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老翁鼻過敏多年 中醫三伏貼解救

老翁鼻過敏多年 中醫三伏貼解救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72歲的王伯伯,幾年前開始不斷劇烈的打噴嚏、眼睛與鼻子發癢、頭暈、頭痛、使得精神不濟、睡覺時又因鼻塞導致失眠,長期的鼻過敏不堪其擾,至新營醫院中醫科求診,經由醫師給予三伏貼治療及中藥調理。經過三至四次治療後,鼻過敏症狀大幅改善。「過敏」很多人認為是先天遺傳來的,治不好。衛福部新營醫院中醫科何裕鈞醫師表示,鼻過敏在西醫治療主要給予抗組織胺藥物,緩解症狀後卻無法根治。依據文獻探討,中藥穴位貼敷在治療或預防氣喘、鼻過敏等,經長時間追蹤成效,可明顯改善症狀,不但可以減少西藥的使用,也能減少其副作用。中藥貼敷刺激穴位   溫陽祛寒何醫師也表示,所謂「三伏」此乃一年當中天氣最熱的時候,自夏至後算起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則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此三天稱作「三伏日」。中藥及穴位的選取,會依病人的體質、證型不同作調整;常用穴位主要為肺俞、風門、大杼、天突、膻中等。藥方則使用白芥子、甘遂、細辛、延胡索。再用可散寒溫中的薑汁將藥粉調成乾糊狀,於夏季三伏的日子敷貼在穴位上。治療原則是「冬病夏治」,以側重溫陽及祛痰來治療因陽虛或寒濕,造成的脾胃或呼吸系統疾病。人體的五臟六腑和體表皮部均有相關,藉由中藥貼敷刺激穴位,透過體表穴位和經絡聯繫體內臟腑,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走出創傷壓力症候群 4類人少看電視

走出創傷壓力症候群 4類人少看電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八仙塵爆意外,逐漸出現大批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患者,第一線醫療人員、透過電視媒體得知消息的社會大眾,更遑論親眼目睹的民眾或傷者家屬,造成大批傷患、家屬、醫護人員甚至是社會民眾,都可能因為事故帶來的重大傷害,紛紛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症狀,醫師呼籲,若症狀持續超過1個月,應尋求專業治療。長期處PTSD狀態 恐憂鬱症上身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精神醫學部張倍禎醫師表示,一般創傷事件發生的1個月內,出現的身心症狀稱為急性壓力反應,症狀通常在1~2周內會逐漸減緩,若超過1個月還未改善,最好尋求專業治療。他更指出,長期處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會導致出現身體化症狀,合併其他如 憂鬱、焦慮性疾患偏差或扭曲的行為及想法等精神疾病。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通常會在事件後三個月內出現,也可能在數月或延至數年後發作,張倍禎醫師提醒,此病症是需要透過專業醫師或心理醫師來協助治療,當發生類似重大事故時,不同角色需要用不同的方式保護自己。1) 受創傷個案/可恢復原先規律生活,例如三餐定時,即使吃不下飯,吃一點也可,能幫助恢復生活秩序感,因應壓力;另外,了解自己與家人的情緒,理解這些都是正常的,也可選擇多到戶外走走、運動,不要守在電視、電腦前一直觀看相關的資訊。2) 照顧者或家人/了解自己在生活中無法完全保護孩子免於意外,避免過度苛責自己,允許自己也可以有情緒,並且能依實際需要主動求助專業人員、社會資源,或參與支持性團體,協助自己走過困境。3) 醫療人員/應隨時注意自己的身心狀態,瞭解自己即便是救護人員,也有無助、需要求助他人的時候,可主動求助專業人員,或參與支持性團體,協助自己走過困境。4) 社會大眾/維持平常生活的步調,監督自己或孩子上網和看電視的內容,避免重複被暴露在創傷事件的報導,給自己一些時間去宣洩情緒,但不要沉溺其中。

巧克力囊腫作怪難孕 中醫調理做人成功!

巧克力囊腫作怪難孕 中醫調理做人成功!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一名30歲陳小姐月經來時,痛經嚴重,至婦產科檢查發現右側有超過5公分大的巧克力囊腫,經西醫手術摘除後,月經來時仍會下腹悶痛不適,西醫給予荷爾蒙治療,因為考慮懷孕而停用荷爾蒙,但一年後仍無法順利懷孕,再經求診中醫調理體質後,目前已懷孕成功。收至此病患的台南市立醫院中醫科張烱宏醫師說,陳小姐體質為腎陰陽兩虛夾肝鬱血瘀。而中醫治不孕女生首重沖任脈氣血盛,建議治予養腎陰陽兼疏肝化瘀,並配合針灸。2成不孕症者   有巧克力囊腫張醫師指出,巧克力囊腫在臨床不孕門診很常見,通常以痛經方式表現,而巧克力囊腫是屬於一種慢性發炎的疾病,易造成輸卵管沾黏與阻塞,局部分泌慢性發炎物質影響受孕,約佔不孕症者的20%。好在陳小姐調理一年後,經期不適症狀明顯改善外,巧克力囊腫也未復發,最後順利懷孕,現已懷孕38周待產中。所以張醫師呼籲,有巧克力囊腫想懷孕的婦女,可以透過西醫檢查搭配中醫體質調理治療,一圓生兒育女的夢想。巧克力囊腫超過5公分  應開刀摘除而張醫師也說,若巧克力囊腫小於5公分時,可透過中醫調理,使囊腫縮小甚至臨床還有消失的案例。但若腫瘤超過5公分以上,則要當心併發癌症及影響受孕,嚴重還有腫瘤破裂的可能性,建議還是開刀拿掉為佳。

