偽油名單後,製造聖麥克橄欖油(500 ml)48瓶、聖麥克橄欖油、芙倫斯橄欖油、益康橄欖油等產品的台中製造商,遭台中市衛生局會同台中地檢署前往稽查,其中驚見,有兩款橄欖油,使用的原料竟是大統所供應,查獲後,衛生局採一罪一罰,共罰一千五百萬元!大統油品 還供應給其他油品廠當原料衛生局指出,因該公司油品經檢出脂肪酸百分組成與資料庫比對結果不同,經衛生局11月1日上午至該公司調查,直到傍晚五點多左右,業者坦承確實混攙芥花油製成多項標榜「100%」橄欖油產品或於成分欄內僅標示「橄欖油」單一成分,其中該公司漢氏橄欖油、漢氏原味橄欖油二項產品使用之橄欖油為大統長基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衛生局當場封存相關原料油及產品。 目前已知業者除聖麥克橄欖油(500 ml)、聖麥克橄欖油(3750 ml)二項產品使用於內部自用贈禮外,其餘則經由全聯社通路販售,衛生局已責令業者全面下架回收;針對倉庫內發現之大統長基公司之橄欖油50桶及葡萄籽油38桶,總計88桶(每桶192公斤)共約16,896公斤,立即全數封存。另封存攙偽之橄欖油成品6項,聖麥克橄欖油(500 ml)48瓶、聖麥克橄欖油(3750 ml)453瓶、芙倫斯橄欖油(3750 ml)1174瓶、益康橄欖油(1000 ml)3483瓶、福懋漢氏橄欖油(1000 ml)526瓶、福懋漢氏橄欖油(2000 ml)4848瓶、福懋漢氏原味橄欖油(1000 ml)5495瓶,總計16,027瓶。衛生局重罰廠商一千五百萬而衛生局查獲 6項油品攙偽事證,將依一案一罰原則,每件裁罰200萬,合計1200萬元,對於業者蓄意規避稽查、拒不提供及資料不實部份,則依食品衛生管理法第47條裁罰300萬元,合計裁處1500萬元罰鍰。

愛滋病關鍵蛋白找到 新疫苗可望問世

愛滋病關鍵蛋白找到 新疫苗可望問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治療愛滋病似乎有重大突破,在全世界的科學家都設法要擊潰愛滋病的威脅時,美國科學家已掌握到愛滋病攻擊人類免疫細胞的關鍵蛋白質,可望能夠替未來製造愛滋病疫苗鋪路。

這不是蛋疼什麼才叫做蛋疼?大陸木工睪丸遭電鋸割斷

這不是蛋疼什麼才叫做蛋疼?大陸木工睪丸遭電鋸割斷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大陸一位四十多歲的木工,用電鋸在鋸木材的時候,不料,一不小心失手,割到自己的陰囊,還深達輸精管,輸精管於是就被割斷,睪丸當場飛了出去,木工頓時痛到倒地不起,所幸飛出去的睪丸沒有因此被「砸」破,經手術,他安然地找回了他的寶貝蛋,順利地接了回去。痛!男子飛出所幸順利接回真是驚險瞬間,當工人睪丸飛了出去,瞬地慘叫一聲後,附近同伴前來營救,三四個壯漢抬去送醫,睪丸也還記得撿起來,一併送到醫院,在醫師進行三個小時的手術後,目前男子正順利恢復中。有男網友看了,也表示自己的下體也隱隱作痛,還有男網友說,這不是蛋疼什麼叫做蛋疼?

吃深海魚類應適量 天天吃恐引發汞中毒!

吃深海魚類應適量 天天吃恐引發汞中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許多民眾都會認為吃深海魚類有助頭腦變聰明,因此會給自己家中的小孩子多買一些深海魚類,例如,旗魚、鮭魚等,台北榮總毒物科就曾發現了六名兒童,因為家庭愛吃魚,每天也跟著吃深海魚類,沒想到他們體內的汞含量都超標,導致出現汞中毒的現象,提醒民眾,吃深海魚類雖能補充括Omega3脂肪酸(含DHA及EPA)、硒,可是應該適量,以免出現汞中毒的現象。六童每天吃深海魚 出現汞中毒現象北榮毒物科醫師吳明玲報告「食用魚類造成的汞中毒」,研究期間自2007年到2011年,門診的31名患者,其中6名孩童,患者都長期攝食深海魚及海魚,血汞及髮汞濃度偏高,其中6人出現汞中毒。她說,6名孩童出現過動症、發展遲緩、說話不清楚、不專心、脾氣暴躁,其中3名接受過動症評估,這些孩子幾乎都有過敏性鼻炎問題。這些孩童家庭都喜歡吃深海魚,而家長也認為吃於營養又健康,每週平均吃5-7次。雖深海魚對健康有益,包括Omega3脂肪酸(含DHA及EPA)、硒等,對孩子腦部發展、成人心臟等都有好處。不過,深海魚、大型魚是食物鏈上游,或多或少會有汞及戴奧辛污染,若常吃深海魚會累積體內汞濃度。提醒民眾,吃深海魚類應該適量,雖深海魚類確實對孩子或成人的腦部有幫助,但吃多了恐怕會造成體內的重金屬汞累積過量,而出現汞中毒的情況。 

