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別把胃藥當萬靈丹 亂吃恐致細菌過度生長

別把胃藥當萬靈丹 亂吃恐致細菌過度生長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常聽說吃西藥會傷胃,因此多數民眾求診時,會提醒醫師一定要加胃藥,或者自行至藥局購買使用,但南投醫院提醒別把胃藥當仙丹使用,勿自行調配藥物而產生副作用後則得不償失。南投醫院藥劑科陳素蜜主任表示,胃藥其正確的名字叫做「制酸劑」,而胃酸是身體對抗細菌的第一道防線,如果長期服用制酸劑,胃內酸鹼值持續升高,反而造成胃腸細菌過度生長。反效果!部分藥品+胃藥 藥效恐降低陳素蜜主任認為吃藥不一定要加制酸劑等胃藥,有些藥品的藥效會因為併用胃藥而降低,甚至失效,而且並不是所有藥品都會引發腸胃不適,就算有大部分是輕微的刺激腸胃,多半與胃酸無關。也呼籲民眾用藥須遵守五不原則:不聽、不信、不買、不吃、不推薦,看診時,醫師及藥師會衡量病人的整體用藥,並且評估是否開立胃藥或者其他藥品,如果民眾在用藥上有任何問題,可以直接請教醫師或者藥師,切勿自行服用醫師開立以外的藥品。

四川土產豆腐乳產品 全面預防性下架

四川土產豆腐乳產品 全面預防性下架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新北市衛生局指出,有關臺北市衛生局抽驗「度小月麻油辣腐乳(300g)」檢出二甲基黃,經查為新北市「四川土產股份有限公司」代工生產,雖業者表示該產品僅銷售至國外通路,惟為保障消費者權益,該公司生產之豆腐乳全系列產品已自行預防性下架。衛生局19日約談「四川土產股份有限公司」,並要求業者提供豆腐乳原料來源資料,其表示主原料「豆腐」是向桃園市「仁傑食品有限公司」進貨,已通知桃園市衛生局進行調查。另據業者表示該公司共生產「辣腐乳」、「臭腐乳」、「紅麴豆腐乳」「白腐乳」、「陳年豆腐乳」及「非基因改造辣腐乳」等6種口味共19品項之豆腐乳,衛生局已針對該6種口味之豆腐乳產品,進行抽檢並化驗中,檢驗結果最快於21日公布。

人人有屁放!這五類食物吃多 恐怕變「屁人」

人人有屁放!這五類食物吃多 恐怕變「屁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到底是誰放屁,臭死了!」對於多數民眾而言,不管身在何處,只要有人放屁,就會引來旁人的異樣眼光,雖說人人皆有屁可放,不過,對於容易放屁,或是想避免在公共場合糗態不斷者來說,其實是可以透過飲食來降低發生率。謹記5大產氣食物 減少攝取遠離臭屁國泰健康管理中心李宜芳營養師表示,放屁除了與飲食有關外,就連腸道健康、活動量等也息息相關,因此,建議可依個人體質,減少以下5類食物攝取,不過提醒民眾,並非每個人都會對這些食物產生反應,所以,不是不能吃,而是要挑對食物吃才對。1)根莖類、豆類/如地瓜、馬鈴薯、芋頭、黃豆、綠豆、紅豆、大豆等,民眾可依個人體質來減少或避免產氣食物的攝取,雖然根莖類、豆類含有纖維質,利於加速腸胃蠕動,但攝取過多時,就容易出現放屁現象。2)蔬菜類/如洋蔥、白蘿蔔、高麗菜等,攝取過多易出現脹氣現象,進而增加放屁機率,除此之外,含有硫成份的洋蔥,也會增加「臭屁」的發生率。3)氣泡飲料/如汽水,因為可樂、雪碧等汽水,本身含有二氧化碳,一旦進入飲用進入腸胃道後,就容易產生脹氣。4)牛奶/對於乳糖不耐症患者而言,因體內缺乏乳糖酶,以致攝取牛奶後無法將乳糖消化吸收,進而會引發大量氣體產生,所以,營養師建議此類患者,可利用優酪乳取代。5)高油膩、大魚大肉/一旦攝取高脂肪的食物後,就會減少腸胃道蠕動,進而導致容易出現產氣現象,另外大魚大肉,因含較多硫化氫,且但白質含量高,所以,容易增加「臭屁」的機會。抽菸、吞口水 也會增加空氣吸入的機會除了避免、減少攝取產氣食物外,李宜芳營養師也提醒民眾,嚼食口香糖、用吸管喝飲料、抽菸、吞口水等動作,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吸入空氣,運動量低、便秘也會使得腸胃蠕動不佳,進而導致容易放屁,所以,民眾在改善飲食習慣減少放屁機會外,也別忘了養成運動的好習慣。 