暑假染愛滋狂增4倍 年輕族群比例高

暑假染愛滋狂增4倍 年輕族群比例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年輕不要留白!這是許多青少年對自己青春的期許,總認為年輕的自己,最有本錢玩樂揮霍,也因此發展出各種不正常的交友狀況,就曾有位高職學生,經常透過網站交友,因信任網友,故多次在未戴保險套的情況下發生性行為,直到2年前出現發燒、關節痛等症狀,經醫院證實罹患愛滋病。根據疾管署統計資料顯示,國內愛滋感染者年輕族群人數持續增加中,台北市平均每天有1人被診斷出感染愛滋病毒,截至104年5月累計已有3萬635人,而從台北市政府衛生局資料顯示,104年1至5月新增的愛滋病患中,感染率最高為25至34歲人口,佔45.91%, 15至24歲者佔22.01%,位居其次。暑假為染愛滋高峰期 北市府加強宣導北市衛生局進一步分析,近10年暑假期間(6~9月),是其他月份平均值的3.94倍,為避免年輕族群因暑假的一時歡愉而造成一生的遺憾,自102年起,除加強對年輕族群的宣導外,並於暑假、情人節及聖誕節等特定節日發布或刊登相關訊息,以使市民對愛滋病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臺北榮總內科部感染科王永衛醫師表示,愛滋病主要傳染途徑,是經由不安全性行為、血液傳染和母子垂直感染,並不會經由空氣、飛沫傳染,也不會透過日常生活中牽手、共餐、上課傳染,與感染者共同生活、比鄰而居,更不需要擔心此問題。 6方法自我保護 安全性行為最大關鍵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青少年朋友,「暑假染病風險高,作好保護免煩惱」,務必謹記避免發生不安全性行為,謹慎交友,並提供6個自我保護方法,避免感染愛滋病及性病。1)謹慎選擇網路交友對象2)不與性生活不明的對象發生性行為3)若發生行為時,一定要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並搭配水性潤滑液使用4)拒絕使用成癮性藥物,以免在意識模糊情形下發生不安全性行為,增加愛滋病毒感染的風險。5)不參加轟趴、性派對,或與多重性伴侶者危險性行為,以免暴露於性傳染病或愛滋風險中6)若與不明對象發生未使用保險套的不安全性行為,可於48至72小時內,至臺北市榮總、新光、馬偕等7家醫院,經醫師評估後,自費進行抗愛滋病毒預防性投藥,並於不安全性行為後1.5個月、3個月及6個月進行愛滋病毒篩檢,以減少感染風險。

婦人全身莫名疼痛 頸椎病被誤診精神病

婦人全身莫名疼痛 頸椎病被誤診精神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罹患頸椎疾病的患者,常會出現全身性症狀,如頭痛、失眠、腰痛、自律神經失調等,導致他們跑遍各醫院及科別,卻始終找不到病因,或常誤認有精神疾病,苦不堪言。因此,大林慈濟醫院在11日舉辦一場「頸椎病友聯誼會」活動,現場近百位病友參加,透過彼此心路歷程分享,病友們獲得團隊支持的力量,並有復健科物理治療師教導頸椎復健及保養運動。頸椎病友會  相互分享打氣大林慈濟醫院一般外科簡瑞騰醫師指出,許多頸椎疾病的患者一開始因出現全身性症狀,包括頭痛、暈眩、失眠、自律神經失調等問題,到最後都被當成是心理有病的患者,其實所有原因都出在頸椎,不能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如同牽一頸而動全身,所以希望藉由頸椎病友會的成立,以病會友,給相同疾病的患者可以互相支持打氣。全身性症狀病因難找  常被誤診像是家住宜蘭62歲的施姓婦人,十幾年來飽受腰痛、背痛、眩暈、頭痛、心悸、嘔吐等身心病痛之苦,四處求醫卻找不到真正病因,最後竟被當成精神疾病患者治療。因二年前無意中從電視台介紹簡瑞騰醫師治療頸椎問題,於是抱著一絲希望到大林慈濟醫院求助,在接受頸椎減壓融合手術後,目前所有病痛都迎刃而解,於是特地遠從宜蘭過來參加頸椎病友會,分享患病心得。另一位51歲的趙先生,分享時表示自己12年都過著生不如死的日子,平時除了忍受心律不整、心悸、頭痛、頭暈,讓他一度想自殺了斷。而體重也從原本90公斤,瘦到變成73公斤,看遍了各科醫師仍找不到病因,直到5年前尋求簡醫生後,醫師鼓勵他不要放棄治療,他才又再次燃起希望,接受手術,如今已恢復正常生活。