歐洲爆麻疹疫情 前往民眾應先接種疫苗

歐洲爆麻疹疫情 前往民眾應先接種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近來歐洲德國、義大利、荷蘭等地麻疹疫情頻傳,疾病管制署呼籲,計畫前往流行地區的民眾應於出發前2至4週,至旅遊醫學門診接受醫師評估「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疫苗)」接種需求,未滿1歲及未完成MMR疫苗接種的幼兒應避免前往流行地區,以降低感染機會。德國超過千例個案 義大利破兩千 疾管署指出,歐洲地區因麻疹疫苗接種涵蓋率低,德國今年截至9月11日累計通報1,520例麻疹病例,約為去年總通報數的10倍,病例數以東南部Bavaria邦最多,首都柏林次之。義大利今年迄今也累計通報約1,500病例,病例多發生於北部地區。荷蘭今年自5月起截至10月30日累計通報2,118例麻疹病例,含14例醫護人員,病例主要集中於該國中南部某宗教社區,其中逾九成患者未接種疫苗,4-12歲族群約佔六成。感染麻疹前四天傳染力強疾管署解釋,麻疹是一種高傳染性疾病,於出疹的前後4天均具有傳染力,極容易藉由頻繁之國際交流,如旅遊、探親、商務活動等管道進入國內,在不具免疫力的族群間快速傳播,但可透過接種疫苗有效預防。疾管署表示,少數中壯年人未曾感染過麻疹,部分青年族群雖幼年曾接種疫苗,但抗體可能隨著年齡增長而衰減,如感染後,仍可傳播給同儕、家人及工作場所人員。疾管署提醒,欲前往麻疹流行地區的出國民眾,可至「旅遊醫學門診」評估接種需求,並應隨時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不觸摸口鼻,出入人潮密集地區可戴口罩加強自我防護,如有發燒、鼻炎、結膜炎、紅疹等症狀請勿自行服藥,應儘速戴上口罩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近期旅遊史及相關接觸史。 

樂閱讀/更新社群網站 為腦部思考暖機

樂閱讀/更新社群網站 為腦部思考暖機

我目前在「推特」(Twitter)上擁有約四萬名跟隨者。在推特或臉書上喃喃自語,已經成為我每天早上的習慣。我的推特比較特別的地方在於—完全沒提到關於我自己的私人訊息,而大多是知識或經驗類的格言,如:「所謂的專業人士,都是由新人出發,逐漸累積經驗而成的。無論多麼專業的人,都會有第一次。就是那第一步,先踏出去看看吧!」因為我想給予我的跟隨者們一些正面的幫助,所以才決定以這種方式來書寫推特。此外,也可以當做我自己的思考訓練。一早醒來後,如果可以先做一些訓練,腦袋就會越來越清楚。所以在這個時段更新推特自是再好不過。一邊思考著要傳達哪些言論,一邊花1分鐘整理一下腦袋中浮現的喃喃自語,便可以讓思考迴路重新開啟。而且,由於必須儘速完成,故可一併鍛鍊思考能力。這一連串的動作不但可開啟思考迴路,也可當做稍後寫部落格文章的熱身運動。總之,「早晨」就是千金難買呀。事實上寫這本書時,我也是在推特上進行過思考熱身後才開始動筆,這讓我的書寫過程相當順利。只要善加利用每天短暫的片刻,便不必刻意騰出時間醞釀寫作,替我省下許多時間。(本文作者/後藤勇人)(摘自/早上1分鐘的習慣,改變你的人生/方智出版)

