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夏天高溫工作 5招避免中暑、熱傷害

夏天高溫工作 5招避免中暑、熱傷害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如果工作的環境溫度中,輻射熱溫度超過50℃時,應穿著熱防護衣或使用熱防護用具。不只是在夏季,甚至秋老虎天,外在環境的燠熱,讓我們體內產熱增加,散熱能力降低,這是造成熱傷害的主要原因。以臺北市為例,歷年的職災統計數據,顯示夏季為職災發生的高峰期,特別是各種的熱病、中暑事件。在高氣溫環境下工作時,個人如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精神病、肝臟疾病、內分泌失調、無汗症、腎臟疾病等症狀,或服用影響體溫調節、會抑制出汗或造成脫水的藥物如抗癲?、抗憂鬱、感冒藥、利尿劑等藥,或肥胖、高齡、曾經發生過熱衰竭、熱痙攣,甚至中暑病例,都要自我警覺、特別小心。1)早上不空腹上工/保持充足睡眠、養成早上不空腹上工習慣。因為從前一天晚餐到早晨起床已隔約12小時,此時身體處在能量不足之狀況,血液循環比平常差,若做劇烈運動產熱時,皮膚血液循環較差,不易排汗散熱。工作前及工作時避免喝酒,以防水分流失更快,增加熱傷害的發生。2)穿著透氣、易排汗的工作服/穿著淺色、透氣、易排汗的工作服,可減少輻射熱量吸收,在紫外線指數很高時,請穿長袖衣服,減少紫外線直接照射在皮膚上;並戴工作帽,以白色、通風良好的安全帽為首選。3)補充水分要有方法/酷暑天,若又身處高氣溫環境中工作,很容易造成大量流失水分與電解質,因此應每20分鐘補充水分,尤其是勞工自己發現有抽筋感覺時,應該飲用運動飲料、加了點鹽的冷開水,或含有膠質的冷飲如愛玉、仙草等,因為膠質可以維持水分,可減緩人體水分流失的速度。飲料的溫度飲料的溫度過高會增加體熱,過低會阻礙體熱的發散,一般建議冷飲溫度約在10℃~15℃較為適宜。要養成正確的喝水習慣,不可牛飲,少量、多次的慢慢喝,才能讓身體吸收。4)虛心接受在職教育訓練/由於高溫高熱的工廠大多屬於傳統的產業,為保護勞工免於熱危害之威脅,除了可採用輪班制、改善製程、提供工作防護設備或飲水補充外,勞工朋友也應虛心接受在職的教育訓練,配合佩戴防護器具、按時休息來保護自己,才能將發生災害的機率降至最低。5)熱傷害發生時處理流程/有些勞工朋友礙於經濟因素,即便自覺身體很不舒服了,也請不要勉強繼續工作,找陰涼處稍做休息,萬一持續不舒服,請務必通知同事請求協助,熱傷害或中暑,是由不得人硬撐的。發現同伴有熱傷害現象時● 盡速將病人移往陰涼處。● 臉色蒼白的病人,先將他的腳墊高15~30公分;如發生嘔吐或反胃,幫病人採側躺姿勢,以防被嘔吐物噎到。● 病人如為男性,先脫掉其身上衣物,僅留內褲;用水霧噴灑或先用濕毛巾擦拭身體,並同時用電風扇強力散熱,並將冰袋置放於頸部、腋下和鼠蹊部。● 熱痙攣病人發生抽筋時,不可強行拉扯他痙攣部位的肌肉,以免反而造成傷害。● 讓病人喝稀釋的運動飲料,或加少許鹽的冷開水,並盡快送醫處理。 (本文摘自/32℃警戒:小心熱傷害、中暑/大塊文化出版)