糖尿病患力不從心 自行亂停藥「不舉」

糖尿病患力不從心 自行亂停藥「不舉」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一名48歲罹患糖尿病的陳先生,覺得近一、二年性行為時常感力不從心,自認是服用控制血糖藥物後,勃起功能變的很差,因此他決定以飲食控制血糖,不再服用糖尿病藥物也未定期追蹤,沒想到性功能不但沒有恢復,經檢驗血糖數值高得驚人。好在經醫師詳細解釋病情、控制血糖、及藥物治療後,勃起功能獲得改善。北市聯醫中興院區泌尿科柯明中醫師指出,勃起功能障礙並不少見,據統計40歲以上盛行率近2成。而勃起功能障礙和年齡、與若干慢性疾病相關,尤其是糖尿病與高血壓是常見影響陰莖勃起的疾病。因為,任何影響全身血管的疾病都可能影響勃起。所以糖尿病與高血壓皆會影響陰莖動脈,造成陰莖無法勃起或維持硬度。別再錯認藥物是主因    控制好慢性病為首要柯明中醫師也提到,門診另一名56歲的高血壓患者,因聽他人說服用降血壓藥會影響性能力,因此也就未規則服藥控制血壓,但性行為頻率不高,也越來越力不從心,再服用降血壓藥後,另治療勃起功能障礙後,性功能也逐漸有起色。然而,醫師提醒,雖糖尿病與高血壓等慢性病會影響勃起功能,但有些民眾可能因錯誤訊息,反而認為治療疾病的藥物是影響陰莖勃起的原因,因而捨棄治療,使得疾病未能儘早治療,也讓錯誤的觀念對勃起功能帶來更多傷害。

降低新手父母焦慮 親子同室5大好處

降低新手父母焦慮 親子同室5大好處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歐小姐的寶寶已經二歲,但她回想產後那段時間,直說很慶幸選擇親子同室。親餵母乳時寶寶含乳姿勢不正確,導致她的乳頭嚴重破皮,經過護理人員提供密集專業指導,多試多餵,五天後當她出院時,猶如吃了顆定心丸,掌握哺育母乳祕訣,讓寶寶餐餐吃飽,她也不用再承受乳頭破皮的痛楚。醫護人員協助父母   熟悉照顧新生兒阮綜合醫院蘇聖惠護理長表示,親子同室是以家庭為中心的照顧方式,在住院期間,由護理人員提供專業且連續的護理,幫助家庭成員盡早適應寶寶的誕生、學會照顧寶寶,並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以便寶寶回家後穩定成長;因此,她也提供親子同室的好處,讓新手媽媽提早面對照顧新生兒的課題:1)了解寶寶習性 增進親子關係/每位寶寶都有自己的個性,藉著24小時親子同室的機會,父母可以觀察寶寶的睡眠、飲食、排便等習性。因為持續相處,父母與寶寶的互動機會增加,越早接觸寶寶,越有利於彼此親密關係的建立。2)降低新手父母焦慮/母親生產後兩、三天,注意力多半在自己身上,透過醫護人員在親子同室期間的協助,能幫助母親熟悉寶寶,減少發生產後憂鬱症。另外,爸爸也能提早接觸寶寶,降低日後在照顧上的焦慮感,在親子同室期間更能體會到母親的辛苦。3)提高母乳哺餵成功機率/母親可依寶寶飢餓及奶脹的程度,隨時隨地哺餵母奶,滿足寶寶的需要,使寶寶獲得更自然、溫暖的哺餵。4)熟悉照顧寶寶技能/在親子同室期間,新手父母可藉機跟醫護人員學習幫寶寶餵奶、換尿布、量體溫及觀察寶寶身體狀況等育嬰技巧,也可發現寶寶的異常狀況及緊急處理方法,以奠定日後照顧寶寶的能力。5)增進父母自信心/藉著直接參與照顧寶寶的機會,可體會到為人父母的喜悅與樂趣,有助於自信心與成就感的產生。 