樂閱讀/選好油?試擦在手上就知道

樂閱讀/選好油?試擦在手上就知道

輕烹調的舒食,用好油是不可或缺的關鍵,除了黃金芝麻油、橄欖油外,堅果油是另種新嘗試。來自法國南部羅亞爾河畔的150年老油坊, 法國品牌 La Tourangelle 目前仍維持法國早期機械及手工混合製油的方式。代理商張嘉榮十年前曾從事有機農業,三年前跟太太為了做手工皂到處找好油,跟廠商進了宣稱高品質、食用等級的橄欖油,價格頗高,但有回拿來炒菜,油熱了之後竟冒出白色泡泡,張嘉榮驚嚇之餘,開始用心研究各種油品。後來他到加拿大有機超市,發現這個店長推薦的油很不錯,扛了幾箱回來試吃就愛上了,結果變成代理商。冷榨油基本上適合涼拌,或汆燙之後再拌。堅果油的omega-3、omega-6 很高,可提供細胞膜養分及必須脂肪酸。如何選擇好油品?張先生鼓勵大家一定要品嚐才知道: ● 聞/好油會有本身的天然香氣。● 看/油應該有本來的顏色,一般冷榨油是琥珀色或近乎無色。● 吃/類似品紅酒,感覺一下油在嘴裡的變化,好油順口不黏膩。● 試/塗一點油在皮膚上,好的油容易吸收不會油膩。貞岑試吃/台灣天氣濕熱,建議買回來的冷榨油最好放冰箱,愈快吃完愈好。張嘉榮說,冷榨油讓簡單飲食變得有趣,有人把開心果油加西瓜、摩洛哥堅果油加冰淇淋,吃起來都有不同風味。但還是個人的收穫最大。他家小孩之前不吃燙青菜,嫌難吃,現在加了核桃油或胡麻油去拌,又香又好吃,竟讓他們養成愛吃菜的習慣。開心果油聞起來就有濃濃的堅果味,拿來拌在熱熱的飯裡,加點醬油,非常好吃。(本文作者/韓柏檉、張幼香 採訪撰文/林貞岑)(摘自/排毒舒食盛宴2:真原味的實踐/天下雜誌出版)

婦罹牙周病多年不理 12顆牙全拔光

婦罹牙周病多年不理 12顆牙全拔光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日前,台北一名電子業的老闆娘,出現刷牙流血的狀況,但因忙碌的生活使她無閒暇之餘管理口腔健康,認為只是刷牙太大力而不以為意,直到退休時至牙科診所檢查才發現,牙周病的症狀已經嚴重為後期,而上排的12顆牙齒須全部拔除,且只能靠植牙一途,代價更是將近一百萬元,才還她一口健康的牙齒。牙周病專科醫師紀泓輝指出,由於現代人對於牙齒保健的正確知識普遍不足,造成罹患牙周病比例逐年提升,提醒民眾,平時除應養成飯後刷牙的習慣外,正確的刷牙方式及時間也是保持牙齒健康的不二法門。放牙周病多年不管 恐須花百萬植牙你知道國人罹患牙周病的比例有多高嗎?紀泓輝醫師指出,根據國內外資料統計,不論是美國還是日本等國家,罹患牙周病的人口比例高達9成。但是,因為牙周病嚴重的程度不一,許多民眾罹患了牙周病卻不自知,若牙周病至後期,出現牙齒搖晃、牙齦紅腫、易流血並且發出陣陣異味等症狀時才治療,恐怕得花上數百萬元,更是相當於一台進口車的價錢,來整治自己的牙齒。民眾潔牙知識多半不足 蛀牙危機四伏紀泓輝醫師進一步指出,除了未能定期清潔牙齒,潔牙方式的正確與否也是造成國人罹患牙周病的原因之一。像是用貝氏刷牙法要讓口腔潔淨,大約需要8-10分鐘的時間,但一般民眾不論是在清潔時間或是刷牙方式上,可能都刷個2分鐘就草草結束,以為沾了牙膏就達到清潔的效果,卻因不正確的步驟反讓自己陷入牙周病危機當中。「預防牙周病的最重要關鍵就是正確的清潔牙齒。」紀醫師說明,如果要節省刷牙時間,並且達到潔牙的效果,使用電動牙刷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電動牙刷清潔口腔的原理,除了傳統靠刷頭旋轉達到潔牙目的外,目前也有具備類似牙醫洗牙功能,利用音波震動獨特流體潔牙技術的音波震動牙刷,若搭配使用刷毛較長的齒間清潔刷頭,就能在約2分鐘的時間,達到加強清潔口腔保持牙齒健康的效果。紀泓輝醫師提醒,現今許多民眾都會以為牙齒沒蛀牙也不會痛,就不用到牙科定期檢查,其實是錯誤的觀念,因為牙齒與牙齒之間的齒縫,多半是牙刷刷不到的死角,更是多數口腔細菌殘留的地方,使得牙縫間容易產生蛀牙情況,事實上,當牙齒出現疼痛感時,通常已到抽神經的地步,因此建議民眾,定期清潔牙齒、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與方式,每半年也可以至牙科進行口腔檢查,維持一口好牙就從生活中開始做起。

20歲以下也有可能「雄性禿」?