台灣抗生素濫用!反致腸內增生困難梭菌

台灣抗生素濫用!反致腸內增生困難梭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受惠於台灣健保的庇蔭之下,只要身體出現毛病,小至咳嗽、流鼻涕,大至罹流感、癌症,都能以較低的費用,在醫院與診所之間,來去自如。然而,健保所帶來得諸多方便,卻也產生了抗生素濫用的隱憂。其實,在台灣抗生素遭濫用的議題,早已不是什麼新聞,在藥費負擔極小的情況下,到診所或醫院拿藥,其處方若含抗生素,相信還是有多數比例的患者,只要感冒症狀稍微好轉,便會自行停藥,這使得國人抗藥性問題日益嚴重。舉個例子,腸胃道的「困難梭桿菌」,正是不少老年人的椎心之痛,其中禍首,即是高達六成四以上,超乎異常的抗生素使用率。老翁住院狂用抗生素 出院後竟染困難梭狀桿菌就有一名年近70王伯伯因冬天重感冒引發肺炎住院治療長達3個月,回家休養後卻出現拉肚子的症狀,一天要跑廁所三、四次,起初以為是吃壞肚子,買腸胃藥吃也沒有改善,還越來越嚴重,複診檢查時,才發現是原來是腸道內感染困難梭狀桿菌。什麼是困難梭菌?為什何會難以對付?高雄榮總內科部主任陳垚生醫師解釋,困難梭狀桿菌會經由口腔進入胃腸道增生繁殖,但因為抗生素的濫用,讓困難梭菌難以再用抗生素消滅,也因此,遭感染的老年人,很難靠藥物控制得以痊癒。陳醫師說,根據健保局統計資料顯示,全台每年有299萬人住院,而住院病患抗生素使用率竟高達64.6%,由此就能推測,老年人感染困難梭菌潛在的高風險。也因此醫師建議,如果近一年曾進出醫院,並使用抗生素治療的患者,若出現腹瀉症狀,應接受檢查是否為困難梭狀桿菌感染,以免病情惡化.造成腸胃道的發炎,引起腹瀉、脫水的現象,嚴重可能導致死亡。難治癒復發率達2成 積極預防降低感染風險雖然已知抗生素與困難梭菌之間的關聯性,但陳垚生醫師坦言,困難梭狀桿菌目前治療方式,還是以口服抗生素治療為主,而病人腸道正常菌叢無法生長回來,即使投藥後,腸道仍有困難梭菌孢子存在,導致困難梭菌感染後的復發風險高達2成以上。困難梭狀桿菌未來可望接種疫苗預防有鑑於困難梭菌的難纏,國內也開始展開困難梭狀桿菌疫苗第三期臨床研究,由四家醫院共同參與,包含高雄榮總、台大醫院、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以及奇美醫院等。若民眾需要瞭解困難梭狀桿菌及臨床試驗的相關資訊,可諮詢主治醫師,或上網搜尋相關資訊。陳垚生醫師也表示,未來若有疫苗,對於許多住院、長照機構的年長者來說可謂福音。

【免費講座】神經內分泌腫瘤病友講座

【免費講座】神經內分泌腫瘤病友講座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您身邊有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病友嗎?正確的照護方式和疾病又是如何?由於神經內分泌腫瘤常被誤診為腸胃道激躁徵候群或停經症候群,使許多病患家屬用了錯誤的方式對待病人。對此,癌症希望基金會為協助神經內分泌腫瘤病友、家屬建立正確的醫療觀念與照護知識,特邀台中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楊陽生、護理師林于靖來為大家提供正確的治療與照護資訊,並分享經驗,歡迎大家踴躍報名。名稱:神經內分泌腫瘤病友講座時間:7月25日(六)09:00~12:00地點:癌症希望基金會台中希望小站(台中市西區民權路312巷4-1號)洽詢:癌症希望基金會0809-010-580