屁不只有大小聲 其實多數都是「靜音模式」

屁不只有大小聲 其實多數都是「靜音模式」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噗!噗!噗!」放屁對於多數民眾來說,是一件尷尬、沒有形象的事情,但醫師表示,只要腸胃蠕動,就會造成產氣現象,其中每個人平均一天會排出500~800毫升的屁,然而,多數的屁,都是在無形無味無聲之中,排出人體,若放屁頻率真的過高,就要檢討平日的飲食情況,很可能是肉類等高蛋白食物吃太多所致。 屁味區分法難 蛋白質攝取多味道較重過去有許多說法,紛紛將屁的味道、濃度做區分,但馬偕醫院腸胃科王蒼恩醫師表示,若以味道來做區分,其實滿困難,也沒有所謂的區分方法,只有味道重與沒味道而已,一般來說屁味較濃、味道較重的話,表示攝取較多蛋白質及含硫的食物,以致在體內發酵,產生較濃的氣味,另外,攝取較多豆類、纖維質時,則是使得放屁頻率變高。屁!其實會在無形中排出既然排氣是腸胃的正常反應,那麼如果不放屁是否代表著腸胃不健康?王蒼恩醫師表示,大家對於屁的觀念,是短時間、大量,且有感覺的排氣,但其實大部分的屁,是在不知不覺中排出人體,無聲無味,悄然不覺。可見人人有屁,皆放之,誰都無法避免。攝取山楂、麥芽 可緩解腹脹不適不過,除非是氣體滯留在體內,才會容易引起腹脹等不適產生,若以中醫的觀點,其實可以透過按摩穴道的方式獲得緩解,對此,吳明珠中醫師表示,腹脹主要可分為內在因素及外在因素,而所謂的內在因素指的是先天性脾胃功能不佳所致,使得吸收效果差,也較容易引起腹脹問題,此時,就可以按壓足三里來獲得緩解。外在因素指的是因緊張、壓力大、情緒起伏大,或經前症候群所造成,所以,若是因經前症候群所引起,可按壓三陰交,反之,若因情緒引起,則可按壓或浸泡太衝穴,此外,也可攝取一些山楂、麥芽、神麴等,皆可有效緩解腹脹不適。

長期晚睡熬夜 一年恐胖12公斤!

長期晚睡熬夜 一年恐胖12公斤!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晚睡對身體會帶來哪些影響?舉個例子,上床時間只要遞延一個小時,事實上,等同喝下整瓶啤酒,再往後一個小時,彷彿就再繼續乾杯下去,除了腦筋會開始昏昏沉沉,頭重腳輕之外,國外學者指出,晚上不睡覺,其精神狀態就跟喝醉酒沒兩樣,影響所及,還有體重也會跟著上揚,減重門診醫師就指出,晚睡會讓人在無形之中吃下更多熱量,且內分泌會因此混亂,使體重將如脫疆野馬,不斷往前爆衝。現代人普遍熬夜 要睡足八小時難如登天根據過去的一項網路調查指出,現代人夜晚太多誘惑,使得熬夜的人不斷增加,將近30%的民眾,半夜1點之後才入睡,而一天中睡眠時間不到6小時者,大約是35%,真正一天睡滿8小時的民眾不到10%,可見人人熬夜,已成現代人的常態。熬夜會帶來那些負面後果?減重門診醫師方銀漢指出,熬夜會影響思考、干擾日常生活及工作,許多研究已經發現,睡眠時間過少的人做的投資決定也更差,同時還會承擔不必要的風險。美國睡眠專家Charles Czeisler表示,晚上不睡覺會降低人類的神經靈敏度,就如同一個人喝醉酒一般。方銀漢說,除了精神狀態的委頓之外,根據統計,熬夜的人一天會多攝取將近250大卡的熱量,一年下來,體重至少增加12公斤!此外,夜間是人體多種賀爾蒙作用的時間,長期熬夜會造成內分泌異常、引起多種慢性疾病,所以熬夜的人就算是增加白天的睡眠時間,也是沒有幫助。男子長期晚睡 體重竟破百公斤方銀漢回憶,近日門診就有一名患者令他印象深刻,這名患者四十四歲,因為是夜市攤販,長期收完攤就已半夜三四點,回家再摸魚一下,幾乎天天都天亮才入睡,導致體重逐年上升,就診時已經破百公斤。所幸經作息調整後,現在體重已漸漸獲得控制,顯見作息正常與體重之間,有著極大的關聯性,方銀漢也提醒,建議理想的作息時間最好是晚上12點之前入睡,而且至少要睡滿7小時,如此一來才能夠促進身體健康、避免發胖以及代謝症候群的產生。