20歲以下也有可能「雄性禿」?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前,一名上門求診的病患,年紀只有18歲,但卻已經是3~4期的禿髮,外表看起來就像個小老頭,嚴重影響到社交生活圈。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的統計數據資料,台灣40歲以下禿頭的男性佔8成,而未滿30歲患者就佔了1/3,更甚有20歲以下的年輕患者求診,這狀況顯示禿頭已經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甚至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雄性禿發生的成因?皮膚科診所張宏嘉醫師表示,常見的落髮現象有雄性禿、圓形禿、拔毛癖、休止期落髮等,一般來說,遺傳、壓力大或是生活作息不正常等,都可能容易導致落髮問題的發生。張宏嘉認為,禿頭年輕化的原因,除了可能與上述因素有關外,也與時下年輕人重視外貌有關,發現有落髮問題時,便四處尋求治療方法,或是誤信偏方而導致落髮愈來愈嚴重的情形。掌握「黃金治療時期」張宏嘉說明,一般來說禿頭可以概分為7期,第1期的徵狀通常不是太明顯,以男性患者來舉例,若髮線開始往後退,出現英文字母小寫m字型時,就可能到了第2期,等到出現M字型禿或是有合併地中海O型禿時,則可能進入第3-4期。根據臨床治療顯示,口服藥的療效和外用生髮水相較起來,成果較於顯著,不過患者必須持之以恆長期治療才會有成效。張宏嘉建議,患者只要把握「黃金治療時期」第2期至第3期之間積極診治,相對的也能較快速針對頭髮稀疏問題做治療與改善。張宏嘉說明,在探討禿頭發生的原因時,大家都容易忽略了抽菸可能引起的影響,抽菸會導致血管收縮,使得供血量不足,容易造成毛囊不健康而引發落髮,或是促使禿頭惡化得更加嚴重。張宏嘉同時提醒,不管選擇哪種治療方式,除了積極與醫師配合診治外,培養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也是改善落髮問題的重要步驟。

別亂「鈣」!6成民眾分不清關節炎與骨質疏鬆

別亂「鈣」!6成民眾分不清關節炎與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吳太太今年45歲,一年前開始覺得上下樓梯困難及膝蓋痠痛,原以為是骨頭問題,因此自行攝取一堆鈣片及牛奶,反而使病情越來越嚴重,就醫後才發現是關節炎應該補充葡萄糖胺,但因錯誤的方式而使症狀加重,悔不當初。長庚醫院骨科部陳文鈐醫師表示,關節炎是軟骨磨損造成的退化現象,而骨質疏鬆則是骨頭強度降低,兩者症狀及保養方式截然不同。近年來,診間也發現有近6成的民眾無法完全辨別兩者症狀,導致錯誤治療。呼籲民眾,一旦發現身體不適應立即就醫,對症下藥,以避免錯過黃金治療期。近6成民眾搞不清關節炎與骨質疏鬆陳文鈐醫師說明,大部分民眾容易混淆退化性關節炎與骨質疏鬆症,診間統計也發現,高達6成以上的病患無法完全辨別兩者症狀。事實上,退化性關節炎是因為關節表面的軟骨磨損,造成關節僵硬或疼痛的退化現象;而骨質疏鬆症則是因為骨質流失,造成骨頭強度降低,因此容易骨折或跌倒,兩者發生原因不同,症狀表現也完全不同。走路關節會痛是關節炎、容易骨折是骨鬆症到底該怎麼分辨關節炎與骨質疏鬆症呢?陳文鈐醫師解釋,分辨方式相當簡單,只要發現關節緊繃或痠痛,像是走路膝蓋會痛、上下樓梯膝蓋無力,甚至年輕族群使用電腦坐姿不正,造成頸肩痠痛等關節疼痛狀況,就是退化性關節炎的表現;而骨質疏鬆症早期並沒有明顯的症狀,但到後期很容易一不小心就跌倒或骨折,就好比是一棟海砂屋,隨時有倒塌的危險,所以被稱之為無聲無息的殺手。關節炎初期可補充葡萄糖胺,骨質疏鬆多曬太陽補充鈣質陳醫師表示,許多研究報告顯示,退化性關節炎初期可透過葡萄糖胺,讓軟骨的增生以減低軟骨的磨損,到中後期就可能得施打玻尿酸或更換人工關節;而骨質疏鬆症的預防應多曬太陽及攝取小魚乾、深綠色蔬菜,補充維他命D及鈣質,尤其亞洲地區年過30歲以上的女性是骨質疏鬆症的高危險群,民眾應定期做骨質檢測,並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同時呼籲,健康的身體維繫於良好的骨關節系統,保健應同時兼顧骨骼、肌肉與關節,三者的保養缺一不可,才能擁有靈活的活動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