Essonce親膚美學驚豔法國 3E透氧技術穿透法國人的挑剔

Essonce親膚美學驚豔法國 3E透氧技術穿透法國人的挑剔

(撰文/Megan Chen) (採訪/Essonce品牌總監林怡君)   (圖說:2015年Essonce品牌正式進駐法國/Essonce提供) 法國人重視細節、不願意輕易妥協、不盲目跟從流行的生活品味是全世界公認最極致的典範,更別說是在美妝保養品上的要求;然而一個來自台灣的保養品牌Essonce,是怎麼成為國際知名美妝通路在法國第一個推薦的台灣品牌,二個月就征服法國人挑剔的品味? 「因為無法妥協,造就Essonce的完美品質」品牌總監林怡君如此回答。 踏入美妝產業這十幾年,Essonce品牌總監林怡君本身體驗過各式各樣的保養產品,聽過各種高科技研發技術、永遠讓人記不清楚的行銷手法與噱頭,她不禁問自己:「一個好的保養品到底是什麼?」Essonce是她的答案。 以肌膚最單純的渴望來做保養品 拒絕譁眾取寵   (圖說:Essonce強調簡單、有效,包裝也呈現簡約優雅的質感/Essonce提供) 創立Essonce品牌,林怡君回歸到「肌膚的感受」。 「產品的研發上,我們始終以肌膚的需求為目標,思考什麼是使用者真正的需要,堅持不隨市場潮流而動搖。」林怡君這樣告訴我們。也因為Essonce一直秉持著簡單、有效的理念,從潔顏露、保濕露、精華、再生霜及面膜我們都可以找尋到Essonce要給予肌膚簡單、輕透、有效的研發軌跡,產品包裝也呈現簡約優雅的質感,注重細節的精神,裡裡外外造就了Essonce的完美品質與不譁眾取寵的風格。 堅持,讓Essonce被世界看見 Essonce品牌名稱取自於精華essence法語發音的音譯字,它闡明產品萃取最極致的精華與體現法國對生活質感極致要求的精神。品牌總監林怡君提到與法國的淵源,回想起2012年,國際知名美妝通路BIRCHBOX因緣際會地使用到Essonce的精華與面膜產品,大為讚嘆,從其產品設計、包裝、質感到產品本身,都深表驚豔,更熱切期盼大力促成Essonce成為BIRCHBOX FRANCE第一個來自臺灣的推薦品牌。 在2015年初,Essonce終於在法國正式上市,備受青睞的精華和面膜,在短短2個月的時間就成功征服了法國人挑剔無比的心,也因為這樣的完美品質與佳評如潮,Essonce全系列產品預計在今年底於法國全面上市。林怡君興奮且堅定地說:「好的產品會反應在產品品質上,好的包裝設計會反應在產品風格上,而好的堅持會反應在使用者的使用好感上」她的無法妥協,她的龜毛個性,造就Essonce今日的完美品質與地位。 親膚新關係 零距離保養美學 (圖說:最簡單有效的保養,才是肌膚最單純的渴望/Essonce提供) 林怡君略帶感慨地說,其實市面上保養品的成分幾乎是大同小異,但保養品有沒有效果、好不好用的關鍵,是在於廠商對成分的專研是否有投入與用心,舉例Essonce產品的主要成分角鯊烷來說,現在有很多保養品也有這個成分,但Essonce透過獨家3E透氧技術及配方,將分子做到細緻、容易被肌膚吸收、強化產品滲透力迅速深入肌底、活性使肌膚透氧,讓細胞在過程中持續有效的活化再生,完成肌膚完美三重奏,讓保養品與肌膚再也沒有距離。 3E透氧技術 開啟親膚新關係 1)Extract.透氧萃取/獨家萃取技術,讓產品分子做到細緻,容易被肌膚所吸收,展現最佳親膚性。 2)Essence.透氧精華/獨家3E透氧配方,給肌膚「外防禦 內修護」的全面呵護 外防禦:修護更新皮脂,形成天然防護膜,構築肌膚防禦力; 內修護:細胞透氧,活化再生,修護受損DNA,建立肌膚健全免疫力。 3)Exquisite.極致活化/獨家3E透氧技術,細胞28天透氧循環,活化再生不間斷,完美更新不延遲,肌膚健康極致美麗。       (圖說:Essonce呈現純淨自在、愛不釋手、全面呵護、濃烈無懼及親密無壓的親膚新關係/Essonce提供) 肌膚的保養是一種生活質感與美學的開始,更能療癒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肌膚輕透了、健康的光澤讓人綻放最真實的自己,不管是在親密愛人、家人朋友身邊,都能安心、輕鬆自在的更貼近。未來Essonce仍會堅持初衷,努力將品牌精神傳遞到世界各地、到每一個拿到產品的人身上,林怡君相信:保養就像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真實觸摸的瞬間才有了溫度,零距離的美好每個人都值得擁有! 開啟妳的親膚新關係:http://goo.gl/n6fJqq