再一次臉丟到國外!度小月豆腐乳遭港驗出二甲基黃

再一次臉丟到國外!度小月豆腐乳遭港驗出二甲基黃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繼不久之前的染色豆乾之後,台灣黑心食品又再度丟臉丟到香港去?根據香港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對於台灣出口的食品進行檢測後,又發現度小月麻辣腐乳中,添加違法色素二甲基黃,目前台灣食藥署與衛生局,已展開調查,初步查獲度小月美食名店股份有限公司,沒有依法進行食品業者登錄平台作業,恐先吃三百萬元罰單。此款產品源頭難追 又是委外代工惹禍食藥署指出,此染色「度小月麻油辣腐乳」,為該公司委外代工,非自製產品,目前各地衛生局正在調查食品來源,以及最終出包產品的問題。但可確定的是,依食安法第8條規定,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類別及規模之食品業者,應向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請登錄,始得營業。經查FDA食品業者登錄平台資料,度小月美食名店股份有限公司未依規定辦理登錄作業,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業依食安法第48條第2款規定,開立限期改正通知書,命該公司於下星期一前完成登錄作業,屆期不改正,最高處300萬元罰鍰。未來更可針對違法食品,開罰近千萬元罰款。

常丟三落四?研究:閉眼回想有助找回失物

常丟三落四?研究:閉眼回想有助找回失物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你是常常忘東忘西,丟三落四的人嗎?如果下一次又有東西弄丟,那不妨閉上眼睛,以類似冥想的情境,忘卻緊張,屏除雜念,好好的思考一下東西到底忘在哪邊,也許能很快的找回失物。閉眼回想 能夠釋放更多腦力根據英國薩里大學的研究,研究人員針對兩百多名男女,進行一項心理測驗,讓他們分別看一段影片,並且在影片結束後,詢問他們有關於影片內容的問題,來測驗記憶力。研究也把這些人分為兩組,一組是可以閉上眼睛回想影片的內容,一組則是只能睜著眼睛回想,結果發現,閉眼的組別,回答正確的比率高達七成,只能睜著眼睛的比率,卻僅僅只有五成左右。會有此種差異性,心理學家表示,人在閉上眼睛時,可以釋放更多腦力,也可以屏除外界的干擾,進而能夠回想起更多的內容 。

減少孩子過敏風險 一歲前應勤加餵母乳

減少孩子過敏風險 一歲前應勤加餵母乳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過敏兒童愈來愈多,除了趕緊購買空氣清淨機,去除過敏原之外,事實上,預防幼兒過敏,應該要從孩子出生後,就立即架起過敏防火牆!小兒科醫師指出,兒童過敏一旦遭誘發,許多過敏症狀將接踵而至,從打噴嚏開始到異位性皮膚炎,甚至是氣喘都有可能,提醒家長,孩子一歲之前應勤加哺育母乳,能夠提升孩子的抵抗力。 大陸霾害嚴重 恐讓台灣過敏兒再增加小兒科醫師彭彥士指出,近期大陸霾害嚴重,霾害懸浮微粒對於氣管尚未發育完善的幼兒而言,具有極高的致敏風險。鑑於台灣霾害漸趨嚴重,未來小兒過敏的機會恐持續攀升。他說,很多父母以為,只要幫孩子戴口罩、或是砸大錢買空氣清淨機,就可預防寶寶過敏,雖外在清潔固然重要,但更不能忽略飲食才是過敏預防關鍵!建議父母親務必把握3歲前關鍵期,透過飲食由內而外幫寶寶調整體質,避免日後一輩子受過敏所苦。他解釋,正確的飲食攝取可以提升寶寶自我的免疫力,避免外在過敏原誘發過敏體質。一旦過敏被誘發,就很難被根治, 接踵而來的症狀,從1歲前的異位性皮膚炎,到後來的氣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等,治療過程都是條漫漫長路,所以家長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哺育母乳 是預防寶寶過敏最好手法彭彥士醫師建議,預防過敏必須持之以恆,即使寶寶現階段沒有過敏,但隨著年齡增長,接觸到的環境變多,之後才過敏的機會仍非常高,爸媽千萬不能太早掉以輕心,務必掌握3歲前的預防過敏關鍵期,為孩子將來一輩子的健康做好防護。在預防過敏的對策上,彭彥士指出飲食是很重要的一環,特別是母乳對於寶寶的益處更是眾所皆知,因為母乳中含有多種抗體,可增加寶寶的抵抗力。除此之外,幼兒腸道的滲透性較高,一般牛奶中的大分子蛋白質很容易通過腸道進入體內,誘發過敏,唯有同樣來自人體的母乳,分子最小,寶寶接受度最高,醫界一般建議媽媽要盡量哺育母乳,一歲後可透過水解蛋白配方的奶粉,銜接母奶,可減少孩子過敏的風險。