50嵐又出包?脆梅二氧化硫超標下架回收

50嵐又出包?脆梅二氧化硫超標下架回收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臺南市衛生局今日接獲台東縣衛生局通知,在台東50嵐冷飲店抽驗脆梅,檢驗防腐劑及二氧化硫,其中二氧化硫超標,已先行通知50嵐公司下架該批脆梅。      經臺南市衛生局調查該批脆梅,為台南市楠西區果樹產銷班第三班提供給50嵐冷飲店,共進貨52桶,50嵐公司於7月10日已開始下架並停售所有脆梅相關飲品,衛生局責請50嵐總公司於7月15日中午12時將該產品自500家下游門市業者完成下架回收。楠西區果樹產銷班第三班負責人表示:該批脆梅僅提供給50嵐公司,目前並無庫存,衛生局已再抽驗其他批次脆梅產品並持續追蹤下游流向。

自體組織乳房重建 外型自然重拾自信

自體組織乳房重建 外型自然重拾自信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據國健署統計,台灣95年新增6,895名乳癌病人,96年有1,552名婦女因為乳癌而死亡,乳癌位居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位,嚴重威脅婦女健康,國人乳癌的好發年齡平均比歐美國家低15歲,且多發性的比例較高,因此已然成為我國婦女健康的一大威脅。奇美醫學中心整形外科陳俊嘉醫師說,乳癌是女性最大的惡夢,不只是癌症的恐慌,更大的原因是女性會失去她們最大的驕傲;乳房切除手術是為目前所知較直接有效的治療方策,但術後遺留的形體缺陷卻讓病人挫折不安;而乳房重建手術可疏解該項困擾,但傳統的重建方式,需要經歷至少三個階段。繁雜的步驟與等待,也讓病人憂懼外科重建手術,而改善的重建方式,一次到位,正可讓病人更早且更為積極地接受治療,從而改善整體療效及預後。所以目前較常用的方法,是利用橫向腹直肌肌皮瓣來重建乳癌術後的乳房。另外,也有改良的自由腹直肌肌皮瓣,或是不拿取腹直肌僅取穿透枝及皮膚脂肪的腹部皮膚筋膜皮瓣也是利用同一區域的組職。切除乳癌及乳房重建一次到位陳俊嘉醫師也說:改良的重建方式,可以利用對側乳頭乳暈部分移植,一次完成所有步驟。重建後的乳房有自然感覺、柔軟、溫暖,整體外型較美觀,不會有缺少乳頭乳暈的遺憾。並可接受放射線照射治療,無義乳破裂併發症的問題,同時又可重塑腰身。而這些自體皮瓣的優點是可提供足夠的軟組織而不必再加上義乳,但此種手術的危險因子有:肥胖、吸煙的病人、在設計皮瓣部位有手術疤痕、術前曾有放射線治療的病史,以上病人若想進行自體組織乳房重建,可與醫師做充分溝通,仍然有機會完成一個成功的手術。

「針」肚子穴位 竟改善男子長期腰痛問題

「針」肚子穴位 竟改善男子長期腰痛問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許多人常有腰酸背痛的困惱,但你知道嗎?利用中醫針灸「肚子」上的穴位,竟可改善長期腰痛。就有一名56歲的陳先生,十年多來因腰椎長骨刺及滑脫而長期為腰痛所苦,陳先生告知中醫師,近日肚子常有不明的壓痛點且經自己按壓後,腰痛的症狀就得以舒緩,經醫師施予腹部穴位針灸治療後,長期腰痛症狀已有明顯的改善。腹部2穴位補益元氣   改善疼痛收治病患的北市聯醫中興院區中醫科林在裕醫師指出,臨床上常見像陳先生一樣因罹患腰椎骨刺及滑脫症引起的腰痛症狀。而腰椎骨刺是因腰椎長期摩擦造成組織增生的現象,在X光片中可明顯看得出來,當腰椎骨刺增生過多壓迫到神經時,則會出現坐骨神經痛、下肢痠、麻、痛、無力或腰、臀部疼痛的症狀。腰椎滑脫症即是上一節的腰椎順著下一節的腰椎向前滑脫,也因此周圍組織和神經受到了刺激而引起疼痛。而林在裕醫師表示,依中醫的觀點來說,肚子上某些穴位經過適當的針灸治療是可以來改善腰痛的症狀。如:氣海穴與關元穴皆為肚臍下方任脈的穴道。疼痛感輕微    療效較針腰持久針刺此二穴具有培腎固本、補益元氣、溫中散寒、強體保健等功效,以利治療腰痛,林醫師也提到,針灸肚子穴位的療法較為安全,又不會因長期要吃止痛藥而加重肝腎負擔,同時因肚子脂肪較厚,針灸時的疼痛感也很輕微,且臨床也發現針灸肚子穴位較傳統直接針灸腰部穴位療效更加持久,一周只需針灸1次即可緩解疼痛,以減少過去針腰2、3天就要回診的舟車勞頓,病患也不會因疼痛時常復發而破壞生活品質。

Menu