肝腫瘤緊貼橫膈膜 「注水」隔離救她一命

肝腫瘤緊貼橫膈膜 「注水」隔離救她一命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一名70歲的施女士,患有C型肝炎合併肝硬化,日前因肝癌復發到醫院接受治療,殊不知其中一顆腫瘤位於肝臟第七小葉緊貼橫膈膜之高危險位置,又加上她肝功能不佳,若藉由開刀清除,恐怕會引發腎衰竭,因此,醫師採用人工胸水合併雙針燒灼術方式來消除腫瘤,而目前恢復狀況相當良好。燒灼術 僅適合肝腫瘤小、數目也較少者臺北慈濟醫院胃腸肝膽科王嘉齊醫師表示,燒灼術主要是將探針插入肝腫瘤,經由機器導入電流加溫至60~100度,把癌細胞的水分蒸發掉,進而殺死癌細胞,也算是種微創治療,術後4小時就可活動,但僅適用於肝腫瘤小於3公分、數目少於3顆的患者,像是重度肝硬化、癱瘓在床、多發性者則不適合。此外,有些肝腫瘤位於肝臟邊緣鄰近肺臟、膽囊、腸道、腎臟、大血管等器官的高危險位置,若直接進行燒灼術恐會傷及鄰近組織,所以,在燒灼前會先注入人工腹水或人工胸水,作為保護,把腫瘤與鄰近器官或血管隔開,降低風險。

夏季消水腫 按壓3穴位改善代謝

夏季消水腫 按壓3穴位改善代謝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一覺起來,兩頰、下肢及眼下浮腫,是許多人的困擾。中醫師表示,除了要避免不良的生活習慣,其實要消除水腫,就要從最關鍵的「脾」著手,其次才是肺與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區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吳修安醫師表示,夏天養生著重養脾,因為脾臟主導水的運輸,同時也掌握體內濕氣的去留,所以顧好脾臟的健康不僅可消水腫,還能兼顧養生。4個壞習慣   使循環、代謝變差但中醫講求預防,在治療之前,應該先審視自己的生活習慣,包括:缺乏運動、 暴飲暴食、吃太多冰品冷飲以及喜好重口味、過鹹的食物,都會傷害脾腎的陽氣,引起水液的代謝異常,最後引發水腫。穴道按摩、食療  加強排水因此除了改善不良的生活習慣外,可多喝水以利排汗小便,將多餘的水分代謝外,吳修安醫師教導民眾,平日可透過按壓3穴道,如:位於肚臍上方1個大拇指寬處的 水分穴,適度按壓助於消水腫、促進新陳代謝,可避免食用冰飲造成氣血循環不佳和肥胖問題。及位於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的陰陵泉,也助於消除下半身的水腫;還有按壓湧泉穴,也可調理脾胃,加強吸收和排洩的功能。此外,吳修安醫師也建議可食用薏仁、紅豆、赤小豆、冬瓜、薑絲絲瓜等利水食物;或用10克車前子以熱水沖泡成一杯,直接飲用,不僅可有利尿功能,又可治療高血壓,泌尿道感染。