超多!苗栗醫院乳癌篩檢 竟每百人就有一人中招

超多!苗栗醫院乳癌篩檢 竟每百人就有一人中招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每年乳癌新增個案,曲線圖一直往上,眾所皆知,但若要說出個實際數據,大眾可能還沒有個概念,但就在苗栗醫院,去年總共替2,356做乳癌篩檢,竟篩出高達23例,換算下來,幾乎每百人就有一人確診乳癌,數據之大令人驚訝。乳房硬硬的!務必做乳房篩檢苗栗醫院放射科醫師龍興中分析說明,苗醫去年經過病理報告確診為乳癌的案例有23人,年齡的分布由33歲至88歲,其中12例是經由「乳房攝影檢查」篩檢發現的,另外11例是自行就醫時所發現。龍興中指出,臨床上有不少乳癌是婦女自己或先生發現的,最常見的症狀是摸到「無痛性的硬塊」,當有這情況時,應趕緊就醫,醫師通常都會安排乳房超音波或乳房攝影檢查,以確定硬塊是良性或是惡性腫瘤。乳癌第一期 幾乎能痊癒事實上,「乳癌」可以經過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癌症,根據國內外醫學研究發現,「乳房攝影檢查」是最好的乳癌檢驗工作,能夠偵測到摸不到的腫塊,且可以降低三成的乳癌死亡率,經篩檢發現的乳癌約五成以上屬於零期或第一期,平均五年存活率大於95%,但是到了晚期,存活率即大幅降低至24%。他呼籲,目前國民健康署補助提供每兩年一次免費「乳房攝影檢查」的對象為,45~69歲婦女及40~44歲婦女,和二等親內具有乳癌家族史,婦女朋友一定要積極做篩檢,才能保健康。

翻來覆去睡不著!異位性皮膚炎童得花45分鐘才入睡

翻來覆去睡不著!異位性皮膚炎童得花45分鐘才入睡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過敏兒睡不好別擔心,目前研究已到原因了!根據國內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夜間褪黑激素分泌較少者,睡眠品質較差,因而皮膚炎症狀也會比較嚴重,另外,對塵滿過敏者,在睡眠方面也會比較差,目前此研究刊登於《兒科學期刊》。褪黑激素、塵蟎 皆為睡不好的因素之一該研究主要是由台大醫院江伯倫帶領兒童過敏免疫研究團隊,以及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小兒科張詠森醫師、台大醫院睡眠中心李佩玲醫師,共同針對1~18歲的72名病童與32名健康兒童進行研究,結果發現,異位性皮膚炎兒童平均得需花45分鐘才能入睡,且睡眠品質較差,換句話來說,就是他們比一般孩子,花同樣的時間躺在床上休息,其中真的有在睡覺的時間是比較少。對此,研究人員張詠森醫師表示,異位性皮膚炎兒童睡不好的原因,除了與癢、搔抓有關外,其實也與褪黑激素及塵蟎過敏有關,因為從研究中發現,若是褪黑色激素濃度低、塵蟎過敏指數高的話,就容易增加異位性皮膚炎嚴重度,進而造成睡眠效率變差。兒童睡眠品質差 易出現過動、注意力不集中一旦有睡眠問題時,根據國外研究指出,小朋友就會比較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過動、行為異常、或學業表現較差的情形,且在德國也有項研究指出,嬰幼兒時期有異位性皮膚炎合併睡不好的小朋友,到了10歲時出現情緒問題的機會,是同齡兒童的2.63倍,出現品行疾患的機會則是3.03倍,因此,建議家長不要輕忽異位性皮膚炎兒童的睡眠問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