病從口入!生食海鮮冷盤 竟害她染上A型肝炎

病從口入!生食海鮮冷盤 竟害她染上A型肝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由於公共衛生條件的改變,目前30歲以下的年輕人,大多都不具有A型肝炎保護抗體,但近年來,隨著外食人口增加、食安問題多,使得感染A型肝炎的潛在風險相對提升!舉例來說,像是一名今年即將升高二的小涵(化名),因某次外食吃了遭到A型肝炎汙染的海鮮冷盤,導致肝臟發炎導致肝功能飆至900以上,經過檢查才發現他感染了急性A型肝炎病毒,所幸經過一週治療已痊癒。台灣A型肝炎有增多趨勢 施打疫苗助防範台大醫院小兒肝膽腸胃科陳慧玲醫師表示,A型肝炎是透過糞口途徑傳播,通常經由食入受汙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潛伏期約15至50天,感染後可能會出現發燒、全身倦怠不適、食慾不振、嘔吐及腹部不舒服等症狀,大多數病患會自然痊癒,並具有終生免疫力。雖然A型肝炎常流行於衛生條件不佳的地區,如中國大陸、東南亞及非洲等國家,但台灣近5年來有呈現增多的趨勢,所以兒童肝膽疾病防治基金會呼籲未具A型肝炎抗體的民眾,應自費接種2劑疫苗,以預防可能感染及傳播,且此疫苗對身體的保護性抗體,最少可維持20年甚至更久。

她全身70%燒燙傷 用樂觀拼出新人生

她全身70%燒燙傷 用樂觀拼出新人生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燒燙傷後的復健修復期是一段漫漫長路,過程中身心靈的重建,常常讓患者們吃盡苦頭,曾經全身70%以上三度灼傷,歷經三次截肢手術,昏迷了兩個月的莊雅菁說,在傷後醒來發現自己臉已毀容、四肢僅剩下右手,大家都說能活下來算是個奇蹟,但當時的她卻不這麼認為。復健生不如死 新生疤痕像螞蟻爬嚴重的灼傷,使她在醫院躺了167天,復健時的伸展、拉扯讓她痛不欲生,到現在回想起來都還是心有餘悸,她形容當時自己脖子右側新長的疤痕像一隻隱形的手,把她的頭部往右邊拉,復健師為了改善頭歪的狀況,使力把頭扳回左邊,那感覺就像是脖子即將被扭斷般的疼痛。燒燙傷的皮膚萎縮速度快,使雅菁的雙腳呈現向上彎曲狀態,為了不讓狀況惡化,天天都必須在雙腳膝蓋吊1.2公斤的沙包,透過向下的力量,讓緊縮的疤痕鬆懈,讓彎曲變形的雙腳,正常垂下,然而這還是眾多復健中,最有人性的一項了。 除了復健的疼痛外,新生疤痕更像是全身長了成千上萬隻的螞蟻在身上爬的搔癢難耐,以至於必須在別人裹著棉被睡覺的冬天,開冷氣外加電風扇最強風來減輕不適。20次手術仍無鼻子 用樂觀找回自己陸陸續續歷經20次重建手術後,莊雅菁期待許久的鼻子重建手術,仍因身體燒傷面積太大,找不到健康的皮膚而無法進行。她知道自己永遠換不回一張完整的容顏了。但她仍然堅強面對,因為唯有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才能讓自己更好。甚至用拼豆藝術,開啟新的人生道路,曾被人預言只能當乞丐的雅菁,並沒有因為自己只剩下一隻手而放棄自己,因一次樹脂土創作被陽光基金會的社工看見,並送去參賽,得到1000元獎金的激勵後,她從「拼豆」開始,慢慢賺到了自己的義肢費用,也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拼鬥出不一樣的人生!她期望自己的故事,能夠鼓勵和她一樣曾經少不更事、對生活感到迷惘、對生命失去盼望,甚至是差點活不下去的人,她說,奇蹟不是活了下來,而是有勇氣活下去!

把握發育黃金期 搭配「轉骨方」登大人

把握發育黃金期 搭配「轉骨方」登大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我家小孩怎麼都比班上同學矮?是不是長不高了?」這是許多父母希望子女高人一等的心態。 中醫師申一中說,女生約10~16歲、男生約12~18歲是發育的黃金期,除了注意飲食、作息、加上充足的運動,也可服用「轉骨方」輔助成長發育。北市立聯合醫院區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申一中醫師表示,坊間轉骨方,不見得適合所有小孩、青少年,因為轉骨方不是只針對長高,所用藥物以補脾、疏肝、補腎為主,因此,改善重點在於調整腸胃功能與整體身體狀況。轉骨方也要看體質  亂吃恐便祕、失眠申醫師舉例說,有的小孩有過敏問題、腸胃功能不好,或是女孩子月經周期不正常,就可以考慮以轉骨方進行改善,因為長高只是其中一環,身體健康自然身高發育也會較理想。所以他也提醒,坊間轉骨方可別亂吃,應尋求專業、合格的中醫師開立。以免體質偏熱者,又吃溫補藥可能出現便秘、口乾舌燥、燥熱、失眠等問題。轉骨方使用好時機? 醫:第二性徵出現申一中醫師說明,轉骨方服用年齡也需要注意,最好等男女第2性徵出現再使用,男生開始變聲、有喉結、會陰長毛,女生乳房開始發育、月經來、會陰長毛,此時年齡時機較為適合。另外,就季節而言,夏天是成長的季節,所以也是轉骨的好時機。但由於夏天炎熱,因此不太適合使用溫補藥轉骨方,但還是可以由醫師調配其他藥物或針灸來進行。但他也強調,小孩要長高,飲食、睡眠、運動都非常重要。應減少吃含糖飲料、澱粉類、高熱量食物,並養成早睡早起,因為熬夜會影響生長激素分泌;也可多做上下垂直的跳躍運動,例如跳繩、打籃球等,促進骨骼生長。 

中醫活血化瘀藥 助燒燙傷皮膚修復

中醫活血化瘀藥 助燒燙傷皮膚修復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八仙樂園粉塵燃燒事件,造成大量傷患,燒燙傷的治療再度成為社會上熱門的話題,許多偏方紛紛不脛而走,這樣的大量傷患往往也形成嚴重的社會醫療資源問題,讓人不禁想探究,中醫是否也能輔助治療,幫助患者更快速恢復?醫師表示,適當藥物,有助皮膚修復。16%燒傷 需掛30包點滴奇美醫院中醫部張仁旭醫師表示,民眾必須了解,皮膚是人體很大的外在保護器官,一旦有大面積遭受損害,會在短時間內造成大量體液流失,緊接著會快速引起休克、必須緊急做插管等生命維持措施。因此對大面積二級以上燒燙傷病人,醫護要立即做的是輸液,一般佔全身16%面積的二級以上燒燙傷大概就要準備15公升的輸液,大約是30包點滴,可想而知,大面積中重度燒燙傷更是危及生命,也可見這麼多的燒燙傷病人,一瞬間造成所有急診室大量的負擔。在緊急處置過後,各種可能發生的器官衰竭,以及因感染造成的敗血症,都可能在中重度燒傷者身上發生。當病人有幸生存,皮膚恢復過程形成的蟹足腫或者肢體損毀及顏面傷害,迫使他們必須接受漫長的復健過程,更是折磨病人及家屬的身心。保存津液+潤肺益腎藥 皮膚恢復效果好張仁旭醫師說,如此嚴重的燒燙傷,病人立即面對的是大量體液喪失,除了正規的西醫治療外,傳統中醫最重視的,恰好是人身「津液」的保存。所謂津液,就是指人體除了血以外的各種體液。中醫將人體內運作的各種液體,概分為氣、血、水,而津液則泛指貫穿運作於這三種形質中的液態物質。一旦缺損或不平衡,人體的運作會立刻失常、甚至危及生命。中醫的治療,大多數體現於對津液的重視,若病人能使用管灌進食,當對保存病人體內津液有相當幫助,再合併適當的活血化瘀及潤肺益腎的藥物,甚至可能對皮膚的恢復有良好效果。此外,病人在復健過程,各種疼痛問題和肢體障礙,是目前中醫比較確定可以提供幫助的方向。張仁旭醫師最後強調,中重度燒燙傷病人的臨床問題極為複雜,致死率也高,希望這類不幸遭遇的病人,都能接受正規的醫療、不要誤信偏方。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